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3-10七年級地理上冊《多變的天氣》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地理上冊《多變的天氣》知識點歸納
1、天氣及其影響
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天氣特點: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是經常變化的;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天氣可能差別很大;即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天氣影響:天氣對交通、生活、農業(yè)生產、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中考知識擴展
天氣與氣候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fā)布將要出現(xiàn)的天氣狀況。
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信息→衛(wèi)星傳輸接收→對信息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天氣預報的形式:電視、報紙、互聯(lián)網、廣播、手機短信、打電話
天氣預報的內容:
①衛(wèi)星云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qū);不同地區(qū)云層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云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qū)
②城市天氣預報: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guī)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③風向和風力與風向標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有“北、南、西、東”四個基本方向,風向“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指風的強弱,用風級表示,共分13級,級數(shù)越大,風力越強;風向標寬的一頭表示風向,箭尾指向風的去向。
注:風尾所在風桿的一端指向為風向,每道風尾長的代表兩級風,短的代表一級風;風旗所在一端為風向,一面風旗代表八級風(如下圖所示)
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天氣符號:
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量的方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shù)量有關,用污染指數(shù)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相關推薦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多變的天氣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多變的天氣
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氣候的對比
天氣
氣候
概念
一地短時間的風雨、陰晴、冷熱等大氣狀況
一地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特點
短時間
長時間
經常變化同一時間不同地方天氣差異可能很大
變化不大
描述內容:陰晴、降水概率、風向、風力大小、氣溫、降水、氣壓、風
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為0,表示肯定“無雨”。氣溫是大氣冷熱的程度。風向是風的來向,有“北、南、西、東”四個基本方向。風向為“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風的強弱,共分13級(0-12級),級數(shù)越大,風力越強。
詞語判斷:夜里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天氣)
岳陽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長冬無夏(氣候)暴風驟雨,飛砂走石,風和日麗、陰雨綿綿(天氣)
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氣候)
五原春色歸來遲,二月垂柳來掛絲(氣候)
2.在衛(wèi)星云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區(qū),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云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qū)
3.熟悉城市天氣預報圖中常用的天氣符號(見P46圖3.6)
有時一個城市名稱旁邊會出現(xiàn)兩個天氣符號,表示天氣將從某種天氣狀況轉變成另一種天氣狀況
4.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shù)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shù)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大,對人體健康有害。(見P48圖3.9空氣質量級別和污染指數(shù)、空氣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空氣質量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受人類活動影響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多變的天氣》教案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多變的天氣》教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第一節(jié)《多變的天氣》教案
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認識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掌握常用的天氣符號,學會閱讀簡單的天氣圖。
比較法、圖片分析法、探究討論法
任務1結合近期天氣狀況,學會正確描述某地區(qū)某時段的天氣狀況。
教師出示近5天的天氣預報,引導學生觀察天氣預報中包含那些信息?
(學生回答天氣的陰晴、溫度、風力、風向等)
提問:你了解天氣預報主持人口中的這些常用語嗎?歸納描述某地區(qū)某時段天氣狀況的用語。
出示天氣的概念,描述天氣就是描述該地的大氣狀況,人們經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來描述天氣。此外還有雪、冰雹、霧、沙塵暴等天氣狀況。
問題:我們這里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有哪些?
(學生發(fā)言)
教師出示一段材料,提問:從時間上、變化上歸納天氣的特點。
根據(jù)這段材料包含信息,可歸納天氣的特點時間短,變化快。
教師再次展示兩段材料,追問:你能根據(jù)下面的話歸納出天氣的特點嗎?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一,同一地點不同時刻天氣有變化。
早晨霧,中午晴天,傍晚刮風下雨——第二,同一時刻不同地點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課堂練習
1、下列詞語中哪些是描述天氣的?
2、其余幾個描述的是什么呢?(氣候)
引出下一個討論問題: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師解釋氣候是一個地區(qū)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區(qū)別
聯(lián)系
天氣是氣候在某段時間內的具體表現(xiàn);
氣候是對長期以來天氣變化規(guī)律的總結和概括。
教師組織課堂活動:
討論1:你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
討論2:哪些人最關心天氣?為什么?
(有人說天氣就像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那我們?yōu)槭裁催€經常談論天氣呢?那是因為天氣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會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
任務2分析下列材料,說說天氣的影響。
教師:結合教材P43活動來引導學生認識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各方面影響。請學生談談自己能感受到的生活受到天氣影響的事例。
A、天氣與交通
B、天氣與生活
C、天氣與農業(yè)
D、天氣與軍事
學以致用:假如你是一位營銷員,現(xiàn)在有下面幾種商品,你能選擇每件商品銷售的最佳天氣嗎?
教師:天氣的變化不僅影響到了我們的衣食住行,還影響到了農業(yè)、交通、軍事等。由此可見,天氣的變化能引起人們生產生活的變化,所以,我們才很關心天氣情況。如果能夠預知近期的天氣,就可以及早作好各種準備,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的天氣的危害。
討論:遇到下列天氣我們該怎么辦?
1、遇到濃霧天氣我們怎么辦?(減速慢行、汽車開車燈、帶口罩保護呼吸道。)
2、據(jù)統(tǒng)計,寒潮來襲時是慢性支氣管炎、腦溢血、心肌梗塞、過敏性鼻炎、胃腸病等慢性病高發(fā)期,人體難以承受這種氣溫驟降,因而寒潮也是對我們健康和生活影響較大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我們要多收聽天氣預報,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工作,多進行體育鍛煉。)
3、雷電天氣(若在室內窗戶緊閉的,避免使用用電設備且遠離電話;如在室外,遠離孤樹或高樹,遠離較高的金屬物體并且蹲在地上,使你的身體盡可能少的接觸地面。最后一種辦法就是藏身于樹叢中最矮的一棵樹下。)
任務3我們從哪些途徑得知明天的天氣情況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學生發(fā)言后,引導學生思考: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學生對天氣預報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醒同學們注意,天氣預報包含了哪些內容。
提問:你能看懂天氣預報中常用的符號嗎?
天氣預報是指氣象臺、氣象站對各地的陰晴、風雨、冷熱、風力、等大氣狀況的變化,以及臺風、寒潮等災害性天氣所發(fā)布的預報。
天氣預報是氣象學家通過分析衛(wèi)星云圖得到的。那么你們想知道怎樣讀衛(wèi)星云圖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展示,一幅衛(wèi)星云圖,指導學生認識圖中藍色、白色、綠色的區(qū)域分別代表什么。)
進一步解釋:衛(wèi)星云圖上白色越深,表示云層越厚,降水概率越大。
學以致用,判斷:A、B兩地的天氣狀況。
讀懂“風言風語”
注意:1.風向:指風吹來的方向。畫有風尾或者風旗的一方即為風向。
2.風力:風的強弱共分18級
一道風尾為2級
一個風旗為8級
學以致用:你能判斷出符號所代表的風向和風力嗎?
常用的天氣符號
以圖片展示不同的天氣符號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天氣,同時結合圖形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解。有助于學生聯(lián)想記憶,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學以致用:常用的天氣符號(“搶答”時間)
提問:一個城市旁邊出現(xiàn)兩個天氣符號表示什么?
學習了天氣預報中的各種符號,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堂內容,播放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要求學生模擬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主持人,播報天氣情況。
承轉: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僅注意每日天氣的變化,而且越來越關注每日的空氣質量。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讀圖,理解空氣質量級別與污染指數(shù)的關系。
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shù)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shù)來表示。
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你對“霧霾”了解多少?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qū)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進行預警預報,統(tǒng)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huán)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xù)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wěn)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xiàn)大范圍的霧霾。
認識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自然因素(如氣壓的高低、風力的大小等)
人類活動(秸稈焚燒、汽車尾氣排放等)
提問:怎樣提高空氣的質量呢?我們能做那些?
七年級地理上冊《多變的天氣》導學案
七年級地理上冊《多變的天氣》導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天氣的概念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知道天氣預報的重要性;初步學會閱讀或收看天氣預報和衛(wèi)星云圖,會識別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天氣符號;
3.了解上海主要災害性天氣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方法與過程:
1.通過交流討論,了解天氣對人們生活、生產的重要性;
2.通過天氣播報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氣符號在天氣預報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災害性天氣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強安全應對災害的避險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對學生滲透生命科學教育。
[教學重點]:識別天氣預報中常用天氣符號,學會收聽或收看天氣預報
[教學難點]:識別天氣圖及其應用
[教學說明]:
天氣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學生也較為熟悉。為此在課前讓學生搜集近期天氣資料、與天氣變化有關照片在課堂中交流信息,激發(fā)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講到天氣與人類的關系時援引了一些新聞圖片,從實際出發(fā)組織學生討論,認識天氣對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性。由于預備年級學生年齡小,思維特點以感性思維為主,所以在課堂中引用兩段視頻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氣預報,讓學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氣預報的內容和過程,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播報天氣,熟練掌握各種天氣符號。另一段錄象是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的宣傳片花,旨在使學生認識天氣災害的嚴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設計一些防災問題,以圖解答,向學生介紹應對措施,增強學生防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
出示一組不同天氣狀況的圖片,說說這些圖片都與什么有關?
板書課題:多變的天氣
二.新課講授
(一).天氣及其影響
什么是天氣?
①天氣的概念
②出示一組天氣圖片,說出表示的天氣狀況,還有哪些天氣?
③舉一反三:說說下列詞語哪些表示天氣?
電閃雷鳴四季如春冬長夏短風和日麗
天氣與人類
①學生交流:a.介紹最近一周來的天氣預報(表格羅列數(shù)據(jù)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曲線變化圖)
b.介紹最近這段時間來天氣變化給校內外帶來的影響(學生照相機拍下的照片)
②出示一組天氣與各行各業(yè)相關的圖片,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天氣影響生產的例子.
③小結過渡:天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生產,有時它起著積極的作用,有時也有消極作用,如果能夠預知近期的天氣,就可以早做準備,趨利避害。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途徑了解天氣情況呢?
(二)天氣預報
什么是天氣預報?播放一段天氣預報的片段,觀察天氣預報主要報告哪些內容?
衛(wèi)星云圖
①在剛才的天氣預報中,在介紹沙塵暴時出現(xiàn)在屏幕上的是什么圖?
②衛(wèi)星云圖的特點(文字顯示)
③衛(wèi)星云圖的制作(圖片出示)
④動態(tài)衛(wèi)星云圖的觀測:衛(wèi)星云圖上的不同顏色表示什么天氣狀況?
天氣符號展開想象,巧記天氣符號
風的符號
①講解:風的符號包含兩層含義,風向和風級(文字出示).
②出示風向圖講解:風向標由風尾和風桿兩部分組成。有風尾的一頭指示方向,風從那里來,風尾所在一頭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風向。在圖中空白處練習讀出相應的風向。
③繼續(xù)講解風級的判斷:風力有風尾表示。風力的大小有0-12個級別組成。一道風尾表示2級,半道風尾表示1級。在圖中空白處練習讀出相應的風級。
練習反饋
①分組練習②天氣播報
(三).災害性天氣
播放一段自然災害片段,注意觀察錄象中有哪些屬災害性天氣?錄象片段來自今年哪一天天氣預報的片花?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什么?
影響上海的災害性天氣
①出示畫面,談談上海的災害性天氣是哪些?可能對上海造成了哪些影響??
②出示上海天氣預警信號及采取舉措表格,辨別主要災害信號及其級別。
面對災害,你準備好了嗎?
出示一系列面對災害是產生的問題,請學生談談應該采取哪些應對舉措?最后給出圖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