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
發(fā)表時間:2020-12-08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不確定性》教案設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不確定性》教案設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不確定性》教案設計
知識與技能;
1、結合“擲硬幣”的游戲,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體驗一些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感受簡單的隨機現(xiàn)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一定”來描述簡單事件發(fā)生的情況,并能夠列出簡單的隨機現(xiàn)象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讓學生在觀察體驗、交流等活動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方法與過程:
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用“可能”“一定”“不一定”來描述簡單事件發(fā)生的情況
教學難點:能夠列出簡單的隨機現(xiàn)象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教學準備:硬幣、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課件呈現(xiàn)教材95頁情境圖,觀察情境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有4個小朋友在做擲硬幣的游戲,他們正在爭論誰擲的硬幣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下。
2、談話引入:揭示課題----不確定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與同桌輪流子、擲10次硬幣,先猜猜哪面朝上,再把實際結果記錄下來。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讓學生同桌兩人輪流擲硬幣10次,每次擲硬幣之前都猜一猜哪個面朝上,做好記錄。
(2)、開始擲硬幣活動。
(3)、展示學生的記錄單。并匯報擲10次的結果。
(4)、組織全班交流:說一說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和發(fā)現(xiàn)。硬幣落地只有兩種可能,不是正面向上就是反面向上;擲了很多次后,可能每一面朝上的次數(shù)會大致相等。還可以怎樣講?也可以說:落地后出現(xiàn)的那一種情況結果是隨機的,不確定的。
2、說說下面事情發(fā)生的情況。
(1)猜一猜“明天會下雨嗎”不一定吧,可能不會吧,電視里已經(jīng)播報了不會下雨的,有的說:會下雨的,天氣預報不會那么準吧,有時候也會有變動的,因為天氣時多變的。所有無法確定。
(2)、猜測“我能中一等獎嗎”,先讓學生發(fā)表意見,討論得出:每抽一次獎,可能會發(fā)生三種結果:中獎但不是一等獎、中一等獎、沒有中獎。說明十前無法預料到哪一種情況會發(fā)生,都是隨機的。
(3)、猜測“下一個路口我會遇到紅燈嗎?”(方法同上,討論、分析各種因數(shù),最后明確:下一個路口是否遇到紅燈這件事是隨機的,無法預料。
(4)、讓同學自己舉一例生活中隨機現(xiàn)象的實例。
3、說一說,每個盒子里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有幾種可能?再連一連。
(1)、讓學生先連一連。
(2)、交流自己怎樣連的想法。第一個盒子里和第二個盒子里只有黃球和白球,摸球只有一個結果發(fā)生;第三個盒子有兩種球,摸出的結果酒有兩種結果,結果無法確定,是不確定。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完成教材第96頁第1—4題。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延伸閱讀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不確定性》導學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不確定性》導學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不確定性》導學案
【學習目標】1、我能結合“擲硬幣”的游戲和豐富的生活實例體驗一些事情的不確定性,感受簡單的隨機現(xiàn)象。2、我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簡單事件發(fā)生的情況。3、在活動中我能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學習主題】“不確定性”與“確定性”
導學
流程
自研自探環(huán)節(jié)
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
展示提升質疑評價環(huán)節(jié)
總結歸納環(huán)節(jié)
自學指導
(內(nèi)容、學法、時間)
互動策略
(內(nèi)容、形式、時間)
展示方案
(內(nèi)容、方式、時間)
隨堂筆記
(重點摘記、成果記錄、
知識生成、規(guī)律總結)
不
確
定
性
游戲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不確定性》
文本探究:(自研課本95頁內(nèi)容)
主題一:擲硬幣游戲(95頁問題串一)
親子互動:在家玩游戲,擲10次硬幣
1、猜一猜,硬幣落下后哪個面朝上,先記錄下來
2、做一做,把擲硬幣的結果記錄下來,(猜一次擲一次,完成表格,請用“正”或“反”填空。)
3、比一比,說一說,自己在游戲中的發(fā)現(xiàn)。(橫向比較擲硬幣的結果,縱向比較猜測與實際的結果)
(完成隨堂筆記一)
主題二:生活中隨機事件的分析
(95頁問題串二)
1、想一想,回答課本中的三個生活實例的問題,還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2、說一說,生活中“不確定性”的事件。(完成隨堂筆記二)
主題三:摸球游戲(95頁問題串三)
1、說一說,連一連,每個盒子會摸出什么顏色的小球?有幾種可能?再連一連。(請在課本中完成連線)
2、試一試,結合確定的結果說一說生活中確定性的事例。
(完善隨堂筆記三)
(預時2分鐘)
兩人小對子:
檢查獨學情況并給予評價,重點交流你在擲硬幣游戲中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互助組:
討論交流:
1、結合課本95頁中的三個生活實例分別說說事情具體發(fā)生的情況。
2、補充說明生活中“不確定性”的例子(至少2條)
共同體:
挑戰(zhàn)
分享生活中“確定”與“不確定”的事例
結合展示內(nèi)容進行預展
(預時12分鐘)
展示單元一:
擲硬幣游戲
課堂實際操作,一邊做一邊與同學互動,演示猜測與實踐的具體情況,隨堂填寫表格并說說發(fā)現(xiàn)
(請組長安排好人員分工)
展示單元二:
生活中隨機事件1、分別說一說具體事件發(fā)生的情況
2、隨堂筆記二
展示單元三:
1、摸球游戲(回答問題時請按盒子順序逐一說明)
2、隨堂筆記三
(預時18分鐘)
隨堂筆記一:
第幾次
1
2
3
4
5
猜測
擲結果
第幾次
6
7
8
9
10
猜測
擲結果
我發(fā)現(xiàn)了:每擲一次硬幣的結果,()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我()猜對了,()猜錯了。
隨堂筆記二:
生活中“不確定性”的例子
1、
2、
……
隨堂筆記三:
生活中“確定性”的例子
1、
2、
……
整理導學案(預時2分鐘)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溫度》教案設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溫度》教案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溫度》教案設計
教學內(nèi)容:數(shù)學第七冊第七單元87-88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讀寫溫度。
2、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得高低。
3、初步體驗正負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重點:能正確讀寫溫度。
教學難點: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教學準備:記錄表、溫度計、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新知。
1、猜謎語。
2、介紹溫度計。
3、導入課題。
二、探究新知,理解意義。
1、提問:關于溫度計,你們想知道什么呢?
2、試一試。
小小氣象員播報某天北京氣溫情況,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做記錄,并全班交流。
3、統(tǒng)一介紹溫度的讀法和規(guī)定的寫法。
4、寫一寫。
氣象員播報某天我國部分城市氣溫,學生做記錄,最后全班檢驗記錄的正確性。
5、認識0℃,理解0℃表示的意義。
科學家把水結成冰的溫度定為0℃,0℃是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6、比較5℃與-5℃表示的意義有什么不同。
7、在溫度計圖中標出各城市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
三、鞏固新知,深化認識。
1、“練一練”第1、2題。
2、游戲:猜溫度。
四、小結全課,談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實踐應用。
調查我國部分地區(qū)明天的氣溫情況,完成課本88頁的“小調查”。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田忌賽馬》教案設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田忌賽馬》教案設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田忌賽馬》教案設計
【教學內(nèi)容】
田忌賽馬問題。(教材第106~108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了解“田忌賽馬”的故事,體會“策略”的重要性。
2.通過了解題意幫助學生列出田忌可以采取的所有策略,通過對照找到贏齊王的唯一方法。
3.幫助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應用。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列舉田忌可以采用的所有策略,來找出并體會田忌贏齊王的策略方法。
難點: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田忌用了什么樣的策略贏的齊王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就會明白的,你還可以把這種策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2.引入新知。
有些同學說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還有些同學課前查找了相關的資料,誰能給大家講一講“田忌賽馬”的故事或者讀一讀你查找的資料。
資料介紹:這是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王約定,進行一次比賽。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時,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由于齊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這時孫臏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形看,齊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哇?!碧锛傻闪怂谎?說:“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庇谑翘锛捎趾妄R王再一次賽馬。同樣的三匹馬,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第一場輸了,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讓田忌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第三場田忌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這下齊王目瞪口呆了。
【設計意圖:從故事“田忌賽馬”引入對策論的應用問題,對策論研究的是競爭的雙方各自采取什么對策才能夠戰(zhàn)勝對手,讓學生體會到對策論的方法在生活、比賽中的重要性?!?br>
二探究體驗
1.根據(jù)剛才聽到的故事或資料介紹,說一說田忌是怎樣贏得第二次賽馬比賽的。
第一場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第二場田忌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第三場田忌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結果是田忌輸了一場贏了兩場,勝了齊王。
2.老師用投影打出表格,學生按表格的提示一起回答表格應填內(nèi)容,老師填寫。
齊王
田忌
本場勝者
第一場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第二場
中等馬
上等馬
田忌
第三場
下等馬
中等馬
田忌
3.引導學生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
(2)討論后,組織學生一起填寫投影展示出的表格,并指出每種策略的獲勝方。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獲勝方
齊王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田忌1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2
上等馬
下等馬
中等馬
齊王
田忌3
中等馬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4
中等馬
下等馬
上等馬
齊王
田忌5
下等馬
上等馬
中等馬
田忌
田忌6
下等馬
中等馬
上等馬
齊王
(3)師生共同填寫表格,學生發(fā)現(xiàn)田忌可以有6種賽馬策略,但獲勝的策略只有一個。
(4)引導學生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5)集體交流討論,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以以乒乓球團體賽為例,在了解對方運動員情況的基礎上,安排自己隊員的上場次序。(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多說一說體會到的“策略”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經(jīng)典的田忌賽馬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了解策略在比賽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提醒學生凡事要考慮全面】
三課末總結
師: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獲體會。
四課堂作業(yè)
A類
1.張紅和李華兩人輪流報數(shù),必須報1~4的自然數(shù),把兩人報的數(shù)依次加起來,誰報數(shù)后加起來和是1000,誰就獲勝。要想取勝,是先報還是后報?報幾?以后怎樣報?
2.有15根火柴,甲、乙兩人輪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誰取到最后一根火柴誰就贏。如果是你,為了確保獲勝,是應該先取火柴,還是應該后取火柴?怎樣取?
(考查知識點:田忌賽馬問題;能力要求:選取恰當?shù)牟呗越鉀Q問題)
B類
現(xiàn)在有9張牌,甲、乙兩人輪流從中取1張、2張或3張,直到取完為止,最后數(shù)一數(shù)各人所得牌的總數(shù),得數(shù)為偶數(shù)者勝。先拿的人能否取勝?怎樣安排?
(考查知識點:田忌賽馬問題;能力要求:選取恰當?shù)牟呗越鉀Q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