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詩經(jīng)兩首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10高一語文上冊《漢樂府兩首》知識點粵教版。
作為老師的任務(wù)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各行各業(yè)都在開始準(zhǔn)備新的教案課件工作計劃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上冊《漢樂府兩首》知識點粵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一語文上冊《漢樂府兩首》知識點粵教版
1.關(guān)于漢樂府(提前引發(fā)材料給同學(xué),教師作適當(dāng)點撥)
1)提問:樂府、樂府詩、樂府民歌有什么不同?
樂府:古代音樂機構(gòu)的名稱,漢武帝時規(guī)模盛大。一為文人的歌詞配樂,一是搜集民間歌謠。
樂府詩:樂府機關(guān)編制、搜集、保存起來的歌詩。后成為一種專門的歌體,特點是可以入樂。
樂府民歌:社會下層群眾的歌謠,后經(jīng)過配樂。反映下層人民生活。
2)漢樂府的主要藝術(shù)成就有哪些?
濃厚的生活氣息
奠定中國古代敘事詩的基礎(chǔ)
表現(xiàn)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3)漢樂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
《上邪》表現(xiàn)愛情的堅貞
《上山采蘼蕪》、《白頭吟》、《孔雀東南飛》表現(xiàn)棄婦的痛苦
《十五從軍征》表現(xiàn)戰(zhàn)爭帶給人們的災(zāi)難
《陌上?!繁憩F(xiàn)女子的美麗和機智
2.同學(xué)自讀,積累字詞
1)讀音:
上邪ye2雨雪yu4飲yin4馬夙su4夕
自媚mei4遺wei4烹peng1調(diào)
2)通假字
上邪,“邪”通“耶”,感嘆詞,相當(dāng)于“啊”
展轉(zhuǎn),“展”通“輾”
3)詞類活用
夏雨雪“雨”名詞作動詞,降下,落下
夙夕“夙夕”名詞作狀語,早晚
4)語段積累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
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3.請同學(xué)們迅速找出兩首詩中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
比興:青青河邊草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頂真: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遠(yuǎn)道不可思,夙夕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
對比: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借代:遺我雙鯉魚雙鯉魚指代書信
比喻:烹鯉魚烹鯉魚比喻打開裝書信的木盒
4.語篇分析
1)《上邪》
上邪①!我欲與君相知②,長命無絕衰③。山無陵④,江水為竭,冬雷震震⑤,夏雨雪⑥,天地合⑦,乃敢與君絕⑧!
【注釋】①上邪:猶言“天啊”。上,指天。邪,音義同“耶”。②相知:相愛。③命:古與“令”字通,使。這兩句是說,我愿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④陵:大土山。⑤震震:雷聲。⑥雨雪:降雪。雨,音yù,動詞。⑦天地合:天與地合而為一。⑧乃敢:才敢?!案摇弊质俏竦挠谜Z。除非高山變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發(fā)生的事都發(fā)生了,我才會和你斷絕。
【品評】
本篇是漢樂府《饒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在藝術(shù)上很見匠心。詩的主人公在呼天為誓,直率地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愿望之后,轉(zhuǎn)而從“與君絕”的角度落墨,這比平鋪更有情味。
主人公設(shè)想了三組奇特的自然變異,作為“與君絕”的條件:“山無陵,江水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顛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這些設(shè)想一件比一件荒謬,一件比一件離奇,根本不可能發(fā)生。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強調(diào)得無以復(fù)加,以至于把“與君絕”的可能從根本上排除了。這種獨特的抒情方式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深情奇想,確實是“短章之神品”。
提問:使用了什么樣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討論:《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東南飛》中的有何異同?同:都是對愛情堅貞不渝
異:《上邪》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對愛情的期待與承諾
《氓》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對社會的控訴和對自身的傷感
《孔雀東南飛》表現(xiàn)出劉蘭芝以死徇情的清醒和剛烈
體會:《上邪》的詩風(fēng)
剛健、質(zhì)樸、自然
藝術(shù)特點:
想象:神奇
直抒胸臆:熱烈大膽
2)《飲馬長城窟行》
提問: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請同學(xué)分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
青草起興,引出對丈夫的思念
渲染突出自己的孤獨和寂寞
遠(yuǎn)方客人帶來丈夫的書信使我欣喜
分析寫作脈絡(luò),幫助背誦
青草--思遠(yuǎn)道(不可)--夢見--我旁--他鄉(xiāng)--各異縣--不相見枯桑海水――各自媚相為言
客來――雙鯉魚――烹鯉魚――尺素書――讀素書――言
提問:女主人公為什么“長跪讀素書”?(非常恭敬,莊重和激動)本詩的藝術(shù)特點
抒情詩中夾雜敘述
寫感情的變化:相思-孤獨-欣喜
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比興、對比、頂真
相關(guān)推薦
漢樂府兩首
18、漢樂府二首
一、教學(xué)目標(biāo)
1、知識與能力:
了解關(guān)于“樂府”的知識,學(xué)習(xí)漢樂府民歌的特色。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語言、意象、手法的分析來鑒賞詩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歌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xué)重點
1.掌握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抒情特點和方法
2.詩歌中的想象
三、教學(xué)難點
深刻領(lǐng)會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言簡意豐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民間的愛往往最質(zhì)樸。愛就是熱烈的愛,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摻雜什么功利色彩。她們直爽真誠地表達(dá)自己的愛?!渡闲啊分信魅斯О惆l(fā)誓表明自己對待愛情的堅決,《飲馬長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纏綿多情。
本課時學(xué)習(xí)《上邪》。
二、關(guān)于漢樂府:
樂府:古代音樂機構(gòu)的名稱,漢武帝時規(guī)模盛大。一為文人的歌詞配樂,一是搜集民間歌謠。
樂府詩:樂府機關(guān)編制、搜集、保存起來的歌詩。后成為一種專門的歌體,特點是可以入樂。
樂府民歌:社會下層群眾的歌謠,后經(jīng)過配樂。反映下層人民生活。
三、識記生字詞
上邪yé無絕衰shuāi夏雨yù雪
四、誦讀課文:
聽錄音,誦讀,要求能當(dāng)堂背誦。
五、解讀課題:
《上邪》是一首漢代的樂府詩歌,是一首感情真摯而熱烈的愛情詩。詩中描述一位女子對天發(fā)誓,永遠(yuǎn)忠于愛情。全詩共9句,分為兩層。
六、課文內(nèi)容分析:
第一層是:“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上,指“天”;邪,通“耶”,感嘆詞?!吧闲啊笔侵柑彀l(fā)誓,等于說“老天啊”。君,對男子的敬稱,相當(dāng)于“您”,指女子的意中人。相知,互相結(jié)為知己,等于說“相愛”。命,“使”的意思。絕衰,斷絕衰退。這幾句的大意是:老天啊!我想同您相愛,長久地使到愛情不會斷絕衰退。這是女子在向愛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對愛情的忠貞。
第二層是:“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陵,指“山峰”;竭,枯竭;雷,這里用作動詞,“打雷”;震震,雷聲。雨,這里也用作動詞,“降下,落下”;天地合,天地合并在一起。古人認(rèn)為天地分開,才能開辟世界,“天地合”是指“世界毀滅”;乃,副詞,才。這幾句的大意是:高山?jīng)]有山峰變?yōu)榱似降?,江水?dāng)嗔骺萁?,冬天打雷雷聲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時我才敢同您斷絕愛情。這幾句想象奇特,一連列舉出五件幾乎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從反面證實了女子對愛情的堅貞不渝。
七、問題探究:
1、作者假設(shè)了哪幾種她認(rèn)為不可能的自然現(xiàn)象?
五種:高山夷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2、為什么說“山無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忠貞?
因為作者認(rèn)為這些自然現(xiàn)象是絕不可能出現(xiàn)的,所以以此作為“與君絕”的先決條件,就體現(xiàn)了她對愛情的忠貞。
八、精華鑒賞
這首詩言簡意深。全詩只有35個字,語言簡短質(zhì)樸,通俗易懂,但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詩中的女主人公運用第一人稱,直接表達(dá)自己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是人讀后心靈受到震撼。
九、參考譯文
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您相愛,長久地使到愛情永不斷絕衰退。只有高山?jīng)]了峰頂變成平地,江水?dāng)嗔骺萁?,冬天打雷雷聲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時我才敢同您斷絕愛情。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唐以前詩是長出來的,唐詩是嚷出來的,宋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后詩是仿出來的。
“行”是古樂府詩的一種體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類作品大多放情長歌,慷慨疏放,與“歌”的性質(zhì)相似,常合稱“歌行體”。“長城,秦所筑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片人路同于此而傷悲矣。言天下征役,軍戎未止,婦人思夫,故作是行?!币院蟪蔀槠D苦的行役生活的代名詞。
二、解題: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代樂府古題。相傳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飲馬,曲名由此而來。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抒寫懷人情愫。詩歌的筆法委曲多致,完全隨著抒情主人公飄忽不定的思緒而曲折回旋。
這首詩在《文選》載為“古辭”,不署作者。在《玉臺新詠》中署作蔡邕。是否為蔡邕所作,歷來有爭議。
三、生字注音:
飲(yìn)馬長城窟夙sù昔各自媚mèi遺wèi我雙鯉魚烹pēng鯉魚
四、熟讀課文:
要求當(dāng)堂能背誦
五、基本解讀
全詩共20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青青和邊草”到“展轉(zhuǎn)不可見”。這一層是寫思婦晝思夢想的殷切和悲傷?!扒嗲嗪舆叢荩d綿思遠(yuǎn)道”以沿河的青草連綿不斷作為起興,引出對遠(yuǎn)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斑h(yuǎn)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的大意是:丈夫離家遠(yuǎn)行不能終日思念,夢里很快就能見到他?!皦粢娫谖遗?,忽覺在他鄉(xiāng)”的大意是:剛剛夢見丈夫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丈夫原來還是在外鄉(xiāng)?!八l(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的大意是:外鄉(xiāng)各有不同的地區(qū),丈夫在外鄉(xiāng)各地漂飄漂泊不能相見。
第二層:從“枯桑知天風(fēng)”到“誰肯相為言”。這一層是寫寒門獨居的痛苦和不平。“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也是比興,桑樹枯萎知道天風(fēng)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這兩句是說:丈夫不在家,使她深感門庭冷落,世態(tài)炎諒?!叭腴T各自媚,誰肯相為言”的大意是:同鄉(xiāng)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門與家人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第三層:從“客從遠(yuǎn)方來”到“下言長相憶”。這一層是寫喜獲夫信的情況?!翱蛷倪h(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是說:客人從遠(yuǎn)方來到,送給我裝有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昂魞号膈庺~,中有尺素書”是說:呼喚童仆打開木盒,里面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書信?!伴L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是說: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書信,書信中究竟說了些什么?“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是說: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后一部分是說經(jīng)常想念。
六、精華鑒賞
這首詩以思婦第一人稱自敘的口吻寫出,多出采用比興的手法,語言清新通俗,“…綿綿思遠(yuǎn)道。遠(yuǎn)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這幾句,前一句的結(jié)尾做后一句的開頭,使鄰接的句子首尾相銜,使語句上遞下接,氣勢連貫,很有特色。
七、問題探究:
“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好處?
枯桑無葉能感到風(fēng)吹,海水無冰能感到天寒。這是比興之法,喻夫妻久別,口雖不言而知相思之苦
八、補充:
漢樂府《平陵東》賞析: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這首詩寫一個善良的人即“義公”平白無辜被人綁架劫持,并被勒索“錢百萬”、“兩走馬”,無奈之下只得讓人帶話給家人把小黃牛湊錢來贖人。詩雖然沒有明言劫持者,只說“不知何人”,但“義公”既是被劫持到“高堂”(府衙),且追逼的又是“吏”,可見劫持者必與府衙是串通一氣的。本篇是無辜受害者的悲憤的控訴:官吏貪暴,壓榨良民,甚至用綁架劫持的手段殘害人民。
九、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xí)
十、教學(xué)后記:
《漢樂府兩首》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師在教學(xué)前就要準(zhǔn)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高中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xué)節(jié)奏。怎么才能讓高中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樂府兩首》”,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漢樂府兩首》
一、教學(xué)目標(biāo)
1.了解漢樂府詩的基本知識及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
2.體會漢樂府詩的抒情方式
二、教學(xué)重點
1.掌握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抒情特點和方法
2.詩歌中的想象
三、教學(xué)難點
深刻領(lǐng)會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言簡意豐的特點
四、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民間的愛往往最質(zhì)樸。愛就是熱烈的愛,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摻雜什么功利色彩。她們直爽真誠地表達(dá)自己的愛。《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發(fā)誓表明自己對待愛情的堅決,《飲馬長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纏綿多情。
1.關(guān)于漢樂府(提前引發(fā)材料給同學(xué),教師作適當(dāng)點撥)
1)提問:樂府、樂府詩、樂府民歌有什么不同?
樂府:古代音樂機構(gòu)的名稱,漢武帝時規(guī)模盛大。一為文人的歌詞配樂,一是搜集民間歌謠。
樂府詩:樂府機關(guān)編制、搜集、保存起來的歌詩。后成為一種專門的歌體,特點是可以入樂。
樂府民歌:社會下層群眾的歌謠,后經(jīng)過配樂。反映下層人民生活。
2)漢樂府的主要藝術(shù)成就有哪些?
濃厚的生活氣息
奠定中國古代敘事詩的基礎(chǔ)
表現(xiàn)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3)漢樂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
《上邪》表現(xiàn)愛情的堅貞
《上山采蘼蕪》、《白頭吟》、《孔雀東南飛》表現(xiàn)棄婦的痛苦
《十五從軍征》表現(xiàn)戰(zhàn)爭帶給人們的災(zāi)難
《陌上?!繁憩F(xiàn)女子的美麗和機智
2.同學(xué)自讀,積累字詞
1)讀音:
上邪ye2雨雪yu4飲yin4馬夙su4夕
自媚mei4遺wei4烹peng1調(diào)
2)通假字
上邪,“邪”通“耶”,感嘆詞,相當(dāng)于“啊”
展轉(zhuǎn),“展”通“輾”
3)詞類活用
夏雨雪“雨”名詞作動詞,降下,落下
夙夕“夙夕”名詞作狀語,早晚
4)語段積累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
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3.請同學(xué)們迅速找出兩首詩中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
比興:青青河邊草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頂真: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遠(yuǎn)道不可思,夙夕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
對比: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借代:遺我雙鯉魚雙鯉魚指代書信
比喻:烹鯉魚烹鯉魚比喻打開裝書信的木盒
4.語篇分析
1)《上邪》
上邪①!我欲與君相知②,長命無絕衰③。山無陵④,江水為竭,冬雷震震⑤,夏雨雪⑥,天地合⑦,乃敢與君絕⑧!
【注釋】①上邪:猶言“天啊”。上,指天。邪,音義同“耶”?!、谙嘀?相愛?!、勖?古與“令”字通,使。這兩句是說,我愿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芰?大土山?!、菡鹫?雷聲?!、抻暄?降雪。雨,音yù,動詞?!、咛斓睾?天與地合而為一?!、嗄烁?才敢?!案摇弊质俏竦挠谜Z。除非高山變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發(fā)生的事都發(fā)生了,我才會和你斷絕。
【品評】
本篇是漢樂府《饒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在藝術(shù)上很見匠心。詩的主人公在呼天為誓,直率地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愿望之后,轉(zhuǎn)而從“與君絕”的角度落墨,這比平鋪更有情味。
主人公設(shè)想了三組奇特的自然變異,作為“與君絕”的條件:“山無陵,江水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顛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這些設(shè)想一件比一件荒謬,一件比一件離奇,根本不可能發(fā)生。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強調(diào)得無以復(fù)加,以至于把“與君絕”的可能從根本上排除了。這種獨特的抒情方式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深情奇想,確實是“短章之神品”。
提問:使用了什么樣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討論:《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東南飛》中的有何異同?
同:都是對愛情堅貞不渝
異:《上邪》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對愛情的期待與承諾
《氓》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對社會的控訴和對自身的傷感
《孔雀東南飛》表現(xiàn)出劉蘭芝以死徇情的清醒和剛烈
體會:《上邪》的詩風(fēng)
剛健、質(zhì)樸、自然
藝術(shù)特點:
想象:神奇
直抒胸臆:熱烈大膽
2)《飲馬長城窟行》
提問: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請同學(xué)分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
青草起興,引出對丈夫的思念
渲染突出自己的孤獨和寂寞
遠(yuǎn)方客人帶來丈夫的書信使我欣喜
分析寫作脈絡(luò),幫助背誦
青草--思遠(yuǎn)道(不可)--夢見--我旁--他鄉(xiāng)--各異縣--不相見
枯桑海水――各自媚相為言
客來――雙鯉魚――烹鯉魚――尺素書――讀素書――言
提問:女主人公為什么“長跪讀素書”?(非常恭敬,莊重和激動)
本詩的藝術(shù)特點
抒情詩中夾雜敘述
寫感情的變化:相思-孤獨-欣喜
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比興、對比、頂真
19.謝靈運《登池上樓》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簡析
《登池上樓》:
【注釋】
虬:傳說中一種有角的小龍。媚:自我欣賞。幽姿:優(yōu)美的姿態(tài)。薄:迫近。怍:慚愧。進德:增進自己的德業(yè),此指仕途上的進取。退耕:隱退耕作。徇祿:追求官爵俸祿。窮海:邊元的海濱,此指永嘉(今浙江溫州)。З(ē):病。臥З,臥病在床。衾:被子。昧:不明白。這句說因臥病而竟不知季節(jié)的變換。褰開:揭開帷幔。窺臨:近窗觀望。聆:聽。嶇И(qīn):山勢高峻的樣子。初景:初春的陽光。革:改變。緒風(fēng):冬季殘留下來的寒風(fēng)。新陽:新春。故陰:已過去的冬季。變鳴禽:鳴叫的鳥兒變換著種類。祁祁:眾多的樣子。豳歌:指《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其中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的詩句。萋萋:草的樣子。楚吟:指《楚辭招隱士》,其中有“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索居:獨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時間長久。離群:離開朋友。處心:安心。持操:保持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豈獨古:難道只有古人能做到。無悶:沒有。指隱士不為世俗易其志,不求成名,避世而無所煩悶。出自《易經(jīng)乾卦》。征:驗,得到證實。
【鑒賞】
晉初,政局混亂,文人常借歌詠山水寄托超脫塵世的情志,這首詩即體現(xiàn)了這種創(chuàng)作傾向。詩的前六句以三組對比來傾訴詩人矛盾的性情。“潛虬”,“棲川”,“退耕”象征他歸隱田園,怡然自樂的心愿,“飛鴻”,“薄霄”,“進德”則象征其人生的報負(fù)。三組對比連用。由里及外,層層推進,突出強調(diào)了詩人矛盾的心情。其中第一句暗用《易經(jīng)乾卦》和《漸卦》中潛龍與飛鴻的意象,類似于比興手法。
“徇祿及窮?!币痪浣淮舜嗽妼懽鞯谋尘?,與后文抒情作鋪墊。接下來“衾枕昧節(jié)候”八句描繪了詩人眼中的春景。這八句對仗工整,視線由里及外,由遠(yuǎn)及近,由高及低,揉和聽看感官的感受,寫出了動與靜、聲與色,明與暗,冷與暖的各種對比,是一幅生動的早春的圖景。傳世名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自然渾成,清新可愛?!吧弊炙菩攀帜閬?,傳神地寫出了春天的特征,因而這一句常用來引證謝詩的風(fēng)格。最后六句抒發(fā)了詩人欲遁世離塵又徘徊不決的苦悶,情調(diào)低沉哀傷。雖然結(jié)句勉勵之志尚在,然而這種遁世無悶的人生哲學(xué)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全詩層次分明,描寫工細(xì),然而不免有人工雕鑿之感。他旨在從外物遠(yuǎn)累的角落尋求自我解脫,然而,由于過分逼真地再現(xiàn)自然,反面失去了山水之樂,終不似陶詩之自然天成。
第二課時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一)導(dǎo)語
謝眺,出身貴族,他的經(jīng)歷、思想以致創(chuàng)作方法都與謝靈運有許多類似之處,又與謝靈運同族,故稱“小謝”。他是山水詩的代表作家之一,擺脫了玄言詩的影響。詩歌對自然景色描寫細(xì)致、生動,風(fēng)格秀麗、清新。與詩人沈約開創(chuàng)的“永明體”對五言詩的格律化影響很大。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代表作《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二)檢查預(yù)習(xí)
1、字詞檢查2、解釋字
(三)點擊詩人
謝眺(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據(jù)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眺家世既貴,少又好學(xué),為南齊藩王所重。初為太尉豫章王蕭嶷行參軍,遷隨王蕭子隆東中郎府,轉(zhuǎn)王儉衛(wèi)軍東閣祭酒,后為隨王鎮(zhèn)西功曹,轉(zhuǎn)文學(xué)。永明九年(491),隨王為荊州刺史,/親府州事/,謝眺也跟著到了荊州,/以文才尤被賞愛/。后調(diào)還京都,任新安王中軍記室,兼尚書殿中郎,又為驃騎諮議,領(lǐng)記室,掌霸府文筆,又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后遷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眺不預(yù)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
(四)補充注釋:
【注釋】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還望:回頭眺望。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長安:借用漢末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詩意。灞,水名,源出陜西藍(lán)田,流經(jīng)長安城東。河陽視京縣:借用西晉詩人潘岳《河陽縣詩》“引領(lǐng)望京室”詩意。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夢縣西。京縣:指西晉都城洛陽。兩句意為:我懷著眷戀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頭眺望都城建康。
3、麗:使動用法,這里有“照射使……色彩絢麗”的意思。飛甍:上翹如飛翼的屋脊。甍:屋脊。參差:高下不齊的樣子。兩句意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絢麗,高高低低都能望見。
4、綺:有花紋的絲織品,錦緞。澄江:清澈的江水。練:潔白的綢子。兩句意為: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一匹白練。
5、喧鳥覆春洲:形容鳥兒眾多。覆:蓋。雜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6、方:將。滯淫:久留。淹留。懷:想念。
7、佳期:指歸來的日期。悵:惆悵。霰:雪珠。兩句意為:分別了,想到何日才能回來,不由得令人惆悵悲傷,留下雪珠般的眼淚。
8、鬒:黑發(fā)。變:這里指變白。兩句意為:懷著望鄉(xiāng)之情的人,又有誰能不白了頭發(fā)呢?
補充注釋: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長江南岸。還望:回頭眺望。這首詩是寫登三山時所見的美景何遙望京邑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長江南岸。
2.灞:灞水,源出陜西藍(lán)田縣,流經(jīng)長安。涘:河岸。這句化用了王粲《七哀詩》中/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一句。
3.河陽:縣名,故址在今河南孟縣西,離洛陽很近。京縣:這里指洛陽。潘岳《河陽縣》中有/引領(lǐng)望京室/。這兩句用王粲望長安、潘岳望洛陽,比喻自己還望京邑金陵的情景。
4.白日:明亮的日光。麗:附著。飛甍:飛聳的屋檐。
5.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這兩句是說日光照在飛聳的屋檐上,屋檐高高低低,歷歷在目。
6.綺:錦緞。
7.靜:或作/凈/。練:白色的綢子。這兩句是說天空中的余霞鋪散開來像一片錦緞,澄澈的江水靜靜流動如一條白練。
8.覆:蓋。覆春洲:覆蓋了春日的小洲,形容鳥兒之多。
9.英:花。甸:郊野。
10.方:將要。滯淫:淹留,久留。這句是說離開了京邑將要在外鄉(xiāng)長久的滯留。
11.懷哉:猶言/想念啊/。罷:停止。這句是說懷念故鄉(xiāng)的憂傷使詩人停止了歡宴游樂。
12.佳期:指回歸的日期。何許:何時。這句是說惆悵歸期無定。
13.霰:小雪粒。
14.鬒(音枕):黑發(fā)。這兩句是說懷著思鄉(xiāng)之情,誰能不生白發(fā)呢?
【導(dǎo)讀】
這是謝朓的名作。詩寫詩人即將離開京邑(建康)時,登上三山,望見京邑春色滿目,引起離悲別恨滿懷。京邑景色越美,越能勾留住詩人離去的腳步,所以,此詩中的景色描寫已經(jīng)能和情感抒發(fā)融為一體。
此詩描寫春日暮景,色彩鮮明,又極其洗練流麗。其“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想象奇妙,精警工麗,韻致悠揚,是歷來被人稱頌的名句。李白曾贊美道:“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口令》)
①本詩作于建武二年(495)作者離京城外任宣城太守途中,寫登上三山時回望京城和大江的美景而引發(fā)的鄉(xiāng)國愁思。寫景視野開闊,絢麗多姿。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上有三峰。京邑,京城建康。②灞涘(bàsì罷四):灞水之岸。灞,水名,在今陜西。涘,岸。王粲離長安赴荊州避亂時,作《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③河陽句:潘岳任河陽(在今河南)縣令時,作《河陽詩》:引領(lǐng)望京室。京縣,指洛陽。以上兩句借王、潘二人望京以自況。④麗:使絢麗。飛甍(méng蒙):凌空如飛的屋檐。⑤參差:錯落不齊。⑥綺:有美麗花紋的絲織品。⑦練:白絹。⑧覆:遮蓋。春洲:春天江中的小洲。⑨雜英:各種花卉。甸:郊野。⑩方:將。滯淫:停留。(11)懷哉:《詩經(jīng)王風(fēng)揚之水》:懷哉懷哉!曷月予旋歸哉!懷,想念。罷:止。(12)佳期:指回鄉(xiāng)日期。詩人出生于建康,故視京都為故鄉(xiāng)。悵:惆悵。何許:如何。指不知有多少。(13)霰:小雪粒。(14)鬒(zhěn診):黑發(fā)。
(五)理清詩歌的結(jié)構(gòu)
本詩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由開頭至“雜英滿芳甸”,寫登山臨江春晚美景。
第二部分:由“去矣方滯淫”至最后,寫遙望京都的故鄉(xiāng)情思。
【評析】詩人傍晚時分登上高山遙望長安,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觀其中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句為最工,通過“綺”、“練”兩個字,形象的道出了晚霞五彩繽紛的美妙景象和澄江的曲折及流水的清澈,“練”用在這里是再貼切不過的了。通過對比,一個是天上的云彩,一個是地上的小河,一個五彩斑斕,一個猶如白練,真是景色美妙絕倫。更兼小鳥在小洲上鳴叫,落花鋪滿了小甸。如此美景詩人怎忍離去,不知何日能再故地重游。同時更引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六)思想內(nèi)容賞析
【品評】這首詩寫登山臨江所見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遙望京師而引起的故鄉(xiāng)之思。詩歌的前八句寫他登山所望見的景色。其中“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用“余”、“散”、“澄”、“靜”等宇把黃昏天空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氣生動地傳寫出來,真有思侔造化之妙。然后詩人把眼光落到那花草繁茂的郊外:“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痹娙擞谩靶焙汀案病弊謱懗隽巳章鋾r飛鳥紛紛投林的景色,而“雜”和“滿”字則寫出了群芳怒放的情形。在詩人筆下,白日、飛甍、晚霞、江水、喧鳥、雜英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詩歌的后半部抒發(fā)詩人去國懷鄉(xiāng)的悵惘之情。歸期渺茫,日夜恩鄉(xiāng),詩人的頭發(fā)怎能不斑白呢?詩歌圍繞著“望”字著墨,章法嚴(yán)謹(jǐn)。詩歌對仗精工,講求聲津,與唐代律詩相近,所以后人說他“詩變有唐風(fēng)
高一語文《詩兩首》知識點
高一語文《詩兩首》知識點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省杭州市人。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
字詞:
太息:嘆息。
頹圮:坍塌,破敗。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省海寧硤石人,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
字詞:
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黃色。
招搖:這里有“逍遙”之意。
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
溯(sù):逆著水流的方向走。
練習(xí)題:
1.下列各組中加粗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撐(zhǎng)著彷(páng)徨
凄(qī)清巷(xiàng)道
B.彳?。╟hìchù)凄婉(wǎn)
頹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蕩漾(yàng)
青荇(xìng)長篙(gāo)
D.斑斕(lán)沉淀(dìng)
似(sì)的泥(nì)古
2.下面四項中,詩歌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B.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C.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D.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3.下面是關(guān)于“新詩”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代詩歌的主流是“新詩”。
B.“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
C.“新詩”打破了近體詩嚴(yán)格的格律束縛,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樣式,語言上運用現(xiàn)代白話。
D.“新詩”不必講究格律,不必講究押韻。
4.填空。
(1)徐志摩,筆名________,________。被認(rèn)為是________詩派的“盟主”,著有________等詩集。
(2)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________;她靜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________,________。
(3)輕輕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zhǎng-chēngB.méng-mángD.dìng-diànsì-shì)
2.B(應(yīng)在“自頭”后斷開,而不是在“我的”之后)
3.D(格律詩講求格律、押韻)
4.(1)云中鶴南湖“新月派”《志摩的詩》《勐虎集》
(2)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
(3)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高一語文上冊《離騷》知識點粵教版
高一語文上冊《離騷》知識點粵教版
一、重點詞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8.偭: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zhǔn)則)
10.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yuǎn)(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fù)修吾初服(當(dāng)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二、通假字
1.錯: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三、一詞多義
1.長: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擅長)
3.以為: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rèn)為)
4.修: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②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整理)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5.雖: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四、詞類活用
1.鞿羈: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名作動,約束)
2.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3.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6.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8.長:長余佩之陸離(使動,使……加長)
五、古今異義的詞
1.浩蕩:怨靈修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2.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于投機取巧。②今義:技藝巧妙)
3.改錯: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改正錯誤)
4.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jīng)濟困難)
5.流亡:寧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義:隨流水而消逝。②今義:因災(zāi)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xiāng)或祖國)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2.唯昭質(zhì)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4.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5.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七、難句翻譯
1.余雖好姱(kuā)以鞿(jī)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譯: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譯: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縱然九死也不后悔。
3.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譯:寧愿突然死去,隨水流而長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這種丑態(tài)。
4.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譯: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納,又遭受指責(zé)啊,就退隱了,重新整理我當(dāng)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譯:裁剪荷葉做上衣啊,綴縫荷花花瓣做下裝。
6.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譯:不了解我也罷了啊,只要我本心確實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長我長長佩帶。
8.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譯:世上的清芳和污濁雜糅在一起啊,唯獨我明潔的品質(zhì)還沒有虧損。
9.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譯:即使被肢解我還是不會改變啊,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