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知識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5《位置》知識點。
作為一位剛入職不久的新任教師,在授課上的經驗比較少。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位置》知識點”,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位置》知識點
【認識上、下】
體會上、下的含義:從兩個物體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處的物體,下是指在低處的物體。
【認識前、后】
體會前、后的含義:一般指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背對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前后位置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
從而得出:確定兩個以上物體的前后位置關系時,要找準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相對的前后位置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
【認識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為標準,確定左邊和右邊。右手所在的一邊為右邊,左手所在的一邊為左邊。
重點:在確定左右時,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觀察者的左右為準。
【練習題】
★▲■★▲■★▲■▲★▲★▲▲■▲★★▲★▲
1、上面的圖形中,最左邊的是什么_____,最右邊的是什么_____。
2、上面的圖形中,右邊第五個是什么_____,左邊第八個是什么_____。
★▲■★▲■★▲▲
▲■▲★▲★■■★(實用文書網 WEI508.cOm)
3、上面的圖形中,上面的一行右邊是什么圖形_____,下面的一行最左邊的是什么圖形_____。
【參考答案】
★▲■★▲■★▲■▲★▲★▲▲■▲★★▲★▲
1、上面的圖形中,最左邊的是什么__★_,最右邊的是什么__▲__。
2、上面的圖形中,右邊第五個是什么__★__,左邊第八個是什么__▲___。
★▲■★▲■★▲■
▲■▲★▲★■■★
3、上面的圖形中,上面的一行最右邊是什么圖形__■__,下面的一行最左邊的是什么圖形__▲__。
精選閱讀
一年級上冊《位置與順序》知識點歸納
一年級上冊《位置與順序》知識點歸納
【知識點】:
1、注意用前、后等詞語描述物體的順序與描述物體的準確位置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2、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這個答案不唯一,不僅僅有一個松鼠,還有兔子、烏龜和蝸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讓學生會用前、后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關系)
【知識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2、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關系)
【知識點】:
1、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系。
2、能在情境中體會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進一步再體會:兩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們所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對著面,他們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綜合應用)
【知識點】:
綜合運用前面三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物品的位置與順序的描述活動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位置與順序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位置與順序
前后(前后的位置關系)
【知識點】:
1、注意用前、后等詞語描述物體的順序與描述物體的準確位置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2、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這個答案不唯一,不僅僅有一個松鼠,還有兔子、烏龜和蝸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讓學生會用前、后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關系)
【知識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2、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關系)
【知識點】:
1、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系。
2、能在情境中體會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進一步再體會:兩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們所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對著面,他們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綜合應用)
【知識點】:
綜合運用前面三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物品的位置與順序的描述活動
【課后練習題】
1、(1)小花是左邊數(shù)起的第()個,右邊數(shù)起的第()個。(2)左邊數(shù)起的第6個,就是右邊數(shù)起的第()個,這個小朋友是()。(3)丁一的左邊是(),右邊是()。(4)從右數(shù)起,丁一是第9個小朋友,這一排一共有()個人。
2、猜猜。我在2的前面,我是(),我比2少1,我是()我在5的后面,我是(),我比5多3,我是()我在6和8的中間,我是()從左數(shù),草莓排第4,一共有()個水果從右數(shù),西瓜排第3,一共有()個水果
《梅花》知識點復習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梅花》知識點復習”,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梅花》知識點復習
【原文】
qiángjiǎoshùzhīméi
墻角數(shù)枝梅,
línghándúzìkāi
凌寒獨自開。
yáozhībúshìxuě
遙知不是雪,
wèiyǒuànxiānglái
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yǎng)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xiàn)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xiàn)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fā)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p>
【練習題】
一、解釋。
1.凌寒:________。
2.遙:________。
3.為有:________。
二、注音。
()()()
梅花墻角高墻
()()()
城墻凌寒凌晨
三、根據(jù)意思,寫出詩句。
1.墻邊角落里的幾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開出了雪白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遠遠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解釋。
1.凌寒:冒著寒冷。
2.遙:遠遠的。
3.為有:因為有。
二、注音。
(méihuā)(qiángjiǎo)(gāoqiáng)
梅花墻角高墻
(chéngqiáng)(línghán)(língchén)
城墻凌寒凌晨
三、根據(jù)意思,寫出詩句。
1.墻邊角落里的幾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開出了雪白的花朵。
答: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2.遠遠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答: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編籮筐》知識點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編籮筐》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編籮筐》知識點
【原文】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在延安。那時,我還是個孩子。
伯伯、叔叔、阿姨,有的種地,有的紡紗,都忙著搞生產。我們這些孩子也待不住了,心想,能編幾個籮筐也好哇。
我們從山上砍來柳條,可是不知道怎么個編法。正在這時候,朱德總司令來了,他問我們:“你們砍這么多柳條是想編籮筐吧?要不要我來當老師,教你們編籮筐?”
“要,要!”我們高興得跳起來。
朱總司令笑呵呵地動起手來,我們圍著他邊看邊學。朱總司令編得又快又好。
這天,我們每個人都編了一個籮筐,編得不好??墒侵炜偹玖顓s表揚我們:“不錯,不錯,學得挺快嘛!”
從那以后,行軍、打仗,不管走到哪里,我們一有空就給老鄉(xiāng)們編籮筐。一編籮筐,我們就想起和朱總司令在一起的日子。
【字詞學習】
字:搞、待、砍、編、教、跳、圍、挺
詞:延安、紡紗、籮筐、表揚
【重點句子】
1.伯伯、叔叔、阿姨,有的種地,有的紡紗,都忙著搞生產。我們這些孩子也待不住了,心想,能編幾個籮筐也好哇。
2.我們從山上砍來柳條,可是不知道怎么個編法。正在這時候,朱德總司令來了,他問我們:“你們砍這么多柳條是想編籮筐吧?要不要我來當老師,教你們編籮筐?”
3.這天,我們每個人都編了一個籮筐,編得不好。可是朱總司令卻表揚我們:“不錯,不錯,學得挺快嘛!”
4.從那以后,行軍、打仗,不管走到哪里,我們一有空就給老鄉(xiāng)們編籮筐。一編籮筐,我們就想起和朱總司令在一起的日子。
【主要內容】
《編籮筐》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朱總司令教“我們”編籮筐的故事,表達了朱總司令對孩子們的關心和愛護。
【練習題】
一.把下面的漢字和對應的音節(jié)連起來。
產朱還叔些
shūzhūxiéháichǎn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且組詞。
方——()——()少——()——()
分——()——()亢——()——()
三、選擇詞語填空。
繁忙急忙
1、媽媽的工作很()。
2、聽說單位有事,爸爸()穿上衣服跑出門去。
【參考答案】
一.把下面的漢字和對應的音節(jié)連起來。
產朱還叔些
chǎnzhūshūháixié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且組詞。
方——(旗)——(紅旗)辶——(忙)——(急忙)
亻——(佳)——(佳人)忄——(情)——(情感)
三、選擇詞語填空。
繁忙急忙
1、媽媽的工作很(繁忙)。
2、聽說單位有事,爸爸(急忙)穿上衣服跑出門去。
《臥薪嘗膽》知識點
《臥薪嘗膽》知識點
原文
勾踐之圍會稽也,嚼然嘆曰:“各終于此乎?”種曰:“湯系夏臺,文王囚麥里,晉重斗奔翟,齊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觀之,何速不為福乎?”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②女志會稽之恥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織,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賓客,贓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譯文
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中,他長嘆道:“我在這里完了嗎?”文種說:“商場曾被關押在夏臺,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晉文公重斗(曾遭攙言)出奔翟國,齊桓公小白避亂到苔國,他們最終建立了霸業(yè),由此看來,(憂患)為什么就不能轉化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踐返回國土,于是親身經歷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膽放在座位旁,坐處臥處抬頭就看到苦膽,吃飯也嘗苦膽,常自語:“你忘了會稽失敗的恥辱了嗎?”他親自去耕種,他夫人親自織布,吃飯不放肉,不穿有兩種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禮待賢士,厚待賓客,救濟貧窮的人家,慰問死者的家人,與百姓一樣勞苦。
知識點
1、這是一篇中國歷史故事。課文敘述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zhàn)勝敗的故事,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后轉敗為勝,吳王夫差非常驕傲,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被越國滅掉。表現(xiàn)了越王勾踐勵志圖強的精神。同時告訴我們只有艱苦奮斗,發(fā)奮圖強,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2、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膽。
理解“受盡屈辱”: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3、會用“建議”造句。例: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學習上的建議。
4、由這篇課文可以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課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6、你覺得越王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參考:越王是個忍辱負重、發(fā)奮圖強的人。我想說:越王,我很佩服你。
理解詞語
1.“臥薪嘗膽”: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膽。
2.理解“受盡屈辱”: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3.用“建議”造句。
例: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學習上的建議。
4.由這篇課文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課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6.你覺得越王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參考:越王是個忍辱負重、發(fā)奮圖強的人。我想說:越王,我很佩服你。
《臥薪嘗膽》閱讀試題
(1)造句。
請求:
建議:
(2)閱讀第四自然段,填空。
①用“”畫出寫“臥薪”的句子;用“---------”畫出寫“嘗膽”的句子。
②越王勾踐這樣刻意折磨自己,是為了。
(3)再讀短文,回答問題。
①會稽之戰(zhàn)的結果怎樣?
②越王是怎樣對待失敗的?吳王是怎樣面對勝利的?
《臥薪嘗膽》閱讀答案
(1)爸爸答應了我們的請求,星期日帶我們去春游。
老師表揚了我們,說我們的建議很好。(答案不唯一)
(2)①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
②提醒自己不忘敗兵會稽的恥辱,努力重振越國。
(3)①越國失敗了,越王和夫人一起到吳國給吳王當奴隸。
②越王刻意折磨自己,不忘敗兵恥辱,努力翻身;吳王驕傲自滿,輕敵。(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
《游山西村》知識點
《游山西村》知識點
游山西村原文
宋代: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注釋
⑴臘酒:臘月里釀造的酒。
⑵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足:足夠,豐盛。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⑶山重水復: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艷。
⑸簫鼓:吹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
⑹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⑺若許:如果這樣。閑乘月:有空閑時趁著月光前來。
⑻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叩(kòu)門:敲門。
中心思想
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流溢著喜悅、摯愛的感情。詩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這樣的民風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鄉(xiāng)居閑散的思想感情。詩人陶醉于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里,表現(xiàn)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舍的情感。詩人在語調極其自然親切的詩句中向人們展示了農村自然風景之美、農民淳樸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練習題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臘酒渾()雞豚()叩門()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豐年留客足雞豚。()
(2)從今若許閑乘月。()
3、填空:
《游山西村》選自,作者,字,號,(朝)著名詩人。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4、全詩緊扣一個字,按推移展開敘述。
5、首聯(lián)寫出了什么內容?
6、古風存一句用來贊美農民的什么品格?
7、本詩中哪兩句流傳最廣?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請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
8、柳暗花明寫出了自然美景,請問:①為什么用暗來形容柳、用明來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傳下來成為一個成語,它現(xiàn)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húntúnkòu
2、(1)小豬(2)閑游
3、《劍南詩稿》陸游務觀放翁南宋
4、游時間
5、寫出了豐收的年景和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農民服飾的簡樸盛贊他們性格的淳厚質樸。
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
8、①柳色深綠,所以用暗;花光艷麗,所以用明。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現(xiàn)轉機,看到希望。
《拉薩的天空》知識點
《拉薩的天空》知識點
1.這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的散文,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課文中插圖上的建筑叫“布達拉宮”。
2.拉薩為什么被稱為:“日光城”?
答:因為拉薩全年無霧,陽光充足。
3.課文中贊美拉薩天空的詞語有:湛藍、透亮、純凈、明潔、藍晶晶。
4.拉薩:日光城重慶:山城昆明:春城哈爾濱:冰城蘇州:姑蘇城南京:石頭城濟南:泉城
5.體會語句:“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這是一種夸張的寫法,拉薩由于地勢與天空更近,更能讓人感覺到天空的藍,仿佛拉薩的一切都被藍所浸潤、包容,更能讓人感受到觸手可及的境地?!稗湟慌跛{天可以洗臉”則進一步描繪了藍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6.“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說說此句運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什么?
答:句子用“白云和藍天”“草地和藍天”對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藍”。
7.背誦全文。尤其是最后一段。
《運算律》知識點匯總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運算律》知識點匯總》,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運算律》知識點匯總
1、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乘,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三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乘,它們的積不變。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
使用時機:
當幾個數(shù)相乘時,如果其中兩個數(shù)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就可以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可以改變乘法運算中的順序。數(shù)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加法運算時也有結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個數(shù),那么加法結合律表示為:(a+b)+c=a+(b+c)
2、認識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他們的位置,積不變,這叫乘法交換律。如用字母a、b表示兩個數(shù),那么乘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
1)上述規(guī)律可推廣到更多個數(shù)相乘。如:125×4×8×25=(125×8)×(25×4)=1000×100=100000
2)加法運算時也有交換律,如用字母a、b表示兩個數(shù),那么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
3)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得一些運算簡便。50+7+40+9=(50+40)+(7+9)=90+16=106
練習題
1.用簡便方法計算。
584+289+416=()7×8×4×125=()4×17×2536×15=()
2.選一選。
(1)250×320的簡便算法是()。
A.250×300×20
B.250×4×80
C.25×8×40
(2)37×25×40=37×(25×40),這個算式是運用了()。
A.乘法結合律
B.乘法交換律
C.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3.水果市場運來23車蘋果,平均每車有50箱,平均每箱有20千克,水果市場一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用簡便方法計算。
584+289+416=(1289)7×8×4×125=(28000)
4×17×25=(1700)36×15=(540)
2.選一選。
(1)250×320的簡便算法是(B)。
A.250×300×20
B.250×4×80
C.25×8×40
(2)37×25×40=37×(25×40),這個算式是運用了(A)。
A.乘法結合律
B.乘法交換律
C.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3.水果市場運來23車蘋果,平均每車有50箱,平均每箱有20千克,水果市場一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答:20×50×23=23000(千克)
《有趣的發(fā)現(xiàn)》知識點
《有趣的發(fā)現(xiàn)》知識點
【原文】
一百多年前,英國有位著名的科學家叫達爾文。
有一次,達爾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去考察。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復觀察比較,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島上經常刮大風,那些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別大的,因為能頂?shù)米〈箫L,也生存了下來??蓱z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去頂不住大風,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漸消失了。
這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對達爾文后來的科學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字詞學習】
字:乘、捉、刮、淹、趣
詞:著名、考察、考察、奇怪、可憐、消失、研究
【重點句子】
1.有一次,達爾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去考察。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2.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復觀察比較,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島上經常刮大風,那些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別大的,因為能頂?shù)米〈箫L,也生存了下來??蓱z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去頂不住大風,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漸消失了。
【主要內容】
《有趣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達爾文在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發(fā)現(xiàn)了島上的昆蟲翅膀都不同,沒有翅膀的昆蟲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翅膀特別大的能頂?shù)米〈箫L,也生存了下來,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去頂不住大風,便逐漸消失了。
【練習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tèbiébǐjiàorónɡyìyuánlái
()()()()
shēnɡcúnyánjiūzhújiànfāxiàn
()()()()
二、比一比,再組詞。
現(xiàn)()較()鳥()容()
觀()效()島()究()
【參考答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
tèbiébǐjiàorónɡyìyuánlái
(特別)(比較)(容易)(原來)
shēnɡcúnyánjiūzhújiànfāxiàn
(生存)(研究)(逐漸)(發(fā)現(xiàn))
二、比一比,再組詞。
現(xiàn)(現(xiàn)在)較(比較)鳥(小鳥)容(容易)
觀(觀察)效(效率)島(島嶼)究(研究)
《小鎮(zhèn)的早晨》知識點
《小鎮(zhèn)的早晨》知識點
★原文★
桃園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個小鎮(zhèn),交通工具只有小船。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時,木船的櫓聲,把小鎮(zhèn)喚醒。
小鎮(zhèn)的早晨是安靜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閃爍著一片片銀鱗。河水清得透明,靜靜地和街道并行穿過小鎮(zhèn)。沿街得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兩座拱形得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鎮(zhèn)兩頭。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從河上輕輕飄過。船駛遠了,淡船工哼的小調,還在河上輕輕蕩漾。
小鎮(zhèn)的早晨又是熱鬧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歡鬧的海洋里。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的隨著人群向前走。沿街擺滿了各種蔬菜、水果和土特產:那剛從地里拔下來的小白菜、油菜,還帶著晶瑩的露珠,鮮嫩嫩的;那剛從河里捕來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水靈靈的;還有雪白的小羊、長毛兔、大鵝......真叫人目不暇接。賣東西的人一張張淳樸的臉上帶著微笑,熱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紹著自己的產品。
小鎮(zhèn)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學生背著各色書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學,婦女提著裝滿新鮮蔬菜的籃子從集市上回來,街道兩旁賣早點的店鋪不停地招呼著過往行人。河對岸移動著一條彩色的人流,那時去工廠上班的農家姑娘。她們衣著鮮艷,步態(tài)輕盈。這兒盛產蠶繭,但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地買來。如今,這里辦起了自己的繅絲廠、絲織廠、服裝廠。小鎮(zhèn)在變化,小鎮(zhèn)在前進!
★字詞★
江南水鄉(xiāng)、小鎮(zhèn)、櫓聲、安靜、霞光、閃爍、銀鱗、透明、各式各樣、遙遙相對、船駛、輕輕蕩漾、熱鬧、擺滿、海洋、蔬菜、晶瑩、露珠、鮮嫩、目不暇接、淳樸、忙碌、蹦蹦跳跳、新鮮、招呼、輕盈、絲綢、繅絲
★重點句子★
小鎮(zhèn)的早晨是安靜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閃爍著一片片銀鱗。河水清得透明,靜靜地和街道并行穿過小鎮(zhèn)。
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歡鬧的海洋里。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的隨著人群向前走。沿街擺滿了各種蔬菜、水果和土特產:那剛從地里拔下來的小白菜、油菜,還帶著晶瑩的露珠,鮮嫩嫩的;那剛從河里捕來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水靈靈的;還有雪白的小羊、長毛兔、大鵝......真叫人目不暇接。
河對岸移動著一條彩色的人流,那時去工廠上班的農家姑娘。她們衣著鮮艷,步態(tài)輕盈。這兒盛產蠶繭,但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地買來。
★練習題★
一、讀拼音,寫詞語。
qiáodòngbǎidòngbádiàoqìyóusīguā
()()()()()
二、帶著問題來讀書。
1.桃源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個小鎮(zhèn),課文圍繞小鎮(zhèn)的早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方面特點來寫的。
2.下面的句子中,________表達了對小鎮(zhèn)新貌的贊美之情。
A.小鎮(zhèn)的早晨是安靜的B.小鎮(zhèn)的早晨又是熱鬧的
C.小鎮(zhèn)的早晨更是忙碌的D.啊,多美的小鎮(zhèn)的早晨
三、對號入座填詞語。
安靜寂靜寧靜
1.上課鈴響了,教室里()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2.天亮了,()的山村又開始喧鬧起來了。
3.大街上白天車水馬龍,夜晚則非常()。
★參考答案★
一、橋洞擺動拔掉汽油絲瓜
二、1.安靜的熱鬧的忙碌的2.D
三、1.安靜2.寂靜3.寧靜
來自:
《葡萄溝》知識點
《葡萄溝》知識點
原文
新疆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里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里制成葡萄干。陰房修在山坡上,樣子很像碉堡,四周留著許多小孔,里面釘著許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fā)掉,就成了葡萄干。這里生產的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字詞
吐魯番、葡萄溝、成熟、梯田、茂密、枝葉、展開、涼棚、維吾爾族、碉堡、架子、蒸發(fā)
重點句子
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fā)掉,就成了葡萄干。這里生產的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練習題
一、在下面紅色字的正確讀音上畫“√”。
1.吐魯番的葡萄很好(hǎohào)吃。
2.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熱情好(hǎohào)客。
3.葡萄里的水分(fēnfèn)蒸發(fā)掉,就成了葡萄干。
4.吐魯番的葡萄干十分(fēnfèn)有名。
二、比一比,組詞。
弟()各()皮()淡()夠()溝()
梯()客()坡()毯()狗()鉤()
三、讀拼音,擴詞
jìjiéyǔjìchūnjì
()()()
四、在()里填上合適的詞,把句子寫具體。
1.葡萄干有名。
()的葡萄萄干()有名。
2.葡萄掛在綠葉底下。
()的葡萄掛在綠葉底下。
3.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摘下葡萄。
()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摘下()的葡萄。
參考答案
一、1.hǎo2.Hào3.Fèn4.Fēn
二、弟弟各自皮毛淡水水溝
木梯客人山坡地毯狗皮鐵鉤
三、季節(jié)季雨春季
四、x疆非常
紫紅
熱情好客新鮮
來自:
《夜雪》知識點復習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夜雪》知識點復習”,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夜雪》知識點復習
【原文】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注釋】
⑴訝:驚訝。衾(qīn)枕:被子和枕頭。
⑵重:大的意思,指雪下的很大。
⑶折竹聲:指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響。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賞析】
詩中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致,立意不俗。試想,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難以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依次從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敘寫,一波數(shù)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這首小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全詩樸實自然,卻韻味十足;詩境平易,而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格。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四個太陽》知識點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四個太陽》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個太陽》知識點
【原文】
我畫了個綠綠的太陽,掛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園,到處
片清涼。
我畫了個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果園里果子熟了,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伙伴,請他們嘗嘗水果的香甜。
我畫了個紅紅的太陽,照亮冬天。陽光溫暖著小朋友凍僵的手和臉。
春天,春天該畫什么顏色呢?哦,畫個彩色的。因為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jié)。
【字詞學習】
字:綠、掛、熟、手、臉
詞:高山、田野、街道、校園、邀請、香甜、溫暖、顏色、季節(jié)
【重點句子】
1.高山、田野、街道、校園,到處
片清涼。
2.果園里果子熟了,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伙伴,請他們嘗嘗水果的香甜。
3.陽光溫暖著小朋友凍僵的手和臉。
4.畫個彩色的。因為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jié)。
【練習題】
、選擇
頂合適的遮陽帽吧。
道忙嘗甜暖
nuǎntiándàomángcháng
二、送
點回家。
!。,?
1.陽光溫暖著小朋友凍僵的手和臉()
2.春天()春天的太陽該畫什么顏色的呢()
3.祖國的大自然多美啊()
【參考答案】
、選擇
頂合適的遮陽帽吧。
nuǎntiándàomángcháng
暖甜道忙嘗
二、送
點回家。
!。,?
1.陽光溫暖著小朋友凍僵的手和臉(。)
2.春天(,)春天的太陽該畫什么顏色的呢(?)
3.祖國的大自然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