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4-16七年級地理《認識地球面貌》知識點復習晉教版。
七年級地理《認識地球面貌》知識點復習晉教版
一、概況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人類所居住的這個行星---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597,870公里(1天文單位),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地球赤道半徑(a):6378.140公里
地球極半徑(b):6356.755公里
地球平均半徑R(3a2b):6371.004公里
赤道周長(2лa):40075公里
地球面積(4лR2):510100934平方公里
地球體積:4πR3110820億立方公里=1.0832073×10^12km^3
地球質量:5.9742×10^24kg
平均密度:5,515.3kg/m^3
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9.7801m/s^2(0.99732g)
二、地球的溫度
地核的溫度大約是6880℃,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6000℃)要高。地球上最高溫度發(fā)生在氫彈爆炸中。一次爆炸能達到100000000℃,這溫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16667倍,比太陽核心的溫度(1400萬攝氏度)高多了。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北半球的“冷極”在西伯利亞東部的奧伊米亞康,1961年1月的最低溫度是–71℃。南半球的“冷極”在南極大陸,1960年8月24日氣溫為–88.3℃。
三、地球的電性
帶負電
原因:地球自西向東旋轉,而地磁場外部是從磁南極指向磁北極(即北極指向南極),所成的環(huán)形電流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帶負電的。
相關閱讀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美國晉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美國晉教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美國晉教版)
10.5美國——移民為主的國家
1、美國的領土組成、面積、人口和首都。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聯邦制國家,領土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組成,陸地面積93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位。人口2.90億(2003年),首都華盛頓。
2、從緯度位置看,美國本土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熱量充足。
從海陸位置看,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瀕墨西哥灣。沿海多優(yōu)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3、美國的地形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由幾列平行的山脈組成;中部是廣闊的平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大西洋沿岸有狹長的平原。
4、密西西比河全長6000多千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僅次于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居世界第四位。
5、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6、美國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美國本土礦產資源的分布:
美國平原廣闊,有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和交通事業(yè)。美國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發(fā)展工業(yè)。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航運、灌溉和發(fā)電提供了有利條件。
8、美國具有高度發(fā)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一直居世界首位。
9、美國的糧食總產量約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10、美國本土農業(yè)帶的分布:
乳畜帶分布在東北部地區(qū),這里氣候比較冷濕,適宜牧草生長,所以便于發(fā)展畜牧業(yè),又因這里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奶制品的需求量大,所以發(fā)展了乳肉畜牧業(yè)。
玉米帶分布在中部,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熱量較充足。
11、問題:
①美國農業(yè)的機械化和專門化有什么好處?
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等。
②美國農業(yè)地區(qū)生產專門化的好處是什么?
因為不同的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熱、水、肥等自然條件不同,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種植與之相適應的農作物,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可大規(guī)模進行機械化生產,廣泛使用高新技術,形成規(guī)模經濟效益等。
③美國的農業(yè)提供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是什么?
經驗:要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大力發(fā)展科技農業(yè)。
教訓: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時,要注意環(huán)境保護。
12、移民是遷往國外和其他地區(qū)永久定居的人;當一個國家內的大多數人口為移民時,這個國家才可以稱為移民國家。
13、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對全球的資源、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有著巨大影響。美國以生活高消費、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為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其他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消費特點。
14、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5、美國有眾多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最著名的是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巴西(晉教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巴西(晉教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巴西(晉教版)
1、巴西聯邦共和國位于南美洲東部,瀕臨大西洋,陸地面積有850多萬平方千米,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首都巴西利亞。
2、巴西的地形主要由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兩部分組成。
3、世界之最: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
■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熱帶雨林區(qū):亞馬孫熱帶雨林。
■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位于西南邊境的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
4、伊瓜蘇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處,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
5、巴西熱帶面積廣大,大部分地區(qū)在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緯度位置)
6、森林的作用:
¤為人類提供木材、果品、藥品、工藝盆景等;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維持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與繁衍。
¤涵養(yǎng)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凈化和過濾大氣中的各種污染物,改善大氣質量;
¤調節(jié)全球氣候;
¤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制造新鮮空氣;
¤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防風固沙。
說說你能為森林做些什么?
¤向身邊的人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森林的行列中。
¤把廢紙回收,不亂丟,不燒。
¤不用一次性筷子、紙杯。
¤節(jié)約和不浪費木制的東西。
¤參加植樹和保護森林的活動。
7、橡膠樹原產于亞馬孫熱帶雨林區(qū),后來被引種到東南亞等地。
8、巴西約有1.7億人,占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9、巴西居民的種族組成非常復雜。白人占54%,黑白混血種人占39.9%,黑人占5.4%,黃種人占0.5%,印第安人占0.2%。
10、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
●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
●亞馬孫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主要原因是:這里是熱帶雨林氣候,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氣候悶熱潮濕,病菌極易孳生,不適宜人類生存。
11、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園主要分布在東南部。
12、巴西工業(yè)集中于東南沿海的原因:
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里是人口密集區(qū),勞動力多;市場廣大;交通便利,尤其海上交通便利;工業(yè)基礎雄厚;歷史悠久;信息流通快;對外貿易方便等。
13、巴西農作物的分布地區(qū):
①橡膠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區(qū)。
②咖啡、大豆分布在東南部接近沿海的地方(沿海地帶是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地方,所以農作物靠近內陸;而且這里正好是巴拉那河流經的地方,海拔較高)。
③甘蔗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海拔較低,沿海種植甘蔗對環(huán)境也好)。
14、巴西有3/4的工業(yè)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qū),圣保羅是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城市。
15、巴西經濟水平:“發(fā)展中”,但發(fā)展速度很快。
巴西經濟結構:(二戰(zhàn)前)單一的農礦產品出口國→(二戰(zhàn)后)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擁有采礦、鋼鐵、飛機制造、汽車、造船、食品等工業(yè)部門。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美國(晉教版)
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匯總:美國(晉教版)
美國——移民為主的國家
1、美國的領土組成、面積、人口和首都。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聯邦制國家,領土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組成,陸地面積93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位。人口2.90億(2003年),首都華盛頓。
2、從緯度位置看,美國本土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熱量充足。
從海陸位置看,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瀕墨西哥灣。沿海多優(yōu)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3、美國的地形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由幾列平行的山脈組成;中部是廣闊的平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大西洋沿岸有狹長的平原。
4、密西西比河全長6000多千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僅次于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居世界第四位。
5、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6、美國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美國本土礦產資源的分布:
美國平原廣闊,有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和交通事業(yè)。美國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發(fā)展工業(yè)。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航運、灌溉和發(fā)電提供了有利條件。
8、美國具有高度發(fā)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一直居世界首位。
9、美國的糧食總產量約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10、美國本土農業(yè)帶的分布:
乳畜帶分布在東北部地區(qū),這里氣候比較冷濕,適宜牧草生長,所以便于發(fā)展畜牧業(yè),又因這里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奶制品的需求量大,所以發(fā)展了乳肉畜牧業(yè)。
玉米帶分布在中部,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熱量較充足。
11、問題:
①美國農業(yè)的機械化和專門化有什么好處?
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等。
②美國農業(yè)地區(qū)生產專門化的好處是什么?
因為不同的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熱、水、肥等自然條件不同,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種植與之相適應的農作物,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可大規(guī)模進行機械化生產,廣泛使用高新技術,形成規(guī)模經濟效益等。
③美國的農業(yè)提供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是什么?
經驗:要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大力發(fā)展科技農業(yè)。
教訓: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時,要注意環(huán)境保護。
12、移民是遷往國外和其他地區(qū)永久定居的人;當一個國家內的大多數人口為移民時,這個國家才可以稱為移民國家。
13、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對全球的資源、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有著巨大影響。美國以生活高消費、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為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其他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消費特點。
14、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5、美國有眾多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最著名的是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