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8《學弈》教學實錄及點評。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情趣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一個挑戰(zhàn)性的任務,聽好了!請大家快速閱覽老師發(fā)給大家的小故事材料,并熟記心中,2分鐘后看誰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大家聽。好,開始!
師:看完了嗎?記得著了么?好的,誰愿意當一回小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生1: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
師:敢說就是好!不簡單,這么短的時間把故事記得著了,還說得很流暢。誰愿意再來?
生2: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弈秋的人,他最善于下棋
師:你把故事講得更動情了。
師:同學們,這個小故事有110多個字,其實它是一篇古文的翻譯。古人寫文章是用文言文,那么用文言文記敘這個故事用多少個字呢?只用70個字。來,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文言文來記敘這個故事的。
點評:教師通過給學生看譯文故事熟記講故事,這樣的教學導入,是獨顯匠心的。先出示現(xiàn)代文,再學文言文,既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又為下一步感悟文言文進行鋪墊。
二、初讀感知,讀通讀順
師:請你自學5分鐘,反復把這篇文言文讀通,然后對照課后的注釋和剛才發(fā)的譯文,了解每句話的意思。
(板書課題,巡視指導讀書。)
師:把課文讀過三遍的舉手,看來大家都反復讀了課文。平時班里誰書讀得較好,請你來推薦一位同學,好嗎?
(一位女同學站起來推薦。)
師:謝謝你,你推薦他人讀書有功,老師獎賞你一次讀書的機會,你就來讀讀課題吧!
生:學弈。(讀課題)
(全體齊讀。)
師:弈是什么意思?弈字的第四筆是?請在桌面上書空一次。(學生書空)
師:你很榮幸,能夠第一個讀書,請把課文讀一遍。聽讀是一種學習,請大家用心聽讀。
(一位被推薦的男同學站起來讀全文。)
師:同學們讀古文有讀古文的語氣,我們這樣讀,只是在念字,這還不夠,老師想和你們一起來研究怎樣讀。老師想先來試一試,好嗎?給點掌聲!謝謝。
師:請你們認真聽,看我是怎樣停頓的,你認為必要停頓的地方可以用筆畫一下斜線。
點評:新課標提出: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文言文同古詩文有相近之處,教學時教師的范讀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利于學生較好的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韻、節(jié)奏、停頓。
師:好,學著老師的辦法,再練習讀一讀。
點評: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課文,并放手讓他們結合注釋和譯文來感悟文言文大意,大大降低了學生初次學文言文的難度,也體現(xiàn)了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師:來,一起讀一下第一句。(學生齊讀)
師:老師想問一些問題,弈秋是什么意思?
生:弈秋是人名,他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人。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課文下邊的注釋中知道的。
師:你很善于學習,學古文就應該會對照注釋來理解。
師:通國呢?之?善?能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
師:意思弄懂了,讀起來就有底氣了,我們再來讀一讀。(全體齊讀)
師:好,懂了意思再讀就不一樣了。誰愿意自己讀?
(一個女同學站起來讀第一句。)
師:讀得真好。就這樣讀,大家再來。
師:不看書,把它背下來,齊。
師:就是這樣讀書,潛心會文本。(放幻燈)把意思、語氣結合起來,把自悟、自得結合起來,熟讀成誦──就這樣讀古文。知道了嗎?
師:我們繼續(xù)來研讀后面四句話,你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同桌讀,要讀好、讀懂,不懂的你地方可以問老師、同學、看注釋,開始研究吧。
(學生有的自己讀,有的同桌合作研讀。)
師:誰愿意讀第二句?
(一位女同學讀了第二句,但讀得不是很好。)
師:你覺自己讀得怎樣?
生:(低著頭)我讀得不好。
師:哪讀得不好?
生:沒停頓好。
師:老師建議你再讀慢一些,有信心讀得更好嗎?再來,給她掌聲。
(這位女同學再一次讀第二句文言文,這會讀得有進步了。)
師:讀的更好了,會讀了還不行,還要讀懂。老師想看看你讀懂了哪些,你們可以就這句話問她一些問題,就像答辯一樣,一問一答。
生1:我想問你,誨是什么意思?
生2:我想問你,你是怎么理解思援弓繳而射之的。
師:這一句還有哪不明白的嗎?
生:(齊)沒有了。
點評:教師巧設答辯情境,鼓勵學生互動學習。在互動中,教師順學而導,不留痕跡的讓學生自己教會自己,學會研究,學會提問,學會合作互助、取長補短。
師:好的,我們來把它讀好了
(學生齊讀。)
師:語速再慢一些,再來!
師:站起來,背一背。(學生試背誦)
師:我們來看插圖:左邊那個人在下棋時是怎樣表現(xiàn)的?
生:左邊那個人他專心致志地下棋。
師:你有過專心致志的經(jīng)歷嗎?當什么的時候,你是專心致志的。
生1:當我看書的時候,我是專心致志的。
生2:當我聽課的時候,我是專心致志的。
師:你們還能用那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專心致志的人。
生1:聚精會神。
生2:一心一意。
生3:全神貫注。
生4:一絲不茍。
師:大家積累的詞語真多!
師:課文還有三句話,你讀懂了那一句?
生:我讀懂了為是其智弗若與?這一句,我是這樣理解的: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
師:你讀懂了,能讀好嗎?來,試一試。(生讀)
師: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好這一句,這一句后面有個什么符號,這是什么句?
生:問號,這是反問句。
師: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生:反問的語氣。
師:一起讀出反問的語氣。(齊讀)
師:再問的強烈些!(生再讀)
師:問得更強烈些!(生再讀)
師:作者是怎樣回答的?
生:曰:非然也。(個別讀)
師:讀得肯定些!(再讀)
師:一起肯定地回答!(學生齊讀)
點評:教師的教讀是建立在學生自讀了基礎上,重視教在難讀處,教在學生朗讀不到位之處。
師:讀到這里,你還有讀不懂得地方嗎?
生:沒有了。
師:課文基本讀懂了,老師想看看你們讀好了沒有,注意語速放慢些。
(學生齊讀全文。)
師:效果好多了,還不行。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后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jié)奏晃動。
(師示范:弈秋,通國這善弈者也。,生笑。)
師:你們別笑,讀出滋味來的人都是這樣。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師:來,配上動作,讀出韻味來。
(學生配動作朗讀。)
師:下面,老師和大家對讀,老師讀一句白話文(也就是一句翻譯),你們就讀一句文言文,能背的更好。
(師生對讀)
點評:縱觀上面的教學片斷可以看到,學生的多讀、品讀、熟讀代替了以往教師法所多余的串講和串問,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得到了充分地展現(xiàn)。
四、交流感受
師:你剛才在讀文言文時感覺和白話文(現(xiàn)在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1:文言文比現(xiàn)在的白話文字數(shù)少,表達比較簡潔。
生2:朗讀時感覺韻味不一樣。
師:對,讀古文時停頓比較多,語速要慢些。
生3:文言文中的用之也比較多。
師:你很細心,之乎者也較多,這可是文言文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師:我們通過文白(文言文和白話文)對讀初步感受了文言文的一些特點,下一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把這篇文言文讀好背好,并交流感悟文中的道理。
(下課)
點評:通過對比交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點。
【總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思維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學弈》這節(jié)課整個教學中遵循了自主性,扎實性,探索性的統(tǒng)一,既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又重視培養(yǎng)了學生體驗探究的能力。
1、體現(xiàn)以讀為本,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新課程標準總目標下提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中,教師能樹立朗讀是第一位的觀念,以讀貫穿始終,讓學生通過多形式、多種角度地朗讀,如自由讀、對比讀、配動作讀等;使學生讀得有味,讀得有神,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2、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閱讀期待是面對文本,產(chǎn)生一種期待心理和期待視野。本課通過講譯文故事導入,讓學生產(chǎn)生了較強烈的閱讀期待,他們急于去領略文言文的風采,急于去感受文言文的韻味。這種期待過程,外在的表現(xiàn)是閱讀的興趣、欲望,內在的表現(xiàn)是已對學生引發(fā)了對文言文的感悟。
3、文白對讀,降低難度:
教師引導學生先讀白話文,再讀文言文,最后文白對讀。這樣降低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強化對比,便于學生對文言文形成感性的認識,使學生讀懂文言文的過程變成接觸、感受、發(fā)現(xiàn)的過程,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層面,也為學生今后文言文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
擴展閱讀
《草原》教學實錄及點評 1
【教學實錄】
師:上課。
生:起立。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師: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請你們聽一首歌,請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錄音,生閉眼聽歌想像。
師:歌曲就聽到這里。現(xiàn)在請同學告訴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說。
生:草原。
師:請你用完整的句子說。
生:我仿佛看到了草原。
師:好,還有嗎?
生:我仿佛看到了馬兒在青青的草地上奔跑。
師:很好,(對另一生)再請你說。
生:我好像看到很多人騎著馬在草原上奔跑。
師:很好,還有嗎?你說。
生:還有看見草地上有許多蒙古包。
師:用完整的句子說。
生:草原上
師:我仿佛
生:我仿佛看見草原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蒙古包。
師:說的很好,你說。
生:我仿佛看到了許多人在唱歌。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的想像力很豐富。今天我們就要隨著老舍先生優(yōu)美質樸的語言來到大草原上領略它美麗的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
板書:
草原美麗風光民俗風情
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生:草原。
師:現(xiàn)在請你翻開書,迅速地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然后劃上記號,讀給你們的組員聽。讀完以后,記錄員手上有一張表,請你們評比之后,寫下誰讀的最好。開始。
生讀課文。
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讀。
(巡視)
師:老師了解到大部分同學都已經(jīng)劃出了自己最喜歡的句子?,F(xiàn)在請你把它念上幾遍,然后你們小組可以聚在一起評比誰讀的最好。雖然你們中間有桌子隔著,但是沒關系,你們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聚在一起,讀給小組長聽,讀給組員聽。
生離開自己的座位,小組內讀句子。
師:老師表上的格子打得有點小,但只要是你們覺得讀的好的同學,都可以把名字寫上去。
生繼續(xù)讀句子,互評。
師:我看到有些小組已經(jīng)讀完了。請讀完的小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師:每個小組都選出了誰讀的最好,能不能告訴我你們小組誰讀的最好???
生不敢舉手
師:自告奮勇,被選為讀的最好的同學能不能請你來讀給我們聽?
幾個學生舉手。
師:好的,你來讀。
生讀句子。
師:好,我們同學要幫助你,有兩個字要幫助你。哪兩個字?你說。
生:這個鄂溫克他讀成了額溫克
師:只需要把正確的讀出來。
生:還有羞澀。
師:請坐??赡軇偛磐瑢W們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我說選出最美的一個句子,還有其他小組的誰來讀?你來。
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師:還有沒其他同學是選這個句子的?你來讀一讀,你是選這個句子的。
生讀句子。
師:同學們覺得這個句子怎么才能讀的更好呢?要強調什么地方?你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你們覺得三位同學哪位讀的更好?
生指某一同學。
師:我們學著她讀一遍。請你們拿起書,我們來讀一遍這個句子。
生齊讀句子。
師:有讀不同句子的嗎?好,你來。
生:在天底下輕輕流入云際。
師:有一個句子我們同學要幫助你。你說。
生:應該讀勾勒。
師:好,請坐。這些句子實在太美了,她讀了好幾句。有沒有同學讀一句的?有跟她相同的嗎?
生:有。
師:好,你來。
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師:有讀這一句的嗎?
生:有。
師:來,請你來。
生讀句子。
師:我們怎么強調這個羊群啊一會兒上去了,一會兒又下來了?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吧。用你們實際的朗讀來告訴我。
生齊讀該句。
師:還有讀別的句子的嗎?別的句子也很美呀~還請你。
生: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師:還有讀這個句子的嗎?你來,我們請個男孩子。
生讀句子。
師:注意,翠色欲流的翠是個平舌音。你再讀一遍。
生:翠色欲流。
師:好的,請坐。還有同學讀這一句的嗎?
生:(指另外兩個學生)她們倆。
師:你們兩到底誰來?
生互相推辭。
師:那么兩人一起來,好嗎?
生齊讀句子。
師:你想幫助他們是不是?
生:應該讀渲染。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一遍。注意,既然是輕輕流入云際,我們要怎么樣啊?
生:輕輕地讀。
師:你們表現(xiàn)給我看。
生齊讀句子。
師:不夠輕輕。師范讀。再讀一遍。
生再齊讀。
師:多美的句子??!這么美的句子,我們要想個辦法把它們表現(xiàn)出來。現(xiàn)在呢請同學們用《草原》學生用資料里面的圖片,在里面選一張你覺得最適合你選的那個句子的圖片,用它制作一張幻燈片,讓大家看看在你的想像中這些句子應該是怎樣的景色。老師現(xiàn)在把自主權還給你們。
(教師取消教師機屏幕廣播)
學生制作幻燈片,教師巡視。
師:有的同學已經(jīng)完成了,有的同學還沒完成。當你們的小組全部完成以后,你們可以互相去看一看組員的作品,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張圖片,這張圖片哪里表現(xiàn)了句子里的意境。
學生繼續(xù)制作幻燈片。
師:有些同學插了圖片以后發(fā)現(xiàn),我的文字怎么不見啦?這時候你就要把鼠標放在圖片上,點右鍵,再點疊放次序,然后再點置于底層,這樣子你的文字就出來啦。
師:把妳們制作好的作品就這樣放在那里,是不是所有人都制作好了,舉手給我看一看。現(xiàn)在你們可以去逐一看一看某個組員的作品,并且聽他說一說他為什么要選擇這張圖片。比如說先看01號的,再看02好的,然后03、04如此類推。最后評出誰的圖片插得最恰當,把句子理解得最好,把他的名字填寫在信息表上,能不能很快做好?。亢玫?,進行吧!
生離開座位,交流、互評。
師:沒弄完的同學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弄完,那你現(xiàn)在就不要再弄了,要去評比別的同學誰做得好。
師:已經(jīng)評比完的小組可以回歸原位。老師再給一分鐘的時間,沒完成的小組趕快完成。
師:好了,時間到了,請同學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們按組次來匯報?,F(xiàn)在老師要回到我的控制上。(教師機屏幕廣播)請各個小組的匯報員告訴我你們組哪一臺機被評為制作得最好的?把機號報上來。A組先報。
生:A04。
師:A04是吧?我們一起來看看A04。(屏幕廣播A04)請制作這個幻燈片的同學,請你起立,你告訴我們?yōu)槭裁茨阋眠@張圖片?
生:因為句子說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這里的天都顯示出來了(用鼠標指出)而且也可以表示空氣很清鮮,天空很明朗。
師:你怎么解釋空氣很清鮮啊?
生:不語,稍迷惑。
師指圖片:按這個圖片來說,什么叫空氣很清鮮?
生:因為這里(以鼠標指圖中天空)從近往遠處看,很多東西都能看的很清楚。如果空氣很混濁的話呢,這里的視野就沒那么廣闊。
師:說的很好,我們同不同意她的呀?
眾生:同意!
師:請坐,說的很好。B組是哪一位做得最好?
生:有三位。
師:請你先說其中一位。
生:01。
師:我們來看看B01,也是這幅圖,也是這個句子。有沒有不同于這幅圖的。
生:B05。
師:我們來看一下。(操作屏幕廣播)請制作這幅幻燈片的同學說一說你為什么要選擇這幅圖片?
生:因為那個羊群很多,很像一朵大白花,還有草地很綠,所以我選這幅圖。
師:有沒有選同一幅圖的同學?說說你的理解。
生:因為這些羊群在草地上就像給草地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師:好的,我們看一下,除了這兩個句子,有沒有選其他句子的?C組,請你們匯報一下,如果有跟這兩個句子是一樣的,就不用說了,說不同的句子的。
生:C01。
師:好,我們來看一下。(操作屏幕廣播)看你選的是哪個句子。你為什么選這個句子???
生:因為這個河水很清澈,就像明如玻璃的。還有一些小鳥在這里散布。還有這個草原也很空曠。
師:嗯,對應了忽飛忽落的小鳥和明如玻璃的帶子,請坐。有沒有挑選不同的?現(xiàn)在其他小組你們可以自由推薦,哪一個是跟前面這幾個句子都不一樣的?
生:D05。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操作屏幕廣播)請你說說為什么選這個句子?
生:因為這些馬跑得很快。
師:你怎么知道馬跑得很快?
生:因為我看見它的步形跑得很快,還有草跑得很快。
師:草被踢起來了,對吧?說明馬跑的快,還有誰是選這個句子的?你說說你的理解。
生:我覺得他們跑得特別快,因為這些騎馬的人他們只睜開蒙蒙眼,地上的灰塵蒙住了他們的眼睛,讓人感覺馬跑得特別快,草也飄了起來。
師:這里有一個詞:襟飄帶舞你們根據(jù)這幅圖能不能理解襟飄帶舞是什么意思。那里是襟,那里是帶呀?
生:(指畫面)這里就是襟飄帶舞。
師:這里是什么地方?
生:頭上系的是頭巾,腰上系的是腰帶。
師:對,頭上的頭巾飛起來了,腰上系的腰帶也飄揚起來了,這就解釋了襟飄帶舞。我知道同學們看著圖片都能理解很多句子,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看其中一句,在你們的書本中,請你們看(師范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有沒有同學是理解這句話的?
師:除了理解句子之外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網(wǎng)站,(操作教師機廣播,出示網(wǎng)站)是關于蒙古族的民俗風情的,怎么研究呢?老師有一個計劃,請組長上來抽簽,把任務領回去,小組圍繞這個任務進行研究,然后把研究結果寫在信息表上,下次交給我,可以嗎?
小組張上前抽簽。
師:展示一下,你們抽的什么?
生:手把肉。
生:熱情好客。
生:蒙古包。
生:摔跤。
生:獻哈達。
生:服飾。
師:下節(jié)課就請同學們就你們的研究結果向我匯報。
師總結:今天我們跟著老舍先生這些質樸優(yōu)美的語言,去領略了大草原上的美麗風光,雖然我們還沒有詳細研究民俗風情,但是我們的心已經(jīng)跟著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飛到大草原上去了。我們還借助幻燈片理解了在字典的解釋中不好理解的字詞,比如說渲染啊,像綠色的大花呀等等,希望同學們知道我們利用幻燈片或者利用上網(wǎng)來理解課文是為學習語文課服務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扎扎實實的學好語文。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讓語文學習更有趣、更有效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夠細心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的語文課更有效、更有趣。謝謝大家,下課!
生:起立!老師再見!
《猴王出世》教學實錄及點評
王春燕
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師: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生齊讀)
師:課題的后面有個?、?,表示這篇文章下面配有注釋。這篇課文有很多注釋,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它。昨天你們預習了嗎?
生:(齊)預習了。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預習的?
生:我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都畫下來了,另外我還讀了五六遍。
師:等會兒你要好好展示你的朗讀,好不好?
生:好。
師:你呢?
生:我先畫出了好詞好句,又把自己不認識的字加上了拼音,還找到了一些讀不通、讀不懂的句子,去查找了它的意思和如何斷句。
師:厲害,不愧是師大附小的同學!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的前面有個閱讀提示?閱讀提示中有這樣兩個問題:(課件出示: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師:你思考過嗎?下面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在關鍵的語句下面畫一畫。待會兒我們來交流。(學生自學)
【妙哉!全課由閱讀提示楔入,看似平淡,實乃奇崛!何故?閱讀提示也是教材,就像課文、就像插圖、就像注釋、就像各式各樣的課后思考題、練習題??上?,現(xiàn)如今,教材一說早已被我們窄化為課文二字了。課文要細讀,其他教材焉能一掃而過、浮光掠影?比如,此課的閱讀提示,細讀,則至少蘊涵下述信息:其一,課文寫了石猴來歷和石猴成王的經(jīng)過,這是主要內容;其二,課文先寫石猴來歷,后寫石猴成王的經(jīng)過,這是寫作順序;其三,帶著這兩個問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便不攻自破;其四,這兩個問題表露了編者以故事情節(jié)為取向的閱讀理念。其實,小說的閱讀還存在另兩種取向,人物形象取向和語言表達取向。如:石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所體現(xiàn)的就是人物形象取向,而作者是怎樣寫石猴成王的則反映了語言表達取向。此課教學,正是以人物形象取向為經(jīng),以語言表達取向為緯,構建了一個有別于傳統(tǒng)小說教學的新范式。此乃解讀本課的不二法門?!?/p>
師:石猴是從哪兒來的?誰能用文章中的話告訴大家?
生:(讀)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師:你們跟她找的一樣嗎?簡單說,這猴子是從
生:石頭里迸出來的。
師:了解了石猴的出生,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他?
【四兩撥千斤!撥到人物形象的感知上來,自是正事!】
生:神奇。
生:奇妙。
生:非同一般。
【神性,乃猴王形象的一個側面。】
師:他是怎樣成為猴王的呢?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
生:石猴是因為自己有本領,幫助眾猴找到了水源,可以使它們有安身之處,眾猴就得履行自己的諾言,拜他為王,可以說他是憑著自己的本事成為猴王的。
師:這個本事,說具體一點兒,就是什么?
生:在這里是指他能進到洞里又出來,并能帶給大家一個安身之處。
師:回答非常完整。石猴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又能安然無恙地出來,成就了他當王。讀到這里,這石猴又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三句不離形象!趁熱打鐵,點到為止。】
生:石猴給我留下了勇敢的印象。
生:石猴勇敢無畏,一心為公。
師:一心為大家。
生:石猴給我的印象是他非常勇敢,而且有自信。
師:同學們,一迸,迸出了一個石猴;一跳,跳出了一位猴王。這猴王的形象已經(jīng)活靈活現(xiàn)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里。那么,吳承恩先生是用怎樣的語言把它寫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地放聲讀讀第一自然段,感受感受。(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至此,以故事情節(jié)為取向的閱讀模式落下帷幕,閃亮登場的,乃是以語言表達為取向的課堂實踐,而以人物形象為取向的教學主線則一以貫之。正所謂,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行所當行,止所當止?!?/p>
二、細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師:同學們讀書的姿勢特別好,讀書的聲音也特別好聽。哪一句話寫石猴寫得特別生動?
生:(讀)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師:有同感的請舉手。
(生都舉手)
師:那我們一起來讀讀?。ㄕn件出示這句話)
(生齊讀)
師:讀著這樣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生:石猴在山中活蹦亂跳。
生:我好像看見他在山中采樹上的果子。
生:他在山中嬉戲玩耍。
生:他在山中自由自在、活蹦亂跳,左走走,右走走,采一朵山花,飲一點澗泉。
師:呵,這花果山就是石猴的什么呀?
生:家!
師:快樂老家!自由天堂!誰再來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快樂來,讀出他的自由來!
(指名讀)
師:謝謝你。同學們,請你把目光聚焦在語言文字上,從怎么寫的角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只此一句,課眼也!何等明朗!何等脫俗!課眼者,語文意識也!語文意識,說白了就是關注怎么寫、為什么這么寫的意識,就是將閱讀旨趣由思想內容轉移到語言表達上來的意識。通覽全課,以教師的語文意識喚醒學生的語文意識,從而傳遞課程的語文意識,正是其教學脫俗于傳統(tǒng)語文的心氣所在!語文意識實乃本課教學的價值皈依!】
生:我覺得這段文字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師:你能把這個排比句讀給大家聽嗎?
生:(讀)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
師:剛才這位同學發(fā)現(xiàn)了四百多年前的排比句,兩個排比句,真了不起!吳承恩先生寫石猴,譴詞造句非常講究,里面有很多秘密。你發(fā)現(xiàn)一個,我們就按你的發(fā)現(xiàn)先走進去看一看。(課件出示第一分句: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同學自己讀,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自讀)
生:我發(fā)現(xiàn)每句話都是三個字,前一個字是動詞,后兩個字是名詞。
師:真是大發(fā)現(xiàn)呀!這幾個詞全都是寫石猴的動作,如果把它讀出來,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節(jié)奏呢?
【發(fā)現(xiàn)什么?構詞方式,語言節(jié)奏。而這,正是語文意識燭照下的語文發(fā)現(xiàn)!】
生:(讀得慢)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因為猴子在山中快樂地行走著,非?;钴S,所以要讀得有激情。
師:很有激情很活躍,那你為什么讀得像打太極呢?請你再試試。
(生再讀)
師:有進步。誰能讓石猴的身影在我們眼前跳起來?
(指名讀)
師:你的聲音很好聽,可我怎么也沒有聽出石猴在山上行走、跳躍,只聽到一群小學生非常遵守紀律地坐在教室里!我也來讀一讀,好不好?
生:好!
(師范讀,語速稍快,節(jié)奏跳躍。)
師:你們也這樣讀一讀。
(學生自由讀)
師:我看到這位男同學讀的時候還帶著動作,很有感覺。你來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讀得輕快、跳躍)
師:這石猴跳起來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生齊讀)
師:同學們,三個字的短句,有跳躍感,讓石猴在字里行間跳起來、動起來!往下讀,你還會有發(fā)現(xiàn)。自己試試看。(課件出示第二分句: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學生自讀第二句)
【其實,語文存在就像一只手,手心是內容,手背是形式;手心是思想情感,手背是語言表達;手心承載人文性,手背體現(xiàn)工具性。他們是一體兩面、合二為一的,可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在這里,語言的跳躍感正好切合了石猴頑劣、活潑的性格特點,內容與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p>
師: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生:我覺得這個是四個字的排比句。
師:這四個字是隨便排列的嗎?
生:我還發(fā)現(xiàn),前兩個字都是一些動物,后面一個字是人和人之間的一些關系。
師:這些動物是石猴的
生:是石猴的親戚朋友。(眾笑)
師:是哪些動物?
生:狼蟲、虎豹、獼猿、獐鹿。
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蟲字?這個蟲,可不是我們玩的毛毛蟲,知道是什么嗎?
【細!古今詞義有差別,點到為止。】
生:昆蟲。
師:是長蟲,知道是什么了嗎?蛇!
(生發(fā)出驚訝的聲音)
師:這石猴與狼蟲
生:為伴。
師:虎豹
生:為群。
師:獐鹿
生:為友。
師:獼猿
生:為親。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石猴呀?請你把他讀出來。
(指名2生讀,讀得很有感情。)
師:同學們,往下讀,更有意思了!(課件出示第三分句)自己試試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欣喜地)它們就像詩一樣,對得非常整齊。
師:一對對子!你們經(jīng)常誦讀古詩文,一定有感覺。我們來對一對。夜對
生:朝。
師:宿對
生:游。
師:石崖之下對
生:峰洞之中。
師:誰能讀出這樣的石猴?
生:(帶著古詩文的韻味讀)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眾笑聲、掌聲)
師:你們真是太厲害了,讓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
師:如果把這三個分句,連成文中的長句子,你還能讀好它嗎?自己先試試。
(學生自由練習)
師:誰向我推薦一位?自告奮勇也行。
(指名讀)
師:最后一句讀得最好。這三個分句,第一個分句要讀得跳躍,老師建議你讀后吸一口氣,再讀下面的句子。
(再指名讀)(全場掌聲)
師:非常非常好!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這一段好不好?我來起頭,你們接著讀。
師:(讀)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
生:(接讀)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師:讀到這兒,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石猴?拿出筆,在這個句子邊上寫下批注。
【猴性,乃猴王形象的又一個側面。不可不點,不可多點。】
(學生默讀、批注。)
師:我來了解一下,你寫的是
生:友善。
生:活潑。
生:有親和力。(眾笑)
生:活靈活現(xiàn)。
生:活潑可愛。
師:老師也寫一個(師板書:頑皮可愛)。同學們,作者寫作的是活潑、跳躍的石猴,用的語言也非常短促、跳躍、有節(jié)奏。反過來說,正是這樣的語言,讓我們讀到了一個頑皮可愛、活潑跳躍的石猴。內容與語言高度融合,這就叫經(jīng)典。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研讀第二個問題,讀(課件出示閱讀提示)!
【結合具體語言現(xiàn)象,滲透語文意識,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強大的內容慣性,極易將學生的閱讀視野撞離形式的軌道。故此,語文意識需要過來人不斷提醒、不斷召喚?!?/p>
生:(齊讀)課文是怎樣寫石猴成為猴王的?
師:請你抓住一兩個關鍵的句子進行研讀,用心體會語言的秘密,做下記號,待會兒我們進行交流。
【再次提醒!再次召喚!注意,要研讀的,不再是習以為常的寫什么,而是正在語文意識燭照下明朗起來的怎么寫。所謂語言的秘密,就是怎么遣詞造句、怎么謀篇布局、怎么剪材、怎么修辭的秘密,這正是語文課程的獨擔之任?!?/p>
(學生自主研讀,同桌討論)
師:我看同學們都很有收獲,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要怕出丑,要勇敢。
生:我找到了這一句:(朗讀)哪一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首先,從這么多的語句中,我感到,吳承恩在寫這里的時候用了擬人的手法。猴子是不會說人語的,但是他卻把人語用在了猴子身上,他把這個猴子說得活靈活現(xiàn)。再加上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這里的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和跳字把石猴的動作描寫得十分生動。(眾掌聲)
師:我要拜你為師?。ū娦Γ┠阈帐裁??
生:周。
師:周老師,請坐。(眾笑)
師:同學們,你也研讀這句話的請舉手。好,我們把這句話讀一讀,再來感受感受。
(生齊讀:連呼了三聲徑跳入瀑布泉中。)
師:剛才他說得非常好,我還想建議你們再讀讀猴子的語言,讀讀他說的話,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建議一說,妙不可言!即便是對語言秘密的研讀,也有一個相對集中、突出重點的問題。盡管學生的研讀取向不離語言表達,且條分縷析、有理有據(jù),但,這種研讀,是散漫的、無界的,東一榔頭西一錘。教師的建議,及時將學生的目光拉回到猴王的話語特點上。正所謂,傷其十指,莫如斷其一指。】
生:(齊讀)我進去!我進去!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猴子非常自信,感到對這件事情很有實力。(眾笑)
生:他很有活力,我進去,我就一定能?。ㄕ坡暎?/p>
生:他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我進去,我就一定能出來。我就是猴王了?。ū娦?,掌聲)
師:如果換一種寫法,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呢?(課件出示,改成:我進去吧!我進去吧!)
【比較,只有比較,才是發(fā)現(xiàn)語言秘密的無上秘法!語言的張力在比較中激活,語言的魅力在比較中彰顯,語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較中熠熠生輝!大道至簡!】
生:我感到那好像是強人所迫的樣子。
師:勉強。
生:我感到他猶豫不決。
生:我感到他是被逼著進去的。(眾笑)
生:我感到他沒剛才那樣自信。
師:所以呀,這話一聽就不像是從石猴的嘴里蹦出來的。讓我們再讀課文里的語句。連呼了三聲讀!
(生齊讀)
師:難怪有一位大師說,一流作品與二流作品之間的區(qū)別,往往只差幾個字。同學們,像這樣描寫石猴的語言短促、重復,文中還有幾處,你讀一讀,再感受感受。
【高品位的語文意識,正是在對語言細節(jié)的細膩、細密品讀中,得到砥礪和提升的?!?/p>
(學生跳讀課文,感受石猴的語言特點)
師:誰讀到了?
生:(讀)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師:同學們,什么是大造化?
生:在這兒指福氣和運氣。
師:大家都有福氣了,不用再受老天之氣了。怎么讀呢?
(生有感情地齊讀此句。)
師:還有嗎?
生:(讀)眾猴把他圍住,問道:里面怎么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
師:一聽又是石猴的語言。
生:(讀)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
師:請你關注這個都字,可以加上動作,試試。
生:都隨我進來!進來!(做動作)
師:像不像猴王???
生:像!(笑)
師:讓我們一起來一遍,加上動作。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邊做動作邊讀)都隨我進來!進來!
師:讀到這里,你又讀到了一個怎樣的石猴?請你在相關的句子邊上寫下批注。
【人性,猴王形象的第三個側面。感悟形象,可謂不離不棄,芳齡永繼?!?/p>
生:我讀到了一個有自信、有勇氣、毛遂自薦的石猴。
生:我讀到了勇敢。
生:我讀到了大膽。
師:我們每個人都讀到了自己心中的石猴。我也寫一個。(師板書:敢作敢為)
三、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師:(邊總結邊板書)同學們,讀了《猴王出世》,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僅僅是一個猴子,頑皮可愛;他更像一個人,敢作敢為;如果你走進《西游記》,你會更強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神,他神通廣大,神異出眾!喜歡這樣的猴王,真的不需要理由,這就是經(jīng)典的魅力!
【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神采飛揚。】
師:在這篇經(jīng)典名著里,語言的珍珠隨處可見。請同學在最后一點時間里,再挑選自己認為最精彩的語言讀一讀,背一背。(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感受語言、領悟語言,最終要落實在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上。否則,感悟到的東西往往是過眼煙云、轉瞬即逝?!?/p>
師:同學們,40分鐘時間很快就到了,我想,上了這堂課,大家一定發(fā)現(xiàn):讀經(jīng)典,不僅要讀懂寫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寫的,因為(課件出示)
生:(齊讀)寫什么人人看得見,怎么寫對于大多數(shù)人卻是個秘密。
【一語道破,天朗氣清!捅破了窗戶紙,開啟的卻是一個本真、絢爛、充滿著語文氣息的課程世界。想起了徐志摩的詩,為要尋一顆明星,我沖入這黑茫茫的荒野,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芒!善哉!】
師:希望同學們一生都與經(jīng)典相伴。下課?。ㄕ坡暎?/p>
語文意識和小說教學的閱讀取向
《猴王出世》一課,以其銳意的創(chuàng)新意識、鮮明的課程主張、嫻熟的教學藝術、扎實的課堂效果,受到了與會教師的積極評價和普遍首肯。這一課帶給我們的課程啟示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對課程內容的重新加工和處理上。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說白了就是兩件事,第一,教什么,即教學內容的把握和處理;第二,怎么教,即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就語文教學而言,教學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本質的、決定著課程價值的。然而,很不幸,迄今為止,出現(xiàn)問題最多、最嚴重、又最不為廣大語文教師所覺知的,恰恰就是教什么的問題?!逗锿醭鍪馈芬徽n,正是對教什么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獨到的思考、展示了自己充滿膽略、閃耀智慧的實踐。
一.撥云見日,以語言表達為取向的本體觀
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既非工具性,亦非人文性,而是其獨一無二的言語性。言語性,是指語文課程所獨具的學習個人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的語言運用和表現(xiàn)的特殊屬性(潘新和先生語)。這才是語文課程、語文教學的獨擔之任?!逗锿醭鍪馈芬徽n,其彰顯的教學主張正是這種以語言表達為價值取向的課程本體觀。從教學時間的配置比例看,全課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于梳理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內容,四分之三的時間則是用來品讀、咀嚼、領悟、積累課文的語言和表達范式。從教學語言的意圖指向看,諸如:
猴王的形象已經(jīng)活靈活現(xiàn)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里。那么,吳承恩先生是用怎樣的語言把它寫出來的呢?
請你把目光聚焦在語言文字上,從怎么寫的角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作者寫作的是活潑、跳躍的石猴,用的語言也非常短促、跳躍、有節(jié)奏。反過來說,正是這樣的語言,讓我們讀到了一個頑皮可愛、活潑跳躍的石猴。內容與語言高度融合,這就叫經(jīng)典。
難怪有一位大師說,一流作品與二流作品之間的區(qū)別,往往只差幾個字。同學們,像這樣描寫石猴的語言――短促、重復,文中還有幾處,你讀一讀,再感受感受。
上了這堂課,大家一定發(fā)現(xiàn):讀經(jīng)典,不僅要讀懂寫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寫的,因為寫什么人人看得見,怎么寫對于大多數(shù)人卻是個秘密。
這些教學語言,是教師的語文意識在課堂實踐中的一種自覺表現(xiàn),它們的意圖是語言表達,它們的指向是語言表達,它們的回饋也是語言表達。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目標、教學意圖、教學的價值取向大多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用語上。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則是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他們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語言節(jié)奏和人物特點的有機統(tǒng)一,是語言表達的準確、細膩和傳神,是怎么寫、為什么這么寫這個對多數(shù)人來說的語言秘密。
二.獨辟蹊徑,以人物形象為取向的文體觀
從教材的閱讀提示看,其對小說這一文體的閱讀取向定位于故事情節(jié)上。自然,這一定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畢竟,小說能夠吸引人讀下去的首先在于它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但,這一取向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語文課上成了情節(jié)分析課,語文本體的落實往往成了空中樓閣、天方夜譚?!逗锿醭鍪馈芬徽n,貫穿始終的不是情節(jié)分析,而是對猴王這個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讀。從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到細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最后在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上收官,其以人物形象為取向的文體觀明明朗朗、一以貫之。
以人物形象為基本取向的文體觀,符合小說創(chuàng)作的主要意圖,符合小說閱讀的根本原則。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情節(jié)敘述、環(huán)境描寫,無不以刻畫和塑造人物形象為旨歸。抓住了人物形象這個綱,就能有效舉起小說閱讀的所有目?!逗锿醭鍪馈芬徽n,對猴王這個人物形象的解讀,可謂獨辟蹊徑、獨具慧眼。對人物形象的特性把握,教師抓住了不可思議的神性、活潑頑劣的猴性和敢作敢為的人性,三性合一,形成一個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對神性的解讀,立足于石猴的來歷敘述;對猴性的分析,立足于石猴的動作刻畫;對人性的把握,立足于石猴的話語描寫。總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取舍有度、主次分明,不枝蔓、不板滯,靈動而不失穩(wěn)重,細膩而不失大氣。
三.對癥下藥,以喚醒意會為取向的主體觀
在學生的課程經(jīng)驗中,語文意識是一位沉睡的魔法師。沉睡是因為被催眠,被誰催眠?被自己的常態(tài)閱讀催眠,被平時的常態(tài)課堂催眠。常態(tài)閱讀,注意力的分配往往在文本內容上,形象、情節(jié)、環(huán)境、情緒、細節(jié)等等,學生透過語言這面鏡子,看見的是紛紜繁雜的大千世界,是語言所指向、所表現(xiàn)的那個對象性存在,而語言這面鏡子本身,則往往熟視無睹、習焉不察,即通常所謂的得意忘言;常態(tài)課堂,因了本體意識的失落、課程理念的滯后,往往將教材內容、課文內容當做教學內容,以為讀懂、讀深、讀透了文本內容,就是完成了語文教學的任務,殊不知這個任、那個務,往往是替人作嫁、自食苦果。
其實,語文學習必須同時睜大兩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視思想內容,一只眼睛聚焦語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眼龍,睜大了注視內容的眼,死閉著本該聚焦語言形式的目。怎么讓學生睜大這只眼?靠學生的自得自悟恐怕為時已晚,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我們這些過來人結合具體文本、具體語言、具體情境,在語言表達處、在文本秘妙處、在遣詞造句處、在謀篇布局處時時喚醒、常常提示,庶幾方能使學生雙目炯炯、切實受用。
《猴王出世》一課,正是在喚醒意會中實踐著自己的課程主體觀。師生的平等,在人格、在制度、在權利。畢竟,在知識、經(jīng)驗、能力、學養(yǎng)、智慧上,教師就是教師,教師必須教師。誠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讀多少書,讀出了什么,讀出了多少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永遠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智慧水準和教學效果的潛規(guī)則。
讀什么?讀什么更有價值?怎么讀?怎么讀更有成效?這些,是《猴王出世》一課中教師在不斷喚醒學生去警覺、去思考、去感悟、去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從怎么寫的角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讀什么、讀什么更有價值的意識喚醒和提示。
如果換一種寫法,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呢,這是怎么讀、怎么讀更有成效的意識喚醒和提示。
學生的語文意識,正是在教師這個過來人、個中人的一次又一次喚醒、提示、傳遞、激活、啟示、引領中,得到了切實的感悟、澄明的覺醒。
此乃語文之幸!此乃學生之幸!此乃教師自己之幸!
《媽媽的賬單》教學實錄及點評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媽媽的賬單》教學實錄及點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媽媽的賬單》是篇略讀課文,文章的切入角度比較獨特??吹絻鹤娱_出的賬單,媽媽什么也沒有說,把報酬如數(shù)放在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下了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一份賬單,把母愛的無聲、無私、無價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陸虹老師教的這節(jié)課,思路簡單清晰,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人文精神的感悟互相交融,很好地體現(xiàn)了略讀課文的特點。下面擷取幾個教學片段來探討。
板塊一:初知大意,概括內容
師:這篇課文先寫了什么?
生1:小彼得給媽媽列了一張賬單。
師:(板書:彼得賬單)小彼得為什么要列這張賬單?
生1:他想索要每天幫媽媽做家務的報酬。
師:(板書:索要)課文再寫了什么呢?
生2:媽媽收到小彼得的賬單后,也給小彼得列了一份賬單。可媽媽寫的都是0芬尼,不要小彼得1分錢。
師:(板書:媽媽不要)課文最后又寫了什么呢?
生3:小彼得把那些錢還給了媽媽,他知道自己錯了。
師:(板書:知錯)現(xiàn)在,大家能不能看著板書,簡潔、清楚地講一講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1:課文先講小彼得給媽媽列了一份賬單,索要做事的報酬,再寫媽媽也給小彼得列了一份賬單,她不要做事的報酬,最后小彼得知道自己錯了,把60芬尼還給了媽媽。
師:講得不錯!老師建議你把“先”和“再”去掉。誰愿意再來試一試?
生2:課文講了小彼得給媽媽列了一份賬單,索要做事的報酬,媽媽也給小彼得列了一份賬單,不要彼得的一分錢,小彼得知道自己錯了,把60芬尼還給了媽媽。
師:說得簡單又清楚。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吧!
師:剛才,我們是用了什么方法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既簡單又清楚的?
生:我們是先讀課文,然后看看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師:是的,看看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然后再把這些串起來。這是說清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好辦法。
[點評:第二學段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因為剛開始學習說課文主要內容,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比較弱,所以教師把這項任務分解成三個小問題: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當學生回答這三個問題時,教師及時板書,然后請學生以板書為扶手,試著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老師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要求學生一步到位,而是通過一些輔助手段,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板塊二:細讀賬單,發(fā)現(xiàn)不同
師:課文中寫到了兩份賬單,找出這兩份賬單,邊讀邊想,比較一下這兩份賬單有什么不同。
生1:彼得的賬單是向媽媽索要60芬尼,而媽媽的賬單都是0芬尼。
師:兩份賬單的錢數(shù)不一樣。
生2:小彼得做的事情是比較容易做的,可媽媽做的事情都非常重要。
師:你這個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媽媽做的這些事情,小彼得可能就長不大了。
生3:媽媽為他做的事情,時間是非常長的,而彼得只是偶爾幫助媽媽做點事情。
師:是啊,時間可以考驗一個人。媽媽為小彼得做了那么多重要的事,而且一直做了10年,可為什么媽媽在自己的賬單上寫的卻是0芬尼呢?
生1:第一種可能是媽媽認為小彼得還是個孩子,他現(xiàn)在不需要那么多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媽媽想教育小彼得,讓他知道自己錯了。
師:你覺得兩個原因哪一個更重要些?
生1:第二個。
師:看來你已經(jīng)能夠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了。
生2:彼得的媽媽沒有直接批評彼得,保護了他的自尊心。
師:課文從頭讀到尾,有沒有看到媽媽在批評小彼得?但通過這件事,小彼得知道自己錯了。這其實也是體現(xiàn)了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愛。媽媽不要小彼得任何錢,你們知道媽媽求的是什么嗎?
生1:只求他能夠生活得快樂。
師:小彼得的快樂就是媽媽最大的欣慰和快樂。
生2:只求小彼得每天能身體健康。
生3:只求他做一個好孩子。
[點評:陸老師在課文教學中,對教材的取舍十分精當。選取了課文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把兩份賬單放在一起,請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先讓學生讀讀兩份賬單,想想有什么不同;進一步細讀,發(fā)現(xiàn)彼得為媽媽做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媽媽為彼得所做的事都是要花很多心血,而且一做就是十年。有了這個基礎,再來探討媽媽既然做了那么多事,而且一做就是十年,為什么要在賬單上寫0芬尼呢?對比讀賬單是讓學生感受媽媽只有付出不求回報,媽媽的愛是無私的。]
板塊三:創(chuàng)設情境,抒發(fā)感受
師:如果此時此刻小彼得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生1:小彼得,你母親對你這么好,你還向媽媽要錢,你好意思嗎?
生2:小彼得,媽媽讓你在十年里度過了幸福的生活,十年就是10個365天啊,媽媽多不容易啊!
生3:你應該知錯就改,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師:你們說得真好。小彼得一定會認識到自己錯了。這一點課文也寫到了,我們從哪兒看出來?我們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讀到這兒,你會用上哪些詞來形容媽媽所做的一切呢?
生1:媽媽是偉大的。
生2:是關懷備至的。
生3:母愛比海更深,比天更高。
師:爸爸媽媽為了孩子,自己再苦一點、累一點,也無怨無悔。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再來讀讀媽媽寫的這份賬單,共同來感受這份無私的母愛吧!
[點評:通過前面對兩份賬單的深入解讀與比較,學生的內心世界一定會掀起許多波瀾,他們也許會被文中媽媽的無私奉獻所感動,也許會為小彼得不懂事的行為而羞愧,也許會想起了自己和媽媽之間發(fā)生的事。當學生內心充滿情感積淀時,教師適時把小彼得請到了學生面前,讓他們傾吐心聲。此時學生簡單的話語,體現(xiàn)出他們對金錢和親情的價值有了正確的判斷。]
板塊四:聯(lián)系生活,開列賬單
師:在我們生活中,媽媽也是這樣關愛著我們的。小彼得媽媽的這份賬單還沒有把媽媽做的所有的事情列出來。來,讓我們也替自己的媽媽寫一份賬單,把媽媽對我們的愛都寫進媽媽的這份賬單中去。(學生寫完后交流。)
生1:媽媽每天為我梳頭。
生2:每天為我洗衣服。
師:你們的媽媽是不是也為你們洗衣服?
生(齊):是。
師:看到過媽媽的手嗎?
生2:有的時候手裂開了一道道口子,貼著“創(chuàng)可貼”,有時手上有這么大一塊凍瘡。
師:你看,這么冷的天媽媽要為你洗衣服洗被子。
生3:媽媽風雨無阻地接送我,下大雨的時候為我撐傘。
師:媽媽是怎樣為你撐傘的呢?
生3:她經(jīng)常往我這邊移?;氐郊視r,媽媽身上已經(jīng)濕透了,而我卻一點兒沒淋濕。
生4:媽媽還經(jīng)常問我淋著了沒有?如果淋著了,她就馬上把傘移到我這邊來。
生5:我覺得應該在這份賬單后面加個省略號。因為這是一份永遠也列不完的賬單。
師:說得真好!這份賬單飽含著媽媽對我們無盡的愛。
[點評:在學生感受了彼得媽媽對彼得的愛之后,再讓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替自己的媽媽寫一份賬單,讓學生回憶媽媽為自己做的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常、卻飽含著母愛的事,把從課文中體驗到的母愛與學生的生活勾連起來。老師還十分注意細節(jié),如,抓住洗衣服這件事,進一步問:看見過媽媽洗衣服的手嗎?當孩子注意到媽媽的手都裂了一道道口子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真切地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了?!皩戀~單”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升華。]
《學弈》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研讀課文、探究疑難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賞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理解語句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2、簡介作者,認識孟子。
3、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試讀質疑
1、初讀課文。交流對課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點。
2、再讀課文。指導學生借助課后注釋和工具書,了解故事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質疑。
三、研讀交流
1、探究疑難,深入研讀:
⑴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①引導學生對照注釋,說說句子的意思,同時借助課件,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詞句的基本方法。
②相機指導學生理解者、也的含義。
③通過反復誦讀,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⑵使弈秋誨二人弈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①自由朗讀,交流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明白幾個之的不同意思。
②學習生字,指導識記書寫。
③運用成語分別概括兩人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了解白話文與文言文的聯(lián)系,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④指導朗讀。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語言美。
⑶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①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句子的意思說明白,說順暢。
《學弈》教學反思
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其博大精深昭示著中華歷史文化的悠久與燦爛。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思想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其重要作用與深遠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在教學《學弈》這篇文言文時,我以為應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經(jīng)歷對照注釋理解、朗讀、背誦、感悟等過程,享受文言文學習的樂趣。
一、反復朗讀感悟方法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們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地思維。
1、教師范讀引好路子: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沒有相應的基礎,而文言文在讀音、意思、朗讀方法上與現(xiàn)代白話文的巨大差別,都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所以教師的范讀對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有滋有味、聲情并茂的朗讀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反復朗讀讀準讀熟:
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讓他們借助注音讀準生字;教師也應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及時地指導學生正確地讀音,并能通過反復朗讀讀熟課文、正確斷句。
3、字斟句酌弄清意思:
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探究的時間,引導他們結合課后注釋弄懂字、詞、句的意思,并通過獨立說、同桌互說等形式予以落實,待別是對課文中的之、其、為三個詞出現(xiàn)一詞多義現(xiàn)象,應引導學生在逐字精讀的基礎上,通過進行比較歸納,弄清他們的不同意思,總結出它們在用法上的規(guī)律。
二、熟讀成誦感悟道理
在學生熟讀成誦、完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啟發(fā)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感悟、思考、分析、討論如下問題:
1、兩個跟弈秋學下圍棋的人表現(xiàn)有何不同,結果怎樣?
2、《學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習后有何體會?
經(jīng)過師生平等互動,個體感悟思考、集體分析討論,達到共識:兩個學下圍棋的人在主觀條件(智慧一樣)和客觀條件(一起向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弈秋學習)相同的情況下,卻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原因在于兩人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一心兩用?!秾W弈》告訴我們,在學習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學習態(tài)度的專心與否決定著學習結果的好壞,因此,我們一定要專心致志地學習。同時也應認識到,如果弈秋能對一心兩用的人嚴加管教,那么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總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自始至終讓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來,既有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究,也有小組的合作學習。這樣既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能自主精讀翻譯文言文,又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規(guī)律,探索疑難問題的能力。
《學弈》
《學弈》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奕秋通國教誨俱學弗若曰矣。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根據(jù)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說說課文的內容。懂得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懂得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領大家去尋寶。這可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文言文,文言文語言簡練,含義深刻。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的《學弈》就是一篇優(yōu)秀課例,想學好文言文嗎?老師知道學好文言文的訣竅,你們想不想知道?出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xian)?!保▽W生齊讀)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今天我們就運用這一訣竅去尋寶吧。不過要想得到寶藏需要你闖過如下三關;(課件展示)指名讀。一是“讀”,能正確隔詞斷句,把課文讀通讀順。二是“義”,能根據(jù)注釋了解每句話的意思。三是“悟”,能結合實際,體會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敢不敢闖關?“闖關尋寶活動”開始了。
首先進入第一關:讀。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
課前布置同學們預習課文了,誰想展示一下?
指名讀,學生評價,教師指導讀好文言文速度要慢,能正確隔詞斷句。
師范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韻味,讀一遍。根據(jù)老師讀的用筆在文中標出停頓,并在心里跟著老師讀。生給老師評議。
自己練習讀,讀不好的地方可以請教小伙伴,也可以問老師。
指名讀,挑戰(zhàn)讀,師生評議。
5、齊讀。
進入第二關:義。
三、整體感悟大意
1、讓學生對照著課本中的注釋,結合著插圖,自己試著揣摩每句話的大意,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作上標記,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課文大意,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共同討論。還有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全班交流:
給下面的文段加上標點并翻譯全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明確: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2、從上文概括出兩個成語:專心致志心有旁鶩
3、譯文:
弈秋是全國著名的下棋高手,讓他同時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聚精會神,一心只聽從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表面上也在聽,實際上卻一心想著有只天鵝將要飛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學下棋,盡管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成績肯定趕不上人家。(難道)這個人的智慧不如那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
小組代表說課文的大意,互相評議,補充。只要主要意思不錯即可,學生說不準的,教師給予點撥。師適當板書。
(2)師說課文大意。生評議。
(3)小組質疑,同學討論,教師點撥。
進入第三關:悟。
四、交流感悟
1、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指名說。
師總結并板書(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善始善終、一心一意等,不能三心二意,)
2、你做到了嗎?今后你打算怎樣做呢?學生交流。
小結:做到的同學繼續(xù)保持下去,沒做到的同學從現(xiàn)在起立即改正,會讓自己更優(yōu)秀、更出色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jīng)順利闖過了三關,你找到寶藏了嗎?告訴大家你都找到了哪些寶藏?指名交流。
師小結:會讀,能理解課文大意,能領悟其中的道理、認識了文言文,等等,這都是無價之寶,只要你繼續(xù)努力,你會找到更多的寶藏。
五、品讀,讀出其中的韻味。
出示一副古建筑圖,讓學生交流此時想干什么?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指名讀,評議。齊讀。
六、小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1、出示部分課文內容,一些重點詞句用括號表示,讓學生試著填空。
2、學生自己練習。
3、指名交流。
4、同桌互相檢查。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yè):
正確地背誦并默寫課文。自己設計作業(yè)。
板書設計:
學弈
一人一人
專心致志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材料的翻譯訓練,熟習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2.理解專心致志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弈秋敗弈》選自《劉子專學》,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呢?
二.詞語點讀:
“非弈道暴深”,弈道:此處可解釋為解決棋的困難局勢的對策。暴:突然。深:深奧、復雜?!扒橛袝喊怠保核枷搿⑿睦砩铣霈F(xiàn)了暫時的糊涂。情:此處可理解為思想、認識、心理等。暫:暫時。暗:糊涂,不明白“笙猾之也”:笙曲干擾了他?;簲_亂,干擾。之:代詞,他,指秋。
三、出示文言語段,要求學生點讀翻譯
第1句,“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意思是:秋是全國下棋最好的人。也可譯為“秋是全國有名的善于下棋的人”。
第2句,‘‘當弈之時,有吹笙過者,傾心聽之,將圍未圍之際,問以弈道,則不知也?!币馑际牵阂淮?,當他正在下棋的時候,有個人吹著笙路過,秋專心地聽起笙來。這時,他的棋正處在將要被圍困消滅的時候,問他有何對策,他回答不出來’了。
“當弈之時”:正在下棋的時候。“有吹塹過者”:有個人吹著笙路過。笙:一種簧管樂器。過:路過。:傾心聽之”:專心地聽笙曲。傾心:主竺之:代詞,指笙曲?!皩磭唠H”:將要被圍困消滅的時候。將:將嚴’
即將。圍:圍棋中的術語,包圍消滅的意思。際:時候?!皢栆赞牡馈保簡査惺裁?下棋的)對策。道:此處可解釋為下棋的對策?!皠t不知也”:
(他)就不知道了。則:就。
第3句,“非弈道暴深,情有暫暗,笙猾之也?!币馑际牵翰皇墙鉀Q這盤棋的困難局勢的對策突然變得復雜深奧了,而是他暫時糊涂了,因為動聽的笙曲干擾了他。
四、用自己的話說說全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一次,弈秋正在與人下棋,有人吹著笙路過,弈秋專心聽起笙來,結果這盤棋弈秋失敗了。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如果不專心,即使本領高強,也難免要失敗。
五、弈秋失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文章只是寫出了弈秋敗弈的直接原因——“笙猾之也”,沒有點明故事要說明的道理。但是,讀者讀后自然會想:一個棋藝高超的人,在一盤并不復雜的棋中卻失敗了,不是因為他的棋藝差,而是過路人吹的笙曲干擾了他,這說明什么呢?細心揣摩,自然可以領悟其中的道理。
兩則寓言的寓意相反相成,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只有聚精會神、全神貫注才能做好。)
六、讀一讀,練習背誦
課后小結:學生運用學習的知識自己學習第二篇古文,學生能夠運用課文材料,進行翻譯訓練,熟悉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學弈》教學札記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弈》教學札記”,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老師們,大家下午好:
《學弈》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八組選編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學語文課本選入的第一篇文言文。通過寫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他們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所以,如何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的興奮點就成為我在備課時考慮最多的問題。下面我就說說我的設計思路、我在備課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我教學之后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對老師們有所幫助。
一、設計思路
1.利用舊知遷移,談話激活興趣。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首先,我利用孟子的一句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為切入點,先鼓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新知的自信心,又從學生熟悉的有關孟子文言警句引入孟子的介紹,再利用一個深入淺出的例子,飯否,消除了學生學習文言文難的心理障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易學,為學好本課提供了動力。
2.讀通全文,整體感悟,了解課文梗概。
學生初學文言文,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讀不通順。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都落在朗讀上,樹立了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這部分教學我采用了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的范讀,感知正確的句中停頓和語氣。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完成由讀正確到讀連貫的過程,使學生在書聲瑯瑯中興趣盎然。
3.讀懂全文,激活思維,自悟句意文意。
讀懂全文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照書后注釋,讓學生由知道每句話的意思到了解全篇內容,這是教學的難點。全文共五句,為了降低解釋的難度,我在教學中堅持先扶后放,先學后教再學的原則,以平等的心態(tài),幫助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第一句話很簡單,我就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并引導學生悟出學法。第二句話比較長,也有難懂的地方,我組織學生采用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互動。課文的最后三句是議論部分,我放手讓學生自學來解決,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讓學生讀懂哪句就解釋哪句,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中,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4.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想象,鼓勵創(chuàng)新。
學生在輕松愉悅、活躍自主的氛圍中,讀通、讀懂了課文,接下來是明理的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學弈經(jīng)驗總結會,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意在改變傳統(tǒng)模式為明理明理,而將學生直接引入課文內外的各個角色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到達體情悟道自然不刻意的目的。將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再次推向高潮。
二、備課中的幾點感悟:
1.字字落實逐字精讀
盡管教參對初次接觸古文的小學生在譯文方面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正確講解文章大意即可,但教師在備課時,翻譯文言文必須做到字字落實,這樣才能游刃有余的駕馭課堂,例如,我第一次試講時,學生提到者也,之為等。可是我給出的答案卻比較模糊。因為相當多的文言文字詞具有一詞多義的特點,所以備課時教師最好能做到逐字精讀、比較加歸納、總結出規(guī)律。雖然在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提到的復雜知識點,我們可以一言帶過,但這只言片語也一定不能是含糊錯誤的,應該要有啟發(fā)性,應該對他今后學習有所幫助。(我的困惑是這方面的資料很難找到,決大多數(shù)都是意譯。)
2.教法的確定,以學定教。
最好的教法不一定有華麗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要有實效性,只有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良好踏實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后的一點體會:
1、讀的環(huán)節(jié)耗時過長,
2、教學內容安排過多,如用兩課時來完成的話,可能還可以擴充一些同類型的課外文言文,以豐富學生知識。
3、有的句子讓學生讀的目的性不強.
最后,同樣以孟子告子中的一句話共各位老師共勉,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及點評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七課,76頁《小小的船》。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短小優(yōu)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朗夜空美麗的景色,詩中寫了小女孩子把月亮當作船,坐在彎彎的月亮上觀看藍天上閃閃的星星,表現(xiàn)了女孩喜悅的心情。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能力和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文共有4句話。第一句是個比喻句,用并列的形式把彎月比喻成小船。第2、3兩句借小船稱代月亮。其中兩頭尖是彎月與小船成喻的相似點。第4句直寫我坐在彎月里觀看天上的的見聞,本詩想象合理,富有情趣,形象鮮明,多用疊詞,韻節(jié)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合低年級兒童朗讀、背誦。
課文配有插圖,圖把詩的意境畫出來了,在閃爍著群星和藍色的天空里,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坐在兩頭尖尖似小船的月亮上,看得出來,他是把彎月當小船,把藍天比作大海,把閃閃的星星比作浪花。小船在這一望無際的天海之中蕩漾,多么自由自在。
【學情簡析】
學生已學完漢語拼音,可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順課文。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發(fā)兒童的興趣和想象。學生對星星、月亮、船、孩子之間的關系不易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
【課前組織】
小朋友,今天呀,有這么多的老師來我們班看我們小朋友上課和學習的表現(xiàn)。我們要拿出一(2)班的狀態(tài)來,給老師們留下你文明守紀,聰明乖巧又能干的印象好嗎?謝謝合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請聽: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銷,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這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你真棒!出示:月亮圖???,這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像小船、鐮刀、香蕉、微笑的嘴形)美嗎?以前有位名叫葉圣陶的老爺爺,他也覺得這彎彎的月兒很美很美,于是就把它寫成了一首詩歌。你們想聽聽葉爺爺是怎么寫的嗎?那我們就來欣賞、享受吧!放錄音:聽了這首詩歌,你覺得怎么樣?也很美很美吧!
二、提示課題,整體感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這首詩歌,名叫《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齊讀,題目中哪個是生字?誰來告訴大家船這是幾拼音?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老師告訴大家,船字的右上方,是橫折彎)。
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板書:怎么樣?看見了什么?
接下來,小朋友借助拼音,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給句子標上序號。看哪個小組合作的最融洽、愉快!開始吧!
愿意把課文讀給老師們聽嗎?請站起來,誰來當當小老師,把課文教讀一遍好嗎?老師這里有一份精美的禮物先送給你,掌聲有請某某小朋友。(老師又要提醒小朋友把書本斜豎起來,跟小老師讀。)老師謝謝你!這份精美的禮物就送給你。
小朋友讀了課文,肯定認識了很多字?,F(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開火車考好嗎?開的好老師有獎,按環(huán)形軋道開,嗚嗚火車開了,咔嚓咔嚓嗚──火車到站了,停!這些字你有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嗎?老師提醒大家:亦、見、這些字寶寶呀!還很調皮,他們躲在詩歌里,想和我們捉迷藏,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把他們圈住留下來好嗎?開始自由朗讀課文。課文共有幾句,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三、學習課文,想象創(chuàng)新
指名讀第一句,小小的船指什么?為什么說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還有誰補充嗎?
我們來比比這兩個句子,出示:
彎彎的月兒。
彎的月兒。
哪句寫的最可愛?為什么?
(第1句。因為彎彎寫出了月兒的美,還把月兒的形象寫的更加的具體、形象。)看到這彎彎的月兒,好像是一只小小的船,這時候,圓圓的心里怎么樣?你呢?那我們就用高興的語氣來讀讀這一句話好嗎?(我告訴大家:兩個相同的字在一起是一個疊詞。讀的時候,第一個字要讀重音,第二個字要讀輕聲,還有兒字在詞末也讀輕聲。)師范讀,大家試讀。
月兒都是彎彎的嗎?回憶一下,你平時看到的,也可以小組交流一下,指名匯報(月初是彎的,月半是圓的)。
你知道什么也是彎彎的?大家討論一下,(小溪、山路、小橋、大河、街道)
彎跟什么字相反?板書:彎──直。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怎么樣?大家看,月兒的兩頭是否尖尖的?邊問邊板書:你還看過什么物品的頭也是尖尖的?小組交流,教師參與,組長匯報,按我們組的小朋友看過什么是尖尖的句式匯報。(大頭針、縫衣針、鐵釘、圖釘、剪刀頭、鉛筆頭)
多可愛的月兒啊,誰能把它那可愛的樣子給讀出來?指讀,我們集體也來讀一遍好嗎?齊讀,復蓋小女孩圖,看看誰坐在兩頭尖的月兒上了,?她坐在月兒上干什么?用誰在干什么的句式回答。出示句式:
圓圓為什么要坐在月兒上去看天空?(因為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一樣,坐上去很舒服,所以,)
這樣可愛又舒服的月亮船,你想上去坐一坐嗎?心里很急吧?別急別急,我們馬上上去。先閉上眼睛,放音樂,課文錄音,出示夜空圖,創(chuàng)造性的描述,小朋友,今晚是一個新月懸空,星斗滿天的恬靜的夜晚,你就是圓圓了,坐在小船里飛上藍天,在那美麗又晴朗的太空中遨游,多爽啊,多開心唷!
等音樂停后,下來吧,下來吧,快告訴我,你在夜空中看到了什么了?
邊板書邊畫:閃閃的星星星星一閃一閃有趣嗎?像個俏皮的小孩子,跟我們眨眼睛。你平時看到過什么東西也是一閃一閃的?小組交流一下(彩燈、霓紅燈、螢火蟲發(fā)出來的光)
是呀!剛才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藍藍的天、藍藍的天空像什么?你還看到什么?不止,不止,別滿我!那圓圓看到的也是這些嗎?她是怎么說的?(聽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先來說一下只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除了看到星星、藍天外,其他的什么都沒看見)為什么只看見這些呢?(因為是在夜空里)如果是白天呢?還能看到什么?小組討論。
四、小結課文,培養(yǎng)想象
晴朗的夜空,有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月兒像小船,藍天像海洋,多美啊!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小朋友都看見了,請你回憶一下,以前還看見哪些美麗的自然景色。也可以小組交流一下,然后說給大家聽。是呀!自然界里有許多美麗的東西,等著我們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去描繪呢!
五、擴展學習
跟著錄音機,表演讀或者表演唱,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讀到的、說過的畫下來好嗎?
學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6、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7、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1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www.lz13.cn)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6、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2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5、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2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32、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3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37、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39、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42、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4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45、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4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47、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學弈 教案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言就象一艘大船,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與我們現(xiàn)在的白話相比,文言好比是根,白話是枝葉,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奕》,課文講的是學下棋的事情,我們呢,可要從中學習一下文言的朗讀、理解了。
師:你們知道“弈”是什么意思嗎?
生:學棋。
師:學弈就是——
生:學下棋。
師:圍繞學下棋課文講了件什么事呢?請你一字一句地讀讀課文,注意把音讀準。
(生自學三分鐘)
師:把你認為難懂、難讀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看著大屏幕,不加拼音,誰來讀一下。
(生讀,師打斷)
師:你覺得她哪個字讀不準,可以幫她糾正一下。
生讀。
師:剛才大家讀這篇古文你讀起來有什么感覺?
生:別嘴。
生:難讀。
生:讀不通順。
師:你覺得哪些地方最難讀。
生讀難讀的句子。
師:老師也想配上音樂來背誦一下,請你聽過之后給老師一個評價。
師背誦,生給以熱烈的掌聲。
師:你們?yōu)槭裁唇o老師掌聲。
生:你讀得很有節(jié)奏。
生:很有感情。
生:該重的重了,該輕的輕了,抑揚頓挫。
生:字音讀得很準。
師:其實老師第一遍讀時也覺得不好讀,非常難懂,你覺得老師是怎么讀懂的?
生:經(jīng)常練習。
生:我覺得你理解得快。
生:你把意思弄懂了。
師:對,多讀多練,就會像剛才你們所說的那樣,把文章讀得有節(jié)奏,抑揚頓挫。你想試試嗎?接下來你來試一試。
生讀。
師:怎么把文章讀懂呢?
生:結合注釋理解。
生:查字典。
師:還可以向周圍同學請教。好,開始吧。
生自己練讀。
師:通過剛才的讀,你都把哪句話的意思弄明白了,哪句話還沒有弄明白?
生解釋理解了的句子的意思。
生:我不明白“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br> 生:“為是其智弗若與?”我不明白。
生:……
師:有沒有把這幾句話弄明白的。
生解釋弄明白的這幾句話。
師:誰能連起來把全文意思說一說。
生說全文的意思,比較流利。
師:鼓掌,非常的通順、連貫。下面老師配上插圖,你會說說它的意思嗎?
生再說。
師:他說得怎么樣?
生齊說好。
師:怎么沒表示呀?生鼓掌。誰再來說一說。
生再說。
師:她說專心到到致志時,你可以看圖那個人的神態(tài)、動作。好,她說得這么好,怎么也沒有表示呀?(生掌聲)
師:好,大家讀懂了,也理解意思了,能不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呢?給你一點時間,自己練一練,我們來試一試。也可以看著大屏幕。
生自己在下面練習。
師找一生讀,生鼓掌。
師:他讀得怎么樣?大家為什么給他鼓掌?(很有感情)但他有兩個音讀錯了?
弗(fú)若,為(weì)是。
你再來讀一下,好嗎?
生再讀。
師:這一次糾正了錯誤,讀得很好,讀出了文章的韻味,誰能再來試一試?
生再讀,讀完后下面給以掌聲。
師:大家為什么給他掌聲?
生:他讀得有感情,很通順。
師:你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
生:我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在下面練習了。
師:誰愿意再來試一試。
生讀。
師:你讀得很有韻味?!耙恍囊詾橛续欩]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痹賮碜x一遍。
生讀。
師:“為是其智弗若與?”應讀出什么語氣?問句,你再來試一試。
生讀。
師:好,有“問”的語氣了,誰愿意再來問一問?
生讀,兩次將“弗”讀錯。
生再讀。
師:一齊來一遍好嗎?
生齊讀。
師:請大家觀察一下,這篇文章有一個字反復出現(xiàn)了許多次?
生:“之”。
師:請你找一找這個字分別出現(xiàn)在哪些句子里?它們的意思一樣嗎?
生分別找“之”字出現(xiàn)的四個地方,并解釋其中的意思。
師:大家讀通了課文,并且在感情地讀了課文。那么,同樣是跟弈學棋的兩個人?為什么一個人學得好?另一個人學不好呢?
生:一個人專心致志,另一個人三心二意。
生:一個人學得很專心,另一個人想著怎么把天鵝射下來。
師:“專心致志”這個成語就出自這個故事。你們還知道哪些成語出自文言文。
生:掩耳盜鈴。
生:揠苗助長。
師:一個人學得專心致志,另一個人學得怎么樣?
生:三心二意,心不在焉。
師:你有這樣的體會嗎?先和同位說一說。
生:有一次老師講奧賽題,我覺得我會了,就沒有認真聽,跑神了。結果在做和它同類型的題時就不會了。
生:有一次考試,發(fā)下卷子一看,覺得題特別簡單,就慌忙做完了,覺得全對,就交卷了,心里還想,我交得真早呀,結果只得了72分。
生:……
生:……
師:我們看不管下棋,還是做其他事。智力是不是最主要的呀?最主要的是什么呀?態(tài)度。這真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
師:我們看這篇文章,剛開始大家覺得不好懂,現(xiàn)在讀出了韻味,你們的秘訣是什么呀?
生:先理解意思,認真讀,再仔細體會感情。
師:好,同學們都學得專心致志,由開始的不會讀,到后來的熟讀甚至背誦,其實文言文學習并不困難,秘訣就在多讀多背而已。這里老師也有兩則短小的文言文,請你自己來讀一讀。
出示兩篇文言文。
師:希望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學習更多的文言文,也可以上網(wǎng)、去圖書館查資料學習文言文,使我們的文化底蘊更豐厚。
下課。
資料提供者:
《學弈》其它雜項
(引子)文言文是建國以來新教材第一次將其引入小學課本,小學生的反映如何呢?江長冰教師在執(zhí)教中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下面是他和廖少俊老師將學生的真實情況整理如下:
法國教育部長貝魯在構想21世紀教育事業(yè)藍圖時,把加強拉丁語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要求小學生從5年級就開始學拉丁語。眾所周知,拉丁語是一種古老的語言。為什么如此發(fā)達的現(xiàn)代化國家竟然要孩子們去學這早已消亡的老古董呢?貝魯解釋說:因為它是掌握現(xiàn)代語言的極好基礎。文言文是我國歷史的載體,了解了他們,就能清楚地認識我們自身;文言文中有豐富的精神資源,它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因此我們認為,小學生學習點文言文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我校六年級學生首次接觸文言文《學弈》后,對初次學習文言文所觸發(fā)的感受。
●文言文難讀、難背、難理解
在談到初次讀文言文的感受時,大多的學生就說一個字:難。難讀、難背、難理解。
馮夢琳同學在感受中談到:我現(xiàn)在是六年級的學生了,課本上的內容慢慢變難了。古代的人怎么這么怪啊,只用一個字代表,反正一個字:難。不僅是難,讀的時候非常繞口,也難理解。老師叫大家背下來,雖然是短短幾句話,可讀了幾十遍就是背不下來,煩!文言文,古代的人說話為什么這么怪呢?比如: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這句話好怪,全國干什么要說通國;棋又說弈,也就是的。唉!
何卓夫同學說到:我讀的第一個文言文小說是《西游記》,這本書還比較容易懂,并且還有中文翻譯,使我讀得津津有味??墒堑搅肆昙?,老師要我們讀《三國演義》,那里面文言文的意思我根本看不懂,雖然有中文翻譯,但你還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翻譯,有時候不懂的字書上沒有翻譯,因此,沒有一次不是當場睡著(失眠的人可以看《三國演義》)。因此,能勉強看完一章就算刻苦了!
黃燦海同學以難得要命為題目寫道:不過有一課使我要背得很久,那個就是文言文。這次,是在課堂里面背誦的,可是一節(jié)課我還沒有背誦完,不過這篇文言文的字數(shù)很少,但是我還是要背很久,實在是太難了,也可以說是實在背不下去,背完一句,想背第二句話的時候,但又忘記了前面一句話是什么,把這個文言文一句一句的背完,最后想一句一句的連起來背,但是又想不起來,腦子可能放的太多東西了,沒有地方放下這個文言文。我覺的這些文言文好難好難,看起來的確很用意,但讀起來是非常難,不順口。現(xiàn)在都是什么時代了,還學這個東西干什么呢?應該學別的東西了吧!以前的那些人說的話,我們這個時代好難翻譯,我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什么吾殺了誰誰誰,我就不知道什么是吾,唉!為什么以前的字要該成我們這個樣呢?難的要命!
王楠同學則是覺得學文言文難以接受,他在感受中談到:江老師給我們介紹文言文之后沒幾句,我們就開始覺得有危機感了。為什么?聽著江老師在那里之乎者也的介紹文言文,我才知道學習文言文有多么難!比如說一個之字就有很多種意義:的、他、前一人我們常常把它給搞反了。還有思援弓繳而射之,使弈秋誨二人弈聽都聽不懂,好象在說外星人的語言。突然江老師冒出一句:你們誰知道惟弈秋之為聽是什么意思?這一問,我們可傻眼了,一個字都不懂,更別說一句話了。隨后,江老師又讓我們把課文背下來。不會吧,舌頭在嘴巴里繞來繞去,嘰里咕嚕的。好象在唱現(xiàn)在最流行的饒舌歌,下課之后,話都說不出來了。文言文啊,文言文。你實在是太難了,我們這些無知的學生怎么接受嘛!
剛開始接觸文言文的時候好多字都不同,好像是一個三歲小孩在默寫一篇二年級的文章一樣,很奇怪,就算看到注釋仔細琢磨也是一點也不懂。而且仔細聽了老師的講解也無濟于事,因為我學完了明白了,但過了三分鐘我就什么就都忘記了,腦海了找不到一點文言文的知識??次难晕目刹幌罂础度龂萘x》和《西游記》里的白話文一樣簡單,白話文只要配合書里的注釋再仔細琢磨就可以看得懂了,可文言文卻沒有那么簡單,它既要配合書里的注釋,仔細聽老師的講解,再加上自己仔細的琢磨,慢慢看,才能明白一點。要想把全部都看懂,就要用上你的全部注意力去看。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幾個字的意思:也:的。弈:下棋和棋。思:想。當然,因為我是三分鐘就會忘記文言文的,所以,剛才我寫的那些文言文的字我都是想破腦袋才想出來的。我忘記文言文的速度可是我忘記別的東西的速度的很多倍。有一個最好的例子可以證明:我背誦其它課文的時候,第一次背就非常流利,過了一個月我才可能忘記??墒潜痴b帶有文言文的課文,過了十分鐘,就會忘的一干二凈,什么都想不起來了。張?zhí)煊钔瑢W這樣說。
廖子淵同學認為文言文是別扭的文章:今天,我們上的課很不尋常,因為我們上的是從沒見過的文章,這篇文章寫都是文言文,我們讀起來的確很別扭,很難搞懂什么意思。這篇文章的確很難,如果你不相信,那我就考考你,雖與之懼學,拂若之矣是什么意思?哈哈,不知道吧,讓我告訴你吧!意思是:雖然兩個人在一起學,而他的棋藝不如另一個人。怎么樣?是不是很難?
難背是鄭南代同學對初學文言文的最大感受:文言文真是難!我們在學校上的課都是課文,為什么文言文總是那么難呀?星期一的早晨老師又要我們背書,真是難、難、難呀?老師說回到家一定要背誦。我回到家就立刻讀、讀、讀,我讀了很久就立刻背書給我家長看,第二天,老師就立刻叫我們背學弈,真是難呀?我們現(xiàn)在就快要背給老師聽,學弈的這篇文言文好難啊!老師要我們背文言文的課文,真是難。
也有同學這樣說:怎么之乎者也一大堆。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哦,天??!這是什么東西,比英語還難讀,文縐縐的,讀得我舌頭都要斷啦。我猜想,古人的舌頭一定是長長的,那樣就可以繞來繞去了。
以上的同學都各自說出學文言文的難處,而金承源同學也則把文言文當作困難來對待:文言文這個東西學又難學,背又難背,一個個字都那么別扭,根本背不出來嘛,也領悟不出他的意思。我聽了老師的仔細講解后,覺得文言文根本都不難,反而覺得很簡單。因為文言文就等于一種困難,我們一直努力地戰(zhàn)勝困難,跟這個文言文困難戰(zhàn)斗,今因為時代不同了,所以對我們來說會很難,但是老師講解,我們就會慢慢學會了。
●文言文好學、好玩、很有趣
文言文難學是學生初學文言文普遍的感受,但這里有部分學生則發(fā)現(xiàn)了文言文的精練、有趣、好學。
昌帥勇同學覺得文言文精練,比現(xiàn)代的白話文好:剛開始學文言文的時候,看到那些字跟書本上的知識不同,書本上的都是現(xiàn)代語言,而文言文是用古時候的語言來說,有些句字用幾個不同的意思的字來組成,卻拼湊成了一句古代句子的意思,所以,就覺得讀的很吃力。課堂上老師給我們講每句的含義,課后,我細細的品味著剛才老師所講的內容,我感覺到古人所說的話與我們現(xiàn)代的話有所不同,首先,現(xiàn)代的課文廢話太多,沒意義,很乏味,枯燥;但是文言文就不一樣了,他的話簡練,廢話不多,意義很好,每個字、都有不同的意思,都包含著精華,雖然比較難理解,但比起老教材好多了。文言文,雖難,但好懂,所以文言文是比較好的。
劉妙儀同學覺得學文言文越學越好玩:文言文,可能對我們來說會很難學,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很好玩。開始上課了,大家擦著汗,讀著來自遙遠的古代人寫的文章文言文。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教室傳來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老師開始解釋了,大家都很興奮。老師說學習文言文還要逐個字筆記下來,我想,這么好玩的東西還是第一次見。我著急著,原來古代的文章是這樣的,句子后面還要什么也、之、與,真是奇怪,果然是好玩。我學著讀著,越覺好玩。曰:非然也哈哈,這個特別好玩。我以前不知道它什么意思,原來它的意思是說:不是這樣。或許你對這不感興趣,不過只要你慢慢學著讀,就會覺得好玩。比如: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然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可是我跟著老師學,這種好玩的感覺就更加深厚了。瞧瞧,現(xiàn)在學習文言文越來越容易了,你說:學習文言文是不是越來越好玩?
羅梓健同學明白了原來文言文也是如此簡單的:初學文言文,只有一個字,難!可是,當你繼續(xù)學下去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文言文越學越有趣!這可不是吹牛,實際上就是這樣子的。就拿二十五課《學弈》來說吧,剛開始我看的時候,就覺得這些文字實在是難理解??纯春竺娴淖⑨?,足足有二十四個,看得我都眼花了。再加上我還有一些不懂的地方,加起來就不止二十四個了??墒抢蠋熞蟊痴b,雖然看上去是很少,可是一背起來可就要半個鐘頭不等。慢慢的,老師要教著一課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了許多注釋,這使我又更容易理解了。有些翻譯錯誤的地方,老師也會更正,并且還要我們寫下來。剛開始我聽得有點困,到了要更正的地方,我馬上精神起來了,一口氣地把正確的注釋都寫下來了。再翻翻《三國演義》,我覺得比剛開始更容易理解了。文言文是大多數(shù)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理解,難就在這里??墒悄銜l(fā)現(xiàn),有許多都是可以用現(xiàn)代文理解的。并且,我還覺得文言文也不是那么枯燥,也是那么有趣,并且越學越有趣。文言文,原來如此簡單。
林良營同學在不情愿學習文言文的情景下發(fā)現(xiàn)了學習文言文的趣味:一打開書,什么之善者,什么非然也,什么弗若之,看得我眼花繚亂,以前學古詩已經(jīng)有一點兒吃力了,現(xiàn)在還要學什么文言文!沒辦法,不懂也要聽,我只有仔細的聽下去了不過,我越聽越覺得有趣,越聽越覺得簡單,我的臉色開始從愁眉苦臉變成滿臉笑容了,這古代的人就是這么的懶,兩個字就偏要寫成一個字,呵呵,還不如我呢!不但這樣,文言文還有教育品質的語句,特別是那一句: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想起我之前一句話都沒有聽的情景我慚愧的低下了頭。老師說文言文是在初中的時候才學的,不過現(xiàn)在的我卻很希望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講文言文,因為文言文實在太有趣了!
譚查理同學更是把文言文看成是一種又難又好玩又值得我們探索的文章:第一次學文言文,我原本以為文言文不會像我爸爸講的那么難,但是我上了文言文這一課,我才知道文言文是那么難,但是也很有趣。我剛開始讀文言文的時候,總是有點變扭,我想,著就是文言文的難處吧!但是到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只要讀慣了,讀起來就像念詩一樣,非常好玩。到了最后,我終于習慣文言文了。讀了文言文之后,我總結了幾個文言文的幾個難出和好玩和容易之處:一、文言文的字很容易被搞渾,比如曰字,我把他經(jīng)常讀成日字。二、文言文的文章總是嚼來嚼去,有點邊扭。這些都是難處。容易和好玩之處有:一、讀熟以后,背起來非常只容易。二、我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文字都是縮起來的,所以不用像背課文很難背。三、我喜歡文言文的那些奇怪的字和奇怪的句。哈哈,文言文真是一種又難又好玩又值得我們去探索的一種文章。
柳家琪同學不僅發(fā)現(xiàn)了文言文的有趣,還深深地迷戀上了文言文:剛剛開始學文言文的時候,我既覺得奇怪,又覺得很難。為什么一個字就能代表那么多個字組成的意思呢?有些字的意思跟這個字好象沒有什么關系。就說弗若這兩個字,不看釋義也不知道在文言文里它的意思是不如。先不說字,就說文,這文言文讀起來還很不順口,比如說:雖與之懼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若與?曰:非然也。這一小段我也要很久才能讀得順,你說把全文背誦有多長時間呢?不過,文言文也很有趣。有趣就是因為它的意思不容易理解。所以就靠猜,猜對的話,就是一篇語句通順的故事,猜錯的話嘻嘻~那就成了笑話了!現(xiàn)在讀多了,也不覺得難了,而且還越來越喜歡文言文。媽媽為我買了一些文言文的書,現(xiàn)在我每個晚上都要讀一篇文言文,因為我已經(jīng)深深地迷戀上文言文了!
●文言文蘊涵著深刻的道理
對文言文除了有以上感受外,有部分同學則認真體會了文言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康明石同學談到:我讀了這篇文章,覺得他說的對。沒有人笨與聰明,人天生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天生聰明。所以只要努力就會成功。許多科學家都是這樣的,他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實驗。才得到今天的成就。我們也應該這樣,靠自己的努力來創(chuàng)造我的明天。我爸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爸爸從小是在農(nóng)村里生活的,因為家里貧困所以上的是最差的學校。但是爸爸憑著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學我應該向爸爸學習,向爸爸那樣學習。
我讀了學弈這篇文言文我知道了,學什么都要認真,就算你多聰明都要認真。吳桐同學這樣說。
【后記】第一次的滋味總是新奇的,其中又夾雜著許多的酸甜苦辣。以上對學生的初學文言文感受的整理,也許在別人看來,它水平低劣,沒有多少意義,而對我們自己,卻敝帚自珍,多少有點整理價值。因為,再沒意義的感受畢竟是感受,再嫩稚的領悟畢竟是領悟,成熟的形成無法跨越它生長的稚嫩階段。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在經(jīng)歷過第一次學習文言文后,在古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詩文中汲取典范的、優(yōu)美的、精煉的語言材料和語言表達方式,通過不斷的誦讀,獲得豐富的語感,從而化古人的語言為自己的言語,為豐富自己的語言打下基礎。
《比尾巴》課堂實錄及點評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種筆畫撇折,認識兩個偏旁八和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思路】
如何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更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呢?設計時,我從兩個方面入手:
1、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制定好認知、訓練和情意目標,根據(jù)訓練點,用網(wǎng)絡優(yōu)勢,制作了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努力創(chuàng)設與訓練點相關的教學情景。
2、以學生為主體,以個別化,協(xié)作式為主要形式,在引導學生全體參與的教學過程中,力爭形成師生共鳴的態(tài)勢,以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材分析】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首兒歌,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內容是充滿兒童情趣的語言,讀起來瑯瑯上口。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識字、寫字,認識新筆畫撇折,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學生分析】
該班學生大都接受學前教育,他們活潑開朗,聰明可愛,因此學生資源較為豐富。經(jīng)過入學來兩個多月的教育,學生們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他們的求知欲、表現(xiàn)欲都很強,課堂氣氛較為活躍。
【教學準備】
CAI課件、小動物圖片。
【教學實錄】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昨天晚上,森林王國里的獅子大王給羅老師打來電話,它說森林王國里今天要進行一場特別的比賽,想請小朋友們去參加,還想請咱們做小裁判呢!想去嗎?
生:想。
師:咱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吧!小火車,開起來!小朋友們,請看!
(教師用課件出示森林王國的圖片)
師:到了到了,就是這了。你看,小動物們早早來到這里作好了準備,連牌子都豎起來了。誰來讀讀牌子上的字啊?(教師用課件出示背景為森林的圖片,然后圖片上有比尾巴。)
生:牌子上寫的是比尾巴。
師:請坐,你讀得真好!原來小動物們今天是要進行比尾巴大賽。(師板書課題:比尾巴)
師:不知道小朋友剛才聽清了嗎?我覺得丁穎珊同學有一個地方讀得特別的好,誰來說說?林宏輝,你來。
生:她那個巴字讀得好輕。
師:哦,她那個巴字讀得很輕。請坐,你聽得可仔細啦!小朋友們能不能象她那樣一起讀一遍呢?試一下,好嗎?
生:比尾巴。
師:真棒!一學就會,那么,現(xiàn)在我們一起大聲的把課題讀一遍,告訴所有的小動物們比賽已經(jīng)開始啦!預備,齊。
生:比尾巴。
二、整體感知、學習問句
師:開始比賽了,這么多的小動物,究竟有哪些小動物要參加比尾巴大賽呢?獅子大王說了,這些參賽的小選手們跟咱們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呢,它們就藏在咱們的課文里面。要細心的小朋友認真讀才能找得出它們?,F(xiàn)在,我們就讀一讀、找一找吧!小朋友們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讀,可以大聲地讀,還可以輕輕地讀。現(xiàn)在就開始吧!
(生讀課文)
師:讀完了嗎?
生:讀完了。
師:小朋友們在下面讀得可認真。找到參賽小選手了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隆重地請出它們吧!
師:一號選手是(生答猴子),小猴子從樹上跳下來了。二號選手是(生答兔子),三號選手是(生答松鼠),可愛的小松鼠排在了兔子的后面。四號小選手是(生答公雞),美麗的公雞走出來了。五號選手是(生答鴨子),大搖大擺得出場的是鴨子。最后一個小選手是誰呀?(生答孔雀)。孔雀最后出場。
三、師邊引導學生說出六種小動物邊貼圖
師:小朋友們真棒,一下里就把這六個小選手找出來了。獅子大王還為它們帶來了衣服,是讓小狗帶來的。(出示課件)衣服上面都寫著小動物們的名字,他讓小狗把這些衣服發(fā)給它們,可是小狗不識字,它正在犯難了。這下該怎么辦?小朋友們愿意幫它一下嗎?(生答愿意)要想幫小狗的忙啊,首先得認認卡片上的字。
(師發(fā)卡片,各小組認字。)
師:現(xiàn)在誰來幫幫小狗?(請學生上臺)
生:兔子,這是兔子的衣服。
師:黃小燕給兔子發(fā)的衣服對嗎?
生:對。
師:你看,小兔子正對著她笑呢!再來一個。
生:這是公雞的衣服。
師:趕快給公雞穿上吧。小公雞在咕咕地叫,好象在感謝她呢!你真棒!誰再來發(fā)?
生:這是松鼠的衣服。
師:趕快給松鼠穿上吧!可愛的小松鼠穿上小背心之后更漂亮啦!
生:這是猴子的衣服。
師:發(fā)給小猴子吧!好,你真棒,還有誰來啊?還有最后兩件衣服了。
生:這是孔雀的衣服。
師:趕快給小孔雀穿上吧!
生:這是鴨子的衣服。
(生帶讀詞語,并將衣服分別貼到小動物圖片的下面。)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指導。
師:最后一個小選手鴨子也穿上了自己的衣服。這三個小朋友一下子就幫小狗解決了難題。你們聽聽小狗在說什么呢?誰知道?
生:它在說謝謝。
師:哦,小狗在說謝謝小朋友呢!小狗真有禮貌!再聽聽小狗又在說什么?它還想讓小朋友們教它認認卡片上的字,當它的小老師呢!我們一起來教它讀讀卡片上的字吧!
(生齊讀卡片上的詞語)
師:真棒!再聽聽,小狗又說什么了?
生:小狗在說再見!
師:說得好。小狗完成了任務,一蹦一跳地離開了。
師:瞧瞧,小選手們都穿上衣服,可高興了!一個個高高翹起了自己的尾巴,著急得想要比賽了。
師:獅子大王給我們列出了六個比賽項目,(師用課件出示課文中的六個問句,生自由讀六個問句。)要求各位小裁判先認真讀一讀。
(生讀六個問句)
師:現(xiàn)在誰把你讀得最拿手的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六個問句)
師:我也想來讀讀了。聽仔細聽,好嗎?
(師選擇一句讀)
師:我讀得和他們讀得有哪里不同呀?
生:你讀到后來的時候揚上去了。
師:再聽聽。(師再讀六個問句)
師:小朋友們再來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個同樣的問號。
師:哦,這個象小耳朵一樣的符號叫問號。這種有問號的句子,我們把它叫做問句。在讀這種句子的時候聲音就要揚起來。下面你象老師那樣再把這六個問句讀一讀吧。誰想再來讀讀這幾句話呢?(兩到三名學生讀)咱們再來開小火車吧!(開火車讀六個句子)
四、學習答句
師:咱們已經(jīng)把比賽的項目弄清楚了,到底誰是比賽的冠軍呢?小朋友們現(xiàn)在就把課文讀一遍,找出比賽的冠軍吧!
(生自由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讀得可認真了,現(xiàn)在肯定知道比賽的結果了。誰來說一說啊?
生:猴子的尾巴長。
師:你把長這個冠軍獎給猴子了。小猴子得了一個冠軍可高興了,你瞧它抓抓自己的腦袋,對莊夢琳說謝謝呢!還有誰來?
生:兔子的尾巴短。
師:瞧瞧,小兔子的耳朵豎起來了,它在說黃翠你真棒!接著比。
生: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傘。
師:還有嗎?
生:松鼠的尾巴彎。
師:恩,這是你評出來的冠軍。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公雞的尾巴彎。
師:小公雞也得了一個冠軍,是謝泳雯評出來的。
生:鴨子的尾巴扁。
師:很好!瞧瞧,小鴨子樂壞了呢!最后一個小選手沒評上,它可著急了,你看看它,趕快跟它也評一個吧!
生: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師:你把最好看這個冠軍給了孔雀。
(生一邊說師一邊將長短好象一把傘扁彎最好看板書在對應圖片的下面。)
師:小朋友們都同意嗎?
生:同意。
師:那我們就一起把這個結果宣布一下,好嗎?
(生宣布比賽結果。)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不錯,你瞧,現(xiàn)在所有的小動物們都知道了比賽的結果了。只有一個人不知道,他是誰呀?原來是森林王國里的獅子大王還不知道,下面我們就一起把評選的結果匯報給獅子大王吧!我來當獅子大王,你們來向我匯報結果,好嗎?
師生一問一答讀。
同桌互相問答。
兩個小朋友上臺表演。
男生扮演獅子大王,女生扮演小裁判,一問一答。
五、拓展訓練
師:比賽結束了,瞧瞧,那邊的小動物在干嘛呢?
(出示課件)
原來它們也想?yún)⒓颖荣惸?下面請小裁判們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然后仿照課文編兒歌。
同桌討論,然后指名說兒歌。
生:我們選的動物是燕子和小金魚。
生1:誰的尾巴象剪刀?
生2:燕子的尾巴象剪刀。
生1:誰的尾巴象掃把?
生2:小魚的尾巴象掃把。
師:還有哪兩個小朋友來啊?
生:我們選的是燕子、魚,還有老鼠。
生3:誰的尾巴象剪刀?
生4:燕子的尾巴象剪刀。
生3:誰的尾巴最長?
生4:老鼠的尾巴最長。
生3:誰的尾巴象掃把?
生4:魚的尾巴象掃把。
六、寫字教學
師:做完了小裁判咱們也該回家了。這時候啊,獅子大王讓小蝸牛領來三個生字寶寶,它們也是來觀看比賽的。可是它們不認識回家的路了,獅子大王想請咱們把它們送回家。要想送它們回家首先得認識它們,你們認識它們嗎?先一起讀一讀吧!(師拿出公、車、云,學生認讀。)
師:我們再來給它們找一個朋友吧!
生:白云。
師:云寶寶找了一個朋友,天上白云飄呀飄。
生:公雞。
師:我們這里就有一只小公雞。
生:馬車。
師:你也給它找了一個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三個字,它們都有一個什么共同點呀?
生:它們都有一個撇橫。
師:(師板書撇橫)這個由一撇和一橫組成的筆畫咱們叫它撇折。(生空書撇折,師出示課件)它們的家在哪里呀?
生:田字格里。
(師邊板書邊講解寫每個字的要領。)
生練寫。
評價學生寫的字。
七、背誦課文
師:下面,我們一起把這篇課文背一遍,回家說給你的好朋友聽。
(師生齊背課文)
八、師生表演《比尾巴》
九、總結
師:今天,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你們真了不起啊,都當了一回最棒的小裁判。希望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森林王國里玩,好嗎?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點評】
該課上得輕松活潑,設計結構安排合理,寫字教學、閱讀教學、識字教學相輔相成。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能夠主動的參與其中,與老師融為一體。首先,老師創(chuàng)設了恰當?shù)那榫?,營造了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在朗讀方面也較到位,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而讀好文中的問句又是教學難點。在本課中,既有細聽老師的范讀,也有自己讀、個別讀、在開火車比賽讀。學生讀的也比較充分。最后,本課的最后還設計了編兒歌這一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欲望,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在教學設計方面,更應該放手讓學生主動去學,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方面還有待加強。讓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甚至創(chuàng)造意義。
《學弈》相關知識
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譯)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時得到,放棄魚而選擇熊掌。生是我想要的,義氣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時得到,放棄生而選擇義氣。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p>
(譯):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父母身上,愛護自己的兒女,并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兒女身上。
3、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譯):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的歷史任務交給這個人,一定要首先磨難他的心志,勞累他的筋絡骨骼,饑餓他的肉體皮膚,空匱疲乏他的身體,所作所為總是被干擾攪亂,借以撼動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堅韌,以增加他原來不具備的能力。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譯):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有害.
6、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備注: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曲阜fǔ)人。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墩撜Z》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所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