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1八年級語文下第21課莊子二則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第21課莊子二則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學校:范縣第一初級中學備課人:八年級語文組主備人:劉月華授課人:班級:姓名:
第21課《莊子二則》北冥有魚第一課時
1、鞏固文中重點實詞和虛詞。2、熟練朗讀并翻譯課文。
3、理解莊子“萬物皆有所待”的思想。4、讓學生明白“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1、熟練朗讀并翻譯課文。2、理解莊子“萬物皆有所待”的思想。
1、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并稱為“老莊”。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莊子一生著書十余萬言,書名《莊子》。
2、作品介紹:《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內篇7篇是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學術界認為是他人偽作?!肚f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人們評價這本書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魯迅先生更評價說:“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3、解題:《逍遙游》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地位?!板羞b”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積累字詞,疏通文意。
(1)給加點字注音。
北冥()鯤鵬()摶()遷徙()齊諧()正色邪()
(2)借助注釋、手頭工具書,并結合上下文語境解釋加點字詞: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齊諧者,志怪者也。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3)通假字北冥有魚
1.小組合作,口譯全文。2.難句質疑,師生共答。
3.翻譯重點句子。
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⑶“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p>
⑷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4.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2.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
3.賞析句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4.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么道理?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第二課時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故事的寓意。
感知莊子與惠子222、感知莊子和惠子性格、思想上的差異。
楚國郢人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苯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徐無鬼》
這是惠子死后,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的一個故事,是感慨自惠子死后他就沒有可以談話的對手了??梢?,在莊子心目中,惠子是難得的知己。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濠梁()鯈魚()
2、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1)解釋加點詞語: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鯈魚出游從容
安知魚之樂是魚之樂也
請循其本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翻譯下列句子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鯈魚之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jAB88.COM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故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讀懂故事,探究寓意
(1)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
(2)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采取了什么樣的方式來回答?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性格?
1、讀了《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你認為莊子與惠子的辯論,誰勝出?為什么?
2、就《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這則故事看,惠子覺得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tài),對此,你是否贊同?為什么?
3、莊子和惠子的性格有何差異?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下第1課社戲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第1課社戲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范縣第一初級中學備課人:八年級語文組主備人:劉月華姓名:班級:
第一課《社戲》第一課時
1.疏通文章字、詞、句。
2.熟讀課文,掌握詞語,整體感知課文。精彩的片段,最好能夠背誦下來。
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1.熟讀課文,掌握詞語,整體感知課文。
2.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1.關于社戲
社,原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動。社戲,指在社中進行的有關宗教、風俗的戲藝活動,在春秋兩季迎神賽會時所演的戲,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廟臺或野外設臺演出。
2.寫作背景
短篇小說《社戲》寫于1922年10月,當時社會黑暗,農民痛苦,使他自然回憶起心中保留的一塊凈土——平橋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愛,也有純樸善良農民的撫愛,更有熱情能干的小伙伴們的友愛,那里還有一片可以擺脫封建教育和封建倫禮觀念的自由天地。他熱愛農村,熱愛勞動人民,熱愛農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這種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魯迅在童年時代,曾隨母親到農村居住過,間或和許多農民親近。《社戲》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憶的形式,用第一人稱寫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傳,而是在生活基礎上的藝術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魯迅。
積累字詞,理解文意。
(一)掃清字詞障礙
1、歸省()hang()輩dài()慢攛掇()鳧水()彌散()yì()立糾gé()棹()不憚()躥()絮()叨()潺潺()彌()散蘊()藻()踴()躍家眷()吁()氣舀()皎()潔喝()采旺相()桕()樹撮()癩()子楫()好歹()
2、解釋詞語的意思。
消夏:歸?。?br>
行輩:犯上:
憚:攛掇:
鳧水:依稀
自失:漂渺:
彌散:棹:
撮:宛轉悠揚:
(二)作者魯迅(1881—1963),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筆名“魯迅”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詩集《》,散文集《》,雜文集《》《二心集》等。
1.給文章每個自然段標好序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本文的線索:
2.圍繞線索,按照時間順序,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了什么?
第一部分(1段—3段):。第二部分(4段—30段):。
第三部分(31段—40段):。
3.本文敘事詳略得當,根據(jù)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可將課文概括為七件事,試概括:
起止段事件詳略
1-2
3
4-9
10-13
14-21
22-30
31-40
文章這樣選材安排詳略,要表現(xiàn)怎樣的中心?
第二課時
賞析課文,感受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品質。
1、為什么作者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樂”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社戲》中寫到了童年的伙伴,他們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文中提到的鄉(xiāng)親(如六一公公)對“我”又是怎樣?(找出原句,讀一讀,說說有哪幾種人物描寫方法,概括性格)
3.本文的景物描寫十分出色,有何作用?(找出原句,讀一讀,從感官、修辭、煉字入手)
明確:作者采用寫意的手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xiāng)特色。
4、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蹦闳绾卫斫膺@句話?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會嗎?(結合課后第一題)
試概括這篇小說的主題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邊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____,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____________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上,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1.文中空白處應填的詞語是
2.這段文字行文縝密,前后多處照應。請將文段中相應的句子填寫在相應的表格中。
前文交代的句子后文相照應的句子
A.似乎聽到歌吹了
B.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
C.漸望見依稀的趙莊
3.選文中體現(xiàn)作者心情變化的句子有:a.“但我還以為船慢”;b.“然而又自失起來”;c.“果然是漁火”;d.“于是趙莊就真在眼前了”。這四句分別表現(xiàn)了“我”去看戲途中、、、、的心理。
4.對這幾段文字寫景時的觀察點和觀察角度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船上仰視B.岸上平視C.船上平眺D.岸上眺望
5.選文中的景物描寫是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等方面展開的,請把有關語句摘抄在下面。
a.視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b.聽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c.嗅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d.觸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6.以景物描寫襯托“我”急切心情的語句有
7.選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八年級歷史第21課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八年級歷史第21課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1、科目:七年級歷史學案2、課題:課《第21課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3、課型:新授課4、時間:第周,年月日
5、總課時序號:6、主備人:黃續(xù)宏7、授課教師姓名:
一、預習導學
1.全國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是
2.敵后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二、學習目標:
1.知道平型關大捷及影響;
2.知道抗日根據(jù)地的建立和發(fā)展情況;
3.知道百團大戰(zhàn)的基本情況和歷史影響;
4.正確分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三、重難點:
重點:平型關大捷;抗日根據(jù)地建設;百團大戰(zhàn)
難點:抗日根據(jù)地的鞏固和發(fā)展
四、精講釋疑:
(一)平型關大捷
1.時間:1937年9月
2.經過: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展開肉搏戰(zhàn)。經過近一天的激戰(zhàn),將進入伏擊圈的1000多日軍全部殲滅。
3.意義:是全民族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
(二)抗日根據(jù)地
1.建立
(1)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建立了、晉察冀、晉綏、晉冀豫、山東、蘇南等抗日根據(jù)
(2)陜甘寧邊區(qū)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成為敵后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2.發(fā)展
(1)軍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展開群眾性的,根據(jù)各地不同地形特點,采取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夜襲戰(zhàn)、“麻雀戰(zhàn)”等。
(2)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3)經濟:實行,發(fā)展生產。
(三)百團大戰(zhàn)
1.時間:1940年下半年
2.主要目標:破襲日軍,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jù)地內的日偽據(jù)點。
3.經過: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fā)動了一場大規(guī)模進攻。
4.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的信心。
五、引導點撥:
討論一下百團大戰(zhàn)的意義?
(1)百團大戰(zhàn)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2)百團大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
(3)百團大戰(zhàn)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鍛煉了軍隊。
(4)百團大戰(zhàn)鼓舞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振奮了抗日的信心。
(5)百團大戰(zhàn)給國民政府消極抗日、妥協(xié)投降活動以沉重打擊。
六、反饋矯正:
1、全民族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zhàn)C.臺兒莊戰(zhàn)役D.徐州會戰(zhàn)
2、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漢陽造血染臺兒莊/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關/在戰(zhàn)壕中你我分享著一口干糧……”歌詞所反映的史實發(fā)生于(?。?br>
A.北伐戰(zhàn)爭時期B.抗日戰(zhàn)爭時期C.朝鮮戰(zhàn)爭時期D.解放戰(zhàn)爭時期
3、“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笨谷諔?zhàn)爭期間,在“彭大將軍”的指揮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役是:()
A.臺兒莊戰(zhàn)役B.平型關大捷C.百團大戰(zhàn)D.渡江戰(zhàn)役
4、1940年,為了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組織指揮八路軍在華北兩千多千米戰(zhàn)線上對日軍主動出擊的八路軍高級將領是()
A.彭德懷B.左權C.朱德D.賀龍
5、臺兒莊戰(zhàn)役和百團大戰(zhàn)勝利的相同意義是()
A.都提高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威望B.都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
C.都是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重大勝利D.都是共產黨正面抗戰(zhàn)的重大勝利
6.下列四幅影視作品宣傳畫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軍民英勇抗敵的事跡。其中,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抗日根據(jù)地軍民抗敵為主題的有( D )
①《地道戰(zhàn)》②《血戰(zhàn)臺兒莊》③《鐵道游擊隊》④《小兵張嘎》
新課標第一網(wǎng)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七、知識拓展與隨堂過關檢測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兇暴,奪我東三省,殺我們同胞。小朋友!大家起來鬧,日本糖果我不吃,東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線官兵堅決抵杭,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據(jù)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調查報告:無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被集體殺害,總共有30多萬人喪生。
(1)材料一敘述的“奪我東三省”局面發(fā)生在哪次事變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蔣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應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樣的抗日主張?
(3)大敵當前,中國共產黨奔赴抗日前線。請舉兩個中國共產黨敵后戰(zhàn)場抗擊日軍取得勝利的典型戰(zhàn)役。
(4)材料三控訴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5)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針對當今某些日本右翼勢力企圖抹殺這一人間悲劇真相的事實,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中日關系?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消息二則》學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消息二則》學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消息二則》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消息(新聞)的文體特點,理清消息(新聞)的結構組成;
2.能力目標:體會消息(新聞)的結構魅力、語言魅力、情感魅力;
3.情感目標:感受毛澤東主席熱烈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
二.重點:體會消息(新聞)的結構魅力、語言魅力、情感魅力。
難點:通過對毛主席個人魅力的挖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三.教學過程
1.導語:同學們,當我們到六樓上閱讀課,看到各種各樣的書籍和報紙,你首選看什么?······小說和《故事會》似乎比新聞更好看,但其實,如果你善于讀新聞,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新聞也很好看呢。今天我們學習毛澤東主席寫的文章——《消息二則》,就要教大家如何讀出新聞的獨特的味道出來。長江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道場,請看大屏幕。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滾滾長江,不僅是激發(fā)歷代文人靈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業(yè)的戰(zhàn)場。
想當年,諸葛羽扇綸巾,周郎火燒赤壁。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場激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戰(zhàn)役在這千里長江上拉開了雄壯的大幕。
毛主席下令: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于是,大江之上濤走云飛,百萬雄師蓄勢待發(fā)。
這是國共之間驚心動魄的大搏殺,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渡江戰(zhàn)役。
萬船齊發(fā),氣勢如虹,千里江防,全線崩潰。
向全國進軍的號角就此吹響,
一個國家的黎明即將到來!
2.熱身運動
自由地大聲誦讀第一則消息,結合旁批收集整理有關消息的知識點。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長江和三路大軍進攻簡圖,加上導語標志;板書消息的粗略結構圖;請一學生完成消息結構圖;請全體學生朗讀并熟記。)
3.讀出消息的結構魅力
挑戰(zhàn)一:
東路軍很煩惱:因為他們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聞四個層次的最后一個層次。他們不服氣,認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動。
你以為如何呢?你能說服他們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嗎?
請你用句式說話“東路軍啊,你聽我說······”
明確:主體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安排。中路軍首先發(fā)起進攻,所以先寫中路軍。又因為中路軍和西路軍一樣,所遇抵抗非常微弱,所以接著寫西路軍。東路軍所遇抵抗較為頑強,所以放在后邊單寫。(板書:結構嚴謹)
4.讀出消息的語言魅力
挑戰(zhàn)二:
A.你從下列加粗的詞語中讀出了什么?
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
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
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
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明確:通過詞語的賞析,突出這則消息表達縝密的語言特點。(板書:表達縝密)
B.請你對照課本,老師可以這樣表達嗎?
改文:
殲滅一切抵抗之敵,
控制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
占領江陰要塞,
切斷長江。
封鎖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原文:
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
控制江陰要塞,
封鎖長江。
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明確:通過兩段文字的比較,突出這則消息動詞講究的語言特點。(板書:動詞講究)
C.請你注意對比以下兩句話的表達效果,你更欣賞哪一種?
原文:
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
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改文:
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等縣的廣大地區(qū)
已經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明確:“諸、業(yè)已”這兩次詞語體現(xiàn)出毛主席深厚的文言功底。(板書:文言典雅)
5.讀出消息的情感魅力
挑戰(zhàn)三
A.尋寶游戲:
在文本中,有一個詞反復出現(xiàn),這個詞語在許多時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現(xiàn)力是極其強大的。它不是動詞,也不是形容詞,它是一個代詞,請你找到這個寶藏。
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
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
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
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
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播放視頻——百萬雄師渡長江)
明確:文章中的“我”代表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是千千萬萬受苦的中國老百姓。毛主席反復用“我”來表達,表現(xiàn)了他對解放軍的自豪之情和強烈的愛國情感。(板書:情懷熱烈)
B.小活動:請你也用上這個“我”表達我們引以為豪的事情。
明確:我班的同學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xiàn)是多令人欣喜??!
C.毛主席受人敬仰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更是因為他像曹操一樣能賦詩寫文,有人曾用一句詩來概括:你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二萬五千里是最長的一行?。⊥瑢W們,看呀,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我們可以從他的詩文中感受他博大熱烈的情懷。請看《沁園春·雪》和《七律·長征》
《沁園春·雪》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七律·長征》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6.總結提升
“這一篇”新聞的魅力:
結構謹嚴
表達縝密
動詞講究
文言典雅
情懷熱烈
7.課外延伸:
普利策新聞獎是新聞界的最高獎項,此外還有“世界新聞攝影”荷賽獎和羅納德.里根新聞獎。
我們國內也有“中國新聞獎”“韜奮新聞獎”“范長江新聞獎”和“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四大獎項。
8.板書
標題
消息(新聞)導語
的結構電頭(消息頭)
主體
結構嚴謹
表達縝密
文章魅力動詞講究
文言典雅
情懷熱烈
9.課后反思:如果學生沒有熟讀課文,挑戰(zhàn)難度就有點高,1606班自主發(fā)言較多;品味語言魅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還需要設計更好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