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素質(zhì)練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8《李時珍》練習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對的打。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載是()結(jié)構(gòu),用部首查字法應查()部首,再查()畫。
拜用音序查字法查,先查(),再查音節(jié)()。這個字共()畫。
三、看拼音寫漢字。
四、多音字組詞。
五、比一比,再組詞。
效(
)
狀(
)
載(
)
郊(
)
壯(
)
截(
)
職(
)
診(
)
綱(
)
取(
)
珍(
)
剛(
)
六、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1.救活快要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
)
2.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病。(
)
3.祖祖輩輩都當醫(yī)生。(
)
4.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形容氣候條件惡劣。(
)
七、巧寫成語。
有些成語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很具有幽默感。如氣吞山河是形容最大的嘴,一步登天,是形容最長的腿。下面這一系列的最,請你分別指出它們所指的成語:
最長的一天
最難做的飯
最重的話
最大的差別
最大的變化
最大的手術(shù)
最快的速度
最高的人
參考答案
一、j
zhěn
zǎi
lěi
二、半包圍戈6
B
bi
9
三、職業(yè)缺點疑難病癥拜訪編寫情況救死扶傷有效
四、行走銀行勞累積累
五、有效
形狀
記載
職業(yè)
診治
提綱
郊外
壯士
半截
取走
珍惜
剛才
六、1.救死扶傷2.疑難病癥3.世代行醫(yī)4.嚴寒酷暑
七、度日如年無米之炊一言九鼎天壤之別干變?nèi)f化
脫胎換骨風馳電掣頂天立地
小編推薦
《李時珍》-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時珍》-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名人,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咱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y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xiàn)了不少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
2、生發(fā)言(略)
3、談到李時珍時,
師: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課前我們布置大家收集了有關(guān)李時珍的資料,你們都收集到了嗎?自己準備一下,再說給我們聽一聽好嗎?
4、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5、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鎖定李時珍,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6、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老師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
(2)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3、出示詞語,比賽讀。
診費鄙視患者記載積累編寫
疑難病癥對癥下藥嚴寒酷暑本草綱目
4、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1)完善:完美。
(2)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3)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4)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5)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三、再讀課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講什么。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歸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那就獨立成為一段。
2、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3、交流學習結(jié)果,填寫表格。
四、齊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記方法。
2、仔細觀察,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醫(yī)的最后一筆是點。
診的三撇要排縱隊。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yè)展示。
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表格,了解學習目標。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yī)。二學醫(y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讀2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
李時珍 教案教學設計
16李時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診費、職業(yè)、救死扶傷、病癥、有效、情況、嚴寒酷暑、拜訪、品嘗、
判斷、綱目、書籍、譯成”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李時珍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學醫(yī),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
實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學習課文按一定順序記敘的方法。
思想教育:體會李時珍的堅定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準備:查詢有關(guān)資料、教學課件、有關(guān)圖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時珍。
教師談話簡介李時珍。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的一生成就很多,他為了編寫《本草
綱目》,研讀過八百多種醫(yī)藥書籍和有關(guān)資料,為了考察訪問,采集標本,行程一萬余里。他編寫的《本草綱目》
是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
(二)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體會出“嚴寒酷暑”在本課中的意思為李時珍無論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都在趕路,都在爬山,
都在采藥。
(三)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救死扶傷——救:幫助,使脫離困難或危險。扶:扶助。搶救快要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現(xiàn)在形容醫(yī)務工作者全
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崇高精神。
疑難病癥——疑: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世代行醫(yī)——行:實際地做。祖祖輩輩當醫(yī)生為人治病。
本草綱目——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全書共52卷,記載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藥物形態(tài)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診費——診:醫(yī)生為斷定病癥而察看病人身體內(nèi)部外部的情況。費:診治疾病所收的錢。中醫(yī)專指藥費以外的診斷
病情所收的錢。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及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導言:在我國醫(yī)學史上涌現(xiàn)出很多有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們?yōu)榱私獬傩盏募部啵瑲v盡千辛萬苦,創(chuàng)建了中國醫(yī)學的寶庫,為中國人民及世界人民作出了貢獻。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天我們要了解和學習他們之中的一位。請學生齊讀課題。
2.導入新課后,教師出示李時珍的畫像后提問:李時珍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誰能用以下幾個詞語說一句話,來介紹一下李時珍。隨后教師用卡片出示課文中的主要詞語——醫(yī)學家、偉大、本草綱目、藥物學家、湖北、蘄春。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式訓練說話。
(1)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2)《本草綱目》是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他是湖北蘄春人。
(3)李時珍出生在湖北蘄春,他是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曾經(jīng)編寫過《本草綱目》。
讓學生這樣連詞成句介紹人物,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了李時珍的身份和貢獻,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談話導入:李時珍在怎樣的情況下立下當醫(yī)生的志愿?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2、3自然段。
(二)學習2、3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2、3自然段,用“——”標出“父親”對李時珍學醫(yī)不同態(tài)度的兩個句子,再從這兩個句子中找出兩個表示意思相反的詞,用“△”標出。即不愿意和同意。
2.學生標畫后,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想一想,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通過默讀思考,對這兩句話進行比較,提出問題:李時珍的父親先不愿意讓他學醫(yī),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3.在學生質(zhì)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解疑。組織學生討論:父親“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同意”又是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因為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yè),醫(yī)生的生活比較清苦,父親出于對兒子的愛,所以不愿意李時珍當醫(yī)生。
因為李時珍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就立下行醫(yī)的志愿。從此,他就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暗自記下不少藥方。在父親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時,他能說出對癥的良方。他的堅定志向和好學精神感動了父親,所以父親才同意他學醫(yī)。
以上教學,教師引導學生經(jīng)歷了對課文內(nèi)容由初步理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又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李時珍行醫(yī)的目的是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絲毫沒有考慮到他個人的利益,他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
4.談話導入:李時珍不僅有遠大的志向,還有實際行動,使得他22歲開始給病人治病。課文除了寫李時珍立志學醫(yī),還寫了什么?板書:編書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引導學生圍繞編書質(zhì)疑。
(1)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2)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3)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jié)果如何?
教師可以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逐一板書出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打下基礎。接著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質(zhì)疑的問題展開教學。
2.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一個問題:即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說明這個問題?
學生速讀課文后,知道是課文中的第4自然段。
(2)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將第4自然段分成三層,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3)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集體討論。
(4)在學生初步了解層意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
電腦出示句子,針對課文第4自然段第三層寫的是什么,讓學生比較異同。
①讓學生先讀第1、第2兩句,看看有什么不同?(第2句比第1句多了“完善”一詞。)
②引導學生理解“完善”一詞。(“完善”即完整又很好。)
③為什么要添上“完善”一詞?(因為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所以要編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④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舊的藥物書有三大缺點:不全面、不詳細、有錯誤。)
⑤教師及時點撥,舊的藥物書有這些缺點,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嗎?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一書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⑥指名讀幻燈中的第2句和第3句,想想第3句多了什么詞?為什么用上這個詞?
第3句多了“重新”一詞。因為舊的藥物書有毛病,所以要重新編寫。
⑦教師可追問,從這里看出李時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病人高度負責的人。)
⑧指名分別讀幻燈中的句子,請同學們想一想:在這三句中,哪一句可說明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在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選擇了第3句。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三個句子的異同,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領會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深刻性;還溝通了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為理解自然段意思奠定了基礎;而且使學生體會出李時珍具有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讀1至4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朗讀全文。
(二)學習第5自然段。
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二個問題: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1.為了寫這部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學生速讀第5自然段回答。李時珍從兩方面作準備:一是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二是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李時珍是怎樣到各地去采藥的。
①電腦出示句子。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
②指名讀句子,想一想,李時珍為了采藥,做了什么?從中看出李時珍具有什么品質(zhì)?
③集體討論:
李時珍為了采藥,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從中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④讓學生說一說句中哪些詞語最能反映出這個品質(zhì)?
“走遍”指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李時珍能去的,都去了。從這個詞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不怕山高路遠”指山再高再險,李時珍也要上;路再遠,再艱難,李時珍也要去。從這兒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不怕嚴寒酷暑”指無論是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李時珍都在趕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藥。從這兒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教師在學生找出的重點詞語下面做重點符號,為指導學生朗讀服務。
⑤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讀,才能突出李時珍具有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呢?
在學生品詞、品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重讀“山高路遠”、“嚴寒酷暑”、“走遍”,突出困難之多;讀兩個“不怕”稍加停頓,突出李時珍不畏艱難的精神之可貴。
采用范讀、評讀形式朗讀句子,加深理解。
⑥小結(jié)學習方法。
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學習上述句子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思考:是分幾步讀懂句子的。
電腦出示學法:1、讀句子,思考李時珍為采藥做了什么?從中看出他具有什么品質(zhì)?
2、說一說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3、有感情的朗讀。
⑦運用上述方法,學習第5自然段的第3、4、5句。
學生按上述方法自學3、4、5句,然后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從第3句可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
從第4句可看出李時珍虛心好學。通過挖掘“上萬里路”、“千百個”及“拜訪”等詞的含義加深理解。
從第5句可看出李時珍具有科學態(tài)度和獻身精神。通過挖掘“親口品嘗”一詞的含義來理解。
⑧師生合作讀第5自然段,加深對李時珍崇高品質(zhì)的認識。
過渡: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后人是怎樣評價它的呢?
(三)學習第7自然段。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三個問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jié)果如何?
1.學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想: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引導學生抓住以下詞語體會:“一百多萬字”、“一千八百多種”、“每一種”、“幾國”、“世界流傳”。
從上述詞語可體會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全面、詳細、正確、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不愧是一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2.齊讀第7自然段,加深理解。
(四)總結(jié)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達到總結(jié)全文,回歸整體的目的。
【板書設計】
立志學醫(yī)救死扶傷
16李時珍
編寫藥書歷盡艱難
課后小記:
【小資料】
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號瀕湖,蘄(q0)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我國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yī),在父親的影響下,李時珍自幼喜歡讀醫(yī)藥書,并常跟隨父親到山中采藥。
在封建社會里,行醫(yī)被人看成是“下九流”的職業(yè)。父親想改換門庭,不讓他再當醫(yī)生,竭力督促他讀經(jīng)書,念八股文,讓他走科舉做官的道路。李時珍只好硬著頭皮讀起八股文來,14歲那年考中了秀才。可是,他對讀經(jīng)書、學八股實在不感興趣,卻越來越熱愛醫(yī)學,常常背著父親攻讀醫(yī)書,并處處留心向父親學醫(yī),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因此直到22歲,連續(xù)三次參加考舉人的會試,都名落孫山,還生了一場大病。父親看到兒子志在醫(yī)學,只好放棄了原來的打算。從此,李時珍悉心研究醫(yī)學,走上了新的道路。
李時珍24歲正式隨父行醫(yī),一面學醫(yī),一面研究醫(yī)藥書。他發(fā)現(xiàn)歷代的醫(yī)藥書中,有不少缺點和錯誤,決心重新整理補充,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為了寫好這部書,他閱讀了800多種醫(yī)學著作,花了整整10年時間。35歲時,他開始編寫新的藥物書。他深入民間向農(nóng)民、漁民、樵夫、藥農(nóng)、獵人請教;他先后到過湖北武當山、江西廬山、江蘇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藥物標本,品嘗草藥,辨別藥性。經(jīng)過27年的艱苦勞動,終于在他61歲時寫成了一部藥物書——《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有52卷,190萬字,收藥物1892種,其中新增藥物374種。它總結(jié)了16世紀以前我國人民豐富的藥物經(jīng)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藥物學史上的一部巨著;17世紀傳入日本和朝鮮,后又被翻譯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
資料提供者:
《李時珍》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北大附小俞濤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事情,從而學習他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歸并自然段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仿照書上的句子用“不但......還“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學習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
同學們,當你得病吃藥治好了病的時候,你知道嗎?許多藥方是記載在《本草綱目》這本巨蓍上。這本書是誰寫的?他用多長時間寫成的?他是一個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李時珍》這篇課文。
二、自學(略)。
三、讀議課文:
1、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什么立下了行醫(yī)的志愿?
小議理解;“世代行醫(yī)”、“救死扶傷”.
自由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李時珍立下行醫(yī)的志愿。)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時珍怎樣得到父親的同意開始行醫(yī)的?
討論:(用讀句了,抓詞語,談體會的方法)
理解“鄙視“、“疑難病癥”、“對癥良方”。
點拔:從李時珍能想出對癥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領已經(jīng)不小了。)
輕聲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李時珍偷學本領,22歲開始行醫(yī)。)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完善“一詞你怎樣理解?
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投影;
從“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時珍處處為病人著想,醫(yī)德高尚。)
議;這段講了什么?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
4、指名讀第4自然段,其余人邊聽邊畫:
在采藥中,李時珍遇到哪些困難?用“_____”畫出,他怎樣做的?用“…”畫出。
讀句子,體會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環(huán)境艱險,不怕氣候惡劣,勇于吃苦。)
(2)許多藥物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意思是:他敢于實踐,不顧個人安危,醫(yī)德高尚。)
口頭填空,并說說這些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
李時珍走了()里路,訪問了()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說明他做了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jīng)驗,為寫書做了充分的準備。)
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這段的主要內(nèi)容。
(為寫書,李時珍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5、自學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年,終于編寫出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這部書有()字,記載了()種藥物,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議:這些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
(說明編寫時間長,字數(shù)多,內(nèi)容豐富,包含的藥物多,比較完善。)
齊讀,說說主要內(nèi)容;
(李時珍終寫出了《本草綱目》。)
四、指名分段;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這本書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流傳世界。)
五、指導分段;
1、回憶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幾個自然內(nèi)容跟編寫《本草綱目》有關(guān)系?
(三、四、五自然段)
2、點拔;這幾段講的都是編書的事,分別講了著書的原因、準備、結(jié)果,因此可以把他們歸并在一起,成為一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歸并自然段內(nèi)容分段的方法。
3、討論:全文可分為幾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5)
4、小結(jié);用歸并自然段內(nèi)容的方法給課文分段,要先讀懂課文,概括出每個自然段
的意思,再把講同一個意思的幾個自然歸并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一個自然講的是
一個意思,可以單獨分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李時珍
1、立志行醫(yī)―――一、立志行醫(yī)
2、偷偷學醫(yī)―――二、偷學本領
3、決心編書
4、采藥訪問三、編寫藥書
5、寫《本草綱目》
課堂練習
1、組詞;較()珍()編()獵()綱()
效()診()遍()錯()剛()
xing()zai()lei()
行載累
hang()zai()lei()
2仿寫句子:例: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1)趙明不但喜歡打乒乓球,還()。
(2)不但、、、、、、、不、、、、、、、資料提供者:
李時珍
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事。課文先點明李時珍在我國醫(yī)學史上的地位接著講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然后講他編寫《本草綱目》,最后講《本草綱目》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根據(jù)課文特點、學生身心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課文有關(guān)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4、抓住中心問題來閱讀全文,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綜合概括能力。
5、體會李時珍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學醫(yī)、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強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學和他怎樣編寫的。
教學難點:
體會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閱讀有關(guān)李時珍的書籍。
2、上網(wǎng)查找有關(guān)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二、自主質(zhì)疑,直奔中心。
1、初讀課文后組織學生質(zhì)疑,說說為什么說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而引出〈本草綱目〉。
2、圍繞這本書有哪些問題,并歸納為。
(1)為什么要編這本書?
(2)他是怎樣編寫這本書的?
(3)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三、研讀課文,解決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共同歸納的問題選取一個問題,深入閱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句子,再互相交流。
1、針對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書?抓住完善一詞進行導讀。完善是什么意思?
課文中舊藥物書的不完善指哪些方面?這幾個方面用什么標點連接。說說你的理解。
2、針對第二個問題:學生找出句子后可讓學生反復讀書,對照課文插圖,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想象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的畫面,體會采藥的艱辛,抓住親自品嘗體會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從拜訪、千百個來體會他為了積累經(jīng)驗虛心向群眾請教的態(tài)度。
3、針對第三個問題:抓住整整27年來體會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時間長,費盡心血,成果來自不易。從100多萬字、1800多種藥物、被譯成多國文字來體會這是一本巨著。從而感受到李時珍確實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四、小結(jié)。
我們稱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僅僅是因為他編寫了〈本草綱目〉嗎?
板書設計:
李時珍
〈本草綱目〉
1、為什么編寫?
完善
2、怎樣編寫?
不但_________而且________還________
3、一部怎樣的書?
巨著
《李時珍》課文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課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人教版第七冊《李時珍》課文
明朝出了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叫李時珍,湖北蘄春人。
李時珍家世代行醫(yī)。他的父親醫(yī)術(shù)很高,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兒子再當醫(yī)生;因為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yè)。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就從小立下志愿,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
李時珍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遇到了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湊到父親耳邊,輕輕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他說的藥方正對癥,才同意他學醫(yī)。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于是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為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幾年以后,他回到蘄春老家,開始寫書。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jīng)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北師大版第六冊《李時珍》課文
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yī),父親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李時珍親眼看到醫(y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yè),李時珍的父親不愿兒子當醫(yī)生,但是李時珍卻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還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給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各疑難病癥,父親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藥。從此以后,父親同意他學醫(yī)了,他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
李時珍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谑撬麤Q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幾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蘄春老家,開始寫書。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是中藥書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李時珍》教學設計之二 教案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教學設計之二 教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教學要求
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yī)著書的高尚精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珍貴”“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3.給課文第4自然段分層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部分;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次。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第21課《李時珍》,那么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老師將課文讀一遍。教師范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學習情況。
編提醒學生注意讀音。
拜、籍提醒學生注意字形。
有關(guān)詞語解釋: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救死扶傷: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傷的人。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對癥:針對病情。
記載:把材料寫下來。
完善:完美。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三)指導分段。
1.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2.課文可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跟父親學醫(yī)。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jīng)過。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才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4.齊讀。
(二)講讀第二段。
1.男女生分讀第2、3自然段。
2.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4.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5.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yī)的呢?(主要是被李時珍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才同意他學醫(yī)。)
(三)講讀第三段。
1.四排學生分排朗讀。
2.學習第4自然段。
①默讀第4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jù)是什么?
②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時珍發(fā)現(xiàn)舊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引導學生歸納出“不全”、“不詳”、“不對”。)
④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⑤齊讀第4自然段。
(四)作業(yè)。
第三課時
(一)齊讀第1—4自然段。
(二)繼續(xù)講讀第三段。
1.學習第5自然段。
①默讀第5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③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⑤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
⑥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2.學習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6、7自然段。
②為什么說他“終于”編寫成了新的藥物書?
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三)總結(jié)全文。
1.齊讀全文。
2.李時珍為什么能成為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他編寫《本草綱目》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質(zhì)?
3.指導學生學習段首概括的寫作方法。
(四)作業(yè)?!?br> 資料提供者:
《李時珍》課文原文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李時珍》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yī),父親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李時珍親眼看到醫(y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yè),李時珍的父親不愿獨生子當醫(yī)生,但是李時珍卻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還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給病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種疑難雜癥,父親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朗藥。從此以后,父親同意他學醫(yī)了。他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
李時珍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谑撬麤Q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幾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蘄春老家,開始寫書。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于編寫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是中藥書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李時珍》教學札記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時珍》教學札記,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聽了兩位老師上的《李時珍》第二課時后,頗有感觸。兩位老師自身素質(zhì)都很好,課堂調(diào)控能力也都不錯,也很注意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教學效果大不一樣。
一位教師圍繞課后思考題為什么人們稱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來組織學生學習,學生自由讀書,勾畫體現(xiàn)李時珍偉大的詞語句子,思考,討論,交流??梢哉f,給了學生較大的自學、討論、思考的空間,但是在反饋時,明顯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較沉悶,究其原因,是那個偉大限制了學生,把學生嚇住了,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小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而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很難把握,學生很難把李時珍的一些具體行為馬上與偉大聯(lián)系起來,他們看到的是從小立志學醫(yī),處處留心學習、為了編書不畏艱辛,踏遍名山,訪遍眾人,親口品嘗藥物的李時珍,而不是偉大這兩個抽象的字。老師卻要他們把這些都歸納到偉大上來,真是難為了孩子們。因此,教師不得不費勁地把學生的每一次回答都牽到偉大上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信心慢慢地也被牽走了。
另一位老師的課沒有把偉大提出來,孩子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卻處處感受到了李時珍的偉大。李時珍的偉大表現(xiàn)在他有一部偉大的巨著《本草綱目》,還表現(xiàn)在有一個偉大的編書歷程。這些只能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并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上課開始,教師請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關(guān)于《本草綱目》的有關(guān)知識,然后教師出示一本線裝本的《本草綱目》并簡要介紹,那本古樸的年代久遠的書和教師的介紹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正當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時,教師恰到好處地問: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去看看當年李時珍是怎樣編這本書的?學生的學習欲望馬上被調(diào)動起來。教師從情感的角度入手讓學生勾畫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反復讀,邊讀邊體會,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這樣的學習要求符合孩子的學習心理特征,,便于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每個孩子在自己能力所及都會有所體驗,有所感受,由于有情感的投入,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不論是自學還是小組討論,學生都很投入。反饋時,學生更是躍躍欲試,情緒高昂。教師抓住幾個關(guān)鍵的句子,或引導對比,品析語言,或引導展開想象,感悟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讀書,感受人物的精神。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的感悟,品味,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李時珍的形象也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逐漸高大起來。課后,教師引導學生繼續(xù)通過讀書,上網(wǎng)了解李時珍及其《本草綱目》以及正走向世界,煥發(fā)青春的中國中醫(yī)的有關(guān)知識。
這兩節(jié)課留給我們的思考是什么呢?
好的教學的標志是能夠促進有效學習的進行,教師的教應該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教的過程應順應學生學的過程。第一節(jié)課漠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第二節(jié)課的教學,正是順應了學生學的需求,教師創(chuàng)設了情境,調(diào)動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思維活躍,并進行著積極的情感體驗。
語文課要讓學生積累文化,積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蘊。第一節(jié)課著重于認知性,第二節(jié)課則制造了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了課堂的壁壘,將學習活動立體化,極大地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外延。引導學生課內(nèi)外了解《本草綱目》等正是積累文化,帶領學生和李時珍一起去感受編書的歷程就是積淀一種精神。
《李時珍》教材理解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李時珍》教材理解”,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解詞造句】
[醫(yī)學家]
指在醫(yī)療方面有專門學問的人。
[診費]
診:診察病情。診費指診察病情所收的費用。
[世代行醫(yī)]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世代行醫(yī)指祖祖輩輩都是醫(yī)生。
[救死扶傷]
救活快要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例:李時珍從小就立下了救死扶傷的志愿。
[疑難病癥]
疑難:有疑問而難以判斷或處理的。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清楚,很難醫(yī)治的病。
[對癥良方]
對癥:針對病情。良方:好的藥方。對癥良方:指針對病情開出的最好的藥方。
[品嘗]
品:品味。嘗:嘗嘗味道。品嘗指親口吃一吃,辨一辨。
[流傳]
傳下去,傳播開。例: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很多很多。
[積累]
逐漸收聚起來。例:李老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完善]
完美;又完全又好。例:我們要使各項制度逐步完善起來。
[拜訪]
對訪問的一種客氣的說法。例:新年里,爸爸帶我拜訪了他的老師。
[記載]
把事情寫下來。例:這本光榮簿記載了班上涌現(xiàn)的一件件好人好事。
[暗自]
暗:暗地里;不公開。暗自:指自個兒暗暗地,不讓別人知道。
[鄙視]
鄙:輕視。鄙視指輕視;看不起。
[志愿]
志向和愿望。例:我立下了為人民服務的志愿。
【近義詞】
完善(完美)疑難(困難)鄙視(蔑視)積累(積聚)
【反義詞】
缺點優(yōu)點
鄙視珍視
【詞義辨析】
[完善完美]
這兩個詞都含有一切齊全的意思。完善著重表示不但齊全,而且良好;常形容設備、組織、制度、公式等。完美著重表示十分美好、沒有缺點;常形容人、形式、語言、結(jié)構(gòu)、形象等。
《李時珍》其它雜項
聽到《李時珍》影片中其父親說的這句話后,我心中不禁想:在逆流中的船還能行駛?那一定是一只不怕困難,乘風破浪的船。不錯,李時珍的一生就如同這只船,在逆境中前進。
影片《李時珍》的主人翁李時珍,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編寫了一部醫(yī)學著作《本草綱目》。在編寫書籍的過程中,困難如急流中的大浪,一個接一個向他涌來。但他卻頂著困難,毫不退縮,永往直前。在他采集藥材,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他的一個徒弟為了一本札記,為了師傅,被無辜殺害。一天,碧空萬里無云。李時珍與兩個徒弟攀著繩子,爬上了仙山。這次收獲不小,發(fā)現(xiàn)了包括師傅渴望的曼陀羅花在內(nèi)的許多奇花異草。他們邊采集,邊記錄。當三人正要回去時,突然發(fā)現(xiàn)背后一群道士手拿木棍瘋狂地向他們奔來。三人趕緊往回跑,但還是被他們追上,并綁了起來。老道士將三人大罵一頓還不罷休,一把奪過札記,扔進火爐。一個徒弟拼命掙脫,不顧燙手的火苗抓起剩余部分就跑。他跑到萬丈深淵前,被道士追上來推了下去。等李時珍與另一個徒弟找到他的尸體時,他手中還死死抓住那本札記的幾頁。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李時珍不灰心,不泄氣。
看到這里,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學琵琶的事。前年暑假期間,由于看到鄰居彈琵琶,感到好奇,便嚷著媽媽給我買了琵琶,在學習班報了名。開始覺得新鮮,學習比較認真,能按老師的要求去練習??蓪W習了一段日子,假指甲把我的手指磨出了幾道紅印。我開始意識到,學琵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學習到用右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撥琴弦時,發(fā)現(xiàn)要點好掌握,可要練就一定的速度,并非一日之功。我厭倦了,灰心了,心想:練習這么難,又這么苦!還是不學了。不管媽媽怎么勸說,我再也不想去吃那苦頭了?,F(xiàn)在,每當看到那把被丟棄在一邊的琵琶,就為自己害怕困難,向困難低頭的行為深感慚愧。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必定會遇到許多困難,遭受許多挫折,如果知難而退,就會一事無成。只有從小注意磨煉自己的意志,培養(yǎng)自己吃苦的精神,以李時珍為榜樣,迎難而上,不畏艱難險阻,才能實際自己心中的理想。
《李時珍》片斷賞析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時珍》片斷賞析”,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大家說得好,李時珍就是這樣不怕困難,不怕艱苦,頑強斗爭的。他采到了藥材,又是怎樣做的呢?
生:親口品嘗。(板書:親口品嘗)
師:李時親口品嘗藥材,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問題?
生:嘗到有毒的藥材可能會中毒,甚至死亡。
師:既然如此,李時珍為什么還要親口品嘗呢?這說明了什么?
生:他要判斷藥性和藥效。說明李時珍仔細、認真、負責,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朗讀這段課文。注意按老師提的問題朗讀。
師:為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是怎樣去各地采藥的呢?(生齊讀第二至第五句話)
師:讀得棒極了!剛才同學們讀的這四句話是圍繞第一句話的哪個詞寫的?
生:親自采藥。
師:這段話就是講李時珍怎樣到各地采藥為編書做準備工作的。
點評:
這個教學片斷教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素質(zhì)教育思想,具體表現(xiàn)在:1、依據(jù)大綱,緊扣教材,突出自主性訓練。2、讀、說、想、看并舉,培養(yǎng)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能力,激發(fā)其主動學習興趣。3、文道結(jié)合,教書育人,語文課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得到統(tǒng)一。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17、李時珍夜宿古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2、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與難點: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2、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課前準備:課件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復習導入:1、朗讀生字新詞。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朗讀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
2、思考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
“一心”是什么意思?
李時珍為了什么事“一心”趕路?
錯過了客店,就沒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嗎?
正當師徒倆感到焦急時,事情出現(xiàn)了怎樣的轉(zhuǎn)機?
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斷垣殘壁是什么意思?
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那灰塵、蜘蛛網(wǎng)還表示什么?
這樣的破寺,李時珍能住嗎?“就”字怎么理解?
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出示句子,朗讀體會。
自由朗讀這一部分,想想還有哪里不懂。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學習課文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法。三、學習第二部分。
1、李時珍師徒倆就在古寺里是怎樣過夜的呢?
2、討論,交流。
3、練習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自由組合讀,指名讀。
4、說說這部分的意思。
四人小組一起讀第二部分,討論。
理解:
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人物品質(zhì)。四、學習第三部分。
1、自由默讀第三部分。
2、師徒倆累了一天了,也該休息了吧?
3、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
4、12段中有兩個“……”,它們的意思相同嗎?分別表示什么?
5、李時珍是怎么分辨出雞腸草和鵝腸草的不同藥性的?這表明李時珍的什么精神?
沒有,他們還要記下尋訪所得
嚴肅認真,非常負責
分角色讀這一部分,注意語氣。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李時珍嚴謹?shù)目茖W作風。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五、作業(yè):
查找李時珍的資料、故事;一些中藥及其藥效。講一講。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北師版《李時珍》語段訓練教案設計
五年制小語第五冊《李時珍》一課,在課文后面的作業(yè)中,要學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給課文分段,這是本冊第一次要求學生按提綱分段。要求雖然不高,但因為學生是初次接觸這方面的訓練,教學時,就必須善加引導。
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本課的分段訓練,并從中學習分段的方法呢?
一、從句入手,弄清語段關(guān)系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故事,文中著重寫了他編寫《本草綱目》的經(jīng)過。課后作業(yè)要學生按照編寫《本草綱目》這個小標題去合并課文第3、4、5三個自然段,成為一個意義段,這對初學乍練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就成了一個難點。因此,引導學生理清這三個自然段中各個自然段里的層次,更好地掌握各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按這三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去歸并成一個意義段,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導讀時,可這樣進行:
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后提問: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藥物書?這是由果(決心編書)追出因(發(fā)現(xiàn)舊藥物書有缺點)。抓住了這個因果關(guān)系,這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就易為學生所掌握。接著再問:你說說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結(jié)合這兩道題的提問,出現(xiàn)下列板書:
通過比較,學生會懂得板書(1)是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2)是在(1)的基礎上,為了把缺點明確地指出來,課文就用了三個分句作了具體的敘述。這么一比,本段的層次、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就一目了然了。從而引導學生抓住果,歸納出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決心重新編書。至于因果關(guān)系、總分關(guān)系等名詞術(shù)語可不必講,只要學生從分析中能獲得有關(guān)語段關(guān)系的感性認識就行了。
講讀第4自然段時,提問: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做了那些準備工作?結(jié)合學生答問板書:
通過列表,在幫助學生弄清本段課文是怎樣連句成段(按一件一件事來寫,其中重點的事寫詳細些)的基礎上,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做好編書準備。
在上述兩個自然段側(cè)重于扶的基礎上,到第5自然段的導讀就可以放。因此,在學生朗讀課文以后,就要學生說一說本段的各句之間的順序,然后說出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終于把書編成。
這樣從講句入手,幫助學生明確語段關(guān)系、理清層次,歸納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對照課后作業(yè)2中提出的段落提綱,劃分第三大段(意義段)就不難了。
二、從篇著眼,講解段篇關(guān)系
在學生初步懂得合并幾個自然段成一意義段后,還可教給按過渡句分段的方法,本課第3自然段開頭的過渡句就是一個好例子。講過渡句一定先要使學生懂得上一段及下一段各講的是什么,然后才能體會到過渡句是怎樣承上與啟下的。這里可用圖示法來表達:
圖示中的∥表示把上下兩個段劃開,過渡句就像是聯(lián)結(jié)兩個段的橋梁。抓住過渡句來分段是常用的分段法。通過本課教學,可以讓學生懂得過渡句是文章轉(zhuǎn)折的表示,也是分段的語言標志。
至于篇,固然不是三年級訓練的重點,但分段畢竟是從篇來著眼的,先理解了全篇,才能從篇中分出段。在本課指導學生分完段后,可簡單交代一下,段與篇的關(guān)系:一篇文章總有個中心思想,段就是圍繞這個中心思想來寫的。然后用下面的圖示,講解段與篇之間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