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0623.江總書記來我家。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3.江總書記來我家”,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23.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地區(qū)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1991年,我國南方就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96億畝,死亡5113人,倒塌房屋498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800多億元,間接經(jīng)濟損失不計其數(shù)。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敬愛的江總書記來到了我家。
二、學習新課
1、板書課題:江總書記來我家
2、學習生字詞
喜訊:好消息。
焦灼不安:非常著急。
措施:辦法。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思考:在災區(qū)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江總書記冒著瓢潑大雨來到災區(qū),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在文中劃出。重點理解你所劃出的句子,想想你有哪些感受。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討論:談談你對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理解和感想,可結合你所了解到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群眾疾苦的事例。
4、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一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提問:請聯(lián)系全文理解腳印代表什么?
四、歸納總結
本課書以我的親身感受寫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人民群眾疾苦,體恤人民群眾,使我們感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無比溫暖。
小編推薦
23《江總書記來我家》|人教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23《江總書記來我家》|人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23《江總書記來我家》|人教版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地區(qū)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1991年,我國南方就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96億畝,死亡5113人,倒塌房屋498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800多億元,間接經(jīng)濟損失不計其數(shù)。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敬愛的江總書記來到了我家。
二、學習新課
1、板書課題:江總書記來我家
2、學習生字詞
喜訊:好消息。
焦灼不安:非常著急。
措施:辦法。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思考:在災區(qū)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江總書記冒著瓢潑大雨來到災區(qū),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在文中劃出。重點理解你所劃出的句子,想想你有哪些感受。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討論:談談你對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理解和感想,可結合你所了解到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群眾疾苦的事例。
4、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一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提問:請聯(lián)系全文理解腳印代表什么?
四、歸納總結
本課書以我的親身感受寫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人民群眾疾苦,體恤人民群眾,使我們感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無比溫暖。
江總書記來我家
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增強熱愛領袖的感情;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找出不懂的詞句,先自己理解,再和全班同學討論,教師加以指導。
三、再讀課文。
指名一部分一部分讀課文,說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先自己試著回答,再在小組里討論,最后在全班交流。
1.誰能結合課文描述當時的災情是怎樣的?
我們家的情況怎么樣?
2.在災區(qū)人民生活困難時,江總書記親臨災區(qū),送來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多讀幾遍。
3.討論:一行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
四、引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
首先,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大意;然后再讀課文,理解關鍵詞句,根據(jù)課后問題閱讀、思考,理解內容;最后,訓練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江總書記來我家*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江總書記來我家*》,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地區(qū)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1991年,我國南方就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96億畝,死亡5113人,倒塌房屋498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800多億元,間接經(jīng)濟損失不計其數(shù)。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敬愛的江總書記來到了我家。
二、學習新課
1、板書課題:江總書記來我家
2、學習生字詞
喜訊:好消息。
焦灼不安:非常著急。
措施:辦法。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思考:在災區(qū)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江總書記冒著瓢潑大雨來到災區(qū),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在文中劃出。重點理解你所劃出的句子,想想你有哪些感受。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討論:談談你對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理解和感想,可結合你所了解到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群眾疾苦的事例。
4、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一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提問:請聯(lián)系全文理解腳印代表什么?
四、歸納總結
本課書以我的親身感受寫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人民群眾疾苦,體恤人民群眾,使我們感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無比溫暖。
《江總書記來我家》教學設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總書記來我家》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江總書記來我家》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地區(qū)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1991年,我國南方就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96億畝,死亡5113人,倒塌房屋498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800多億元,間接經(jīng)濟損失不計其數(shù)。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敬愛的江總書記來到了我家。
二、學習新課
1、板書課題:江總書記來我家
2、學習生字詞
喜訊:好消息。
焦灼不安:非常著急。
措施:辦法。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思考:在災區(qū)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江總書記冒著瓢潑大雨來到災區(qū),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在文中劃出。重點理解你所劃出的句子,想想你有哪些感受。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討論:談談你對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理解和感想,可結合你所了解到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群眾疾苦的事例。
4、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一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提問:請聯(lián)系全文理解腳印代表什么?
四、歸納總結
本課書以我的親身感受寫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人民群眾疾苦,體恤人民群眾,使我們感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無比溫暖。
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案教學設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案教學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4、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和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感情。
4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思想教育:增強熱愛領袖的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增強熱愛領袖的感情;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圖片、錄音
課前布置學生訪問家長、鄰居,了解近年我國各地洪水泛濫和軍民團結、抗洪救災的情景,查閱或組織收看
有關影視資料,搜集黨中央、江總書記親臨抗洪前線,指揮抗洪斗爭,關心災民的感人事跡。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讓學生匯報搜集來的資料,介紹近年我國各地洪水泛濫的情景和軍民團結、抗洪救災的光輝事跡。說說自
己了解到的江總書記親臨抗洪前線,指揮抗洪斗爭、關心災民的感人事跡。教師做適當補充,讓學生了解
時代背景。當老百姓遭遇特大洪災的時候,我們的江總書記來到了老百姓的身邊,為大家送來了信心和溫暖。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課《江總書記來我家》。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找出不懂的詞句,先自己理解,再和全班同學討論,教師加以指導。(如,瓢潑、救濟糧、救濟款、哽
咽、焦灼不安、措施、蔓延。)
三、再讀課文。
指名一部分一部分讀課文,說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先自己試著回答,再在小組里討論,最后在全班交流。
1誰能結合課文描述當時的災情是怎樣的?(山下茫茫大水莊稼淹光了,房屋全倒塌了雨,下得
2更大了水流如注,說明了災情的嚴重。)
我們家的情況怎么樣?(住的是臨時搭蓋的草棚,睡的是發(fā)潮的床鋪,長凳上沾滿泥巴。)
3.在災區(qū)人民生活困難時,江總書記親臨災區(qū),送來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多讀幾遍。
(啟發(fā):想想總書記的這些動作、神情和對話都說明了什么?為什么說江總書記到災民家里,正是在災區(qū)
人民最需要的時候?)
4.討論:一行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五、指導分角色朗讀。
1.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畫下來,說說為什么使你感動。試著讀一讀,看看能不能被人們感
到你確實受到了感動?學生朗讀,大家評議。
2.重點讀好對話,表現(xiàn)出老百姓的激動和江總書記的關愛,在情感的交流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六、引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
首先,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大意;然后再讀課文,理解關鍵詞句,根據(jù)課后問題閱讀、思考,理解
內容;最后,訓練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七: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4、江總書記來我家
問
江總書記來我家
摸
希望之光
說
課后小記:
第二十三課 江總書記來我家教學設計
第二十三課江總書記來我家
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拼音和字典學會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江總書記冒雨來到災民家中的一言一行,體會黨和政府對災民的掛念和關懷。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目標1、2)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國家主席是誰?你們認為他怎么樣?
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江總書記是如何關心災民的。
2.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層次。
三、自學課文,討論理解。
1.1997年7月發(fā)生了什么事?當時的情況如何?“仍”字說明了什么?
2.當江總書記來“我”家時,全家人怎樣?
3.江總書記到災民家是怎么做的?
4.江總書記說了些什么?從哪里看出“江總書記的話在人們心中點燃起希望之火”?
5.“一行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心里”是什么意思?
6.這篇課文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是什么?
7.談談自己的想法。
四、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江總書記是如何關懷熱愛災民的?
3.說說自己知道的關于江總書記關心人民的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他人聽。
四年級語文上冊《江總書記來我家》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江總書記來我家》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領悟運用動作、神情和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了解江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工作作風,增強熱愛領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地區(qū)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1991年,我國南方就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96億畝,死亡5113人,倒塌房屋498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800多億元,間接經(jīng)濟損失不計其數(shù)。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敬愛的江總書記來到了我家。
二、學習新課
1、板書課題:江總書記來我家
2、學習生字詞
喜訊:好消息。
焦灼不安:非常著急。
措施:辦法。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思考:在災區(qū)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江總書記冒著瓢潑大雨來到災區(qū),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在文中劃出。重點理解你所劃出的句子,想想你有哪些感受。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討論:談談你對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理解和感想,可結合你所了解到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群眾疾苦的事例。
4、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一行深深的腳印留在災區(qū)人民的心里提問:請聯(lián)系全文理解腳印代表什么?
四、歸納總結
本課書以我的親身感受寫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人民群眾疾苦,體恤人民群眾,使我們感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無比溫暖。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重慶市高新區(qū)石橋鋪小學人教版實驗教材集體備課組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電腦網(wǎng)絡的神奇和帶給人們的方便。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在網(wǎng)絡上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都用過電腦,有的小朋友還常上網(wǎng)呢!你在網(wǎng)絡上有什么收獲呢?把你課前搜集的資料給大家展示一下吧.(生上臺展示)是啊,網(wǎng)絡帶給了我們許多歡樂,許多知識,讓我們再進入神奇的網(wǎng)絡世界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勾出生字,詞語。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音。
3.出示生字卡,齊讀生字。
4.去掉拼音,同桌互考。
5.開火車讀。
6.交流識字方法。
7.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8.指名分段讀。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四、寫字
注意鼠,警,敞字的寫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我"家的電腦上網(wǎng)了,我高興極了,讀出歡呼勁兒!
2.自由讀第二段,思考:為什么說地球變成了小村莊呢?(生可討論)
3.默讀3-5段,邊讀邊想:
我在網(wǎng)上都學到了什么,看到了哪些有意思的內容
4.小組交流:你還有什么疑問?有什么想法
5.全班交流
6.齊讀第6段
三、總結課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四、作業(yè)布置
1.在網(wǎng)上搜集電腦的發(fā)展史或有關功能的介紹
2.和同學交流上網(wǎng)的收獲。
23.半截蠟燭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23.半截蠟燭,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3、通過品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習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檢查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3課。齊讀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復習一下!
聽寫:厄運熄滅搖曳遭遇一諾千金
3、請學生看著屏幕進行校對。指導厄的寫法。
(二)入境品讀。
1、這篇課文是圍繞著半截蠟燭來寫的。半截蠟燭有多長呢?
(比劃)一節(jié)蠟燭大概有這么長,那么,半截蠟燭只有它的一半。就在這么半截蠟燭中,還隱藏著一個非同尋常的秘密呢!究竟是怎樣的秘密?(絕密情報)
是啊,就在這樣短的半截蠟燭中,竟還有一段是插著金屬管的,這樣一來,這半截蠟燭可燃燒的時間就更短了呀!
2、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樣的半截蠟燭展開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快速瀏覽課文,說說看。(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指導簡要地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3、看來,這藏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是伯諾德一家三口關注的焦點,可是,就在無意之間,它竟被德軍點燃了!
此時此刻,他們的內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緊張)
4、因為,師引讀: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情況如此危急,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全班朗讀這一段。
【點評】教師的情感對誘發(fā)和深化學生的內心體驗起著導向和催化作用。此處設計緊緊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課件輔助呈現(xiàn),先由教師引讀,讓學生感受到這半截蠟燭繼續(xù)燃燒下去的危險,帶領學生走進此情此境;然后通過學生的感悟,結合背景,在頭腦中疊現(xiàn)出緊張的一幕;第二次的齊讀,就會使心靈受到激蕩,深入地理解情況之危急,心于是隨之跳動,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5、同學們:能不能再讓這半截蠟燭燃燒下去?(不能!)
直接吹滅行不行?(不行!)
危急關頭,伯諾德一家千方百計地要把這點燃的半截蠟燭熄滅。于是,他們展開了與敵人周旋。(板書:周旋)
(三)導學引路。
1、他們究竟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我們先來看看伯諾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誰來讀讀相關內容?
2、伯諾德夫人只說了一句話,
她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結合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
(1)平靜:從哪里感覺她很平靜?個別讀,體會。
(2)她此時的內心也是如此平靜嗎?讀,再次體會。
(3)內心這樣的不平靜,可她卻表現(xiàn)得如此平靜,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三讀,加深體會。
(4)小結:同學們很會學習,通過兩個孩子的神態(tài)臉色蒼白和伯諾德夫人急忙取燈、輕輕吹熄的動作體會到她的內心緊張、通過她的語言又發(fā)現(xiàn)她表現(xiàn)得十分鎮(zhèn)定,從而體會到她復雜的內心世界是啊,這就是我們的伯納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現(xiàn)得卻是如此得鎮(zhèn)定,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點評】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結合上下文,通過品讀她的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體會到她的鎮(zhèn)定和機智,再以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加深理解,表達情感,欣賞到這個富有人格魅力的人。
(四)自學交流。
1、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危機真的過去了嗎?
(沒有,那位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
2、蠟燭還在燃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情況越來越危急了,杰克與杰奎琳又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我們試著用剛才的方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的5、6兩小節(jié),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3、我們一起來看看杰克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說說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升個火吧!(鎮(zhèn)定、機智)讀。
(2)在斗爭的最后時刻默默地坐待著(鎮(zhèn)定)體會,讀。
4、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為什么說這半截蠟燭是最可怕的?
這半截蠟燭簡直就是(炸彈)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讓我們一起來讀!
5、就在這時,傳來了小女兒杰奎琳嬌弱的聲音。這個小姑娘又是怎樣與兇殘的德軍周旋的呢?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那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體會,有感情朗讀。
A什么叫嬌聲?
B怎樣嬌聲說的?
C為什么要這樣嬌聲地說?(聯(lián)系前兩次)
(2)杰奎琳鎮(zhèn)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體會,朗讀。
D多么可愛的小姑娘啊!在這樣危急的關頭,在媽媽和哥哥的辦法都沒能成功的緊急時刻,她最小,卻以自己的聰明、鎮(zhèn)定戰(zhàn)勝了德軍!老師和你們一樣,真的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姑娘。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小節(jié)。
(3)接讀第七節(jié)。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這半截蠟燭熄滅了,但我們與伯納德一家一同經(jīng)歷的這場無聲的戰(zhàn)斗卻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二戰(zhàn)結束以后,為了表彰伯納德夫人一家,法國政府決定為他們一家三口每個人頒發(fā)一枚自由榮譽勛章。在頒發(fā)勛章時,要宣讀這樣一份獎狀,你想象上面會寫些什么呢?
2、布置作業(yè):(選做題)
(1)片段練習
校運動會上,我獲得了800米長跑金牌。我興奮極了一個勁兒地往家奔,想讓媽媽也開心開心??墒?,媽媽正忙著做飯,沒時間搭理我。我媽媽聽了后,開心地笑了,還說要多做幾樣小菜犒勞犒勞我呢?
(2)以四年級學過的《公儀休拒收禮物》為例,自己試著將這篇課文創(chuàng)編成劇本,還可以演一演!
【點評】以填寫獎狀的形式巧妙地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人物加以評價,非常新穎。作業(yè)中采用選做的方式由學生自由選擇,片段練習著眼于學生學以致用,讀寫結合;讀讀演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嘗試創(chuàng)編劇本既是演好的關鍵一步,又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途徑之一。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評析】
此教學設計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一、三維目標明晰。
從整體出發(fā),既著眼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提高,又著眼于個性發(fā)展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同時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和健康情趣的培養(yǎng),注重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貫穿始終于整個教育活動的全過程。
二、情感體驗豐富。
教學中,教師注意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注意發(fā)揮教師的情感誘導作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始終堅持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的活動。課堂上,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生發(fā)情感之后,就讓學生用心讀課文,在與人物的心靈對話中體驗伯諾德夫人一家豐富而復雜的內心體驗,讓他們在主動學習中升華情感。從而使教材情、教師情、學生情三者合一,融為一體,彈奏出優(yōu)美的情感樂章。
三、體驗學習方法,經(jīng)歷學習過程。
本教學設計由一個大問題入手:危急關頭,伯諾德一家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老師引導學生解決這一問題。在學生體驗到學習方法之后,放手讓學生主動去經(jīng)歷學習過程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進一步體會到兩個幼小的孩子在生死關頭從容而又機敏,這其間借助各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角色讀等等,學生真正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共享學習的快樂。
23.魯班和櫓板
課題
23.魯班和櫓板
課型
新授
課時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第四自然段。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小黑板、掛圖、生字生詞卡片、錄音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二、整體感知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2)鞏固識字。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1)自由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三、指導書寫
四、小結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3)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5)鞏固識字。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2、交流并質疑。
3、示范、指導。(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1、自學生字的寫法。
4、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
23.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23.難忘的一課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23.難忘的一課》,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3.難忘的一課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真摯、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fā)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容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員在一所普通的鄉(xiāng)村小學上了一節(jié)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后詞語。
2.讀通課文,思考:①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qū)別。崇與祟的區(qū)別。
3.詞義:結合課文理解。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那么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請你劃出來,并讀一讀。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疑,做標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一)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jié)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3次)
(二)三次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怎樣出現(xiàn)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xiàn)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xiàn)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么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xiàn)
1.指名讀。
2.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達了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xiàn)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也將于1999年回歸祖國。我想,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板書設計
七、作業(yè)
造句。
23.古詩詞三首
23.古詩詞三首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倍际瞧缴嘁簟?/p>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三、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吧佟薄安拧薄坝帧蓖怀隽藙谧鞯姆泵?。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漁歌子》
一、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二、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三、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23.魯班和櫓板 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3.魯班和櫓板 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23.魯班和櫓板課型新授課時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第四自然段。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小黑板、掛圖、生字生詞卡片、錄音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2)鞏固識字。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1)自由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三、指導書寫
四、小結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3)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5)鞏固識字。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2、交流并質疑。
3、示范、指導。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1、自學生字的寫法。
4、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23.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