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8《租船問題》教學反思。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租船問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租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目的是通過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學生滲透優(yōu)化思想,在多種方案中通過比較、對比,得出最佳方案。
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在學生能正確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充分地體現(xiàn)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租船問題在能正確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基礎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這兩個問題,在計算出余數(shù)后,還要進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改變了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出條件、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相互結合的過程中,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許多不足,學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來計算,可是在最后的“答”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出現(xiàn)了問題,還有學生對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們不知道怎樣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所以在上課還應盡量多給學生一些主動探索的空間,多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多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可能會發(fā)揮得更好一些,體會得更深一些。同時在小組合作中,可以采用學生提問的方式來提高小組活動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租船問題》教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租船問題》教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租船問題》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對“租船費用”問題的研究,掌握先假設再根據(jù)假設結果進行逐步調(diào)整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jīng)歷自主探究“租船費用”最省的過程,感受數(shù)據(jù)變化的規(guī)律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和意識。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應用的靈活性、廣泛性和優(yōu)化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先假設,再根據(jù)假設逐漸調(diào)整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對現(xiàn)實數(shù)據(jù)的分析進行合理調(diào)整。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jié)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2.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jīng)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么情景嗎?
預設:
生:北海劃船
3.師:大家想象一下,和風旭日,楊柳如茵,輕搖櫓槳,泛舟河中,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呀!別光美,你知道嗎?這劃船里也有不少學問呢?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租船問題》。
(板書:租船問題)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xiàn)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nèi)容,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審視事物和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出示問題:
2.師: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預設:
人數(shù):30人
小船租金:20元/艘
大船租金:35元/艘
小船人數(shù):4人/艘
大船人數(shù):6人/艘
3.問: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
預設:
生:怎樣租船最省錢?
4.師: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們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組討論一下。
5.學生反饋:
預設:
生1:可以算算每種船每個人合多少錢?再選擇。
生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試一試,看看哪種方式更省錢,然后再調(diào)整。
……
6.師:同學們都有好的想法了。你們認為哪種方法可行呢?
預設:
生:第二種方法可行,因為用20÷4我們可以計算,35÷6我們還沒有學過。
7.師:既然方法選定了,就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計算一下。
8.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采樣
9.合作交流:
(1)問: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錢?
預設:
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問:7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7+1?
(2)問: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錢?
預設:
60÷6=5(只)
35×5=175(元)
10.比較方案:
問:通過兩種方案的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還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
生1:盡量租小船會比較合算。
生2:全租小船,但有1條小船只坐了2個人,沒坐滿。是不是可以再省錢?
11.問:全租小船,沒坐滿,怎樣可以更省錢呢?小組討論一下,試著計算出結果。
預設:
生1:把這兩人和一條小船上的人都安排坐一條大船就可以更省錢。
生2:
6條小船:20×6=120(元)
1條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設計意圖】圍繞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假設的情況下,在算一算、比一比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實際問題的復雜性和數(shù)學方法的靈活性,同時把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整理,使學生先假設再調(diào)整的方法有更全面的認識。
(三)逐步調(diào)整,深入研究
1.師:這樣確實更省錢了?大家對于這個結果滿意嗎?
預設:
生:怎么能說明這種方案是“最”省錢的呢?
2.師:要想證明“最”你有什么好辦法?
預設:
生:可以再次調(diào)整試一試。
3.師:小組合作,再調(diào)整試試,看看能否說明6條小船和1條大船是最省錢的?
4.小組合作,填寫學習單
5.反饋交流:
問: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小學階段的計算教學不能僅僅著眼于“情景”和“解決”本身,應該更加重視問題解決過程和結果的理性上。通過表格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分析,在比較中自然的感悟調(diào)整方向的確定,形成最終科學和嚴謹?shù)慕Y論。
(四)總結過程,形成方法
1.師: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2.介紹假設策略:
【設計意圖】畢達哥拉斯說過:“在數(shù)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怎樣知道什么”。方法性的總結有助于學生形成思考模型,逐漸內(nèi)化解題技巧。
(五)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出示題目:P11練習三春游
2.問:通過問題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問題:怎樣租車更省錢?
3.問:了解了信息,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的?
4.獨立計算,集體交流:
(六)全課總結,升華認識
1.問: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2.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租船問題》教案設計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租船問題》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通過對“租船費用”問題的研究,掌握先假設再根據(jù)假設結果進行逐步調(diào)整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自主探究“租船費用”最省的過程,感受數(shù)據(jù)變化的規(guī)律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和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應用的靈活性、廣泛性和優(yōu)化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先假設,再根據(jù)假設逐漸調(diào)整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對現(xiàn)實數(shù)據(jù)的分析進行合理調(diào)整。
三、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jié)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2.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jīng)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么情景嗎?
預設:
生:北海劃船
3.師:大家想象一下,和風旭日,楊柳如茵,輕搖櫓槳,泛舟河中,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呀!別光美,你知道嗎?這劃船里也有不少學問呢?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租船問題》。
(板書:租船問題)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xiàn)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nèi)容,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審視事物和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出示問題:
2.師: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預設:
人數(shù):30人
小船租金:20元/艘
大船租金:35元/艘
小船人數(shù):4人/艘
大船人數(shù):6人/艘
3.問: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
預設:
生:怎樣租船最省錢?
4.師: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們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組討論一下。
5.學生反饋:
預設:
生1:可以算算每種船每個人合多少錢?再選擇。
生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試一試,看看哪種方式更省錢,然后再調(diào)整。
……
6.師:同學們都有好的想法了。你們認為哪種方法可行呢?
預設:
生:第二種方法可行,因為用20÷4我們可以計算,35÷6我們還沒有學過。
7.師:既然方法選定了,就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計算一下。
8.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采樣
9.合作交流:
(1)問: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錢?
預設:
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問:7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7+1?
(2)問: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錢?
預設:
60÷6=5(只)
35×5=175(元)
10.比較方案:
問:通過兩種方案的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還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
生1:盡量租小船會比較合算。
生2:全租小船,但有1條小船只坐了2個人,沒坐滿。是不是可以再省錢?
11.問:全租小船,沒坐滿,怎樣可以更省錢呢?小組討論一下,試著計算出結果。
預設:
生1:把這兩人和一條小船上的人都安排坐一條大船就可以更省錢。
生2:
6條小船:20×6=120(元)
1條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設計意圖】圍繞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假設的情況下,在算一算、比一比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實際問題的復雜性和數(shù)學方法的靈活性,同時把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整理,使學生先假設再調(diào)整的方法有更全面的認識。
(三)逐步調(diào)整,深入研究
1.師:這樣確實更省錢了?大家對于這個結果滿意嗎?
預設:
生:怎么能說明這種方案是“最”省錢的呢?
2.師:要想證明“最”你有什么好辦法?
預設:
生:可以再次調(diào)整試一試。
3.師:小組合作,再調(diào)整試試,看看能否說明6條小船和1條大船是最省錢的?
4.小組合作,填寫學習單
5.反饋交流:
問: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
生:
【設計意圖】小學階段的計算教學不能僅僅著眼于“情景”和“解決”本身,應該更加重視問題解決過程和結果的理性上。通過表格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分析,在比較中自然的感悟調(diào)整方向的確定,形成最終科學和嚴謹?shù)慕Y論。
(四)總結過程,形成方法
1.師: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預設:
生:先假設,再調(diào)整。
2.介紹假設策略:
【設計意圖】畢達哥拉斯說過:“在數(shù)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怎樣知道什么”。方法性的總結有助于學生形成思考模型,逐漸內(nèi)化解題技巧。
(五)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出示題目:P11練習三春游
2.問:通過問題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預設:
生:
老師人數(shù):14人
學生人數(shù):326人
大車承載人數(shù):40人
小車承載人數(shù):20人
大車租金:900元/輛
小車租金:500元/輛
問題:怎樣租車更省錢?
3.問:了解了信息,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的?
預設:
生:計算人數(shù)時別忘把老師算上。
4.獨立計算,集體交流:
預設:
假設都租大車:
326+14=340(人)
340÷40=8(輛)……20(人)
(8+1)×900=8100(元)
假設都租小車:
340÷20=17(輛)
17×500=8500(元)
調(diào)整:
8輛大車,1輛小車
900×8+1×500=7700(元)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溫故知新。合理的課堂練習有助于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反思教師的教學過程,使教師對教學設計和教學對象本身做出理性的評價。
(六)全課總結,升華認識
1.問: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2.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行程問題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4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八的5~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使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和掌握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個數(shù)量的關系。
2、通過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匯報展示、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在交流評價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速度的概念及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各種交通工具的速度調(diào)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乘坐過哪些交通工具,你知道他們的速度嗎?
(1)學生自由發(fā)言。
(2)出示幾種交通工具的速度:
自行車每分鐘行駛225米
公共汽車每小時行駛30千米
摩托車每小時行駛15千米
小汽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
師:可以看出,同學們真留意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與“速度”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行程問題。
2、提出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呢?
讓學生說一說再出示目標:
(1)速度指的是什么?怎么表示?
(2)行程問題中有哪些數(shù)量?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同時激發(fā)發(fā)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帶著明確的目標進行自學。
三、分層練習,拓展延伸
1、基本訓練
(1)出示幾種速度,用簡便方法寫出來(練習八第5題)。
獵豹奔跑的速度可大每小時110千米
蝴蝶飛行的速度可達每分鐘500米
聲音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340米
(2)練習八第6題。
2、拓展提高
(1)
速度
時間
路程
225米/分
12分
10小時
1200千米
50米/秒
350米
學生獨立計算,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
(2)小明從家到學校要步行20分鐘,他的步行速度是95米/分,每天上學放學要走兩個來回。小明每天上放學一共要走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層次性作業(yè),使各類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鞏固提高。
四、總結反思,布置作業(yè)
1、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2、作業(yè):練習八的第7、8、9和10題(第10題是提高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