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方程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92.1從算式到方程(新人教七上)。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1從算式到方程(新人教七上)”,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1從算式到方程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通過“列算式”和“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方程是應用廣泛的數學工具;
3.初步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滲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4.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樹立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意識,品嘗成功的喜悅,增強用數學的意識,激發(fā)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
同學們,大家小時候一定都說過兒歌吧?那么這一首兒歌你一定說過(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F(xiàn)在,我們就來“比一比,說兒歌”(屏幕出示)。要求是:以這樣的速度說(師說一段),不能說錯或停頓,如果停頓或者說錯了就立即停止。規(guī)則是:每一大組各派一名代表,看誰說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組,誰來?其他同學可聽仔細了。(進行比賽)
我們知道,這是一首永遠也說不完的兒歌,你能不能想個方法用一句話把這首兒歌說完呢(屏幕出示)?(根據學生回答,說出“x只青蛙x張嘴,2x只眼睛4x條腿,x聲撲通跳下水”)(屏幕出示)
這樣,我們用字母x代替了具體的數,就用一句話代表了所有情況,使問題變得方便、簡捷。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同學們都挺喜歡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媽媽從文峰買了42顆你最喜歡吃的巧克力,你準備怎么處理呢?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對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們也不能忘了孝敬長輩,假如分給奶奶的是分給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顆?
如果還要分給爺爺,且分給奶奶的不變,還是你的2倍,分給爺爺的比分給你的1.5倍少3個。此時你又分得多少顆?(讓學生自己回答出兩種解法——代數方法和算術方法)
2、剛才解決這個問題時,兩位同學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研究“2.1節(jié)從算式到方程”。
3、什么是方程?同學們還記得嗎?請大家回憶一下。、
4、剛才的問題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請舉手。
確實,方程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巧克力問題,1、讓學生認識到列方程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個好方法,甚至有時比算術方法要簡單,2、引出方程的概念)
三、呈現(xiàn)問題,自主探索
1、請你用算術方法或列方程解決下列問題:
每一道題你都可以選擇用算術方法還是列方程解決,只要想到方法的就到黑板上來寫,不需要舉手,如果列算術請寫在左邊,如果列方程請寫在右邊。
注意:我們這一節(jié)課只研究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怎樣從方程中求出未知數,我們以后會深入討論。所以,今天的問題都只要求同學們列出算式或方程,不需要求出結果?,F(xiàn)在開始。
2、學生自由到黑板上寫
3、現(xiàn)在請各位同學解釋一下自己的方法。(學生在座位上回答,教師適當提醒學生說出等式兩邊的含義和列方程所依據的相等關系。針對解題格式上的問題加以提醒。)
統(tǒng)計每道題用算術方法和用代數方法的人數。
4、通過解決剛才的這幾個問題,對于做一道題時,是選擇列算式還是列方程,你有什么感想?(生答)
其實呀,方程確實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數學工具,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問題可以用方程解決。下面我們不妨來試試看。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幾道例題,1、讓學生初步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2、滲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四、鞏固練習,提高發(fā)展
1、現(xiàn)在我們就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請拿出學案紙,完成第一大題。要求是:(屏幕出示)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同樣不需要求出結果。
2、學生獨立完成。
3、哪位同學來講講你做的第一題,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和過程。
4、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利用方程解決問題要經過哪些步驟呢?
先設未知數,然后根據相等關系列出方程,這樣,就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了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繼續(xù)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五、合作學習,開拓創(chuàng)新
1、我們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今天,老師在來濱江初中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汽車勻速行駛,7:00從實驗初中出發(fā),7:30途經常青初中到達濱江初中是7:50,吳莊在常青初中、濱江初中兩地之間,距常青初中6千米,與濱江初中的距離是總路程的,問實驗初中到吳莊的路程有多遠?
現(xiàn)在,就請大家運用你所掌握的知識、方法,結合線段圖解決它。
請拿出學案紙,看第二大題,只需要列式,并說出理由,不需要求出結果。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后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討論,看看誰想到的方法多。現(xiàn)在開始。
2、學生完成
3、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設計意圖:改變書上的引例,把它換成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鼓勵學生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交流收獲,歸納總結
各組同學都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看來同學們今天都是“學有所獲”,我們共同來對今天的學習活動作一個總結與回顧。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七、課后作業(yè),拓展視野
1.必做題:閱讀課本第72頁“閱讀與思考”;完成課本第75頁第1題,第76頁第5、6題。
2.選做題:課本第74頁第10題。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在本校執(zhí)教的時候效果較好,而到濱江初中上這一節(jié)課,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沒有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通過這一節(jié)課,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要上好一節(jié)課不僅要埋頭鉆研教材,設計教學過程,還必須善于與學生交流,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也就是常說的要學會備學生,應從學生能否理解的角度來安排適當的教學程序,用有趣的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應主動地去了解學生對過去相應的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淺及分寸,做到進行適當的引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擴展閱讀
從算式到方程(1)
從算式到方程(1)
從算式到方程(1)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麻橋中學裴榮富
一、教材分析:
1.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用方程描述問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使學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模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認識方程與現(xiàn)實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2.重、難點:理解題意,尋求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并列出方程.
二、教材處理:
1.情景創(chuàng)設:
問題章前圖中的汽車勻速行駛途經王家莊、青山、秀水三地的時間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之間,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莊到翠湖有多遠?
地名
時間
王家莊
10:00
青山
13:00
秀水
15:00
2.學生活動
思考:(1)、在上述圖表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
(2)、你會用算術方法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嗎?
(3)、你能借助方程來解嗎?
從而揭示課題──從算式到方程(板書)
引導學生列方程:
提問:設:王莊到翠湖的路程為χ千米,則王家莊距青山千米,王家莊距秀水千米.從王家莊到青山行車小時,王家莊到秀水行車小時.王家莊到青山時的速度,王家莊到秀水時的速度.這里有什么等量關系,于是列出方程
小結列方程時,要先設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后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寫出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方程
你還能列出其他方程嗎?
注意:通常用“x、y、z”等字母來表示未知數
3.數學應用
例1根據下列條件列出方程:
(1)某數比它大4倍小3;
(2)某數的1/3與15的差的3倍等于2;
(3)比某數的5倍大2的數是17;
(4)某數的3/4與它的1/2的和為5.
提示:做上面的題時請注意怎樣設未知數,怎樣建立等量關系,特別注意關鍵字“大、小、多、少”,“和、差、倍、分”的含義.
例2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1)一臺計算機已使用1700小時,預計每月再使用150小時,經過多少月這臺計算機的使用時間達到規(guī)定的檢修時間2450小時?
(2)用一根長24cm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使它的長是寬的1.5倍,長方形的長、寬各應是多少?
(3)某校女生占全校學生數的52%,比男生多80人,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
討論: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看怎樣設未知數?有怎樣的等量關系?并列出方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
議一議下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點?
1700+150x=24502(x+1.5x)=240.52x-(1-0.52)x=80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歸納上面的分析過程可以表示如下:
做一做填下表:
x的值
1
2
3
4
5
6
7
…
1700+150x
提問:當x等于多少時,1700+150x的值是2450?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4.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1(2)x+y=1(3)m-1≥1(4)x+3=a+b+c(5)4x-3=2(x+1)
(6)p=0(7)x2-2x-3=0.
2.列式表示:
(1)比a大5的數;(2)b的三分之一;
(3)x的2倍與1的和;(4)x的三分之一減y的差;
(5)比a的3倍大5的數;(6)比b的一半小7的數.
3.檢驗下列數哪個是方程的解:
(1)2(x-7)-19=-21(-1,6,7)
(2)x2-2x+3=0(-3,0,1,5)
4.你能根據“2[x+(6-x)]=100”編一道應用題嗎?
5.回顧反思:
(1)本課只是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是作為刻畫現(xiàn)實世界模型的重要意義,建立方程思想.為第3單元作鋪墊,對本章知識的學習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2)教學時,要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上下工夫.
下載:
從算式到方程導學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一段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從算式到方程導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題3.1.1一元一次方程
【學習目標】
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學會檢驗一個數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重點難點】能驗證一個數是否是一個方程的解。
【導學指導】
一、溫故知新
1:前面學過有關方程的一些知識,同學們能說出什么是方程嗎?
答:叫做方程。
2:判斷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
①;()②3+4=7;()
③;()④;()
⑤;()⑥;()
二、自主探究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觀察下面方程的特點
(1)4=24;(2)1700+150=2450
(3)0.52x-(1-0.52x)=80
小結:象上面方程,它們都含有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次數都是,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即方程的一邊或兩邊含有未知數)
2.方程的解
如何求出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如方程=4中,=?
方程中的呢?
請用小學所學過的逆運算嘗試解決上面的問題。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例檢驗2和-3是否為方程的解。
解:當x=2時,
左邊==,
右邊==,
∵左邊右邊(填=或≠)
∴x=2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當x=時,
左邊==,
右邊==,
∵左邊右邊(填=或≠)
∴x=3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課堂練習】
1.判斷下列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打“√”,不是打“×”:
①=4;()②;()
③;()④;()
⑤;()⑥3+4=7;()
2.檢驗3和-1是否為方程的解。
3.x=1是下列方程()的解:
(A),(B),
(C)),(D)
4、已知方程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則a=。
【要點歸納】: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檢驗一個數是否是方程的解?
【拓展訓練】:
1.檢驗2和是否為方程的解。
2.老師要求把一篇有2000字的文章輸入電腦,小明輸入了700字,剩下的讓小華輸入,小華平均每分鐘能輸入50個字,問:小華要多少分鐘才能完成?(請設未知數列出方程,并嘗試求出方程的解)
【總結反思】:
七年級數學上《從算式到方程》專題復習(浙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級數學上《從算式到方程》專題復習(浙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從算式到方程
重難點易錯點辨析
題一:下列各式中,方程是,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是.(請?zhí)顚懶蛱枺?br>
2x+1;1x=x1;;7+14=309;;;3x+5y=2;.
考點: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的判定
題二:已知關于x的方程3x+2a=2的解是1,則a的值是多少?
考點:方程的解的作用
題三:如果x=y,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x+a=y+aB.xa=yaC.ax=ayD.
考點:等式的性質
金題精講
題一:下列各式中,變形正確的是().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那么a=2
C.如果(a+3)x=b1,那么
D.如果,那么(a+3)x=b1
考點:等式的性質
題二:已知x=3是方程|2x1|3|m|=1的解,求代數式3m2m1的值.
考點:代入法
題三:如果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23=.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
題四:已知:關于x的方程4xk=2與2(2+x)=k的解相同,求k的值及相同的解.
考點:解相同問題
思維拓展
題一:已知方程有兩個解,分別為a和,則方程的解是()
A.,
B.,
C.,
D.,
考點:特殊方程求解
從算式到方程
講義參考答案
重難點易錯點辨析
題一:,.題二:5/2.題三:D.
金題精講
題一:D.題二:9或13.題三:2.題四:k=10,x=3.
思維拓展
題一: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