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09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
《機械效率復習課1》導學案
時間:12.20
復習目標: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3.通過題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有關機械效率的計算。
三、復習重點:理解機械效率,
四復習難點:理解機械效率
導學前測
1.從深為5m的井中直接將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20N,桶中水重80N.若此人的目的是為了提水,則機械效率為,若此人的目的是為了撈桶,則機械效率為.
2.某人用機械做了8000J的功,其中額外功是有用功的,那么該機械做的有用功
是J,機械效率是.
3.用一個動滑輪把重為200N的貨物勻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125N,則有用功
是J,總功是J,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4.工人用一根杠桿提升一桶油,他用250N向下的拉力拉過1.2m,油桶上升30cm,若杠桿的機械效率為90%,則油桶重為N.
5.用一個滑輪組在6s內(nèi)把84N的重物勻速提升4m時,在繩的自由端所加拉力大小為40N,自由端通過的距離為12m.則此過程中,有用功為J,拉力做功的總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6.如圖1所示,某同學用一個動滑輪勻速提起一袋重為180N的面
粉,所用的拉力為100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如果
用此動滑輪勻速提起一袋質(zhì)量為25kg的大米,當拉繩子的速度
為m/s時,拉力的功率為54W.(繩重與摩擦不計)圖1
7.如圖2所示,已知物重等于G,請你補充一個物理量,用物重G和補
充的物理量,求出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
補充的物理量名稱和符號:;
機械效率η=.
鏈接中考
利用如圖4所示的裝置,用40牛的拉力使物體勻速上升,不計繩重和摩擦,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求:
(1)物體和動滑輪的重各是多少?
(2)若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牛,此裝置的機械效率
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自主學習
1.將動滑輪改為定滑輪使用后,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把同一物體勻速提高相同高度,則改動后與改動前比較()
A.節(jié)省了力B.提高了功率C.降低了效率D.提高了效率
2.用如圖3所示的滑輪組把重100N的物體勻速提升0.5m,所用的拉力是8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總功是50J,有用功是80J
B.有用功是50J,額外功是20J
C.總功是100J,有用功是80J
D.總功是80J,機械效率是62.5%
3.要提高某機械的機械效率,應該()
A.減小外力所移動的距離B.減小額外功占總功的百分比
C.減小總功D.減小外力
4.用一重10牛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50牛的物體,實際工作時拉力F()
A.可能是35牛B.正好是30牛
C.正好是25牛D.要看被提升物體以多大的速度上
5.工人師傅通常得用斜面把重物搬運到汽車上,如圖2所示,汽車車廂底板高度h=1.5m,斜面長度s=3m,現(xiàn)用力F沿著斜面把
重力G=1800N的重物勻速拉到車上,若不計摩
擦F為N;若實際拉力F’=1200N,則該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圖5
6.如圖6所示是一種塔式起重機的起重滑輪組,它是由一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假如我們把鋼絲繩照圖中甲、乙、丙那樣繞在
滑輪上,最省力的是圖______的繞法;若鋼絲繩最多
能承受7×104牛的拉力,在不計滑輪、吊鉤自重及摩
擦時,最大能吊起重_________牛的貨物.當?shù)跗?.5
噸重的貨物時,該起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則
鋼絲繩_______(填“會”或“不會”)斷裂.
7.用機械效率為70%的滑輪組將重為2240N貨物拉起,所用的拉力為800N,則滑輪組的組合至少由幾個定滑輪和幾個動滑輪組成()
A.1個定滑輪,1個動滑輪B.2個定滑輪,1個動滑輪
C.1個定滑輪,2個動滑輪D.2個定滑輪,2個動滑輪
8.施工工地上,一個滑輪組經(jīng)改進后提高了機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體勻速提升同樣的高度,改進后和改進前相比較()
A.總功不變,有用功增加了B.總功不變,額外功減少了
C.有用功不變,總功減少了D.做的有用功減少了
9.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
①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
②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重有關
③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
④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承重繩子段數(shù)有關
然后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7所示的兩個滑輪組,進行對比實
驗來驗證提出的假設,則該實驗驗證的假設是()
A.①B.②C.③D.④
10.如圖8所示,小麗分別用甲、乙兩滑輪把同一桶沙從一樓地面提到二樓地面,用甲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1,機械效率為η1;用乙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2,機械效率為η2,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
A.W1=W2η1=η2B.W1=W2η1η2
C.W1W2η1η2D.W1W2η1η2
19.如圖9所示為“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小紅同學進行了兩次實驗探究,得到如下兩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鉤碼的重力(N)鉤碼上升的高度(m)測力計示數(shù)(N)測力計上升的高度(m)機械效率(%)
一1.00.100.500.30
二2.00.200.670.60
(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兩次滑輪組工作的機械效率,填入表中.
(2)分析填入表中的機械效率,判斷第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明顯錯圖9
誤,請猜想可能是哪個數(shù)據(jù)錯誤,并說出猜想的理由.
課后練習
1.用如圖10所示的滑輪組來拉動鋼錠,已知鋼錠與地面間的摩擦力f為1200N,若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1)求拉繩子的力F至少為多大?
(2)如果想用更小的力拉動鋼錠,請你提出一條可行性建議.圖10
2.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輪組把重960N的貸物由地面勻速提升到4m的高處,所用的時間是8s,人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600N.(不計摩擦和繩重)
(1)依據(jù)題意在圖11中畫出繩子的繞法;
(2)請根據(jù)已知條件設疑并解答.(至少求出4個物理量)
3.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
一個重2000N,底面積為0.5m2的物體A時,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600N,作用在繩端的拉力為250N,則A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Pa;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4.如圖所示,物體重180N,動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不計.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正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求:(1)拉力F;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5.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為80N,若工人在5S,內(nèi)將泥桶勻速向上提升2m,則拉力的功率為_多少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6.如圖所示,小明用滑輪組勻速提起一個重為600N的物體A,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人拉繩的力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人拉繩做功的功率為多少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動滑輪重多少N.
7.重為120N、底面積為0.1m2的物體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勻速運動了10m,用時20s.求:
(1)物體對地面的壓強;
(2)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
(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機械效率復習課2》導學案
時間:12.21
復習目標:
1.進一步了解是功、功率和機械效率。
2.深入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3.通過題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有關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
三、復習重點:機械效率計算,
四復習難點:理解機械效率
導學前測
一、選擇題
1.某同學逛“鎮(zhèn)江商業(yè)城”乘自動扶梯從一樓到二樓的過程中,自動扶梯對他做的功約為()
A.0JB.2×102JC.2×103JD.2×104J
2.平直公路上的甲、乙兩輛汽車,在相同功率作用下勻速行駛,如果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則甲與乙()
A.牽引力做功之比為2:3B.牽引力做功之比為3:2
C.牽引力大小之比為2:3D.牽引力大小之比為3:2
3.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各種機械,關于機械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機械可以省力、省距離,也可以省功B.機械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快D.機械做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
4.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利用如右圖所示的甲、乙兩裝置(相同的滑輪),分別用力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wǎng)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5.小麗用40N的水平推力將一個重90N的箱子水平推動了1m,用時2s;小宇又將這個箱子勻速提上了0.4m高的臺階,用時1.5s.比較小麗、小宇所做的功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間大小的關系是()
A.W1>W(wǎng)2P1<P2B.W1>W(wǎng)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6.某同學把地上的一桶純凈水扛起裝到飲水機上,所做的功大約是()
A.2JB.20JC.200JD.2000J
7.如圖所示是使用汽車打撈水下重物的示意圖,在重物從水底拉到井口的過程中,汽車以恒定速度向右運動,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輪的摩擦,四位同學畫出了汽車功率P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其中正確的是()
8.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體G沿水平地面勻速直線運動,若滑輪與繩子質(zhì)量及摩擦不計,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10N,物體運動速度為2m/s,那么關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大小為20NB.拉力大小為5N
C.拉力的功率大小為40WD.拉力的功率大小為10W
自主學習
1.某人用如圖所示的牽引裝置來鍛煉關節(jié)的功能,重物的質(zhì)量為3kg,若小腿拉繩使重物在3s內(nèi)勻速上升0.5m,則小腿對繩的拉力為_______,繩拉重物的功率為________.
2.如圖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體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與地面間滑動摩擦力為12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若物體的速度為0.2m/s,則1min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_J
3.用一個動滑輪將重為8N的物體勻速提高1m,所用豎直向上的拉力為5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用此動滑輪將重為18N物體也提高lm時,所做的總功是_______J.(不計繩重和摩擦)
第14題圖第15題圖
4.學習了機械效率知識后,同學們對“斜面的機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關”這一課題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機械效率跟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跟斜面的長度有關;D.跟物體的重力有關.
小剛同學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設計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過程.
實驗次數(shù)斜面傾角斜面粗糙程度物重
G/N斜面高度
h/m沿斜面拉力
F/N斜面長
S/m有用功
W有/J總功
W總/J機械效率
η(%)
①30°粗糙10.50.710.50.7
②30°稍光滑10.50.610.583
③45°粗糙10.70.910.978
(1)請你替小剛在上表中的空格處填上適當?shù)臄?shù)據(jù)(小數(shù)位參照表中相關數(shù)據(jù)).
(2)通過對比實驗①②數(shù)據(jù),可驗證猜想____________(填寫字母).
(3)通過對比實驗①③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探究結論是:當其它條件一定時,斜面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驗證猜想D,應控制斜面的長、斜面的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變.
5.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220N的泥桶,動滑輪重為20N,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若工人在5s內(nèi)將繩子勻速向上拉6m;求:
(1)拉力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若用此滑輪組提升500N的泥桶,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6.小昕要提起重800N的物體,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來了一些滑輪,想利用滑輪組提起這個重物.
(1)已知每個滑輪重20N,小昕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繩,他最好選擇圖中_____滑輪組來提起重物(選填“a”、“b”或“c”);
(2)請在所選的圖中畫出正確的繞繩方法;
(3)如果小昕的實際拉力是280N,求出所選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7.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等重.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重G1從200N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繩子被拉斷.每次均勻速拉動繩子將物體提升同樣的高度.圖乙記錄了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物體重力的增加而變化的圖像.
(1)每個滑輪重多少N?
(2)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時,物體重多少N?
課后練習
1、重2540N的貨物。如圖2所示,滑輪組把它提升1.7m。若不考慮摩擦,也不考慮滑輪和繩子的物重,則:
(1)繩端拉力F是多少N?635N(2)繩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m?6.8m
(3)若考慮摩擦、滑輪和繩子的物重,須在繩端施力8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79%
2.用如圖5所示的機械拉著重50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120N,繩子末端的水平拉力為5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若物體運動的速度為0.2m/s,則10s內(nèi)拉力做的功是多少J.
3.如圖7所示,用一動滑輪拉一物體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重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為2.5N,則在2s內(nèi)拉力做的功是,滑輪的機械效率是(不計滑輪重力).
4.如圖9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體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與地面間滑動摩擦力為12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若物體的速度為0.2m/s,則1min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J.
5、用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重物,當將一個重為1000N的重物勻速提升2m時,人站在地面上所用的拉力為312.5N,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該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J,機械效率是多少
6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亮亮用自制的滑輪組來提起500N重物(如圖10所示),繩自由端的拉力F=2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勻速上升,不計摩擦和繩重,則動滑輪重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等于,當被提起的重物變重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就(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用起重機吊臂上的滑輪組吊起建筑材料(如圖)。繞在滑輪組上的鋼絲繩最大拉力為6×103N,不計滑輪、吊鉤、繩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N的建筑材料,實際使用該滑輪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將建筑材料1s內(nèi)勻速吊起了1m,起重機的功率是W,機械效率為。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減小,機械效率將。(“增大”、“減小”或“不變”)
8、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等重。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重G1從200N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繩子被拉斷。每次均勻速拉動繩子將物體提升同樣的高度。圖乙記錄了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物體重力的增加而變化的圖像。
(1)每個滑輪重多少N?
(2)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時,物體重多少N?
中考鏈接
35、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利用一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下表是在利用該滑輪組將一物體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時采集到的信息.
(1)通過計算確定該滑輪組提起物體的繩子段數(shù),并在右邊虛線框
中畫出該滑輪組的組裝示意圖.
(2)用該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時,拉力做的總功為多少?
(解答要求:寫出依據(jù)的主要公式或變形公式,有數(shù)據(jù)代入,答案中
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36、一臺抽水機的功率為10KW,利用它將54m3的水抽到20m高的水塔上共用了0.5h那么該抽水機做的有用功、總功和機械效率分別是多少?(g取19N/Kg)
相關閱讀
機械效率導學案
《機械效率》導學案
課前預習學案
(一)、知識儲備點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知道并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二)、預習自我檢測
1、必須要做的功叫______;
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_;
_______加_______是總共做的功,叫總功。
2、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為600牛的重物,動滑輪重20牛,則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繩的重力不計)要使重物上升2米,繩子自由端需拉過幾米?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多少焦?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是多少焦?直接把物體提高2米,要做多少功?
上題中進一步分析:哪是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額外功______________;
總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機械效率。
有用功總是______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______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預習隨筆:寫下你的困惑和問題
課內(nèi)探究學案
學習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含義,指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2)能結合實例認識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機械效率小于1及沒有單位的原因.
(4)會利用公式η=W有/W總進行有關計算.
(5)知道利用斜面拉物體時,有用功與總功的計算方法,會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
(6)會測定斜面的機械效率,并會運用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方法進行探究實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結合實例認識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會利用公式η=W有/W總進行有關計算.
難點:會分析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閱讀“想想議議”,根據(jù)圖15.2-1和1-3段找出哪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1、交流討論:額外功產(chǎn)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2、練一練:
用定滑輪提升重為200N的物體,所用拉力為220N,當物體升高到2m時,求定滑輪的有用功、總功和額外功
二.機械效率
1.自學“機械效率”部分并完成填空
(1)______跟_______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是_______.
(2)______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于____;
(3)機械效率通常用_______表示.
(4)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為______,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______,抽水機的機械效率________.
2、思考回答:機械效率有沒有可能大于100%?
3、繼續(xù)練:
用定滑輪提升重為200N的物體,所用拉力為220N,當物體升高到2m時,求定滑輪的機械效率。
4、思考交流:根據(jù)η=W有用/W總=W有用/(W有用+W額外)判斷機械效率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提高機械效率?
三、實驗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1、利用斜面做功,目的是把物體抬到一定高度。我們不把它豎起提升,而是沿著斜面把它拉上去,這是為了省力。
演示實驗:沿斜面拉物體,
注意觀察并思考:怎樣計算有用功?怎樣計算總功?實驗中需要測量哪幾個物理量?
猜想并交流討論: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2、想一想;當一個物理量與幾個因素有關,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探究?
3、探究實驗:
(1)在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時,應控制斜面的_______和_______一定,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
(2)在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應控制斜面的_______和_______一定,改變斜面的粗糙程度。分別在毛巾、木板、玻璃斜面上做三次。
(3)在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物體重力的關系時,應控制斜面的_______和_______一定,改變物體的重力,分別用較輕、較重、最重的物體做三次。
(4)各小組的同學只能就其中一個你們比較感興趣的問題來進行探究,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寫下來,設計出實驗表格。
(溫馨提示:a實驗不要用小車;b選用的木塊要重一些;c木板的摩擦要大一些;d拉動中要盡量勻速;e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要仔細準確。這樣實驗的成功率就較高。)
(5)進行實驗并填寫表格:
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有哪些收獲:
知識檢測
1、使用簡單機械可能會省,也可能會省,但一定不會省,反而會費功。
2、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a.。
b.。
c.。
3、下面有關機械效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任何機械的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
B使用任何機械總功都大于有用功;
C使用機械提升重物時,總功越大,機械效率越底;
D使用同一機械提升不同的重物時,機械效率會發(fā)生變化。
4、機械效率越高,即表示()
A做的功越多;B做功本領大;C越省力;D有用功與總功比值越大。
5、用指定的滑輪組提升重物時(不考慮摩擦),下述辦法中能夠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是()
A改變繩子的繞法;B增加重物的提升高度;
C減少提升重物的質(zhì)量;D增加提升重物的質(zhì)量。
4、有四只滑輪,A、B兩同學想把100牛的物件抬高20米,他們分別組裝了如圖1和2所示的滑輪組,已知一只滑輪重10牛,問:他們使用滑輪組時,各自省了多少力?各自又做了多少額外功?(不計摩擦)
課后延伸學案
學習目標:
(1)能結合實例會計算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理解機械效率,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機械效率的問題;
(4)會利用公式η=W有/W總進行有關計算.
(5)知道利用斜面拉物體時,有用功與總功的計算方法,會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
一、填空題
1.使用滑輪組提起20N的重物,使它上升0.4m,拉力為8N,拉力的作用點上升了1.2m,拉力對滑輪所做的功為____J,這個功叫____功。滑輪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為____J,這個功叫____功。用來克服滑輪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是____J,這個功叫____功,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
2.斜面長5m,高1.5m,把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推向斜面頂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則推力為____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為300N,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
二、選擇題
l.關于機械效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
B、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機械效率越??;
C.實際生產(chǎn)中.使用機械比不使用機械做功的效率高;
D.使用機械做功時,如不考慮機械本身重力及所引起的摩擦,那么,機械的效率是百分之百
2.某機器的機械效率的大小,正確的可能是()
A.0.07%;B.82%;C.100%;D.120%
3.某人用手將一物體豎直舉高3米和用機械效率為80%的斜面將它升高3米,比較這兩種情況下人所做的功()
A.用斜面使物體上升做的功多;B.用手豎直舉高物體做的功多;
C.兩種情況做的功一樣多;D.無法比較;
4.使用機械效率高的機械,一定()
A.省距離;B.省時間;C.省力;D.省功
6、已知甲機器的機械效率是65%,乙機器的機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機器一定比乙機器省力;B.甲機器一定比乙機器省距離;
C.甲機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機器多;D.以上說法都不對
三、是非題
1.額外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機械效率越小。()
2.機械效率大的機械一定既省力又省功。()
3.機械效率越高,則機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4.機械做的總功越少,機械效率也越低。()
5.在總功相同時,機械效率高的機械,有用功就越多。()
6.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四、計算題
有一斜面長L=8米,高h=2米,把質(zhì)量m=200千克的物體沿斜面拉到頂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學案三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機械效率學案三”,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溫故知新:
1、功的計算公式及單位?
2、杠桿的平衡條件?
3、滑輪組的使用規(guī)律:
(1)、滑輪組有____股繩子吊著物體,繩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 _
_ _ .(忽略摩擦及滑輪重)
(2)、繩子股數(shù)為奇數(shù)時,起點從 輪開始;當為偶數(shù)時,起點從 輪開始。
(3)、判斷繩子股數(shù)的方法:只看與 輪連接的繩子股數(shù)即可。
(4)、繩移動的距離和物上升的距離關系是 。
(5)、自由端繩子移動的速度和物體上升的速度關系是 。
二、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第85 -86頁“有用功和額外功”,完成下列問題:
(1)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表示;
(2)額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表示;(3)總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表示;2.閱教材第8 6-8 7頁“機械效率”,完成下列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_______表示。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___1。
點擊此處免費下載本資源//本站所有資源免費下載不收取任何費用,歡迎您下次再來。
機械效率導學案九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機械效率導學案九”,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課堂導學
(一)有用功和額外功
1.使用動 滑輪是否 省功?
【實驗】如圖教材12.3-1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物體A提升0.2m;
如圖12 .3-1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并借助一只動滑輪將同樣物體A提升0.2m。
【分析】實驗表明使用 機械時,會有_______________等有利因素,但由于機械本身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因素,所以要做更多的功。
【結論】使用機械不省_________。
2. 如何正確認識有用功、額 外功和總功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例 】小紅用塑料桶從井中打水;小軍把不小心掉進井中的塑料桶打撈上來。在這兩個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兩個情形中,兩人對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兩個情形中,兩人對水做的功都是總功
C、兩個情形中,兩人對水做的功都是額外功
D、小紅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軍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
(二) 機械效率
1.機械效率的計算
【例題】(教材P86):
2.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實驗】按如圖1所示的方式組裝好滑輪 組,并使用滑輪組提起相應的重物,將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填寫在下表中,比較三次測算的機械效率是否相等。
點擊此處免費下載本資源//本站所有資源免費下載不收取任何費用,歡迎您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