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實驗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8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化學實驗部分)。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高中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化學實驗部分)》,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化學實驗部分)“化學實驗”知識模塊
1、銀氨溶液、氫氧化銅懸濁液、氫硫酸等試劑不宜長期存放,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
2、實驗室抽取氧氣完畢后,應先取出集氣瓶,再取出導管,后停止加熱。
3、品紅試紙、醋酸鉛試紙、pH試紙、石蕊試紙在使用前必須先用蒸餾水潤濕。
4、用標準鹽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時,所用錐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潤洗。
5、為防止揮發(fā),濃氨氣、氫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6、濃H2SO4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水沖洗,再用干燥布擦凈,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7、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為12.00,則其中所盛液體體積大于13.00mL。
8、準確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堿式確定管。
9、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10、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實驗溫度計水銀位置(測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酚醛樹脂、乙酸乙酯制備與水解、糖水解)。
11、滴定時,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錐形瓶,邊滴邊振蕩,眼睛注視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12、稱量時,稱量物放在稱量紙上,置于托盤天平的右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中。
13、試管中注入某無色溶液密封,加熱試管,溶液變紅色,冷卻后又變無色。確定溶液成分。
14、一種試劑可以鑒別甲苯、氯仿、已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純堿溶液。
15、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醋酸時,通常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終點顏色由橙變黃。
16、除去蛋白質(zhì)溶液中的可溶性鹽可通過鹽析的方法。
17、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所用的蒸餾水應預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氣。
18、試管、蒸發(fā)皿、坩堝、錐形瓶等儀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
19、所謂硅膠,即硅酸膠體。硅膠變色為物理變化[CoCl2?H2O(藍色)COCl2?6H2O(紅色)]。
20、飽和純堿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鹽析法分離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_mol·L-1·min-1、V(SO3)= mol·L-1·min-1;
(5)已知單質(zhì)硫的燃燒熱為296KJ·mol-1,計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ㄒ笥嬎氵^程)。
相關推薦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有機化學部分)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有機化學部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有機化學部分)
“有機化學”知識模塊
1、羥基官能團可能發(fā)生反應類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縮聚、中和反應。
2、最簡式為CH2O的有機物:甲酸甲酯、麥芽糖、纖維素。
3、分子式為C5H12O2的二元醇,主鏈碳原子有3個的結(jié)構(gòu)有2種。
4、常溫下,pH=11的溶液中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的104倍。
5、甲浣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的反應產(chǎn)物有4種。
6、伯醇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類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與C3H8O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最多可得到7種有機產(chǎn)物。
8、分子組成為C5H10的烯烴,其可能結(jié)構(gòu)有5種。
9、分子式為C8H14O2,且結(jié)構(gòu)中含有六元碳環(huán)的酯類物質(zhì)共有7種。
10、等質(zhì)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燒時,所耗用的氧氣的量由多到少。
11、棉花和人造絲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學穩(wěn)定性較好,其單體是不飽和烴,性質(zhì)比較活潑。
13、酯的水解產(chǎn)物可能是酸和醇也可能是酸和酚;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種。
14、甲酸脫水可得CO,CO在一定條件下與NaOH反應得HCOONa,故CO是酸酐。
15、應用水解、取代、加成、還原、氧化等反應類型型均可能在有機物分子中引入羥基。
16、由天然橡膠單體(2-甲基-1,3-丁二烯)與等物質(zhì)的量溴單質(zhì)加成反應,有三種可能生成物。
17、苯中混有已烯,可在加入適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18、由2-丙醇與溴化鈉、硫酸混合加熱,可制得丙烯。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適量氫溴酸除去。
20、應用干餾方法可將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離出來。
21、甘氨酸與谷氨酸、苯與萘、丙烯酸與油酸、葡萄糖與麥芽糖皆不互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氣、活性炭、粗氨氣、石炭酸、CCl4、焦爐氣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23、苯酚既能與燒堿反應,也能與硝酸反應。
24、常溫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與水互溶。
25、利用硝酸發(fā)生硝化反應的性質(zhì),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纖維。
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機物X,水解生成兩種不含支鏈的直鏈產(chǎn)物,則符合題意的X有7種。
27、1,2一二氯乙烷、1,1一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熱分別分別生成乙炔、丙炔、苯炔。
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環(huán)氧以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縮聚生成有機玻璃。
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鹽、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都能生成銀鏡反應。
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p)褪色。答案
1.對。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縮聚(醇、酚、羧酸)、中和反應(羧酸、酚)2.錯。麥芽糖、纖維素不符合3.對。4.錯。10-45.錯。四中有機物+HCl共五種產(chǎn)物6.錯。醇類在一定條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醛類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7.對。六種醛一種烯8.對。9.對。注意-CH3和-OOCH六元碳環(huán)上取代有4種10.對。N(H)/n(O)比值決定耗氧量11.對。棉花、人造絲、人造棉、玻璃紙都是纖維素12.錯。單體是不飽和鹵代烴13.錯。酯的水解產(chǎn)物也可能是酸和酚。14.錯。甲酸酐(HCO)2O15.對。水解、取代(酯、鹵代烴到醇)、加成、還原(醛到醇)、氧化(醛到酸)16.對。1,2;1,4;3;4三種加成17.錯。苯溶劑溶解二溴代己烷18.錯。2-溴丙烷19.對。取代反應20.錯。分餾21.錯。只有丙烯酸與油酸為同系物22.對。裂化汽油、裂解氣、焦爐氣(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堿反應)、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23.對。24.錯。苯酚常溫不溶于水25.錯。酯化反應制得硝代甘油、硝酸纖維26.對。酸+醇的碳數(shù)等于酯的碳數(shù)27.錯。沒有苯炔28.錯乙二醇取代生成環(huán)氧以醚,甲基丙烯酸甲脂加聚生成有機玻璃29.錯。蔗糖不能反應30.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元素化合物部分)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元素化合物部分)”,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元素化合物部分)
“元素化合物”知識模塊
1、堿金屬元素原子半徑越大,熔點也越高,單質(zhì)的活潑性越大。
2、硫與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有機酸則較難溶于水。3、在硫酸銅飽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濃硫酸產(chǎn)生白色固體。
4、能與冷水反應放出氣體單質(zhì)的只有是活潑的金屬音質(zhì)或活潑的非金屬單質(zhì)。
5、將空氣液化,然后逐漸升溫,先制得氧氣,余下氮氣。
6、把生鐵冶煉成碳素鋼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除去生鐵中除Fe以外各種元素,把生鐵提純。
7、雖然自然界含鉀特制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鉀肥滿足。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爾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時,都要用到熟石灰。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10、鐵屑溶于過量鹽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鋅,皆會產(chǎn)生Fe3+。
11、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飽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續(xù)通入CO2至過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13、大氣中大量二氧化硫來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燒以及金屬礦石的冶煉。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產(chǎn)生白色沉淀。
15、為了充公分利用原料,硫酸工業(yè)中的尾氣必須經(jīng)凈化、回收處理。
16、用1molAl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共有3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
17、硫化鈉既不能與燒堿溶液反應,也不能與氫硫酸反應。
18、在含有較高濃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紅裉色,但反應本質(zhì)有所不同。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鈉、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鈣等都與燒堿反應。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22、在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Ha、C6H5ONa等飽和溶液中通入CO2氣體,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續(xù)通入CO2至過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23、在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亞硫酸鈉與次氯鈉。
24、有5.6g鐵與足量酸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目為0.2NA。
25、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26、單質(zhì)的還原性越弱、則其氧化性越強。
27、下列物質(zhì)與水反應能產(chǎn)生可燃性氣體:電石、硫化鋁、紅熱的炭、過氧化鈉等。
28、單質(zhì)X能從鹽的溶液中置換出單質(zhì)Y,則單質(zhì)X與Y的物質(zhì)屬性可以是:
(1)金屬和金屬;(2)非金屬和非金屬;(3)金屬和非金屬;(4)非金屬和金屬。
29、H2S、HI、FeCI2、濃H2SO4、Na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氣中久置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zhì)。
30、濃硝酸、濃硫酸在常溫下都能與銅、鐵等發(fā)生反應。
答案:
1、錯。熔點遞減2.錯。低級有機酸易溶于水3.對。濃硫酸吸水性4.錯。Na2O2+H2O→O2↑5.錯。先制得氮氣余下液氧6.錯,降C%7.錯。自然界鉀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復雜硅酸鹽形式存在不溶于水8.對。9.錯。溶于HF溶液10.錯。碘水生成FeI211.錯。鈍化是化學性質(zhì)12.錯。Ca(ClO)2中繼續(xù)通入CO2至過量,白色沉淀消失13.對。14.對。NH4Cl+AgNO3+NaOH→Ag(NH3)2Cl,+HNO3:NH4NO3+AgCl↓2H2O17.錯Na2S+H2S=2NaHS18.對。Fe3++SCN(絡合反應)、S2-/I-(氧化還原反應)、AlO2-/CO32-/HCO3-(雙水解反應)19.對。活性炭(吸附,物理變化)、二氧化硫(可逆、不穩(wěn)定、化學反應)、氯水(氧化還原、不可逆)20.錯。重晶石不反21.錯。還原性:Fe2+Br-,F(xiàn)eCl2+Br2不共存22.錯。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白色沉淀,繼續(xù)通入CO2氣體,白色沉淀,繼續(xù)通入CO2至過量,白色沉淀消失23.錯。NaClO+SO2+H2O=H2SO4+NaCl24.錯。1molFe+HNO3等氧化性酸失去3mole-;1molFe+HCl等非氧化性酸失去2mole-25.對。如:HCLO4、稀硫酸不具有強氧化性26.錯。稀有氣體單質(zhì)不符合27.錯。水+過氧化鈉→O2:助燃,不可燃28.錯。(4)非金屬和金屬不可能29.錯。濃H2SO4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30.錯。濃硫酸在常溫和銅不發(fā)生反應。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基本概念基礎理論部分)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基本概念基礎理論部分)”,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
高三化學下冊高考復習知識點(基本概念基礎理論部分)
“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模塊
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鍵能越大,分子化學性質(zhì)越穩(wěn)定。
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都能從酸溶液中置換出氫。
4、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zhì)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層e-2的一定是金屬原子;目前金屬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可為1/2/3/4/5/6/7
6、非金屬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陰離子的還原性則較強。
7、質(zhì)子總數(shù)相同、核外電子總數(shù)也相同的兩種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
(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離子;(5)分子和離子;
(6)陰離子和陽離子;(7)陽離子和陽離子。
8、鹽和堿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堿;酸和堿反應一定只生成鹽和水。
9、pH=2和pH=4的兩種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與4之間。
10、強電解質(zhì)在離子方程式中要寫成離子的形式。
11、電離出陽離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12、甲酸電離方程式為:HCOOH=H++COOH-
13、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都是共價化合物。
14、一般說來,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的膠體微粒帶正電荷。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種數(shù)滿足2n2(n是自然數(shù))。
16、強電解質(zhì)的飽和溶液與弱電解質(zhì)的濃溶液的導電性都比較強。
17、標準狀況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與CO2中所含碳原子總數(shù)約為NA。
18、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9、納米材料中超細粉末粒子的直徑(1-100mm)與膠體微粒的直徑在同一數(shù)量級。
20、1molOH-在電解過程中完全放電時電路中通過了NA個電子。
21、同體積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依次減小。
22、碳-12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2,碳-12的摩爾質(zhì)量為12g/mol。
23、電解、電泳、電離、電化腐蝕均需在通電。
24、油脂、淀粉、蛋白質(zhì)、硝化甘油、苯酚鈉、乙烯、明礬、Al1S3、Mg3N2、CaC2等一定條件下皆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25、氯化鉀晶體中存在K+與Cl-;過氧化鈉中存在Na+與O-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26、將NA個NO2氣體分子處于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約為22.4L。
27、常溫常壓下,32g氧氣中含有NA。
28、構(gòu)成分子晶體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價鍵。
29、膠體能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幫膠體帶有電荷。
30、溶液的pH值越小,則其中所含的氫離子數(shù)就越多。
31、只有在離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陰離子。
32、原子晶體熔化需要破壞圾性鍵或非極性鍵。
33、液氨、液氯、液態(tài)二氧化硫等皆為非電解質(zhì)。
34、分子晶體的熔點不一定比金屬晶體低。
35、同一主族元素的音質(zhì)的熔沸點從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氫化納的熔沸點一定升高。
36、電解硫酸銅溶液或硝酸銀溶解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強。
37、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鈉離子有6個。
38、用1L、1mol/L、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膠體,生成NA個膠體微粒。
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e-結(jié)構(gòu)。
40、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少的金屬元素,一定比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它多的金屬元素活潑性強。
答案:
1.錯。NO22.對。如N2、HF等3.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金屬性弱的反應不明顯。氧化性酸也不能4.錯。如SiO2+NaOH/HF都能反應。5.錯。原子核外最外層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屬元素原子;目前金屬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可為1/2/3/4/5/6。最外層7e-的117好金屬元素明確沒分析6.對。7.錯。這幾組不行。(4)原子和離子;(5)分子和離子;(6)陰離子和陽離子;(7)陽離子和陽離子;8.錯。NaHSO4+NaHCO3=NaSO4+CO2↑+H2O;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9.錯。2H2S+H2SO3=3S↓+3H2O;HClO+H2SO3=HCl+H2SO410.錯。不溶于水的強電解質(zhì)、濃H2SO4等不寫成離子的形式11.錯。H2O12.錯??赡骐婋x、甲酸根離子HCOO-13.錯。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zhì)14.對。15.對。注意n不是周期序數(shù)16.錯。強電解質(zhì)溶解度小的飽和溶液、與弱電解質(zhì)的濃溶液由于電離不完全導電性都較弱17.對。18.錯。V=m?ρ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正比19.對。20.對。4OH--4e-=2H2O+O2↑21.對。從電荷守恒角度理解較好22.對。注意對象:“碳-12”23.錯。電解、電泳需在通電條件下才能進行,電泳為物理變化;電離不需通電、物理變化;電化腐蝕產(chǎn)生電流24.錯。乙烯不水解25.錯。過氧化鈉中Na+與O22-為2∶1,在石英中存在Si、O原子還有雜質(zhì)元素26.錯。降溫,NO2向N2O4方向移動27.錯。SiO2中沒有分子28.錯。稀有氣體晶體中的微粒沒有共價建29.錯。膠粒帶有電荷30.錯。體積不知。31.錯。電解質(zhì)水溶液中也有32.對。33.錯。液氯不是非電解質(zhì)34.對。如金屬汞熔點很低35.錯。氫化物的熔沸點也一定升高,考慮氫鍵36.錯。以銅作陽極,溶液的酸性要減弱37.錯。12個38.錯。生成膠體微料大大小于NA個39.錯。HF、SF6中,所有原子不都滿足最外層8e-結(jié)構(gòu)40.錯。過渡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都是1-2e-。
高三化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知識點總結(jié)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關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高三化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知識點總結(jié)》,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高三化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知識點總結(jié)
1.儀器的洗滌
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內(nèi)壁上附著的水膜均勻,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試紙的使用
常用的有紅色石蕊試紙、藍色石蕊試紙、pH試紙、淀粉碘化鉀試紙和品紅試紙等。
(1)在使用試紙檢驗溶液的性質(zhì)時,一般先把一小塊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試紙的中部,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判斷溶液的性質(zhì)。
(2)在使用試紙檢驗氣體的性質(zhì)時,一般先用蒸餾水把試紙潤濕,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試紙放到盛有待測氣體的導管口或集氣瓶口(注意不要接觸),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氣體的性質(zhì)。
注意:使用pH試紙不能用蒸餾水潤濕。
3.藥品的取用和保存
(1)實驗室里所用的藥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遵照有關規(guī)定,保證安全。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注意節(jié)約藥品,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按最少量取用:液體1~2mL,固體只需要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余的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nèi)或交由老師處理。
(2)固體藥品的取用
取用固體藥品一般用藥匙。往試管里裝入固體粉末時,為避免藥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試管傾斜,用盛有藥品的藥匙(或用小紙條折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塊狀的藥品可用鑷子夾取。
(3)液體藥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體時可用膠頭滴管吸取;取用較多量液體時可用直接傾注法。取用細口瓶里的藥液時,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標簽對著手心),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使液體緩緩地倒入試管。注意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傾注液體時,應用玻璃棒引流。
(4)幾種特殊試劑的存放
(A)鉀、鈣、鈉在空氣中極易氧化,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應放在盛有煤油的廣口瓶中以隔絕空氣。
(B)白磷著火點低(40℃),在空氣中能緩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揮發(fā),需盛放在磨口的細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蓋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盛放在磨口的廣口瓶里。
(E)濃硝酸、硝酸銀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貯放在陰涼處。
(P)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且易在空氣中變質(zhì),應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無色細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緊,不能用玻璃塞。
4.過濾
過濾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劑的雜質(zhì)的方法。
過濾時應注意:
(1)一貼:將濾紙折疊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斗內(nèi)壁。
(2)二低:濾紙邊緣應略低于漏斗邊緣,加入漏斗中液體的液面應略低于濾紙的邊緣。
(3)三靠: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燒杯的尖嘴應與玻璃棒緊靠;玻璃棒的底端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zhí)庉p靠;漏斗頸的下端出口應與接受器的內(nèi)壁緊靠。
5.蒸發(fā)和結(jié)晶
蒸發(fā)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體或使溶質(zhì)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jié)晶是溶質(zhì)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jié)晶的原理是根據(jù)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fā)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析出晶體。加熱蒸發(fā)皿使溶液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外濺。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jié)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6.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1)液體混合物蒸餾時,應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緣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使之與被冷卻物質(zhì)形成逆流冷卻效果才好。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zhì)的沸點。
7.升華
升華是指固態(tài)物質(zhì)吸熱后不經(jīng)過液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利用某些物質(zhì)具有升華的特性,可以將這種物質(zhì)和其它受熱不升華的物質(zhì)分離開來,例如加熱使碘升華,來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zhì)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并且溶劑易揮發(fā)。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1)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劑依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蕩。
(2)振蕩時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頸部,并用食指根部壓緊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時用手指控制活塞,將漏斗倒轉(zhuǎn)過來用力振蕩,同時要注意不時地打開活旋塞放氣。
(3)將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后進行分液,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9.滲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紙、玻璃紙等)使膠體跟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分離的方法。常用滲析的方法來提純、精制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