小學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06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23.3相似三角形教案(華東師大版)。
作為老師的任務(wù)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各行各業(yè)都在開始準備新的教案課件工作計劃了,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23.3相似三角形教案(華東師大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知識與技能】
會說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成比例,對應(yīng)中線、角平分線、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長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
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
【教學重點】
1.相似三角形中的對應(yīng)線段比值的推導;
2.相似多邊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關(guān)系的推導;
3.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相似三角形性質(zhì)的靈活運用,相似三角形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關(guān)系的推導及運用.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復習:1.判定兩個三角形相似的簡便方法有哪些?
2.在△ABC與△A′B′C′中,AB=10cm,AC=6cm,BC=8cm,A′B′=5cm,A′C′=3cm,B′C′=4cm,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嗎?說明理由.如果相似,它們的相似比是多少?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上述兩個三角形是相似的,它們對應(yīng)邊的比就是相似比,△ABC∽△A′B′C′,相似比為=2.
相似的兩個三角形,它們的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會成比例,除此之外,還會得出什么結(jié)果呢?
一個三角形內(nèi)有三條主要線段——高線、中線、角平分線,如果兩個三角形相似,那么這些對應(yīng)的線段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們先探索一下它們的對應(yīng)高之間的關(guān)系.
同學畫出上述的兩個三角形,作對應(yīng)邊BC和B′C′邊上的高,用刻度尺量一量AD與A′D′的長,等于多少呢?與它們的相似比相等嗎?得出結(jié)論: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我們能否用說理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結(jié)論呢?
△ABD和△A′B′D′都是直角三角形,且∠B=∠B′.
∴△ABD∽△A′B′D′,∴=k
思考: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與相似比有什么關(guān)系?
【教學說明】引導學生通過演繹推理來證明.
歸納: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同學們用上面類似的方法得出: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邊上的中線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角平分線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周長之比等于相似比.
例1如梯形ABCD的對角線交于點O,,已知S△DOC=4,求S△AOB、
S△AOD.
【分析】∵DC∥AB,∴△DOC∽△BO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求出S△AOB、S△AOD.
解:∵DC∥AB,∴△DOC∽△BOA,
三、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圖,這是圓桌正上方的燈泡(看作一個點)發(fā)出的光線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陰影(圖形)的示意圖.已知桌面的直徑為1.2m,桌面距離地面為1m,若燈泡距離地面3m,則地面上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教學說明】運用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2.如圖,△ABC中,BC=24cm,高AD=12cm,矩形EFGH的兩個頂點E、F在BC上,另兩個頂點G、H分別在AC、AB上,且EF∶EH=4∶3,求EF、EH的長.
【答案】1.0.81πm2
2.HG=9.6cm;EH=7.2cm
【教學說明】充分運用矩形邊長的比來建立方程,可使問題得到解決.
四、師生互動,課堂小結(jié)
1.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中線、角平分線、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長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布置作業(yè):從教材相應(yīng)練習和“習題23.3”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的“課時作業(yè)”部分.
本課時從復習已經(jīng)學習過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入手,提出問題繼續(xù)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通過動手測量,猜想出結(jié)論,并加以證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歸納、表達、邏輯推理等能力,并通過對知識方法的總結(jié),培養(yǎng)反思問題的習慣,形成理性思維.
擴展閱讀
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3.5相似三角形的應(yīng)用(湘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3.5相似三角形的應(yīng)用(湘教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3.5相似三角形的應(yīng)用運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識,解決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長度和高度(如:測量金字塔高度問題、測量河寬問題、盲區(qū)問題)等實際問題.(重難點)
閱讀教材P91~92,自學“例題”,學會運用相似三角性的判定與性質(zhì)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shù)學模型.
自學反饋
1.太陽光下,同一時刻,物體的長度與其影長成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2.太陽光下,同一時刻,物體的高度、影子、光線構(gòu)成的三角形相似嗎?________.
活動1小組討論
例在用步槍瞄準靶心時,要使眼睛(O)、準星(A)、靶心點(B)在同一條直線上,在射擊時,李明由于有輕微的抖動,致使準星A偏離到A′,如圖所示,已知OA=0.2m,OB=50m,AA′=0.0005m,求李明射擊到的點B′偏離靶心點B的長度BB′(近似地認為AA′∥BB′).
解:∵AA′∥BB′,
∴△OAA′∽△OBB′.
∴OAOB=AA′BB′.
∵OA=0.2m,OB=50m,AA′=0.0005m,
∴BB′=0.125m.
答:李明射擊到的點B′偏離靶心點B的長度BB′為0.125m.
從實際問題的情境中,找出相似三角形是解決本類題型的關(guān)鍵.確定相似三角形,再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出線段的長.
活動2跟蹤訓練
1.如圖,小明在打網(wǎng)球時,擊球點距球網(wǎng)的水平距離為8m,已知網(wǎng)高為0.8m,要使球恰好能打過網(wǎng),而且落在離網(wǎng)4m的位置,則拍球時的高度h為________m.
2.一束平行的太陽光從教室窗戶射入的平面示意圖如圖,光線與地面所成角∠AMC=30°,在教室地面的影長MN=23米,若窗戶的下沿到教室地面的距離BC=1米,則窗戶的上沿到教室地面的距離AC為________米.
3.如圖,測得BD=120m,DC=60m,EC=50m,求河寬.
4.小剛用下面的方法來測量學校大樓AB的高度.如圖,在水平地面上的一面平面鏡,鏡子與教學大樓的距離EA=21m,當他與鏡子的距離CE=2.5m時,他剛好能從鏡子中看到教學大樓的頂端B,已知他的眼睛距地面高度DC=1.6m,請你幫助小剛計算出教學大樓的高度AB是多少.(注意: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活動3課堂小結(jié)
如何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預習導學】
自學反饋
1.正比2.相似
【合作探究】
活動2跟蹤訓練
1.2.42.33.由題意,可得∠B=∠C=90°,∠ADB=∠EDC,∴△ADB∽△EDC.∴ABEC=BDCD,即AB=BDECCD=120×5060=100(m).答:河寬AB為100m.4.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有∠DEF=∠BEF,而FE⊥AC,∴∠DEC=∠BEA.又∵∠DCE=∠BAE=90°,∴△DEC∽△BEA.∴DCEC=BAAE.又∵DC=1.6,EC=2.5,EA=21,∴1.62.5=AB21.∴AB=13.44.答:教學大樓的高度AB為13.44m.
九年級數(shù)學上解直角三角形教案(華東師大版)
解直角三角形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仰角、俯角的含義,準確運用這些概念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yīng)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章的學習培養(yǎng)同學們的分析、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
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體驗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能解與直角三角形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如圖,為了測量旗桿的高度BC,小明站在離旗桿10米的A處,用高1.50米的測角儀DA測得旗桿頂端C的仰角α=52°,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桿BC的高度了.(精確到0.1米)
你知道小明是怎樣算出的嗎?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想要解決剛才的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
【教學說明】學生觀察、分析、歸納仰角、俯角的概念.
現(xiàn)在我們可以來看一看小明是怎樣算出來的.
【分析】在Rt△CDE中,已知一角和一邊,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即可求出CE的長,從而求出CB的長.
解:在Rt△CDE中,∵CE=DEtanα=ABtanα=10×tan52°≈12.80,
∴BC=BE+CE=DA+CE≈12.80+1.50=14.3(米).
答:旗桿的高度約為14.3米.
例如圖,兩建筑物的水平距離為32.6m,從點A測得點D的俯角α為35°12′,測得點C的俯角β為43°24′,求這兩個建筑物的高.(精確到0.1m)
解:過點D作DE⊥AB于點E,則∠ACB=β=43°24′,∠ADE=35°12′,DE=BC=32.6m.
在Rt△ABC中,∵tan∠ACB=,
∴AB=BCtan∠ACB=32.6×tan43°24′≈30.83(m).
在Rt△ADE中,∵tan∠ADE=,
∴AE=DEtan∠ADE=32.6×tan35°12′≈23.00(m).
∴DC=BE=AB-AE=30.83-23.00≈7.8(m)
答:兩個建筑物的高分別約為30.8m,7.8m.
【教學說明】關(guān)鍵是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分清楚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將實際問題轉(zhuǎn)化為幾何問題解決.
三、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圖,一只運載火箭從地面L處發(fā)射,當衛(wèi)星達到A點時,從位于地面R處的雷達站測得AR的距離是6km,仰角為43°,1s后火箭到達B點,此時測得BR的距離是6.13km,仰角為45.54°,這個火箭從A到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精確到0.01km/s)
2.如圖所示,當小華站在鏡子EF前A處時,他看自己的腳在鏡中的像的俯角為45°;如果小華向后退0.5米到B處,這時他看到自己的腳在鏡中的像的俯角為30°.求小華的眼睛到地面的距離.(結(jié)果精確到0.1米,參考數(shù)據(jù):3≈1.73)
【答案】1.0.28km/s2.1.4米
四、師生互動,課堂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何體會?
2.這節(jié)課你還存在什么問題?
1.布置作業(yè):從教材相應(yīng)練習和“習題24.4”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本節(jié)課從學生接受知識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創(chuàng)設(shè)了學生最熟悉的旗桿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在探索活動中,學生自主探索知識,逐步把生活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yīng)用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交流與合作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產(chǎn)生后繼學習的激情,增強學數(shù)學的信心.
九年級數(shù)學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專題復習
【課前熱身】
1.兩個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邊上中線的比等于3:2,則對應(yīng)邊上的高的比為______,周長之比為________,面積之比為_________.
2.若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周長的比為4:5,且周長之和為45,則這兩個三角形的周長分別為__________.
3.如圖,在△ABC中,已知∠ADE=∠B,則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B.
C.D.
4.在△ABC與△A′B′C′中,有下列條件:
(1);(2);(3)∠A=∠A′;(4)∠C=∠C′.
如果從中任取兩個條件組成一組,那么能判斷△ABC∽△A′B′C′的共有多少組()A.1B.2C.3D.4
【考點鏈接】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義
三邊對應(yīng)成_________,三個角對應(yīng)________的兩個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若DE∥BC(A型和X型)則______________.
2.射影定理:若CD為Rt△ABC斜邊上的高(雙直角圖形)
則Rt△ABC∽Rt△ACD∽Rt△CBD且AC2=________,CD2=_______,BC2=______.
3.兩個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__________.
4.兩邊對應(yīng)成_________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5.三邊對應(yīng)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___________.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
1.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_________,對應(yīng)角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表示.
3.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平分線,對應(yīng)邊的________線,對應(yīng)邊上的_______線的比等于_______比,周長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積比等于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1如圖在△ABC中,AB=ACAD是中線,P是AD上一點,過點C作CF∥AB,延長BP交AC于點E,交CF與點F,試證明:BP=PEPF
例2如圖,△ABC是一塊銳角三角形余料,邊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邊在BC上,其余兩個頂點分別在AB、AC上,這個正方形零件的邊長是多少?
例3如圖,△ABC中,∠C=90°,BC=8cm,5AC-3AB=0,點P從B點出發(fā),沿BC方向以2m/s的速度移動,點Q從C出發(fā),沿CA方向以1m/s的速度移動。若P、Q同時分別從B、C出發(fā),經(jīng)過多少時間△CPQ與△CBA相似?
例4如圖,直線y=分別交x、y軸于點A、C,P是該直線上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一點,PB⊥x軸,B為垂足,S△ABP=9
①求點P的坐標;
②設(shè)點R與點P在同一個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且點R在直線PB的右側(cè)。作RT⊥x軸,T為垂足,當△BRT與△AOC相似時,求點R的坐標。
【中考演練】
1.2010,寧德)圖,在□ABCD中,AE=EB,AF=2,則FC等于_____.
(2010,甘肅)在同一時刻,身高1.6米的小強在陽光下的影長為0.8米,一棵大樹的影長為4.8米,則這棵樹的高度為______米.
2.(2010,黔東南)如圖,若為斜邊上的高,的面積與的面積比的值是()
A.B.C.D.
3.(2010,寧夏)關(guān)于對位似圖形的表述,下列命題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號)
①相似圖形一定是位似圖形,位似圖形一定是相似圖形;②位似圖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兩個圖形是相似圖形,且每組對應(yīng)點的連線所在的直線都經(jīng)過同一個點,那么,這兩個圖形是位似圖形;④位似圖形上任意兩點與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于位似比.
4.如圖,BD、CE為△ABC的高,求證∠AED=∠ACB.
5.(2010,肇慶)如圖,已知∠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CE與AB相交于F.
(1)求證:△CEB≌△ADC;
(2)若AD=9cm,DE=6cm,求BE及EF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