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7-16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學會記事》教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學會記事》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學會記事》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知識回顧、樣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將事件敘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過寫作練習、交流總結(jié)等方式,掌握將事件敘述得生動具體的方法,寫好事情的經(jīng)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知識回顧、樣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將事件敘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過寫作練習、交流總結(jié)等方式,掌握將事件敘述得生動具體的方法,寫好事情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掌握將事件敘述得生動具體的方法,寫好事情的經(jīng)過。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任務驅(qū)動法、啟發(fā)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并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ab88.cOM
1.本節(jié)課會運用任務驅(qū)動的方式,講練結(jié)合,幫助學生掌握將事件敘述清楚明白、生動具體的方法。
2.寫作部分相對獨立,又要與閱讀教學相互配合,本課充分利用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所選材料立足教材及課外名著,促進閱讀與寫作的結(jié)合。
3.寫作素材為電視劇《西游記》中劇情,一方面學生較為熟悉,方便寫作;另一方面,寫作內(nèi)容有意思,能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
4.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自主思考、寫作、交流,教師適當點撥,授之以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計活動,話語導入
導語:入學以來,我們一直認真觀察、體驗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記錄生活的豐富多彩。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是我們在寫作之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學們在記事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希望大家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能有所提高。
同學們,你們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嗎?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完成一個任務,就是將電視劇《西游記》中的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情節(jié)用文字呈現(xiàn)出來。
【設計意圖】明確本課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活動,引入新課。
(二)觀看劇情,列情節(jié)思路
1.學生觀看86版電視劇《西游記》第3集中孫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園,偷吃仙桃的情節(jié)(時長:5分33秒)??赐旰螅埻瑢W們先列出寫作的情節(jié)思路。
注:
本集主要內(nèi)容為“大圣鬧天宮”:太白金星奉玉帝之命前往花果山招安孫悟空,封他作齊天大圣。玉帝擔心孫悟空閑游生事,便派他看守蟠桃園。王母娘娘蟠桃會沒有邀請孫悟空,惹怒了他。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天兵天將與之展開激戰(zhàn),但無法降伏他。最后太上老君將悟空帶回,投入八卦爐中,用三味真火燒煉。不料猴王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盛怒之下,打上靈霄寶殿。
學生觀看的視頻是截取的本集中一個較完整的情節(jié):玉帝被告知孫悟空整日閑游,與眾仙稱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園(時長:33秒);入園后,土地神為孫悟空介紹仙桃的神奇功效(時長:3分13秒);孫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時長:2分05秒);吃完仙桃悟空變成一個仙桃睡去(時長:17秒)。
【設計意圖】確定寫作的情節(jié)思路,將事件講完整,將經(jīng)過講清楚。
2.通過展示、交流,發(fā)現(xiàn)所呈現(xiàn)的問題。
3.通過回顧六要素知識,及分析《散步》情節(jié)作為樣例,使學生能列出理想的情節(jié)思路。
(1)知識回顧。
我們在記敘事件時,最基本的一點是把事情講清楚,這就要求下筆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想清楚,并條理清晰地表達出來。
寫清楚是記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寫出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首先,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時空內(nèi)發(fā)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fā)生的事情,其意義和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因而往往有交代的必要;其次,事件的“起因”(事件是怎樣引起的)如不交代清楚,就會令人產(chǎn)生疑惑,不明就里;再者,“經(jīng)過”是事件的主體,是敘述的重心,要重點寫,寫詳細些;最后,“結(jié)果”是事件自然而然的收束,沒有它整個故事就是不完整的。當然,貫穿故事過程的主人公必不可少。
(2)分析課文樣例。
《散步》情節(jié)
4.再次列出情節(jié)思路。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學會記事》教學設計
學生再次列出故事的情節(jié)思路,并互相交流、完善。
教師預設: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學會記事》教學設計
(其中有些還可細分,如:偷吃仙桃時,孫悟空先在樹下摘吃,后來又脫掉冠服跳上樹吃。)
5.教師小結(jié):我們在記事時,為了它的完整性,就要思考事件的要素。同時,也要想想事情的經(jīng)過有幾個主要階段,并將這些材料按一定順序組織起來,這樣,我們的敘事才能清楚明白。
【設計意圖】通過兩種方式提示學生記事要以清楚、明白為基礎(chǔ),并為寫作任務搭起框架,繪出“主干”。
6.完成寫作:請同學們依據(jù)所列情節(jié)思路,完成故事的寫作。
(三)探究方法,實現(xiàn)“具體、生動”
1.通過交流、展示,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的敘事過于概括,難以吸引讀者的問題。指出:敘事過程中,僅僅是能夠把事情講明白還遠遠不夠,如果想讓故事吸引人,使人愛讀,則需要展開重要情節(jié),詳述事情經(jīng)過。
2.探討方法。
請同學們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用文字把這些情節(jié)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引人入勝?
預設:為事件的主干“添枝加葉”:將桃的樣子、悟空垂涎欲滴的樣子、偷桃時的不安心理、吃桃時的貪婪模樣等細節(jié),做細致刻畫。要多角度全方位關(guān)注所寫對象的信息:顏色、姿態(tài)、質(zhì)地、容貌、神情、服飾、地點、種類等,一定程度而言,我們傳遞的信息越豐富,表達就越具體。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尋找方法,初步做到具體生動。
3.修改作品。
請同學們再次觀看一遍視頻,然后,對所寫作品加以修改,使之生動、具體。寫完后請同學們互相交流探討。
【設計意圖】運用方法,加以實踐。
4.總結(jié)方法。
教師巡視,查看同學們的寫作情況,將精彩的地方記錄下來,作為后面方法講解的示例,并結(jié)合《西游記》原著中的精彩細節(jié)描寫來總結(jié)方法。
預設:(1)恰當?shù)男揎椪Z(如:“熟透了的”大桃;大圣“一個翻身”躍上樹)
(2)具體可感的詞語(如:孫悟空“摘”下一個桃子,不如孫悟空“拽”下一個桃子具體可感)
(3)修辭手法(如:原著中作者寫到:“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左右樓臺并館舍,盈空常見罩云霓”,這就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桃林之美、仙桃的誘人刻畫得如在目前。)
(4)側(cè)面描寫(如:“看著碩大的桃子,聽著土地公公講桃子的神奇功效,孫悟空饞得要命”,不如“看著碩大的桃子,聽著土地公公講桃子的神奇功效,孫悟空兩眼放光、口水直流,手不自覺地直往桃子上伸?!焙笠痪鋸膫?cè)面呈現(xiàn)出孫悟空饞的模樣,生動具體。)
【設計意圖】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加以實踐的基礎(chǔ)上,補充方法,讓學生進一步做到敘事生動、具體。
(四)課堂總結(jié)
初一階段,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記事的能力,今天我們通過完成寫作任務,主要學習了兩點:首先要做到敘事完整、條理清晰、講述明白。第二,在敘事過程中要做到具體生動、引人入勝。希望同學們將今天所學內(nèi)化為能力,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中去。
(五)布置作業(yè)
1.用本課所總結(jié)的方法將自己的課堂習作做出修改,使之完善,并完成故事的寫作。(注意:敘述完整清楚、條理清晰、具體生動。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
2.做課本第二單元的寫作實踐練習一。
下面這段文字記事過于簡單,讀起來讓人興味索然,請你幫作者“添枝加葉”,把它寫得豐滿、生動一些。
那天放學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傷,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心疼,囑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3.在自己的觀察筆記中選擇一篇記事的文章加以修改,要求同作業(yè)一。
(注:作業(yè)一必做,作業(yè)二和作業(yè)三可任選其一)
延伸閱讀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學會記事》教案分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學會記事》教案分析
一、訓練目標
初一的學生雖然在小學接受過幾年的作文訓練,但真正規(guī)范地訓練寫敘事的作文,可能機會不多。對照本次作文訓練任務,我將本次習作訓練的目標定為:
1.學會圍繞中心完整清楚地敘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處理好敘事的詳略,了解敘述的順序。
2.培養(yǎng)寫真情實感的寫作作風,記真事,說真話,抒真情。
二、教學創(chuàng)意
很多學生提到作文就搖頭嘆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總不能得高分,久而久之,對作文產(chǎn)生畏懼心理。從平時的學生習作和考場作文看,很多學生的作文失分有一個共同原因,即粗略概述:既沒有真情實感,無病呻吟,也沒有交代必要的要素,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更缺乏細節(jié)描寫,讀后感覺空洞無物,至于作文技巧就更不用說了。讓學生明白寫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把事情寫清楚,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作文的“技術(shù)含量”,應成為初中老師尤其是初一老師必修的課題。另外,課文永遠是最好的作文教材。本次作文教學,我注重引導學生從已學課文入手,讓學生明白:錘煉語言,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感染讀者。
三、教學流程
本次教學,我分三個流程進行: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摘取了一位學生的月考反思,使得我的課堂導入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在指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不帶任何任務,不給學生任何壓力,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
(二)知識講練:掌握寫作要求
葉對陶先生說過,教學最忌諱按部就班,中規(guī)中矩;陶行知先生也說,教學的最高境是不等學生反應過來,知識就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學生的大腦。
學生閱讀完材料后,我以聊天的方式引入:“我很欣賞這段文字,他不僅寫了事,還告訴了我他的一段心路歷程。但仔細再讀,我又發(fā)現(xiàn)他沒有寫好。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看似閑聊,實則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引出學會記事的第一個要求:把事情寫清楚。在復習記敘文的要素后,我歸納整理出交代清楚事情的方法:交代要素,詳寫經(jīng)過,并進行實踐訓練一:交代清楚事情。結(jié)合學生的交流,
接著,我順著同學們改動后的文字,引出學會記事的第二個要求:寫出真情實感。并從選材真實、融入情感兩個方面加以指導,并進行實踐訓練二:寫出感情。
課文永遠是最好的作文教材。在講解學會記事的第三個要求前,我引用《秋天的懷念》的關(guān)鍵詞句回顧這些句子是怎樣表達感情并感染讀者的。
在學生交流后,我歸納總結(jié)方法:選詞貼切,表意動人,進行實踐訓練三:修改語言。
至此,學會記事的三個基本要求便在老師的講,學生的議和練中完成教學。其中前兩個基本要求的實踐訓練是選用的文段,后一個要求的實踐訓練選用的是一篇完整的學生作文。由段到篇,難度逐漸加深,符合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三)流程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能力提升:學習敘事技巧。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兩個內(nèi)容:記敘的順序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
由于時間有限,并且這兩個內(nèi)容沒有作為本節(jié)課的訓練目標,因此,我只是浮光掠影式地點撥提醒。
四、課后反思
短短的四十五分鐘里,能夠完成設計的教學流程,我甚感欣慰;但細細一想,突然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足之處,如寫作這一重要活動沒有在課
堂上具體落實,對學生的評價也欠靈活。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揚長避短,和我的學生們一道,在語文的天地里馳騁、翱翔!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貓》教案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貓》教案
一導入:(配樂朗誦)
瓦片上好冷啊,每天我都得蜷縮著身子,即便這樣,風還是呼呼地圍著我轉(zhuǎn)。我好想回家,可又害怕主人的木棒。我看見別的小貓依偎在自己主人的懷里,淚水一下子濕潤了我的眼眶……
二人眼看貓
(一)一看貓的故事,看看這幾只貓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污澀(wsè):骯臟不光滑的意思
紅綾(líng):一種紅色絲織品
慫恿(sngyng):鼓動別人去做某事
悵(chàng)然:不愉快的樣子
蜷(quán)伏:彎著身體窩著
悲楚:悲傷凄楚
懲(chéng)戒:通過處罰來警戒
妄(wàng)下斷語:胡亂地說出斷定的話
第一只貓:從隔壁家抱來的貓后來病死了
第二只貓:從舅舅家要來的貓最終被人抱走了
第三只貓:流浪到家的貓被主人懷疑吃了鳥,被棒打,最終冤死
看貓結(jié)論:襯托讓故事更感人
(二)二看貓的特點
第一只:很活潑
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潑
第三只:不活潑,天生憂郁,懶惰
看貓結(jié)論: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細致描繪
(三)三看人對貓的情感態(tài)度
第一只:喜愛一縷的酸辛
第二只:寵愛悵然、憤恨好久不養(yǎng)貓
第三只:不太喜歡若有若無自責、難過永不養(yǎng)貓
看貓結(jié)論: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
三貓眼看人:
(一)三只貓眼中的其他人
三妹:愛我們,但更愛漂亮的我們的人
周家的丫頭:冷漠,對我們不聞不問的人
抓貓的人:自私自利,給我們帶來痛苦的人
其他的人:不大喜歡我們的人
(二)三只貓眼中的“我”
喜歡我們,并且是我們悲劇的見證者
不太喜歡我,還冤枉我,他的武斷直接造成我的悲劇
四人眼看人:
(一)我們應怎樣看待文中的“我”
面對一只被自己傷害的小貓,也許很多人會不以為然??墒恰拔摇眳s愧疚,懺悔,深深自責。這種自省精神是一種道德
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二)看看作者
鄭振鐸(duó)(1898-1958)
著名文學史家,文物考古學家、作家。原名木官,字警民。筆名西諦、鄭源新、落雪。他把文學比作“人生的鏡子”,主張文學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他創(chuàng)辦的《兒童世界》作為“五四”后誕生的第一本兒童文藝周刊,曾一掃當時少兒期刊成人化的弊病,為我國現(xiàn)代兒童讀物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看看其他有良知的人
我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巴金《小狗包弟》
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楊絳《老王》
“我那時打過所謂的‘資本家’,當時打得并不重,可由于種種原因,那人3天后就死了。我到現(xiàn)在都一直想著這事,一直感到很愧疚,所以要不斷做好事?!?br>
——著名演員濮存昕沉重地說
就是要把自己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作家盧梭談寫《懺悔錄》的目的
五小結(jié)
和諧世界
人眼看人人可欽可敬
貓眼看人人可靠可依
人眼看貓貓可愛可憐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鳥》教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鳥》教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鳥》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對鳥的喜愛。在品讀重點段落關(guān)鍵詞句的基礎(chǔ)上,加深作者對愛鳥深意的理解。
2.感悟重點段落中關(guān)鍵詞句對表達中心的作用,并結(jié)合全篇內(nèi)容完整表述文章的中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品讀重點段落的關(guān)鍵詞句,理解作者愛鳥的深意。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段落對表達中心的作用,完整表述中心。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默讀法、賞讀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問題的設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體會作者的情感。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和對作者情感的把握是通過默讀和回答“思考探究”中二、三兩題來完成。
2.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fā)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小學時我們學過馮驥才的《珍珠鳥》,文中的“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實秋的《鳥》,體會本文帶給我們的感悟。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感知學習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作者對鳥的情感是怎樣的?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作者的這種情感?
預設:喜愛。1、3、4段。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3、4段,思考作者愛鳥的哪些方面?
預設:愛鳥的聲音和形體。
教師明確:文章開宗明義上來就寫“我愛鳥”,在3、4段作者直接表達了對鳥聲音和形體的欣賞、喜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從作者情感的角度設計問題,直接從3、4段切入,感受字里行間描寫對鳥的喜愛之情。
(三)內(nèi)容探究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教師質(zhì)疑或?qū)W生質(zhì)疑,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1.第1段寫“我愛鳥”,然后接著3、4段寫可以嗎?寫第2段有什么作用呢?
預設:可以,總分結(jié)構(gòu),3、4段具體寫喜愛的原因。不可以,作者既然加第2段肯定有意圖的。
引導學生思考:第2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
明確:內(nèi)容──胳膊上的鷹失去神氣,籠子里的鳥苦悶。
重點品讀:“羽翮不整地蜷伏著”“哪有半點兒瞵視昂藏的神氣”“優(yōu)待”“撞頭碰壁”“僅次于”“僅優(yōu)于”。寫籠子里的鳥的苦悶,為了引出后面寫自由的鳥兒的可愛,反襯鳥的自由快樂。
2.默讀第5段,你在讀第5段的時候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呢?
預設:“這愛好是很單純的,我對鳥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怎樣理解?
引導思考該段寫了什么──有人由杜鵑聯(lián)想到故事,產(chǎn)生情感;我對杜鵑的客觀介紹;那人聽了介紹再幻不出詩意;我想文學作品中的鳥都是詩人的幻想,與鳥不相干。
明確:“單純”指喜歡鳥本來的樣子,喜歡客觀存在的鳥?!盎孟搿敝赴炎约旱闹饔^感受或情感強加在鳥的身上,讓鳥賦予某種意義。
教師強調(diào):第5段是對3、4段的一個補充,作者喜歡鳥的原生態(tài),不喜歡把自己的感受加之于鳥的身上。
3.請同學們快速默讀6、7段,能不能找到兩段的中心句?
預設:鳥有時給人悲苦。
提問:作者悲苦的是什么?
明確:小鳥經(jīng)不住料峭的寒風栽死,麻雀啄食干枯葉子。麻雀在檐下的煙突旁取暖,喜鵲不知逃到哪里,鴿子少見在天空打旋,聽見寒鴉鼓噪、鴟梟怪叫。
教師強調(diào):作者在第6段中悲的是鳥的處境,沒有生存能力的鳥或被凍死或被餓死,作者因此而悲。
重點品讀:“不再容易”“也不再容易”“只是”“也很少看見”“偶爾”“再令人觸目”“不忍看”等詞語。
提問:第7段中的重點詞語是想表達什么呢?
預設:鳥的生存現(xiàn)狀──越來越少,遠離人類。
教師強調(diào):鳥失去生存能力已經(jīng)讓作者感到悲苦,但鳥失去自由更令作者觸目驚心。至此收束全文,那作者到底想表達什么中心呢?
教師根據(jù)學生概括的情況點評,并出示示范: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不僅滿懷喜悅愛自然界鳥的聲音、形體,愛自由自在的鳥,更充滿悲苦地展現(xiàn)了自然界失去生存能力、失去自由的鳥的悲慘之狀,這份悲苦更是作者對鳥兒們最深沉的愛,這份愛更驚心、更震撼!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第2、5、6、7段的作用,學習從不同角度去表達情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中心。
(四)布置作業(yè)
1.布置檢測練習。
參考文本素材“鳥檢測練習”。
2.2014年7月,河南鄭州大一學生閆嘯天暑假期間,和朋友王亞軍,在鄰居家門口掏了一窩小鳥共12只。然后,閆在網(wǎng)上兜售。后來兩人因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非法獵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逮捕并被判10年有期徒刑。對此,你怎么看?寫一段話表明觀點并闡釋理由,不少于200字。
【設計意圖】1.基礎(chǔ)檢測練習。2.通過本課的學習正確認識生活中的事件,把感悟化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