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2第1節(jié)第2課時概率的意義教學案。
第2課時概率的意義
[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113~P118,回答下列問題.
(1)教材P113思考中拋擲一枚硬幣出現正面的概率為0.5,是不是可以說連續(xù)拋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兩次,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呢?
提示:不一定.
(2)乒乓球比賽前,裁判怎樣確定發(fā)球權?
提示:裁判員用一個抽簽器決定發(fā)球權,這樣做體現了公平性.
(3)如果連續(xù)10次擲一枚骰子,結果都是出現1點,你認為這枚骰子質地均勻嗎?為什么?
提示:這枚骰子很可能質地不均勻,也就是靠近6點的那面比較重,才更有可能出現10個1點.
(4)某氣象局預報說昨天本地降水概率為90%,結果連一滴雨都沒下,這是不是說天氣預報不準確?
提示:概率為90%指明了“降水”這個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由于在一次試驗中,概率為90%的事件也可能不出現,因此,“昨天沒有下雨”并不能說天氣預報是錯誤的.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對概率的正確理解
隨機事件在一次試驗中發(fā)生與否是隨機的,但隨機性中含有規(guī)律性,認識了這種隨機性中的規(guī)律性,就能使我們比較準確地預測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2)實際問題中幾個實例
①游戲的公平性
(ⅰ)裁判員用抽簽器決定誰先發(fā)球,不管哪一名運動員先猜,猜中并取得發(fā)球權的概率均為0.5,所以這個規(guī)則是公平的.
(ⅱ)在設計某種游戲規(guī)則時,一定要考慮這種規(guī)則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這一重要原則.
②決策中的概率思想
如果我們面臨的是從多個可選答案中挑選正確答案的決策任務,那么“使得樣本出現的可能性最大”可以作為決策的準則,這種判斷問題的方法稱為極大似然法,極大似然法是統計中重要的統計思想方法之一.
③天氣預報的概率解釋
天氣預報的“降水概率”是隨機事件的概率,其指明了“降水”這個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④試驗與發(fā)現
概率學的知識在科學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利用豌豆所做的試驗,經過長期觀察得出了顯性與隱性的比例接近3∶1,而對這一規(guī)律進行深入研究,得出了遺傳學中一條重要的統計規(guī)律.
⑤遺傳機理中的統計規(guī)律
孟德爾通過收集豌豆試驗數據,尋找到了其中的統計規(guī)律,并用概率理論解釋這種統計規(guī)律.利用遺傳定律,幫助理解概率統計中的隨機性與規(guī)律性的關系,以及頻率與概率的關系.
[問題思考]
(1)隨機事件A的概率P(A)能反映事件A發(fā)生的確切情況嗎?
提示:不能,只能反映事件A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br>
(2)隨機事件在一次試驗中是否發(fā)生與概率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提示:隨機事件的概率表明了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并不表示概率大的事件一定發(fā)生,概率小的事件一定不發(fā)生.
[課前反思]
通過以上預習,必須掌握的幾個知識點:
(1)對概率的理解:;
(2)游戲公平性的理解:.
“雙色球有中出兩注500萬頭獎”,聽到這個消息總讓人心里癢癢的,想必誰都做過中500萬的夢吧!
[思考1]買一張彩票一定中獎嗎?
提示:不一定.
[思考2]若中獎率為1%,是不是只要買100張彩票就中獎一次?
名師指津:不一定,可能中獎,也可能不中獎.
[思考3]怎樣理解概率?
名師指津:(1)概率是隨機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是隨機事件A的本質屬性,隨機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是大量重復試驗中事件A發(fā)生的頻率的近似值.
(2)由概率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隨機事件A在一次試驗中發(fā)生與否是隨機的,但隨機中含有規(guī)律性,而概率就是其規(guī)律性在數量上的反映.
(3)正確理解概率的意義,要清楚概率與頻率的區(qū)別與聯系.對具體的問題要從全局和整體上去看待,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次試驗或某一個具體的事件.
?講一講
1.某醫(yī)院治療一種疾病的治愈率為10%,那么,前9個病人都沒有治愈,第10個病人就一定能治愈嗎?
[嘗試解答]如果把治療一個病人作為一次試驗,治愈率是10%指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有10%的病人能夠治愈.對于一次試驗來說,其結果是隨機的,但治愈的可能性是10%,前9個病人是這樣,第10個病人仍是這樣,可能治愈,也可能不能治愈,被治愈的可能性仍是10%.
(1)隨機事件在一次試驗中發(fā)生與否是隨機的,但隨機性中含有規(guī)律性: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該隨機事件發(fā)生的頻率會越來越接近于該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2)概率是描述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個度量,即使是大概率事件,也不能肯定事件一定會發(fā)生,只是認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
?練一練
1.有以下一些說法:
①昨天沒有下雨,則說明“昨天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降水概率為95%”是錯誤的;
②“彩票中獎的概率是1%”表示買100張彩票一定有1張會中獎;
③做10次拋擲硬幣的試驗,結果3次正面朝上,因此正面朝上的概率為310;
④某廠產品的次品率為2%,但該廠的50件產品中可能有2件次品.
其中錯誤說法的序號是________.
解析:①中降水概率為95%,仍有不降水的可能,故①錯;
②中“彩票中獎的概率是1%”表示在設計彩票時,有1%的機會中獎,但不一定買100張彩票一定有1張會中獎,故錯誤;
③中正面朝上的頻率為310,概率仍為12,故③錯誤;
④中次品率為2%,但50件產品中可能沒有次品,也可能有1件或2件或3件或更多次品,故④的說法正確.
答案:①②③
?講一講
2.某校高二年級(1)(2)班準備聯合舉行晚會,組織者欲使晚會氣氛熱烈、有趣,策劃整場晚會以轉盤游戲的方式進行,每個節(jié)目開始時,兩班各派一人先進行轉盤游戲,勝者獲得一件獎品,負者表演一個節(jié)目.(1)班的文娛委員利用分別標有數字1,2,3,4,5,6,7的兩個轉盤(如圖所示),設計了一種游戲方案:兩人同時各轉動一個轉盤一次,將轉到的數字相加,和為偶數時(1)班代表獲勝,否則(2)班代表獲勝.該方案對雙方是否公平?為什么?
[嘗試解答]該方案是公平的,理由如下:
各種情況如下表所示:
和4567
15678
26789
378910
由上表可知該游戲可能出現的情況共有12種,其中兩數字之和為偶數的有6種,為奇數的也有6種,所以(1)班代表獲勝的概率P1=612=12,(2)班代表獲勝的概率P2=612=12,即P1=P2,機會是均等的,所以該方案對雙方是公平的.
游戲公平性的標準及判斷方法
(1)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要看對游戲的雙方來說,獲勝的可能性或概率是否相同.若相同,則規(guī)則公平,否則就是不公平的.
(2)具體判斷時,可以求出按所給規(guī)則雙方的獲勝概率,再進行比較.
?練一練
2.現共有兩個相同的卡通玩具,展展、寧寧、凱凱三個小朋友都想要.他們采取了這樣的辦法分配玩具,拿一個飛鏢射向如圖所示的圓盤,若射中區(qū)域的數字為1,2,3,則玩具給展展和寧寧,若射中區(qū)域的數字為4,5,6,則玩具給寧寧和凱凱,若射中區(qū)域的數字為7,8,則玩具給展展和凱凱.試問這個游戲規(guī)則公平嗎?
解:由題知,若射中1,2,3,7,8這5個數字,展展可得到玩具,所以展展得到玩具的概率是58;同理寧寧得到玩具的概率是68=34;凱凱得到玩具的概率是58.三個小朋友得到玩具的概率不相同,所以這個游戲規(guī)則不公平.
?講一講
3.為了估計水庫中魚的尾數,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先從水庫中捕出一定數量的魚,例如2000尾,給每尾魚作上記號,不影響其存活,然后放回水庫,經過適當時間,讓其和水庫中其余的魚充分混合,再從水庫中捕出一定數量的魚,例如500尾,查看其中有記號的魚,設有40尾,試根據上述數據,估計水庫內魚的尾數.
[思路點撥]假定每尾魚被捕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利用樣本的頻率近似估計總體的概率.
[嘗試解答]設水庫中魚的尾數為n,n是未知的,現在要估計n的值.假定每尾魚被捕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從水庫中任捕一尾,設事件A={帶有記號的魚},由概率的統計定義可知P(A)=2000n.①
第二次從水庫中捕出500尾,觀察每尾魚上是否有記號,共需觀察500次,其中帶有記號的魚有40尾,即事件A發(fā)生的頻數m=40,P(A)≈40500.②
由①②兩式,得2000n≈40500,解得n≈25000.
所以,估計水庫中有魚25000尾.
(1)求概率:先利用頻率等方法求出事件的概率.如本講中先求出帶記號的魚的概率.
(2)估計值:利用概率的穩(wěn)定性,根據頻率公式估計數值.如本講中計算總體的數目,即求水庫中魚的尾數.
?練一練
3.山東某家具廠為游泳比賽場館生產觀眾座椅,質檢人員對該廠所產2500套座椅進行抽檢,共抽檢了100套,發(fā)現有5套次品,試問該廠所產2500套座椅中大約有多少套次品?
解:設有n套次品,由概率的統計定義可知n2500=5100,
解得n=125.
所以該廠所產2500套座椅中大約有125套次品.
——————————————[課堂歸納感悟提升]———————————————
1.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通過實例,進一步了解概率的意義,會用概率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實例,難點是應用概率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本節(jié)課要掌握以下幾方面的規(guī)律方法
(1)理解概率的意義,見講1;
(2)游戲的公平性的標準及判斷方法,見講2;
(3)利用概率思想正確處理和解釋實際問題,見講3.
3.本節(jié)課的易錯點
(1)對概率的理解有誤致錯,如講1;
(2)列舉基本事件時易漏或重,如講2.
課下能力提升(十六)
[學業(yè)水平達標練]
題組1對概率的理解
1.某工廠生產的產品合格率是99.99%,這說明()
A.該廠生產的10000件產品中不合格的產品一定有1件
B.該廠生產的10000件產品中合格的產品一定有9999件
C.合格率是99.99%,很高,說明該廠生產的10000件產品中沒有不合格產品
D.該廠生產的產品合格的可能性是99.99%
解析:選D合格率是99.99%,是指該工廠生產的每件產品合格的可能性大小,即合格的概率.
2.某市的天氣預報中,有“降水概率預報”,例如預報“明天降水概率為90%”,這是指()
A.明天該地區(qū)約90%的地方會降水,其余地方不降水
B.明天該地區(qū)約90%的時間會降水,其余時間不降水
C.氣象臺的專家中,有90%認為明天會降水,其余的專家認為不降水
D.明天該地區(qū)降水的可能性為90%
解析:選D降水概率為90%,指降水的可能性為90%,并不是指降水時間,降水地區(qū)或認為會降水的專家占90%.
3.擲一枚質地均勻的正方體骰子(六個面上分別寫有1,2,3,4,5,6),若前3次連續(xù)擲到“6點朝上”,則對于第4次拋擲結果的預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定出現“6點朝上”
B.出現“6點朝上”的概率大于16
C.出現“6點朝上”的概率等于16
D.無法預測“6點朝上”的概率
解析:選C隨機事件具有不確定性,與前面的試驗結果無關.由于正方體骰子的質地是均勻的,所以它出現哪一個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4.在某餐廳內抽取100人,其中有30人在15歲及15歲以下,35人在16歲至25歲之間,25人在26歲至45歲之間,10人在46歲及46歲以上,則從此餐廳內隨機抽取1人,此人年齡在16歲至25歲之間的概率約為________.
解析:16歲至25歲之間的人數為35,頻率為0.35,故從此餐廳內隨機抽取一人,此人年齡在16歲至25歲之間的概率約為0.35.
答案:0.35
5.解釋下列概率的含義:
(1)某廠生產的電子產品合格的概率為0.997;
(2)某商場進行促銷活動,購買商品滿200元,即可參加抽獎活動,中獎的概率為0.6;
(3)一位氣象學工作者說,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8;
(4)按照法國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的研究結果,一個嬰兒將是女孩的概率是2245.
解:(1)生產1000件電子產品大約有997件是合格的.
(2)購買10次商品,每次購買額都滿200元,抽獎中獎的可能性為0.6.
(3)在今天的條件下,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80%.
(4)一個嬰兒將是女孩的可能性是2245.
題組2游戲的公平性
6.小明和小穎按如下規(guī)則做游戲:桌面上放有5支鉛筆,每次取1支或2支,最后取完鉛筆的人獲勝,你認為這個游戲規(guī)則________.(填“公平”或“不公平”)
解析:當第一個人第一次取2支時,還剩余3支,無論第二個人取1支還是2支,第一個人在第二次取鉛筆時,都可取完,即第一個人一定能獲勝.所以不公平.
答案:不公平
7.某種彩票的抽獎是從寫在36個球上的36個號碼中隨機搖出7個.有人統計了過去中特等獎的號碼,聲稱某一號碼在歷次特等獎中出現的次數最多,它是一個幸運號碼,人們應該買這一號碼;也有人說,若一個號碼在歷次特等獎中出現的次數最少,由于每個號碼出現的機會相等,應該買這一號碼,你認為他們的說法對嗎?
解:體育彩票中標有36個號碼的36個球大小、重量是一致的,嚴格地說,為了保證公平,每次用的36個球,應該只允許用一次,除非能保證用過一次后,球沒有磨損、變形.因此,當把這36個球看成每次抽獎中只用了一次時,不難看出,以前抽獎的結果對今后抽獎的結果沒有任何影響,上述兩種說法都是錯的.
題組3概率的應用
8.蜜蜂包括小蜜蜂和黑小蜜蜂等很多種類.在我國的云南及周邊各省都有分布.春暖花開的時候是放蜂的大好季節(jié).養(yǎng)蜂人甲在某地區(qū)放養(yǎng)了9000只小蜜蜂和1000只黑小蜜蜂,養(yǎng)蜂人乙在同一地區(qū)放養(yǎng)了1000只小蜜蜂和9000只黑小蜜蜂.某中學生物小組在上述地區(qū)捕獲了1只黑小蜜蜂.那么,生物小組的同學認為這只黑小蜜蜂是哪位養(yǎng)蜂人放養(yǎng)的比較合理()
A.甲B.乙C.甲和乙D.以上都對
解析:選B從放蜂人甲放的蜜蜂中,捕獲一只小蜜蜂是黑小蜜蜂的概率為110,而從放蜂人乙放的蜜蜂中,捕獲一只小蜜蜂是黑小蜜蜂的概率為910,所以,現在捕獲的這只小蜜蜂是放蜂人乙放養(yǎng)的可能性較大.故選B.
[能力提升綜合練]
1.(2016臺州高一檢測)每道選擇題有4個選擇支,其中只有1個選擇支是正確的.某次考試共有12道選擇題,某人說:“每個選擇支正確的概率是14,我每題都選擇第一個選擇支,則一定有3個題選擇結果正確”這句話()
A.正確B.錯誤
C.不一定D.無法解釋
解析:選B解答一個選擇題作為一次試驗,每次選擇的正確與否都是隨機的.經過大量的試驗,其結果呈隨機性,即選擇正確的概率是14.做12道選擇題,即進行了12次試驗,每個結果都是隨機的,不能保證每題的選擇結果都正確,但有3題選擇結果正確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也有可能都選錯,亦或有2題,4題,甚至12個題都選擇正確.
2.(2016廣州高一檢測)某醫(yī)院治療一種疾病的治愈率為15,前4個病人都未治愈,則第5個病人的治愈率為()
A.1B.45
C.0D.15
解析:選D因為第5個病人治愈與否,與其他四人無任何關系,故治愈率仍為15.
3.甲、乙兩人做游戲,下列游戲中不公平的是()
A.擲一枚骰子,向上的點數為奇數則甲勝,向上的點數為偶數則乙勝
B.同時擲兩枚相同的骰子,向上的點數之和大于7則甲勝,否則乙勝
C.從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撲克牌中抽一張,撲克牌是紅色則甲勝,是黑色則乙勝
D.甲,乙兩人各寫一個數字,若是同奇或同偶則甲勝,否則乙勝
解析:選B對于A、C、D甲勝,乙勝的概率都是12,游戲是公平的;對于B,點數之和大于7和點數之和小于7的概率相等,但點數等于7時乙勝,所以甲勝的概率小,游戲不公平.
4.(2016佛山高一檢測)先后拋擲兩枚均勻的五角、一元的硬幣,觀察落地后硬幣的正反面情況,則下列哪個事件的概率最大()
A.至少一枚硬幣正面朝上
B.只有一枚硬幣正面朝上
C.兩枚硬幣都是正面朝上
D.兩枚硬幣一枚正面朝上,另一枚反面朝上
解析:選A拋擲兩枚硬幣,其結果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種情況.至少有一枚硬幣正面朝上包括三種情況,其概率最大.
5.玲玲和倩倩是一對好朋友,她倆都想去觀看某明星的演唱會,可手里只有一張票,怎么辦呢?玲玲對倩倩說:“我向空中拋2枚同樣的一元硬幣,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就我去;如果落地后兩面一樣,就你去!”你認為這個游戲公平嗎?答:________.
解析:兩枚硬幣落地共有四種結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由此可見,她們兩人得到門票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公平.
答案:公平
6.對某廠生產的某種產品進行抽樣檢查,數據如下表所示.
抽查件數50100200300500
合格件數4792192285478
根據表中所提供的數據,若要從該廠生產的此種產品中抽到950件合格品,大約需抽查________件產品.
解析:由表中數據知:抽查5次,產品合格的頻率依次為0.94,0.92,0.96,0.95,0.956,可見頻率在0.95附近擺動,故可估計該廠生產的此種產品合格的概率約為0.95.設大約需抽查n件產品,則950n≈0.95,所以n≈1000.
答案:1000
7.設人的某一特征(眼睛的大小)是由他的一對基因所決定的,以d表示顯性基因,r表示隱性基因,則具有dd基因的人為純顯性,具有rr基因的人為純隱性,具有rd基因的人為混合性,純顯性與混合性的人都顯露顯性基因決定的某一特征,孩子從父母身上各得到一個基因,假定父母都是混合性,問:
(1)1個孩子由顯性決定特征的概率是多少?
(2)“該父母生的2個孩子中至少有1個由顯性決定特征”,這種說法正確嗎?
解:父、母的基因分別為rd、rd,則這孩子從父母身上各得一個基因的所有可能性為rr,rd,rd,dd,共4種,故具有dd基因的可能性為14,具有rr基因的可能性也為14,具有rd的基因的可能性為12.
(1)1個孩子由顯性決定特征的概率是34.
(2)這種說法不正確,2個孩子中每個由顯性決定特征的概率均相等,為34.
8.某中學從參加高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的學生中抽出60名學生,將其成績(均為整數)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畫出如圖部分頻率分布直方圖.觀察圖形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估計這次考試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為及格);
(2)從成績是70分以上(包括70分)的學生中選一人,求選到第一名學生的概率(第一名學生只一人).
解:(1)依題意,60分及以上的分數所在的第三、四、五、六組的頻率和為(0.015+0.03+0.025+0.005)×10=0.75,
所以,這次考試的及格率約為75%.
(2)成績在[70,100]的人數是36.
所以從成績是70分以上(包括70分)的學生中選一人,
選到第一名學生的概率P=136.
精選閱讀
第2節(jié)第2課時條件語句教學案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第2節(jié)第2課時條件語句教學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2課時條件語句[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25~P28,回答下列問題.
(1)與圖1.1-9中的條件結構對應的條件語句是什么?
提示:對應的條件語句為:
IF條件THEN語句體ENDIF
(2)與圖1.1-8中的條件結構對應的條件語句是什么?
提示:對應的條件語句為:
IF條件THEN語句體1ELSE語句體2ENDIF
(3)閱讀教材P27例6,觀察圖1.1-11,發(fā)現框圖中包含兩個條件結構,而且內層的條件結構是外層的條件結構的一個分支,因此可用什么語句來轉化?
提示:可以用“IF-THEN-ELSE-END_IF”語句來轉化.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條件語句的概念
處理條件結構的算法語句,叫做條件語句.
(2)條件語句的格式
①IF-THEN格式形式:IF條件THEN語句體ENDIF
②IF-THEN-ELSE格式
形式:
IF條件THEN語句體1ELSE語句體2ENDIF
(3)功能
①IF-THEN格式:首先對IF后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IF)條件符合,那么(THEN)執(zhí)行語句體,否則執(zhí)行ENDIF之后的語句.
②IF-THEN-ELSE格式:首先對IF后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IF)條件符合,那么(THEN)執(zhí)行語句體1;否則(ELSE)執(zhí)行語句體2.
[問題思考]
(1)嵌套條件語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提示:一般格式為:
(2)應用嵌套條件語句應注意什么?
提示:①適用范圍:適用于判斷條件多于一個時.此時,若重復應用條件語句,書寫程序繁瑣,可用條件語句的嵌套.
②分清層次:編寫條件時,要注意IF和END__IF的配對,常常利用文字的縮進來表示嵌套的層次,以便于程序的閱讀與理解.嵌套可以多于2個.
[課前反思]
通過以上預習,必須掌握的幾個知識點:
(1)條件語句的概念:;
(2)條件語句的格式:;
(3)條件語句的功能:.
觀察如圖所示的內容:
IF條件THEN語句體ENDIFIF條件THEN語句體1ELSE語句體2ENDIF
[思考1]使用條件語句需注意什么?
名師指津:使用條件語句應注意以下幾點:
(1)條件語句是一個語句,IF,THEN,ELSE,END_IF等都是語句的一部分.
(2)條件語句必須是以IF開始,以END_IF結束,一個IF必須與一個END_IF相對應.
(3)在程序中只需對條件為真的情況作出處理,不用處理條件為假的情況時,ELSE分支可以省略,此時條件語句就由雙支變?yōu)閱沃В?br> (4)為了程序的可讀性,一般IF、ELSE與END_IF頂格書寫,其他的語句體前面則空兩格.
[思考2]兩種格式的條件語句有什么異同?
名師指津:(1)共同點:兩種語句首先都要對條件進行判斷,然后才執(zhí)行相應的語句體;執(zhí)行完語句體后,程序都交匯于一點完成條件語句;都以IF開始,以END_IF結束.
(2)區(qū)別:IF—THEN—END_IF語句只有一個語句體,是滿足條件時執(zhí)行的語句體;IF—THEN—ELSE—END_IF語句含有兩個語句體,滿足條件時執(zhí)行一個語句體,不滿足條件時執(zhí)行另一個語句體.
(3)選擇標準:當判斷語句的兩個出口語句只有一個需要執(zhí)行時,使用“IF—THEN—END_IF語句;當判斷語句的兩個出口語句都可能執(zhí)行時,使用“IF—THEN—ELSE—END_IF”語句.
?講一講
1.已知函數對任意的x,求函數值,請畫出程序框圖并寫出程序語句.
[嘗試解答]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程序如下:
兩種語句的選擇方法
(1)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只需要對滿足條件時的情況作出處理,不需要處理不滿足條件時的情況,那么就選用IF-THEN-ENDIF條件語句.
(2)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既需要解決滿足條件時的情況,又需要解決不滿足條件時的情況,那么應選用IF-THEN-ELSE-ENDIF條件語句.
?練一練
1.(1)輸入一個數x,如果它是正數,則輸出它;否則不輸出.畫出解決該問題的程序框圖,并寫出對應的程序.
解: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程序如下:
INPUTxIFx0THENPRINTxENDIFEND
(2)根據以下程序框圖寫出程序:
解:程序如下:
INPUT“輸入正整數”;nIFn0ANDn=2THENPRINT“獲得一等獎學金”ENDIFIFn2ANDn=6THENPRINT“獲得二等獎學金”ENDIFIFn6ANDn=12THENPRINT“獲得三等獎學金”ENDIFEND
?講一講
2.某市對出租車的計費統一規(guī)定:如果行駛不超過2km,則收費5元(即起步價),若超過2km,則超出部分每1km加收1.8元(不足1km的,按1km計算).寫出計算路費的程序.
[思路點撥]設路程為xkm,費用為y元,則y=5,0x≤2,5+x-2×1.8,x2且x∈N*,5+[x-2]+1×1.8,x2且xN*,這是一個分段函數,可用條件語句設計程序.
[嘗試解答]程序框圖如下:
程序如下:
(1)條件結構的適用范圍:
已知分段函數的解析式求函數值的問題,須用條件語句書寫程序,當條件的判斷有兩個以上的結果時,可以選擇條件結構嵌套去解決.
(2)解此類問題的步驟:
①構思出解決問題的一個算法(可用自然語言).
②畫出程序框圖,形象直觀地描述算法.
③根據框圖編寫程序,即逐步把框圖中的算法步驟用算法語句表達出來.
?練一練
2.已知函數f(x)=2x2-1,x>0,2x+1,x=0,-2x2+4,x<0.試編寫程序,根據輸入的x值輸出對應的y值.
解:程序如下:
——————————————[課堂歸納感悟提升]——————————————
1.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條件語句的兩種格式及其功能,明確條件語句與條件結構的對應關系.難點是能用條件語句編寫程序解決有關問題.
2.本節(jié)課要掌握以下幾類問題:
(1)兩種語句的選擇方法,見講1.
(2)條件結構的適用范圍,見講2.
3.本節(jié)課的易錯點有兩個:
(1)條件語句的格式書寫易出錯,如講1;
(2)條件判斷時分類討論不全面致錯,如講2.
課下能力提升(六)
[學業(yè)水平達標練]
題組1條件語句與條件結構
1.下列關于條件語句的說法正確的是()
A.條件語句中必須有ELSE和ENDIF
B.條件語句中可以沒有ENDIF
C.條件語句中可以沒有ELSE,但是必須有ENDIF
D.條件語句中可以沒有ENDIF,但是必須有ELSE
解析:選C條件語句中必須有ENDIF,但可以沒有ELSE,故選C.
2.下列對條件語句的描述正確的是()
A.ELSE后面的語句不可以是條件語句
B.兩個條件語句可以共用一個ENDIF語句
C.條件語句可以沒有ELSE后的語句
D.條件語句中IF—THEN和ELSE后的語句必須都有
解析:選C條件語句有兩種格式:分別是IF—THEN格式和IF—THEN—ELSE格式.對于一個分支的條件語句可以沒有ELSE后的語句.
3.下列問題需要用條件語句來描述其算法的是()
A.輸入x,輸出它的相反數
B.輸入x,輸出它的絕對值
C.求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的面積
D.求棱長為1的正四面體的體積
解析:選BA,C,D都不需要分類,所以不需要條件語句;而B需要分類,故需用條件語句.
4.若a=11,下面的程序段輸出的結果是________.
解析:由于當a=11時,不滿足條件a<10,所以執(zhí)行y=aMOD10,得到的結果是y=1.注意“aMOD10”是a除以10的余數.
答案:1
5.已知如圖所示的程序,其運行結果是________.
解析:因為3399,所以t=33,a=99,b=33,a=99-33=66.
答案:a=66
題組2條件結構的應用
6.已知程序:
若輸出y的值為6,則輸入x的值為________.
解析:由程序知,當x0時,3x2+3=6,解得x=2;
當x0時,-3x2+5=6,解得x=-23;顯然x=0不成立.
答案:2或-23
7.試設計程序,求函數y=|x-4|+1的函數值.
解:因為y=|x-4|+1=x-3,x≥4,5-x,x4.
所以設計程序如下:
INPUT“x=”;x
IFx=4THEN
y=x-3
ELSE
y=5-x
ENDIF
PRINTy
END
8.鐵路托運行李,從甲地到乙地,按規(guī)定每張車票托運行李不超過50kg時,每千克0.13元,如超過50kg,超過的部分按每千克0.20元計算,如果行李重量為W(kg),運費為F(元),計算公式為:
F=0.13×WW≤50,50×0.13+W-50×0.20W>50.
設計程序,輸入行李的重量W,輸出運費F.
解:程序如下.
[能力提升綜合練]
1.給出以下四個問題,①輸入一個數x,輸出它的絕對值;②求函數的函數值;③求面積為6的正方形的周長;④求三個數a,b,c中的最大數,其中不需要用條件語句來描述其算法的有()
A.1個B.2個C.3個D.4個
解析:選A①②④都需要條件語句描述其算法,只有③不需用條件語句描述,故選A.
2.(2016臨沂高一檢測)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判斷任意輸入的數x是否為正數,若是,輸出它的平方值;若不是,輸出它的相反數.
INPUTxIFTHENy=-xELSEy=x*xENDIFPRINTyEND
則填入的條件應該是()
A.x>0B.x<0C.x>=0D.x<=0
解析:選D因為條件真則執(zhí)行y=-x,條件假則執(zhí)行y=x*x,由程序功能知條件應為x<=0.
3.根據下列算法語句,當輸入x為60時,輸出y的值為()
A.25B.30C.31D.61
解析:選C由題意,得y=0.5x,x≤50,25+0.6x-50,x50.當x=60時,y=25+0.6×(60-50)=31,∴輸出y的值為31.
4.根據如圖的程序提示依次輸入4,2,-5,則程序的運行結果是()
INPUT“a=”;aINPUT“b=”;bINPUT“c=”;cmax=aIFbmaxTHENmax=bENDIFIFcmaxTHENmax=cENDIFPRINT“max=”;maxEND
A.2B.max=2C.4D.max=4
解析:選D本程序的功能是求輸入的三個數中的最大數,運行程序得max=4.
5.已知下列程序:
INPUTxIFx<=-1THENy=-x-1ELSEIFx>1THENy=-x^2+1ELSEy=x-1ENDIFENDIFPRINT“y=”;yEND
如果輸出的是y=0.75,則輸入的x是________.
解析:由程序可知本題為根據輸入的x,求函數y=-x-1,x≤-1,-x2+1,x>1,x-1,-1<x≤1的函數值.我們可以分段令y=0.75,并驗證,可求得x=-1.75.
答案:-1.75
6.(2016濱州質檢)讀程序,完成下列題目:
程序如圖:
(1)若執(zhí)行程序時,沒有執(zhí)行語句y=x+1,則輸入的x的范圍是________;
(2)若執(zhí)行結果為3,則執(zhí)行的賦值語句是________,輸入的x的值是________.
解析:(1)不執(zhí)行y=x+1語句,說明不滿足條件x≥1,故有x1.
(2)當x1時,y2×1+1=3,只有x+1=3,x=2.
答案:(1)x1(2)y=x+12
7.兒童乘坐火車時,若身高不超過1.2m,則無需購票;若身高超過1.2m但不超過1.5m,應買半票;若超過1.5m,應買全票.試寫出一個購票算法程序.
解:程序如下:
INPUT“身高hh0”;hIFh=1.2THENPRINT“免費乘車”ELSEIFh=1.5THENPRINT“半票乘車”ELSEPRINT“全票乘車”ENDIFENDIFEND
8.設計一個算法,求方程ax+b=0的解,并寫出程序(注:本題程序中如果出現不等號,用“”表示).
解:算法:
第一步:判斷a≠0是否成立.若成立,輸出結果“解為-ba”;否則執(zhí)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斷b=0是否成立.若成立,輸出結果“解集為R”;若不成立,輸出結果“方程無解”,結束算法.
程序為:
INPUT“a,b=”;a,bIFa0THENPRINT“x=”;-b/aELSEIFb=0THENPRINT“解集為R”ELSEPRINT“方程無解”ENDIFENDIFEND
第2節(jié)第3課時循環(huán)語句教學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第2節(jié)第3課時循環(huán)語句教學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第3課時循環(huán)語句[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29~P32,回答下列問題.
(1)循環(huán)語句與程序框圖中的哪個結構相對應?
提示:循環(huán)結構.
(2)與圖1.1-12中的直到型循環(huán)結構對應的UNTIL語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提示:一般格式為:
DO循環(huán)體LOOPUNTIL條件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UNTIL語句
①UNTIL語句的格式:
DO循環(huán)體LOOPUNTIL條件
②UNTIL語句的執(zhí)行過程:
當計算機執(zhí)行上述語句時,先執(zhí)行一次DO和UNTIL之間的循環(huán)體,再對UNTIL后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不符合,繼續(xù)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然后再檢查上述條件,如果條件仍不符合,再次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直到條件符合時為止.這時,計算機將不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直接跳到UNTIL語句后,接著執(zhí)行UNTIL語句之后的語句.
③UNTIL語句對應的程序框圖:
(2)WHILE語句
①WHILE語句的格式:
WHILE條件循環(huán)體WEND
②WHILE語句的執(zhí)行過程:
當計算機遇到WHILE語句時,先判斷條件的真假,如果條件符合,就執(zhí)行WHILE和WEND之間的循環(huán)體;然后再檢查上述條件,如果條件仍符合,再次執(zhí)行循環(huán)體,這個過程反復進行,直到某一次條件不符合為止.這時,計算機將不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直接跳到WEND語句后,接著執(zhí)行WEND之后的語句.
③WHILE語句對應的程序框圖:
[問題思考]
(1)循環(huán)語句與條件語句有何關系?
提示:循環(huán)語句中一定有條件語句,條件語句是循環(huán)語句的一部分,離開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無法循環(huán).但條件語句可以脫離循環(huán)語句單獨存在,可以不依賴循環(huán)語句獨立地解決問題.
(2)編寫程序時,什么情況下使用循環(huán)語句?
提示:在問題處理中,對不同的運算對象進行若干次相同運算或處理時,編寫程序要用到循環(huán)語句.
[課前反思]
通過以上預習,必須掌握的幾個知識點:
(1)UNTIL語句的格式:;
(2)WHILE語句的格式:;
(3)循環(huán)語句的功能:.
觀察如圖所示的內容:
[思考]怎樣認識UNTIL語句?
名師指津:使用UNTIL語句應注意以下幾點:
(1)DO語句只是循環(huán)體的開始標記,遇到DO語句,程序只是記住這個標記,其他什么也不做,接著執(zhí)行后面的循環(huán)體,在執(zhí)行一次循環(huán)體后,再檢查UNTIL后的條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就重復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直到條件符合時退出循環(huán).
(2)在循環(huán)體內,應注意務必有相應的語句使“條件”改變,保證能終止循環(huán),否則循環(huán)將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講一講
1.編寫一個程序計算11×2+13×4+15×6+…+12015×2016的值,并畫出程序框圖.
[嘗試解答]程序如下:
s=0i=1DOs=s+1/i*i+1i=i+2LOOPUNTILi>2015PRINTsEND
程序框圖如圖:
對UNTIL語句的幾點說明
(1)直到型循環(huán)語句中先執(zhí)行一次循環(huán)體,再判斷條件是否滿足,以決定繼續(xù)循環(huán)還是退出循環(huán).
(2)循環(huán)次數的控制往往是判斷條件,在循環(huán)體內要控制條件的改變,否則會陷入死循環(huán).
(3)控制循環(huán)次數的變量要綜合考慮初始化時和LOOPUNTIL后兩處,若初始值為1,則循環(huán)體中累加,若初始值為循環(huán)的次數,則循環(huán)體中遞減.
?練一練
1.(1)用UNTIL語句寫出求1-12+13-14+…+1999-11000的程序.
(2)根據下列程序,畫出相應的程序框圖.
s=0k=1DOs=s+1/k*k+1k=k+1LOOPUNTILk99PRINTsEND
解:(1)程序如下:
s=0i=1DOs=s+-1^i-1/ii=i+1LOOPUNTILi>1000PRINTsEND
(2)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觀察如圖所示的內容:
[思考]怎樣認識WHILE語句?
名師指津:使用WHILE語句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當型循環(huán)以WHILE語句開頭,以WEND作為結束標志.WEND是WHILEEND的縮寫,表示WHILE循環(huán)到此為止.
(2)執(zhí)行WHILE語句時,先判斷條件,再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然后再判斷條件,再執(zhí)行循環(huán)體,反復執(zhí)行,直到條件不滿足.
(3)WHILE語句中的條件是指循環(huán)體的條件,滿足此條件時,執(zhí)行循環(huán)體,不滿足時則執(zhí)行循環(huán)體結構后面的內容.
(4)WHILE語句由于先條件,再循環(huán)體,因此循環(huán)體可能一次也不執(zhí)行就退出循環(huán)結構.
?講一講
2.給出了30個數,1,2,4,7,11,…,其規(guī)律是第1個數是1,第2個數比第1個數大1,第3個數比第2個數大2,第4個數比第3個數大3,…,依次類推,要求計算這30個數的和,先將下面所給出的程序框圖補充完整,再依據程序框圖寫出程序.
(1)把程序框圖補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寫出程序.
[嘗試解答](1)①i≤30?②P=P+i
(2)程序:
i=1P=1S=0WHILEi<=30S=S+PP=P+ii=i+1WENDPRINTSEND
對WHILE語句的幾點說明
(1)計算機執(zhí)行當型循環(huán)語句時,先判斷條件的真假,若條件為真,執(zhí)行循環(huán)體,若為假則退出.這是確定是否應用當型語句的關鍵.
(2)當型循環(huán)語句中WHILE和WEND成對出現.
(3)判斷條件往往是控制循環(huán)次數的變量.
?練一練
2.設計計算1+2+3+4+…+99的值的一個算法,畫出程序框圖,并編寫程序.
解: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程序如下:
i=1S=0WHILEi<=99S=S+ii=i+1WENDPRINTSEND
?講一講
3.分別用當型和直到型循環(huán)語句編寫一個程序,同時計算1×3×5×…×99和2×4×6×…×100的值.
[嘗試解答]用UNTIL語句編寫程序:
i=1A=1B=1DOA=A*ii=i+1B=B*ii=i+1LOOPUNTILi>100PRINTA,BEND
用WHILE語句編寫程序:
i=1A=1B=1WHILEi<=100A=A*ii=i+1B=B*ii=i+1WENDPRINTA,BEND
兩種循環(huán)語句的異同
兩種循環(huán)語句的相同點是:(1)進入循環(huán)前的語句相同;(2)循環(huán)體相同;(3)輸出部分相同.
不同點是:(1)循環(huán)條件的位置不同;(2)循環(huán)條件不同.
?練一練
3.分別寫出下列算法語句(1)和(2)運行的結果(1)________;(2)________.
S=0i=0DOS=S+ii=i+1LOOPUNTILS20PRINTiENDS=0i=0DOi=i+1S=S+iLOOPUNTILS20PRINTiEND
(1)(2)
解析:由程序(1),知S=0+1+2+3+4+5+6=2120時,終止運行,此時i=7.
對于程序(2)有S=1+2+3+4+5+6=2120時,終止運行,此時,循環(huán)執(zhí)行了6次,所以i=6.
答案:(1)7(2)6
——————————————[課堂歸納感悟提升]———————————————
1.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兩種循環(huán)語句的格式與功能.難點是會用兩種循環(huán)語句編寫算法語句,能根據程序寫出運行結果.
2.本節(jié)課要掌握以下幾類問題:
(1)把握兩種語句的內涵,準確使用兩種語句解題,見講1,2.
(2)把握兩種語句的轉化方法,見講3.
3.本節(jié)課的易錯點有兩個:
(1)混淆兩種語句,如講3;
(2)對控制循環(huán)的條件理解不清而致錯,如講1,2,3.
課下能力提升(七)
[學業(yè)水平達標練]
題組1UNTIL語句及應用
1.下列循環(huán)語句是程序的一部分,循環(huán)終止時,i等于()
i=1DOi=i+1LOOPUNTILi>4
A.3B.4
C.5D.6
解析:選C該循環(huán)語句是直到型循環(huán)語句,當條件i>4開始成立時,循環(huán)終止,則i=5,故選C.
2.下面程序輸出的結果為()
A.17B.19
C.21D.23
解析:選C當i=9時,S=2×9+3=21,判斷條件9≥8成立,跳出循環(huán),輸出S.
3.如果下列程序執(zhí)行后輸出的結果是132,那么在程序UNTIL后面的“條件”應為()
i=12s=1DOs=s*ii=i-1LOOPUNTILPRINTsEND
A.i11B.i>=11
C.i<=11D.i11
解析:選D當i=12時,s=1×12=12;當i=11時,s=11×12=132.故應填i11.
題組2WHILE語句及應用
4.下列循環(huán)語句是程序的一部分,循環(huán)終止時,i等于()
i=1WHILEi<3i=i+1WEND
A.2B.3
C.4D.5
解析:選B該循環(huán)語句是WHILE語句,當條件i<3開始不成立時,循環(huán)結束,則所求i=3.故選B.
5.求出下面語句的輸出結果.
i=4S=0WHILEi6i=i+2S=S+i^2WENDPRINTSEND
解:該程序的執(zhí)行過程是
i=4,S=0,i=46成立,i=4+2=6,S=0+62=36;
i=66不成立輸出S=36.
6.給出一個算法的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1)說明該程序的功能;
(2)請用WHILE型循環(huán)語句寫出程序.
解:(1)該程序的功能是求1+12+13+…+199的值.
(2)程序如下:
S=0K=1WHILEK<=99S=S+1/KK=K+1WENDPRINTSEND
題組3循環(huán)語句的綜合應用
7.已知有如下兩段程序:
i=21sum=0WHILEi=20sum=sum+ii=i+1WENDPRINTsumENDi=21sum=0DOsum=sum+ii=i+1LOOPUNTILi20PRINTsumEND
程序1程序2
程序1運行的結果為________,程序2運行的結果為________.
解析:程序1是計數變量i=21開始,不滿足i≤20,終止循環(huán),累加變量sum=0,這個程序計算的結果為0;程序2計數變量i=21,開始進入循環(huán),sum=0+21=21,i=i+1=21+1=22,i20,循環(huán)終止,此時,累加變量sum=21,這個程序計算的結果為21.
答案:021
8.下面是“求滿足1+2+3+…+n2014的最小的自然數n”的一個程序,其中有3處錯誤,請找出錯誤并予以更正.
i=1S=1n=0DOS=S+ii=i+1n=n+1LOOPUNTILS2014輸出n+1
解:錯誤1:“S=1”改為“S=0”;
錯誤2:無END語句,在輸出下面加“END”;
錯誤3:“輸出n+1”改為“PRINTn”.
[能力提升綜合練]
1.如下程序的循環(huán)次數為()
x=0WHILEx<20x=x+1x=x^2WENDPRINTxEND
A.1B.2C.3D.4
解析:選C程序執(zhí)行如下:
(1)x<20,x=0+1=1,x=12=1;
(2)x<20,x=1+1=2,x=22=4,
(3)x<20,x=4+1=5,x=52=25,此時跳出循環(huán),并輸出x.
∴一共進行3次循環(huán),故選C.
2.讀程序:
甲:乙:
i=1S=0WHILEi=1000S=S+ii=i+1WENDPRINTSENDi=1000S=0DOS=S+ii=i-1LOOPUNTILi1PRINTSEND
對甲、乙程序和輸出結果判斷正確的是()
A.程序不同,結果不同
B.程序不同,結果相同
C.程序相同,結果不同
D.程序相同,結果相同
解析:選B執(zhí)行甲、乙程序后,可知都是計算1+2+3+…+1000的值.
3.(2015北京高考)執(zhí)行如圖所示的程序框圖,輸出的k值為()
A.3B.4C.5D.6
解析:選B程序框圖運行如下:k=0,a=3×12=32,k=1,此時3214;a=32×12=34,k=2,此時3414;a=34×12=38,k=3,此時3814;a=38×12=316,k=4,此時31614,輸出k=4,程序終止.
4.(2016吉林高一檢測)已知有下面的程序,如果程序執(zhí)行后輸出的結果是360,那么在程序UNTIL后面的“條件”應為________.
i=6s=1DOs=s*ii=i-1LOOPUNTIL條件PRINTsEND
解析:因為輸出的結果是360,即s=1×6×5×4×3,需執(zhí)行4次,s需乘到3,i<3后結束算法.所以,程序中UNTIL后面的“條件”應為i<3(或i<=2).
答案:i<3(或i<=2)
5.在下面的程序中,若輸出k=3,則輸入的最小整數n=________.
INPUTnk=0DOn=2n+1k=k+1LOOPUNTILn>100PRINTkEND
解析:設n=a,則第一次循環(huán),n=2a+1,k=1;第二次循環(huán),n=2(2a+1)+1=4a+3,k=2;第三次循環(huán),n=2(4a+3)+1=8a+7,k=3,此時,執(zhí)行“是”,結束循環(huán),輸出k=3.因此8a+7>100,即a>938,故n最小為12.
答案:12
6.編寫一個程序計算12+32+52+…+992,并畫出相應的程序框圖.
解:程序如下:
S=0i=1DOS=S+i^2i=i+2LOOPUNTILi>99PRINTSEND
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7.輸入100個數,將其中正數的個數輸出.試用循環(huán)語句設計程序.
解:用WHILE語句編寫程序如下:
n=1m=0WHILEn=100INPUTxIFx0THENm=m+1ENDIFn=n+1WENDPRINTmEND
或用UNTIL語句編寫程序如下:
n=1m=0DOINPUTxIFx0THENm=m+1ENDIFn=n+1LOOPUNTILn100PRINTmEND
第2節(jié)第1課時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教學案
第1課時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
[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65~P70,回答下列問題.
(1)畫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步驟有哪些?
提示:求極差→決定組距與組數→決定組距與組數→將數據分組→列頻率分布表→畫頻率分布直方圖.
(2)頻率分布直方圖的縱軸表示什么?各矩形面積之和等于什么?
提示:頻率分布直方圖的縱軸表示頻率/組距,各小長方形面積之和為1.
(3)頻率分布折線圖和總體密度曲線各指什么?
提示:連接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各小長方形上端的中點就得到頻率分布折線圖;當頻率分布直方圖中組數增加,組距減小,相應的頻率分布折線圖會越來越接近于一條光滑的曲線,稱之為總體密度曲線.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用樣本估計總體、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
①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兩種情況
(ⅰ)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
(ⅱ)用樣本的數字特征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征.
②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
(ⅰ)借助于圖形
分析數據的一種基本方法是用圖將它們畫出來,此方法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從數據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圖形傳遞信息.
(ⅱ)借助于表格
分析數據的另一種方法是用緊湊的表格改變數據的排列方式,此方法是通過改變數據的構成形式,為我們提供解釋數據的新方式.
(2)繪制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步驟
(3)頻率分布折線圖和總體密度曲線
(4)莖葉圖
①莖葉圖的制作方法(以兩位數據為例):
將所有兩位數的十位數字作為莖,個位數字作為葉,莖相同者共用一個莖,莖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從上向下列出.
②莖葉圖的優(yōu)缺點
在樣本數據較少時,用莖葉圖表示數據的效果較好.它不但可以保留所有信息,而且可以隨時記錄,這對數據的記錄和表示都能帶來方便.但是當樣本數據較多時,莖葉圖就顯得不太方便,因為每一個數據都要在圖中占據一個空間,如果數據很多,莖葉就會很長.
[問題思考]
(1)頻率分布直方圖直觀形象地表示了頻率分布表,在頻率分布直方圖中是用哪些量來表示各組頻率的?
提示:在頻率分布直方圖中用每個矩形的面積表示相應組的頻率,即頻率組距×組距=頻率,各組頻率的和等于1,因此各小矩形的面積的和等于1.
(2)莖葉圖中對“葉”和“莖”有什么要求?
提示:莖葉圖中,“葉”是數據的最后一個數字,其前面的數字作為“莖”.
[課前反思]
通過以上預習,必須掌握的幾個知識點:
(1)繪制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步驟:;
(2)頻率分布折線圖和總體密度曲線的制作方法:;
(3)莖葉圖的制作方法:.
[思考]頻率分布表、頻率分布直方圖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名師指津:(1)頻率分布表在數量表示上比較確切,但不夠直觀、形象,分析數據分布的總體態(tài)勢不太方便.
(2)頻率分布直方圖能夠很容易地表示大量數據,非常直觀地表明分布的形狀,使我們能夠看到在分布表中看不清楚的數據模式.但是從直方圖本身得不出原始數據內容,也就是說,把數據表示成直方圖后,原有的具體數據信息就被抹掉了.
?講一講
1.美國歷屆總統中,就任時年紀最小的是羅斯福,他于1901年就任,當時年僅42歲;就任時年紀最大的是里根,他于1981年就任,當時69歲.下面按時間順序(從1789年的華盛頓到2009年的奧巴馬,共44任)給出了歷屆美國總統就任時的年齡:
57,61,57,57,58,57,61,54,68,51,49,64,50,48,65,52,56,46,54,49,51,47,55,55,54,42,51,56,55,51,54,51,60,62,43,55,56,61,52,69,64,46,54,48
將數據進行適當的分組,并畫出相應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和頻率分布折線圖.
[嘗試解答]以4為組距,列表如下:
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1)所示,頻率分布折線圖如圖(2)所示.
(1)頻率分布表中極差、組距、組數的關系
①若極差組距為整數,則極差組距=組數;
②若極差組距不為整數,則極差組距的整數部分+1=組數.
(2)確定頻率分布直方圖中組距和組數的注意點
組距和組數的確定沒有固定的標準,將數據分組時,組數力求合適,縱使數據的分布規(guī)律能較清楚地呈現出來,組數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我們了解數據的分布情況,若樣本容量不超過100,按照數據的多少常分為5~12組,一般樣本容量越大,所分組數越多.
?練一練
1.有一容量為50的樣本,數據的分組及各組的數據如下:[10,15),4;[15,20),5;[20,25),10;[25,30),11;[30,35),9;[35,40),8;[40,45],3.
(1)列出樣本頻率分布表;
(2)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及折線圖.
解:(1)由所給的數據,不難得出以下樣本的頻率分布表:
數據段[10,15)[15,20)[20,25)[25,30)
頻數451011
頻率0.080.100.200.22
數據段[30,35)[35,40)[40,45]總計
頻數98350
頻率0.180.160.061
(2)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1)所示,頻率分布折線圖如圖(2)所示.
觀察下面莖葉圖,它的中間部分像一棵樹的莖,兩邊部分像這棵樹的莖上長出來的葉子.
[思考]怎樣理解認識莖葉圖?
名師指津:莖葉圖也是用來表示數據的一種圖,它的思路是將數組中的數按位數進行比較,將高位數字作為一個主干(莖),將低位數字作為分枝(葉),列在主干的一側,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個主干后面有幾個數,每個數具體是多少.
?講一講
2.某賽季甲、乙兩名籃球運動員每場比賽得分情況如下:
甲的得分: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的得分:8,13,14,16,23,26,28,33,38,39,51.
(1)畫出甲、乙兩名運動員得分數據的莖葉圖;
(2)根據莖葉圖分析甲、乙兩運動員的水平.
[嘗試解答](1)作出莖葉圖如圖所示:
(2)由(1)中的莖葉圖可以看出,甲運動員的得分情況是大致對稱的,中位數是36;乙運動員的得分情況除一個特殊得分外,也大致對稱,中位數是26.因此甲運動員的發(fā)揮比較穩(wěn)定,總體得分情況比乙運動員好.
畫莖葉圖的步驟
第一步,將數據分為“莖”(高位)和“葉”(低位)兩部分;第二步,將表示“莖”的數字按大小順序由上到下排成一列;第三步,將各個數據的“葉”按次序寫在其莖的左、右兩側.
?練一練
2.甲、乙兩名同學最近幾次的數學考試成績情況如下:
甲的得分:95,81,75,89,71,65,76,88,94,110,107;
乙的得分:83,86,93,99,88,103,98,114,98,79,101.
畫出兩人數學成績的莖葉圖,并根據莖葉圖對兩人的成績進行比較.
解:甲、乙兩人數學成績的莖葉圖如圖所示.
從這個莖葉圖上可以看出,乙同學的得分情況是大致對稱的,中位數是98分;甲同學的得分情況除一個特殊得分外,也大致對稱,中位數是88分,但分數分布相對于乙來說,趨向于低分階段.因此乙同學發(fā)揮比較穩(wěn)定,總體得分情況比甲同學好.
?講一講
3.從某小區(qū)抽取100戶居民進行月用電量調查,發(fā)現其用電量都在50至350度之間,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
(1)求直方圖中x的值;
(2)在這些用戶中,求用電量落在區(qū)間[100,250)內的戶數.
[思路點撥](1)根據各小長方形的面積和為1求解.
(2)先求數據落在[100,250)內的頻率,再由頻率公式求值.
[嘗試解答](1)由頻率分布直方圖知[200,250)小組的頻率為1-(0.0024+0.0036+0.0060+0.0024+0.0012)×50=0.22,于是x=0.2250=0.0044.
(2)∵數據落在[100,250)內的頻率為
(0.0036+0.0060+0.0044)×50=0.7,
∴所求戶數為0.7×100=70.
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性質
(1)每個小矩形的面積表示樣本數據落在該組內的頻率.
(2)所有小矩形的面積和等于1.
(3)利用一組的頻數和頻率,可以求樣本容量.
提醒:頻率分布直方圖中的縱軸不是頻率,而是頻率/組距.
?練一練
3.為了了解高一年級學生的體能情況,某校抽取部分學生進行一分鐘跳繩次數測試,將所得數據整理后,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圖中從左到右各小長方形的面積之比為2∶4∶17∶15∶9∶3,第二小組的頻數為12.
(1)第二小組的頻率是多少?樣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數在110以上(含110次)為達標,則該校全體高一年級學生的達標率是多少?
解:(1)頻率分布直方圖是以面積的形式反映了數據落在各小組內的頻率大小的,因此第二小組的頻率為42+4+17+15+9+3=0.08.
又因為第二小組的頻率=第二小組的頻數樣本容量,
所以樣本容量=第二小組的頻數第二小組的頻率=120.08=150.
(2)由直方圖可估計該校高一年級學生的達標率為
17+15+9+32+4+17+15+9+3×100%=88%.
——————————————[課堂歸納感悟提升]———————————————
1.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會列頻率分布表,會畫頻率分布直方圖、頻率分布折線圖、莖葉圖,難點是理解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的方法.
2.本節(jié)課要重點掌握的規(guī)律方法
(1)繪制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步驟,見講1.
(2)繪制莖葉圖的步驟及其意義,見講2.
(3)會應用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意義解決問題,見講3.
3.本節(jié)課的易錯點
將頻率分布直方圖中的縱軸的單位看錯而致錯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易錯點,如講3.
課下能力提升(十二)
[學業(yè)水平達標練]
題組1列頻率分布表、畫頻率分布直方圖
1.用樣本頻率分布估計總體頻率分布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總體容量越大,估計越精確
B.總體容量越小,估計越精確
C.樣本容量越大,估計越精確
D.樣本容量越小,估計越精確
解析:選C由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性質可得.
2.在畫頻率分布直方圖時,某組的頻數為10,樣本容量為50,總體容量為600,則該組的頻率是()
A.15B.16
C.110D.不確定
解析:選A該組的頻率為1050=15,故選A.
3.調查某校高三年級男生的身高,隨機抽取40名高三男生,實測身高數據(單位:cm)如下:
171163163166166168168160168165
171169167169151168170168160174
165168174159167156157164169180
176157162161158164163163167161
(1)作出頻率分布表;
(2)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
解:(1)最低身高151cm,最高身高180cm,它們的差是180-151=29,即極差為29;確定組距為4,組數為8,列表如下:
分組頻數頻率
[149.5,153.5)10.025
[153.5,157.5)30.075
[157.5,161.5)60.15
[161.5,165.5)90.225
[165.5,169.5)140.35
[169.5,173.5)30.075
[173.5,177.5)30.075
[177.5,181.5]10.025
合計401
(2)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
題組2莖葉圖及應用
4.如圖是某公司10個銷售店某月銷售某產品數量(單位:臺)的莖葉圖,則數據落在區(qū)間[22,30)內的頻率為()
A.0.2B.0.4C.0.5D.0.6
解析:選B∵數據總個數n=10,又落在區(qū)間[22,30)內的數據個數為4,∴所求的頻率為410=0.4.故選B.
5.對某商店一個月內每天的顧客人數進行了統計,得到樣本的莖葉圖(如圖所示),則該樣本的中位數、眾數、極差分別是()
A.46,45,56B.46,45,53
C.47,45,56D.45,47,53
解析:選A直接列舉求解.由題意知各數為12,15,20,22,23,23,31,32,34,34,38,39,45,45,45,47,47,48,48,49,50,50,51,51,54,57,59,61,67,68,中位數是46,眾數是45,最大數為68,最小數為12,極差為68-12=56.
題組3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應用
6.(2016金華高一檢測)如圖所示是一容量為100的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則由圖形中的數據,樣本落在[15,20)內的頻數為()
A.20B.30C.40D.50
解析:選B樣本數據落在[15,20]內的頻數為100×[1-5×(0.04+0.1)]=30.
7.某車站在春運期間為了了解旅客購票情況,隨機抽樣調查了100名旅客從開始在售票窗口排隊到購到車票所用的時間t(以下簡稱為購票用時,單位為min),下面是這次調查統計分析得到的頻率分布表和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
分組頻數頻率
一組0≤t500
二組5≤t10100.10
三組10≤t1510②
四組15≤t20①0.50
五組20≤t≤25300.30
合計1001.00
解答下列問題:
(1)這次抽樣的樣本容量是多少?
(2)在表中填寫出缺失的數據并補全頻率分布直方圖;
(3)旅客購票用時的平均數可能落在哪一組?
解:(1)樣本容量是100.
(2)①50②0.10
所補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中的陰影部分.
(3)設旅客平均購票用時為tmin,則有
0×0+5×10+10×10+15×50+20×30100≤t
5×0+10×10+15×10+20×50+25×30100,
即15≤t20.所以旅客購票用時的平均數可能落在第四組.
[能力提升綜合練]
1.將容量為100的樣本數據,按由小到大排列分成8個小組,如下表所示:
組號12345678
頻數101314141513129
第3組的頻率和累積頻率為()
A.0.14和0.37B.114和127
C.0.03和0.06D.314和637
解析:選A由表可知,第三小組的頻率為14100=0.14,累積頻率為10+13+14100=0.37.
2.某學校隨機抽取20個班,調查各班中有網上購物經歷的人數,所得數據的莖葉圖如圖所示.以組距為5將數據分組成[0,5),[5,10),…,[30,35),[35,40]時,所作的頻率分布直方圖是()
AB
CD
解析:選A由分組可知C,D兩項一定不對;由莖葉圖可知[0,5)有1人,[5,10)有1人,∴第一、二小組頻率相同,頻率分布直方圖中矩形的高應相同,可排除B.故選A.
3.為了解電視對生活的影響,一個社會調查機構就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對某地10000名居民進行了調查,并根據所得數據畫出了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為了分析該地居民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與年齡、學歷、職業(yè)等方面的關系,要從10000人中再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出100人做進一步調查,則在[2.5,3)(小時)時間段內應抽出的人數是()
A.25B.30C.50D.75
解析:選A抽出的100人中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2.5,3)(小時)時間段內的頻率是0.5×0.5=0.25,所以這10000人中平均每天看電視時間在[2.5,3)(小時)時間段內的人數為10000×0.25=2500,又抽樣比為10010000=1100,故在[2.5,3)(小時)時間段內應抽出人數為2500×1100=25.
4.某工廠對一批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測.如圖是根據抽樣檢測后的產品凈重(單位:克)數據繪制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其中產品凈重的范圍是[96,106],樣本數據分組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樣本中產品凈重小于100克的個數是36,則樣本中凈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產品的個數是()
A.90B.75C.60D.45
解析:選A∵樣本中產品凈重小于100克的頻率為(0.050+0.100)×2=0.3,頻數為36,∴樣本總數為360.3=120.∵樣本中凈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產品的頻率為(0.100+0.150+0.125)×2=0.75,∴樣本中凈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產品的個數為120×0.75=90.
5.為了解某校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情況,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從該校200名教師中抽取20名,調查了他們上學期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次數,結果用莖葉圖表示如圖:
據此可估計該校上學期200名教師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次數在[15,25)內的人數為________.
解析:在抽取的20名教師中,在[15,25)內的人數為6,據此可估計該校上學期200名教師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次數在[15,25)內的人數為60.
答案:60
6.在我市2016年“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知識競賽中,考評組從中抽取200份試卷進行分析,其分數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則分數在區(qū)間[60,70)上的人數大約有________.
解析:根據頻率分布直方圖,分數在區(qū)間[60,70)上的頻率為0.04×10=0.4,∴分數在區(qū)間[60,70)上的人數為200×0.4=80.
答案:80
7.在某電腦雜志的一篇文章中,每個句子的字數如下:
10,28,31,17,23,27,18,15,26,24,20,19,36,27,14,25,15,22,11,24,27,17
在某報紙的一篇文章中,每個句子的字數如下:
27,39,33,24,28,19,32,41,33,27,35,12,36,41,27,13,22,23,18,46,32,22
(1)將這兩組數據用莖葉圖表示;
(2)將這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你會得到什么結論?
解:(1)
(2)電腦雜志上每個句子的字數集中在10~30之間;而報紙上每個句子的字數集中在20~40之間.還可以看出電腦雜志上每個句子的平均字數比報紙上每個句子的平均字數要少.說明電腦雜志作為科普讀物更加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8.某市2016年4月1日-4月30日對空氣污染指數的監(jiān)測數據如下(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64,79,86,85,75,71,49,
45.
(1)完成頻率分布表;
(2)作出頻率分布直方圖;
(3)根據國家標準,污染指數在0~50之間時,空氣質量為優(yōu);在51~100之間時,為良;在101~150之間時,為輕微污染;在151~200之間時,為輕度污染.
請你依據所給數據和上述標準,對該市的空氣質量給出一個簡短評價.
解:(1)頻率分布表:
分組頻數頻率
[41,51)2230
[51,61)1130
[61,71)4430
[71,81)6630
[81,91)101030
[91,101)5530
[101,111]2230
(2)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
(3)答對下述兩條中的一條即可:
①該市一個月中空氣污染指數有2天處于優(yōu)的水平,占當月天數的115;有26天處于良的水平,占當月天數的1315;處于優(yōu)或良的天數為28,占當月天數的1415.說明該市空氣質量基本良好.
②輕微污染有2天,占當月天數的115;污染指數在80以上的接近輕微污染的天數15,加上處于輕微污染的天數2,占當月天數的1730,超過50%.說明該市空氣質量有待進一步改善.
第2節(jié)第1課時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教學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讓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寫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2節(jié)第1課時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教學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第1課時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
[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21~P24,回答下列問題.
(1)閱讀教材P22例1的程序,輸入語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提示:輸入語句的一般格式為:
INPUT“提示內容”;變量
(2)閱讀教材P22例1的程序,輸出語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提示:輸出語句的一般格式為:
PRINT“提示內容”;表達式
(3)閱讀教材P22例1的程序,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提示: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為:
變量=表達式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輸入語句
①格式:INPUT“提示內容”;變量.
②功能:實現算法的輸入信息功能.
(2)輸出語句
①格式:PRINT“提示內容”;表達式.
②功能:實現算法的輸出結果功能.
(3)賦值語句
①格式:變量=表達式.
②功能:將表達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量.
[問題思考]
輸入語句和賦值語句都可以給變量賦值,二者有何區(qū)別?
提示:當變量需要的數據較少或給變量賦予算式時,用賦值語句較好;而當變量需要輸入多組數據且要求程序重復使用時,使用輸入語句較好,這樣即使初始數據改變,也不必改變程序部分.
[課前反思]
通過以上預習,必須掌握的幾個知識點:
(1)輸入語句的格式和功能:;
(2)輸出語句的格式和功能:;
(3)賦值語句的格式和功能:.
觀察如圖所示的內容:
INPUT“提示內容”輸入語句
PRINT“提示內容”輸出語句
[思考1]怎樣認識輸入語句?
名師指津:(1)INPUT語句又稱“鍵盤輸入語句”,當計算機執(zhí)行到該語句時,暫停并等候用戶輸入程序運行需要的數據.此時,用戶只需把數據由鍵盤輸入,然后回車,程序將繼續(xù)運行.
(2)“提示內容”的作用是在程序執(zhí)行時提示用戶將要輸入的是什么樣的數據.如:INPUT“語文,數學,外語成績=”;a,b,c.
“提示內容”及后面的“;”可省略,直接輸入,如:INPUTa,b,c.
[思考2]對輸入語句有什么要求?
名師指津:(1)輸入語句要求輸入的值是具體的常量.
(2)“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輸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須加雙引號,提示內容“原原本本”地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提示內容”與“變量”之間要用分號隔開.
(3)一個輸入語句可以給多個變量賦值,中間用“,”分隔.形式如:INPUT__“a=,b=,c=”;a,b,c.
[思考3]怎樣認識輸出語句?
名師指津:(1)PRINT語句又稱“打印語句”,將結果在屏幕上顯示出來,是任何程序中必有的語句.
(2)“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輸出的是什么樣的信息.如:PRINT“該生的總分=”;S.
(3)具有計算功能.可以輸出常量、變量的值和系統信息.如:
PRINT5
PRINTA
PRINT“Iamastudent!”
[思考4]對輸出語句有什么要求?
名師指津:(1)表達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輸出的信息.
(2)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要輸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內容必須加雙引號,提示內容要用分號和表達式分開.
(3)如同輸入語句一樣,輸出語句可以一次完成輸出多個表達式的功能,不同的表達式之間可用“,”分隔.形式如:PRINT__“a,b,c”;a,b,c.
?講一講
1.(1)下列給出的輸入、輸出語句中正確的有()
①輸入語句INPUTa;b;c
②輸入語句INPUTx=3
③輸出語句PRINTA=4
④輸出語句PRINT20,3*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
(2)當x的值為5時,“PRINT“x=”;x”在屏幕上的輸出結果為()
A.5=5B.5C.5=xD.x=5
[嘗試解答](1)①INPUT語句可以給多個變量賦值,變量之間用“,”隔開;②INPUT語句中只能是變量,而不能是表達式;③PRINT語句中不用賦值號“=”;④PRINT語句可以輸出常量、表達式的值.
(2)PRINT語句可將用雙引號引起來的字符串顯示在屏幕上,從而應輸出x=5.
答案:(1)D(2)D
設計輸入語句與輸出語句要明確的三個問題
(1)輸入語句要求輸入的值只能是具體的常數,不能是變量或表達式(輸入語句無計算功能),若輸入多個數,各數之間應用逗號“,”隔開.
(2)計算機執(zhí)行到輸入語句時,暫停等候用戶輸入“提示內容”所提示的數據,輸入后回車,則程序繼續(xù)運行,“提示內容”及其后的“;”可省略.
(3)輸出語句可以輸出常量,變量或表達式的值(輸出語句有計算功能)或字符,程序中引號內的部分將原始呈現.
?練一練
1.寫出下列程序運行的結果.
若輸入2,1,則輸出的結果為________.
解析:若輸入2,1,即a=2,b=1.∴22+11=4+1=5.輸出的結果為a2+1b=5.
答案:a2+1b=5
觀察如圖所示的內容:
變量=表達式賦值語句
[思考1]賦值語句中的“=”與“等號”意思一樣嗎?
提示:不一樣.
[思考2]對賦值語句有什么要求?
名師指津:(1)在代數中A=B與B=A是等效的兩個等式,而在賦值語句中則是兩個不同的賦值過程.如:A=B是將B的值賦給變量A,而B=A是將A的值賦給變量B.
(2)“=”右邊可以是常量、變量或算式,如X=6,A=B,當表達式為一算式時,如C=X+Y,是指先計算X+Y的值,再把該值賦給C,所以賦值語句具有計算功能.
(3)“=”左邊必須是變量,而不能是表達式、常量.如:15=a,x+y=c都是錯誤的.
(4)一個賦值語句只能給一個變量賦值,不能對幾個變量連續(xù)賦值,但可以輾轉賦值.如:A=B=10是不正確的,但可以寫成:A=10,B=A;賦值后,A的值是10,B的值也是10.
(5)可給一個變量多次賦值,但只保留最后一次所賦的值.如:A=5,B=3,A=A+B;執(zhí)行后A的值為8.
?講一講
2.(1)運行如圖所示的程序,輸出的結果是________.
a=1b=2a=a+bPRINTaEND
(2)閱讀下列兩個程序,回答問題:
①x=3y=4x=y②x=3y=4y=x
上述兩個程序最后輸出的x和y值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嘗試解答](1)a=1,b=2,把1與2的和賦給a,即a=3,輸出的結果為3.
(2)程序①中的x=y是將y的值4賦給x,賦值后x的值變?yōu)?;程序②中y=x是將x的值3賦給y,賦值后y的值為3.
答案:(1)3(2)4,43,3
賦值語句的幾種常見形式
(1)賦予變量常值,如a=1.
(2)賦予變量其他變量或表達式的值,如b=a,b=2a+1.
(3)變量自身的值在原值上加常數或變量,如i=i+1,i=i+S.
?練一練
2.設A=10,B=20,則可以實現A、B的值互換的程序是()
A.A=10B=20B=AA=BB.A=10B=20C=AB=CC.A=10B=20C=AA=BB=CD.A=10B=20C=AD=BB=CA=B
解析:選CA中程序執(zhí)行后A=B=10;B中程序執(zhí)行后A=B=10;C中程序執(zhí)行后A=20,B=10;D中程序執(zhí)行后A=B=10.
?講一講
3.根據如圖所示的程序框圖,寫出相應的算法語句.
[思路點撥]根據程序框圖的意義及順序結構的特點依次寫出.
[嘗試解答]算法語句如下:
編寫程序的步驟
(1)根據問題要求構思算法分析.
(2)把算法分析轉化為程序框圖,即畫出程序框圖.
(3)把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
要注意轉化過程中基本結構與相應語句的對應.熟練后可直接寫出程序.
?練一練
3.將下列程序改為框圖,并指明其作用.
INPUTx1,x2
y1=2^x1
y2=2^x2
k=(y1-y2)/(x1-x2)
PRINTk
END
解:程序框圖如圖:
作用:求過指數函數y=2x的圖象上兩點A(x1,y1),B(x2,y2)直線的斜率k.
—————————————[課堂歸納感悟提升]———————————————
1.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的含義,會用這三種語句將順序結構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難點是用三種語句將順序結構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
2.本節(jié)課要掌握以下幾類問題:
(1)明確設計輸入語句與輸出語句的三個問題,見講1.
(2)掌握賦值語句的常見形式,見講2.
(3)掌握編寫程序的步驟,見講3.
3.本節(jié)課的易錯點有兩個:
(1)程序編寫中符號不規(guī)范致誤,如講3;
(2)易混淆算法步驟、程序框圖和算法語句的關系,如講3.
課下能力提升(五)
[學業(yè)水平達標練]
題組1輸入語句與輸出語句
1.在INPUT語句中,如果同時輸入多個變量,變量之間的分隔符是()
A.逗號B.分號
C.空格D.引號
解析:選A在算法語句中,若同時輸入多個變量,變量之間用逗號隔開.
2.當輸入“3”后,輸出的結果為()
INPUT“請輸入x=”;x
y=x
x=y+1
x=x+1
PRINTx
END
A.5B.4C.3D.6
解析:選A程序中只有兩個變量x,y.當程序順次執(zhí)行時,先有y=3,再有x=4,x=5,故最后輸出的x值為5.
3.給出下列程序,輸入x=2,y=3,則輸出()
INPUTx,yA=xx=yy=APRINTx,yEND
A.2,3B.2,2
C.3,3D.3,2
解析:選D該程序的運行過程是:輸入2,3,A=2,x=3,y=2,輸出3,2.
題組2賦值語句及相關問題
4.賦值語句N=N+1的意義是()
A.N等于N+1
B.N+1等于N
C.將N的值賦給N+1
D.將N的原值加1再賦給N,即N的值增加1
解析:選D賦值語句N=N+1的意義是:將N的原值加1再賦給N,即N的值增加1.
5.(2016湖北十校聯考)下列給變量賦值的語句正確的是()
解析:選DA錯,因為賦值語句的左右兩邊不能對換,賦值語句是將賦值號右邊表達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量;B錯,賦值語句左邊是一個變量,而不是代數式;C錯,因為賦值語句不能把一個值同時賦給兩個變量;D項正確.
6.利用輸入語句可以給多個變量賦值,下面能實現這一功能的語句是()
A.INPUT“A,B,C”a,b,c
B.INPUT“A,B,C=”;a,b,c
C.INPUTa,b,c;“A,B,C”
D.PRINT“A,B,C”;a,b,c
解析:選B提示內容與輸入內容之間要用“;”隔開,故A錯;提示內容在前,輸入內容在后,故C錯;輸入語句用“INPUT”而非“PRINT”,故D錯.
7.下列程序執(zhí)行后,變量a、b的值分別為()
a=15b=20a=a+bb=a-ba=a-bPRINTa,b
A.20,15B.35,35
C.5,5D.-5,-5
解析:選A根據賦值語句的意義,先把a+b=35賦給a,然后把a-b=35-20=15賦給b,最后再把a-b=35-15=20賦給a.
8.以下程序運行時輸出的結果是________.
解析:根據賦值語句,當A=3時,先把A*A=3×3=9的值賦給B,即B=9,再把2]答案:15,-6
題組3程序框圖與程序語言的相互轉化
9.2016年春節(jié)期間,某水果店的三種水果標價分別為香蕉:2元/千克,蘋果:3元/千克,梨:2.5元/千克.請你設計一個程序,以方便店主的收款.
解:程序如下:
10.以下是一個用基本算法語句編寫的程序,根據程序畫出其相應的程序框圖.
解:程序框圖如圖所示:
[能力提升綜合練]
解析:選B賦值語句中的“=”與算術中的“=”是不一樣的,式子兩邊也不能互換,從而只有②④正確,故選B.
2.將兩個數a=8,b=17交換,使a=17,b=8,下面語句正確的一組是()
A.a=bb=aB.c=bb=aa=cC.b=aa=bD.a=cc=bb=a
解析:選B由賦值語句的意義知B正確.
3.已知程序如圖,若輸入A的值為1,則程序執(zhí)行后輸出A的值為()
INPUT“A=”;AA=A*2A=A*3A=A*4A=A*5PRINTAEND
A.5B.6C.15D.120
解析:選D該程序輸出的結果為A=1×2×3×4×5=120.
4.給出下列程序:
INPUT“實數:”;x1,y1,x2,y2a=x1-x2m=a^2b=y1-y2n=b^2s=m+nd=SQRsPRINTdEND
此程序的功能為()
A.求點到直線的距離
B.求兩點之間的距離
C.求一個多項式函數的值
D.求輸入的值的平方和
解析:選B輸入的四個實數可作為兩個點的坐標.程序中的a,b分別表示兩個點的橫、縱坐標之差,而m,n分別表示兩點橫、縱坐標之差的平方;s是橫、縱坐標之差的平方和,d是平方和的算術平方根,即兩點之間的距離,最后輸出此距離.
5.讀如下兩個程序,完成下列題目.
程序(1):x=1x=x*2x=x*3PRINTxEND程序(2):INPUTxy=x*x+6PRINTyEND
(1)程序(1)的運行結果為________.
(2)若程序(1),(2)運行結果相同,則程序(2)輸入的x的值為________.
解析:(1)賦值語句給變量賦值時,變量的值總是最后一次所賦的值,故程序(1)中x的值最后為6.
(2)要使程序(2)中y的值為6,即x2+6=6,故x=0.即輸入的x的值為0.
答案:(1)6(2)0
6.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求所輸入的兩個正數的平方和,已知最后輸出的結果是3.46,則此程序中,①處應填________;②處應填________.
INPUT“x1=”;1.1INPUT“x2=”;①S=②PRINTSEND
解析:由于程序的功能是求所輸入的兩個正數的平方和,所以S=x21+x22,由于最后輸出的數是3.46,所以3.46=1.12+x22,即x22=2.25,又x20,所以x2=1.5.
答案:1.5x1^2+x2^2
7.已知函數f(x)=x2-1,g(x)=3x+5.用算法語句表示求f[g(2)]+g[f(3)]的值的算法.
解:程序如下:
8.“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這樣描述: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幾何?
試設計一個算法,輸入雞兔的總數和雞兔的腳的總數,分別輸出雞、兔的數量.
解:算法步驟如下:第一步,輸入雞和兔的總數量M.
第二步,輸入雞和兔的腳的總數量N.
第三步,雞的數量為A=4M-N2.
第四步,兔的數量為B=M-A.
第五步,輸出A,B,得出結果.
程序如下:
程序框圖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