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5-19七年級歷史下冊《統(tǒng)一國家的重建》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統(tǒng)一國家的重建》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七年級歷史下冊《統(tǒng)一國家的重建》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知識點
知識點1隋朝的重建統(tǒng)一
隋朝的建立
(1)時間:581年。
(2)建立者:北周外戚楊堅(隋文帝)。
隋朝的統(tǒng)一
(1)條件:南北朝時期,南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民族的大融合,為全國的重新統(tǒng)一準備了條件。
(2)經(jīng)過:589年,南北重歸統(tǒng)一。
(3)影響:隋的統(tǒng)一,結束了自西晉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重建了全國大一統(tǒng)的局面。
大運河的開鑿
(1)開鑿的目的:加強對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糧食、布帛的北運。
(2)概況: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余杭(今屬浙江),北至涿郡(在今北京西南),全長2000多千米。從北向南,由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組成,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3)影響:①積極影響: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運河沿線經(jīng)濟和商業(yè)城鎮(zhèn)的發(fā)展,對鞏固統(tǒng)一有積極作用。②消極后果:當時征發(fā)勞役過重過急,造成的社會后果也十分嚴重。
知識點2隋的覆沒與唐的建立
隋朝的覆亡
(1)原因:隋第二代皇帝煬帝楊廣,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煬帝即位后,驕奢淫逸,連年大興土木,濫用民力。在位期間,營建洛陽,開業(yè)運河,三游江都,三次遠征高麗。
說明隋煬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大規(guī)模的反抗,而人民大規(guī)模的反抗又為一些地方官吏和割據(jù)勢力實現(xiàn)其政治野心提供了可乘之機。在農(nóng)民起義和地方勢力的雙重打擊下,隋朝迅速滅亡。所以,殘暴的統(tǒng)治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的建立
在隋朝的統(tǒng)治搖搖欲附之際,隋朝唐國公、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反隋,攻入長安。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發(fā)動兵變的部下殺死,隋朝滅亡。同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因李淵襲父爵為唐國公,故定國號為“唐”),以長安為都城。其后,李淵父子削平了各地分裂割據(jù)的勢力,再次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
知識點3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唐時期,總結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改革經(jīng)驗,國家政治制度有許多新的創(chuàng)置,突出的是設立三省六部制和推行科舉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央最高政府機構為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zhí)行。三省長官司共同定令立法,參決軍國大政。尚書省下設吏、禮、兵、刑、戶、工六部,分掌具體事務。
科舉制
(1)科舉制產(chǎn)生的背景。
隋朝以前,用九口中正制選官,講究門第,只有高門大族的子弟才能做官,但是到了西魏、北周時期,選用官吏已經(jīng)不太注重門第。隨著統(tǒng)一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國家重建,最高統(tǒng)治者要求從地主階級中廣泛地吸收有才干的人參加政權,以鞏固其統(tǒng)治。按門第高低選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不能適應這種需要。隋文帝即位之后,廢除九品中正制,改革選舉制度,按德才標準選拔官吏。
(2)科舉制的含義:它是由隋代開創(chuàng),經(jīng)唐代完善的一種以分科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此后,官員錄用主要依據(jù)科舉考試的成績。至清末被廢除,這一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1300多年之久。
(3)科舉制的物點:與秦漢選拔官員的推舉制相比,科舉制的標準比較唯一和客觀。有利于許多出身寒微的人通過科舉走上仁途。
(4)科舉制的作用:①科舉制實行以后,用人之權收歸中央,擴大了政治統(tǒng)治的基礎。②官員任用的開放與高度流動,也使威脅中央集權離心因素難以產(chǎn)生。在推舉制下,地方上的門閥士族可憑借出身門第或種種關系當上高官,這有利于地方勢力的擴張,而對中央集權統(tǒng)治則是一種離心力量,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在科舉制下,由中央政府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因而任用官員的權力歸于中央,官員由中央派遣至各地,并幾年一換,地方上的閥士族無法像以前那樣把持選舉之權,這有利于中央直接控制地方。
相關閱讀
七年級歷史下冊《文成公主與xz》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文成公主與xz》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七年級歷史下冊《文成公主與西藏》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知識點
文成公主帶來的漢族樂師們開始履行職責,他們十分賣力地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宮最流行的音樂,音樂舒緩優(yōu)美,使松贊干布大有如聞仙音的感覺,他對樂師和音樂大加贊嘆,并選撥了一批資質(zhì)聰慧的少男少女,跟隨漢族樂師學習,使?jié)h族的音樂漸漸傳遍了吐蕃的領地,流進了吐蕃人的心田。
隨來的文士們也開始工作,他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贊公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guī)化。松贊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與貴族子弟誠心誠意地拜文士們?yōu)閹?,學習漢族文化,研讀他們帶來的詩書;接著他還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貴族子弟,千里跋涉,遠赴長安,進入唐朝國家,研讀詩書,把漢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1、文成公主簡介
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漢族。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習文化,知書達禮,并信仰佛教。
2、松贊干布簡介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qū)。他統(tǒng)一藏區(qū),成為藏族的贊普(“君長”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貞觀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5000兩,珍玩數(shù)百,向唐朝請婚。太宗許嫁宗女文成公主。
3、文成公主進藏史簡介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出長安前往吐蕃。松贊干布在柏海(今青?,敹嗫h)親自迎接,謁見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后,攜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備受尊崇。
4、史書記載簡介
據(jù)《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豐厚。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jīng)典,各種金玉飾物”。又給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jīng)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y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y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谷物和蕪菁種子等。
5、松贊干布去世
永徽元年(650),松贊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她曾設計和協(xié)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xù)傳到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nóng)書、佛經(jīng)、史書、醫(yī)典、歷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系。她帶來的金質(zhì)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
6、文成公主逝世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青海省玉樹縣也建有文成公主廟。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動,雕刻精細。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群眾絡繹不絕。相傳文成公主前往拉薩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長時間,受到當?shù)夭刈迨最I和群眾的隆重歡迎,她深受感動,便決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給當?shù)厝罕姼鳌⒓徔椉夹g?,F(xiàn)文成公主廟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課后練習
1.“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在杜甫《憶昔》這首詩中“開元全省日”指的是
A.唐高宗統(tǒng)治初期B.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
C.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D.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
2.唐代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痹撛姺Q頌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B.開皇之治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
3.益陽市中小學已普遍開設經(jīng)典誦讀課,經(jīng)典誦讀已成為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方式?!皯浳糸_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大詩人杜甫的這首經(jīng)典詩稱頌的是
A.開元盛世B.光武中興
C.康乾盛世D.貞觀之治
答案:DDA
七年級歷史下冊《從武周政治到開元盛世》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從武周政治到開元盛世》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七年級歷史下冊《從武周政治到開元盛世》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知識點
知識點1女皇帝武則天
“武周政治”
唐太宗死后,兒子高宗即位。高宗體弱多病,讓皇后武則天代為視政;于是大權旁落。高宗死后,武氏臨朝稱制,獨攬朝綱。690年,武氏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臨朝稱制到代唐稱帝的20余年統(tǒng)治,統(tǒng)稱為“武周政治”。
武則天能夠當上皇帝的原因
(1)客觀上,高宗體弱多病,為武則天為視政提供了機會。
(2)主觀上,武則天個人具備較高的政治才能。
武則天上臺后采取的統(tǒng)治措施
一方面,她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任用“酷吏”,以殘酷誅殺的手段對付反對她的貴戚重臣和李唐宗室。另一方面,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方面,武則天則繼承唐初以來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舉制。她任用的賢能之士,有不少在開元年間成為名相重臣。開周政治為唐代中期的繁榮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評價武則天的統(tǒng)治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臨朝稱制到代唐稱帝的20余年統(tǒng)治,統(tǒng)稱為“武周政治”。武周政治為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知識點2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的含義
開元盛世是對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政治經(jīng)濟情況的概括。
說明你知道“開元”的含義嗎?
“開元”是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的年號,即公元713~741年。其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
開元盛世書面形成的原因
712年,唐玄宗即位,為穩(wěn)定朝廷政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政策措施:重用賢人,整頓軍隊,提倡節(jié)儉,重視生產(chǎn)。經(jīng)唐初近百年的發(fā)展和積累,到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社會經(jīng)濟呈現(xiàn)繁榮的景象,達到前所未有的極盛時期,后人贊譽為“開元盛世”。
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的概況
開元、天寶之際,唐玄宗怠于政事,淫于酒色,朝廷政治逐漸敗壞,邊將乘機起兵叛亂。此后,唐朝國力大衰,王朝從此由盛轉(zhuǎn)衰。
對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和統(tǒng)治后期的評價
前期,玄宗任賢納諫,注意節(jié)儉,重視生產(chǎn),唐朝進入全盛時期,這說明他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后期,他志得意滿,日益驕奢,開始信用小人,怠于政事,縱情享樂,導至唐朝由盛轉(zhuǎn)衰,這說明這一時期的玄宗已成為一個昏君。
七年級歷史下冊《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七年級歷史下冊《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知識點
一、隋朝的滅亡
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tǒng)治
暴政表現(xiàn):隋煬帝繼位后,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統(tǒng)一大業(yè)。但因連年大興土木,多次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不惜民力,酷虐殘暴,終于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
暴政結果:農(nóng)民背井離鄉(xiāng),大量田地荒蕪,人民忍無可忍,爆發(fā)隋末農(nóng)民起義;各地地方長官和一些割據(jù)勢力也乘機紛紛起兵,導致隋朝滅亡。
二、唐朝的建立與統(tǒng)一
時間:618年
建立者:李淵(唐高祖)
都城:長安
三、唐太宗的用人和納諫
唐太宗的即位: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
用人納諫原因或背景:1、吸取隋亡教訓,認識到君與民的關系猶如舟與水,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強大2、勇于納諫,知人善任(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馬周)
四、貞觀新政
實施背景:吸取隋朝興亡的教訓,唐太宗時期涌現(xiàn)的大批人才為貞觀新政奠定基礎
具體措施:
1、(經(jīng)濟)改革賦役制度:輕徭役薄賦稅(保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人身束縛逐漸松弛,保障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2、(政治)沿襲、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間既分工合作,集思廣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牽制,加強了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
3、(法律)修改法令,編《唐律疏議》
4、(教育文化)重視、完善科舉制
作用:唐太宗統(tǒng)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國力增強,被稱為“貞觀之治”。
注意:唐太宗的統(tǒng)治是建立在剝削和奴役農(nóng)民的基礎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納諫、勵精圖治,取得一定業(yè)績之后情況就不同了,在封建社會即使是貞觀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人們的徭役負擔也是不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