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與沉幼兒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4-02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2分析蘇教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2分析蘇教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2分析蘇教版
10.5物體的浮與沉
1、活動10.12怎樣使物體上浮或下沉
⑴將如下物品浸沒在水中后松開手,它們將如何運動?
(擠扁了的牙膏皮、空的有蓋塑料小瓶、生雞蛋)
。
⑵思考:用怎樣的方法可以使原來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使浮在水面上的物體
沉下去呢?(還能提供的器材有:鹽、小硬幣、玻璃杯)
①牙膏皮:。從受力角度看,此方法中改變的力是。是怎樣改變的?。
②塑料小瓶:。此方法中改變的力是。
③生雞蛋:。此方法中改變的力是。是怎樣改變的?。
⑶結(jié)論:可見改變物體的力和力的關系就可以改變物體的浮與沉。
2、活動10.2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⑴問題:在物體上浮和下沉時,重力和浮力之間會存在怎樣的關系呢?即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
⑵議一議:(仔細觀察圖10—1)
①怎樣測量物體所受的重力?
。
②怎樣利用所給的器材和配重物使小瓶上浮下沉和漂浮。
在小瓶中分別裝入不同的配重物就可使小瓶上浮下沉和漂浮。
③怎樣利用所給的器材測量和計算物體上浮下沉和漂浮時受到的浮力?
答: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面到達的刻度V1。
b.將小瓶放入水中利用配重物使其處于上浮下沉或漂浮狀態(tài),再記下
。
c.則V排=,F(xiàn)浮=。
d.對于上浮時要使小瓶保持浸沒狀態(tài),可用一根針將瓶子按入水中。
⑶將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下表中。(填寫表格中所缺部分)
物體的狀態(tài)重力/N浮力/N重力所浮力的關系V1/mlV2/ml浮力/N下沉0.850100上?。ń])0.350100漂浮0.35080⑷如果物體在浸沒時浮力和重力相等,物體即不上浮也不下沉,可以停在液體內(nèi)任何深度的地方,人們把這種狀態(tài)叫。
⑸結(jié)論:則物體的浮沉條件可以歸納為
當物體浸沒時:如GF浮,則物體。
如GG,物體上浮。
④上浮穩(wěn)定后處于漂浮狀態(tài),這時F浮=G
結(jié)論:可見判斷物體的浮沉可用兩種方法:
①比較。
②比較。
相關推薦
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蘇教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蘇教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蘇教版
課時16物體的浮與沉
【復習目標】
1.知道控制物體浮沉的方法
2.能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3.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4.結(jié)合二力平衡加深對懸浮和漂浮狀態(tài)的理解
【復習重點】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復習難點】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并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復習】
認真看書復習,然后獨立完成下列填空。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和的作用,當F浮G時,物體就上浮,此時,ρ物ρ液;當F浮G時,物體就下沉直至底部,ρ物ρ液;當F浮G時,物體懸浮于液體中,ρ物ρ液.
2.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時,F(xiàn)浮G.
雖然物體處于懸浮或漂浮時,都存在F浮=G的條件,但兩者在液體中所處的情況是不相同的,
即:漂浮時物體沒有全部浸在液體中,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液面(V排<V物),而懸浮時物體的全部體積浸沒在液體中(V排=V物).
【典型例題】
例1.小張看到雞蛋浮在鹽水面上,如圖16-1所示,他沿杯璧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下沉.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可能是下圖16-2中的()
例2.(2011·廣州)某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該物質(zhì)的密度是kg/m3.由該物質(zhì)構(gòu)成的體積為4×10-5m3的實心物體,重是N,把它放入密度為1.0×103kg/m3的水中,靜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N,排開水的體積是m3.(g=10N/kg)
例3.(2012·本溪)用手把體積為510-4m3的球浸沒在水中,球受到
的浮力是N,若該球重為6N,則放手后這個球?qū)?br>
(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例4.(2012·泗洪縣模擬)某課外活動小組在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將重為100g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則()
A.物塊會浮在水面上B.物塊會懸浮在水中
C.物塊會沉入盆底D.不能據(jù)此判斷出物塊的沉浮
例5.(2011·河南)如圖16-4所示,將—個由某種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人甲液體中,
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人乙液體中,小球沉人杯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體的密度B.該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體的密度C.球在甲液體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體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體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體中受的浮力
例6.(201l·蘭州)分別用木頭、銅、鐵制成甲、乙、丙三個小球,將它們放入水中,三個小球靜止時位置如圖16-5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B.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C.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D.三個小球都是實心的
例7.(2012·蘇州模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漸熔化,小明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變化,就將一塊冰放入濃鹽水中,冰處于漂浮狀態(tài),液面位置如圖16-6所示,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將比熔化前()
A.不變B.下降C.上升D.無法判斷
例8.一體積為1×10-3m3的空心鐵球重8.8N,求:
(1)該鐵球浸沒在密度是0.8×103kg/m3的酒精中時,是上浮還是下沉?
(2)該鐵球放入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一、知識梳理
二、課后鞏固
(2012·連云港)中國改裝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出海試航,當航母在平靜的水面航行時,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它的總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當航空母艦上艦載飛機起飛后,它排開水的體積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011·銅仁)龍芳同學將一重4.0N的金屬筒容器,開口向上放入水中,有1/3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在筒內(nèi)裝入100cm3的某種液體后,金屬筒的11/12體積沒入到水中;(g=10N/kg)。則金屬筒的容積是m3(筒壁厚度不計),裝入金屬筒內(nèi)液體的密度是kg/m3,其質(zhì)量是克。
(2012·常州)小明將重為3N的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先后浸沒在水和鹽水中:石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16-1甲、乙所示,則石塊在水中所受浮力為_______N;從圖中還可看出石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_________有關,若剪斷圖中的細線,石塊將__________(選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圖16-1圖16-2
4.(2011·山西)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質(zhì)量為l0g,體積為20cm3,先把它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木球靜止時,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溢水杯中,當木球靜止時,溢出煤油的質(zhì)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A.5gB.8gC.l0gD.16g
5.(2012·寧德)在酒精液面上漂浮著一個木塊,現(xiàn)往酒精中加入一些純凈水((酒精(水),則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_,木塊露出液面的體積_________。(變大/不變/變?。?br>
6.(2012·泰安)小明在“造船比賽”中用三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們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內(nèi)放入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它們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圖16-2所示。針對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壓力相等
C.小船所裝物體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裝物體越輕,受到的浮力越大
7.(2012?南京)用手將一重為5N的物體全部壓入水中,物體排開的水重8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N,放手后物體將(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待物體靜止時所受浮力為N,排開水的體積是m3。
8.(2012·孝感)學完“浮力”知識后,小芳同學進行了相關的實踐活動.(p水=1.0×103kg/m3,g取10N/kg)
(1)她選取一質(zhì)量為750g、體積為1250cm3長方體木塊,讓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圖甲所示,求木塊受到的浮力.
(2)取來規(guī)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質(zhì)量為50g,將螺母逐個放置在漂浮的木塊上.問:放多少只螺母時,木塊剛好浸沒在水中?
(3)她又用彈簧測力計、一只螺母做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彈簧測力計靜止時的示數(shù)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9.目前在長江上有很多艘游覽長江三峽的豪華游輪(如圖16-4所示),已知某游輪滿載時的排水量是4860t,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2.7m。(g為10N/kg)
(1)計算滿載時游輪的總重是多少牛?游輪浸入水中的體積是多大?
(2)當該游輪從長江開到海里時,吃水深度是變大還是變???請說明理由。
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九年級物理《物體的浮與沉》復習學案
【學習目標】
1、觀察物體上浮、下沉的現(xiàn)象,尋求使物體上浮與下沉的方法。
2、探究、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能利用物體浮沉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探究物體浮沉條件,培養(yǎng)觀察、動手實驗、分析、概括能力及科學素養(yǎng)和團隊合作精神。
【學習重、難點】
1、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和改變物體浮沉的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知識回顧】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為F浮=_______=__________。
2、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______________,即V排=V物。
3、當物體漂浮在液面上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下列器材如何測出或計算出物體重力的大???
【新課學習】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導學活動1:將石塊和木塊浸沒于水中靜止,放手后觀察石塊和木塊的運動情況,發(fā)現(xiàn)塊上浮,塊下沉。
根據(jù)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請你認為:的物體會下沉,的物體將會上浮。
導學活動2:利用小組內(nèi)的器材,完成教材P136頁的實驗
思考:當將一個物體放在水中時,物體可能出現(xiàn)哪幾種情況:
猜想:1.漂浮:當物體漂浮時:F浮與G物之間的大小關系是F浮G物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
得出結(jié)論:物體漂浮時F浮G物;在結(jié)論的基礎上進行推導可得出ρ液與ρ物之間的大小關系是:ρ液ρ物;觀察漂浮的物體可得出:V排V物
2、上?。簩⑵≡谒娴奈矬w壓入水中,松開手后,物體將上浮。
上浮的物體:F浮G物,為什么?ρ液ρ物,
當物體上浮的過程中,在沒露出水面之前:V排V物,浮力大?。ㄗ?、不變)。
當物體上浮的過程中,在露出水面之后:V排V物,浮力大?。ㄗ冃?、變大)。
3、懸?。喝鐖D所示: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靜止在水中,或在水中做勻速直線運動,這種情況稱為懸?。?/p>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ρ液ρ物,V排V物
思考:漂浮與懸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4、下沉:將一鐵塊仍在水中,鐵塊將下沉,測出此鐵塊的重力G=,浮力F浮=。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利用公式可推導出ρ液ρ物,
5、沉底:下沉的物體最終將停在容器的底部,這種情況稱為沉底。物體沉底時:F浮G物,ρ液ρ物,V排V物
當物體沉底時,物體對容器底部(有、沒有)壓力。則容器底部對物體(有、沒有)向上的支持力。
6、交流與總結(jié):
1、如圖所示,浸沒在水中的物體,當F浮G物時,物體在水中將,最終物體將在水面處,此時F浮G物,當F浮=G物時物體在水中將,當F浮物時,物體將。最終物體將。
2、鐵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將一實心鐵塊放在水中,則鐵塊將,最終。木頭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將一木塊壓入水中,松開手后,木塊將,最后將。一物體在某種鹽水中懸浮則能說明鹽水的密度和該物體的密度是(相等、不相等)。如果將該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再放在水中,則大塊物體將,小塊物體將。
7.5《物體的浮與沉》學案3、將體積相同的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A、B、C三個容器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6所示,若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用FA、FB、FC表示,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
二、浮沉條件的應用:
導學活動3:浮沉條件應用之密度計
閱讀教材P138頁“密度計”的文字介紹并觀察圖7-30,了解密度計的結(jié)構(gòu)和用途,完成下面的問題:
(1)密度計是用來測量的工具,它是應用了“物體浮沉條件”中的條件,即:F浮G。密度計在使用過程中所受到的浮力是的。(選填“變化”或“不變”)
(2)觀察圖7-30,并結(jié)合小組內(nèi)的密度計(注意輕拿輕放,不要塤壞),看一看是:。
(3)你能試著解釋密度計的刻度特點的原因嗎?
導學活動4:浮沉條件應用之鹽水選種
(1)為什么干癟、蟲蛀的種子會上浮直至漂浮,而飽滿的種子會沉到容器底呢?
(2)鹽水選種要將種子放入濃度適宜的鹽水中,若鹽水的濃度過大或過小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導學活動5:浮沉條件應用之潛水艇
閱讀教材P139頁圖7-32及相關文字,用潛水艇模型模擬上浮和下潛的過程,了解潛水艇的浮沉原理:潛水艇是通過改變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的。
導學活動6:浮沉條件應用之熱氣球
三、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1.改變物體的體積來改變物體的沉浮情況。應用:用浮筒打撈沉船、飛艇、氣球。
例:飛艇要上升時應向飛艇里、(沖氣、放氣)使體積變、浮力變,當飛艇要下降時應氣使飛艇的體積變、使浮力變。
2.改變物體的重力來改變物體的沉浮情況。應用:潛水艇。
例:用塑料瓶、透明膠帶、螺母、麥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圖制作了一只潛水艇模型.為使?jié)撍鲁?,則必須從進排氣管處(吹氣/吸氣),潛水艇在下沉的過程中所受到水的壓強(減小/不變/增大)
例:浮沉子
3.改變液體密度來改變物體的沉浮情況
例如:如何使沉在水底的雞蛋浮起來?
解釋:孔明燈與熱氣球為什么能飛上天?
自我反思:
我的收獲: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質(zhì)量》學案1分析蘇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質(zhì)量》學案1分析蘇教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九年級物理下冊《物體的質(zhì)量》學案1分析蘇教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質(zhì)量是物體自身的屬性,知識質(zhì)量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怎樣換算。2)了解托盤天平的結(jié)構(gòu)、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點。
3)會調(diào)節(jié)托盤天平的平衡,會對天平測量結(jié)果準確讀數(shù)。
4)初步感受物體質(zhì)量單位的大小,培養(yǎng)估測能力;會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zhì)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物體質(zhì)量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物質(zhì)的狀態(tài)無關。
2)通過比較物體質(zhì)量的大小,讓學生學會比較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積極參與觀察、實驗等科學實踐。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與他人協(xié)作精神。
二、設計思路:
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為三個知識點和一個活動。三個知識點是:質(zhì)量的概念、質(zhì)量的單位以及質(zhì)量的測量工具。一個活動是探究物體的形狀、物質(zhì)的狀態(tài)以及地理位置的變化對質(zhì)量大小的影響。在三個知識點中,質(zhì)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較低,重點在質(zhì)量的單位和質(zhì)量的測量工具。實驗室里質(zhì)量的測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學生自己閱讀托盤天平的說明書,尋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見錯誤,通過師生的交流協(xié)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這與傳統(tǒng)教法有明顯區(qū)別。本節(jié)的探究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自己去體會同一物體的形狀、物質(zhì)的狀態(tài)以及外界環(huán)境變化時,該物體質(zhì)量不變,不同物體的質(zhì)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質(zhì)量是物體自身的屬性,它只反映物體包含物質(zhì)的多少。
三、教學資源
本節(jié)課的教學資源,主要為校內(nèi)資源,即學校物理實驗室中的托盤天平、物理天平和生活中的案秤、臺秤、桿秤等。
四、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點評導課:
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
我們周圍的所有物體,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本節(jié)導圖)
圍繞質(zhì)量的概念,讓學生多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歸納出質(zhì)量的概念
質(zhì)量的單位、符號教師作介紹
質(zhì)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先講授,后練習)
建立質(zhì)量單位的大小的具體體驗,一只蘋果質(zhì)量約0.15kg,一只大公雞質(zhì)量約2.5--3kg
質(zhì)量的測量工具(重點介紹托盤天平)
結(jié)合實物講授天平的結(jié)構(gòu)、使用方法、使用注意點
介紹日常生活中質(zhì)量的其它測量工具(可利用實物或?qū)嵨锿队皟x)
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6.1
歸納分析探究結(jié)果
小結(jié)
布置作業(yè)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舉例
讓學生根據(jù)已學過的知識作回憶,接觸過的有哪些?
學生板演
學生當堂練習
讓學生在實驗室面對天平學習
練習天平的調(diào)節(jié)方法、游碼的讀數(shù)方法
分組討論圖6-2的問題利用托盤平天進行探究物體的形狀、物質(zhì)的狀態(tài)及地理位置的變化與物體質(zhì)量大小的關系
完成課本P4的填空部分學生學會了“比較”的思維方式,同時采用了討論、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放開了
鞏固已學過的單位換算
幫助學生建立質(zhì)量單位大小的具體體驗
更直觀明了
學生動手實驗探究,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