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健康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9印度軟件業(yè)的另類優(yōu)勢。
印度軟件業(yè)的另類優(yōu)勢
印度的GDP總額與人均GDP比我國約差一倍,人均IT基礎設施的水平也不如我國,甚至比全球人均水平還要低。但是,在如此落后的情況下,印度軟件業(yè)起步卻比我國早2-3年,軟件出口貿易額突破85億,也比我國先進6-7年。2002年印度軟件出口額達到85億美元,而我國在同期軟件出口額7.3億美元,相當于印度1995年的水平。印度軟件業(yè)起步早,發(fā)展快的原因已經被我國以前的考察團總結為三條(“起步早”、“英文程度高”、“國際市場關系深厚”)或四條(前三條加上“政府支持”),或五條(前四條再加上“IT教育發(fā)達”)。實際上在印度還有不為人們注意的其他優(yōu)勢。
以產學研結合為特色的教育機制
軟件學院教育與研發(fā)項目結合,請有經驗的軟件工程師教學,是將教育與公司接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此外,印度軟件公司在職培訓不僅為軟件學院畢業(yè)生提供了再教育的機會,而且成為學院教學與企業(yè)培訓的接口,為畢業(yè)生提供實習教育和經歷體驗的課程。
由于軟件人才教育的接口環(huán)節(jié)處理得好,使得印度一批又一批年輕的軟件工程師能獲得國際市場的實戰(zhàn)經驗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如果印度的軟件公司僅僅等待軟件學院培養(yǎng)出具有符合國際市場經驗的畢業(yè)生,而公司本身不投資發(fā)展在職培訓計劃,印度將在等待中失去競爭力。同樣,如果印度的軟件學院只做單純教學,而不承接研發(fā)項目和聘請有經驗的工程師來教學的話,印度軟件業(yè)發(fā)展就不會獲得最寶貴的東西:競爭的時間。
并非只有英語優(yōu)勢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印度是一個普遍說英語的國家。人口統(tǒng)計資料顯示,印度說英語的人口大約只占總人口的5%,但在10億人口的大國里,這個數(shù)字仍然不少,比6005萬人口的英國只少1000萬,比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三國的人口還多很多。
到了印度才體驗到,英文只是印度的國際商業(yè)與政治領域的工作語言,也是一門外語。在印度街頭翻閱報紙或雜志,在房間里開啟電視瀏覽各個頻道,就會發(fā)現(xiàn)英語只占有全部媒體的一小部分,而且還是國際歐美主流媒體頻道,印度本地的英語頻道并不多。在印度大城市的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介紹說,英語書籍也只占所有圖書的8%,其他92%以上的圖書是各種印度語言的圖書,英文圖書的價格是印度本地圖書的幾倍。
由于印度在貿易和金融方面、在計算機與醫(yī)學方面普遍使用英語,使得印度在這些領域率先進入世界行列,它也許是亞洲發(fā)展中國家中極少數(shù)可以進入國際領先行列的國家。
在印度,中學生們除了本地使用的語言外,通常要學習英語和印地語。如果他們畢業(yè)到外省工作,還要學習當?shù)卣Z言。所以,一個印度人要想在全國找工作,至少要會講4-5種語言。
由于印度國內的語言交流成本較高,印度為降低語言交流成本問題有兩次大的決定:一次是印度在獨立后15年,決定在國會繼續(xù)使用英語作為法律工作語言,該決定大大減少了政府的翻譯成本。而在國際商業(yè)領域和科技領域,印度將繼續(xù)使用英文,保持與國際交流的低成本化。另一次,是在1976年決定采用技術手段去解決6-7種不同語言的溝通問題。語言翻譯軟件由此而誕生。
可以設想,將來當印度的主要語言都有英語翻譯的時候,全球的外國人只要能閱讀
上述四方面因素緊密結合,是印度傳統(tǒng)知識圖書館項目在短時間能獲得成功的原因。
管理亦有領先之道
在印度,軟件公司良好的管理令人印象深刻。印度大中小各類軟件公司有上千家,超大型公司有十幾家。在海德拉巴市的印度第五大軟件公司-薩特雅姆(Satyam)有軟件工作人員9000人。該公司在2002年軟件出口額大約4億美元,僅次于我國最大的軟件出口基地廣東省,該省去年軟件出口額達4.3億美元。
而我國目前最大的軟件公司擁有的員工大約在3000多人,產值遠遠沒有達到印度軟件公司這樣大的規(guī)模。按照公司管理理論,公司的規(guī)模越大,員工人數(shù)越多,公司的管理成本也就越高,管理難度也就越大。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軟件公司由于規(guī)模小,人數(shù)少,所以在管理難度上與印度還不屬于一個量級。
印度人口多,地域廣大,如何管理才能使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協(xié)調完成成為工作重點。印度數(shù)字圖書館項目的管理效率之高,是令美國和中國同行深為感嘆的。借助于美國掃描設備和印度政府經費的支持,印度在全國迅速建立起了18個圖書掃描中心,去年掃描了3000萬頁圖書,其中大部分是100年到3000年前的古籍文獻,今年的規(guī)模還要加大,印度創(chuàng)造的掃描記錄超過了美國和中國。
印度從事工商管理教育的歷史比我國早,國際化程度更高。印度全球化企業(yè)在亞洲僅次于日本和韓國,國際企業(yè)管理經驗豐富,最著名的商學院已經成為全球用英文授課成本最具競爭力的學院,吸引亞洲留學生紛紛前來學習。
類似這樣國際水準的商學院在印度還有多家,每年培養(yǎng)出眾多國際水準的職業(yè)經理人從事印度企業(yè)以及海外印度企業(yè)的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企業(yè)的管理水平。印度軟件公司已經有十多家通過國際5級質量認證標準,而我國目前還沒有軟件公司通過,這不能不使我們對印度軟件公司的管理產生關注。
相關閱讀
探索“鹽類的水解”概念形成的另類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探索“鹽類的水解”概念形成的另類”,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前幾天,聽了《化學反應原理》模塊“鹽的水解”(第1課時)的公開課。“鹽的水解”是公開課、研究課的熱門課題。
大多數(shù)教師,第1課時(鹽類水解概念的形成)的教學,大都按教材的編寫程序設計。先是復習溶液酸堿性的概念和測定方法,而后從實驗入手,用實驗顯示某些鹽的水溶液呈現(xiàn)酸或堿性,另一些則呈中性。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fā)探究與學習欲望。而后對比幾種鹽的組成特點和它的水溶液的酸堿性,歸納鹽的組成類型與其水溶液酸堿性的對應關系。而后教師應用學生已學知識,講解、分析某些鹽溶液呈現(xiàn)酸(堿)性的原因,闡述鹽水解反應的本質,講解并練習鹽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設計,由于教材思路與教學思路一致,學生聽課也覺得順暢,學起來也不覺困難,易于做好組織教學。從實驗入手,對宏觀現(xiàn)象進行微觀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是與一個好的教學策略。但是,教學實踐也顯示,如果教學中教師只是按“實驗觀察---提出問題---講解---練習”的程式序走,不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把已學知識和新的實驗事實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問題、并探究問題的因果關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講解,還不可能真正理解所要學習的概念。
許多老師從自身的教學經驗中也意識到,學生在聽老師講解,“順著老師給的稈子爬‘,似乎懂,如果缺乏知識的內化過程,并不會真正理解、掌握。遇到問題,會經常出錯。為提高教學效果,流行的方法是,在講解之后,用一些通俗易記的口訣,讓學生通過記憶和反復的練習,記住所謂的“水解規(guī)律”。例如:“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切不說,這樣的口訣,不盡科學,表述不規(guī)范,不利于幫助學生通過思考認識鹽的水解過程、理解鹽水解反應的本質。因此,口訣背了,不少學生仍然不理解“為什么弱酸強堿生成的鹽水解生成了弱酸,溶液卻不呈酸性,而成堿性?”還有一些學生老是懷疑:“碳酸鈉在溶液中水解了,那碳酸鈉溶液中還存在碳酸鈉嗎?”更多的學生書寫鹽水解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總會錯用等號。
問題在于這樣的教學程序,過于“順暢”,阻礙學生正確理解水解本質的前概念沒有得到暴露,更沒有得到糾正,還可能在學習中衍生了一些糊涂認識。僅如,片面認為“有弱酸生成,溶液就呈酸性”,把鹽水解反應簡單的看成“就是弱離子與水中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以為溶液中不再存在水的電離平衡,甚至認為“溶液中不再存在鹽的弱離子了”。
這些問題,雖然可以靠事后補充講解、釋疑解惑的方法或糾錯訓練來解決。有沒有可能采取另外的教學設計,把問題解決在發(fā)生之前呢?
鹽水解反應概念的理解、掌握,有賴于以下三個思維歷程的演進:
①已有知識塊的準備:(未溶解鹽的)水中含濃度極小且相等的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存在電離平衡,如果人為改變水中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比如溶解入酸或堿),水的電離平衡就發(fā)生移動,氫離子、氫氧根離子的平衡濃度將發(fā)生改變;
②從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某些正鹽中雖然不含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它溶入水中,卻也能造成溶液中水電離出的原本等濃度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變得不再相等,使溶液呈現(xiàn)弱的酸或堿性。這是為什么?
③調用已有知識做分析、思考,得出結論: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在于,這些鹽雖然沒有在溶液中電離出H+或OH-,但由于它們的組成離子中有弱酸根陰離子或弱堿的金屬(銨根)陽離子離子,這些離子中的一小部分能與水電離生成的少量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弱酸或弱堿),使水的電離平衡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移動。在多數(shù)情況下,這一過程可導致溶液中有水電離生成的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濃度不再相等,使溶液顯示弱酸性或弱堿性。
如果采用下述教學程序的“另類”教學設計,問題可能會解決得好一些。
1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按下列順序,逐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①水中存在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嗎?為什么水不呈酸性或堿性?
②在水中溶解少量酸或堿,水的電離發(fā)生改變了嗎?怎么改變?為什么溶入少量酸或堿,溶液呈酸性或堿性?溶液中的氫離子、氫氧根離子是水還是溶入的酸或堿提供的?
③如果在水中溶解少量鹽,例如NaCl、NaAc、NH4Cl固體,對水的電離會發(fā)生影響嗎?溶液還會是中性的嗎?你是怎么認為的?理由是什么?
2.學生進行并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用pH試紙測定分別溶入少量NaCl、NaAc、NH4Cl固體前后水與溶液的pH,依據(jù)溶液的pH說明水溶液的酸堿性的強弱。
3.設問: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你的預測相同嗎?請試著解釋水中溶入這些鹽后,為什么三種溶液呈現(xiàn)不同的酸、堿性?為什么呈現(xiàn)的酸堿性是較弱的?
4.依據(jù)學生討論,教師做補充講解,利用相關電離方程式,講解三種鹽的水解的微觀過程,提出鹽水解概念。
5.設問:你能預測下列鹽溶入水中能否發(fā)生水解嗎?若可以溶液呈現(xiàn)弱酸性還是弱堿性?KNO3、Na2CO3、Al2(SO4)3
6.學生實驗:進行實驗,檢驗的你的預測是否正確,并從微觀過程做解釋。
7.教師講評、歸納:利用如下的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化學方程式,講解、揭示鹽水解的微觀過程,幫助學生認識鹽水解的本質,正確表示水解反應的方法。
表示水解的微觀過程(例):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水解反應(例):CH3COO-+H2OCH3COOH+OH-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水解反應(例):CH3COONa-+H2OCH3COOH+NaOH-
8.問題:對比鹽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從和酸和堿反應生成該鹽的化學方程式,你想到什么?如果說“鹽的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你認為正確嗎?我們過去一直認為“酸堿中和反應是能進行到底的”,現(xiàn)在又認為它有逆反應,矛盾嗎?
以上的教學設計與流行的設計不同,也沒有看到化學教學論專家倡導這樣的設計。因此把它稱之為“另類設計”。這一設計注重細節(jié)、過度自然,設問層次感強。教學程序讀起來繁多而瑣碎,但搬到課堂上,“活”起來,就會看到它有利于推進和發(fā)展學生的思考。注重步步圍營,逐步逼近問題的核心,這樣才能不知不覺地破除前概念的束縛干擾,建立起正確的概念。
傳統(tǒng)的中學的課堂教學比較注重結論的傳授、表述和記憶,這是必要的,但不夠注重結論獲得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變得博學,可是難以通過學習變得聰明。新課程的實施,過程的揭示得到重視。但是教學設計,不注重細節(jié)、過于粗線條;不注重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認識程序,過分注重讓學生順著教師、教材的思路走,欲速則不達。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印度的覺醒教學設計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印度的覺醒教學設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第二單元第二課第一框《印度的覺醒》教學設計
一、課標解讀
課標:2-4-6評述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恰當說明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3-1-7列舉實例,分述印度爭取獨立運動的歷史背景和國情特點。
解讀:印度的覺醒,以覺醒為關鍵詞,講述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印度人民的抗戰(zhàn)。在英國的百年殖民統(tǒng)治之下,面對工業(yè)文明的沖擊,印度社會開始覺醒,特別是20世紀以后,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有了新的方向,以非暴力不合作為原則展開的印度民族運動。
二、教材簡析:
1.教材編寫特點及意圖:
教材向學生介紹的印度的覺醒的背景,和覺醒的表現(xiàn)---甘地的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教材結構體系: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
工業(yè)文明的沖擊
背景
開端
印度的覺醒國大黨的成立
經過
表現(xiàn):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
影響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以及近代工業(yè)文明對印度的沖擊有個初步地了解,理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產生的原因和影響;知道稱甘地為圣雄的原因。
通過對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統(tǒng)治情況的回顧、教材圖文資料的研讀等,使學生對印度20世紀上半期的歷史能有個直觀清楚的認識。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互動,加深學生的印象。
體會甘地高尚的品格和犧牲精神,感受印度人民對“獨立”“自由”的追求。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產生的原因與影響。
2.難點: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積極作用與局限性。
五、:
教學思想:
“依標施教、以史導論、提升學力”
策略方法:
1.采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指導學生開展閱讀、討論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學法。以史料為證據(jù),通過精心設問帶領學生重回歷史現(xiàn)場,提升歷史認識。
六、:
(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多媒體呈現(xiàn)甘地的照片
請問學生:
1、這張照片說的是誰?
導入:甘地是領導印度人民覺醒的領袖人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印度的覺醒,那么,到底印度人民為什么要覺醒,又是如何覺醒的呢?
展示課題:《印度的覺醒》
(二)新課學習:
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印度的覺醒(歷史背景)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37整一頁)
設問: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描述印度覺醒的背景(從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4個史實、組織條件等角度)
學生開展探究、研討,并在紙張上寫出來:
(1)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4個史實
(2)組織條件(讀圖2-21及旁邊正文材料,思考:國大黨成立的初衷什么?)
教學環(huán)節(jié)二印度的覺醒(深入了解歷史背景)
1、出示一隊大象拖著一個火車頭到達印度中部和印度工人在鋪電纜圖片資料,設問:這組圖片說明了當時印度的覺醒的哪個原因?(英國在印度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科技發(fā)明,修建鐵路等,促進了工業(yè)文明在印度的傳播)
2、出示生活在印度的英國人與他們的印度仆人和英國人與她的印度仆人的圖片資料,設問:這組圖片說明了當時印度的覺醒的哪個原因?(印度受到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
活動:根據(jù)兩組圖片,說一說英國在印度殖民統(tǒng)治期間,給印度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教師根據(jù)不同討論結果(觀點),引導學生辯證地思考問題,認識英國既為印度帶來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成果,也使印度本土的民族經濟受到劇烈沖擊,需要明確,殖民統(tǒng)治給印度帶來了極大的創(chuàng)傷,其惡果至今難以消除。
過渡:面對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印度有什么覺醒的表現(xiàn)呢?
教學環(huán)節(jié)三印度覺醒的表現(xiàn)(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師:甘地是印度現(xiàn)代民族解放運動的著名領袖、甘地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為“圣雄”。他的非暴力思想是在南非生活期間形成的。
1、讀p38《閱讀卡》什么是非暴力?
設問:我們能從甘地身上學到什么?
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非暴力的理解。
2.閱讀教材,出示相關史實,體會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變化
(1)甘地在南非期間,親眼目睹了印度僑民遭受歧視的情況。民族自尊心驅使他放棄律師職業(yè)和穩(wěn)定的收入,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領導印度僑民進行了多次頗有成效的反種族歧視斗爭。
(2)1919年,新的治安法通過后,曾對殖民統(tǒng)治者抱著合作態(tài)度的甘地號召人們罷工,舉行祈禱和絕食以反對該法,未料引發(fā)流血慘案。
(3)閱讀p38圖2-24、25、26的圖文資料
設問:屬于非暴力的史實是?屬于非暴力不合作的史實是?(體會體會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變化)
深入了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結合p38圖2-24、25、26的圖文資料
(1)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特點分別是什么?(此處可結合內容點析)
(2)從最早的不合作運動到要求英國“退出印度”的運動,這其中有哪些實質性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說明什么問題?(從形式上的不合作,到以食鹽進軍為代表的追求國家獨立的不服從、不合作運動,最后發(fā)展到摧毀英國殖民統(tǒng)治,爭取印度獨立的運動。從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印度人民要求民族解放、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印度人民的反抗中岌岌可危)
(3)在這些運動中,甘地個人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進步性:①創(chuàng)立并宣傳甘地主義思想,指導了民族解放運動;一生多次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英國殖民統(tǒng)治,增強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②二戰(zhàn)后初期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局限性:①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xié)性。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歷史人物)
(4)經過多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你認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能否延續(xù)下去?嘗試推斷印度爭取獨立的走向。(用以說明理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印度的獨立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個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兩年,印度便獲得獨立。)
教學環(huán)節(jié)四:課堂練習
1.英國統(tǒng)治印度期間,促進工業(yè)文明在印度傳播的做法有()
①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科技發(fā)明②修建鐵路
③大力推廣君主立憲制④將英語作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不列顛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織機,毀掉了它的手紡車。”對馬克思這句話本質含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A.入侵破壞了印度的社會生產力B.入侵導致印度自然經濟瓦解
C.入侵使機器紡織代替了手工紡織D.入侵摧毀了印度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
3.要求英國“退出印度”的運動發(fā)生在()
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B.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三次都有
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甘地始終是一個謎:他將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印度民族獨立事業(yè),卻多次支持英帝國主義的不義戰(zhàn)爭;他受過西方現(xiàn)代教育,卻詛咒西方現(xiàn)代文明;在一些人看來,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來,他無異于“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
材料一:我們在經濟和工業(yè)生活中嚴重地背離了經濟自給自足。假如我們不曾引進外國的產品,那么今天,印度將滿地流淌著牛奶和蜂蜜。……西方民眾正在唯物(物質)主義這個魔鬼和怪物的鐵蹄下呻吟。他們道德的發(fā)展已經落后。今天,他們用英鎊、先令和便士來衡量他們的進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經濟協(xié)會”上的演說
材料二:甘地還把紡車當作印度擺脫對英國紡織業(yè)依賴的工具。他認為,印度可以放棄大多數(shù)進口產品?!虼藢Ω实囟裕柨ǎ徿嚕┦亲灾蜗笳??!D瑒凇陡实貍鳌?/p>
(1)根據(jù)材料一、二,說說甘地為什么要“詛咒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諸多弊端(物質進步而道德淪喪);英國的侵略使印度變成它的商品市場;破壞了印度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
(2)人們對甘地毀譽不一,解開甘地之謎的關鍵之處何在?
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要把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考察。
七、板書設計
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
工業(yè)文明的沖擊
背景
開端
印度的覺醒國大黨的成立
經過
表現(xiàn):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
印度教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印度教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第三節(jié)印度
○教學目標:
利用地圖說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讀圖分析印度氣候特點,及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
了解“綠色革命”給印度的糧食生產帶來的新契機
看圖說出印度的主要工業(yè)部門及分布的地區(qū)
○重點和難點:
印度的人口情況和工農業(yè)發(fā)展的最新特點
印度多水、旱災害的原因
○課時安排:2課時
○知識點一:世界文明古國
學生自學課本P34頁課文,并看閱讀材料、“印度舞蹈”圖、“泰姬陵”彩圖、課本P36頁活動3、4題。
○知識點二:自然條件:(位置、地形、氣候)
1、閱讀課本P35頁圖7.34印度地形圖回答:
2、播放課件:印度的洪災印度的旱災
[學生活動]課本P37頁活動,學生觀察印度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和南亞季風圖,注意觀察出雨季和盛行季風,再觀察旱季和盛行的季風?;卮穑?br>
讀南亞季風圖回答:
3、閱讀課本P38頁圖7.41印度水稻和小麥的分布圖
4、農業(yè)發(fā)展與人口壓力
學生結合人口、地形、氣候、農業(yè)問題綜合討論題:①印度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條件?②印度有哪些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它們各分布在哪里?這些農作物的分布與地形、氣候有什么關系?③為什么人口給印度農業(yè)造成很大壓力?
要求:①分析印度發(fā)展農業(yè)的自然條件;②分析印度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③了解印度農業(yè)發(fā)展快,人口壓力大的情況。
總結歸納出以下幾點:
(1)發(fā)展農業(yè)的自然條件
有利條件:耕地面積廣,大部分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降水豐沛。
不利條件:經常發(fā)生水旱災害。
(2)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3)農業(yè)發(fā)展快,人口壓力大
印度在六十年代開始推廣先進的耕作方法和良種,農業(yè)發(fā)展快,農產品產量大大提高,但人口增長過快,急劇增長的人口抵消了農業(yè)發(fā)展取得的成果,給農業(yè)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控制人口增長數(shù)量。
○知識點三:發(fā)展中的民族工業(yè)
學生閱讀課本P40頁圖7.43印度礦產資源、棉花、黃麻和工業(yè)的分布
○本節(jié)小結:
本節(jié)知識要點:
(一)世界文明古國
(二)農業(yè)發(fā)展與人口壓力
1.發(fā)展農業(yè)的自然條件
2.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3.農業(yè)發(fā)展快,人口壓力大
(三)發(fā)展中的民族工業(yè)
1.礦產資源:煤、鐵、錳
2.工業(yè)部門:采礦、紡織、電力、鋼鐵、機械
3.工業(yè)分布與原料產地的關系
(四)主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全國鐵路交通中心
加爾各答——最大城市,重要海港,麻紡織工業(yè)中心
孟買——一最大海港,棉紡織工業(yè)中心
本節(jié)學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