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2-18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
第4節(jié)眼睛和眼鏡整體設計
本節(jié)課的設計,在教學目標上,不僅關注學生獲得的有關眼睛和眼鏡的知識,而且更加注重科學探究過程、探究方法的學習,不僅關注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更加注重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在教材處理上,突破現(xiàn)有教材對有關眼睛和眼鏡知識的平鋪直敘,力圖“體現(xiàn)教師不應是課程的傳遞者和執(zhí)行者,而應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生者”“教材只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的新課程理念;在課堂結構上,按照“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建構課堂程序,即: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引入新課,強化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分析問題,即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開展“眼睛是如何看清遠處和近處物體的?”和“近視和遠視成因”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解決問題,即通過“近視和遠視矯正”的探究和“眼健康保健知識的教育”,使學生了解眼保健知識,學會正確用眼和護眼,體現(xiàn)物理教學的人本觀。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球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清物體的。
2.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方法。
3.了解用眼護眼常識。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眼睛是怎樣看清遠處和近處物體的”以及“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信息收集、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眼睛是怎樣看清遠處和近處物體的”以及“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的探究,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眼睛是怎樣看清遠處和近處物體”以及“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及矯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2.通過用眼護眼教育,強化眼保健意識,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3.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4.通過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滲透物理學無處不在的和諧美。
教學重點
1.眼睛是怎樣看清遠處和近處物體的。
2.探究“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及矯正”。
教學難點
探究“近視和遠視的成因”。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蠟燭、火柴、眼球模型、凸透鏡、凹透鏡若干。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猜謎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猜謎語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
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導入新課:眼鏡和眼睛
故事導入
欣賞故事《眼鏡和鼻梁》
夜深了,大家都睡得很香,只有明明臉上的鼻梁在輕輕地抽泣:“疼,疼,疼死我了!”它邊哭邊揉著紅腫的鼻梁,“誰在哭?”耳朵問,鼻梁哭泣著說:“明明的眼鏡整天壓在我的身上,我的身上又紅又腫?!倍錃鈵赖卣f:“討厭的眼鏡每天掛在我的身上,又沉又重,難受極了!我們找他評理去!”
耳朵和鼻梁怒氣沖沖地找到桌子上的眼鏡:“眼鏡!你為什么整天都要掛在我們的身上,又沉又重,難受極了!”
眼鏡理直氣壯地說:“是主人把我戴在你們身上的,你們要為我服務,累也是應該的!”……它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起來,耳朵和鼻梁氣急了,它們要報仇!
第二天,明明在放學的路上邊走邊看書,突然鼻梁一聳肩,耳朵連忙彎彎腰,明明的眼鏡就嘩啦一聲掉在地上,打碎了。明明沒有了眼鏡什么也看不見,不小心撞在了樹上,鼻梁腫了,流出很多血,耳朵也很心疼,眼睛說話了:“不要埋怨眼鏡,都是明明不愛護眼睛讓我們什么也看不見,才請眼鏡來幫忙,大家要互相幫助,提醒明明愛護眼睛,天天做眼睛保健操,摘掉眼鏡,大家都會很開心!”
問題:眼鏡和鼻梁為什么吵架?最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啟發(fā):眼鏡戴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視眼,沒有眼鏡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
情景導入
問題:同學們知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誰嗎?
播放多媒體,觀看視頻。
關于眼睛,同學們知道多少呢?導入課題。
推進新課
一、眼睛
多媒體播放眼睛的構造圖和模型。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案上的內(nèi)容。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閱讀課本,完成自學指導。
1.了解眼球的結構圖,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
2.眼睛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當于________,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體的________像(填像的性質)。
3.________上的視神經(jīng)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
4.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比較________(偏折能力比較________,焦距比較________),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
5.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________(偏折能力比較________,焦距比較________),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展示:多媒體播放照相機和人眼球的對比圖片
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機
說明:學生根據(jù)對比圖片,理解人眼球和照相機的相似之處,總結出,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機。
設計意圖:從對比中總結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升能力、學習知識。
體驗:教師指導先近距離看自己的手指紋,然后馬上眺望遠方,親自感受眼睛是怎樣調節(jié)的。
點評:我們的眼睛實在了不起,我們不需要像攝影師那樣,要考慮到環(huán)境的亮暗或物體距離,我們的眼睛會自動作出調節(jié),只要眼睛各部分運作正常,每一次我們均可“攝”取一張美麗動人的“相片”。
總結: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當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時,我們就看見物體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經(jīng)歷體驗,領悟眼睛成像的原理,從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突破重點。
問題:我們是如何看清遠處與近處的景物的?
擴展閱讀
眼睛和眼鏡
初中物理教學案
眼睛和眼鏡(八年級物理:第三章第四節(jié))
課型:新授課設計人:
教學目的、任務要求:
1、知識與技能: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過程與方法: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近視眼的成因,培養(yǎng)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近視眼的成因及眼鏡怎樣矯正視力。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預習:
1、凸透鏡對光線有什么作用?它能不能成實像?
2、凸透鏡成實像時,當物體離透鏡越來越近時,成像位置(像距)會怎樣變化?
3、凹透鏡對光線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新知:
(一)、眼睛
1、人眼看物體和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是一樣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實像。來自物體的光線通過瞳孔,經(jīng)過晶狀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再經(jīng)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到大腦,經(jīng)過大腦處理,我們就看到了物體。其中,眼睛中的__________相當于凸透鏡,___________相當于光屏.
2、正常的眼睛
睛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jié)本領,觀察課本圖3.4-2,可知人們之所以都能看清遠處和近處的物體,是因為正常的眼使遠近物體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_上。
(二)、近視眼和遠視眼
1、近視眼與遠視眼的產(chǎn)生原因:
(1)、近視眼:圖3.4-3示
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眼球前后方向太長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面
(2)、遠視眼:
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差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
探究:如何調整?
2、眼鏡:
(1)、近視眼鏡:讓光線發(fā)散……凹透鏡
(2)、遠視眼鏡:讓光線會聚……凸透鏡
在近視眼前加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透鏡,能改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的成像情況。
在遠視眼前加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透鏡,能改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的成像情況。
(三)、眼鏡的度數(shù)(看課本P70“科學世界”)
調查自己或周圍某同學的眼鏡的度數(shù),算一算對應的焦距是多少
三、【隨堂練習與檢測】
1、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
(1)人的眼睛中,相當于一個,對光線有作用。當人們在看遠處的物體時,其眼睛中的晶狀體比較薄,這相當于凸透鏡的變長了,因此可看到遠處的物體;而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這個“凸透鏡”的變短。
(2)近視眼是指物體的像在人眼睛的前方會聚成像,造成看物模糊的癥狀。近視眼的人應佩戴鏡。
(3)遠視眼是指物體的像在人眼睛的后方才能會聚成清晰的像,從而造成在其前方無法形成清晰的像的癥狀。遠視眼的人應佩戴鏡。
2、2、老奶奶配戴的老花鏡是一種_透鏡,如果某同學拿著“老花鏡”去做成像實驗,結果該同學無論怎樣左右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現(xiàn)燭焰的像,則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3、使用顯微鏡時,被觀察的物體經(jīng)過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與________原理相同,說明了被觀察物體應放在物鏡的______之間,成_____像;第二次放大與_____原理相同,成___像。4、使用望遠鏡時,物鏡的作用與___原理相同,成__像;目鏡的作用和____原理相同,成_像。
5.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圖是,能正確表示近視眼矯正方法的是
6、光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你認為下面的介紹不符合實際的是:【】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B.照像時,被照者應站在距鏡頭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大于一倍焦距;
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
7、小強看遠處的某點時,其光路如圖4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強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B.小強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凹透鏡做成的眼鏡C.小強的眼睛是遠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D.小強的眼睛正常,無須配戴眼鏡
課堂總結:
我的收獲:我的疑問:板書設計:自我點評:
“眼睛和眼鏡”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是如何矯正的。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對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及矯正方法的探究,提高利用物理方法認識和解決人體生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可變焦水透鏡的成像模擬實驗,嘗試應用控制變量、對比、替代等一些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強化眼保健意識。
(2)體驗科學規(guī)律、科學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通過海倫·凱勒的簡介,體會殘疾人的痛苦和對生活的熱愛。
點評:課堂教學是由教學目標、學生、教師、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等要素構成的。本課依據(jù)課程標準“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這一教學目標,以人體的器官──眼睛為研究對象,以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矯正的方法和器具為主要內(nèi)容載體,生發(fā)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度六條款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立全面具體,教育要素的挖掘充分,教學目標的表述準確、切實。
【新課教學】
1新課引入
教師:生活中有一種說法,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說明眼睛是我們最值得信賴的。你們有沒有想過,有的人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感受是怎樣的?其實大家只要有生活在漆黑的夜里的經(jīng)驗,就不難體會一個失明的人對光明的渴望。下面請大家聽一篇散文。
(播放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背景音樂:“二泉映月”)
教師:聽完了這篇散文,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眼睛對于我們非常的重要。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眼睛。
教師:看來,眼睛對于我們真的很重要,那么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探究與眼睛和眼鏡有關的知識、問題。
點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激發(fā)探究眼疾成因,預防近視和失明的強烈欲望。
2新課教學
教師:眼睛作為人的一個重要器官,有一個最基本的功能:看東西。那好,我們首先就來探究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的。
(1)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的
教師:關于眼睛的結構和基本的成像原理,我們在七年級的生物課里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
學生:①人的眼睛由晶狀體、角膜、視網(wǎng)膜等結構組成,其中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②人的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
③眼睛會患近視和遠視病。
④眼鏡有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其中近視眼鏡是一個凹透鏡,而遠視眼鏡是一個凸透鏡。
那么眼睛的成像原理和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一種什么光學器材很相似?(照相機),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照相機能夠使遠近不同的物體都能在膠片上成一個清晰的像,靠什么來調節(jié)?
學生:鏡頭和膠片的距離。
(Flash課件展示:照相機的調節(jié)作用)
教師:眼睛也能看到遠近不同的物體,也是這樣調節(jié)的嗎?
學生:不是,因為眼睛的晶狀體和角膜之間的距離是無法調節(jié)的。
教師:那么眼睛調節(jié)什么才可能使遠近不同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原來,眼睛的晶狀體是一個特殊的凸透鏡,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它的厚度可以調節(jié),可以通過睫狀肌實現(xiàn)自動調節(jié)。
(F1ash課件展示:晶狀體的厚度調節(jié))
教師:下面我們來模擬眼睛的調節(jié)作用,大家通過實驗觀察,看是否能得到一些啟示。
*自制實驗器材:用自制水凸透鏡(可通過連接在一起的注射器改變其厚度)模擬晶狀體,蠟燭模擬眼前的物體,光屏模擬視網(wǎng)膜。(教師簡單介紹實驗器材,并演示眼睛在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是如何調節(jié)的)
學生總結: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自動變厚,其折光能力變強;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自動變薄,其折光能力變?nèi)酢?/p>
點評:基本知識內(nèi)容及物理事實的教學,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演示、討論的方法,本課仍采用了這些方法,但恰到好處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特別是可變焦水透鏡教學模具的制作和演示應用,使“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的?”這一問題的教學在較短時間內(nèi)得到落實。在非探究性內(nèi)容的教學中仍滲透了探究的思想方法,特別是實驗手段的創(chuàng)新,給了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專門的操練式創(chuàng)新教育對學生的作用可能會更大些。
教師:如此看來,眼睛還是一架非常高級的變焦照相機。眼睛有出問題的時候嗎?會出什么問題?
學生:紅眼病、角膜炎、沙眼、近視眼、遠視眼等。
教師:下面我們就重點來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問題。
(2)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教師:我想先來調查一下我們班有多少同學患近視眼?(大致統(tǒng)計)
教師:隊伍還不小,看來我們還是非常有必要來探究有關近視眼的問題,下面我想請一位患近視眼的同學來配合我做一個小實驗。
實驗:讓一患近視眼的學生摘掉眼鏡朗讀一首詩,不斷向遠處移動白紙。
教師:大家通過剛才的小實驗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學生:近視眼患者看近處的物體清晰,而看遠處的物體模糊。近視眼鏡(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
教師:“看遠處的物體很模糊”這是患上了近視眼最典型的癥狀,你們覺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我覺得可能是視網(wǎng)膜出了問題,因為患了近視眼就看不清物體了。還有可能是字太遠了,像變小了,所以看不清楚了。有可能是晶狀體的自動調節(jié)功能失調所造成的。
教師:這是剛才同學們對近視眼成因的猜想,下面我們一起來對同學的猜想作出分析評價。
學生:第一個猜想不對,我覺得不是視網(wǎng)膜出了問題,因為如果是視網(wǎng)膜出了問題,那么我們看近處的物體時也會看不清楚。
學生:也不是因為字太小了,因為我和我的同桌同學離黑板一樣遠,我患了近視眼看不清楚,而他卻看得清楚。
教師:看來同學說的還很有道理,你們同意嗎?
學生:同意。
教師:那么請大家接著思考:如果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不能自動變薄,那么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在什么地方呢?
學生: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因為晶狀體越厚,其折光能力越強。
教師:你們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鏡片來矯正?
學生:應該用凹透鏡,因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的作用。
教師:非常好,剛才我們猜想出了近視眼形成的原因及矯正的方法,但這畢竟只是我們的一個猜想,我們還必須想辦法來驗證一下。下面我們想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檢驗一下我們剛才的猜想,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套實驗器材,大家先來認識一下。(實驗器材跟演示實驗器材一樣,簡單介紹器材及作用)
教師: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怎樣完成實驗可以檢驗我們剛才的猜想。(學生討論并總結實驗方案)
教師:除了近視眼之外,還有一種眼病:遠視眼,大家有誰知道患上了遠視眼的感受?
學生:我爺爺是遠視眼,他看書的時候總是把書離眼睛很遠,所以我想患上了遠視眼,應該是看近處的物體模糊,而看遠處的物體比較清晰。
教師:他觀察得很仔細啊,那么請大家按照逆向思維,猜想一下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學生:遠視眼也是由于晶狀體的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出了問題,當看近處的物體時,不能自動變厚而導致像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造成的,應該用凸透鏡來矯正,因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教師:那么我們按照剛才驗證近視眼相反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實驗方法,現(xiàn)在請大家利用我們剛才介紹的實驗器材,對近視眼及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的猜想進行驗證。(學生實驗)
教師:實驗完成的組請舉手,我想請兩個組的同學來展示一下他們剛才實驗的過程及得出的結論,哪個組的同學愿意上來展示一下?(學生展示實驗過程)
教師:剛才大家通過實驗驗證了猜想,得到了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及矯正的方法。那么你們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沒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
點評:探究性學習也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識鋪墊,也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本課中教師很好地發(fā)揮了參與合作和引領作用。學生利用教師制作的實驗器材,主動積極探究“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情感體驗充分,思維活躍,在釋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習得了控制變量、觀察測量、對比分析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學生:我剛才在對近視眼進行矯正的時候發(fā)現(xiàn),用桌子上的鏡片進行矯正時,效果很好,而用我自己的眼鏡來矯正時,效果不是很好。
教師:你的發(fā)現(xiàn)很好,那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我還沒想好,但我想可能是由于我的眼鏡和桌子上的鏡片的度數(shù)不一樣吧?
教師:很好,那我們現(xiàn)在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課外進行探究,就是為什么你的鏡片矯正時,像不是很清晰,而用桌子上的鏡片矯正時,像會很清晰。
教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
教師:(在學生談到保護眼睛的時候,給大家介紹一些保護眼睛的方法)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保護眼睛的資料。(投影:保護眼睛的方法)
教師:關于保護眼睛的方法,你們還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刊等途徑獲得更多保護眼睛的方法,在課外的時間在班級內(nèi)開展討論活動。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就到這里,下課。
總評:本節(jié)課是教師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物理知識探究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的一個典型課例。此課從準備到實施凸現(xiàn)了三大亮點:一是自制“可變焦水凸透鏡”,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使人眼復雜的晶狀體調光過程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抓住了改造工具認識自然這一科學探究的關鍵;二是教師合理地利用故事、多媒體動畫、學生隨身物品等多種課程資源,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眼的結構、成像原理和近視眼、遠視眼的矯正方法;三是教師充滿關切、富有情感和啟發(fā)性的語言,調動了學生內(nèi)心體驗,學生們?nèi)硇耐度?、積極探究,學習氛圍濃、效果好。這是一節(jié)參加全國比賽的課,獲得了全國第三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大賽初中組一等獎,但留下了精心雕琢、打磨,追求完善的痕跡,存在對探究主題:“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這一教學重點內(nèi)容突出不夠的缺點。
眼睛和眼鏡導學案
八年級物理導學案
課題:眼睛和眼鏡課型:_____新授___課時:__1個課時______
授課人:______授課時間: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小組:___________
第四節(jié)眼睛和眼鏡
一、學習目標: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2.了解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3.了解用眼衛(wèi)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用前面所學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知識,加深對眼睛的了解.
難點: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三、學習用具:眼睛模型、近視鏡、老花鏡
四、學習過程:
(一)提出問題
愛動腦筋的小明和爺爺都戴著眼睛,平時他有這樣的觀察和體會:爺爺看書讀報時必須戴上眼鏡,而看遠處的物體時可以摘下眼鏡;而自己看遠處的物體必須戴上眼鏡,而看書時可以摘下眼鏡;視力正常的爸爸卻既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也能看清遠處的物體。那么作為“心靈的窗戶”人眼是如何看見周圍物體的呢?小明和爺爺患各有怎樣的眼睛疾病?他們各自佩戴的眼鏡有什么特點呢?
(二)自主探究
眼睛是一個既復雜又奇妙的“照相機”,它幫助我們認識身外的世界。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的嗎?觀察圖5.4-1眼球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了解眼球是由哪些部分構成。
2.眼球好像一架,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視網(wǎng)膜相當于。瞳孔相當于照相機的,可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量。
3.小組討論我們是如何看到物體的?是凸透鏡成像的那種情況?像有何特點?
4.認真觀察圖5.4-2,小組討論我們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處和遠處的物體的?
5.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是我們有些同學成了近視眼,有些人成了遠視眼,你們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是怎么形成的嗎?
(1)特點
近視眼只能看清的物體,看不清的物體.
遠視眼只能看清的物體,看不清的物體.
(2)成因及矯正
近視眼的晶狀體太,折光能力太,來自遠處的光匯聚在視網(wǎng)膜的方。所以我們要讓進入眼睛的光提前發(fā)散,在眼睛前方放鏡,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
認真觀察圖5.4-4,觀察近視眼同學的眼睛
近視眼的晶狀體太,折光能力太,來自遠處的光匯聚在視網(wǎng)膜的方。所以我們要讓進入眼睛的光提前匯聚,在眼睛前方放鏡,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
(3)自學《科學世界》眼睛的度數(shù),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三)知識鏈接:
兒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狀體彈性強,睫狀體的調節(jié)能力大,但是如果看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書本放得離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條件不好,或持續(xù)用眼的時間過長,都會使睫狀體內(nèi)的肌肉持續(xù)收縮.晶狀體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遠方物體時,睫狀體內(nèi)的肌肉就不能放松.變凸的晶狀體也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這樣就造成了假性近視。發(fā)生假性近視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會造成變凸的晶狀體不能恢復正常,就會變成真性近視.
預防近視要做到:①讀書、寫字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約33cm.②看書一小時后休息,要遠眺幾分鐘.③要認真做眼睛保健操.④不要在直射強光下看書.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書.⑥不躺臥著看書.⑦不在走路時看書.
五、學習小結: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機的)、角膜及晶體(功能好像照相機的)、視網(wǎng)膜(好像照相機的)組成。
2.近視眼佩戴矯正。
3.遠視眼佩戴矯正。
六、達標檢測:
1.來自于物體的光經(jīng)過晶狀體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的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B.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實像D.所成的像相對于物體是正立的
2.下列與近視眼不符合的是()
A.晶狀體曲度過大B.物像落在視網(wǎng)膜前方C.眼球前后徑過短D.可用凹透鏡糾正
3.近來,小華為了看清書上的字,眼睛與書的距離和視力正常時相比越來越近了,這說明小華已()
A.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B.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C.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D.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4.下面是關于眼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分別填上近視眼、遠視眼、正常眼
(2)圖中甲眼、丙眼比較,不同點是:a;b.
5.圖中分別畫出了眼睛看近處和看遠處的各兩種光路,在A、B、C、D四種光路中,__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況;__________描述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__________描述了遠視眼的成像情況。
ABCD
6.所示的眼鏡的鏡片是_______透鏡,這種眼鏡可以用于矯正_______眼。教師復備欄
學生筆記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