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向量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31高中數(shù)學必修四2.3.4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導學案。
2.3.4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學習目標】
1.理解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2.掌握平面上兩點間的中點坐標公式及定點坐標公式;
3.會根據(jù)向量的坐標,判斷向量是否共線.
【新知自學】
知識回顧: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2.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x+y,=()
3.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1)若=(),=(),
則,
(2)若,,
則
4.什么是共線向量?
新知梳理:
1、兩個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設=(x1,y1),=(x2,y2)共線,其中.
由=λ得,(x1,y1)=λ(x2,y2)消去λ即可
所以∥()的等價條件是
思考感悟:
(1)上式在消去λ時能不能兩式相除?
(2)條件x1y2-x2y1=0能不能寫成?
(3)向量共線的幾種表示形式:∥()x1y2-x2y1=0
對點練習:
1.若=(2,3),=(4,-1+y),且∥,則y=()
A.6B.5C.7D.8
2.若A(x,-1),B(1,3),C(2,5)三點共線,則x的值為()?
A.-3B.-1C.1D.3
3.若=+2,=(3-x)+(4-y)(其中、的方向分別與x、y軸正方向相同且為單位向量).與共線,則x、y的值可能分別為()
A.1,2B.2,2
C.3,2D.2,4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例1:已知=(4,2),=(6,y),且∥,求y.
變式1:若向量=(-1,x)與=(-x,2)共線且方向相同,求x
變式2:已知A(-1,-1),B(1,3),C(1,5),D(2,7),向量與平行嗎?直線AB平行于直線CD嗎?
例2:已知A(-1,-1),B(1,3),C(2,5),試判斷A,B,C三點之間的位置關系.(你有幾種方法)
變式3:已知:四點A(5,1),B(3,4),C(1,3),D(5,-3),
如何求證:四邊形ABCD是梯形.?
規(guī)律總結:要注意向量的平行與線段的平行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例3:設點P是線段P1P2上的一點,P1、P2的坐標分別是(x1,y1),(x2,y2).
(1)當點P是線段P1P2的中點時,求點P的坐標;
(2)當點P是線段P1P2的一個三等分點時,求點P的坐標.
思考探究:本例在(1)中P1P:PP2=;在(2)中P1P:PP2=;若P1P:PP2=,如何求點P的坐標?
【課堂小結】
1、知識2.方法3.思想
【當堂達標】
1.若=(-1,x)與=(-x,2)共線且方向相同,則x=.
2.已知=(1,2),=(x,1),若與平行,則x的值為
3.設=(4,-3),=(x,5),=(-1,y),若+=,則(x,y)=.
4、若A(-1,-1),B(1,3),C(x,5)三點共線,則x=.
【課時作業(yè)】
1.已知=(5,-3),C(-1,3),=2,則點D坐標
A.(11,9)B.(4,0)
C.(9,3)D.(9,-3)
2、若向量=(1,-2),||=4||,且,共線,則可能是
A.(4,8)B.(-4,8)
C.(-4,-8)D.(8,4)
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已知兩點A(3,1),B(-1,3).若點C(x,y)滿足OC→=αOA→+βOB→,其中α,β∈R且α+β=1,則x,y所滿足的關系式為()
A.3x+2y-11=0
B.(x-1)2+(y-2)2=5
C.2x-y=0
D.x+2y-5=0
4、已知=(3,2),=(-2,1),若λ+與+λ(λ∈R)平行,則λ=.
5、已知||=10,=(4,-3),且∥,則向量的坐標是.
*6.已知a=(1,0),b=(2,1).
(1)當k為何值時,ka-b與a+2b共線?
(2)若AB→=2a+3b,BC→=a+mb且A,B,C三點共線,求m的值.
7.如圖所示,在你四邊形ABCD中,已知,求直線AC與BD交點P的坐標。
【延伸探究】
1.對于任意的兩個向量m=(a,b),n=(c,d),規(guī)定運算“”為mn=(ac-bd,bc+ad),運算“⊕”為m⊕n=(a+c,b+d).設m=(p,q),若(1,2)m=(5,0),則(1,2)⊕m等于________.
2、如圖所示,已知△AOB中,A(0,5),O(0,0),B(4,3),OC→=14OA→,OD→=12OB→,AD與BC相交于點M,求點M的坐標.
延伸閱讀
高中數(shù)學必修四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坐標表示導學案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shù)學必修四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坐標表示導學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坐標表示
【學習目標】
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標的概念;
2.理解平面里的任何一個向量都可以用兩個不共線的向量來表示,初步掌握應用向量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思想方法;
3.能夠在具體問題中適當選取基底,使其他向量都能夠用基底來表達.
【新知自學】
知識回顧: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內(nèi)的兩個向量,那么對于這一平面內(nèi)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對實數(shù)λ1,λ2;
使得
給定基底,分解形式惟一.λ1,λ2由,,唯一確定.
2.向量的夾角:已知兩個非零向量、,作,,則∠AOB=,叫向量、的夾角,
當=,、同向;當=,、反向(同向、反向通稱平行);
當=°,稱與垂直,記作。
新知梳理:
由前面知識知道,平面中的任意一個向量都可以用給定的一組基底來表示;當然也可以用兩個互相垂直的向量來表示,這樣能給我們研究向量帶來許多方便。
1.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把向量分解為兩個的向量。
思考: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每一個點都可以用一對有序實數(shù)表示,平面內(nèi)的每一個向量,如何表示呢?
2.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如圖,在直角坐標系內(nèi),我們分別取與軸、軸方向相同的兩個單位向量、作為基底.任作一個向量,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對實數(shù)、,使得=x+y………○1
我們把叫做向量的(直角)坐標,記作=(x,y)………○2
其中叫做在軸上的坐標,叫做在軸上的坐標,○2式叫做向量的坐標表示.與相等的向量的坐標也為.
特別地,=(1,0)=(0,1),=(0,0).
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個平面向量和其坐標是一一對應的。
如圖,在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以原點為起點作=,則點的位置由唯一確定.
設=x+y,則向量的坐標就是點的坐標;反過來,點的坐標也就是向量的坐標.
對點練習:
1.如圖,向量、是兩個互相垂直的單位向量,向量與的夾角是30°,且||=4,以向量、為基底,向量=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下,起點是坐標原點,終點A落在直線上,且模長為1的向量的坐標是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例1:請寫出圖中向量,,的坐標
變式1: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向量、,其中=(1,-3)、=(-3,-1).
例2:如圖所示,用基底、分別表示向量、、、并求出它們的坐標。
變式2:已知O為坐標原點,點A在第一象限,,,求向量的坐標
【課堂小結】
向量的坐標表示是一種向量與坐標的對應關系,它使得向量具有代數(shù)意義。
將向量的起點平移到坐標原點,則平移后向量的終點坐標就是向量的坐標。
【當堂達標】
1、已知力在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分力分別是4和3,則力的實際大小是__________,若水平方向為x軸的正方向,豎直方向為y軸的正方向,則力的坐標表示是______________
2、若,(,為單位向量),則的坐標(x,y)就是____的坐標,即若=(x,y),則點A的坐標就是_______________。
3、如右圖:|OA|=4,B(1,2),求向量的坐標。
【課時作業(yè)】
1.設、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分別與x軸、y軸方向相同的兩個單位向量,且,,則△OAB的面積等于()
A、15B、10C、7.5D、5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2,3),B(-3,4),如圖所示,x軸,y軸上的兩個單位向量分別是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①2+3;②3+4;
③-5+;④5-.
3、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四邊形OABC為等腰梯形,BC‖OA,OC=6,,則用坐標表示下列向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在直角坐標系xoy中,向量的方向如圖所示,且,分別寫出他們的坐標。
5.如圖,已知O為坐標原點,點A在第一象限,,,求向量的坐標。
【延伸探究】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1,1),B(-2,4),則向量的坐標是_________
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教學目的:
(1)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標的概念;
(2)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3)會根據(jù)向量的坐標,判斷向量是否共線.
教學重點: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教學難點:向量的坐標表示的理解及運算的準確性
授課類型:新授課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分別取與軸、軸方向相同的兩個單位向量、作為基底.任作一個向量,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對實數(shù)、,使得
把叫做向量的(直角)坐標,記作
其中叫做在軸上的坐標,叫做在軸上的坐標,特別地,,,.
2.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若,,
則,,.
若,,則
二、講解新課:
∥()的充要條件是x1y2-x2y1=0
設=(x1,y1),=(x2,y2)其中.
由=λ得,(x1,y1)=λ(x2,y2)消去λ,x1y2-x2y1=0
探究:(1)消去λ時不能兩式相除,∵y1,y2有可能為0,∵∴x2,y2中至少有一個不為0
(2)充要條件不能寫成∵x1,x2有可能為0
(3)從而向量共線的充要條件有兩種形式:∥()
三、講解范例:
例1已知=(4,2),=(6,y),且∥,求y.
例2已知A(-1,-1),B(1,3),C(2,5),試判斷A,B,C三點之間的位置關系.
例3設點P是線段P1P2上的一點,P1、P2的坐標分別是(x1,y1),(x2,y2).
(1)當點P是線段P1P2的中點時,求點P的坐標;
(2)當點P是線段P1P2的一個三等分點時,求點P的坐標.
例4若向量=(-1,x)與=(-x,2)共線且方向相同,求x
解:∵=(-1,x)與=(-x,2)共線∴(-1)×2-x(-x)=0
∴x=±∵與方向相同∴x=
例5已知A(-1,-1),B(1,3),C(1,5),D(2,7),向量與平行嗎?直線AB與平行于直線CD嗎?
解:∵=(1-(-1),3-(-1))=(2,4),=(2-1,7-5)=(1,2)
又∵2×2-4×1=0∴∥
又∵=(1-(-1),5-(-1))=(2,6),=(2,4),2×4-2×60∴與不平行
∴A,B,C不共線∴AB與CD不重合∴AB∥CD
四、課堂練習:
1.若a=(2,3),b=(4,-1+y),且a∥b,則y=()
A.6B.5C.7D.8
2.若A(x,-1),B(1,3),C(2,5)三點共線,則x的值為()?
A.-3B.-1C.1D.3
3.若=i+2j,=(3-x)i+(4-y)j(其中i、j的方向分別與x、y軸正方向相同且為單位向量).與共線,則x、y的值可能分別為()
A.1,2B.2,2C.3,2D.2,4
4.已知a=(4,2),b=(6,y),且a∥b,則y=.
5.已知a=(1,2),b=(x,1),若a+2b與2a-b平行,則x的值為.
6.已知□ABCD四個頂點的坐標為A(5,7),B(3,x),C(2,3),D(4,x),則x=.
五、小結(略)
六、課后作業(yè)(略)
七、板書設計(略)
八、課后記:
高中數(shù)學必修四2.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小結導學案
2.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小結
【學習目標】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義;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
2.會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會用坐標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線的條件.
【知識重溫】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是同一平面內(nèi)的兩個______向量,那么對于這一平面內(nèi)的任意向量,有且只有一對實數(shù),,使=__________.向量,叫做表示這一平面內(nèi)所有向量的一組基底.
2.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分別取與x軸、y軸______的兩個單位向量、作為基底,對于平面內(nèi)的一個向量,有且只有一對實數(shù)x,y,使得=__________,則有序數(shù)對(x、y)叫做向量的坐標,記作__________,其中x,y分別叫做在x軸、y軸上的坐標,=(x,y)叫做向量的坐標表示。相等的向量其______相同,______相同的向量是相等向量.
3.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1)已知點A(x1,y1),B(x2,y2),則
=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x1,y1),=(x2,y2),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λ=___________;
∥(≠0)______________.
(3)=(x1,y1),=(x2,y2),=________________.
思考感悟
1.基底的不唯一性
只要兩個向量不共線,就可以作為平面的一組基底,故基底的選取是不唯一。
平面內(nèi)任意向量都可被這個平面的一組基底,線性表示,且在基底確定后,這樣的表示是唯一的.
2.向量坐標與點的坐標區(qū)別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原點為起點的向量=,此時點A的坐標與的坐標統(tǒng)一為(x,y),但應注意其表示形式的區(qū)別,如點A(x,y),向量==(x,y).
當平面向量平行移動到時,向量不變即==(x,y),但的起點O1和終點A1的坐標都發(fā)生了變化.
對點練習:
1.已知向量=(1,-2),=(-3,4),則12等于()
A.(-2,3)B.(2,-3)
C.(2,3)D.(-2,-3)
2.已知向量=(1,1),=(2,x),若+與4-2平行,則實數(shù)x的值是()
A.-2B.0
C.1D.2
3.已知向量=(1,2),=(1,0),=(3,4).若λ為實數(shù),(+λ)∥,則λ=()
A.14B.12
C.1D.2
4.下列各組向量中,能作為基底的是()
①=(1,2),=(2,4)
②=(1,1),=(-1,-1)
③=(2,-3),=(-3,2)
④=(5,6),=(7,8).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自學探究】
考點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例1、如圖所示,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M,N分別為DC,BC的中點,已知=,=,試用,表示,.
規(guī)律總結:應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實質(zhì)是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或三角形法則進行向量的加、減或數(shù)乘運算.解題的一般思路是:先選擇一組基底,并運用該基底將條件和結論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再通過向量的運算來解決.
變式1:如圖,在△ABC中,=13,P是BN上的一點,若=m+211,則實數(shù)m的值為__________.
考點二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例2、已知A(-2,4),B(3,-1),C(-3,-4),設=,=,=,且=3,=-2.
(1)求3+-3;
(2)求滿足=m+n的實數(shù)m,n;
(3)求M,N的坐標及向量的坐標.
規(guī)律總結:若已知有向線段兩端點的坐標,則應先求出向量的坐標,解題過程中要注意方程思想的運用及運算法則的正確使用.
變式2在ABCD中,AC為一條對角線,若=(2,4),=(1,3),則=()
A.(-2,-4)B.(-3,-5)
C.(3,5)D.(2,4)
考點三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例3、平面內(nèi)給定三個向量=(3,2),=(-1,2),=(4,1).回答下列問題:
(1)若(+k)∥(2-),求實數(shù)k;
(2)設=(x,y)滿足(-)∥(+)且|-|=1,求.
規(guī)律總結:用坐標來表示向量平行,實際上是一種解析幾何(或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其實質(zhì)是用代數(shù)(主要是方程)計算來代替幾何證明,這樣就把抽象的邏輯思維轉化為了計算.
變式3、
(1)(2013陜西卷)已知向量=(1,m),=(m,2),若∥,則實數(shù)m等于()
A.-2B.2
C.-2或2D.0
(2)已知梯形ABCD,其中AB∥CD,且DC=2AB,三個頂點A(1,2),B(2,1),C(4,2),則點D的坐標為__________.
【課堂小結】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質(zhì)是運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將向量進行分解.
2.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本質(zhì)是向量的代數(shù)表示,其中坐標運算法則是運算的關鍵,通過坐標運算可將一些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shù)問題處理.
3.在向量的運算中要注意待定系數(shù)法、方程思想和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運用.
4.要注意區(qū)分點的坐標與向量的坐標有可能。
【當堂達標】
1.(2014北京卷)已知向量=(2,4),=(-1,1),則2-=()
A.(5,7)B.(5,9)
C.(3,7)D.(3,9)
2.(2014揭陽二模)已知點A(-1,5)和向量=(2,3),若=3,則點B的坐標為()
A.(7,4)B.(7,14)
C.(5,4)D.(5,14)
3.(2015許昌模擬)在△ABC中,點P在BC上,且=2,點Q是AC的中點,若=(4,3),=(1,5),則等于()
A.(-2,7)B.(-6,21)
C.(2,-7)D.(6,-21)
4.已知兩點在直線AB上,求一點P是。
【課時作業(yè)】
1、若向量=(x+3,x2-3x-4)與相等,已知A(1,2)和B(3,2),則x的值為()
A、-1B、-1或4
C、4D、1或-4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是(5,7),(-3,5),(3,4),則第四個頂點的坐標不可能是()
A、(-1,8)B,(-5,2)
C、(1l,6)D、(5,2)
3、己知P1(2,-1)、P2(0,5)且點P在P1P2的延長線上,,則P點坐標為()
A、(-2,11)B、(
C、(,3)D、(2,-7)
4、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已知兩點A(3,1),B(-1,3),若點C滿足,其中α、β∈R,且α+β=1,則點C的軌跡方程為()
A、3x+2y-11=0
B、(x-1)2+(y-2)2=5
C、2x-y=0
D、x+2y-5=0
5、已知點A(-1,5),若向量與向量=(2,3)同向,且=3,則點B的坐標為_____________
6、平面上三個點,分別為A(2,-5),B(3,4),C(-1,-3),D為線段BC的中點,則向量的坐標為_______________
7、已知點A(-1,2),B(2,8)及,,求點C、D和的坐標。
8、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的一個頂點坐標為A(-2,1),一組對邊AB、CD的中點分別為M(3,0)、N(-1,-2),求平行四邊形的各個頂點坐標。
【延伸探究】
如圖,中AD是三角形BC邊上的中線且AE=2EC,BE交AD于G,求及的值。
2018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42.3.4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講義
2.3.4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預習課本P98~100,思考并完成以下問題
如何利用向量的坐標運算表示兩個向量共線?
[新知初探]
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
前提條件a=(x1,y1),b=(x2,y2),其中b≠0
結論當且僅當x1y2-x2y1=0時,向量a、b(b≠0)共線
[點睛](1)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還可以寫成x1x2=y(tǒng)1y2(x2≠0,y2≠0),即兩個不平行于坐標軸的共線向量的對應坐標成比例;
(2)當a≠0,b=0時,a∥b,此時x1y2-x2y1=0也成立,即對任意向量a,b都有:x1y2-x2y1=0a∥b.
[小試身手]
1.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已知a=(x1,y1),b=(x2,y2),若a∥b,則必有x1y2=x2y1.()
(2)向量(2,3)與向量(-4,-6)反向.()
答案:(1)√(2)√
2.若向量a=(1,2),b=(2,3),則與a+b共線的向量可以是()
A.(2,1)B.(-1,2)C.(6,10)D.(-6,10)
答案:C
3.已知a=(1,2),b=(x,4),若a∥b,則x等于()
A.-12B.12C.-2D.2
答案:D
4.已知向量a=(-2,3),b∥a,向量b的起點為A(1,2),終點B在x軸上,則點B的坐標為________.
答案:73,0
向量共線的判定
[典例](1)已知向量a=(1,2),b=(λ,1),若(a+2b)∥(2a-2b),則λ的值等于()
A.12B.13C.1D.2
(2)已知A(2,1),B(0,4),C(1,3),D(5,-3).判斷與是否共線?如果共線,它們的方向相同還是相反?
[解析](1)法一:a+2b=(1,2)+2(λ,1)=(1+2λ,4),2a-2b=2(1,2)-2(λ,1)=(2-2λ,2),由(a+2b)∥(2a-2b)可得2(1+2λ)-4(2-2λ)=0,解得λ=12.
法二:假設a,b不共線,則由(a+2b)∥(2a-2b)可得a+2b=μ(2a-2b),從而1=2μ,2=-2μ,方程組顯然無解,即a+2b與2a-2b不共線,這與(a+2b)∥(2a-2b)矛盾,從而假設不成立,故應有a,b共線,所以1λ=21,即λ=12.
[答案]A
(2)[解]=(0,4)-(2,1)=(-2,3),=(5,-3)-(1,3)=(4,-6),
∵(-2)×(-6)-3×4=0,∴,共線.
又=-2,∴,方向相反.
綜上,與共線且方向相反.
向量共線的判定方法
(1)利用向量共線定理,由a=λb(b≠0)推出a∥b.
(2)利用向量共線的坐標表達式x1y2-x2y1=0直接求解.
[活學活用]
已知a=(1,2),b=(-3,2),當k為何值時,ka+b與a-3b平行,平行時它們的方向相同還是相反?
解:ka+b=k(1,2)+(-3,2)=(k-3,2k+2),
a-3b=(1,2)-3(-3,2)=(10,-4),
若ka+b與a-3b平行,則-4(k-3)-10(2k+2)=0,
解得k=-13,此時ka+b=-13a+b=-13(a-3b),故ka+b與a-3b反向.
∴k=-13時,ka+b與a-3b平行且方向相反.
三點共線問題
[典例](1)已知=(3,4),=(7,12),=(9,16),求證:A,B,C三點共線;
(2)設向量=(k,12),=(4,5),=(10,k),當k為何值時,A,B,C三點
共線?
[解](1)證明:∵=-=(4,8),
=-=(6,12),
∴=32,即與共線.
又∵與有公共點A,∴A,B,C三點共線.
(2)若A,B,C三點共線,則,共線,
∵=-=(4-k,-7),
=-=(10-k,k-12),
∴(4-k)(k-12)+7(10-k)=0.
解得k=-2或k=11.
有關三點共線問題的解題策略
(1)要判斷A,B,C三點是否共線,一般是看與,或與,或與是否共線,若共線,則A,B,C三點共線;
(2)使用A,B,C三點共線這一條件建立方程求參數(shù)時,利用=λ,或=λ,或=λ都是可以的,但原則上要少用含未知數(shù)的表達式.
[活學活用]
設點A(x,1),B(2x,2),C(1,2x),D(5,3x),當x為何值時,與共線且方向相同,此時,A,B,C,D能否在同一條直線上?
解:=(2x,2)-(x,1)=(x,1),
=(1,2x)-(2x,2)=(1-2x,2x-2),
=(5,3x)-(1,2x)=(4,x).
由與共線,所以x2=1×4,所以x=±2.
又與方向相同,所以x=2.
此時,=(2,1),=(-3,2),
而2×2≠-3×1,所以與不共線,
所以A,B,C三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所以A,B,C,D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向量共線在幾何中的應用
題點一:兩直線平行判斷
1.如圖所示,已知直角梯形ABCD,AD⊥AB,AB=2AD=2CD,過點C作CE⊥AB于E,用向量的方法證明:DE∥BC;
證明:如圖,以E為原點,AB所在直線為x軸,EC所在直線為y軸建立直角坐標系,
設||=1,則||=1,||=2.
∵CE⊥AB,而AD=DC,
∴四邊形AECD為正方形,
∴可求得各點坐標分別為E(0,0),B(1,0),C(0,1),D(-1,1).
∵=(-1,1)-(0,0)=(-1,1),
=(0,1)-(1,0)=(-1,1),
∴=,∴∥,即DE∥BC.
題點二:幾何形狀的判斷
2.已知直角坐標平面上四點A(1,0),B(4,3),C(2,4),D(0,2),求證: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
證明:由已知得,=(4,3)-(1,0)=(3,3),
=(0,2)-(2,4)=(-2,-2).
∵3×(-2)-3×(-2)=0,∴與共線.
=(-1,2),=(2,4)-(4,3)=(-2,1),
∵(-1)×1-2×(-2)≠0,∴與不共線.
∴四邊形ABCD是梯形.
∵=(-2,1),=(-1,2),
∴||=5=||,即BC=AD.
故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
題點三:求交點坐標
3.如圖所示,已知點A(4,0),B(4,4),C(2,6),求AC和OB交點P的坐標.
解:法一:設=t=t(4,4)
=(4t,4t),
則=-=(4t,4t)-(4,0)=(4t-4,4t),
=-=(2,6)-(4,0)=(-2,6).
由,共線的條件知(4t-4)×6-4t×(-2)=0,
解得t=34.∴=(3,3).
∴P點坐標為(3,3).
法二:設P(x,y),
則=(x,y),=(4,4).
∵,共線,
∴4x-4y=0.①
又=(x-2,y-6),=(2,-6),
且向量,共線,
∴-6(x-2)+2(6-y)=0.②
解①②組成的方程組,得x=3,y=3,
∴點P的坐標為(3,3).
應用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求解幾何問題的步驟
層級一學業(yè)水平達標
1.下列向量組中,能作為表示它們所在平面內(nèi)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A.e1=(0,0),e2=(1,-2)
B.e1=(-1,2),e2=(5,7)
C.e1=(3,5),e2=(6,10)
D.e1=(2,-3),e2=12,-34
解析:選BA中向量e1為零向量,∴e1∥e2;C中e1=12e2,∴e1∥e2;D中e1=4e2,∴e1∥e2,故選B.
2.已知點A(1,1),B(4,2)和向量a=(2,λ),若a∥,則實數(shù)λ的值為()
A.-23B.32
C.23D.-32
解析:選C根據(jù)A,B兩點的坐標,可得=(3,1),
∵a∥,∴2×1-3λ=0,解得λ=23,故選C.
3.已知A(2,-1),B(3,1),則與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向量a是()
A.(2,1)B.(-6,-3)
C.(-1,2)D.(-4,-8)
解析:選D=(1,2),向量(2,1)、(-6,-3)、(-1,2)與(1,2)不平行;(-4,-8)與(1,2)平行且方向相反.
4.已知向量a=(x,2),b=(3,-1),若(a+b)∥(a-2b),則實數(shù)x的值為()
A.-3B.2
C.4D.-6
解析:選D因為(a+b)∥(a-2b),a+b=(x+3,1),a-2b=(x-6,4),所以4(x+3)-(x-6)=0,解得x=-6.
5.設a=32,tanα,b=cosα,13,且a∥b,則銳角α為()
A.30°B.60°
C.45°D.75°
解析:選A∵a∥b,
∴32×13-tanαcosα=0,
即sinα=12,α=30°.
6.已知向量a=(3x-1,4)與b=(1,2)共線,則實數(shù)x的值為________.
解析:∵向量a=(3x-1,4)與b=(1,2)共線,
∴2(3x-1)-4×1=0,解得x=1.
答案:1
7.已知A(-1,4),B(x,-2),若C(3,3)在直線AB上,則x=________.
解析:=(x+1,-6),=(4,-1),
∵∥,∴-(x+1)+24=0,∴x=23.
答案:23
8.已知向量a=(1,2),b=(-2,3),若λa+μb與a+b共線,則λ與μ的關系是________.
解析:∵a=(1,2),b=(-2,3),
∴a+b=(1,2)+(-2,3)=(-1,5),
λa+μb=λ(1,2)+μ(-2,3)=(λ-2μ,2λ+3μ),
又∵(λa+μb)∥(a+b),
∴-1×(2λ+3μ)-5(λ-2μ)=0,
∴λ=μ.
答案:λ=μ
9.已知A,B,C三點的坐標為(-1,0),(3,-1),(1,2),并且=13,=13,求證:∥.
證明:設E,F(xiàn)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
依題意有=(2,2),=(-2,3),=(4,-1).
∵=13,∴(x1+1,y1)=13(2,2).
∴點E的坐標為-13,23.
同理點F的坐標為73,0,=83,-23.
又83×(-1)-4×-23=0,∴∥.
10.已知向量a=(2,1),b=(1,1),c=(5,2),m=λb+c(λ為常數(shù)).
(1)求a+b;
(2)若a與m平行,求實數(shù)λ的值.
解:(1)因為a=(2,1),b=(1,1),
所以a+b=(2,1)+(1,1)=(3,2).
(2)因為b=(1,1),c=(5,2),
所以m=λb+c=λ(1,1)+(5,2)=(λ+5,λ+2).
又因為a=(2,1),且a與m平行,
所以2(λ+2)=λ+5,解得λ=1.
層級二應試能力達標
1.已知平面向量a=(x,1),b=(-x,x2),則向量a+b()
A.平行于x軸
B.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線
C.平行于y軸
D.平行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線
解析:選C因為a+b=(0,1+x2),所以a+b平行于y軸.
2.若A(3,-6),B(-5,2),C(6,y)三點共線,則y=()
A.13B.-13
C.9D.-9
解析:選DA,B,C三點共線,
∴∥,而=(-8,8),=(3,y+6),
∴-8(y+6)-8×3=0,即y=-9.
3.已知向量a=(1,0),b=(0,1),c=ka+b(k∈R),d=a-b,如果c∥d,那么()
A.k=1且c與d同向
B.k=1且c與d反向
C.k=-1且c與d同向
D.k=-1且c與d反向
解析:選D∵a=(1,0),b=(0,1),若k=1,則c=a+b=(1,1),d=a-b=(1,-1),顯然,c與d不平行,排除A、B.若k=-1,則c=-a+b=(-1,1),d=a-b=-(-1,1),即c∥d且c與d反向.
4.已知平行四邊形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1,0),(3,0),(1,-5),則第四個頂點的坐標是()
A.(1,5)或(5,5)
B.(1,5)或(-3,-5)
C.(5,-5)或(-3,-5)
D.(1,5)或(5,-5)或(-3,-5)
解析:選D設A(-1,0),B(3,0),C(1,-5),第四個頂點為D,
①若這個平行四邊形為ABCD,
則=,∴D(-3,-5);
②若這個平行四邊形為ACDB,
則=,∴D(5,-5);
③若這個平行四邊形為ACBD,
則=,∴D(1,5).
綜上所述,D點坐標為(1,5)或(5,-5)或(-3,-5).
5.已知=(6,1),=(x,y),=(-2,-3),∥,則x+2y的值為________.
解析:∵=++=(6,1)+(x,y)+(-2,-3)
=(x+4,y-2),
∴=-=-(x+4,y-2)=(-x-4,-y+2).
∵∥,
∴x(-y+2)-(-x-4)y=0,即x+2y=0.
答案:0
6.已知向量=(3,-4),=(6,-3),=(5-m,-3-m).若點A,B,C能構成三角形,則實數(shù)m應滿足的條件為________.
解析:若點A,B,C能構成三角形,則這三點不共線,即與不共線.
∵=-=(3,1),=-=(2-m,1-m),
∴3(1-m)≠2-m,即m≠12.
答案:m≠12
7.已知A(1,1),B(3,-1),C(a,b).
(1)若A,B,C三點共線,求a與b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2)若=2,求點C的坐標.
解:(1)若A,B,C三點共線,則與共線.
=(3,-1)-(1,1)=(2,-2),=(a-1,b-1),
∴2(b-1)-(-2)(a-1)=0,∴a+b=2.
(2)若=2,則(a-1,b-1)=(4,-4),
∴a-1=4,b-1=-4,∴a=5,b=-3,
∴點C的坐標為(5,-3).
8.如圖所示,在四邊形ABCD中,已知A(2,6),B(6,4),C(5,0),D(1,0),求直線AC與BD交點P的坐標.
解:設P(x,y),則=(x-1,y),
=(5,4),=(-3,6),=(4,0).
由B,P,D三點共線可得==(5λ,4λ).
又∵=-=(5λ-4,4λ),
由于與共線得,(5λ-4)×6+12λ=0.
解得λ=47,
∴=47=207,167,
∴P的坐標為27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