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精品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2中考化學復習溶解度精品學案。
同一種溶質在一定量溶劑里是不是可以無限溶解呢?一定量的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鈉呢?
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活動與探究:
1.在常溫下,向裝有20mL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氯化鈉。
操作加入5g氯化鈉,攪拌再加入5g氯化鈉,攪拌加入5mL水,攪拌
現(xiàn)象全部溶解有一部分不能溶解又溶解一部分
結論一定量的水中,不能無限溶解某種物質
2.用硝酸鉀代替氯化鈉做上面的實驗。不過當有硝酸鉀剩余時,不再加水,而是改為加熱。
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加入5g硝酸鉀,攪拌固體溶解溫度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強
加入5g硝酸鉀,攪拌固體剩余一部分
加熱剩余固體溶解
加入5g硝酸鉀,攪拌固體溶解
冷卻有固體析出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說明:①強調“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因為改變溶劑量或溫度,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可以互相轉化。如上面的探究中,氯化鈉溶液中有固體剩余,說明溶液是飽和的。當加入水后,又繼續(xù)溶解,說明又變?yōu)椴伙柡腿芤骸S孟跛徕涍M行實驗時,加熱時,原來未溶解的硝酸鉀又繼續(xù)溶解,說明溫度升高,原來的飽和溶液又變?yōu)椴伙柡偷牧恕?br> ②指明“某一溶質”。例如,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食鹽的溶液,可能還能溶解蔗糖,此時的溶液對于食鹽來說是飽和溶液,對蔗糖來說就不是飽和溶液。因此必須指明是哪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2)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①在一定溫度下,觀察該溶液中有沒有不能繼續(xù)溶解的剩余溶質存在,如有且溶質的量不再減少,那么這種溶液就是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該溶液的溶質,攪拌,觀察該溶液還能否再繼續(xù)溶解所加溶質;若不能再溶解,溶質的量不再減少,那么這種溶液就是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說明:①此轉化條件適合于大多數(shù)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固體物質。如硝酸鉀、氯化銨等。
②對于極少數(shù)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不適合。例如熟石灰,若通過改變溫度把熟石灰由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瑧邷囟?,而將其由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則需要降低溫度。
狀元筆記
使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鹤羁煽康姆椒ㄊ窃黾尤苜|。如果通過改變溫度的方法則需要根據(jù)該溶質的溶解能力與溫度的關系來確定。
(4)濃、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質的量較多的是濃溶液,含溶質的量較少的是稀溶液。
對于含不同溶質的溶液,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反之亦然。但對于同種溶質來說,在一定溫度時,其飽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飽和溶液要濃。
【示例】下列有關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B.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C.在一定溫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D.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解析:對于A,沒有指明“一定溫度”,該溶液就不一定是飽和溶液。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如微溶于水的Ca(OH)2,在一定溫度時,其飽和溶液是稀溶液,反之亦然,如一類溶解性很大的物質NaCl、KNO3等,其濃溶液也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答案:D
狀元筆記
溶液的濃、稀與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質的量有關;溶液的飽和、不飽和與一定條件下溶液里溶解物質的限度有關,最大限度為飽和溶液。這是從不同角度描述溶液性質的兩個概念。
二、結晶的方法
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結晶通常有兩種方法:
(1)蒸發(fā)溶劑,如將氯化鈉溶液蒸發(fā)水分,就可以析出氯化鈉晶體。
(2)改變飽和溶液溫度,如將硝酸鉀溶液降溫,也可以析出硝酸鉀晶體。
利用蒸發(fā)溶劑結晶的方法可以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其過程是:先將海水引入蒸發(fā)池,經(jīng)風吹日曬蒸發(fā)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導入結晶池,繼續(xù)風吹日曬就逐漸析出食鹽來。
海水→貯水池→蒸發(fā)池→結晶池→
【示例】下圖是利用海水提取食鹽的過程:
(1)上圖中①是______池(填“蒸發(fā)”或“冷卻”)。
(2)根據(jù)海水曬鹽的原理,判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海水進入貯水池,氯化鈉溶液的成分基本不變
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變大
C.結晶池中氯化鈉溶液中的溶劑減少
D.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食鹽的不飽和溶液
E.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
解析:由于海水曬鹽是靠蒸發(fā)水分,故①是蒸發(fā)池;海水進入貯水池,各成分基本不變,但在蒸發(fā)池中,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fā),溶劑不斷減少,但溶質氯化鈉的質量不變,只是濃度變大;達到飽和后繼續(xù)蒸發(fā),溶液中會析出氯化鈉晶體,將晶體分離出去后剩下的溶液稱為母液,它仍然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利用其可生產(chǎn)出多種化工產(chǎn)品,因此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故A、C、E正確。
答案(1)蒸發(fā)(2)ACE
三、溶解度
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室溫時,20mL水中溶解氯化鈉和硝酸鉀的質量差不多,但升高溫度,硝酸鉀比氯化鈉溶解的要多。通常我們可以用溶解度來定量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
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1)概念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
說明:①條件:在一定溫度下。
溫度是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不同溫度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不同,如硝酸鉀在20℃的溶解度是31.6g,而在60℃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只有指明溫度時,溶解度才有意義。
②標準:在100g溶劑里。
溶解度的標準是統(tǒng)一的,即規(guī)定在100g溶劑里。這里尤其需要注意,是在100g溶劑里,而不是在100g溶液里。
③狀態(tài):達到飽和狀態(tài)。
達到飽和狀態(tài),即物質的溶解達到了最大限度,才能體現(xiàn)出某種物質的溶解能力大小。
④量:質量,單位通常為克。
狀元筆記
理解溶解度概念要抓住四個要素,即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tài):飽和狀態(tài);④量:質量(克)。
(2)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難溶
溶解度(室溫)/g大于101~100.01~1小于0.01
說明:室溫一般指的是在20℃時。
【示例】下列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的解釋正確的是()
A.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水中
B.20℃時,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鉀
C.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
D.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tài)
解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A中未指明溶劑量100g及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B中溶液為100g而不是溶劑為100g,也未指明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C中未指明溫度,因此A、B、C都是錯誤的。只有D的理解符合溶解度的四要素,是正確的。
答案:D
2.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活動與探究:繪制溶解度曲線
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根據(jù)課本表9-1提供的數(shù)據(jù),繪制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
意義及應用:
①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因此已知溫度可以查出某物質的溶解度;已知某物質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其對應的溫度;也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
②溶解度曲線的走勢表示某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現(xiàn)在曲線向上延伸(即上升),且比較陡,例如硝酸鉀;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表現(xiàn)在曲線比較平坦,例如氯化鈉;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xiàn)在曲線向下延伸(即下降),例如氫氧化鈣。
③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溶質在某一對應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線上的每一個點都表示溶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此時的溶液必然是恰好飽和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線下方的點,則表示溶液是不飽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線上方的點,則表示未溶解的溶質與飽和溶液共存的混合物或過飽和溶液(慢慢改變飽和溶液的溫度,溶液中本應析出晶體但實際還沒有析出晶體,此時稱過飽和溶液。這是一個不穩(wěn)定狀態(tài),若攪拌或加入少量晶粒,即有大量晶體析出,溶液即變?yōu)轱柡腿芤海?br> 狀元筆記
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可從點(即曲線上的點、兩曲線交點)、線(曲線走勢)、面(曲線上方、曲線下方)三方面去理解。
【示例】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t3℃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
(2)t2℃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三種物質中,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最大,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最小,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隨溫度的上升反而下降。
解析:沿t3點向上作垂線,分別從三條曲線上找到三個點,從高到低的順序,也就是此時溶解度大小的順序,即a>c>b;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溶質在某一對應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顯然,t2℃時a、c的溶解度大小相等;根據(jù)三曲線的走勢可推出三種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
答案
(1)a>c>b(2)ac(3)abc
3.影響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
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僅跟氣體的性質有關,還跟壓強和溫度有關。
①當壓強不變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br> ②當溫度不變時,隨著壓強的增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
狀元筆記
固體的溶解度只受溫度影響,大多數(shù)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和壓強兩個方面的影響。
【示例】小華用煮沸后剛冷卻的水養(yǎng)魚,不久魚兒就死了。下列能比較合理地解釋此現(xiàn)象的敘述是()
相關知識
《溶解度》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溶解度》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九年級化學下冊《溶解度》學案一
班級:姓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涵義,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活動與探究,并思考、交流從而獲取相關結論。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學習辯證法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如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
自主學習走進教材
閱讀教材P33-35頁完成下列問題
1.在一定______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________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__________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
交流與點撥
一、飽和溶液:活動與探究:
1.常溫下,向裝有2mL水的試管中加入食鹽,把觀察到的情況填入下表:
操作加少量食鹽,振蕩再加少量食鹽,振蕩……加水
現(xiàn)象
結論
2.將硝酸鉀代替食鹽進行上述實驗,把觀察到的情況填入下表:
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加少量硝酸鉀,振蕩
再加少量硝酸鉀,振蕩
……
加熱
再加硝酸鉀,振蕩
冷卻
3.看書,歸納:
(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飽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飽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4.討論:
(1)結合前面的兩個實驗,說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時,為什么要強調“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兩個前提條件?
二、結晶
1.結晶:已溶解的物質從溶液中析出來的過程,叫做結晶。
2.討論:結晶的方法有那兩種。
從硝酸鉀溶液中析出硝酸鉀晶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從海水中提取食鹽晶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上述流程中Ⅰ、Ⅱ、Ⅲ中溶液的狀態(tài)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練習
1.要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銨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下列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倒出少量溶劑B.投入硝酸銨C.蒸發(fā)部分水D.適當降溫
2.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的是()
A.濃溶液B.加入同種固體還能溶解的溶液
C.蒸發(fā)水后會析出晶體的溶液D.降溫后會析出晶體的溶液
3.將ag氯化鈉粉末放入b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A.等于(a+b)gB.小于(a+b)gC.大于(a+b)gD.不大于(a+b)g
4.一定溫度下,將某種飽和溶液倒出一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飽和狀態(tài)變?yōu)椴伙柡蜖顟B(tài)。B.向剩下的溶液中加入食鹽晶體,仍能再溶解。
C.溶液中溶劑的量減少一半。D.溶液中溶質的濃稀程度不變
5.下面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含有溶質較多的溶液。B.還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C.不能溶解任何溶質的溶液D.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6.在一定溫度下,要使任意一種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羁煽康姆椒ㄊ牵ǎ?br>
A.升溫B.降溫C.加入溶質D.恒溫加入溶劑
7.某硝酸鉀在20℃時不能繼續(xù)溶解硝酸鉀,則該溶液為硝酸鉀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鉀能繼續(xù)溶解,則該溶液為硝酸鉀的溶液。
8.在T℃時,將KNO3的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掉少量水后,無晶體析出,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填:增加或減少)
9.要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能力拓展
10.能證實20℃時原KNO3的溶液是飽和溶液的事實是()
A.降溫到10℃時有KNO3析出B.蒸發(fā)掉10g水,有KNO3析出。
C.加熱到30℃時,再加入KNO3晶體仍能溶解。
D.在20℃時,向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體,溶液的質量不變
11.室溫下,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鈉晶體,充分攪拌后,尚有部分固體沒有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剩余的全部溶解。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飽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飽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飽和溶液D.加水后可能是飽和溶液
教學反思:
《溶解度》學案分析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各行各業(yè)都在開始準備新的教案課件工作計劃了,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溶解度》學案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溶解度》學案分析
學習目標
1.理解飽和溶液的概念;
2.認識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3.了解結晶現(xiàn)象。
重點和難點
飽和溶液的涵義及“活動與探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一杯白糖水,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么?要想讓杯子里的水變得更甜,我應該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會越甜?
二自主學習
<一>、飽和溶液
【活動探究I】:閱讀P33,小組討論,提出假設:NaCl能(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確定方案(畫出實驗簡圖)。
操作
加入5g氯化鈉攪拌
再加入5g氯化鈉攪拌
再加入5ml水,攪拌
現(xiàn)象
結論
【結論】:
【活動與探究II】.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加入5g硝酸鉀
再加入5g硝酸鉀
……
【結論】:
溫度改變,杯底沒溶的硝酸鉀固體能否繼續(xù)溶解?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加熱
再加入5g硝酸鉀,攪拌
冷卻
【形成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飽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飽和溶液。
2、這一過程叫做結晶。
結晶包括結晶和結晶。
【分析歸納】:飽和溶液二要素:、。
三合作探究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
2:由實驗得出什么結論?
飽和溶液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p>
不飽和溶液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變?yōu)轱柡腿芤海?/p>
四自主測試
1.對于多數(shù)固體溶質的不飽和溶液,要使之成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溫度;②升高溫度;③加同種溶質;④加溶劑;⑤恒溫蒸發(fā)溶劑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
2.室溫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鈉固體充分攪拌后,尚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體全部溶解。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加水前是飽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飽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飽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飽和溶液中,當溫度不變時,加入少量NaCl晶體,則()
A.溶液的質量增大B.晶體的質量不變C.晶體的質量增大D.晶體溶解一部分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相同溫度、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質多
B.當溫度、壓強、溶質質量不變時,不飽和溶液不可能變?yōu)轱柡腿芤?br>
C.當溫度、壓強、溶質質量不變時,飽和溶液不可能變?yōu)椴伙柡腿芤?br>
D.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5.在一個大蘿卜上挖個孔,向其中注入飽和食鹽水,一段時間后將食鹽水倒出。在相同的溫度下,發(fā)現(xiàn)倒出的溶液還可以溶解少量的食鹽,這說明倒出的溶液()
A.是飽和溶液B.是不飽和溶液C.氯化鈉溶解度升高D.氯化鈉溶解度降低
6.從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可與兩種方法:一種是;另一種是。例如,從飽和食鹽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可采用法;從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得到硝酸鉀晶體,可采《溶解度》學案xx用法。
五拓展延升
1、右圖中的四個圓分別表示濃溶液、稀溶液、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通過對陰影B、D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
(2)
六課堂小結
師指名小結
中考化學解題指導溶解度典型例題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考化學解題指導溶解度典型例題”,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中考化學解題指導:溶解度典型例題
例120℃食鹽的溶解度為36克,求20℃時配成的飽和食鹽水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在該溫度下能配成30%的食鹽溶液嗎?
分析:根據(jù)溶解度的概念可知,36克是溶質需要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所以溶液的質量是:100克+36克=136克。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可以求出。
解答:(1)
(2)不能配成。
點撥:通過此題解答,可知按溶解度配成的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是該種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最大值。在20℃食鹽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值為26.5%,不改變溫度,就不可能再進一步溶解溶質,也不能將其濃度進一步提高。因此,不能配成20℃時的30%的食鹽溶液。
例2在80克15%的溶液里加入20克水或20克,計算用這兩種方法制成的兩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分析:在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的溶液里用加水或加質方法改變它的質量分數(shù)要注意;各種量變的規(guī)律。只加水能引起溶劑量和溶液量的改變而溶質質量不變,即溶質守恒。只加溶質能引起溶質量和溶液量改變而溶劑量不變。
解答:原溶液中有溶質為80克×15%=12克
水為80克-12克=68克。
(1)
(2)
點撥:通過此題的計算可知,加水時只加在溶液的質量變化上,而加溶質時,除了溶質要加上還要加在溶液的質量變化上。
加水時不引起溶質質量變化可用溶質守恒計算列方程。
加溶質時要用原溶液中的溶質加上加入的新溶質和混合后的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相等來列方程,也可解出。
例325℃,10克某鹽加入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得到不飽和溶液,若蒸發(fā)12.5克水后得到濃度為20%的飽和溶液。
(1)計算25℃時某鹽的溶解度
(2)原不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3)25℃時若要使5克某鹽從飽和溶液中析出來,需蒸發(fā)多少克水?
分析:此題,由已知溶質10克某鹽入手利用質量分數(shù)為20%,求出飽和溶液的量。再加上蒸發(fā)掉的水就可得到原來不飽和溶液。5克鹽是原來溶質的,因此,蒸發(fā)掉水為飽和溶液量的一半中的溶劑。利用質量分數(shù)與溶解度的換算公式,可直接求出25℃時的溶解度。
解答:
(1)=25克
(2)原不飽和溶液的量為:
10克÷20%+12.5克=62.5克
原不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10克÷62.5克×100%=16%
(3)析出5克鹽需蒸發(fā)掉水為:25克-5克=20克。
點撥:能利用質量分數(shù)求溶解度的前提條件必須是飽和溶液。同理,利用溶解度也能求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此時的質量分數(shù)為該飽和溶液的最大值。析出晶體的條件也同樣是在飽和溶液中,蒸發(fā)溶劑的量決定析出晶體的量,與剩余母液的量無關。
例432.5克鋅與密度為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應,計算:
(1)可制得氫氣多少克?
(2)硫酸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3)反應后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分析:此題綜合了不少知識內容,其中包含了密度、體積、質量換算,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都包含在內。注意寫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將純量代入方程式。溶液中只有參加反應的溶質才能代入方程。
解答:設可得氫氣質量為x,生成的硫酸鋅為z,硫酸溶質為y
列比例
解得:x=1克y=49克z=80.5克
(1)生成為1克
(2)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
(3)硫酸鋅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
點撥:此題的關鍵步驟在于求反應后的溶液。求該溶液有兩個作法(一),總量守恒計算法。將反應物一邊的除不溶于水的雜質也不參加反應的雜質不計再內其它物質全部加起來,叫總量。例如,溶液中不參加反應的水也再內。減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脫離反應體系的質量還要減去生成物中的氣體,因氣體已揮發(fā)掉。(二)溶液組成計算法。生成物溶質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時有三處,反應物中有酸和堿等溶液,除溶質外余下的水量,和酸堿反應中和后生成的水。
例5:23.04g和組成的固體混合物恰好和189.8g,10%的鹽酸溶液反應,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克?
選題角度:通過分析的溶液的溶質的成分。
思路分析:此題涉及到四個反應:
由上面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質是,其中是由、、和分別與反應轉化而來的,而是由提供的。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守恒,知每個與2個的Cl原子相等。故有關系:由此關系可求出溶質的質量。
設完全反應后生成的質量為。
解得
啟示:由上可見,利用關系式解化學計算可起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作用。解題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找到正確的關系式。如何找關系式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兩條途徑。
(1)利用元素的原子數(shù)守恒建立關系式;
(2)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的系數(shù)進行遞推,可找到反應物與生成物,反應物與反應物、生成物與生成物間的關系式。
2010年中學化學常見酸的特性復習
1、不穩(wěn)定性酸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濃)、H4SiO4、氫硫酸(H2S)、氫碘酸(HI)、氫硒酸(H2Se)、氫碲酸(H2Te)等。(1)常溫(或微熱)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濃)、H4SiO4等。......1、不穩(wěn)定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H2CO3、H2SO3、HCIO、HNO3(濃)、H4SiO4、氫硫酸(H2S)、氫碘酸(HI)、氫硒酸(H2Se)、氫碲酸(H2Te)等。
(1)常溫(或微熱)易分解的酸:H2CO3、H2SO3、HNO3(濃)、H4SiO4等。
(2)見光易分解的酸:HCIO、HNO3(濃)。
(3)易被氧氣氧化而變質的酸:H2S、HI、H2SO3、H2Se、H2Te等。
2、強氧化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NO3、稀HNO3、濃H2SO4、HCIO等,它們的強氧化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常溫下,濃H2SO4、濃HNO3能使Fe、AI等金屬發(fā)生鈍化。
(1)
能氧化大多數(shù)的金屬單質(Au、Pt除外)。
(3)能氧化部分非金屬單質(如S、C、P、I2等)。
3、強還原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HI、H2SO3、H2Se、H2Te、H3PO3、HBr、H3ASO3等。
4、易揮發(fā)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F、HCI、HBr、HI、濃HNO3等。
5、高沸點、難揮發(fā)性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2SO4、濃H3PO4等。
6、具有漂白性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CIO、H2SO3等。
7、具有強吸水性的酸
這種酸是濃H2SO4,濃H2SO4可作氣體干燥劑。
8、具有脫水性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H2SO4、濃H3PO4。
9、能腐蝕玻璃的酸
這種酸是氫氟酸(HF)。
10、有劇毒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F、HPO3(偏磷酸)、HCN。
11、能溶解鉑、金的酸
這種酸是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組成的混合物)。
12、不溶于水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iO3、H4SiO4,硬脂酸、軟脂酸、油酸。
13、能與酸發(fā)生反應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H2S、HI、HBr、氨基酸等,H2S、HI、HBr遇強氧化性酸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氨基酸中存在堿性基團氨基(-NH2)。
14、遇氨氣能冒白煙的酸
這部分酸包括濃鹽酸、濃硝酸、醋酸等,即它們揮發(fā)出來的酸與氨氣反應生成相應的銨鹽(固體)的緣故。
15、可用于制造炸藥的酸
硝酸可用于制取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TNT)、硝酸纖維等烈性炸藥。
16、能發(fā)生顯色反應的酸
濃HNO3遇含苯環(huán)的蛋白質會顯黃色;苯酚與FeCI3溶液反應生成紫色的物質。
17、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酸
甲酸(HCOOH)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18、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酸
無機含氧酸和有機羧酸。
19、與苯環(huán)能發(fā)生取代反應的酸
濃HNO3、濃H2SO4可發(fā)生此類反應。
20、能作催化劑的酸
濃、稀H2SO4、H3PO4、濃鹽酸等,例如濃H2SO4可作硝化反應、酯化反應、水解反應等的催化劑,磷酸是乙烯水化法的催化劑,濃鹽酸是制取酚醛樹脂的催化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