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7李時珍 教案教學設計。
16李時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診費、職業(yè)、救死扶傷、病癥、有效、情況、嚴寒酷暑、拜訪、品嘗、
判斷、綱目、書籍、譯成”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學醫(yī),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
實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學習課文按一定順序記敘的方法。
思想教育:體會李時珍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準備:查詢有關資料、教學課件、有關圖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時珍。
教師談話簡介李時珍。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的一生成就很多,他為了編寫《本草
綱目》,研讀過八百多種醫(y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為了考察訪問,采集標本,行程一萬余里。他編寫的《本草綱目》
是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
(二)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體會出“嚴寒酷暑”在本課中的意思為李時珍無論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都在趕路,都在爬山,
都在采藥。
(三)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救死扶傷——救:幫助,使脫離困難或危險。扶:扶助。搶救快要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F(xiàn)在形容醫(yī)務工作者全
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崇高精神。
疑難病癥——疑: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世代行醫(yī)——行:實際地做。祖祖輩輩當醫(yī)生為人治病。
本草綱目——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52卷,記載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藥物形態(tài)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診費——診:醫(yī)生為斷定病癥而察看病人身體內部外部的情況。費:診治疾病所收的錢。中醫(yī)專指藥費以外的診斷
病情所收的錢。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及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導言:在我國醫(yī)學史上涌現(xiàn)出很多有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們?yōu)榱私獬傩盏募部啵瑲v盡千辛萬苦,創(chuàng)建了中國醫(yī)學的寶庫,為中國人民及世界人民作出了貢獻。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天我們要了解和學習他們之中的一位。請學生齊讀課題。
2.導入新課后,教師出示李時珍的畫像后提問:李時珍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誰能用以下幾個詞語說一句話,來介紹一下李時珍。隨后教師用卡片出示課文中的主要詞語——醫(yī)學家、偉大、本草綱目、藥物學家、湖北、蘄春。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式訓練說話。
(1)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2)《本草綱目》是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他是湖北蘄春人。
(3)李時珍出生在湖北蘄春,他是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曾經編寫過《本草綱目》。
讓學生這樣連詞成句介紹人物,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了李時珍的身份和貢獻,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談話導入:李時珍在怎樣的情況下立下當醫(yī)生的志愿?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2、3自然段。
(二)學習2、3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2、3自然段,用“——”標出“父親”對李時珍學醫(yī)不同態(tài)度的兩個句子,再從這兩個句子中找出兩個表示意思相反的詞,用“△”標出。即不愿意和同意。
2.學生標畫后,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想一想,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通過默讀思考,對這兩句話進行比較,提出問題:李時珍的父親先不愿意讓他學醫(yī),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3.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解疑。組織學生討論:父親“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同意”又是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因為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yè),醫(yī)生的生活比較清苦,父親出于對兒子的愛,所以不愿意李時珍當醫(yī)生。
因為李時珍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就立下行醫(yī)的志愿。從此,他就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暗自記下不少藥方。在父親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時,他能說出對癥的良方。他的堅定志向和好學精神感動了父親,所以父親才同意他學醫(yī)。
以上教學,教師引導學生經歷了對課文內容由初步理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又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李時珍行醫(yī)的目的是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絲毫沒有考慮到他個人的利益,他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
4.談話導入:李時珍不僅有遠大的志向,還有實際行動,使得他22歲開始給病人治病。課文除了寫李時珍立志學醫(yī),還寫了什么?板書:編書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引導學生圍繞編書質疑。
(1)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2)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3)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果如何?
教師可以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逐一板書出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接著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質疑的問題展開教學。
2.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一個問題:即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說明這個問題?
學生速讀課文后,知道是課文中的第4自然段。
(2)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將第4自然段分成三層,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3)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集體討論。
(4)在學生初步了解層意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
電腦出示句子,針對課文第4自然段第三層寫的是什么,讓學生比較異同。
①讓學生先讀第1、第2兩句,看看有什么不同?(第2句比第1句多了“完善”一詞。)
②引導學生理解“完善”一詞。(“完善”即完整又很好。)
③為什么要添上“完善”一詞?(因為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所以要編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④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舊的藥物書有三大缺點:不全面、不詳細、有錯誤。)
⑤教師及時點撥,舊的藥物書有這些缺點,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嗎?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積極性,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一書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⑥指名讀幻燈中的第2句和第3句,想想第3句多了什么詞?為什么用上這個詞?
第3句多了“重新”一詞。因為舊的藥物書有毛病,所以要重新編寫。
⑦教師可追問,從這里看出李時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病人高度負責的人。)
⑧指名分別讀幻燈中的句子,請同學們想一想:在這三句中,哪一句可說明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在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選擇了第3句。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三個句子的異同,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領會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深刻性;還溝通了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為理解自然段意思奠定了基礎;而且使學生體會出李時珍具有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讀1至4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朗讀全文。
(二)學習第5自然段。
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二個問題: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1.為了寫這部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學生速讀第5自然段回答。李時珍從兩方面作準備:一是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二是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李時珍是怎樣到各地去采藥的。
①電腦出示句子。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
②指名讀句子,想一想,李時珍為了采藥,做了什么?從中看出李時珍具有什么品質?
③集體討論:
李時珍為了采藥,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從中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④讓學生說一說句中哪些詞語最能反映出這個品質?
“走遍”指出產藥材的名山,李時珍能去的,都去了。從這個詞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不怕山高路遠”指山再高再險,李時珍也要上;路再遠,再艱難,李時珍也要去。從這兒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不怕嚴寒酷暑”指無論是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李時珍都在趕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藥。從這兒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教師在學生找出的重點詞語下面做重點符號,為指導學生朗讀服務。
⑤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讀,才能突出李時珍具有不怕困難的品質呢?
在學生品詞、品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重讀“山高路遠”、“嚴寒酷暑”、“走遍”,突出困難之多;讀兩個“不怕”稍加停頓,突出李時珍不畏艱難的精神之可貴。
采用范讀、評讀形式朗讀句子,加深理解。
⑥小結學習方法。
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學習上述句子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思考:是分幾步讀懂句子的。
電腦出示學法:1、讀句子,思考李時珍為采藥做了什么?從中看出他具有什么品質?
2、說一說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3、有感情的朗讀。
⑦運用上述方法,學習第5自然段的第3、4、5句。
學生按上述方法自學3、4、5句,然后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從第3句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從第4句可看出李時珍虛心好學。通過挖掘“上萬里路”、“千百個”及“拜訪”等詞的含義加深理解。
從第5句可看出李時珍具有科學態(tài)度和獻身精神。通過挖掘“親口品嘗”一詞的含義來理解。
⑧師生合作讀第5自然段,加深對李時珍崇高品質的認識。
過渡: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后人是怎樣評價它的呢?
(三)學習第7自然段。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三個問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果如何?
1.學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想: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引導學生抓住以下詞語體會:“一百多萬字”、“一千八百多種”、“每一種”、“幾國”、“世界流傳”。
從上述詞語可體會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全面、詳細、正確、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不愧是一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2.齊讀第7自然段,加深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達到總結全文,回歸整體的目的。
【板書設計】
立志學醫(yī)救死扶傷
16李時珍
編寫藥書歷盡艱難
課后小記:
【小資料】
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號瀕湖,蘄(q0)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我國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yī),在父親的影響下,李時珍自幼喜歡讀醫(yī)藥書,并常跟隨父親到山中采藥。
在封建社會里,行醫(yī)被人看成是“下九流”的職業(yè)。父親想改換門庭,不讓他再當醫(yī)生,竭力督促他讀經書,念八股文,讓他走科舉做官的道路。李時珍只好硬著頭皮讀起八股文來,14歲那年考中了秀才??墒?,他對讀經書、學八股實在不感興趣,卻越來越熱愛醫(yī)學,常常背著父親攻讀醫(yī)書,并處處留心向父親學醫(yī),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因此直到22歲,連續(xù)三次參加考舉人的會試,都名落孫山,還生了一場大病。父親看到兒子志在醫(yī)學,只好放棄了原來的打算。從此,李時珍悉心研究醫(yī)學,走上了新的道路。
李時珍24歲正式隨父行醫(yī),一面學醫(yī),一面研究醫(yī)藥書。他發(fā)現(xiàn)歷代的醫(yī)藥書中,有不少缺點和錯誤,決心重新整理補充,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為了寫好這部書,他閱讀了800多種醫(yī)學著作,花了整整10年時間。35歲時,他開始編寫新的藥物書。他深入民間向農民、漁民、樵夫、藥農、獵人請教;他先后到過湖北武當山、江西廬山、江蘇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藥物標本,品嘗草藥,辨別藥性。經過27年的艱苦勞動,終于在他61歲時寫成了一部藥物書——《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有52卷,190萬字,收藥物1892種,其中新增藥物374種。它總結了16世紀以前我國人民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藥物學史上的一部巨著;17世紀傳入日本和朝鮮,后又被翻譯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
資料提供者:
小編推薦
《李時珍》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李時珍》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教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fā)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本草綱目》藥物學家醫(y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xiàn)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三、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xing
hang)醫(y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yè)。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yī)是從事醫(yī)生的職業(yè)或做醫(yī)生的意思,行業(yè)指職業(yè)。世代行醫(yī)指什么?世代行醫(y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y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jié)?
生:第二小節(jié)。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jié),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y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yī),這一節(jié)寫他學醫(yī)。
(板書:學醫(y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jié)讀課文,說出各節(jié)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jié),想想第一節(jié)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jié),想想第三小節(jié)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jié),想想第四小節(jié)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jié),說說這一節(jié)講什么。
師:哪幾節(jié)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jié)。
思考:這一小節(jié)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jié)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xiàn)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y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y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fā)現(xiàn)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2、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________方_______方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二教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y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y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
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zhí)顚?個以上的舉手。請?zhí)顚ψ疃嗟膱蟆?/p>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jié)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jié)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jié)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jié)的方法學習第四節(jié),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jié)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yè)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jié)
(指名讀第五節(jié))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shù)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shù)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yī),在行醫(yī)過程中發(fā)現(xiàn)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y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農民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板書設計
立志學醫(yī)
11
李時珍
編寫原因
積累經驗
編書
編寫準備
親自采藥
寫出巨著
虛心學習
《李時珍》-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時珍》-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名人,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咱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y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xiàn)了不少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
2、生發(fā)言(略)
3、談到李時珍時,
師: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課前我們布置大家收集了有關李時珍的資料,你們都收集到了嗎?自己準備一下,再說給我們聽一聽好嗎?
4、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5、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鎖定李時珍,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6、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老師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
(2)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3、出示詞語,比賽讀。
診費鄙視患者記載積累編寫
疑難病癥對癥下藥嚴寒酷暑本草綱目
4、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1)完善:完美。
(2)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3)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4)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5)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三、再讀課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講什么。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歸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那就獨立成為一段。
2、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3、交流學習結果,填寫表格。
四、齊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記方法。
2、仔細觀察,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醫(yī)的最后一筆是點。
診的三撇要排縱隊。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yè)展示。
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表格,了解學習目標。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讀2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
《李時珍》教學設計之二 教案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教學設計之二 教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教學要求
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yī)著書的高尚精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珍貴”“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3.給課文第4自然段分層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部分;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次。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第21課《李時珍》,那么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老師將課文讀一遍。教師范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學習情況。
編提醒學生注意讀音。
拜、籍提醒學生注意字形。
有關詞語解釋: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救死扶傷: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傷的人。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對癥:針對病情。
記載:把材料寫下來。
完善:完美。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三)指導分段。
1.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2.課文可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跟父親學醫(yī)。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才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4.齊讀。
(二)講讀第二段。
1.男女生分讀第2、3自然段。
2.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4.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5.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yī)的呢?(主要是被李時珍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才同意他學醫(yī)。)
(三)講讀第三段。
1.四排學生分排朗讀。
2.學習第4自然段。
①默讀第4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jù)是什么?
②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時珍發(fā)現(xiàn)舊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引導學生歸納出“不全”、“不詳”、“不對”。)
④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⑤齊讀第4自然段。
(四)作業(yè)。
第三課時
(一)齊讀第1—4自然段。
(二)繼續(xù)講讀第三段。
1.學習第5自然段。
①默讀第5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一自然段的內容?
③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⑤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
⑥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2.學習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6、7自然段。
②為什么說他“終于”編寫成了新的藥物書?
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三)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李時珍為什么能成為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他編寫《本草綱目》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質?
3.指導學生學習段首概括的寫作方法。
(四)作業(yè)?!?br> 資料提供者:
《李時珍》練習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對的打。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載是()結構,用部首查字法應查()部首,再查()畫。
拜用音序查字法查,先查(),再查音節(jié)()。這個字共()畫。
三、看拼音寫漢字。
四、多音字組詞。
五、比一比,再組詞。
效(
)
狀(
)
載(
)
郊(
)
壯(
)
截(
)
職(
)
診(
)
綱(
)
?。?/p>
)
珍(
)
剛(
)
六、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1.救活快要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
)
2.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病。(
)
3.祖祖輩輩都當醫(yī)生。(
)
4.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形容氣候條件惡劣。(
)
七、巧寫成語。
有些成語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很具有幽默感。如氣吞山河是形容最大的嘴,一步登天,是形容最長的腿。下面這一系列的最,請你分別指出它們所指的成語:
最長的一天
最難做的飯
最重的話
最大的差別
最大的變化
最大的手術
最快的速度
最高的人
參考答案
一、j
zhěn
zǎi
lěi
二、半包圍戈6
B
bi
9
三、職業(yè)缺點疑難病癥拜訪編寫情況救死扶傷有效
四、行走銀行勞累積累
五、有效
形狀
記載
職業(yè)
診治
提綱
郊外
壯士
半截
取走
珍惜
剛才
六、1.救死扶傷2.疑難病癥3.世代行醫(yī)4.嚴寒酷暑
七、度日如年無米之炊一言九鼎天壤之別干變萬化
脫胎換骨風馳電掣頂天立地
《李時珍》教學札記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時珍》教學札記,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聽了兩位老師上的《李時珍》第二課時后,頗有感觸。兩位老師自身素質都很好,課堂調控能力也都不錯,也很注意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教學效果大不一樣。
一位教師圍繞課后思考題為什么人們稱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來組織學生學習,學生自由讀書,勾畫體現(xiàn)李時珍偉大的詞語句子,思考,討論,交流??梢哉f,給了學生較大的自學、討論、思考的空間,但是在反饋時,明顯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較沉悶,究其原因,是那個偉大限制了學生,把學生嚇住了,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小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而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很難把握,學生很難把李時珍的一些具體行為馬上與偉大聯(lián)系起來,他們看到的是從小立志學醫(yī),處處留心學習、為了編書不畏艱辛,踏遍名山,訪遍眾人,親口品嘗藥物的李時珍,而不是偉大這兩個抽象的字。老師卻要他們把這些都歸納到偉大上來,真是難為了孩子們。因此,教師不得不費勁地把學生的每一次回答都牽到偉大上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信心慢慢地也被牽走了。
另一位老師的課沒有把偉大提出來,孩子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卻處處感受到了李時珍的偉大。李時珍的偉大表現(xiàn)在他有一部偉大的巨著《本草綱目》,還表現(xiàn)在有一個偉大的編書歷程。這些只能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并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上課開始,教師請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關于《本草綱目》的有關知識,然后教師出示一本線裝本的《本草綱目》并簡要介紹,那本古樸的年代久遠的書和教師的介紹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正當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時,教師恰到好處地問: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去看看當年李時珍是怎樣編這本書的?學生的學習欲望馬上被調動起來。教師從情感的角度入手讓學生勾畫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反復讀,邊讀邊體會,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這樣的學習要求符合孩子的學習心理特征,,便于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每個孩子在自己能力所及都會有所體驗,有所感受,由于有情感的投入,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不論是自學還是小組討論,學生都很投入。反饋時,學生更是躍躍欲試,情緒高昂。教師抓住幾個關鍵的句子,或引導對比,品析語言,或引導展開想象,感悟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讀書,感受人物的精神。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的感悟,品味,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李時珍的形象也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逐漸高大起來。課后,教師引導學生繼續(xù)通過讀書,上網了解李時珍及其《本草綱目》以及正走向世界,煥發(fā)青春的中國中醫(yī)的有關知識。
這兩節(jié)課留給我們的思考是什么呢?
好的教學的標志是能夠促進有效學習的進行,教師的教應該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教的過程應順應學生學的過程。第一節(jié)課漠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第二節(jié)課的教學,正是順應了學生學的需求,教師創(chuàng)設了情境,調動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思維活躍,并進行著積極的情感體驗。
語文課要讓學生積累文化,積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蘊。第一節(jié)課著重于認知性,第二節(jié)課則制造了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了課堂的壁壘,將學習活動立體化,極大地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外延。引導學生課內外了解《本草綱目》等正是積累文化,帶領學生和李時珍一起去感受編書的歷程就是積淀一種精神。
《李時珍》教學實錄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李時珍》教學實錄》,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一、教學內容:九義教材小學語文第六冊第85頁
二、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藥物巨典《本草綱目》。
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
3.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好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做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師:(出示《本草綱目》)老師這里有一部《本草綱目》,分成上下兩冊,你們知道這部書里記載了什么內容嗎?
生:書里記載的是一些藥物。
師:所以這部書被稱為一部藥物書。你們知道本草師什么意思?綱目又表示什么嗎?
生1:本草是指中草藥。
生2:綱目是指按順序寫下來。
師:本草是中藥的統(tǒng)稱,很多同學認為中藥就是草藥,其實不是。中藥中除了我們平時所說的草藥以外,還有藥用礦石,藥用動物,以及一些水、火、土等等,綱目是指將中藥進行分類?!侗静菥V目》共分16部,60類。有果類、谷類、魚類、木類、獸類等。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這部分內容。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47段,讀完后,老師有兩個問題請你們回答,想答好這兩個問題嗎?
生:想。
師:想答好問題,你們就要仔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了每一段每一句你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應該怎樣解答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一邊提問一邊思考一邊讀。
生:讀課文。
師:課文都讀完了,是不是等著老師提問呢?但是我先不問,我想先請同學們來猜一猜我會提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李時珍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師:你是讀了第四段以后提出的,是從編寫的原因來提問,這個問題你解決了嗎?
生:沒有。
師:誰能幫他解決?
生:我來幫助他。因為李時珍不想讓那些得病的人吃錯了藥而死去,所以想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師: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生1:我是從第四段中看出來的。
生2:我來補充。他為人民著想,他不想讓無辜的人死去。
生3:他想這本藥物書上有許多錯誤的地方。有許多藥物沒有記載,有許多藥物只記了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
師:同學們都用書上的語句回答,能用概括的語句來回答嗎?生1:有缺點。
生2:不完善。
師:是的,我們回答問題不僅能從書上找語句回答,還要學會概括地回答問題。我們一起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師:剛才這位同學提的問題非常好,一下子就問到了編寫的原因,但這不是老師想提的問題。誰再來猜猜老師想提什么問題?
生:他是怎樣寫這部書的?
師:這個問題你解決了嗎?
生:沒有。
師: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就是說他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請大家再讀讀第5自然段,想想他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標上序號。
生1:他拜訪了許多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
師:你能用更簡練的話來說嗎?從拜訪這個詞可以看出李時珍怎么樣?
生2:李時珍非常虛心。師:對,你可以用4個字來概括嗎?
生3:虛心學習。
生4:虛心求學。
生5:虛心請教。
師:對,看來同學們的語言比較豐富。這是他做的其中一項準備工作,還有嗎?
生:李時珍不但在行醫(yī)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師:你能用4個字來概括嗎?
生1:積累經驗。
生2:各地采藥。
生3:他還親口品嘗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生4:我有個問題,為什么李時珍去拜訪老農、漁民和獵人?
生5:因為有些知識是醫(yī)生不知道的。漁民、獵人會知道山上、水里有哪些藥材,所以李時珍要向他們請教。
師: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但還不是老師想提的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李時珍為什么22歲才給人看?。?/p>
師:你想讓他幾歲開始給人看???10歲?8歲?可能嗎?我們知道醫(yī)生是要對病人高度負責的,在給人看病之前必須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學習大量的知識,就像同學們現(xiàn)在做在這里學習,就是為了長大后更好地為國家出力。
生:《本草綱目》是怎樣的一本書?
師:這個問題你解決了嗎?大家一起讀一讀第7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生1:《本草綱目》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
生2:我查過資料,《本草綱目》有190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1100多幅圖,被譯成了日文、朝鮮文、拉丁文、英文、俄文、法文。
師:你們認為《本草綱目》是一本怎樣的藥物書?
生1:偉大的藥物書。
生2:完善的藥物書。
生3:著名的藥物書。
生4:獨一無二的藥物書。
生5:舉世無雙的藥物書。
生6:前所未有的藥物書。
師:英國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稱贊《本草綱目》是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有的問編寫的原因,有的問編寫的準備,有的問最后的結果,大家都抓住了人與物的聯(lián)系,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說明同學們非常會提問題,但還不是老師想提的問題。想聽老師的問題嗎?
生:想。
師:讀了47段,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為什么?有些同學一聽,這么簡單,其實要想打動大家是很不容易的,先請同學們練習。哪些同學準備好了?
生: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我認為這句最能打動我。
師:為什么這句打動你?
生:因為他不怕困難,到過很多地方采藥。
師:他到過哪些地方呢?
生:他到過江蘇的矛山,湖北的武當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河南的云臺山。
師:李時珍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誰來讀一讀?
生: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因為李時珍為病人著想,虛心向別人請教,所以我認為這句最打動我。
師: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前,已經花了整整10年時間閱讀了800多種藥物書,由此可見,這本書不僅凝聚著李時珍的心血,還有誰的智慧?生:老農、父親、漁民、獵人。師:《本草綱目》不僅是李時珍畢生的心血,也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大家一起讀一讀。
生: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我認為這句最打動我,因為李時珍品嘗藥材是有生命危險的,但是他為病人著想,不怕危險。
師:為了減輕受傷的人在接受治療時的痛苦,他親身進行試驗,服食具有麻醉作用的曼佗羅花散,以致昏迷過去。誰再來讀一讀?
生: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我覺得李時珍非常了不起,花了這么長時間,才編寫成《本草綱目》。
師:是的,李時珍經過27年的艱苦勞動,終于在他61歲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寫,但他并沒有就此止步,又經過十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將這部規(guī)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最后定稿。大家一起讀一讀。
師:老師的第二個問題是李時珍寫成了《本草綱目》,別人會對他說些什么?請同學們自己先練習。
生1:病人會感謝他,對他說:李時珍啊,你真了不起,多虧了你的這部《本草綱目》才讓我重新得到了健康。
生2:醫(yī)生會對他說:李時珍啊,有了這本《本草綱目》,我們給病人看病就不會再用錯藥了。
生3:病人的家屬會感謝他,對他說:是你使我們的親人脫離了生命危險,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生4:病魔會對他說:李時珍,我真恨你,是你把我的兄弟姐妹都殺死了,但我不會就此罷休的,我回再回來報仇的。
師:你說得真好,你從另一個方面來突出李時珍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告訴我們,我們今后的任務還很重,還要不斷努力,與新的病魔作斗爭。
板書:
編寫原因:
不完善
21
積累經驗
李
各地采藥
時
《本草綱目》
編寫準備:
虛心求教
珍
親嘗百草
27年完成:
世界流傳
【教學反思】
《李時珍》是小學語文課本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也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為達到老文新教,常教常新的目的,我在設計時以創(chuàng)新教學為理念,注意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方法和能力,用新的觀念教學傳統(tǒng)教材。這課書分三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內容是4-7節(jié),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這部分內容。
1.全員參與,主動探究。在自主探究,初解文意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學生猜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權。
2.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展語言
(1)以讀為本,感悟語言;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齊讀、默讀、自由讀、小組讀、競賽讀等方式讓學生充分感悟語言。
(2)抓住詞語,活化語言;學生能夠運用書上的詞語,但如何提煉語言還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我抓住拜訪中的拜字讓學生體會李時珍的虛心求教,抓住親口品嘗各種藥材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親口品嘗的藥材很多,可以概括成親嘗百草,教會學生學會概括和提煉的方法。
(3)拓展想象,運用語言;在口語交際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同時也讓學生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李時珍的敬仰之情。
【教學評析】(七星區(qū)育才小學彭紅)
本課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從《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入手,帶著學生走近四百多年前的李時珍?!侗静菥V目》這部書無論從內容還是題目的含義對于學生都是比較陌生的,讓學生對《本草綱目》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增添感性認識,就為下面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二、自主探究,初解文意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動放棄老師發(fā)問的專利,而是采用你們猜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的方法,一方面調動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體現(xiàn)了學習自主權。
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也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展現(xiàn)了完整的邏輯過程,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導的主體,教學的雙主體作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也有所體現(xiàn)。
三、自讀自悟,情感升華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年級的學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學生初步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大問題:
1.課文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這樣既避免了過多的繁瑣分析,又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品詞析句,使學生從原本枯燥的文字中領悟到了李時珍的偉大精神。
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能夠找到感受最深的語句,通過感情朗讀,品詞析句,說出自己獨特的體驗、感受,張揚了個性,煥發(fā)出他們的生命活力。同時教師注意了師生的互動,相機地出現(xiàn)一些背景資料,提供了一些學習路徑,豐富他們的學習能源,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
2.李時珍寫成了《本草綱目》,哪些人會感謝他?使李時珍對病人高度負責的崇高思想逐漸沁潤到學生的心田,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心靈,并通過口語交際達到積累、運用、內化語言的目的,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這個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開放的思維空間,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不僅想到了醫(yī)生、病人、親屬,甚至想到了病菌,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李時珍的偉大,讓李時珍的生動形象永駐心間。
《李時珍》詞句教學
《李時珍》這篇課文第四自然段主要霽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教學時,憑借第二句的三個分句(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來幫助學生理解完善一詞的含義。
步驟如下:
一、依次出示三個分句,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標重音詞的含義,再歸納舊的藥物書到底有哪些缺點?
(1)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
歸納后板書:不全面
(2)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
歸納后板書:不詳細
(3)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
歸納后板書:不正確
二、啟發(fā)誘導
(1)李時珍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全面、不詳細、不正確三大缺點,說明這是一本怎樣的藥物書?(不完善的藥物書)
學生回答后,完成下列板書:
不全面
不詳細
不完善的藥物書
不正確
(2)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必須怎樣做呢?(必須改正舊的藥物書三大缺點,做到全面、詳細、正確)
學生回答后,在原有板書的基礎上作了小結,從而揭示出:全面、詳細、正確就是本課完善的含義。
三、聯(lián)系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導學生對照完善一詞的含義,邊讀邊議: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是不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即:《本草綱目》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說明全面),每一種都有圖(說明詳細),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說明正確)。
這樣教學,既鞏固對完善一詞的深刻理解,又體會李時珍確實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2、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與難點: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2、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課前準備:課件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復習導入:1、朗讀生字新詞。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朗讀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
2、思考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
“一心”是什么意思?
李時珍為了什么事“一心”趕路?
錯過了客店,就沒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嗎?
正當師徒倆感到焦急時,事情出現(xiàn)了怎樣的轉機?
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斷垣殘壁是什么意思?
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那灰塵、蜘蛛網還表示什么?
這樣的破寺,李時珍能住嗎?“就”字怎么理解?
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出示句子,朗讀體會。
自由朗讀這一部分,想想還有哪里不懂。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三、學習第二部分。
1、李時珍師徒倆就在古寺里是怎樣過夜的呢?
2、討論,交流。
3、練習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自由組合讀,指名讀。
4、說說這部分的意思。
四人小組一起讀第二部分,討論。
理解:
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人物品質。四、學習第三部分。
1、自由默讀第三部分。
2、師徒倆累了一天了,也該休息了吧?
3、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
4、12段中有兩個“……”,它們的意思相同嗎?分別表示什么?
5、李時珍是怎么分辨出雞腸草和鵝腸草的不同藥性的?這表明李時珍的什么精神?
沒有,他們還要記下尋訪所得
嚴肅認真,非常負責
分角色讀這一部分,注意語氣。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五、作業(yè):
查找李時珍的資料、故事;一些中藥及其藥效。講一講。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李時珍
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事。課文先點明李時珍在我國醫(yī)學史上的地位接著講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然后講他編寫《本草綱目》,最后講《本草綱目》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根據(jù)課文特點、學生身心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課文有關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4、抓住中心問題來閱讀全文,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綜合概括能力。
5、體會李時珍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學醫(yī)、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強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學和他怎樣編寫的。
教學難點:
體會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閱讀有關李時珍的書籍。
2、上網查找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二、自主質疑,直奔中心。
1、初讀課文后組織學生質疑,說說為什么說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而引出〈本草綱目〉。
2、圍繞這本書有哪些問題,并歸納為。
(1)為什么要編這本書?
(2)他是怎樣編寫這本書的?
(3)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三、研讀課文,解決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共同歸納的問題選取一個問題,深入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再互相交流。
1、針對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書?抓住完善一詞進行導讀。完善是什么意思?
課文中舊藥物書的不完善指哪些方面?這幾個方面用什么標點連接。說說你的理解。
2、針對第二個問題:學生找出句子后可讓學生反復讀書,對照課文插圖,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想象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的畫面,體會采藥的艱辛,抓住親自品嘗體會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從拜訪、千百個來體會他為了積累經驗虛心向群眾請教的態(tài)度。
3、針對第三個問題:抓住整整27年來體會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時間長,費盡心血,成果來自不易。從100多萬字、1800多種藥物、被譯成多國文字來體會這是一本巨著。從而感受到李時珍確實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四、小結。
我們稱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僅僅是因為他編寫了〈本草綱目〉嗎?
板書設計:
李時珍
〈本草綱目〉
1、為什么編寫?
完善
2、怎樣編寫?
不但_________而且________還________
3、一部怎樣的書?
巨著
北師版《李時珍》語段訓練教案設計
五年制小語第五冊《李時珍》一課,在課文后面的作業(yè)中,要學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給課文分段,這是本冊第一次要求學生按提綱分段。要求雖然不高,但因為學生是初次接觸這方面的訓練,教學時,就必須善加引導。
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本課的分段訓練,并從中學習分段的方法呢?
一、從句入手,弄清語段關系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故事,文中著重寫了他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課后作業(yè)要學生按照編寫《本草綱目》這個小標題去合并課文第3、4、5三個自然段,成為一個意義段,這對初學乍練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就成了一個難點。因此,引導學生理清這三個自然段中各個自然段里的層次,更好地掌握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按這三個自然段的內容去歸并成一個意義段,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導讀時,可這樣進行:
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后提問: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藥物書?這是由果(決心編書)追出因(發(fā)現(xiàn)舊藥物書有缺點)。抓住了這個因果關系,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就易為學生所掌握。接著再問:你說說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結合這兩道題的提問,出現(xiàn)下列板書:
通過比較,學生會懂得板書(1)是一段的主要內容;(2)是在(1)的基礎上,為了把缺點明確地指出來,課文就用了三個分句作了具體的敘述。這么一比,本段的層次、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就一目了然了。從而引導學生抓住果,歸納出本段的主要內容決心重新編書。至于因果關系、總分關系等名詞術語可不必講,只要學生從分析中能獲得有關語段關系的感性認識就行了。
講讀第4自然段時,提問: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做了那些準備工作?結合學生答問板書:
通過列表,在幫助學生弄清本段課文是怎樣連句成段(按一件一件事來寫,其中重點的事寫詳細些)的基礎上,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本段的主要內容做好編書準備。
在上述兩個自然段側重于扶的基礎上,到第5自然段的導讀就可以放。因此,在學生朗讀課文以后,就要學生說一說本段的各句之間的順序,然后說出本段的主要內容終于把書編成。
這樣從講句入手,幫助學生明確語段關系、理清層次,歸納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后對照課后作業(yè)2中提出的段落提綱,劃分第三大段(意義段)就不難了。
二、從篇著眼,講解段篇關系
在學生初步懂得合并幾個自然段成一意義段后,還可教給按過渡句分段的方法,本課第3自然段開頭的過渡句就是一個好例子。講過渡句一定先要使學生懂得上一段及下一段各講的是什么,然后才能體會到過渡句是怎樣承上與啟下的。這里可用圖示法來表達:
圖示中的∥表示把上下兩個段劃開,過渡句就像是聯(lián)結兩個段的橋梁。抓住過渡句來分段是常用的分段法。通過本課教學,可以讓學生懂得過渡句是文章轉折的表示,也是分段的語言標志。
至于篇,固然不是三年級訓練的重點,但分段畢竟是從篇來著眼的,先理解了全篇,才能從篇中分出段。在本課指導學生分完段后,可簡單交代一下,段與篇的關系:一篇文章總有個中心思想,段就是圍繞這個中心思想來寫的。然后用下面的圖示,講解段與篇之間的關系:
《李時珍》課文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課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人教版第七冊《李時珍》課文
明朝出了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叫李時珍,湖北蘄春人。
李時珍家世代行醫(yī)。他的父親醫(yī)術很高,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兒子再當醫(yī)生;因為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yè)。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就從小立下志愿,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
李時珍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遇到了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湊到父親耳邊,輕輕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他說的藥方正對癥,才同意他學醫(yī)。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于是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為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幾年以后,他回到蘄春老家,開始寫書。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北師大版第六冊《李時珍》課文
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yī),父親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李時珍親眼看到醫(y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yè),李時珍的父親不愿兒子當醫(yī)生,但是李時珍卻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還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給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各疑難病癥,父親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藥。從此以后,父親同意他學醫(yī)了,他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
李時珍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谑撬麤Q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幾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蘄春老家,開始寫書。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是中藥書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緊扣插圖,抓關鍵詞,體會李時珍的不怕吃苦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
《李時珍夜宿古寺》記敘的是我國偉大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寺、啃干糧,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xiàn)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教學本課,我緊扣插圖,抓關鍵詞,引導學生逐步體會李時珍的不怕吃苦、工作嚴謹?shù)木瘛?/p>
根據(jù)課文內容,我們不難看出,寫寺廟破敗,目的是為了交代李時珍師徒住得苦,第二段寫師徒倆的生火、燒水、啃干糧,目的是為了交代李時珍師徒吃得苦。包括后面的李時珍在月光下認真地記錄,親自嘗試藥性,都突出了一個“苦”。從而引出他們的不怕吃苦精神。學習他的“苦”,我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從中找出描寫苦的詞句,借助插圖,集體交流。交流的過程,不僅是幫助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是口語表達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引領學生想象他們在上山采藥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苦,學生們說得津津有味,有的說一不小心就會墜下懸崖,有的說可能會被毒蛇咬到,有的說可能會遇上大雨天,無處躲雨,有的說可能會被荊棘劃傷腿。。。。。。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輔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再結合自身進行對比,加深對李時珍師徒“苦”的理解。
了解了“苦”,再去了解為什么要吃苦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北師版《李時珍》教案之三
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行醫(yī)著書的事跡。2.理解課文內容,回答書后問題。
3.給第4自然段分層,說說層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分層和概括層意為難點。
教學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深刻理解指導朗讀教學生字詞
教學資料:
李時珍(15151593):我國明朝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24歲隨父學醫(yī)。為了編寫《本草綱目》,他研讀過800多種醫(y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行程達1萬余里。
《本草綱目》: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分52卷,包括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張,藥物形態(tài)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教學用具:
1.《本草綱目》書。
2.放大的課文插圖或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導預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力求正確。
2.讀后思考:①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②課文寫了李時珍哪些事?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
2.說說每一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3.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寫了李時珍的哪些事?四、學習課文1至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討論: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理解:明朝醫(yī)學家藥物學家)
2.學習第2自然段。
自由讀并思考:
(1)那時候指什么時候?李時珍的父親不愿讓兒子再當醫(yī)生,為什么用再字?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讓他再當醫(yī)生?
(2)世代行醫(yī)、救死扶傷各是什么意思?
(3)李時珍為什么會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3.學習第3自然段。
輕聲讀,邊讀邊想:(1)處處留心、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李時珍為什么要這樣做?
(2)對癥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古方解決了父親遇到的疑難病癥呢?
(3)后來他父親為什么又同意他學醫(yī)了?父親從不愿到同意說明了什么?
五、教學生字詞:
診
職
癥
效
湊
六、作業(yè):
朗讀課文,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聽寫詞語:
診費
職業(yè)
有效
對癥
疑難
病癥
救死扶傷
2.辨析詞語:
志愿自愿
二、學習課文47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1)輕聲讀,思考這節(jié)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與句是怎樣聯(lián)系的?
(2)引導學生分層,把聯(lián)系緊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說說3層意思。
(4)理解重點詞句。
①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這一句在這兒起什么作用?②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樣的藥物書才能算是完善的藥物書?
④找出描寫李時珍想法的句子,這些想法說明了什么?2.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導看圖,說說圖上內容。
(2)讀讀議議:為了重新編寫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先劃出有關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導朗讀。
①幫助學生定準1、2兩句中的重音:輕讀在治病的時候和重讀親自采藥形成對比,暗示后者難度之大;重讀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突出困難之多;重讀走遍了以及在讀兩個不怕后稍加停頓,突出李時珍不畏艱難的精神之可貴。
②后3句讓學生邊讀邊體味邊定重音,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重讀的詞語:好幾天、餓了、干糧、天黑了、山上、親口品嘗、上萬里、千百個、書本上。
③齊讀這一節(jié),進一步體會李時珍的偉大精神。
3.學習第6至7自然段。
(1)齊讀。
(2)提問:你們有誰見過《本草綱目》這本書?
(3)出示《本草綱目》,讓學生翻翻(厚?。?,看看(圖文),掂掂(分量)。
(4)提問:同學們,你們認為這部書怎樣?課文中是怎樣評價它的?(著名、偉大。)它著名在哪里?為什么說它偉大?(5)討論后齊讀第6、7兩段。(6)介紹出版說明中的有關內容及第2部藥物書《本草綱目拾遺》,告訴學生這本書是清代趙學敏編寫,在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后100多年,記載了900多種藥物。(7)再問:現(xiàn)在有人正準備編寫一部更新更偉大的藥物書,同學們知道是誰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意在將理想的種子播進幼小的心田。)
三、作業(yè)。
課文后思考題1、2。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
1.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家李時珍,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學醫(yī)和編寫著名藥物書《本草綱目》的過程。
2.認識李時珍的思想品質。(救死扶傷,為人類醫(yī)學作出了卓越貢獻。)
3.學習課文的記敘方法,進行具體的示例教學。
三、復述課文。
(著重復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
四、教學生字詞:
缺
載
況
編
酷
拜
訪
判
綱
籍
譯
五、辨析:
1.藥物藥材藥方藥性藥效
2.藥方良方古方
3.藥物書中藥書
六、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1)李時珍是_____朝偉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從小就立下了志愿。為了編寫《本草綱目》,他不但______還______。采藥時,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走了______路,拜訪了_____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
(2)李時珍花了______年時間,終于編成了《本草綱目》。這部書有______字,記載了______種藥物,是中藥書籍中一部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