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05滑輪導(dǎo)學(xué)案1。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zhǔn)備的,大家應(yīng)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wù)!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滑輪導(dǎo)學(xué)案1》,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12.2滑輪2011年8月4日
一、定滑輪
1.定滑輪的特征:使用時,軸的位置固定,不隨物體一起運動。
2.定滑輪的特點(探究實驗)
物體的重G,拉力F,物體提升的高度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比較G和F,s和h的大小
(1)使用定滑輪(能/不能)省力;(2)使用定滑輪(能/不能)省距離。
(3)當(dāng)改變拉力的方向時,拉力的大小是否改變?
3.定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杠桿。
二、動滑輪
1.動滑輪的特征:使用時,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
2.動滑輪的特點(探究實驗)
物體的重G,拉力F,物體提升的高度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比較G和F,s和h的大小
(1)使用動滑輪(能/不能)省力,省多少力?(2)使用動滑輪(省/費)距離。
(3)當(dāng)改變拉力的方向時,拉力的大小是否改變?
3.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杠桿。
三、滑輪組
1滑輪組的構(gòu)成:至少包括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
2.滑輪組的特點(探究實驗)
(1)學(xué)會用線將滑輪組裝成滑輪組,將下面提供的滑輪組裝成滑輪組,并比較3、4、5、6圖。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
(2)滑輪組的特點(探究實驗)
物體的重G,拉力F,物體提升的高度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比較G和F,s和h的大小
①使用滑輪組(能/不能)省力,F(xiàn)=G,②使用滑輪組(省/費)距離,s=h.
③使用滑輪組是否一定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4)滑輪組參數(shù)n:指連接在動滑輪(包括動滑輪的軸架、動滑輪下面掛著的物體)上的繩子的段數(shù)。
注意數(shù)清楚n!
用滑輪組吊起重物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物體,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就是重物提升高度h的幾倍;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
即:s=nh,F=G總/n=(G物+G動)/n
若不考慮動滑輪的自重,則:s=nh,F=G物/n
課內(nèi)練習(xí)
1.定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定滑輪實質(zhì)是________杠桿,其動力臂與阻力臂等于__________。它可以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
2.如圖1所示,物重10N,該滑輪是____滑輪,手拉彈簧測力計在A位置時示數(shù)為______N;若手拉彈簧測力計在A、B、C三個不同位置時,拉力FA、FB、FC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__。
3.如圖2所示,物重20N,該滑輪是____滑輪,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______N,使用這種滑輪能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不計滑輪重)
4.如圖3所示,物體A和B所受重力都為120N,滑輪重力不計。當(dāng)分別用力勻速提升物體A和B時,F(xiàn)A為N,F(xiàn)B為N。
5.如圖4所示,滑輪組下端吊一重物,物重為200N,若不計滑輪重、繩重與摩擦,則拉力F為______N。
6.如圖5所示,G為200N,滑輪重40N,則A處細(xì)繩上的受力為________N,B處向上拉力F應(yīng)為_______。
7.如圖6所示,若拉力F=900N,物體A重1500N,不計滑輪重和繩與滑輪間摩擦。當(dāng)繩子自由端移動3m,則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體A前進(jìn)時,物體A與地面間摩擦力是_N,物體A移動m。
8.學(xué)校升國旗的旗桿頂上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往下拉動繩子,國旗就會上升。對這個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一個動滑輪,可省力B.這是一個定滑輪,可省力
C.這是一個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D.這是一個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9.如圖7所示,若動滑輪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用滑輪或滑輪組提起同一重物的幾種方法其中最省力的是()
10.如圖8所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F=60N,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NB.120NC.20ND.180N
11.如圖9是滑輪的兩種用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是動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B.乙是動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
12.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勻速移動(如圖10),拉力分別為F甲、F乙、F丙,不計滑輪與輕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13.工廠為了搬運一個笨重的機器進(jìn)入車間,某工人設(shè)計如圖11所示的四種方案()
14.(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型鋼管的根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15.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如圖12,用這個滑輪組提升重為300N的重物(忽略滑輪組和繩子重及摩擦),甲圖畫出(1)當(dāng)動力F=150N時繩子繞法;(2)乙圖畫出當(dāng)動力F=100牛時繩子的繞法。
延伸閱讀
滑輪1
第二節(jié):滑輪
【目標(biāo)】(1)認(rèn)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知道定滑輪、動滑輪的實質(zhì)。
(2)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3)能正確分析滑輪的省力情況以及拉力與物重之間的關(guān)系。
(4)能識別生產(chǎn)和生活中常見的滑輪,會根據(jù)要求使用和組裝滑輪組。
【重點】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難點】(1)動滑輪的瞬時支點的確定方法
(2)判斷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會根據(jù)實際要求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要點1】認(rèn)識定滑輪和動滑輪
〖思考〗如何把木料運上樓
〖活動〗嘗試采用兩種不同方法將鉤碼提往高處
〖總結(jié)〗
〖觀察〗升旗
【要點2】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活動〗探究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討論〗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有什么特點?
〖總結(jié)〗
【要點3】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實質(zhì)
〖思考〗外形相同的滑輪,為什么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出現(xiàn)了如此不同的作用?
〖閱讀〗課本第11頁:讀一讀
〖探究〗滑輪的實質(zhì)是杠桿
〖總結(jié)〗
〖例1〗如圖是用定滑輪勻速提起重物的三種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別以F1、F2、
F3表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力F1最小B.拉力F2最小
C.拉力F3最小D.三種拉法所用拉力一樣大
〖例2〗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jìn)泥潭后,司機按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安裝滑輪,均可將汽車
從泥潭中勻速拉出。比較這兩個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安裝的都是動滑輪,都能省力
B.甲、乙安裝的都是定滑輪,都不能省力
C.甲安裝的是動滑輪,能省力
D.乙安裝的是動滑輪,能省力
〖例3〗工人們?yōu)榱税徇\一個笨重的機器進(jìn)入廠房,某工人設(shè)計了如
圖所示的四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形鋼
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例4〗小李的質(zhì)量為50kg,可以舉起80kg的杠鈴;小胖的質(zhì)量為70kg,
可以舉起60kg的杠鈴。他們兩人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比賽,雙
方都竭盡全力,看誰能把對方拉起來。比賽結(jié)果應(yīng)是()
A.小李把小胖拉起B(yǎng).小胖把小李拉起C.兩個都拉不起D.兩個都拉起
〖例5〗下列機械使重力為G的物體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計摩擦)()
〖例6〗不考慮滑輪與輕繩之間的摩擦,米袋總重為800N,而繩上吊著的靜止的
“紳士”重500N,則米袋對地面的壓力為()
A.500NB.250NC.300ND.800N
第二課時
【復(fù)習(xí)與思考】
如圖是小海“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裝置。他按圖示提起
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鉤碼重G/N鉤碼升高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
甲0.980.20.980.2
乙0.980.21.020.2
丙0.980.20.550.4
請你分析:
(1)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
(2)比較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
(3)把鉤碼升高相同高度,比較乙和丙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
(4)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如果要同時兼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則應(yīng)選擇。
【要點4】滑輪組
〖思考〗使用動滑輪可以,使用定滑輪可以。如果將動滑輪、
定滑輪組合起來使用,效果將怎樣?
〖活動〗對照課本第11頁圖11-20,組裝滑輪組。
〖組裝原則〗奇動偶定,從里向外
〖討論〗如何確定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的股數(shù)?
〖方法〗
n=n=n=n=n=n=
〖探究〗使用滑輪組的特點
〖總結(jié)〗
〖鞏固〗請按要求在下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
【要點5】生活物理社會
〖閱讀〗課本12頁:輪軸與斜面
〖例1〗如圖,若繩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豎直向上移動0.2m,則重物G上升距
離為m;若物體重為100N,不計滑輪重,則拉力F為N;若四個
滑輪重量各是2N,則拉力F又為N(摩擦不計)。若重物G能以0.1m/s
的速度勻速上升,則繩自由端向上運動速度為_____m/s。
〖例2〗如圖,甲、乙兩個滑輪組都是由相同的滑輪組合而成。如圖丙,
大輪重10N,小輪重5N,連桿重1N。先后用甲、乙兩種方式提
起同樣重的物體(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繩的重力,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129NF2=133NB.F1=129NF2=129N
C.F1=133NF2=133ND.F1=133NF2=129N
〖例3〗(1)如圖,用滑輪組提升物體,請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繞法。
(2)用滑輪組將陷在泥中的汽車?yán)鰜?,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3)如圖,
幕簾左右兩邊側(cè)(c、d)固定,“簾門”滑環(huán)上的兩根線(a和b)與上方水平牽線連結(jié)。
當(dāng)控制電動機作順時針旋轉(zhuǎn)時,“簾門”向兩側(cè)分開,反之就向中間合攏。請按上
述要求,分別將a和b兩個線頭連接到上方水平牽線上。(4)在圖中虛線框內(nèi)設(shè)計
一個用20N的力站在地面勻速提升重80N物體的滑輪組。(不計滑輪質(zhì)量及轉(zhuǎn)動摩擦)
初三物理上冊滑輪復(fù)習(xí)導(dǎo)學(xué)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wù)!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三物理上冊滑輪復(fù)習(xí)導(dǎo)學(xué)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簡單機械》導(dǎo)學(xué)案
復(fù)習(xí)目標(biāo):1、了解滑輪及滑輪組的應(yīng)用
2、會簡單的滑輪計算
復(fù)習(xí)重點:滑輪及滑輪組的分析及計算
復(fù)習(xí)難點:滑輪計算
導(dǎo)學(xué)前測:
1.使用__________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__________滑輪能省一半力。
2.定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__________杠桿,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_________杠桿。
3.如圖所示,滑輪A是__________滑輪,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滑輪B是__________滑輪,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整個裝置叫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G=20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__________N時可使重物G勻速上升。
4.如圖所示,繩子與滑輪重不計,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如果m1=5kg,那么m2應(yīng)等于__________kg。
5.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不考慮滑輪重和摩擦用這個滑輪組提起重物時()
A.動滑輪半徑越大越省力
B.動滑輪半徑越小越省力
C.定滑輪半徑越大越省力
D.用力的大小跟滑輪半徑大小無關(guān)
6.如圖所示,用三個滑輪分別拉同一個物體,沿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是F1、F2、F3,比較它們的大小應(yīng)是()
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
7.旗桿上安裝的是輪,它的作用是使用動滑輪也可省距離,這時動力必須作用在動滑輪的上,但卻。
8圖6—9中物重G都是1200N,那么在不計摩擦和滑輪重的情況下,F(xiàn)1=N,
F2=N,F3=N,F4=N.
鏈接中考
1.一個滑輪組用于承擔(dān)動滑輪和物重的繩子的段數(shù)是6段,若每個動滑輪重10N,在繩子自由端向上用的力為50N,不計繩子的重力及磨擦,則貨物重應(yīng)為()
A.150NB.300NC.90ND.270N
2、下圖中,甲物體重6N,乙物體重10N,彈簧測力計及摩擦均不計,則當(dāng)甲、乙兩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__________N,物體乙所受的合力為__________N。
3.分別用兩個相同大小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體向右運動了相等的距離,但一次使物體勻速運動,一次使物體加速運動,如圖6—14所示,則()
A.兩次做功大小相等B.哪個物體重力大些,外力就對物體做功多些C.拉物體勻速運動的力做功多些D.拉物體加速運動的力做功多些
4.滑輪組的機構(gòu)效率為80%,它可以用100N的拉力勻速提起400N的重物,則負(fù)擔(dān)重物和動滑輪總重力的繩子有()
A.3段B.4段C.5段D.6段
5.某人用如圖6—15所示裝置來拉小車勻速前進(jìn),所用拉力F為300N,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1s內(nèi)移動0.6m,若不計滑輪重及繩子滑輪間的摩擦,那么,地面對小車的摩擦力f和滑輪組對小車做功的功率分別是()
A.f=900N,P=180WB.f=600N,P=180W
C.f=600N,P=60WD.f=900N,P=270W
6.如圖6—16用100N的力拉著物體A以2m/s的速度勻速前進(jìn),若A受到的摩擦力是20N,那么連接A和滑輪的那段繩對A的拉力是N,物體B受的摩擦力
是N,B的速度是m/s;若運動前A、B相距10m.經(jīng)過2s鐘A、B相距m,在2s鐘內(nèi)拉力F對A做的功是,若物體A重98N,重力做功。
7.一個人用200N的拉力將400N的物體沿斜面方向?qū)⑺鼊蛩倮祥L5m、高2的斜面,則斜面的機械效率和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分別為()
A.40%,80NB.50%,100NC.88%,24ND.88%,4
8、(2006年安徽省改)程躍要提起重800N的物體,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來了一些滑輪,想利用滑輪組提起這個重物。已知每個滑輪重20N,程躍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繩,他最好選擇圖中_______滑輪組來提起重物(選填“a”、“b”或“c”)。請在所選的圖中畫出正確的繞繩方法。如果程躍的實際拉力是280N,求出所選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9只能省力不會費力的簡單機械是
A.杠桿B.輪軸C.斜面D.定滑輪
10.騎自行車上坡走“S”形路線,這樣做的好處是
A.省距離B.省力
C.費力,但省時間D.以上說法都不對
自主學(xué)習(xí)
1、利用一定滑輪和一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起重600N的物體,最小的拉力是(不計滑輪重和摩擦)()
A.600NB.300NC.200ND.100N
2、某人到健身房進(jìn)行健身活動,用如圖所示的牽引裝置來鍛煉腿部和手臂的功能.使用時:(1)繩A處固定不動,手在B處用力FB拉繩,使重物G勻速上升;(2)繩B處固定不動,腿在A處用力FA拉繩,使重物G勻速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考慮輪重和摩擦)()
A.B.
C.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3、如圖所示,重物G=300N,動滑輪重,要使重物勻速上升3m,
不計摩擦和繩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640N,并向上移動6mB.F=640N,并向上移動1.5m
C.F=340N,并向上移動6mD.F=150N,并向上移動l.5m
4.如左下圖,物體所受重力等于120N,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零,拉力F應(yīng)等于_______N.
5.如圖12—32所示,AB質(zhì)量分別為20kg和15kg,彈簧秤重力不計,用手抓住彈簧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用手抓住A時,彈簧秤讀數(shù)為(),用手抓住B時彈簧秤讀數(shù)是()(秤鉤在左側(cè)).
A.196NB.343N
C.147ND.49N
6、如圖所示,物體重為10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于下,勻速前進(jìn)了2m,此時彈簧的示數(shù)為10N(不計滑輪重及滑輪間的摩擦)則拉力F為________N,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為________m,物體所受摩擦阻力為_________N。
7.如圖所示裝置中,若拉力F=4N,則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甲
8.如圖所示,勻速向上拉動彈簧秤乙,當(dāng)彈簧秤甲的示數(shù)為5N時,彈簧秤乙的示數(shù)為_____N,從而可知被提重物所受重力是______N,這個滑輪屬于_____滑輪.
9.如圖所示,彈簧秤下掛著一個重為1N的滑輪,滑輪上用細(xì)線掛著一個1N的小球和一個10N重的物體,小球懸在空中,物體落在桌面上,整個裝置都是靜止的,這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
A.2N
B.3N
C.11N
D.12N
10.如圖所示,使用定滑輪提升重物,當(dāng)分別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時
A.A方向拉力最小
B.B方向拉力最小
C.C方向拉力最小
D.三個方向拉力都一樣
11.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個數(shù)一定的情況下,決定滑輪組省力多少的規(guī)律是()
A.繩子的長度越長越省力
B.省力多少是一定的
C.拉住定滑輪的繩子的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
D.拉住動滑輪和物體的繩子的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
畫圖題
1、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將900N的重物勻速提升到高處(繩、滑輪的自重及摩擦不計),請畫出滑輪組上繩的繞法。
2、(07安徽)站在地面上人想用盡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請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繩子的繞法。
3、小明想使用滑輪組提升質(zhì)量為300Kg的物體到12m的高處,繩子最大只能承受800N的力,(1)請幫他設(shè)計一個向下拉動繩子的最簡單的滑輪組,并在所選的滑輪組上畫出繩子的繞法;(2)他至少需要準(zhǔn)備多長的繩子。
4.在工地上,要把一個機件運到某高臺上,機件質(zhì)量為400kg,但手頭只有兩個滑輪和幾根繩子,每根繩子單根時只能承受1200N的拉力,每個滑輪只能穿單根的繩子.由2個工人拉起機件,每個工人用力約1000N左右,請你設(shè)計一個方案,能安全且順利地把機件拉上高臺,要求說明安裝方法,畫出簡圖,指出注意事項,(g=10N/kg)
(3)請幫他計算提起重物時所用的拉力.(繩重、動滑輪重、摩擦均不計,g=10N/Kg)
5.如圖12—24所示,是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輪拉起重物時所用力的情況,比較甲、乙兩圖可得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比較甲、丙兩圖可得結(jié)論______.
實驗題
1.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用圖6—22甲所示的滑輪組,得到下面表中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則這時圖6—22甲所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若提起鉤碼的個數(shù)不變,換用圖6—22乙所示的滑輪組重做上述實驗,與上次相比所測
滑輪組機械效率大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若仍用圖6—22甲所示的滑輪組,增加提起鉤碼的個數(shù),與第一次相比,所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大小將.
2.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用圖6—22甲所示的滑輪組,得到下面表中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則這時圖6—22甲所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若提起鉤碼的個數(shù)不變,換用圖6—22乙所示的滑輪組重做上述實驗,與上次相比所測
滑輪組機械效率大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若仍用圖6—22甲所示的滑輪組,增加提起鉤碼的個數(shù),與第一次相比,所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大小將.
課后練習(xí)
1、在圖所示的裝置中,已知重物G1=500牛,重物G2=1200牛,在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均不考慮的情況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應(yīng)等于()
(A)500牛。(B)600牛。(C)1200牛。(D)250牛
2、用下滑輪牽引小車沿水平地面勻速前進(jìn),圖中滑輪是定滑輪,滑輪是動滑輪。已知小車的重量G=5N,拉力大小F=3N,則物體與地面之間摩擦力f=N。若小車在拉力作用下前進(jìn)了5m,則繩子被拉力F拉過m。
3、如圖所示,使用滑輪組將重為G=100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人對繩子的拉力為N;若人重為600N,則人對地面的壓力為N(滑輪、繩的重力、摩擦不計)。
4、利用如圖兩滑輪組提升重物,不計滑輪重和摩擦.若拉力F甲和F乙相等,則所掛重物G1和G2的比值是。
5、如圖所示,站在小車上的人用大小為20N的力拉繩子,通過滑輪,繩又拉著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不考慮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問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N。
6、如圖所示,物重G=550牛,滑輪重為10牛.當(dāng)物體G勻速上升時,則掛鉤B承受拉力為_______牛,掛鉤A承受_______牛的拉力,拉力F為_______牛,若繩子自由端向上拉過0.5米,則物體向上移動________米.
7、某人體重為600N,他想坐在吊籃里用滑輪組勻速拉上去,如右圖,已知吊籃重240N,不計滑輪重,則他所用的力應(yīng)為()
A.240NB280NC420ND.840N
8.如圖所示,小民利用滑輪組先后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物體A和物體B。當(dāng)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小民對地面的壓力為F1;當(dāng)提升物體B時,小民對地面的壓力為F2。已知小民的質(zhì)量為65kg,物體A的質(zhì)量為90kg,物體B的質(zhì)量為50kg。假設(shè)在拉繩子的過程中,小民對繩子的拉力與對地面的壓力始終豎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線上,不計繩重和摩擦。則F1:F2=。
9工人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將礦井中的物體A和物體B先后勻速提升上來。動滑輪重50N,物體A和物體B所受重力之比為2:1,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75%。若用此滑輪組提升物體B時,在10s內(nèi)物體B上升5m,則提升物體B時,拉力的功率為W。
10.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物體A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拉力F=3N,物體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輪重、繩重和軸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A受到合力不為零B物體A受到的拉力為9N
C豎直墻受到的拉力為9ND拉力F每秒鐘做功為1.8J
11.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組提起重力G1=G2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h,若所用拉力F1=F2,已知甲的機械效率50%,則(不計繩重及摩擦)
A.乙的機械效率75%B.乙的機械效率80%
C.拉力F1做的功與拉力F2做的功之比3:2
D.甲、乙兩個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重力之比3:1
12.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1.4×104N的貨物A,貨物A的體積為0.2m3,當(dāng)貨物A完全浸沒在水中時,貨物A在2s內(nèi)勻速升高1m,繩端C處拉力F的功率P=7.5KW。(忽略繩重和摩擦,g取10N/kg),當(dāng)貨物A完全出水后,在空氣中被勻速提升時,滑輪的機械效率%。(計算結(jié)果保留整數(shù))
13.用滑輪組將密度為2.8×103kg/m3,質(zhì)量為56kg金屬塊完全在水中勻速提升0.5m,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F,動滑輪中120N,如圖所示。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是平衡力B.拉力F的有用功是280J
C.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200N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
14.在圖6—19中,物體A重50N,物體B重30N,物體A在物體B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物體A上加上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拉動物體A,使物體B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2s鐘內(nèi)拉力F移動的路程是多少?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1倍,則F最少是多大時才能使物體B靜止在空中?若物體B勻速上升,
則F最少應(yīng)為多大?
15.如圖6—20所示,AB=1m,OB=0.4m,當(dāng)杠桿處于水平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138N,右端水中鐵塊m剛好懸在水中.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求:(1)F的大小;(2)鐵塊的質(zhì)量;(3)若將鐵塊換成鋁塊,要使杠桿仍水平靜止,
支點O應(yīng)向哪邊移動多少m?
16.某高山頂峰要設(shè)一個旅游景點,需開挖盤山公路,要求盤山公路的摩擦阻力是車重的0.1倍,機械效率是50%,若山高2000m,則要開挖多長的盤山公路?
滑輪學(xué)案(2課時)
12-2滑輪(1)
教學(xué)目標(biāo)
1、能區(qū)分定滑輪與動滑輪;2、能說出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作用;3、會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與動滑輪特點;4、會分析動滑輪的省力情況,并能進(jìn)行有關(guān)計算;5、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學(xué)習(xí)重難點:1、區(qū)分定滑輪和動滑輪;2、定滑輪、動滑輪的應(yīng)用。
教學(xué)方法:探究法、討論法、練習(xí)法
教具:滑輪,鉤碼,細(xì)線,彈簧測力計
學(xué)習(xí)過程:
一、復(fù)習(xí)回憶
1、杠桿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桿分為那幾類?各類杠桿的特點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觀察滑輪,說出它的主要構(gòu)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圖所示利用滑輪勻速提升重物,觀察比較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及現(xiàn)象填入相應(yīng)的表中。
滑輪物重G/N拉力F/NF和G的關(guān)系物體上升高度h/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S和h的關(guān)系拉力的方向與鉤碼運動的方向的關(guān)系以桌面為參照物,滑輪是否運動
對上述實驗得出的結(jié)果分析:
第一個滑輪_____移動,是滑輪,它不能______,但可以改變力的______。
第二個滑輪_____移動,是滑輪,它能省______,不能改變力的_______。
3、使用滑輪的理論分析
外形相同的滑輪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會出現(xiàn)不同的作用呢?我們可以利用杠桿平衡原理來進(jìn)一步論證。
(1)可以看出定滑輪一種變形的杠桿。由圖可知,定滑輪在使用時,相當(dāng)于一個杠桿,因此拉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是:,所以使用定滑輪______省力。
(2)動滑輪在使用時,同樣可以當(dāng)作變形的杠桿。由圖可知,動滑輪在使用時,相當(dāng)于一個杠桿,因此拉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是:,因此使用動滑輪可以_____________。
三、討論:
如右圖,已知物重為30N,勻速拉動物體時,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10N,物體移動了0.5m,則拉力F=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四、達(dá)標(biāo)練習(xí)
1.如圖1所示,物體A和B所受重力都為120牛,滑輪重力不計。當(dāng)分別用力勻速提升物體A和B時,F(xiàn)A=N,F(xiàn)B=N。
2.右圖是滑輪的兩種用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是動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
B.乙是動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
3.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jìn)了泥潭中,按右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安裝滑輪,均可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車的重力為10000N,汽車所受阻力為800N,則甲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N,乙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N,其中比較省力的是圖。(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
4、如圖所示的是用定滑輪勻速提起重物的三種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別以F1、F2、F3表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力F1最小B.拉力F2最小
C.拉力F3最小D.三種拉法所用拉力一樣大
四、鞏固提高
1、學(xué)校升國旗的旗桿頂上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往下拉動繩子,國旗就會上升。對這個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一個動滑輪,可省力B.這是一個定滑輪,可省力
C.這是一個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D.這是一個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2、下列各圖中利用了動滑輪的是()
3、工人們?yōu)榱税徇\一臺笨重的機器,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形鋼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BCD
4.如圖所示,物體重20N,忽略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是()
A10NB20NC30ND40N
5、如右圖所示,當(dāng)F=100N時,物體勻速運動,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
A.100NB.200NC.50ND.150N
6、如圖,利用定滑輪、動滑輪勻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物體重都是60N,則:(1)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各處摩擦,拉力F甲、F乙分別是多少?(2)如果物體被提升了2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甲、S乙分別是多少?
12-2滑輪(2)
教學(xué)目標(biāo)
1、知道滑輪組的作用,會判斷滑輪組的省力情況;2、會解決關(guān)于滑輪組的簡單問題;3、學(xué)會組裝滑輪組;4、會判斷繩子段數(shù),并能進(jìn)行有關(guān)計算;5、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學(xué)習(xí)重難點:1、滑輪組的特點;2、繩子段數(shù)的確定。
教學(xué)方法:探究法、討論法、練習(xí)法
教具:滑輪組,鉤碼,細(xì)線,彈簧測力計。
學(xué)習(xí)過程:
一、知識回顧
1、使用定滑輪可以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動滑輪可以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3、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1、把_________和_________組合起來,即可構(gòu)成滑輪組。
2、實驗探究:滑輪組
實驗圖鉤碼自重G/N彈簧測力計拉力F/NF和G的關(guān)系鉤碼升高的高度h/m拉力通過的距離s/ms和h的關(guān)系兩個關(guān)系的共同點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滑輪組的特點是:
(1)使用滑輪組既能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
(2)兩個圖中的定滑輪和動滑輪完全相同,同一圖中兩個關(guān)系有共同點,不同圖中兩個關(guān)系的共同點卻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滑輪組的繞法________。我們可以用繩子段數(shù)(n)來表示。確定繩子段數(shù)的方法是:承擔(dān)重物總重的繩子段數(shù)(包括連在物體上和動滑輪及動滑輪軸上的繩子)。注意:把動滑輪和物體連在一起的繩子不計入繩子段數(shù),它的作用僅僅是把動滑輪和物體系為一個整體。
使用滑輪組時,若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為;拉力(或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上升高度的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為。
三、試一試:
組裝滑輪組,要求:(1)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請在圖甲所示的滑輪組上畫出繞線。(2)工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請在圖乙所示的滑輪組上畫出最省力的繞線。
四、例題:
1、如圖所示,滑輪組下端吊一重物,物重為120N,若不計滑輪重、繩重與摩擦,則拉力F為______N.
2、如圖所示,A的重力是40N,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重均不計,在滑輪組靜止時,三個彈簧力計a、b、c的讀數(shù)分別為______N、______N、______N。
3、如果忽略滑輪重和摩擦,則下列各圖中,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別是多少?(已知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為1000N)
F1=______N;F2=______N;F3=______N;F4=______N。
4、如圖所示,一輛汽車陷入泥坑,現(xiàn)用一滑輪組把它拉出來,請畫出最省力的繞法.
五、我能行:
1、用一個重為20N的定滑輪勻速提起100N的物體,拉力為______N;用一個重為20N的動滑輪勻速提起100N的物體,拉力為______N。(不計繩重和摩擦)
2、如圖所示,圖1中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是______段,若物重200N,動滑輪總重40N,在拉力F1作用下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5米,則F1=______N,拉力通過的距離是______m。在圖2中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是______段,若物重200N,動滑輪重40N,在拉力F2作用下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5米,則F2=______N,拉力通過的距離是______m。
3、如圖所示,利用定滑輪,動滑輪及滑輪組勻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F丙=50N。則:
(1)若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各處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別是:G甲=______N;G乙=_______N;G丙=______N。
(2)若每個滑輪重30N,不計繩重及各處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別是:G甲=_____N;G乙=______N;G丙=_____N。
(3)當(dāng)物體被提升2m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分別是:S甲=______m;S乙=______m;S丙=______m。
4、如圖所示,滑輪組的下面掛一重1500N的木箱A,當(dāng)拉力F增大到300N時,木箱仍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此時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是(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
A.300NB.600NC.900ND.1500N
5、如右圖所示,物體A重100N,在拉力F作用下物體A以1m/s的速度勻速前進(jìn)5m,拉力F為20N。不計繩重、輪重和滑輪組內(nèi)的摩擦,物體A和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m。
6、如圖所示,滑輪重力和摩擦均不計,物體重都是100N,物體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力都是30N,則分別作用于各繩端的拉力F1=______N,F(xiàn)2=______N,F(xiàn)3=______N。
7、如右圖所示,人對繩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不計滑輪重、繩重和各處摩擦,比較四個物體重力,最大的是()
A.G1B.G2C.G3D.G4
8、由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站在地面的人用力向下拉繩,提起重為1000N的物體.問:(1)若不計摩擦和滑輪組自重,所用拉力F是多大?(2)若實際所用拉力F為300N,則動滑輪總重是多少?(3)當(dāng)物體升高0.1m時,繩子的自由端所移動的距離是多少?
9、如圖所示,物體A重30N,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05m/s的速度向右運動,若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等于6N,(滑輪組自重及繩子和輪之間的摩擦不計)。求:(1)作用在繩子端的拉力F;(2)繩子自由端在10s內(nèi)通過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