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2七年級語文下冊《春》知識點整理。
七年級語文下冊《春》知識點整理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宇注音。
朗潤yùn水漲zhǎng嫩nèn
宛wǎn轉應和hè撐chēng傘
2.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yùnniàng)醞釀鳥(cháo)巢
披(suō)蓑戴(lì)笠抖(sǒu)擻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鳥兒)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賣弄:炫耀。
(2)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烘托:襯托。
點撥: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
4.用恰當?shù)膭釉~填空。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
(4)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jAB88.COm
2.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貶的。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春》最后三段。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體裁)。
2.《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稱謂),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擴展閱讀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知識點整理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知識點整理
1.《春》朱自清
一、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后改名自清,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原籍浙江紹興,后定居揚州,故自稱“揚州人”。1923年發(fā)表長詩《毀滅》,震動詩壇。他的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有《背影》《歐游雜記》《你我》,文藝論著有《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綠》《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處南宋的志南和尚《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二、文本研讀
第一部分(1)盼春(反復和擬人的修辭)
第二部分(2-7)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8-10)贊春(三個比喻)
2、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辭?
開篇點題,總領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潑的感情基調(diào)。運用了反復和擬人的修辭,表現(xiàn)了對春天到來的急切盼望和喜悅之情。
3、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巴低档亍薄般@”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寫出不經(jīng)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驚喜之感。這樣寫是無意識、無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感情。
4、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六個動詞的連用,表現(xiàn)了人們在草地上的活動和感受,側面寫出了春草勃發(fā)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5、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擬人。寫出了春花爭春比美、竟相開放、互不相讓的動態(tài)。
6、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寫出了春花爭艷,萬紫千紅的景象。
7、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甜”從味覺上寫出了花的香味兒。想象,由實寫到虛寫,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實。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這一句從側面襯托出春花的竟相開放,萬紫千紅,香味濃郁。其中,一個“鬧”字不僅寫出了聲音,也寫出了情態(tài),可以使人聯(lián)想起蜜蜂嚶嚶嗡嗡,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碌著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爭春的氣氛,給人們呈現(xiàn)一幅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面。
9、‘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引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春風和煦的特點。“撫摸”一詞巧妙地表達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這是從觸覺的角度寫春風的柔和。
10、“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比喻、擬人,寫出春雨的細、密、多的特點?!靶笨棥薄氨煛毙蜗蟮膶懗隽溯p盈、迷蒙的特點。渲染了春雨的輕柔、濕潤。
11、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寫出雨中植物新而亮的特點,“逼你的眼”突出草之青,激發(fā)讀者的想象。
12、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這三句將視線由植物轉到人,從白天寫到傍晚。動靜結合,有動景,有靜景?!办o默”一詞最妙,運用擬人修辭,烘托出春雨中安靜和平的氣氛,營造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
13、“一年之計在于春”
這句俗語激勵人們抓緊大好春光,努力工作,奮發(fā)向上。
三、中心思想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fā)的動人景象。通過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五幅主要圖畫,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給加點的字注音
1.窠巢(kcháo)2.應和(hè?。?.稀疏(sh)4.蓑衣(su)
5.撫摸(fm)6.醞釀(yùnniàng)7.撐著傘(chngsn)8.賣弄(nòng)9.水漲(zhng)10.嗡嗡(wng)11.軟綿綿(mián)12.黃暈(yùn)13.落地(luò)14.薄煙(báo)15.趕趟兒(tàng)16.烘托(hng)17.花枝招展(zhozhn)18.繁花嫩葉(nèn)
五、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1.lng潤(朗)2.liáo亮(嘹)3.gbo(胳膊)4.wn轉(宛)
5.jìngmò(靜默)6.psudàilì(披蓑戴笠)7.呼朋yn伴(引)8.健zhuàng(壯)9.精神dusu(抖擻)10.hóu嚨(喉)
六、詞語積累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語文課本上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
2.wn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3.有意顯示、炫耀自己的本領。(賣弄)
4.一年的打算在春天就安排好。意思是,春是一年的開始,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一年之計在于春)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知識點整理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知識點整理”,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知識點整理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歸省xǐng憚dàn欺侮wǔ攛cuān掇duo鳧fú水篙gāo櫓lǔ撮cuō
棹zhào楫jí行háng輩點撥:注意多音字“省”“行”等字的讀音。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委實:實在。
(2)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依稀:隱隱約約。
(3)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自失:(聽得出神)忘了自己。
3.用恰當?shù)脑~語填空。
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
點撥:所填詞語是表現(xiàn)開船的一系列動作的動詞。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社戲》選自《吶喊》,體裁是短篇小說。
詞語積累:P111注釋1;P112注釋3、6;P114注釋2、4、5;P115注釋1、6;P118注釋2;P119注釋2-4;P120
注釋3-4.
1.重點段:P115第10-13段
(1)環(huán)境描寫:具體描寫的景物
(2)描寫角度:聽覺、嗅覺、觸覺、視覺(具體景物)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確還以為船慢。(第11段)①
比喻、擬人;②寫出了劃船之快和“我”看戲心情的急切。
(4)“我”的心理變化:輕松-急切-陶醉
2.人物性格:雙喜(聰明機靈、考慮周到、辦事果斷)、六一公公(善良淳樸、熱情好客)
七年級語文下冊《狼》知識點整理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狼》知識點整理》,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下冊《狼》知識點整理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窘(jiǒng)眈(dān)瞑(miacute;ng)尻(kāo)黠(xiaacute;)隧(suigrave;)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綴行甚遠綴:連接,這里是緊跟的意思。
(2)一狼仍從從:跟從。
(3)兩狼之并驅如故故:舊,原來。
(4)恐前后受其敵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5)顧野有麥場顧: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
(6)弛擔持刀弛:放松,這里指卸下。
(7)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樣。
(8)目似瞑瞑:閉眼。
(9)意暇甚意:神情,態(tài)度。
(10)屠暴起暴:突然。
(11)又數(shù)刀斃之斃:殺死。
(12)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13)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覺。
(14)狼亦黠矣黠:狡猾。
二、重點句子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2.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而兩只狼仍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屠戶處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擊。
4.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屠戶于是奔過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拿起屠刀?br>
5.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6.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
7.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8.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
三、文學常識
《狼》選自《聊齋志異》,作者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