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精品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3中考化學復習分子和原子精品學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學復習分子和原子精品學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自主梳理
一、物質的構成
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答案:分子原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質
1.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小,我們看不見,摸不著,需要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等設備來觀察。
2.分子總是在不斷____________________著,在受熱情況下,分子能量__________________,運動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間有__________________,氣體分子的間隔__________________,而固體和液體分子之間的間隔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水變成水蒸氣時,分子間的間隔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分子本身的體積變大。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體積質量
2.答案:運動增大增加
3.答案:間隔較大較小變大
4.答案:相同不同
三、分子與原子的關系
1.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構成的,如1個水分子由1個______________和2個____________構成;1個氫分子由2個__________________構成;1個氧分子由2個____________構成。
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又重新組合成__________,在此過程中,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1.答案:原子氧原子氫原子氫原子氧原子
2.答案:原子原子新的分子分子原子原子
四、用分子的知識解釋
1.混合物與純凈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構成的物質。
純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構成的物質。
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當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化學變化:當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1.答案:不同種分子同種分子
2.答案:沒有發(fā)生
師生互動
一、分子、原子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探究:分子與原子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列表比較如下:
分子原子備注
相似點分子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原子很小,原子之間也有間隔,也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分子與構成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說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
不同點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聯(lián)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小粒子
【例題1】善于用化學的眼光看世界,能夠提高我們的科學素養(yǎng)。你認為下列變化事實和相應的解釋不一致的是()
事實解釋
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100mL分子之間有間隔
B敞口放置的濃鹽酸逐漸變稀分子是不斷地運動的
C金剛石堅硬而石墨質地很軟(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溫度計中的水銀(汞)熱脹冷縮原子本身的大小發(fā)生了改變
解析:水和酒精混合后的體積變小是由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進入了彼此的間隔,A正確;敞口放置的濃鹽酸逐漸變稀是由于分子運動到了大氣中,B正確;金剛石和石墨性質不同是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正確;溫度計中的水銀熱脹冷縮是由于隨溫度變化,汞原子間隔發(fā)生了變化,原子本身的大小不變,D錯誤。
答案:D
綠色通道:本題考查了物質的構成及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質。解題時要注意弄清物質是由分子還是由原子構成的,并能利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質正確地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
針對訓練:
1.用分子觀點解釋右圖漫畫中小女孩的話,正確的是…()
A.分子質量小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體積小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答案:D解析:小女孩聞到煙味是由于煙氣中的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
2.下列對一些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事實解釋
A食鹽溶于水不溶于油微粒間相互作用不同
B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胎容易爆裂分子運動加快
C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架在高處的電線夏季變得比冬季長原子的體積熱脹冷縮
答案:D解析:架在高處的電線夏季變長是由于溫度升高,原子運動速率加快,間隔變大的緣故,原子本身的體積變化不大。
二、用分子、原子的觀點來解釋化學變化的實質
探究:從微觀上看,化學變化就是一個“破而立”的過程,即在一定條件下,構成原物質的分子被破壞,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的分子,再由這些分子構成物質,有的原子可直接構成物質。如氧化汞發(fā)生分解反應時,在受熱的條件下,每個氧化汞分子分成一個氧原子和一個汞原子,每兩個氧原子重新組合構成一個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構成了氧氣,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構成了金屬汞。
【例題2】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個數(shù)都不變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條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解析:由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圖示可知,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這些原子重新組合成了新分子,變化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種類不發(fā)生改變,A、B、D正確,而分子種類發(fā)生變化,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會改變,B錯誤。
答案:B
綠色通道:本題以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為載體考查了化學變化的實質,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圖示,運用宏觀與微觀相聯(lián)系的思維方法。
針對訓練:
3.下圖是甲烷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請通過比較、歸納,回答下列問題(不利用相對原子質量):
(1)一個甲烷分子和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上述示意圖,請從微觀角度描述你獲得的關于化學變化的一個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用圖示的形式給出了分子的結構,屬于開放性題目,解題的關鍵是看清分子的結構,找出其異同點。
答案:(1)分子構成不同(或原子總數(shù)不同;或分子結構不同)
(2)都含有氧原子
(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結合成新分子(或在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沒有改變)
相關知識
中考化學復習元素精品學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有多少經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中考化學復習元素精品學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自主梳理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
2.物質的組成
物質的種類非常多,已知的有2000多萬種,它們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組成的。例如,氧氣是由_______________元素組成的,水是由___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____元素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元素和元素組成的,它們都含有相同的元素,即_________________元素。
3.地殼中各種元素的含量
地殼里含量較多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不同
2.答案:氧氫氧碳氧氧
3.答案:氧硅鋁鐵
二、元素符號
1.元素符號的書寫
書寫元素符號時要注意: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_________________,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_________________,第二個字母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常見元素的元素符號或元素名稱
氫:_________________;氦:_________________;碳: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Na:_________________;
鎂:_________________;鋁:_________________;硅: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
氬:_________________;鉀:_________________;鈣:_________________;
Fe:_________________;Cu:_________________;Zn:_________________;
銀:_________________;鋇: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符號的寫法和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H”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癙”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大寫大寫小寫
2.答案:HHeC氮氧鈉MgAlSi磷硫氯ArKCa鐵銅鋅AgBa
3.答案:氫元素一個氫原子磷元素一個磷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簡介
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學最重要的工具。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__________個橫行,_________________個縱行。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種元素都有一個編號,大小等于該元素原子的核內_________________數(shù)。這個編號稱為_________________。原子序數(shù)在數(shù)值上與_________________相等,例如,原子序數(shù)為11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18質子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鈉23
師生互動
一、元素的概念
探究: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霸亍笔且粋€描述原子種類的概念。“一類原子”就是指其核電荷數(shù)相同,而核內所含中子數(shù)并不一定相同的一類原子,之所以稱為一類,是因為盡管它們的原子質量不同,但化學性質是相同的。
理解元素概念時注意:(1)元素是以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為標準對原子分類的,只論種類,不講個數(shù);(2)同種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狀態(tài),如單質和化合物;(3)同種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種原子,如氫元素有三種不同中子數(shù)的氫原子:氕(不含中子)、氘(含1個中子)、氚(含2個中子);(4)自然界中目前已知元素有112種,可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例題1】下列關于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質子數(shù)相同的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
B.同種元素的原子結構和質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種類取決于該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
D.不同種元素的根本區(qū)別是核內質子數(shù)不同
解析:本題是考查對元素概念的理解。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等,兩種粒子是否屬于同種元素,必須都是原子時才能根據(jù)質子數(shù)來判斷。由于同種元素的原子內中子數(shù)可以不同,所以同種元素原子的質量也不完全相同。元素在原子的基礎上,以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為標準進行種類劃分,與原子中的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無關,即元素的種類是由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決定的。
答案:D
黑色陷阱:正確使用元素的概念需要全面準確把握六個字:“同質子,類原子”。誤選A是因為僅注意到元素的分類標準質子數(shù),而忽視了元素要求的粒子特征是“一類原子”。誤選B,是沒有深刻理解“一類原子”的含義,它包括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質子數(shù)相同,而電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等。
針對訓練:
答案:C解析:牛奶中的鈣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鈣原子的總稱,即鈣元素。
2.有四種粒子,其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如下表所示:
粒子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甲666
乙676
丙121210
丁111210
則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A.甲和乙B.丁和丙C.乙和丙D.甲和丙
答案:A解析:表中給出了構成原子的三種基本粒子(質子、中子、電子)的數(shù)目,在這些粒子中,質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種類,甲和乙的質子數(shù)相等,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
二、元素周期表
探究:元素周期表是一張多信息圖表,充分利用,可以培養(yǎng)同學們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1)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均占據(jù)一格。對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在周期表中,還用不同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作出了區(qū)分。(2)每一橫行(周期):周期表中每一橫行為一個周期,共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3)每一縱行(族):周期表的18個縱行中,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15個縱行,每個縱行為一族,共有16個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出該元素的原子結構。原子序數(shù)與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在數(shù)值上相同。
【例題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容非常豐富。你認為從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獲得的信息是()
A.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B.元素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
C.元素符號D.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
解析: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通過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符號及原子序數(shù),但無法查出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答案:A
綠色通道: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容十分豐富,高中階段還要有專門章節(jié)重點介紹,初中階段只要求同學們有個大致的了解,如會從表中查出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相對原子質量等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知道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的簡單規(guī)律等。
針對訓練:
中考化學復習離子精品學案
自主梳理
一、核外電子排布
1.電子層
核外電子運動有自己的特點,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里,有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區(qū)域運動,有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遠的區(qū)域運動,科學家形象地將這些區(qū)域稱為_______________。
2.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2)原子核外電子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離核_______________的區(qū)域運動,能量高的,通常在離核_______________的區(qū)域運動,它們是分而不離的家族。為了便于說明問題,通常就用電子層來表明運動著的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
3.原子結構示意圖
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簡潔、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結構。_______________表示原子核和核內質子數(shù)_______________,表示電子層,_______________表示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
4.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結構穩(wěn)定性化學性質
金屬<4不穩(wěn)定易___________最外層電子
非金屬≥4不穩(wěn)定易______________電子
稀有氣體8(He為2)穩(wěn)定不易得失電子,一般不參加化學反應
1.答案:電子層
2.答案:(1)核外電子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現(xiàn)象
(2)近遠
3.答案:圓圈和圓圈內的數(shù)字弧線弧線上的數(shù)字
4.答案:失得
二、離子的形成
1.定義
離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帶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陽離子,帶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陰離子。
2.離子符號
離子符號是用來表示離子的化學符號。在元素符號的_______________標明所帶的電荷數(shù)和電性,_______________在前,_______________在后,當電荷數(shù)為1時,省略不寫。
3.氯化鈉的形成
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的_______________,氯原子因得1個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_______________。這兩種帶相反電荷的離子間_______________,就形成了化合物氯化鈉。
如圖所示:
NaClNa+Cl-
1.答案: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正電荷負電荷
2.答案:右上方數(shù)值正負號
3.答案:陽離子(Na+)氯的陰離子(Cl-)相互作用
師生互動
一、原子中核外電子的排布
探究:原子中的電子繞核高速運轉,電子按能量的大小分層排布,能量小的在離核較近的電子層上運動,能量較高的在離核較遠的電子層上運動,先排第一層再排第二層,以此類推,第一層上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最外層最多排8個電子。原子中電子的排布通常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如:
分析原子結構示意圖獲得的信息是:(1)金屬原子易失電子;(2)非金屬原子易得電子;(3)稀有氣體原子不易得電子,也不易失電子;(4)原子的化學性質是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的。
【例題1】現(xiàn)有三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們表示同一種元素B.它們都是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
C.它們都帶有電荷D.它們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的意義。在化學上,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質子數(shù)相同的原子和離子屬于同種元素。把粒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的結構(只有一個電子層的最外層為2個電子)稱為穩(wěn)定結構,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離子??筛鶕?jù)粒子結構示意圖中粒子的質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的關系來確定粒子是原子、陽離子或陰離子,即在結構示意圖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該粒子是原子;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該粒子是陽離子;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該粒子是陰離子。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的粒子可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與離子或離子與離子。所以本題選D。
答案:D
黑色陷阱:本題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有:一是認為粒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就是同種原子,從而導致錯選A;二是錯誤地認為8電子的相對穩(wěn)定結構都是由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的,原子就應帶有電荷,從而導致錯選C。
針對訓練:
1.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小紅對它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原子核內有12個質子B.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C.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D.該原子失去電子后帶負電荷
答案:D解析: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12,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A、B、C正確;原子失去電子后帶正電荷,D錯誤。
2.據(jù)《自然》雜志報道,科學家最近研制的一種以鍶原子做鐘擺的鐘是世界上最精確的鐘。鍶元素(元素符號為Sr)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鍶元素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鍶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__個電子層,鍶離子的符號為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jù)鍶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38(圈內數(shù)值),原子核外有5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2個電子,形成陽離子,離子符號為Sr2+,鍶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答案:金屬385Sr2+
二、離子
探究:由于核外電子的排布知識同學們了解不多,因此對于離子的形成、離子所帶電荷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認識離子的有關知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離子的形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的產物。原子得到電子,自身帶上負電荷,形成陰離子;失去電子,帶上正電荷,形成陽離子,所以離子是帶電的原子;(2)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陽離子和陰離子之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核與核之間、電子與電子之間相互排斥),正是由于這種“相互作用”,才構成了物質。如氯化鈉(俗稱食鹽)就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3)離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后可重新變成原子。
【例題2】填寫下圖中的空白。
解析:鎂原子質子數(shù)為12,最外層有2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的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離子符號為Mg2+。
答案:(1)Mg(2)2(3)失(4)Mg2+(5)MgCl2
綠色通道:本題主要考查了離子的形成。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最外層電子得失后形成離子,得失電子的數(shù)值即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
針對訓練:
3.下列關于原子、分子和離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可分的,它是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粒子
C.原子失去電子,形成的離子一定是陽離子
D.非金屬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一定獲得電子,變?yōu)殛庪x子
答案:C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分),故A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也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故B錯;原子失去電子,質子數(shù)大于電子數(shù),帶正電荷,為陽離子,故C正確;非金屬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也可以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故D錯。
中考化學復習化學肥料精品學案
一、化肥簡介
農作物生長需求量最大的營養(yǎng)元素是氮、磷、鉀三種元素,因此氮肥、磷肥、鉀肥是最重要的三種化肥。另外,復合肥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yǎng)元素的化肥。
1.各種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示例】(2008福州)碳銨(NH4HCO3)能使作物枝繁葉茂。碳銨屬于()
A.鉀肥B.磷肥C.氮肥D.復合肥
解析:根據(jù)碳銨的化學式可以看出,碳銨中含有的營養(yǎng)元素只有氮元素,故屬于氮肥。
答案:C
狀元筆記
各種化肥對作物的生長所起的作用不同,氮肥主要促使莖葉生長;磷肥主要使果實飽滿和根系發(fā)達;鉀肥主要使莖稈健壯,增強抗病、抗倒伏能力。
2.使用化肥和農藥要注意的問題
化肥和農藥是作物生長不可缺少的,但是不合理使用會帶來一些環(huán)境問題。因為化肥和農藥中都含有一些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過量使用不但不會增產,還會帶來環(huán)境污染。近幾年出現(xiàn)的“水華”和“赤潮”等水污染現(xiàn)象以及食品污染事件也與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有關。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既保證作物豐收,又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二、化肥的簡易鑒別
活動與探究:初步區(qū)分氮肥、磷肥、鉀肥的方法
1.比較外觀和溶解性
氮肥磷肥鉀肥
碳酸氫銨氯化銨磷礦粉過磷酸鈣氯化鉀硫酸鉀
外觀白色晶體白色晶體灰白色粉末灰白色粉末白色晶體白色晶體
氣味強烈氣味無味無味無味無味無味
溶解性易溶易溶難溶能溶易溶易溶
2.用灼燒或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
氮肥鉀肥
硫酸銨氯化銨硫酸鉀氯化鉀
灼燒可燃燒,熔化或冒氣泡不燃燒,跳動或有爆裂聲
加熟石灰研磨放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無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結論:初步區(qū)分氮肥、磷肥、鉀肥的方法
(1)看外觀:氮肥、鉀肥都是白色晶體,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2)加水:氮肥、鉀肥都易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易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3)燃燒:氮肥可燃燒,熔化或冒氣泡;鉀肥不燃燒,灼燒時跳動或有爆裂聲。
(4)加熟石灰研磨:含有銨根離子的氮肥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
【示例】化學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不宜與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A.NH4NO3B.KNO3C.Ca3(PO4)2D.K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