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與沉幼兒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4-02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
【學習目標】
1、觀察物體上浮、下沉的現(xiàn)象,尋求使物體上浮與下沉的方法。
2、探究、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能利用物體浮沉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探究物體浮沉條件,培養(yǎng)觀察、動手實驗、分析、概括能力及科學素養(yǎng)和團隊合作精神。
【學習重、難點】
1、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和改變物體浮沉的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知識回顧】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為F浮=_______=__________。
2、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______________,即V排=V物。
3、當物體漂浮在液面上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下列器材如何測出或計算出物體重力的大?。?/p>
【新課學習】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導學活動1:將石塊和木塊浸沒于水中靜止,放手后觀察石塊和木塊的運動情況,發(fā)現(xiàn)塊上浮,塊下沉。
根據(jù)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請你認為:的物體會下沉,的物體將會上浮。
導學活動2:利用小組內(nèi)的器材,完成教材P136頁的實驗
思考:當將一個物體放在水中時,物體可能出現(xiàn)哪幾種情況:
猜想:1.漂?。寒斘矬w漂浮時:F浮與G物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是F浮G物
設(shè)計實驗:
進行實驗:
得出結(jié)論:物體漂浮時F浮G物;在結(jié)論的基礎(chǔ)上進行推導可得出ρ液與ρ物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是:ρ液ρ物;觀察漂浮的物體可得出:V排V物
2、上浮:將漂浮在水面的物體壓入水中,松開手后,物體將上浮。
上浮的物體:F浮G物,為什么?ρ液ρ物,
當物體上浮的過程中,在沒露出水面之前:V排V物,浮力大?。ㄗ儭⒉蛔儯?。
當物體上浮的過程中,在露出水面之后:V排V物,浮力大?。ㄗ冃 ⒆兇螅?。
3、懸?。喝鐖D所示: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靜止在水中,或在水中做勻速直線運動,這種情況稱為懸浮: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ρ液ρ物,V排V物
思考:漂浮與懸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4、下沉:將一鐵塊仍在水中,鐵塊將下沉,測出此鐵塊的重力G=,浮力F浮=。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利用公式可推導出ρ液ρ物,
5、沉底:下沉的物體最終將停在容器的底部,這種情況稱為沉底。物體沉底時:F浮G物,ρ液ρ物,V排V物
當物體沉底時,物體對容器底部(有、沒有)壓力。則容器底部對物體(有、沒有)向上的支持力。
6、交流與總結(jié):
1、如圖所示,浸沒在水中的物體,當F浮G物時,物體在水中將,最終物體將在水面處,此時F浮G物,當F浮=G物時物體在水中將,當F浮物時,物體將。最終物體將。
2、鐵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將一實心鐵塊放在水中,則鐵塊將,最終。木頭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將一木塊壓入水中,松開手后,木塊將,最后將。一物體在某種鹽水中懸浮則能說明鹽水的密度和該物體的密度是(相等、不相等)。如果將該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再放在水中,則大塊物體將,小塊物體將。
7.5《物體的浮與沉》學案3、將體積相同的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A、B、C三個容器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6所示,若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用FA、FB、FC表示,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
二、浮沉條件的應用:
導學活動3:浮沉條件應用之密度計
閱讀教材P138頁“密度計”的文字介紹并觀察圖7-30,了解密度計的結(jié)構(gòu)和用途,完成下面的問題:
(1)密度計是用來測量的工具,它是應用了“物體浮沉條件”中的條件,即:F浮G。密度計在使用過程中所受到的浮力是的。(選填“變化”或“不變”)
(2)觀察圖7-30,并結(jié)合小組內(nèi)的密度計(注意輕拿輕放,不要塤壞),看一看是:。
(3)你能試著解釋密度計的刻度特點的原因嗎?
導學活動4:浮沉條件應用之鹽水選種
(1)為什么干癟、蟲蛀的種子會上浮直至漂浮,而飽滿的種子會沉到容器底呢?
(2)鹽水選種要將種子放入濃度適宜的鹽水中,若鹽水的濃度過大或過小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導學活動5:浮沉條件應用之潛水艇
閱讀教材P139頁圖7-32及相關(guān)文字,用潛水艇模型模擬上浮和下潛的過程,了解潛水艇的浮沉原理:潛水艇是通過改變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的。
導學活動6:浮沉條件應用之熱氣球
三、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1.改變物體的體積來改變物體的沉浮情況。應用:用浮筒打撈沉船、飛艇、氣球。
例:飛艇要上升時應向飛艇里、(沖氣、放氣)使體積變、浮力變,當飛艇要下降時應氣使飛艇的體積變、使浮力變。
2.改變物體的重力來改變物體的沉浮情況。應用:潛水艇。
例:用塑料瓶、透明膠帶、螺母、麥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圖制作了一只潛水艇模型.為使?jié)撍鲁?,則必須從進排氣管處(吹氣/吸氣),潛水艇在下沉的過程中所受到水的壓強(減小/不變/增大)
例:浮沉子
3.改變液體密度來改變物體的沉浮情況
例如:如何使沉在水底的雞蛋浮起來?
解釋:孔明燈與熱氣球為什么能飛上天?
自我反思:
我的收獲:
相關(guān)推薦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分析蘇教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分析蘇教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分析蘇教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的浮沉由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共同決定的。
⑵、知道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可能出現(xiàn)的狀態(tài)。
⑶、理解物體浮沉的條件。
⑷、了解物體浮沉條件在科學研究和生產(chǎn)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學生活動的和交流,尋找并發(fā)現(xiàn)使物體上浮或下沉的具體方法。
⑵、經(jīng)歷探究浮沉條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⑶、通過對條件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⑴、在科學活動與實踐研究的進程中,感受研究問題的方法,激發(fā)思考物理問題的研究積極性。
⑵、通過閱讀“打撈中山艦”,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其愛國主義情感。
⑶、通過如實記錄數(shù)據(jù),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二、設(shè)計思路:
先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體會可以改變物體所受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來控制浮沉,為“探究物體浮沉條件”明確探究方向,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物體浮沉條件,并推導分析出密度關(guān)系,最后分析總結(jié)浮沉條件的應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及其施教策略:
教學重點:物體浮沉條件。
施教策略:利用好實驗,邊實驗,邊觀察,邊記錄,邊分析,邊總結(jié)。
2、教學難點及其突破策略:
教學難點:物體浮沉條件與平均密度關(guān)系的推導。
突破策略:利用F浮=ρ液gV排和G物=ρ物gV物以及V排與V物的關(guān)系進行推導。
四、教學資源:
橡皮泥、蘋果、蠟燭、彈簧測力計、量筒、水、小瓶、配重物、浮沉子。
五、教學設(shè)計:
引入新課:
可由節(jié)前引言引入物體的浮沉問題,導入本節(jié)課。
(二)新授內(nèi)容:
1、活動10.12
通過活動“怎樣使下沉物體浮起來?怎樣使漂浮物體沉下去?”并思考自己的做法實際上改變了什么力?是如何改變的?讓學生體會可以改變物體所受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來控制浮沉,為“探究物體浮沉條件”明確探究方向。
2、探究物體浮沉條件:
演示實驗:
先多放點配重物,測出重力,然后將瓶子浸沒水中,測出V排,計算出浮力,觀察浮沉,比較重力與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減少配重(使之浸沒后上?。?,測出重力,觀察上浮現(xiàn)象,比較力的大小。
待物體靜止漂浮時,測出V排,算出浮力,比較力的大小。
④若能恰好調(diào)至懸浮,則更好。
記錄數(shù)據(jù),并由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jié)物體浮沉條件,指出漂浮、懸浮、沉底(三種靜態(tài))和上浮、下沉(兩種動態(tài))時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說明漂浮、沉底分別是上浮、下沉的最終狀態(tài)。講解懸浮時要指出物體處于自由狀態(tài),而不是單純的全部浸沒就叫懸浮。
(3)利用浮沉條件推導出對于實心物體應該滿足的密度關(guān)系,結(jié)合習題練習。
例:一個均勻的實心小球懸浮在液體中,如果把小球截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再放入該液體中,則()
A、兩部分都上浮B、兩部分都懸浮
C、體積大的上浮,體積小的下沉D、體積大的下沉,體積小的上浮
3、講授“浮沉條件的應用”:
演示“浮沉子”在水中的上浮、下沉,說明潛水艇的工作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浮沉。
分析氣球、飛艇的工作原理:靠改變自身體積來實現(xiàn)浮沉。
補充有關(guān)密度計的原理和使用。
原理:漂浮條件。
使用:能判斷不同液體密度大小,并知道分析方法。
三、復習小結(jié):復備與點評六、板書設(shè)計:
一、物體的浮與沉物體的浮沉條件:
實心物體
漂?。o)F浮=G物
ρ物<ρ液
上浮(動)F?。綠物
懸?。o)F浮=G物ρ物=ρ液
下沉(動)F?。糋物
ρ物>ρ液
沉底(靜)F浮+N=G物
浮沉條件的運用:
潛水艇: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浮沉。
氣球、飛艇:靠改變自身體積來實現(xiàn)浮沉。教后反思:
《物體的沉與浮》教案學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體的沉與浮》教案學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體的沉與浮》教案學案【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的沉浮條件。
2、知道密度計、潛水艇、氣球的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浮沉現(xiàn)象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古人對浮沉條件的應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沉浮條件的應用及分析。
【教學難點】
沉浮條件的應用。
【教學準備】
小木塊、乒乓球、小鐵塊、牙膏皮、密度計、潛水艇模型。
【教學方法】
演示法、實驗法、觀察法和分析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課題:
演示實驗1:將小木塊、乒乓球、小鐵塊浸沒在水中,觀察現(xiàn)象。
演示實驗2:先將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后將牙膏皮折成小盒子,漂浮在水面上。
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各種浮沉現(xiàn)象。
師:對于這些現(xiàn)象,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新課教學:
(一)、實驗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師:請根據(jù)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有蓋子的小瓶、盛水的燒杯),分組討論,設(shè)計實驗來驗證猜想。
請兩組同學講清實驗的過程,使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實驗。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并將證據(jù)填表。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三種情況中小瓶向什么方向運動?它受哪兩個力的作用?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如何?
學生歸納小結(jié):
(多媒體展示)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浮沉取決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當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
(2)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
(3)當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懸浮或漂浮。
迷你小實驗:按教材第132頁圖7-29實驗,將蠟塊、橡皮、瓶塞、雞蛋等放入杯中,觀察它們分別位于哪一層液面上?你能說出原因嗎?能用物質(zhì)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來判斷物體的浮沉嗎?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
(多媒體展示)2、若物體是實心的,密度均勻且浸沒在液體中,則:
(1)物質(zhì)的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上??;
(2)物質(zhì)的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物體懸?。?br> (3)物質(zhì)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下沉。
(二)、沉浮條件的應用:
師:沉浮條件有哪些應用?請同學們自學教材第131-132頁的內(nèi)容。
1、密度計:
師:請同學們說說對密度計的了解?
演示實驗:用密度計測水、鹽水的密度。
師:密度計在液體中處于懸浮還是漂浮狀態(tài)?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
分析:F浮=G計ρ液=F浮∕ɡV排=F浮∕ɡV浸
浸入液體中越深,排開的液體越多,液體的密度越小。
2、鹽水選種:
師:在農(nóng)業(yè)上要提高產(chǎn)量,選好飽滿、結(jié)實的良種是非常重要的。鹽水選種
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的一種巧妙地挑選種子的方法。如何利用鹽水來選種子?請同學們說一說。
師:為什么干癟、蟲蛀的種子會上浮直至漂浮,而飽滿的種子則會下沉?請同學們利用浮沉條件來分析。
3、潛水艇:
演示實驗:利用潛水艇模型來演示潛水艇的上浮、下潛,或用課件展示潛水艇的上浮、下潛。
師:潛水艇如何實現(xiàn)上浮、下潛的?請同學們利用浮沉條件來分析。
學生歸納總結(jié):
潛水艇的原理:依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上浮、下潛的。
4、孔明燈和熱氣球:
利用浮力升空的,在氣囊中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你煮過餃子嗎?生餃下鍋先沉入水底,煮熟后就上浮,涼了后又沉入水底,為什么?
2、一條船從河里進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變化嗎?船舷上浮一些,還是下沉一些?
3、如何測定血液的密度?
〔新課小結(jié)〕
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出來簡單地總結(jié)一下。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浮沉取決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當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
(2)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
(3)當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懸浮或漂浮。
2、若物體是實心的,密度均勻且浸沒在液體中,則:
(1)物質(zhì)的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上??;
(2)物質(zhì)的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物體懸??;
(3)物質(zhì)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下沉。
(二)、沉浮條件的應用:
1、密度計的原理
2、鹽水選種的原理
3、潛水艇的原理
4、孔明燈和熱氣球升空的原理
三、隨堂練評
1、一木塊漂浮在水面上靜止時,有2/5的體積露在水面外,求此木塊的密度?
2、燒杯中有一冰塊副在水面上,假如冰全部熔化成水,那么水面將()
A、上升B、下降C、不變D、無法判斷
[課外作業(yè)]
教材第134頁第1至3題
【教學反思】教師課后完成。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2分析蘇教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2分析蘇教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2分析蘇教版
10.5物體的浮與沉
1、活動10.12怎樣使物體上浮或下沉
⑴將如下物品浸沒在水中后松開手,它們將如何運動?
(擠扁了的牙膏皮、空的有蓋塑料小瓶、生雞蛋)
。
⑵思考:用怎樣的方法可以使原來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使浮在水面上的物體
沉下去呢?(還能提供的器材有:鹽、小硬幣、玻璃杯)
①牙膏皮:。從受力角度看,此方法中改變的力是。是怎樣改變的?。
②塑料小瓶:。此方法中改變的力是。
③生雞蛋:。此方法中改變的力是。是怎樣改變的?。
⑶結(jié)論:可見改變物體的力和力的關(guān)系就可以改變物體的浮與沉。
2、活動10.2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⑴問題:在物體上浮和下沉時,重力和浮力之間會存在怎樣的關(guān)系呢?即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
⑵議一議:(仔細觀察圖10—1)
①怎樣測量物體所受的重力?
。
②怎樣利用所給的器材和配重物使小瓶上浮下沉和漂浮。
在小瓶中分別裝入不同的配重物就可使小瓶上浮下沉和漂浮。
③怎樣利用所給的器材測量和計算物體上浮下沉和漂浮時受到的浮力?
答: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面到達的刻度V1。
b.將小瓶放入水中利用配重物使其處于上浮下沉或漂浮狀態(tài),再記下
。
c.則V排=,F(xiàn)浮=。
d.對于上浮時要使小瓶保持浸沒狀態(tài),可用一根針將瓶子按入水中。
⑶將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下表中。(填寫表格中所缺部分)
物體的狀態(tài)重力/N浮力/N重力所浮力的關(guān)系V1/mlV2/ml浮力/N下沉0.850100上?。ń])0.350100漂浮0.35080⑷如果物體在浸沒時浮力和重力相等,物體即不上浮也不下沉,可以停在液體內(nèi)任何深度的地方,人們把這種狀態(tài)叫。
⑸結(jié)論:則物體的浮沉條件可以歸納為
當物體浸沒時:如GF浮,則物體。
如GG,物體上浮。
④上浮穩(wěn)定后處于漂浮狀態(tài),這時F浮=G
結(jié)論:可見判斷物體的浮沉可用兩種方法:
①比較。
②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