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31八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復習資料。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八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復習資料”,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復習資料
21《與朱元思書》
(1)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作者描寫水時,抓住了水的清,急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征
.(3)文中從側面表現(xiàn)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表現(xiàn)全文中心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作者抒寫了自己身臨其境的內(nèi)心感受。
.(5)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句中的寒樹是什么意思?(密而綠的樹,讓人看了產(chǎn)生寒意.)為什么用寒樹來稱樹?(寒字突出了山樹的濃密,樹葉綠得發(fā)暗,產(chǎn)生寒意.這樣寫突出了觀景者的心理感受,更易產(chǎn)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6)文章在寫山水之奇異時著重從視覺落筆的句子是: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7文章在寫山水之奇時,寫聽覺感受的語句又是哪寫呢?(泉水激石~~猿則百叫無絕.)
(8)文章怎樣寫山之奇異的?(夾岸高山~~千百成峰)說說這樣寫的好處:(以動寫靜,使靜止的景物富有動感生動形象的描繪出兩岸山勢的陡峭和壯美)
22《五柳先生傳》
1寫出文中描寫五柳先生家貧的句子: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宴如也。
2五柳先生的稱呼從何而來?(宅邊有五柳樹)
3五柳先生的吃,住,穿是怎樣的?(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4五柳先生的生活態(tài)度如何?(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5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我們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性格特點:淡泊名利,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6文中寫陶淵明歸隱形象的總體勾勒的句子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23《馬說》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有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xiàn)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xiàn)“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3表明平庸淺薄的統(tǒng)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運用設問句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于常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yōu)榱丝桃獾淖非笸昝?,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yōu)橹z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18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9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有喻指,
“千里馬”指人才。“伯樂”指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食馬者”愚妄淺薄封建的統(tǒng)治者。
24《送東陽馬生序》
1、作者寫自己年輕時學習上的艱苦情景主要寫的內(nèi)容有:艱苦的學習過程和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
2、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表現(xiàn)了什么?勤奮學習的謙虛求學的態(tài)度。
3、圍繞“嗜學”二字寫了哪兩件事?借書之苦。求教之難。
4、“卒獲有所聞”這里的“聞”指什么?得到知識,明白道理。
27《岳陽樓記》-----范仲淹(宋)
①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作者寫本文的原因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③表現(xiàn)洞庭湖“勝狀”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④前人之述備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賢今人詩賦。
⑤“遷客騷人”覽物之情有兩種:悲和喜;作者認為覽物之情應該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樓也中的“斯樓”是指“岳陽樓”。
⑦“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二、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
⑧本文中能表現(xiàn)作者闊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⑨在句子“是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
⑩《岳陽樓記》中最能表達作者政治見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⑾、句子“微斯人,吾誰與歸”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⑿、“遷客騷人”抒發(fā)“覽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二、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
28《醉翁亭記》------歐陽修(宋)
1.全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樂”字貫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醉翁亭命名的緣由是: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4、“醉翁之意不在酒”現(xiàn)在通常用來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解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寫山間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寫山間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歸而巖穴暝;
6、照應“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7、寫春景的句子是:野芳發(fā)而幽香;
8、第三段寫游瑯琊山的情形,寫了四個場面: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
9、表現(xiàn)禽鳥樂的句子是: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10、對聯(lián):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以天下為憂。
⒀、從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個成語:水落石出。
⒁、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擴展閱讀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文言文復習資料
文言文復習資料
《晏子使楚》
1、概括本文的內(nèi)容:
2、《晏子春秋》是一部記載的著作。
3、如何評價晏子和楚王?
4、文中“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5、當楚王最后說:“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時,他會有怎樣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呢?請發(fā)揮想象寫出來。
6、列舉歷史上有名的愛國使者。
7、解釋黑體字的含義:
(1)晏子將使楚(2)謂左右曰
(3)習辭者(4)今方來
(5)坐盜(6)酒酣
(7)詣王(8)齊人固善盜乎
(9)葉徒相似(10)其實味不同
(1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12)非所與熙也
(13)反取病焉(14)縛者曷為者也
(15)吏二縛一人詣王(16)晏子避席對曰
17)楚王聞之吾欲辱之
嬰聞之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8、解釋下列句子:
1)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2)吾欲辱之,何以也?
3)(何為者也?何坐?)
4)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5)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6)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人琴俱亡》
1、曹植的一首《七步詩》也是寫兄弟關系的,工整地默寫出來。
2、同是兄弟,曹植,曹丕和子敬子猷截然不同,你能用兩個成語來形容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3、《學案與測評》相關練習
4、解釋黑體字的含義:
1)俱病篤2)何以都不聞消息
3)語時了不悲4)便索輿來奔喪
5)子敬素好琴6)便徑入坐靈床上
7)弦既不調(diào)8)因慟絕良久
9)月余亦卒10)擲地云
5、翻譯下列句子:
1)“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闭Z時了不悲。
2)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3)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diào)。
4)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資料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資料
《海燕》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填空:《海燕》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____________》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在俄文里,“海燕”一詞含著“____________”之意。高爾基的代表作有自傳體三部曲、、和長篇小說以及劇本《小市民》等。
2.音字互填
(1)給加點字注音。
翡()翠飛沫()膽怯()
呻吟()掠起()蒼茫()
(2)依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chǔn笨飛cuàn火yàn
蜿yán寂mòzhèn怒
3、破折號的用法有:A.表示后面是解釋說明部分;B.表示語意的轉折或躍進;C.表示聲音的延長;D.表示兩個破折號之間是解釋說明部分;E.表示強調(diào);F.表示后面是引文。試問:下面各句中的破折號各屬哪種用法?將答案填寫在括號內(nèi)。
(1)……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2)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
(3)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
(4)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
(5).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
(6)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ǎ?br>
(7)——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ǎ?br>
4.判斷下面的各種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nèi)畫“√”,錯誤的畫“×”。
(1)《海燕》是一首散文詩。散文詩屬于詩的范疇,它形式是散文,而意境、情趣、節(jié)奏像詩。()
(2)《海燕》的作者高爾基是蘇聯(lián)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
(3)高爾基的代表作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長篇小說《母親》以及劇本《小市民》等。()
5、比喻與象征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說它們有聯(lián)系,是因為:比喻,喻體和本體之間有相似點;象征,象征體(或象征義)和本體之間也有相似點。說它們有區(qū)別,是因為:比喻和象征分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而象征則是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從具體運用上來說,比喻主要表現(xiàn)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話或幾句話;而象征主要表現(xiàn)在篇章上,它往往是一段、幾段乃至全篇。二者的作用也不一樣:比喻的目的是把事物說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便于人們理解和感受;象征是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去表現(xiàn)人的品質或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目的是激發(fā)人們的感情,使人們深刻地認識這些本質特征。我們學過的《白楊禮贊》、《松樹的風格》、《井岡翠竹》都用了象征手法。
(1).《海燕》也用了象征手法,分別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①.海燕——
②.海鷗、海鴨、企鵝——
③.烏云、雷鳴、閃電——
④大海、波浪——
⑤.暴風雨——
2.本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聪铝斜扔骶洌诰浜蟮睦ㄌ杻?nèi)注明是明喻、暗喻還是借喻,并用“”標出本體,用“”標出喻體,在比喻詞下加“·”。
①.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②.狂風緊緊地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③它飛舞著,像個精靈。()
④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窗?,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摔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云,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1.作者滿懷激情,塑造了“海燕”這一形象,感情朗讀,根據(jù)你的理解,談談“海燕”的象征意義。
2.文中的詞語概括海鷗、海鴨、企鵝的本質特點是什么?寫這些海鳥對寫海燕有什么作用?
3.結合海燕的象征意義,具體說說“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句話的含義。
4.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變化為背景,塑造了海燕這一戰(zhàn)斗者的偉大形象。試問,文中幾次描繪了這種情景?試用準確的語言概述。
附加:著導讀訓練之《水滸傳》:
1.水滸傳》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___小說。
2.《水滸傳》中共有_______將,天罡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
3.《水滸傳》是以________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________的生動故事,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暴露了_______________,歌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滸傳》中冒充李逵攔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______
5.《水滸傳》中從最初占據(jù)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漢聚齊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___位.他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滸傳》中堅決反對招安的將領:______,_____.主張招安的將領:_____,_____.
7.朝廷中是_____擺下“連環(huán)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漢中______最后破了“連環(huán)馬”。
8.《水滸傳》中的108將個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征鮮明的外號。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豹子頭指的是___,宋江因俠義好施又被稱為_____,李逵因魯莽而勇猛被稱為_____。(4分)
《海燕》同步練習
一、狠抓基礎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卷集()翅膀()飛竄()膽qiè()shēnyín()
懸yá()fěi翠()號叫()婉yán()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呻吟:
②它笑那些烏云,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號叫:
③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
膽怯:
3.對下列句子使用修辭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海燕像黑色的閃電。
②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
③它深信,烏云是這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
A.比喻比喻反復擬人B.比喻擬人反復擬人
C.擬人擬人擬人比喻D.比喻比喻擬人擬人
4破折號的用法有以下幾種:a.解釋說明b.插說c.話題轉換d.聲音的延長請寫出下列句中破折號的用法。
①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②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
5.填空。
《海燕》是_______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________的結尾部分,原題為________。
6.續(xù)寫句子。
綠色推開了春天的門,雷雨推開了夏天的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強攻閱讀
(一)課內(nèi)精段閱讀
語段一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①——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②——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③——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④——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①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②只有那高傲的海燕,能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7.選段描繪了一幅________的畫面。
8.選段用________手法突出海燕的形象。群鳥感到了風暴的先兆,________、________,把恐懼________到大海深處。海燕像黑色的閃電,________、________烏云、大海之間。
9.在海燕的叫喊聲里,我們聽到了什么?
。
10.文中四個破折號的作用是()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A.表示解釋說明B.表遞進
C.表示音節(jié)的停頓或延長D.表轉折
11.這段文字是從什么方面表現(xiàn)海燕堅定、無畏、自豪樂觀的精神的?
12.對畫橫線句子提取主干
(二)課外美文閱讀
丁香賦
每當冰雪消融,一股細細的清香立刻浮滿北國冰城,是丁香選擇了哈爾濱,還是哈爾濱選擇了丁香?問花花不語,天地間都在感嘆著花與城的奇緣。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丁香開?!碑敶猴L尚未完全驅走哈爾濱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綻滿枝頭,如霞如煙,哈爾濱的春天實在是太短暫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個夢,與哈爾濱的春天交相輝映,有了丁香花,哈爾濱的春天就變得芳香四溢,美倫美奐。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陽島,冬天的冰雪,是每個哈爾濱人心中的摯愛。幾十萬株丁香裝點著哈爾濱的街道、公園、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數(shù)不清的小花匯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帶白,白中映粉,遠遠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這情景給寒冬里走過來的人以張力,創(chuàng)造的熱情,想象的馳騁。
丁香,花香襲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氣最為濃郁了,倘若你漫步街頭,往往是還沒有看見花,香氣已先沖入鼻中,一代代的哈爾濱人就是在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夢想自己的未來。
丁香在我國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它給中國的文化平添了無限秀色。
古時,有許許多多關于丁香的傳說,說丁香是“神樹”,它能給人帶來幸福。
歷代的文人墨客,又為丁香留下了許多名篇:
“五月丁香開滿城,芬芳流蕩紫云藤”。
李商隱則用“芭蕉不展丁香潔,同向春風各自開”的詩句,描述情人的思戀之心。
哈爾濱人把丁香作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們情感的寄托,審美的移情,更是對生命價值的一種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頑強,能綻放在北緯45度線上,深得哈爾濱人的寵愛。
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緊緊地抓住土地,纖細的枝桿,勁健地支撐著一簇碩大的花冠,抵御著北方的風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濃香馥郁花飛全城;深秋,濃綠的葉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嚴冬,它那無葉的枝條也在孕育著一個春天的花潮。
哈爾濱人對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獨特的精神風貌,她聚小而成大氣,抗艱難而爭上游,堅韌、頑強,生機勃勃。
丁香是哈爾濱人精神的寫照,丁香是北國歷史的見證,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叢,把北國冰城裝點得分外嬌嬈。
丁香是哈爾濱人的摯愛,哈爾濱是丁香永久的家園。
(選自中央電視臺《電視散文精品》作者:張福海)
13.閱讀全文,說說作者贊美丁香花是為了贊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丁香開?!笔歉鶕?jù)________寫的《_________________》中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改寫而成。
15.作者根據(jù)什么說丁香“給中國的文化平添了無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處。(任選一句)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就是到了嚴冬,它那無葉的枝條也在孕育著一個春天的花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丁香花、太陽島、冰雪是哈爾濱人心中的摯愛,重慶的山茶花、黃角樹、山城夜景、朝天匯流等也是重慶人心中的摯愛。請你選擇具有重慶(含郊縣)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寫一段話,抒發(fā)自己的喜愛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課內(nèi)文言字詞歸納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課內(nèi)文言字詞歸納
一、通假字:
1.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杜c朱元思書》
2.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杜c朱元思書》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yǎng)。《馬說》
4.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恶R說》
5.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恶R說》
6.其真無馬邪“邪”:通“耶”,嗎?!恶R說》
7.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端蜄|陽馬生序》
8.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端蜄|陽馬生序》
二、古今異義:
例句實詞古義今義
任意東西《與朱元思書》東西向東向西泛指人或事物
鳶飛戾天者《與朱元思書》戾到達罪過
經(jīng)綸世務者《與朱元思書》經(jīng)綸籌劃,治理比喻規(guī)劃、管理政治的才能。
每有會意《五柳先生傳》會意對書中內(nèi)容有所領會領會別人沒明白的意思
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以為把……作為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等一樣等待
媵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序》湯熱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嘗趨百里外問《送東陽馬生序》趨奔趨向
三、詞類活用:
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名詞作狀語):向東或向西。
2.風煙俱凈(形容詞用作動詞):消散、散盡。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動詞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
4.負勢競上,互相軒邈。A(名詞用作動詞):向上生長。
B(形容詞用作動詞):(爭著往)高外;指(爭著往)遠處。
5.橫柯上蔽(名詞作狀語):向上邊。
6.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停息,平息。
7.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形容詞用作動詞);(詳細地)知道。
8.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形容詞用作名詞):親戚舊友。
9.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形容詞用作動詞):使……樂。
10.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形容詞用作動詞):辱沒,受屈辱。
11.一食或盡粟一石。(形容詞用作動詞):吃完。
12.策之不以其道。(名詞用作動詞):鞭策(用鞭子打),驅使。
1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數(shù)詞用作動詞):行千里。
14.食之不能盡其材。(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盡,竭盡。
15.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名詞用作動詞):掛在腰間(腰間掛著)
16.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名詞用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17.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名詞用作動詞):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