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2《菩薩兵》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菩薩兵》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7菩薩兵
教材分析:
題解:菩薩,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而朱總司令帶領(lǐng)士兵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把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所以藏胞們贊頌紅軍是菩薩兵。
課文記敘了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親自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與感激的事。全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qū)?,層次清楚,語言生動。篇末點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留有余味的作用。文章善于通過人物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怎么受得了呢?”使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躍然紙上?!斑@也怨不得他們”反映出朱德對藏胞深深的理解。
全文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雙線并進。一條線正面寫朱德領(lǐng)導(dǎo)的紅軍部隊,一條線側(cè)面寫藏胞。寫紅軍部隊,著重寫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從而體現(xiàn)紅軍的菩薩心腸,略寫紅軍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詳略得當。
學情分析:
估計學生能通過課前預(yù)習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品質(zhì),課上要讓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反復(fù)朗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并學會在習作中通過語言表達心聲。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18個生字,理解詞語。
3、能用“熱火朝天”、“干干凈凈”等詞語描寫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1.簡述紅軍長征背景。
2.板書課題后提問:什么是“菩薩兵”?藏族同胞為什么稱紅軍為“菩薩兵”呢?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藏族翻譯糊涂糟蹋熱火朝天節(jié)氣菩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2)指名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3)齊讀詞語。
(4)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糟蹋:本課指侮辱。
翻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本課指做翻譯工作的人。
糊涂: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
熱火朝天:比喻群眾性運動或工作達到熱烈、高漲的境界。
3.各自輕聲讀課文一遍。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試讀課文,讀后學習評議。
三.講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說說對“長征”、“藏族”的理解。
3.指名說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用鋼筆描紅。
3.完成課文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了解了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同時也留下了一個懸念: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紅軍?紅軍究竟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復(fù)習第一自然段
1、自己輕聲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藏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害怕紅軍躲進了深山,朱德很著急。)
2、紅軍長征歷經(jīng)了兩萬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嶺,還要與敵人周旋,十分的疲累,當他們來到這里想休整一段時間,卻被當?shù)氐牟刈逋`解,以為他們與反動軍隊一樣,藏民們都躲進了深山,這可怎么辦呢?
三、教學2~5自然段
自讀課文2~5自然段,找一找朱德總司令和翻譯的幾次對話,劃一劃,讀一讀,你能從朱德總司令和翻譯的對話中感受到什么?
1、“這么多天了,藏胞們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換個說法怎么說?哪種說法效果更好,更能表達出這是朱總司令著急的心情?
誰會讀?
長時間呆在深山,吃住條件都十分惡劣,朱德同志擔心藏胞們受不了。說這句話時,朱總司令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著急、擔心、關(guān)切)
我們讀的時候也要帶著這樣的感情。
你能試著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標點符號所表達的意思嗎?
2、聽了這樣的話,翻譯帶著幾個紅軍戰(zhàn)士進山去找藏民們,過了大半天才回來。他對朱總司令說了什么?指名讀
翻譯為什么要嘆氣?(沒有成功勸他們回來)為什么會說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紅軍跟反動軍隊不一樣)
“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句話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對紅軍的到來非常害怕,躲進了深山,當紅軍到來時他們又誤認為是反動軍隊又回來,藏民對紅軍不了解。
3、當翻譯回來報告說,藏胞一見紅軍就跑,埋怨他們糊涂時,朱總司令有沒有責怪的意思(沒有)朱總司令不僅沒有責怪藏胞,而且還表現(xiàn)出深深的體諒。他是怎么說的?
4、這些話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總司令很理解他們?(這也怨不得他們……)指導(dǎo)朗讀。
5、這一次朱總司令沒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幫藏胞把地……(引讀)
6、前一次急得是擔心藏民們在深山受苦,這一次急的是什么?(節(jié)氣不饒人,怕耽誤了藏胞的“春耕”,來年就要挨餓了?。?/p>
可見總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關(guān)心藏胞的疾苦。
指導(dǎo)朗讀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2~5自然段
四、教學6~7自然段
我們的紅軍和欺壓百姓的反動軍隊是不一樣的,為了讓藏民們能回來,為了能改變藏民們對紅軍的認識,朱德總司令動員紅軍戰(zhàn)士們?yōu)椴孛駛冞M行春耕。在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說了這么一番話:
指名讀
1、自己讀一讀,你覺得可以怎樣讀?并且說出你的理由
A、“像種自己的地一樣”是什么意思?(朱總司令要求紅軍把藏族同胞當親人一樣看待)
“盡心盡力”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態(tài)度?(在春耕時不能有一點馬虎,要非常認真)
把這些詞去掉能體現(xiàn)出這種感情嗎?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更要把感情投入進去。
B、“要讓紅軍的種子~結(jié)果……”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
但又不僅僅是指春耕,還指什么?
通過自己的行動是藏族同胞消除誤解,從而支持和擁護紅軍,使紅軍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這里用上省略號有什么意義?(永遠長存,不會消失)
2、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引讀)
“熱火朝天”是一種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這個詞說句話嗎?
五、教學8、9自然段
這些種子終于發(fā)芽了,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烏云也被紅軍的真誠所驅(qū)散了。
1、齊讀8、9自然段
2、當他們看到紅軍所做的一切,終于留下了感激的淚水。
他們?yōu)槭裁磿@樣?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會想什么?
3、引讀:他們說:……
廟里的菩薩是什么樣的?(善良、慈祥)
藏民們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薩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
藏民們把紅軍比作他們所崇敬的菩薩,這是對紅軍最高的評價,藏民說這句話時肯定是非常激動,這是他們由衷的話語,讓我們好好的疤這句話再讀一讀,體會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六、總結(jié)課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稱紅軍是“菩薩兵”,是因為他們發(fā)祥紅軍與反動軍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紅軍為他們耕種土地、打掃院子,對他們像親人一樣,所以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紅軍,稱紅軍是“菩薩兵”!
讓我們也滿懷著感激把課文讀一讀。
七、布置作業(yè)(課后遷移)
板書:7、菩薩兵
朱德急壞了怎么受得了盡心盡力
藏民躲跑返回流淚
小編推薦
《菩薩兵》的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wù),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菩薩兵》的,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簡介
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軍愛民的一個感人故事。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的紅軍以菩薩似的心腸為藏民著想、替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賴與歡迎。全文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雙線并進。一條線正面寫朱德領(lǐng)導(dǎo)的紅軍部隊,一條線側(cè)面寫藏胞。寫紅軍部隊,著重寫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從而體現(xiàn)紅軍的菩薩心腸,略寫紅軍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詳略得當。
目標預(yù)設(sh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情深。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學難點:真正理解“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的含義。
設(shè)計理念
首先本課的課題很值得關(guān)注,首先它是重點,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難點,“菩薩兵”一詞平日少見,也許師生均是第一次接觸。讀懂課文,應(yīng)從讀懂課題開始,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語文的教學中,如果把表演帶入課堂,一改學生被動閱讀的地位,促使學生多動腦,多動手,主動參與閱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有利于展示學生的才華。
設(shè)計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段經(jīng)歷,這段經(jīng)歷寫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煙彌漫的軍事斗爭,而是寫的紅軍與反動軍隊的民心之爭,雖然情節(jié)并不跌宕起伏,但故事卻生動感人。所以,教學設(shè)計中抓住一個“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首先,介紹相關(guān)背景材料,使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感情。其次,反復(fù)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中體會感情。第三,圍繞主線問題積極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導(dǎo)入新課,激發(fā)興趣;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了解課文背景。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
1.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菩薩兵》。我們知道,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那么,請同學們猜猜看,“菩薩兵”是什么意思?
2.學生交流。
3.“菩薩兵”是一個了不起的美稱。讓我們帶著稱贊、崇敬之情一起來讀課題。
4.那么,什么樣的兵能稱之為“菩薩兵”呢?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shè)計意圖:閱讀能力的一個標志是能否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從整體入手,扣住課題,通過猜測和滿含感情地讀課題,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個大概了解。】
二、復(fù)習詞句
1.檢查字詞讀音。
出示:藏民春耕糊涂怨不得糟蹋挨餓露面不饒人
熱火朝天盡心盡力干干凈凈平平展展
2.指導(dǎo)寫“藏”。
3.檢查長句子朗讀。
出示:
(1)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2)幾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這一消息,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
4.兩句話都是講誰的?是啊,都是講藏胞的,但一句是說他們“躲進”深山,一句是說他們“返回”家園。(點擊鼠標,“躲進”、“返回”兩個詞紅色顯示)同學們,看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是復(fù)習詞、句的朗讀情況,一方面也為引出下面的教學而服務(wù)。】
5.生提問。
6.根據(jù)預(yù)設(shè),將學生的提問提煉為以下兩個:
出示兩個問題:
(1)藏胞們躲進了深山,朱德總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為什么開始時藏胞要躲進深山,后來又悄悄地返回家園呢?
【設(shè)計意圖:“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辟|(zhì)疑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導(dǎo)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fā)現(xiàn),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p>
過渡:同學們,有沒有興趣跟老師先來研究一下第一個問題呢?
三、學文感悟
(一)探討:藏胞們躲進了深山,朱德總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1.朱德總司令很急,他急到什么程度?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急壞了)?他急什么呢?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請你們自己讀讀第2、3、4、5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文后交流,相機出示:
(1)出示:“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①“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換個說法怎么說?
②藏胞在山里為什么會受不了?(估計學生能說到山里很冷、很潮濕,身體受不了,山里沒有足夠的糧食會餓著肚子;山里有野獸出沒,可能會受到傷害等)
③從朱德總司令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朱德?lián)牟匕纳眢w,體會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我們讀的時候也要帶著這樣的感情,你能試著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標點符號所表達的意思嗎?
(2)出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①了解“節(jié)氣”。
②理解朱德總司令“急”是因為擔心藏胞耽誤春耕,急藏胞所急。
2.指導(dǎo)朗讀第2到5自然段。分角色朗讀。
【設(shè)計意圖:課文的2到5自然段,都是圍繞這一問題在寫,通過朗讀、想象,體會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p>
(二)探討:為什么開始時藏胞要躲進深山,后來又悄悄地返回家園呢?
1.為什么開始時藏胞要躲進深山?
①出示: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②想象說話: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同學們,我們來回憶一下,從你看過的電視電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過反動軍隊的哪些苦頭?
【設(shè)計意圖:閱讀要學生如同親臨其境,就要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激活相似見聞,展開類比聯(lián)想。因此,我在此處的教學中,讓學生回憶看過的電視電影作品,說說藏胞可能吃過反動軍隊的苦頭。相信在他們已有知識的引導(dǎo)下,能真切感受到反動軍隊的可怕,由此能把藏胞的害怕也體會的很到位。】
2.后來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園呢?
①引出: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②在這么多耕種者中,你仿佛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紅軍戰(zhàn)士,此時此刻,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③學生想象說話。引出“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④朗讀體會紅軍戰(zhàn)士的心聲。
⑤同學們,這不僅是紅軍戰(zhàn)士的心聲,同時也是朱總司令的真情號召呀,聽?。ㄕn件播放“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的朗讀。)
⑥朗讀朱德同志在春耕動員會上的講話。
⑦引導(dǎo)學生理解淺層次的“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⑧想象說話:如果你是一位藏民,當你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會想些什么,怎么做呢?
【設(shè)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體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種情感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因素?!?/p>
⑨是啊,所以藏族同胞們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當他們回到自己的家園時,還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凈凈、土地平平展展?!彼麄兛吹竭@一切,會怎么感激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呢?(引導(dǎo)學生想象說話,并進行角色扮演)
【設(shè)計意圖: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表演,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好這一有利的資源。維果茨基說過“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chuàng)作的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痹诖俗寣W生進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學生感受藏胞激動的心情。】
⑩是啊,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匯聚成了一句話,出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引導(dǎo)學生讀好句子“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三)探討:為什么稱朱德和紅軍為“菩薩兵”?
引導(dǎo)學生分兩層體會:
1.從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幫藏胞春耕及打掃院子、整治土地體會。
2.出示“長征途中,紅軍來到藏民居住地區(qū),準備休整一段時間?!蓖ㄟ^此句體會。
①抓住“休整”一詞,引導(dǎo)學生想象說話: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本該做些什么?現(xiàn)在卻在做些什么?
【設(shè)計意圖:目的是由“長征”這一背景和朱德、紅軍戰(zhàn)士本該休整一段時間這一特定的時間,讓學生體會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菩薩似的心腸?!?/p>
②朱德和他帶領(lǐng)的紅軍戰(zhàn)士為什么能做到這一切呢?同學們,我們先來聽一首歌,課件播放,歌詞如下:
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們到了一個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jié)合起來。
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們到了一個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jié)合起來。
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設(shè)計意圖:電教多媒體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運用得當,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情感與情景相伴,觸景自然生情。在畫面、聲音的渲染下,讀好課文也就水到渠成了?!?/p>
③歌詞中,把共產(chǎn)黨人比作什么?把人民比作什么?由此理解深層次的“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④師總結(jié):這“種子”,指紅軍的形象、紅軍的精神。那么,紅軍的形象和精神到底有沒有在藏民心中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呢?
⑤出示藏民伏地膜拜的照片,師講解藏民對菩薩、對佛的崇拜。故事中藏民們把紅軍比作他們所崇拜的菩薩,這是對紅軍們最高的評價。
【設(shè)計意圖:對藏族人民的習俗,學生基本沒有了解,因此,通過展示藏民伏地膜拜的照片,講解藏民對菩薩、對佛的崇拜,進一步感受藏民對朱德、對紅軍戰(zhàn)士的崇敬只情。】
⑥藏民們說這句話時肯定是非常激動的,這是他們的由衷之言,讓我們好好地再讀句子:“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體會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四、拓展寫話
同學們,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時,藏族同胞想表達對紅軍的感激之情,請你們代藏胞們給朱德和那些紅軍戰(zhàn)士寫封信。學生練寫,交流。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讀與寫結(jié)合起來,用寫信的形式體會感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進一步體會軍民魚水之情。】
五、作業(yè)
1.將《菩薩兵》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
2.搜集有關(guān)紅軍長征的故事跟同學交流。
板書:
菩薩兵
朱德?lián)捏w諒
藏民害怕感激
菩薩兵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在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種,以實際行動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與感激.課文語言樸實,卻字字包含真情,是訓(xùn)練學生朗讀,激發(fā)學生想像,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好教材.
由于故事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對紅軍與藏族同胞之間的深情,學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礎(chǔ),因此,理解當時情況下,紅軍的想法與做法將會有一定的困難.
基于以上的教材簡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依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三個緯度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fù)述故事.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格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3.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其中目標1和目標2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目標3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為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打算分兩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
上課伊始,我向?qū)W生介紹紅軍長征的歷程,隨后引出課題,引導(dǎo)學生讀題質(zhì)疑,并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指導(dǎo).
我指導(dǎo)學生先自學生字,然后自由,放聲地朗讀課文,做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在此基礎(chǔ)上讀通全文.
三,檢查初讀情況.
我先引導(dǎo)學生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適當正音,特別提醒學生"菩薩","糟蹋","糊涂"中的第二個字都念輕聲,"挨"(ái)在課文中讀第二聲.指導(dǎo)學生讀好比較難讀的句子.接著我引導(dǎo)學生分段朗讀課文,通過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教師范讀,學生齊讀等各種讀書形式指導(dǎo)讀好重點段落,整體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為第二課時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
四,學習生字.
指導(dǎo)學生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我先引導(dǎo)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結(jié)構(gòu),說說記憶的方法以及書寫時的注意點.考慮到學生"翻譯"的"譯"右邊部分易加一撇,因此我借助媒體出示并范紅右邊部分.我準備留五分鐘給學生當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下面,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shè)計.
本課時我打算分"復(fù)習導(dǎo)入,朗讀感悟,深入學文,總結(jié)課文"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復(fù)習導(dǎo)入.
上課伊始,我引導(dǎo)學生復(fù)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新詞,隨后緊扣課文的最后一句,理解課題中的"菩薩",并質(zhì)疑,讓學生帶著"為什么藏胞稱紅軍為菩薩兵呢"這個問題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二,朗讀感悟,深入學文.
本課有9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紹了藏族同胞聽說又有部隊開進自己居住區(qū),便躲進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考慮到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學生自讀的情況下,我引導(dǎo)學生想像藏胞們吃盡的苦頭,使藏胞一見紅軍就跑,躲得情景印入學生的腦海,重點指導(dǎo)學生讀好本節(jié)的最后一句話,突出朱總司令的"急".
接著課文重點描寫朱總司令的著急與擔心,以及他帶領(lǐng)紅軍幫助藏民春耕的事.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部分的教學,我打算分三個步驟進行.
1.緊扣朱德司令的話,引導(dǎo)體會他對藏民的關(guān)心.
課文的2~5小節(jié)同過對話的形式寫了朱德總司令的著急與擔心.教學時,我先引導(dǎo)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2~5小節(jié),組織學生交流閱讀感受,相信憑著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初步感知朱德司令擔心藏胞在深山里會受不了,擔心春耕被耽誤.在此基礎(chǔ)上,我引導(dǎo)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與文本深入對話.邊讀邊找出體現(xiàn)朱德司令著急擔心的詞句,多讀讀,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組織學生再次交流.當學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時,我出示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引導(dǎo)學生抓住反問句想象藏民在深山中的生活,緊扣"這么","還在","怎么受得了呢"朗讀體會由于長時間待在深山里,吃住條件十分惡劣,朱德?lián)牟匕懿涣?接著緊扣感嘆句,引導(dǎo)學生揣摩朱德的心理活動,進一步體會朱德司令對藏胞的無比關(guān)切.從而引導(dǎo)學生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出司令的著急與擔心.當學生交流到第五小節(jié)時,我先抓住"怨不得",引導(dǎo)學生朗讀體會朱德司令表現(xiàn)出的深深的體諒.接著緊扣"節(jié)氣不饒人","趕緊","搶"等詞語,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體會朱德司令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關(guān)心藏胞疾苦的愛民情感.此時,我引導(dǎo)學生說說朱德是個什么樣的司令,繼而發(fā)問這么好的司令,為什么藏民一見到就躲進深山呢
再次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交流藏民躲的原因,從而過渡引出翻譯的話:"唉,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見到我們就跑,真糊涂哇!"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談?wù)剬踉普谧⊙劬Φ睦斫?進一步理解藏胞是因為不了解紅軍,把紅軍當成了反動軍隊才會躲進深山.在學生理解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讀出翻譯的無奈.在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朱德司令的兩段話后,我緊扣課題小結(jié):朱德和他帶領(lǐng)的紅軍關(guān)心藏民疾苦,就像菩薩一樣有著救苦救難的心腸.讓紅軍像菩薩一樣的為民著想的形象深入學生的腦海.
2.抓住紅軍幫助藏胞春耕一事,進一步體會紅軍對藏胞的關(guān)愛.
課文的6~7小節(jié)寫了朱德帶領(lǐng)紅軍幫助藏民春耕,以實際行動關(guān)心愛護藏民.教學時,我讓學生帶著"朱德是這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試著體會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情.在學生相互交流的基礎(chǔ)上,取長補短,抓住"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等詞句,指導(dǎo)學生讀好朱德司令的第三段話,體會朱德對藏胞的關(guān)心和愛護.接著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進一步體會朱德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藏民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要讓紅軍一心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開花結(jié)果.隨后我緊扣"熱火朝天",引導(dǎo)學生朗讀,理解,并讓學生借助圖片,展開想像,練習說話.這樣既豐富了課文的內(nèi)容,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紅軍為民著想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也逐漸高大,豐滿.
3.深華感情.
在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文本的基礎(chǔ)上,我播放音樂,引導(dǎo)學生感情朗讀朱德司令的三段話,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朱德和他帶領(lǐng)的紅軍戰(zhàn)士像菩薩一樣,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關(guān)心藏民疾苦,是一支人民的軍隊.讓紅軍菩薩一樣的一心為民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課文的8~9小節(jié)寫了春耕行動深深感動了藏胞,他們贊頌朱總司令率領(lǐng)的紅軍是"菩薩兵".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朗讀想象藏胞為何會流下感激的淚水,體會藏胞對紅軍的感激,然后引導(dǎo)學生緊扣:"干干凈凈","平平展展",借助課文插圖,想象藏胞返回家園后和紅軍相見時的感人情景,并進行說話訓(xùn)練.在此基礎(chǔ)上,引出最后一段,引導(dǎo)學生說說對"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的理解與感悟,從而指導(dǎo)學生感情朗讀,讀出藏胞對紅軍的感激與信任之情.
三,總結(jié)課文.
在學生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礎(chǔ)上,我總結(jié):朱德同志親自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稱他們?yōu)槠兴_兵.引導(dǎo)學生回讀課題,使學生對"菩薩兵"一題有更深的理解,隨后再讀課題,讓學生把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深深印入腦海.
四,布置作業(yè):
課后,我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文插圖,展開想象,藏胞們返回家園,看到干干凈凈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會說出一番怎樣的話語呢寫一段話.
板書設(shè)計:
菩薩兵
朱德急受不了春耕
(紅軍)(動員)(幫助)
關(guān)愛
藏胞躲返回感動
菩薩兵教學反思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菩薩兵教學反思”,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菩薩兵》教后反思
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為了完成這一任務(wù),我是這么做的:
一、朗讀文本,在人物語言中感受朱德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的品質(zhì):
在這篇課文中,朱德說了三次話,
▲“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找出這三句話,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交流時主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我覺得這樣有目的的放手讀,效果較好,大部分學生都能讀懂!
二、填補空白,引發(fā)想像,進行說話:
1、在體會士兵愛民行動中,我抓住“熱火朝天”引導(dǎo)學生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他們看到了士兵們在忙碌地耕種:翻地松土的、插秧的、澆水的……;仿佛聽到了戰(zhàn)士們勞動時累得發(fā)出了“哼哼喲喲”的聲音,也好像聽到了戰(zhàn)士們開心的唱歌聲。
2、在最后一段藏民們由衷地說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我讓學生想像說話,藏民還會對紅軍說些什么?感謝之情,報答之語,一句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都說了出來,曉穎是這樣說的:
村長代替全體村民說:“紅軍戰(zhàn)士們,你們是真正一心為我們著想!以前認錯你們了,真是深感歉意??!你們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我代替全體村民向你們深鞠一躬!我們藏民永遠支持你們!紅軍萬歲!朱德萬萬歲!”
3、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讓學生想像:藏民們吃了反動軍隊的哪些苦頭?通過對比,從側(cè)面感受紅軍戰(zhàn)士對藏胞們的關(guān)愛。
有了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與訓(xùn)練,學生對這篇課文掌握得較好!
菩薩兵--陳健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菩薩兵--陳健”,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菩薩兵--陳健7、菩薩兵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軍受民的一個感人故事。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的紅軍以菩薩一樣的心腸為藏民著想。替藏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賴與歡迎。
全文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雙線并進。一條線正面寫朱德領(lǐng)導(dǎo)的紅軍部隊,一條線側(cè)面寫藏胞。寫紅軍部隊,著重寫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從而體現(xiàn)紅軍的菩薩心腸,略寫紅軍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詳略得當。
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藏胞一聽說軍隊過來,就躲進深山,不敢露面。藏胞見軍禮就怕得要命,原因是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藏胞躲藏躲藏并不影響紅軍的體整,然而卻急壞了朱總司令,為什么呢?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紅軍官兵具有“菩薩“心腸。想辦法動員藏胞回來。這里主要寫了朱德與翻譯的兩次對話,從朱德的話語中字字句句皆見他一心為藏胞著想。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寫朱德總司令動員并帶領(lǐng)紅軍主動替藏胞完成春耕工作?!耙屛覀儾ハ碌姆N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朱德的話,既指紅軍認真負責搞好春耕,又指他們要把軍愛民的真誠愛心播在藏胞的心里。
第四段(第8-9自然段)寫藏民們耳聞目睹紅軍的行動后激動不已。“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 边@是藏胞由衷發(fā)出的贊嘆。這既點題,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18個生字,理解詞語。
3、能用“熱火朝天”、“干干凈凈”等詞語描寫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重難點: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三、具體實施
首先本課的課題很值得關(guān)注,首先它是重點,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難點,“菩薩兵”一詞平日少見,也許師生均是第一次接觸。讀懂課文,應(yīng)從讀懂課題開始,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教學時我打算直接板書課題,引導(dǎo)學生思考:通過預(yù)習,你知道“菩薩”一詞的意思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剬Α捌兴_”的初步認識。教師再相機點撥: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了解了這些后,請同學們猜猜看:“菩薩兵是什么意思?”相信一部分學生通過預(yù)習和思考,會得出“像菩薩那樣的兵”或“具有菩薩心腸的兵”,那么“菩薩兵”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美稱。此時引導(dǎo)學生讀課題,就容易讀出稱贊、崇敬之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chǔ)。
學生理解了課題后,老師再由兩個簡單問題“誰是菩薩兵?”“是誰把紅軍戰(zhàn)士稱作菩薩兵?”過渡到課文的學習,那就是“為什么藏族同胞把紅軍戰(zhàn)士稱為菩薩兵?”
在課文的學習中,有幾個句子需要很好的把握:一是“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笨梢龑?dǎo)學生用上“因為......所以......”來說這個句子,了解“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是“藏民躲藏起來”的原因。這里涉及到一個相關(guān)知識的問題,即學生對“吃盡反動軍隊的苦頭”有多少了解,如果引導(dǎo)想像,他們能想象出那種情景嗎?我想引導(dǎo)學生回憶二年級下冊《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當時在講到“敵人去一條山溝掃蕩”時,我和學生已經(jīng)通過資料交流了解了“三光政策”,相信他們此時能引起某些知識、情感上的共鳴。當然,如果課前布置學生搜集資料、請教長輩,在這個時候進行交流,效果會更好。
二是“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我想提出“朱總司令急什么?”這個問題來引導(dǎo)學生自學第2至5自然段,劃出相關(guān)語句。通過交流匯報自學所得的形式,略講這一部分內(nèi)容。
三是朱總司令在春耕動員會上的講話。想一想:為什么要開春耕動員會?因為部隊是保家衛(wèi)國的,主要任務(wù)是打仗,長期與反動軍隊作戰(zhàn),已經(jīng)使他們精疲力盡,所以才需要到此地“休整一段時間”。但是現(xiàn)在,為了讓藏胞來年不挨餓,艱苦作戰(zhàn)的紅軍戰(zhàn)士又要放下槍桿,拿起鋤頭,耕田種地。這段話要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要從朱總司令的話中體會到軍民一家的思想,“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睘槭裁匆@樣做呢?朱總司令意味深長的話說明了身為司令的他想的不僅僅是眼前藏胞的利益,而且還考慮到了紅軍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以及今后軍民團結(jié)的重要意義?!耙尲t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學生不大容易理解。教學時可讓學生邊讀邊想:紅軍播下的僅僅是地里的種子嗎?藏胞看到紅軍戰(zhàn)士這樣為他們著想,心里會怎么想?我想先讓學生通過自讀,談?wù)勊麄兊母形?,老師再適時點撥:正是由于紅軍幫助藏胞春耕這件事改變了藏民對紅軍戰(zhàn)士的看法,使他們親近紅軍戰(zhàn)士,與紅軍戰(zhàn)士團結(jié)一心,親如一家。這不也是紅軍戰(zhàn)士播下的種子結(jié)出的果實嗎?
四是文章的結(jié)尾: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這里的標點應(yīng)引起注意。一般情況下,前面說“幾時”后面應(yīng)跟著“問號?”,可是使用的卻是“感嘆號!”,這表達了藏胞什么樣的感情?這句話要在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的基礎(chǔ)上,用換個說法的形式來體會反問、感嘆語氣的加強作用,體會藏胞的一片感激之情。
最后要回扣前面的問題:“學完了全文,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藏胞把紅軍戰(zhàn)士稱作菩薩兵了嗎?”讓學生進行整體把握,加深理解。
我講《菩薩兵》
我講《菩薩兵》
我設(shè)置下懸念:“菩薩那么好,那么在兵前加菩薩,說明這些兵怎么樣呢?課文講的又是誰的兵?下面就請大家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找出生字詞?!?/p>
在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在黑板上寫下生字詞,先請一個成績不太好孩子季小小讀。她讀得還不錯,不過把“翻譯”的“譯”讀成了“澤”的音,在大家的幫助下,她全讀對了??粗玑屩刎摰刈?,我欣喜地笑了,希望下回她能非常驕傲地坐下,我相信有我的耐心,有伙伴們的幫助,和她自己的努力,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照慣例,接下來,我和孩子們一起圈畫出生字詞,在我的一聲令下,孩子們立即投入到了討論記憶字形的過程中。小家伙們記憶字形的方法可謂品種繁多,而且還很有創(chuàng)新意識,還真是我這個老師所不能及的。有弟子如此,真是不枉費我平日的一番苦心??!
比如有換部件法:把“澤”的三點水改成言字旁等;有口訣法:月加包,胞胞胞等。還有趣味識記法:如一個肉包子(胞)等。最后到“藏”時,孩子們就不會了,我想到這個字比較復(fù)雜,還是和孩子們一起書空好了。我念道:“草字頭,廠,豎折,橫,撇,臣,戈。孩子也跟著我一起,此時,我忽然想起我曾經(jīng)在一本教學書刊上面看到一個老師巧記它的方法:一個大臣披著披風,左手拿刀,右手拿戈,頭戴草帽,“藏”起來。我把這個方法介紹給孩子們,孩子們眼睛里都透出閃亮的光。呵呵,又點燃他們追求智慧的熱情了,真好。
哦,忘了,還有一個字——“朱”。一個孩子說一頭牛長出了兩條腿,我覺得不太妥當,我就在黑板上先寫下“?!弊?,而后,又添上撇和捺,說:“像牛穿了一條裙子嗎?”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看來他們的老師的本領(lǐng)還是比他們略高一籌啊!
當然,這是課文的第一課時,我得介紹一下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在介紹了長征和朱德后,我出示了朱德騎在馬上的一幅圖,我請他們用學過的成語來說一說這幅畫,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戎馬一生?!蔽矣X得,這一環(huán)節(jié)很不錯,頗為靈動。
在介紹藏族分布情況的時候,我還請他們看了練習2里面的省市、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的簡稱歌下的地圖,和他們一起找了青海、甘肅、云南等藏族人民居住的區(qū)域,孩子們好不高興,而且也把知識融合到了一起,既學了新知,又鞏固了舊知,此舉也是頗讓我得意的。
分完段后,和孩子們一起品讀課文第一段,朱小容同學讀得很不錯。我讓孩子們假設(shè)自己就是朱德總司令,如果遇到藏族同胞也躲進深山里,沒住的,沒吃的,沒喝的,心里會怎么樣?如此一來,讓孩子們“換我心為你(故事主人公)心,始知相憶深”。在披文入情后,孩子們讀起來感情自然到位!
快樂的時光很快就過去,課后我請同桌位兩人練讀朱德和翻譯的對話,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深義。
菩薩兵 教學設(shè)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菩薩兵 教學設(shè)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7、菩薩兵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軍受民的一個感人故事。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的紅軍以菩薩一樣的心腸為藏民著想。替藏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賴與歡迎。
全文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雙線并進。一條線正面寫朱德領(lǐng)導(dǎo)的紅軍部隊,一條線側(cè)面寫藏胞。寫紅軍部隊,著重寫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從而體現(xiàn)紅軍的菩薩心腸,略寫紅軍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詳略得當。
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藏胞一聽說軍隊過來,就躲進深山,不敢露面。藏胞見軍禮就怕得要命,原因是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藏胞躲藏躲藏并不影響紅軍的體整,然而卻急壞了朱總司令,為什么呢?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紅軍官兵具有“菩薩“心腸。想辦法動員藏胞回來。這里主要寫了朱德與翻譯的兩次對話,從朱德的話語中字字句句皆見他一心為藏胞著想。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寫朱德總司令動員并帶領(lǐng)紅軍主動替藏胞完成春耕工作。“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朱德的話,既指紅軍認真負責搞好春耕,又指他們要把軍愛民的真誠愛心播在藏胞的心里。
第四段(第8-9自然段)寫藏民們耳聞目睹紅軍的行動后激動不已?!皫讜r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 边@是藏胞由衷發(fā)出的贊嘆。這既點題,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18個生字,理解詞語。
3、能用“熱火朝天”、“干干凈凈”等詞語描寫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重難點: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三、具體實施
首先本課的課題很值得關(guān)注,首先它是重點,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難點,“菩薩兵”一詞平日少見,也許師生均是第一次接觸。讀懂課文,應(yīng)從讀懂課題開始,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教學時我打算直接板書課題,引導(dǎo)學生思考:通過預(yù)習,你知道“菩薩”一詞的意思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剬Α捌兴_”的初步認識。教師再相機點撥: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了解了這些后,請同學們猜猜看:“菩薩兵是什么意思?”相信一部分學生通過預(yù)習和思考,會得出“像菩薩那樣的兵”或“具有菩薩心腸的兵”,那么“菩薩兵”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美稱。此時引導(dǎo)學生讀課題,就容易讀出稱贊、崇敬之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chǔ)。
學生理解了課題后,老師再由兩個簡單問題“誰是菩薩兵?”“是誰把紅軍戰(zhàn)士稱作菩薩兵?”過渡到課文的學習,那就是“為什么藏族同胞把紅軍戰(zhàn)士稱為菩薩兵?”
在課文的學習中,有幾個句子需要很好的把握:一是“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笨梢龑?dǎo)學生用上“因為......所以......”來說這個句子,了解“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是“藏民躲藏起來”的原因。這里涉及到一個相關(guān)知識的問題,即學生對“吃盡反動軍隊的苦頭”有多少了解,如果引導(dǎo)想像,他們能想象出那種情景嗎?我想引導(dǎo)學生回憶二年級下冊《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當時在講到“敵人去一條山溝掃蕩”時,我和學生已經(jīng)通過資料交流了解了“三光政策”,相信他們此時能引起某些知識、情感上的共鳴。當然,如果課前布置學生搜集資料、請教長輩,在這個時候進行交流,效果會更好。
二是“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我想提出“朱總司令急什么?”這個問題來引導(dǎo)學生自學第2至5自然段,劃出相關(guān)語句。通過交流匯報自學所得的形式,略講這一部分內(nèi)容。
三是朱總司令在春耕動員會上的講話。想一想:為什么要開春耕動員會?因為部隊是保家衛(wèi)國的,主要任務(wù)是打仗,長期與反動軍隊作戰(zhàn),已經(jīng)使他們精疲力盡,所以才需要到此地“休整一段時間”。但是現(xiàn)在,為了讓藏胞來年不挨餓,艱苦作戰(zhàn)的紅軍戰(zhàn)士又要放下槍桿,拿起鋤頭,耕田種地。這段話要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要從朱總司令的話中體會到軍民一家的思想,“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朱總司令意味深長的話說明了身為司令的他想的不僅僅是眼前藏胞的利益,而且還考慮到了紅軍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以及今后軍民團結(jié)的重要意義?!耙尲t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學生不大容易理解。教學時可讓學生邊讀邊想:紅軍播下的僅僅是地里的種子嗎?藏胞看到紅軍戰(zhàn)士這樣為他們著想,心里會怎么想?我想先讓學生通過自讀,談?wù)勊麄兊母形?,老師再適時點撥:正是由于紅軍幫助藏胞春耕這件事改變了藏民對紅軍戰(zhàn)士的看法,使他們親近紅軍戰(zhàn)士,與紅軍戰(zhàn)士團結(jié)一心,親如一家。這不也是紅軍戰(zhàn)士播下的種子結(jié)出的果實嗎?
四是文章的結(jié)尾: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這里的標點應(yīng)引起注意。一般情況下,前面說“幾時”后面應(yīng)跟著“問號?”,可是使用的卻是“感嘆號!”,這表達了藏胞什么樣的感情?這句話要在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的基礎(chǔ)上,用換個說法的形式來體會反問、感嘆語氣的加強作用,體會藏胞的一片感激之情。
最后要回扣前面的問題:“學完了全文,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藏胞把紅軍戰(zhàn)士稱作菩薩兵了嗎?”讓學生進行整體把握,加深理解。
《菩薩兵》教案--白景峰
《菩薩兵》教案--白景峰
7菩薩兵
教材分析:
題解:菩薩,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而朱總司令帶領(lǐng)士兵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把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所以藏胞們贊頌紅軍是菩薩兵。
課文記敘了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親自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與感激的事。全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qū)懀瑢哟吻宄Z言生動。篇末點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留有余味的作用。文章善于通過人物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霸趺词艿昧四兀俊笔怪斓峦緦Σ匕部嗟年P(guān)切之情躍然紙上?!斑@也怨不得他們”反映出朱德對藏胞深深的理解。
全文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雙線并進。一條線正面寫朱德領(lǐng)導(dǎo)的紅軍部隊,一條線側(cè)面寫藏胞。寫紅軍部隊,著重寫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從而體現(xiàn)紅軍的菩薩心腸,略寫紅軍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詳略得當。
學情分析:
估計學生能通過課前預(yù)習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品質(zhì),課上要讓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反復(fù)朗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并學會在習作中通過語言表達心聲。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18個生字,理解詞語。
3、能用“熱火朝天”、“干干凈凈”等詞語描寫同學們大掃除的情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1.簡述紅軍長征背景。
2.板書課題后提問:什么是“菩薩兵”?藏族同胞為什么稱紅軍為“菩薩兵”呢?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藏族翻譯糊涂糟蹋熱火朝天節(jié)氣菩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2)指名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3)齊讀詞語。
(4)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糟蹋:本課指侮辱。
翻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本課指做翻譯工作的人。
糊涂: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
熱火朝天:比喻群眾性運動或工作達到熱烈、高漲的境界。
3.各自輕聲讀課文一遍。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試讀課文,讀后學習評議。
三.講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說說對“長征”、“藏族”的理解。
3.指名說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用鋼筆描紅。
3.完成課文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尊重、關(guān)心藏族同胞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了解了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同時也留下了一個懸念: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紅軍?紅軍究竟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復(fù)習第一自然段
1、自己輕聲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藏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害怕紅軍躲進了深山,朱德很著急。)
2、紅軍長征歷經(jīng)了兩萬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嶺,還要與敵人周旋,十分的疲累,當他們來到這里想休整一段時間,卻被當?shù)氐牟刈逋`解,以為他們與反動軍隊一樣,藏民們都躲進了深山,這可怎么辦呢?
三、教學2~5自然段
自讀課文2~5自然段,找一找朱德總司令和翻譯的幾次對話,劃一劃,讀一讀,你能從朱德總司令和翻譯的對話中感受到什么?
1、“這么多天了,藏胞們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換個說法怎么說?哪種說法效果更好,更能表達出這是朱總司令著急的心情?
誰會讀?
長時間呆在深山,吃住條件都十分惡劣,朱德同志擔心藏胞們受不了。說這句話時,朱總司令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著急、擔心、關(guān)切)
我們讀的時候也要帶著這樣的感情。
你能試著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標點符號所表達的意思嗎?
2、聽了這樣的話,翻譯帶著幾個紅軍戰(zhàn)士進山去找藏民們,過了大半天才回來。他對朱總司令說了什么?指名讀
翻譯為什么要嘆氣?(沒有成功勸他們回來)為什么會說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紅軍跟反動軍隊不一樣)
“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句話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對紅軍的到來非常害怕,躲進了深山,當紅軍到來時他們又誤認為是反動軍隊又回來,藏民對紅軍不了解。
3、當翻譯回來報告說,藏胞一見紅軍就跑,埋怨他們糊涂時,朱總司令有沒有責怪的意思(沒有)朱總司令不僅沒有責怪藏胞,而且還表現(xiàn)出深深的體諒。他是怎么說的?
4、這些話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總司令很理解他們?(這也怨不得他們……)指導(dǎo)朗讀。
5、這一次朱總司令沒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幫藏胞把地……(引讀)
6、前一次急得是擔心藏民們在深山受苦,這一次急的是什么?(節(jié)氣不饒人,怕耽誤了藏胞的“春耕”,來年就要挨餓了?。?/p>
可見總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關(guān)心藏胞的疾苦。
指導(dǎo)朗讀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2~5自然段
四、教學6~7自然段
我們的紅軍和欺壓百姓的反動軍隊是不一樣的,為了讓藏民們能回來,為了能改變藏民們對紅軍的認識,朱德總司令動員紅軍戰(zhàn)士們?yōu)椴孛駛冞M行春耕。在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說了這么一番話:
指名讀
1、自己讀一讀,你覺得可以怎樣讀?并且說出你的理由
A、“像種自己的地一樣”是什么意思?(朱總司令要求紅軍把藏族同胞當親人一樣看待)
“盡心盡力”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態(tài)度?(在春耕時不能有一點馬虎,要非常認真)
把這些詞去掉能體現(xiàn)出這種感情嗎?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更要把感情投入進去。
B、“要讓紅軍的種子~結(jié)果……”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
但又不僅僅是指春耕,還指什么?
通過自己的行動是藏族同胞消除誤解,從而支持和擁護紅軍,使紅軍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這里用上省略號有什么意義?(永遠長存,不會消失)
2、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引讀)
“熱火朝天”是一種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這個詞說句話嗎?
五、教學8、9自然段
這些種子終于發(fā)芽了,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烏云也被紅軍的真誠所驅(qū)散了。
1、齊讀8、9自然段
2、當他們看到紅軍所做的一切,終于留下了感激的淚水。
他們?yōu)槭裁磿@樣?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會想什么?
3、引讀:他們說:……
廟里的菩薩是什么樣的?(善良、慈祥)
藏民們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薩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
藏民們把紅軍比作他們所崇敬的菩薩,這是對紅軍最高的評價,藏民說這句話時肯定是非常激動,這是他們由衷的話語,讓我們好好的疤這句話再讀一讀,體會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六、總結(jié)課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稱紅軍是“菩薩兵”,是因為他們發(fā)祥紅軍與反動軍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紅軍為他們耕種土地、打掃院子,對他們像親人一樣,所以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紅軍,稱紅軍是“菩薩兵”!
讓我們也滿懷著感激把課文讀一讀。
七、布置作業(yè)(課后遷移)
板書:7、菩薩兵
朱德急壞了怎么受得了盡心盡力
藏民躲跑返回流淚
《菩薩兵》教材簡析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w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菩薩兵》教材簡析”,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菩薩兵》教材簡析
菩薩和兵是怎么聯(lián)系到一塊的?菩薩兵是指什么樣的兵?為什么叫菩薩兵?同學們看到課題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這個題目確定有些古怪,但它講述的一個故事卻很感人。
這篇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軍受民的一個感人故事。朱德總司令帶領(lǐng)的紅軍以菩薩一樣的心腸為藏民著想。替藏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賴與歡迎。
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藏胞一聽說軍隊過來,就躲進深山,不敢露面。藏胞見軍禮就怕得要命,原因是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藏胞躲藏躲藏并不影響紅軍的體整,然而卻急壞了朱總司令,為什么呢?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紅軍官兵具有“菩薩“心腸。想辦法動員藏胞回來。這里主要寫了朱德與翻譯的兩次對話,從朱德的話語中字字句句皆見他一心為藏胞著想。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寫朱德總司令動員并帶領(lǐng)紅軍主動替藏胞完成春耕工作?!耙屛覀儾ハ碌姆N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朱德的話,既指紅軍認真負責搞好春耕,又指他們要把軍愛民的真誠愛心播在藏胞的心里。
第四段(第8-9自然段)寫藏民們耳聞目睹紅軍的行動后激動不已?!皫讜r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這是藏胞由衷發(fā)出的贊嘆。這既點題,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抓住文章題目,讀懂全文——《菩薩兵》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抓住文章題目,讀懂全文——《菩薩兵》,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抓住文章題目,讀懂全文——《菩薩兵》--跬步千里
名師精講
抓住文章題目,讀懂全文
張老師:同學們,我們要讀懂《菩薩兵》這篇課文,你們知道該怎么樣來讀嗎?
聰聰:張老師,我們只知道這篇課文不好讀懂,還真不知道有什么好方法。張老師,您就給我們講一講吧!
張老師:好的。這篇課文我們可以采用“抓住題目,讀懂全文”的方法。
明明:張老師,請您給我們講詳細一點,好嗎?
張老師:好!這一篇課文的題目就涵蓋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感,“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呀!這篇課文就是圍繞著題目來一層層寫的。所以,要想讀懂這篇課文,就要先弄懂題目的意思。你們知道“菩薩”是什么意思?
亮亮: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
張老師:是的。那“菩薩兵”又是什么意思呢?
明明:像菩薩那樣的兵,具有菩薩心腸的兵。
張老師:是呀!看來“菩薩兵”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美稱,在文中是藏族民眾對朱德領(lǐng)導(dǎo)的紅軍部隊的稱贊。抓住題目,我們就可以順著一條線索來讀書了。
明明:張老師,那這條線索是什么呢?
張老師:好。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們看著這個題目想一想,看看自己會提出哪些什么問題來。
聰聰:在這之前,藏族同胞是怎么看這支部隊的呢?
明明:朱德和他的紅軍戰(zhàn)士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情?
亮亮:為什么藏族同胞稱他們?yōu)槠兴_兵呢?
張老師:哈哈!你們幾位同學真是聰明。你們已經(jīng)找到了讀懂這篇文章的線索。只要你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把答案連起來,再寫下來,讀一讀,你就會讀懂這篇文章了。今天,老師教給你們一個讀書的方法,那就是抓住文章的題目來讀懂全文。希望你們記住這種方法,并要在以后的閱讀中自覺運用。
三年級下冊《菩薩兵》教案
三年級下冊《菩薩兵》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fù)述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軍民之間的魚水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揭題
1、談話導(dǎo)入: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長征嗎?(教師簡單敘述紅軍長征背景)誰愿意給大家講一個有關(guān)長征的故事?
2、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個在紅軍長征途中發(fā)生的軍愛民的感人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戳诉@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過渡:剛才同學們提出了“什么是菩薩兵?”、“藏族同胞為什么稱紅軍為菩薩兵?”等等問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認真讀一讀課文,看能否從課文當中找到答案。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打個“?”。
2、同學們,預(yù)習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文當中的生字詞。
(1)出示詞語。
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譯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
春耕播下菩薩糟蹋挨餓地區(qū)不饒人盡心盡力
(2)指名讀,相機正音。提醒:“藏族”兩個均為平舌音;“菩薩”、“糟?!薄ⅰ昂俊钡诙€字均要念輕聲;“饒”聲母為r;多音字“挨”在“挨餓”中讀?SPANlang=EN-USi,并用另一個讀音組詞。
(3)開火車讀,齊讀。
(4)用“盡心盡力”造句。
3、理解詞意。
(1)本課的詞語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
(2)討論交流,相機介紹解決方法:查字典、向別人請教、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
三、理清脈絡(luò)
過渡:同學們,掃除了以上閱讀障礙,老師相信你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
1、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相機指導(dǎo)朗讀長句。(師生評議)
2、指導(dǎo)分段。
全文一共有幾個大段?各段說了些什么?
四、學習課文第1、9自然段
(一)學習課文第9自然段
過渡:通過朗讀,我們知道“菩薩兵”這個題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話,請同學們快速地找出來。
1、學生自由讀,劃出文中的句子。
2、交流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1)“菩薩一樣的司令”是誰?“菩薩一樣的兵”是誰?
(2)是誰這樣稱呼他們的?
(3)指導(dǎo)朗讀:藏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注意讀出感激的語氣)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過渡:藏民們原來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交流: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1)抓住“一……早就……”等詞語體會藏民的害怕。
為什么害怕?想象反對軍隊是如何對待藏民的。
(2)朗讀體會。
3、教師小結(jié):藏民們原來是如此害怕軍隊,可是后來又稱紅軍是菩薩兵,藏民們的態(tài)度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五、教學生字
1、同學們,讀完了課文,我們來寫一寫本課的生字吧!先把語文書打開,翻到課后第2題,拿出你的鋼筆描紅。寫字之前,請大家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要注意三個“一”,同桌相互提醒。準備好了嗎?現(xiàn)在開始寫字。
2、同學們,字寫完了,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生字,看哪些字你原來就會寫的,哪些字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fù)雜,你就重點記一記,可以在座位上書空。
3、下面請同學們抄寫生字詞,把這些生字詞牢牢地記憶在自己的大腦中。
板書設(shè)計
民:躲回流淚
7.菩薩兵↓↑↑魚水情
軍:急找春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七課,學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來告訴大家,文中誰將誰稱為“菩薩兵”?
二、前后對比,提出疑問。
1.你是從文中哪兒知道“藏民們將紅軍稱為菩薩兵”的呢?找找看。
(1)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齊讀
(2)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是怎樣的呢?
(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處處為他人著想,只做好事,不干壞事。)
2.是的,藏胞認為紅軍像菩薩一樣,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顆仁愛之心。那一開始,他們是這樣認為的嗎?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軍隊來,有什么反映?
⑴出示: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
你覺得,藏胞們吃盡了哪些苦頭?學生想象說話。
指導(dǎo)朗讀,強調(diào)“吃盡了”。
⑵引讀:是的,反動軍隊一進入村莊就大肆掠奪,濫殺無辜,到處一片血腥。藏族同胞真是——“吃盡了苦頭”,所以當軍隊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腳步聲越來越清晰時,難怪他們——“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
3.藏胞由一開始的又躲又跑(板書:躲、跑)到如今稱紅軍為“菩薩兵”,究竟是為什么呢?(板書:→?)
三、精讀重點,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仔細讀讀課文2--7自然段,看看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畫出有關(guān)句子。
2.交流,相機出示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3.交流:
△出示: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譯找來,對他說:“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⑴請你自己讀一讀,看能從中感受到什么?
⑵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得)
⑶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可以適當評價
⑷是啊,朱總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許一天兩天還能熬得過去,可這么多天了,讓人怎么受得了呢?誰還想來讀讀這句話?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朱總司令的焦急和擔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過著饑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就焦急萬分。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
△出示:朱總司令說:“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
(1)你們讀讀這段話,看看還能夠體會到什么?
(2)抓住“節(jié)氣不饒人、趕緊、搶”,體會朱總司令的“急”
(3)是啊,如果不把地搶種上,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朱總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誰能讀好這句話?
朱總司令一想到藏胞來年可能忍饑挨餓,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4)比較句子表達的情感:
“唉,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見到我們就跑,真糊涂哇!”
“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
①這兩句話,一句是翻譯說的,一句是朱總司令說的,老師來當一當朱總司令,誰來做做翻譯。請你們用心聽一聽,看能從中聽出什么?(翻譯對藏胞的埋怨、責怪;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理解和寬容)
②讀翻譯的話,理解“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
③那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份善解人意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
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一位對藏胞滿懷體諒的朱總司令,
(5)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再次感受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內(nèi)心的焦急擔心。
△出示:第二天的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1)學到這兒,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可真會讀書,還能通過朗讀將你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能感受到朱總司令一心替藏胞著想,有著菩薩心腸?,F(xiàn)在,讓我們再讀讀朱總司令在春耕動員會上的發(fā)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齊讀
(2)什么是“盡心盡力”呢?(就是全力以赴,毫無保留,全心全意)
那朱總司令如此盡心盡力,是為了誰?(朱總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就是“盡心盡力”?。?br>
⑵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
①播下的種子僅僅指一粒粒糧食嗎?(還有他們對藏族同胞的關(guān)心與愛護)
②是的,紅軍把對藏胞的關(guān)心、愛護也播下了地,他們希望,等到收獲的季節(jié),藏民們能夠……能夠……能夠……
⑶誰愿意當當朱總司令,開開這個春耕動員會?指名讀、齊讀
4、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將朱總司令對藏胞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表達出來。
在藏胞們躲進深山,久未露面時,朱總司令焦急地說:——
在翻譯抱怨藏胞糊涂時,朱總司令說:——
在春耕動員會上,朱總司令發(fā)出號召:——
5.朱總司令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引讀第七自然段
四、反復(fù)品讀,體會深情。
1.紅軍這群菩薩兵用真摯的愛打動了藏胞,處處替藏胞著想,他們在這里為藏胞春耕,打掃院子,以實際行動贏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歡迎。幾天以后,引讀第八自然段——
2.藏胞們終于回家了,看到紅軍戰(zhàn)士所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淚。他們將涌上心頭的干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引讀最后一句話——
3.此時此刻,再次讀起這句話,你能體會到藏胞的心情嗎?
加提示語讀: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4.藏胞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司令,這樣的兵!紅軍的言行感動了每一個藏族同胞,他們由衷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再讀最后一句話
五、總結(jié)全文
1.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一個小故事。紅軍不僅將包含著濃濃愛意的種子撒在了田間,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板書:愛)
2.你覺得如果紅軍再次來到藏民居住的地區(qū),藏胞還會又躲又跑嗎?他們會怎么做?
3.一路長征,一路故事,在紅軍足跡到達的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當?shù)氐陌傩战鉂獾聂~水之情。正因為如此,這群菩薩兵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成功。
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教案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菩薩兵)通過上節(jié)課的朗讀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誰能將這件事情連起來說一說?
3.就是這樣一件事,在藏胞們心目中就覺得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像——菩薩兵
課文中有句話就跟課題是相對應(yīng)的,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用橫線畫下來。
4.交流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齊讀這句話。
(設(shè)計意圖:閱讀能力的一個標志是能否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從復(fù)習舊知開始,緊扣課題,從整體入手,抓住“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這一情感主線,以開展下面的教學。)
二、緊扣末句,理解全文
1.過渡:我們知道,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為什么藏胞們會說出這樣的話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這是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用波浪線畫出相應(yīng)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A.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朱總司令的擔心和著急)
B.朱總司令擔心著急什么呢?
(朱總司令急藏胞們長時間待在深山里,吃住條件惡劣,擔心藏胞受不了)
抓住“這么”、“還在”、“怎么……呢”體會朱總司令的著急和擔心。
從“得想……呀”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無比關(guān)切。
C、指導(dǎo)朗讀。體會朱德對藏胞疾苦的關(guān)切之情。
(2)“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F(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A.讀這句話,交流感受。(“怨不得”: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深深的體諒。)
B.朗讀體會朱總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關(guān)心藏胞疾苦的愛民情感。
(3)“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A.指名讀,交流體會,理解“盡心盡力”
B.進一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這里的”種子”指什么?(表面上講春耕,實質(zhì)上是讓紅軍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們知道,紅軍是一心為民的。)
C.指導(dǎo)朗讀
(4)引讀第七自然段——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lǐng)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5)小結(jié):從朱德同志的這三句話和戰(zhàn)士們的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真是——生讀: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設(shè)計意圖:文章中朱總司令說的這三句話含義深刻,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由面到點,對有關(guān)句子進行深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在探究句義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個環(huán)節(jié)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找句子,看看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如何;第二步是,交流對句子的理解,提高語感能力,感受朱總司令和紅軍的菩薩心腸。)
3.同學們,這個事情發(fā)生在長征途中。要知道長征途中紅軍遭遇的是什么嗎?
(1)請看下面的歌詞,你看到紅軍遇到什么困難了?(出示)
過雪山草地
雪皚皚,野茫茫,
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
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饑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學生交流)
(2)同學們,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危險、困難絕對不止這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看看電視連續(xù)劇《長征》,也可以找一些相關(guān)的書籍看看,我會在班級圖書角準備一些。
(3)現(xiàn)在我們還是來回到課文。通過這歌詞的描寫我們了解到紅軍在長征途中遭遇的危險和困難,甚至還有死亡?,F(xiàn)在到了藏族地區(qū),本想——(休整),但是現(xiàn)在卻——盡心盡力地幫助藏胞們春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怪不得藏胞們要說——(出示句子,讀“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設(shè)計意圖:目的是由“長征”這一背景和朱德、紅軍戰(zhàn)士本該休整一段時間這一特定的時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菩薩似的心腸。)
4.假如你就是藏胞返回家園,看到干干凈凈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會對紅軍說出一番怎樣的感激的話語呢?假如你是紅軍又會對藏胞說什么?(引導(dǎo)學生想象說話,并進行角色扮演)
(設(shè)計意圖: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表演,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好這一有利的資源。維果茨基說過“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chuàng)作的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痹诖俗寣W生進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學生感受藏胞激動的心情。)
5.是啊,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匯聚成了一句話,再次出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師動情述說,引導(dǎo)學生分別帶著感激、激動、敬佩的心情讀好句子“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三、總結(jié)全文
1.為什么藏胞們稱紅軍為“菩薩兵”呢?(聯(lián)系前面第一自然段,想象藏胞們以前吃了反動軍的哪些苦頭,再與現(xiàn)在的紅軍做比較)
2.師總結(jié):藏族同胞之所以稱紅軍是“菩薩兵”,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紅軍與反動軍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紅軍為他們耕種土地、打掃院子,對他們像親人一樣,所以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紅軍,稱紅軍是——“菩薩兵”
菩薩兵(第二課時) 教學設(shè)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菩薩兵(第二課時) 教學設(shè)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
1、師: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朱德以及紅軍?
二、探究
(一)第一自然段
1、師說第一句話
2、可藏胞們是什么反應(yīng)?
3、他們?yōu)槭裁炊氵M深山不敢露面呢?
4、讀好最后一句話: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
5、朱德總司令為什么會這么著急呢?
(二)讓學生在課文中找朱德總司令說的三段話
(三)學習第二—五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朱德總司令說的一段話
(四)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朱德在春耕動員會上的講話
(五)學習第八——九自然段
1、默讀第八、九自然段
2、想象一下藏族同胞“全都流下了感激的眼淚”是什么樣的情景
3、指導(dǎo)朗讀
三、總結(jié)全文
1、開火車復(fù)述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現(xiàn)在的人民解放軍繼承了紅軍的什么光榮傳統(tǒng)
菩薩兵(第二課時)(原創(chuàng))--張榕
菩薩兵(第二課時)(原創(chuàng))--張榕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
1、師: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朱德以及紅軍?
二、探究
(一)第一自然段
1、師說第一句話
2、可藏胞們是什么反應(yīng)?
3、他們?yōu)槭裁炊氵M深山不敢露面呢?
4、讀好最后一句話: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
5、朱德總司令為什么會這么著急呢?
(二)讓學生在課文中找朱德總司令說的三段話
(三)學習第二—五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朱德總司令說的一段話
(四)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朱德在春耕動員會上的講話
(五)學習第八——九自然段
1、默讀第八、九自然段
2、想象一下藏族同胞“全都流下了感激的眼淚”是什么樣的情景
3、指導(dǎo)朗讀
三、總結(jié)全文
1、開火車復(fù)述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現(xiàn)在的人民解放軍繼承了紅軍的什么光榮傳統(tǒng)
1、第二自然段朱德總司令說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