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中國的成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0第9課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9課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第9課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時間、地點、口號、領導者、主力、結果及其意義;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意義。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學會歸納課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愛國運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說出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共成立的關系;學會從圖片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青年表現(xiàn)出來的斗爭精神是極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重點和難點
重點: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難點:對五四精神和黨誕生意義的理解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jù)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以五四青年和黨的生日為切入點,導入本課。設計“為什么把每年五月四日作為我國的青年節(jié)?”激發(fā)學生探究“五四愛國運動”的動機。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原因、時間、地點、參加者、斗爭口號及領導者);
2、五四愛國運動的發(fā)展(斗爭中心、斗爭主力的變化);
3、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時間、地點、出席人員、會議的主要議程、歷史意義);
二、小組合作討論: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
2.陳獨秀沒有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書記?
三、老師強調:
1.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說其“徹底”是指斗爭的堅決性而言的,說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是因為:
①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歷史的政治舞臺,對斗爭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②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重要的領導作用;
③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社會主義已成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方向。
2.五四精神就是愛國精神。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
指導各小組合作將五四運動內容列成表格記憶。并將較好的表格進行展示。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
相關推薦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細心籌備教案課件中。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林艷麗(設計)本單元的內容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五四運動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本課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著重讓學生理解新舊民主革命的不同,五四運動的新特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等。簡述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理解五四精神。簡述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
1.知識要點:①掌握五四運動和中共一大召開的基本史實。②掌握五四運動的意義。③掌握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2.能力要求:①通過本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學會歸納課文的方法。②通過分析討論五四愛國運動發(fā)生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③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從圖片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通過本課學習,能使學生認識到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青年表現(xiàn)出來的斗爭精神是極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②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③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重點:①五四運動的過程和歷史意義。②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難點:①理解五四精神。②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③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
1課時
新授課
關于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圖片和影像資料。
課前準備:搜集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圖片和影像資料,設計PPT。
一、五四運動
導入設計:
教學導語:(教師)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都是青年,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青年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意味著無限的可能,并且我們還擁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日,什么節(jié)?(生答)五四青年節(jié)
播放《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本課新授:
1、五四運動的背景
n1914年,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爭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等組成的協(xié)約國,另一方是德國、奧匈帝國等組成的同盟國。設問:中國在大戰(zhàn)中參加了哪一方?(協(xié)約國)戰(zhàn)爭結果是哪方取得了勝利?(協(xié)約國)。
n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設問:戰(zhàn)爭結果是哪方取得了勝利?(協(xié)約國)。
n1919年,戰(zhàn)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展示PPT:巴黎和會會場
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播放視頻《五四運動的爆發(fā)》讓學生對五四運動有感官的認識。2、五四運動的發(fā)展及其經(jīng)過。通過展示圖片和圖表讓學生了解五四運動的發(fā)展過程的基本史實。學生在閱讀課文和聽講的基礎上得出與五四運動相關的信息有:(時間:1919年5月4日;地點:北京;參加者:北京大學等校學生;斗爭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發(fā)展:6月初,工人階級參加斗爭并起了巨大作用,上海成為運動中心。)3、五四運動的結果教師引導:下面,請同學們從課本上找出關于五四運動的結果的描寫。
學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設問:學生提出的斗爭口號哪些實現(xiàn)了?
答:內除國賊,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得出結論: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勝利。4、五四運動的意義及五四精神五四運動的斗爭對象是誰?(北洋軍閥政府和帝國主義列強)。斗爭的結果怎樣?(取得了初步的勝利)。正如毛澤東所說:“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封建主義?!睆氐仔跃腕w現(xiàn)在學生和工人們不向反動勢力低頭,堅決斗爭到底的精神。
在五四運動中起先鋒帶頭作用的是什么人?(青年學生)對斗爭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的是什么人?(是中國的無產階級)他們更有組織性、紀律性、革命性,并且罷工使工商業(yè)陷于癱瘓的狀態(tài)。使北洋軍閥的經(jīng)濟受到沉重的打擊。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運動的主力,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共產黨的成立作了組織上和思想上的準備。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了,為了弘揚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國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jié)。學習了這一課,你們認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學生以拳拳愛國之心發(fā)起了五四運動,他們希望中國走向獨立了進步,他們高舉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的偉大旗幟和封建勢力展開堅決的斗爭。五四精神可以概括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五四運動的先驅李大釗這樣說過“歷史上的事件與人物,是只過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但“此一回的演行,乃永久存在”。五四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教師導入:同學們,我們剛才在談到五四運動的意義時提到,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那么,除了五四運動以外,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還有哪些?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她的誕生有什么意義?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具體內容。
(一)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請同學們思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那么,她成立的階級條件應是什么?
學生回答: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政黨,她有自己的指導思想。那么請問,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時,她的思想基礎應是什么?結合五四運動的意義回答。
學生回答: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一個過程。請問她成立的組織條件是怎樣具備的?
學生回答:1920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想一下,這三個條件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五四以后,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中國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越來越多,出現(xiàn)了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因為工人在五四運動中發(fā)揮了主要作用,故他們開始到工人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促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這種結合又促進了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
3.教師小結:在上面三個條件都具備以后,共產黨的成立就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二)中共一大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4、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關于中共一大的內容,找出相關信息,并歸納一大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及其標志。
教師對中共一大的內容作一個簡單分析:(1)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xiàn)共產主義。從這一點上來看,一方面確立了黨的遠期奮斗目標,另一方面對黨成立后第一個奮斗目標的規(guī)定又不符合當時的國情。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由于中國革命的敵人力量是強大的,因此,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民族資產階級是團結的對象而不是革命的對象。如果把資產階級也當作主要敵人,無疑會增加革命的難度。從這一點上來看,一大是有局限的。(2)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shù)。如果不解決農民問題,革命就不會成功。因此,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忽視農民問題。
5、教師設問: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參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后思考:陳獨秀沒有出席中共一大,為什么會被選為中央局書記?請同學們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回答。
(學生回答)回答一:陳獨秀率先發(fā)動了新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是主要代表人物。
回答二:在五四運動中,陳獨秀是主要領導人之一,影響深遠。
回答三: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6、教師小結:正是這樣,因為他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的巨大影響,并且他是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fā)起者之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關于中共二大的楷體字部分。
教師分析:二大提出了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是中共對中國革命認識問題上的一個重大進步。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的成立。(三)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引用毛澤東的話:“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設問: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里?
1.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
2.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3.新的奮斗目標——一大提出實現(xiàn)共產主義,二大制定了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教師小結:正是由于中共制定了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的綱領,所以開始尋求與國民黨合作北伐,最終促成了國共第一次合作,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由此拉開了帷幕。五四運動:時間:1919年5月4日性質:反帝反封建
原因:中國的正當要求遭到巴黎和會的拒絕(取消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廢除二十一條)
兩個中心:北京(5月4日)、上海(6月)
斗爭方式: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結果: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意義: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
中共的誕生:標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開一大的代表: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何叔衡、李達一大的內容: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當前任務:組織工人階級,開展工人運動。黨的機構: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一大的意義: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
第11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11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11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單項選擇
1.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時間是()
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
2.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
A、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B、簽定“二十一條”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D、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3.在五四運動的后期運動的主力是()
A、青年學生B、知識分子C、無產階級D、市民商人
4.揭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zhàn)爭B、五四運動C、辛亥革命D、義和團運動
5.中國共產黨成立于()
A、1920年夏B、1921年7月C、1922年冬D、1923年7月
6.下列不屬于五四運動的勝利成果的是()
A、北洋軍閥釋放被捕學生B、撤消三個賣國賊的職務
C、廢除“二十一條”D、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7.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fā)與下列哪次國際會議有關()
A、華盛頓會議B、巴黎和會C、開羅會議D、德黑蘭會議
8.“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狈从车氖穼嵤?/p>
A、新文化運動B、五四運動C、護國運動D、護法運動
二材料解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材料二: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紗廠的中國工人首先罷工,……接著,機器、紡紗、印刷、公共交通、碼頭船塢等行業(yè)的工人相繼罷工。
請回答:
(1)料一中的口號出自哪一次運動這場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
(2)料一中的國賊主要指哪些人?
(3)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是指什么事?
(4)材料三看上述運動在6月以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5)為青年學生應該學習上述運動中學生、工人的一種什么精神?
2.閱讀下列材料: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他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
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目前利益計,引導工人們幫助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使工人和貧農與小資產階級建立成民主主義的聯(lián)合陣線。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利益在這個聯(lián)合戰(zhàn)線里的奮斗目標是:(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三)統(tǒng)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請回答:
①這是中國共產黨哪次會議的宣言?此次會議召開于哪一年?
②宣言中提到的黨的“目的”和目前的“奮斗目標”各是黨的什么綱領?該宣言的發(fā)表有何重大意義?
附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B2.C3.B4.A5.B6.D7.B8.B
二、材料題
1.①五四愛國運動。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②曹汝霖等人。
③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轉給日本。
④工人階級參加斗爭起了巨大作用,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⑤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2.①是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此次大會召開于1922年。
②“目的”指的是黨的最高奮斗綱領,目前的“奮斗目標”指的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該宣言的發(fā)表,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和兩個階段及其特征。
2.掌握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xiàn)。
3.掌握五四運動的意義。
4.掌握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5.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過程。
6.掌握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內容并能分析其缺陷。
能力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學會歸納課文的方法。
2.通過本課學習,能使學生學會分析不同事物間的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圖片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能使學生認識到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青年表現(xiàn)出來的斗爭精神是極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教學重點
1.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教學難點
1.五四精神。
2.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
●教學方法
1.多角度導入法。本課內容容易聯(lián)系現(xiàn)實,時間上距現(xiàn)在較近,可以用不同方法導入,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情景引導法。本課可以問題入手,通過再造歷史場景,創(chuàng)設新情景。引導學生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3.圖表教學法。本課內容可以充分利用圖表等歷史材料去教授??梢皂樌龑W生完成學習目標。
4.設問法。針對不同內容,可以用不同的設問幫助學生理解。
5.講述法。對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中的一些事跡,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講述,加深印象。
●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關于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圖像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例示一]
同學們,請看課本導入框中的內容: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fā)表《外文警報警告國人》一文,沉痛地說:“膠州亡矣,國將不國矣!”北京大學等學生代表知道這是法國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了,便決定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辦法。5月3日晚,北京大學及北京各校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禮堂集會,由《京報》主筆邵飄萍報告中國外交的失敗情況,群情激奮。北大一位同學當場咬破中指,撕斷衣襟,血書“還我青島”四個大字,全體學生更加激憤。第二天,五四運動爆發(fā)了。那么,五四運動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征是什么?五四運動有什么歷史意義?它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學習完這一課,大家就明白了。
[導入語例示二]
同學們,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們都要舉行紀念、慶?;顒印N覀冎恢牢逶滤娜毡欢椤扒嗄旯?jié)”。那么,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為“青年節(jié)”?它與什么事有關?是什么時候開始把五月四日定為“青年節(jié)”的?這些問題,在我們學完這一課后,就會明白的。
[導入語例示三]
同學們,請看下面一個電影片斷:(放五四運動中學生游行示威和火燒趙家樓片段)。影片中反映的是1919年北京青年學生為反對北洋政府賣國妥協(xié)、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而進行的游行示威活動。被火燒掉的是時任交通總長的親日派曹汝霖的住宅。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那么,巴黎和會是怎么回事?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為什么引起這么大的運動?學生為什么要火燒趙家樓?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義?這都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學到的內容。
[導入語例示四]
同學們,在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一課里,課本上提供了一張照片,請同學們看一看。這是五四運動中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時拍的一張照片,照片上面有一行字:“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界游街大會被拘留之北京高師愛國學生七日返校時攝影”。其具體情況是這樣的:1919年5月4日游行學生火燒趙家樓后,北洋軍閥政府步軍統(tǒng)領李長泰和警察總監(jiān)吳炳湘率領大批軍警趕來,捕去學生32人。其中有北京高等師范的向大光、陳宏勛、薛榮周、趙允剛、楊荃峻、唐國英、王德潤、初銘晉8人。學生被捕后,全國各界大力營救。北洋軍閥政府被迫于5月7日上午釋放被捕學生。被捕學生獲釋返校時,受到各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北京高師學生后來回憶說:“由警察廳派兩輛車子送我們回校。剛到校門口,就被歡迎的同學和鄰近的居民圍住。我們一下車,就給戴上大紅花,把我們一個個抬起來,高高舉起,并為我們拍攝了兩張照片”。我們看到的是其中之一。那么,剛才我們提到的火燒趙家樓是怎么回事?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是什么時間?這個時間里中國發(fā)生了什么大事?這件事對當時和后來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
[板書]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五四愛國運動
[教師講解]同學們,我們在講五四愛國運動的具體內容之前,先對本單元的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含義:指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2.本單元的時間范圍:開始于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結束于1936年紅軍長征的勝利。3.本單元的主題知識:五四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北伐戰(zhàn)爭、國共對峙、紅軍長征等重大歷史事件。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看本單元主題知識里的前兩個: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板書]1.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線
[教師引導]同學們,請看課本第一段小字內容。從中找出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在巴黎“和平會議”上帝國主義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義要求。并且無理地將大戰(zhàn)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
[教師引導]請用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回答][板書]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教師梳理]關于中國山東問題,在近代一直比較敏感。先是德國在1897年強占膠州灣,把山東劃為勢力范圍,接著英國強租威海衛(wèi)。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日本借口對德宣戰(zhàn),派海陸軍兩萬余人,在山東登陸,侵占山東許多地方;不久,又悍然侵占濟南車站等交戰(zhàn)地區(qū)以外的廣大地區(qū),膠濟鐵路完全置于日軍的控制之下。接著,1914年9月,英國派軍隊1500人在青島附近嶗山登陸。10月底,英日聯(lián)軍發(fā)動對青島德軍的進攻,11日,攻占青島。德國駐膠州總督華德作為俘虜,被押送到日本。這樣,德國控制的膠州灣轉到日本手里。日本極欲將武裝侵略山東的事實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并進一步擴大侵略,1915年初,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第一號內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認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享有的一切權利,并加以擴大。在日本的威脅利誘下,袁世凱幾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條”,實際上也就承認了日本在山東霸占的權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擴充自己的實力。日本乘機提出在山東駐軍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同學們,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一戰(zhàn)期間日本出兵山東,造成了事實上的占領,并且通過袁世凱、段祺瑞兩政府獲得了“合法”的地位。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也參加了對德作戰(zhàn),是以戰(zhàn)勝國的身份參加巴黎和會的。
[教師引導]現(xiàn)在同學們根據(jù)上述情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必然性是什么?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之一,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請大家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回答一: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性質。中國人民仍然處于帝國主義的侵略之中。
回答二: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經(jīng)濟依然落后,政治上依舊是專制主義占上風。
回答三:日本在一戰(zhàn)期間獨霸中國,中外矛盾這時集中體現(xiàn)在中日矛盾上,因為日本軍隊從進入山東開始,中國的主權就在一步步喪失。
回答四:北洋軍閥政府推行賣國政策,先是袁世凱答應了“二十一條”,后段祺瑞對日本在山東的駐軍要求“欣然同意”。人民群眾對政府不滿。
回答五: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傳播又培養(yǎng)了一批先進的具有初步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教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比較全面,下面我對第一個問題稍作解釋。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和它取得的推翻清朝的勝利,證明了列強及其代理人畢竟不能任意地支配中國的命運。這次革命對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中國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辛亥革命沒有提出一個明確而完整的反對外國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對封建制度的政治綱領,沒有能較廣泛地發(fā)動占中國人口最大多數(shù)的一層勞動群眾,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勝利領導這場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原因是: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實在太微弱了,并且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有著難以割斷的聯(lián)系,這就使辛亥革命以同舊勢力妥協(xié)而告終。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仍然處于極端貧窮落后的狀態(tài)。孫中山曾沉痛地說:“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睆倪@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是失敗了。為了繼續(xù)探索新的道路來求得國家的獨立富強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又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在中國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這個潮流是生氣勃勃的、前進的、革命的。這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再一就是日本侵占山東,獨霸中國,引起中國人民強烈不滿之事實。因此,當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會議無視中國的正當要求,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獲得的一切權利轉交日本時,消息一傳到國內,激起了各階層人民的強烈憤怒。以學生斗爭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fā)一般地開始了。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談的是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下面請同學們在討論的基礎上,回答第二個問題: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
[學生回答]回答一:辛亥革命后,中國仍然沒有擺脫貧窮和落后,國力還很衰弱。
回答二:北洋軍閥政府仍實行封建專制統(tǒng)治。
回答三: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很大,仍享有許多特權。農村依然破舊,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仍然很小。
回答四:中國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綜合國力依然很弱。
[教師小結]確實是這樣。辛亥革命后,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沒有大的進步,綜合國力依然很弱。所以依然擺脫不了被侵犯的命運。
[教師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關于五四運動過程的內容看一下,從中提煉出相關的信息。
[板書]2.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和發(fā)展
[學生看書]……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從剛才閱讀的內容中找出與五四運動相關的信息。
[學生回答]與五四運動相關的信息有時間:1919年5月4日;地點:北京;參加者:北京大學等校學生;斗爭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領導者:陳獨秀、李大釗等;發(fā)展:6月初,工人階級參加斗爭并起了巨大作用,上海成為運動中心。
[教師板書]時間:1919年5月4日開始
地點:北京
參加者:北大等校學生
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
初步勝利:(略)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一看課本上第二段小字內容,并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講述一下五四運動爆發(fā)時的情景。
[學生看書]……
[學生講述]5月4日這天,學生在天安門前講演后,游行去東交民巷使館界向各國遞交陳詞,遭到軍警的攔阻。學生便去賣國賊曹汝霖家,要找曹汝霖算賬。這時,曹家大門緊閉,軍警林立,不準進入。憤怒的學生翻過墻頭,打開大門,沖進曹家大院。這時曹汝霖早已溜走。學生沒有找到曹汝霖,憤怒之下,放火燒了曹汝霖的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燒趙家樓。北洋政府出動大批軍警鎮(zhèn)壓,學生被捕者達三十二人。學生們在斗爭中聯(lián)合起來,成立了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lián)合會。北京兩萬五千名學生舉行了總罷課。在反動當局嚴厲鎮(zhèn)壓下,斗爭一度轉入低潮。
6月3日,北京學生上街講演,北洋軍閥政府進行鎮(zhèn)壓,捕去學生一百多人。第二天,北京學生繼續(xù)上街講演,北洋軍閥政府又捕去七百多人。消息傳到上海,在學生要求下,商人罷市。商店門前貼著“忍痛停業(yè),冀救被捕學生,不除國賊,誓不開市”等揭帖。上海工人自動罷工,支持學生斗爭。印刷廠工人宣言,不愿以日本紙印刷。浦東一帶碼頭工人不為日本船只起貨,三友實業(yè)社的工人在廠里掛了警梆,每天早上敲59響,同時高呼:“你忘了五月九日的恥辱嗎?”工人們異口同聲回答:“不敢忘!”唐山等地工人相繼罷工,迫使政府作出了讓步。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還我青島”影印材料,從當時打出這一旗號,能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青年學生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具有為收回青島主權而不怕犧牲、斗爭到底的精神。
[教師引導]我們再看“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圖片,請問,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是什么時間?
[學生回答]1919年5月4日。
[教師提問]從圖片中可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回答一:北洋軍閥政府迫于人民愛國壓力,釋放被捕學生。
回答二:間接說明北洋軍閥政府鎮(zhèn)壓學生愛國運動的反動行為。
回答三:被捕學生返校時受到熱烈歡迎,反映五四運動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和擁護。
回答四:在場學生均為被捕學生敢于斗爭的愛國行為感到自豪和驕傲。
[教師引導]我們再來看“五四”傳單,請問,從這段材料中體現(xiàn)出來的五四精神,你認為是什么?
[學生回答]回答一:憂國憂民。
回答二:不屈不撓。
回答三:樂于奉獻。
回答四:敢于斗爭。
回答五:爭權利平等、主權獨立。
回答六:團結、奮發(fā)、向上。
……
[教師引導]下面,請同學們從課本上找出關于五四運動的結果的描寫。
[學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教師過渡]請同學們根據(jù)所學內容,分析一下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下面請同學們看一組投影。
[投影顯示]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先鋒作用。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在運動后期發(fā)揮主力軍作用。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指導和推動了運動的發(fā)展,并起了領導作用。
五四運動波及全國二十多個省,一百多個城市,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它的偉大功績在于“啟導廣大人民覺悟,準備革命力量的團結。”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準備了思想基礎。
五四運動發(fā)生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r>
請同學們根據(jù)投影提供的材料,簡單概括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
[板書]3.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
[學生概括]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xié)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使了人們的覺醒,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稍作修飾)
[教師過渡]同學們,我們剛才在談到五四運動的意義時提到,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那么,除了五四運動以外,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還有哪些?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她的誕生有什么意義?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具體內容。
[板書]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思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那么,她成立的階級條件應是什么?
[學生回答]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政黨,她有自己的指導思想。那么請問,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時,她的思想基礎應是什么?結合五四運動的意義回答。
[學生回答]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一個過程。請問她成立的組織條件和干部條件是怎樣具備的?
[學生回答]1920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想一下,這三個條件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五四以后,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中國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越來越多,出現(xiàn)了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因為工人在五四運動中發(fā)揮了主要作用,故他們開始到工人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促使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這種結合又促進了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
[教師小結]我們用板書來表示一下。
[教師過渡]在上面三個條件都具備以后,共產黨的成立就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板書]2.中共一大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關于中共一大的內容,找出相關信息。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時間: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一大召開。地點:上海,后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還有共產國際代表。內容: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意義: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教師板書]時間:1921年7月
地點:上海
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
內容:a.通過黨的綱領b.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c.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
意義: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教師講解]1920年初,陳獨秀和李大釗醞釀成立共產黨時,共產國際派俄共維經(jīng)斯基等人來到中國,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并同北京大學的先進分子討論了建立共產黨的問題。然后,維經(jīng)斯基到上海,會見了陳獨秀,幫助陳獨秀進行建黨的準備工作。1920年秋,上海早期黨組織成立。不久,北京成立了黨的早期組織。接著,武漢、長沙、濟南等地也相繼成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各地黨組織建立后,有計劃有組織地宣傳馬克思主義。還進入工人中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進一步促使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就誕生了。
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對中共一大的內容作一個簡單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教師分析]第一點,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xiàn)共產主義。從這一點上來看,一方面確立了黨的遠期奮斗目標,另一方面對黨成立后第一個奮斗目標的規(guī)定又不符合當時的國情。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由于中國革命的敵人力量是強大的,因此,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民族資產階級是團結的對象而不是革命的對象。如果把資產階級也當作主要敵人,無疑會增加革命的難度。從這一點上來看,一大是有局限的。
第二點,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shù)。如果不解決農民問題,革命就不會成功。因此,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忽視農民問題。這一點必須講清楚。1923年“二七”慘案發(fā)生后,工人運動轉入低潮,已經(jīng)證明了一大在這一方面的局限。
[教師提問]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參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后思考:陳獨秀沒有出席中共一大,為什么會被選為中央局書記?請同學們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回答。
[投影顯示]
[學生回答]回答一:陳獨秀率先發(fā)動了新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是主要代表人物。
回答二:在五四運動中,陳獨秀是主要領導人之一,影響深遠。
回答三: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
[教師小結]正是這樣,因為他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的巨大影響,并且他是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fā)起者之一。
[教師過渡]前面我們分析了中共一大的局限,那么,這些局限在什么時候被突破呢?我們說,中共二大的召開就部分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板書]3.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最后一段小字內容??匆豢?,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如何制定出來的?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大會在分析國情的基礎上,重申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現(xiàn)階段即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
[教師提問]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有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這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
[教師過渡]根據(jù)“一大”和“二大”的內容,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板書]4.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教師講述]中國共產黨與以往任何政黨都不同。她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這為中國人民的斗爭指明了一種方向。而且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中國共產黨是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她成立八十多年來,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給中國人民的斗爭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又指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直到把我國逐步引向繁榮。
因此,用“開天辟地”“煥然一新”等詞來形容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毫不過分。
[布置作業(yè)]
1.下列是五四運動的口號的是
①誓死力爭,還我青島②外爭主權,內除國賊③取消“二十一條”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是
A.1919年B.1921年
C.1922年D.1927年
答案:B
●板書設計
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4.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