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8九年級化學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課時學案(滬教版)。
第2章第二節(jié)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
2.學會觀察和描述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實驗現(xiàn)象,從中歸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3.歸納二氧化碳的用途
【學習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及收集和檢驗方法
【學習難點】形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學習方法】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學習過程】
一、回顧、預習與交流
1.二氧化碳的密度與溶解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3.已知:有酸味的物質(zhì)都有酸性。紫色石蕊試液是一種酸堿指示劑,是石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它遇到有酸性的物質(zhì)會變成紅色。如將紫色色蕊試液滴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紫色色蕊試液都變紅。若將紫色色蕊試液分別滴入食鹽水、糖水、醋酸中,變紅的是
二、合作、研討與點撥
【活動與探究一】
參見課本P42“觀察與思考”分組探究。實驗現(xiàn)象;
問題討論:究竟什么物質(zhì)使石蕊試液變紅的?
有幾種可能性?
如何驗證你的猜想?
[觀察思考]結(jié)論使石蕊試液變紅的。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符號表達式
【活動與探究二】認識碳酸
加熱因通入二氧化碳而變紅的紫色石蕊試液
實驗結(jié)論:碳酸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符號表達式
【活動與探究三】
傾倒二氧化碳滅火(實驗裝置如右圖)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思考:氮氣和二氧化碳一樣也不能支持燃燒,但通常人們用二氧化碳滅火,不用氮氣滅火,請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活動與探究四】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實驗裝置如右圖)
實驗現(xiàn)象;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符號表達式
【拓展】熟石灰的成分是氫氧化鈣放在空氣中會慢慢變硬,發(fā)生的也是這個反應。
三、總結(jié)、反思與提升
1.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1)二氧化碳可以做滅火劑,說明它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
(2)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寫出發(fā)生反應對的文字表達式與符號表達式。;。
(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能分解文字表達式與符號表達式。;。)
(3)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反應,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與符號表達式
、。
2.將裝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分別倒入水和澄清石灰水,蓋緊,振蕩,觀察現(xiàn)象并解釋。
3.打開滿汽水瓶子的瓶蓋便看到大量氣泡冒出,喝進肚中不久便有氣體涌出(打嗝),為什么?猜測冒出的氣體是什么?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測。
4.總結(jié)二氧化碳的用途
四、自檢、反饋與鞏固
【課堂作業(yè)】
1.將C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顏色的變化()
A.先變藍后變紫B.先變紅后變無色C.先變無色后變紅色D.先變紅色后變紫色
2.下列變化是只因化學變化引起的()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干冰制造舞臺云霧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變渾濁D.用二氧化碳滅火
3.下列操作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A.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將二氧化碳傾倒入盛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D.將二氧化碳加壓降溫壓縮成干冰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充滿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熄滅則該瓶中盛有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B.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敞口放置,石灰水會變質(zhì),表面會有一層白膜生成
C.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某無色溶液呈現(xiàn)紅色,該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D.人與動物的呼吸作用是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吸進二氧化碳,呼出氧氣,所以樹林中空氣清新。
6.下列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實驗,分別證明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質(zhì)?
(注:石灰石與稀鹽酸能生成二氧化碳)(D圖中杠桿兩端系了兩只小紙袋,杠桿中心用線懸掛在鐵架臺上,在一只紙袋中倒入CO2,該紙袋下沉)
A;B;
C;D
【課后訓練】
1.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夠滅火,是因為()
①密度比空氣大②能溶于水③一般情況下,它不能燃燒
④一般情況下,它不支持燃燒⑤能使紫色石蕊液變色
A.②③④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2.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nèi)
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用肉眼觀察
3.下列反應中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的是()
A.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C.加熱碳酸產(chǎn)生二氧化碳D.“干冰”氣化成二氧化碳氣體
4.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再加熱溶液,顏色變化過程為()
A.紅色---紅色----無色B.紫色----紅色-----五色
C.紫色----紅色-----紫色D.紅色----藍色------無色
5.下列反應中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的是()
A.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C.加熱碳酸產(chǎn)生二氧化碳D.“干冰”氣化成二氧化碳氣體
6.用化學式表示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學反應.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應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應
(3)有二氧化碳參加的化合反應
7.寫出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與符號表達式
、。
8.將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依次通過右下圖所示的裝置,寫出A、B兩裝置中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和得出的結(jié)論。
A裝置:現(xiàn)象;
驗證的性質(zhì)。
B裝置:現(xiàn)象;
驗證的性質(zhì)。
9.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組實驗。取4朵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分別按下圖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到紙花的顏色變化是:I.紙花變紅Ⅱ.Ⅲ.紙花不變色Ⅳ.
(2)該同學進行的I、II兩項實驗,說明什么?
(3)該同學進行4組對比實驗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敘述)
(4)寫出實驗Ⅳ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方程式:。
相關(guān)閱讀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課時)學案
第2章第二節(jié)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
2.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并能熟練判斷反應類型;
3.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意義;
【學習重點】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
【學習難點】觀察和描述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實驗現(xiàn)象,并歸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學習方法】實驗探究觀察對比閱讀討論歸納總結(jié)
【學習過程】一、回顧、預習與交流
〖閱讀〗P39~41
1、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約占多少?
2、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義?
3、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是不是越多越好?為什么?
二、合作、研討與點撥
【導入】死狗洞的故事
【活動一】初步認識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
請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將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產(chǎn)生和消耗的途徑填入下表。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產(chǎn)生途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
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過少不利于植物生長,過多引起。
2.二氧化碳與溫室效應
(1)溫室效應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氣候炎熱無法居住,土地??茖W家認為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也與有關(guān)。
問題討論并展示:
(2)減緩溫室效應的措施:
【拓展】1、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叫做溫室氣體,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含量最高的溫室氣體。
2、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活動二】奇妙的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你一定觀看到過舞臺上產(chǎn)生的“云霧”吧,你能解釋其形成的原因嗎?
1.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CO2(氣)CO2(液)CO2(固)(干冰)
升華
通常將固態(tài)二氧化碳叫,常壓下,溫度高于-78℃時,干冰能直接變成而沒有液體留下,干冰在氣化時要環(huán)境中的熱量,使得環(huán)境的溫度,環(huán)境中的凝結(jié)成。
【拓展】人工降雨的原理及其原理
歸納:“干冰”的用途有。
2.色、味、態(tài)
(實驗)觀察CO2的顏色氣味
3.密度
(討論)如何設計實驗比較CO2的密度與空氣密度?
4.溶解性
(討論)如何設計實驗證明CO2能溶于水
5.二氧化碳與人體健康
(閱讀)P45
結(jié)論:[CO2的這一性質(zhì)是(“物理”或“化學”)性質(zhì)]
【活動三】寫出下列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并把它們劃分成兩類,說出這樣分的依據(jù)
碳+氧氣點燃二氧化碳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銅綠氧化銅+水+二氧化碳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過氧化氫水+氧氣
總結(jié):叫化合反應
叫分解反應
一變多是反應,多變一是反應
三、總結(jié)、反思與提升
色、味、態(tài)密度(與空氣比)溶解性三態(tài)變化
氧氣液態(tài)色,固態(tài)色
狀固體
二氧化碳干冰易,熱量
討論:死狗洞的故事的罪魁禍首
四、自檢、反饋與鞏固
【課堂作業(yè)】
1.由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產(chǎn)生“溫室效應”使地球變熱,海平面升高,陸地面積減少。為了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開展植樹造林,增強地球表面綠化面積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C.改變能源結(jié)構(gòu),發(fā)展太陽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礦物燃料
D.限制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減少汽車數(shù)量。
2.下列變化是因化學變化引起的()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干冰制造舞臺云霧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變渾濁D.干冰汽化吸收熱量
3.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A.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B.提倡家用汽車替代公交車
C.動、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4.為控制溫室效應和改善生存環(huán)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減少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濫砍濫伐④開發(fā)新能源⑤利用水力發(fā)電⑥植樹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zhuǎn)。①②③④
【課后作業(yè)】
1.下列過程中,只與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有關(guān)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試液變紅
C.二氧化碳滅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在右圖所示裝置中,有四支充滿不同氣體的試管,
倒立在水槽中,當拔開塞子時,試管中水位上升最高
的是()
A.空氣B.氧氣C.二氧化碳D.氮氣
3.根據(jù)右圖來回答:經(jīng)數(shù)小時后,U型管A、B兩處的液面會出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假設:①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動;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氣和溫度變化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氣體)()
A.A處上升,B處下降B.A、B兩處都下降
C.A處下降,B處上升D.A、B兩處都不變
4.下列文字表達式表示的是化合反應的是()
A.銅綠——→氧化銅+二氧化碳+水B.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C.雙氧水———→水+氧氣D.二氧化碳+水—→碳酸
5、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不屬于同種物質(zhì)的是()
A.水和冰B.二氧化碳和干冰C.冰和干冰D.氧氣和液氧
6、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檢查圖中裝置氣密性。當緩慢拉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長頸漏斗下端口有氣泡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內(nèi)有液體D.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
7、如圖所示,將一盆綠色植物放在一個密閉的裝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內(nèi),溶液上方充滿了氧氣,玻璃導管一端插入密閉的容器,另一端經(jīng)橡膠管與U型管相連,U型管中裝有一定量的水,兩側(cè)水面相平。將此裝置放在黑暗中24h后,U型管中兩側(cè)水面將出現(xiàn)高度差。
(1)U型管中(填“左”或“右”)側(cè)水面將上升;?
(2)U型管中兩側(cè)水面出現(xiàn)高度差的根本原因是:
(3)此實驗主要驗證了綠色植物的作用。
8、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欣同學在查閱資料獲知
NaOH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后,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
ABCD
試回答:
(1)A瓶內(nèi)溶液的作用是;
(2)B瓶內(nèi)溶液的作用是;
(3)D瓶內(nèi)溶液的作用是;
(4)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
奇妙的二氧化碳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奇妙的二氧化碳”,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第二章我們身邊的物質(zhì)
第三節(jié)奇妙的二氧化碳
學習目標:
1.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學會鑒別二氧化碳。
2.學會通過觀察實驗,從中歸納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質(zhì);
3.使學生理解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概念和特點。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2.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
教學難點:對兩種反應的理解和區(qū)別。
教學用具:燒杯,試管,導管,酒精燈,集氣瓶等
教學過程: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教師活動:講解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圖,講述溫室效應。
學生活動:說說你已經(jīng)知道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產(chǎn)生和消耗的途徑。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
二氧化碳是無色、無氣味的氣體。
實驗:將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桿上的右邊袋子中,觀察是否還保持平衡。
現(xiàn)象:不平衡,右邊向下傾斜。
說明:右邊比左邊重。
結(jié)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2.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二氧化碳有三態(tài)變化。二氧化碳滅火器中裝的是液態(tài)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臺人造云霧的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固態(tài)二氧化碳就是人們常說的“干冰”,雪花狀的。二氧化碳不經(jīng)過液態(tài)而直接變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
3.實驗:利用一瓶汽水講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現(xiàn)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說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動:向充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適量的水,蓋緊瓶蓋后振蕩,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塑料瓶癟了。
說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結(jié)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實驗:
現(xiàn)象: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加熱后紅色又變成紫色
提示:酸性物質(zhì)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
說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時生成了酸性物質(zhì)——碳酸,碳酸不穩(wěn)定,受
熱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二氧化碳+水
H2CO3CO2H2O
3、學生實驗: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吹氣,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澄清變渾濁
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的石灰水反應(常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反應式: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1)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一種新物質(zhì)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物質(zhì)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燒;
(3)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
判斷下列反應是化合反應還是分解反應:
鎂+氧氣氧化鎂木炭+氧氣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與人體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沒有毒性,但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正常含量時,對人體會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應注意通風換氣。在進入一些可能會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地方之前,應該檢驗那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看是否會威脅到人的健康。
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對人體的影響
1感到氣悶、頭暈、心悸
4~5感到氣悶、頭痛、眩暈
6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奇妙的二氧化碳
課題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課型
新課
本課題教時數(shù)
1課時
本教時為
第一課時
備課日期
年月日
教學
目標
知識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作用以及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意義。
3、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
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重點
難點
對策
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及有關(guān)實驗。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掌握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應的原理,通過對實驗的探討與研究培養(yǎng)學生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復習練習
【練習】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寫出有關(guān)的化學文字表達式。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的二氧化碳
【提問】人和其它動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氣體?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的是什么氣體?
小結(jié):
呼吸作用: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閱讀39、40頁,思考并回答:
二氧化碳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反應原理:
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條件:不必加熱
反應: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制的裝置:見圖
收的裝置: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
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演示】制取二氧化碳
觀察實驗要領
第頁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三、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一)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指導閱讀】第41頁,思考:
1、什么是干冰?有什么性質(zhì)?
2、干冰有什么用途?
思考并回答:
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易升華。
人工降雨;人造云霧(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1、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演示實驗】[實驗5—6]二氧化碳倒入燃有高低兩支蠟燭的燒杯中
觀察現(xiàn)象并思考:
1、該實驗說明了什么?
2、你猜想二氧化碳會有什么用途?觀察并記錄、回答問題:
蠟燭熄滅,并且低的先熄,高的后熄該實驗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并且密度大于空氣
可用于滅火
【指導閱讀】第44頁,思考、討論45頁“聯(lián)想和啟示”
小結(jié):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
討論并回答:
1、燈火試驗
2、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演示實驗】[實驗5—7]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并進行對比
觀察現(xiàn)象并說明該實驗可得出什么結(jié)論。
小結(jié):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產(chǎn)生碳酸。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演示實驗】加熱通二氧化碳的試管。
觀察現(xiàn)象。
小結(jié):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碳酸加熱二氧化碳+水
H2CO3=CO2+H2O
觀察并記錄:
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鹽酸和通入二氧化碳都變紅色。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產(chǎn)生酸在沸騰前就有氣泡產(chǎn)生,紅色液體又變?yōu)樽仙?/p>
第頁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指導閱讀】第43頁,思考:
1、什么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2、列舉一些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思考并回答:
1、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叫化合反應。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2、略3、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演示實驗】[補充實驗]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
小結(jié):二氧化碳可以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講解】這個反應可以用于鑒定二氧化碳。
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
石灰水變渾鞏固練習
【復習練習】
1、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氣體,最好選用和。
2、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正確方法是。3、檢驗集氣瓶中收集滿二氧化碳氣
體的方法是。
4、寫出下圖中A、B、C三處的現(xiàn)象
及有關(guān)反應文字表達式。板書設計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的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反應原理: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條件:不必加熱
反應:碳酸鈣+鹽酸
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
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三、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一)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易升華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1、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水碳酸
碳酸加熱二氧化碳+水
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3、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這個反應可以用于鑒定二氧化碳。
教后記
授課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