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4-16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學案分析。
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學案分析
教學目標
1、知道等溫線和等溫線圖。
2、懂得判讀等溫線圖,能夠判讀出氣溫遞變的方向、氣溫差異的大小、高低溫中心的分布。
3、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并懂得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
4、懂得計算氣溫的垂直變化。懂得通過等溫線的分布判斷南北半球。
教學流程
一、導入:欣賞圖片,這是今年立冬那天,11月7日在北京和廣州拍攝的照片。為什么同一天,北京與廣州氣溫有這么大的差別?
(搶答)
(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如何判讀等溫線:
1、查閱教材P55頁文字部分、圖3.16等溫線模式圖和地理圖冊P22頁,探究以下問題:
2、選擇題:
(1)世界各地冷熱不同,氣溫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別。通常用來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A.氣溫曲線圖B.等溫線圖C.等高線圖D.溫度計圖(認識等溫線)
3、填空:讀等溫線模式圖(圖1),解決(2)-(4):(小組接力)
(2)圖1中甲地的氣溫為℃
A.-2℃B.-4℃C.0℃D.2℃
(3)圖中乙地的氣溫為℃
A.2℃B.0℃至-2℃C.-2℃至-4℃D.-6℃
(4)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相同溫度的是地和地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學會從等溫線圖中讀取溫度值)
4、選擇題:圖1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5)讀等溫線模式圖(圖1),圖中L點是中心。
A.高溫中心B.低溫中心C.不能確定
(學會判讀等溫線圖中的高溫中心和低溫中心)
(6)讀等溫線模式圖(圖2),氣溫沿方向遞變明顯
A.東西方向B.南北方向
C.東北-西南方向D.不能確定
(7)讀等溫線模式圖(圖3),圖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如果小明要從A地到這四地,他感受到氣溫的差別最大的是地到地
A.A地到甲地B.A地到乙地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C.A地到丙地D.A地到丁地
(二)世界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
1、閱讀P55最后一段和圖3.17,探究以下問題:
2、選擇題:
(1)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qū),大部分在()
A.南北回歸線之間B.回歸線與極圈之間C.極圈與極點之間D.赤道附近
(2)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的地區(qū),大部分在()
A.南北回歸線之間B.回歸線與極圈之間C.極圈與極點之間D.赤道附近
(3)以下描述正確的是()圖3
A.等溫線延伸的方向與緯線延伸方向大致一直,呈東西方向延伸,說明南北方向上氣溫存在差異
B.北半球等溫線的數(shù)值由南向北遞減,南半球等溫線數(shù)值由北向南遞減
C.等溫線的數(shù)值由赤道向向南北兩極遞減
D.等溫線的數(shù)值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3、填空:氣溫大致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增/減)。
說明氣溫水平分布受因素影響。(叫號口答)
4、知識延伸:原因是低緯度地區(qū)獲得太陽熱量(較多/較少),高緯度地區(qū)獲得太陽熱量(較多/較少)(選擇:較多A,較少B)
5、選擇題:對比P57圖3.19、圖3.20世界1、7月氣溫分布圖中的等溫線,回答(1)—(2)題
(1)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1月等溫線分布比7月等溫線的分布更稀疏,說明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小
B.北半球的等溫線較南半球的等溫線稀疏,說明北半球南北氣溫差異小
C.1月份,北半球陸地上等溫線向南凸出,海洋上等溫線向北凸出;
7月份,北半球陸地上等溫線向北凸出,海洋上等溫線向南凸出
D.無論是1月還是7月,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北半球彎曲
(2)北半球同緯度的大陸和海洋相比,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提示:以北回歸線為例,沿北回歸線比較北半球大陸和海洋上的氣溫)
A.同一緯度地區(qū),1月的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高
B.同一緯度地區(qū),1月的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低
C.同一緯度地區(qū),7月的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高
D.同一緯度地區(qū),7月的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低
6、知識延伸:原因是陸地升溫(快/慢),海洋升溫(快/慢);陸地降溫(快/慢),海洋降溫(快/慢)。(選擇:快A,慢B)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三)世界氣溫垂直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閱讀P56圖3.18回答女孩的問題
1、小組討論,稍停后,請各組C號準備板演,稍停后,請各小組C號同時板演。
2、填空:右圖中,山頂?shù)臍鉁厥?/p>
列式
(四)探究所獲:通過本課學習,你學會了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是(連線題)(小組板演)
A.根據(jù)等溫線的延伸方向a.判斷氣溫差異的大小
B.根據(jù)等溫線的數(shù)值遞變方向b.判斷高低溫中心的分布
C.根據(jù)等溫線的疏密c.判斷氣溫遞變的方向
D.根據(jù)等溫線閉合情況
三、思維導圖
四、達標檢測(5’,小組內(nèi)互改,即時統(tǒng)計成績。全對A,錯一題B,……)
讀下面等溫線圖,回答1-2題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1、上圖中反映南半球的是()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④D.③和④
2、判斷的依據(jù)是()
A.由低緯向高緯氣溫遞增B.由南往北氣溫遞減
C.由北往南氣溫遞減D.由高緯向低緯氣溫遞減
右圖,為世界某區(qū)域7月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3-5題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3、比較甲乙兩地氣溫,正確的是()
A.甲地氣溫比乙地氣溫高B.乙地氣溫比甲地高
C.甲乙兩地氣溫相同D.不能確定
4、如果甲乙兩地位于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上,以下判讀等溫線圖正確的是()
A.甲地在北半球的陸地上B.乙地在南半球的陸地上
C.甲地在北半球的海洋上D.乙地在南半球的海洋上
5、第4小題的判斷依據(jù)是()
A.夏季北半球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高B.夏季北半球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低
C.冬季北半球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高D.冬季北半球陸地氣溫比海洋氣溫低
七年級地理科研教案-馮老師-人性的感悟與舒展
五、拓展探究
讀中國1月氣溫分布圖:
從圖中看出,1月0℃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大致與(經(jīng)線/緯線)一致,呈(南北/東西)延伸,一月等溫線數(shù)值分布的特點是由向方向遞減。表明我國氣溫存在方向上的差異。
六、作業(yè):
精選閱讀
七年級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學案
七年級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學案
知識與技能:能用氣溫曲線圖,說明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的規(guī)律,閱圖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能夠通過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氣溫變化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氣溫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
能用氣溫曲線圖,說明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的規(guī)律,閱圖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閱圖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指導學生讀圖,完成學習目標。
多媒體衛(wèi)星接收
思考多媒體上的幾個問題并嘗試回答
(一)大聲讀課本P53-54頁文字,讀P53-54頁圖3.10至圖3.12,在書中圈出以下問題:
1.測定氣溫的工具是__
2.測定氣溫一般采用__,記做__,讀做__
3.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__次,一般在北京時間__時、__時、__時、__時。
4、讀圖3.10,總結(jié)出日平均氣溫的計算方法是。
你能根據(jù)日平均氣溫的計算方法,推出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的計算方法嗎?
,
。
5、讀課本圖3.11和圖3.12,理解氣溫日變化、氣溫年變化、氣溫日較差、
氣溫年較差
6、讀右圖完成下列內(nèi)容
(1)最高月平均氣溫出現(xiàn)在月,
數(shù)值約為℃;
(2)最低月平均氣溫出現(xiàn)在月,
數(shù)值約為℃;
(3)氣溫年較差為℃;
(4)該地氣溫的年變化規(guī)律是:冬夏,季節(jié)變化,年較差(大或?。?。
7、大陸上的氣溫()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的氣溫()月最高,()月最低。
(二)大聲讀課本P55-56頁文字,讀P55頁圖3.16,在書中圈出以下問題:
1.等溫線是地圖上氣溫相同的點的連線,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____
2.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__相同
3.等溫線數(shù)值大,氣溫__,數(shù)值小,氣溫__
4.等溫線稠密的地方,溫差__,稀疏的地方,溫差__
5.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氣溫低,表示這里是__中心,如果中心氣溫高,表示這里是__中心
6.讀P56頁圖3.17歸納氣溫分布規(guī)律: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__,高緯度氣溫__。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__,海洋氣溫__;冬季陸地氣溫__,海洋氣溫__。(世界氣溫水平分布規(guī)律)
7.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__°C(氣溫垂直分布規(guī)律)
1、完成課本P54頁活動1和2
2、讀P56頁圖3.18計算山頂?shù)臍鉁氐乃闶绞牵?br>
3、讀P57頁圖3.19和圖3.20完成1-3題
(課件內(nèi)容)
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一、氣溫的變化
1、氣溫的觀測
2、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年平均氣溫
3、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
二、氣溫的分布
1、等溫線模式圖
2、世界氣溫的分布
3、影響氣溫的因素
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知識點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知識點”,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知識點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查字典地理網(wǎng)編輯了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知識點,歡迎大家參考!
知識點
1、測量氣溫的設備是百葉箱,一天測量四次,在北京時間8時、14時、20時、2時。
2、什么是氣溫日變化、氣溫年變化、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P51)
3、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分析氣溫的分布特點(P52、53)
①、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②、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0C
課后練習
1.世界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
A.同緯度地區(qū)氣溫都相同
B.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相同
C.氣溫從低緯向極地逐漸降低
D.同緯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氣溫高
2.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59米,山頂氣溫比同緯度海拔900米處氣溫約低()
A.30℃B.18℃C.20℃D.25℃
3.我國的北戴河成為夏季避暑勝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4.關(guān)于等溫線圖的判讀,不正確的是()
A.若等溫線和緯線、海岸線或等高線大致平行,說明氣溫受緯度位置、海陸或地形影響明顯
B.一般地說,等溫線較平直,反映影響氣溫的因素較單一
C.等溫線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說明溫差大小
D.等溫線向低緯方向突出時,說明突出地區(qū)的氣溫低于同緯度相鄰地區(qū)
5.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
A.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B.低緯度氣溫低,高緯度氣溫高
C.中緯度氣溫高D.各地氣溫高低與緯度沒有關(guān)系
6.早穿棉襖,午披紗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氣溫日較差大B.某地的氣溫月較差大
C.某地的氣溫年較差大D.某地的氣溫年際變化大
7.我國江西廬山是夏季避暑勝地因為()
A.所處緯度高,氣溫低B.靠近海洋,降水多,氣溫低
C.地勢高,氣溫高D.氣壓低,空氣上升,降水多所以氣溫低
8.下面表達天氣的用語是()
A.風和日麗,雨過天晴B.冬冷夏熱,春旱秋澇
C.昆明四季如春D.赤道地區(qū),全年高溫多雨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知識點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學會了呢?
七年級地理《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教學反思
七年級地理《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的第二節(jié)《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的第二課時,本節(jié)課教材從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兩方面講述氣溫的分布,以等溫線的閱讀為核心展開教學內(nèi)容。首先是如何讀懂等溫線圖,教材以圖文結(jié)合,說圖析圖的方式,解讀等溫線圖中氣溫分布和變化的規(guī)律;然后是如何應用教材設計了讀圖認識1月和7月世界氣溫的分布差異的活動式課文,以完成課程標準中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特點的要求。這個活動式課文的目的,一是鞏固讀圖方法,即讓學生練習前面學到的閱讀等溫線圖的一般方法;另一個目的是通過閱讀世界1月和7月氣溫分布的氣溫分布圖來歸納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以驗證世界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與前面所學氣溫的變化知識緊密聯(lián)系,也為以后學習世界氣候打下基礎(chǔ)。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學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等溫線圖,并會通過讀圖總結(jié)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等溫線圖的判讀、分析。
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這些知識如果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授課會顯得非常單調(diào)、乏味。因此,教學中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讓學生可以親身體會,并且通過對比觀察、分析、討論等方法來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學與用相結(jié)合,通過活動讓學生在輕松中學知識。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做了如下處理。整堂課的設計以三個活動為主題,以身邊的實際問題展開,將課堂內(nèi)容融入其中。教學過程中意圖讓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以圖片、對比、問題和實驗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在問題的引導下使學生積極思考,感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樂趣。
經(jīng)過課后反思,我總結(jié)了自己在本節(jié)授課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不足,并對今后的教學提出一些改進的方法。
優(yōu)勢:
第一,在教學設計上,分析了教材和學情,以中鐵校園里不同季節(jié)的樹木、學生不同季節(jié)的校服引入,營造氣氛把學生帶入課堂中。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三個活動始終貫穿、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性,從而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三,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注意到對于學生的反饋給予及時的評價。
第四,注意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比如炎熱的夏季,去哪里避避暑。
第五,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設計通過分小組pk,男生與女生pk,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整個課堂氣氛非?;钴S,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方法:
第一,雖然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參與性比較強,但是沒有真正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顯現(xiàn)出來,很多學生還是顯得有些被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參與,通過小組合作、互助學習增強學生的參與性
第二,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對于學生的的評價語言相對單調(diào)。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及時對學生的反饋給予評價。
第三,教師語言表述能力不夠流暢。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過渡或是活動間的轉(zhuǎn)換方面,個人的語言銜接、過渡不是那么自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多努力改進,加強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反思不足,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多多反思,多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完善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使每個學生都有更大的收獲,也促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