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案小學五年級
發(fā)表時間:2021-04-26五年級上《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級上《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五年級上《三個兒子》教學設計一、縱橫聯(lián)系,說教材
《三個兒子》是第五冊第一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略讀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一邊打水一邊夸自己的兒子。當母親們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時候,三個兒子都來了,但只有一個兒子接過媽媽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這篇課文在串連一、二組教材中取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的小結(jié)運用,又將對第二組訓練重點"多讀多想,讀通課文"作好鋪墊。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上,依據(jù)略讀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根據(jù)"閱讀提示"獨立閱讀課文,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情感性目標: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標: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為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老爺爺?shù)脑?,他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二、靈活多樣,說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搜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這既為上課的對比做好準備,又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談話激趣法
在學生交流身邊的事例基礎上,教師適時談話激趣,拔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媽媽、當老爺爺、當兒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xiàn)"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圣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教學中,我將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1、聯(lián)系生活法
"語文的學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度齻€兒子》一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自身與父母的關系說起,說平日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也談自己在父母繁忙時的一些做法。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diào)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xiàn)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學習《三個兒子》過程中,要著力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優(yōu)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xié)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jié)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jié)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jié)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多元閱讀,說程序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初讀生疑
上課伊始,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有關母(父)子情深及其他材料,為課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通過教師的激情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師: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是,生活中,并非每個孩子都能孝敬長輩,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三個兒子》。
在齊讀課題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正確,并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弄不明白。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可結(jié)合讀文,讓學生當"小老師",解決文中新字、新詞的認讀。
2、精讀探究
梳理疑難,歸納出學生共性的問題:明明是三個兒子走過來,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在精讀過程中,可讓學生采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
①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
②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③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通過朗讀比較、角色扮演、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只有能幫助媽媽分憂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從而弄清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的原因。
3、賞讀體味
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中,要以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揣摩、玩味。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置身于課文的角色中去,設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通過賞讀,讓學生明白"母親總是很愛自己的兒子的,她們情愿負重,也不會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那個用實際行動來分擔母親重擔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的道理。
4、活讀延伸
學生在以文本展開卓有成效的對話后,引導其說出心中的感受將變得水到渠成。在活讀階段,可讓學生在通讀全文,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在此間,可通過設置"凡人名言"欄目,激勵學生說出所讀所感,使作者、文本、讀者三者之間的情感達到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形成一個課堂高潮。而后,再讓學生完成彈性作業(yè):回家后,認真地完成一件家務事,把做的、想的寫下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gòu)起大語文的學習觀,并以此帶動形成家庭"親情高潮"。
延伸閱讀
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三個兒子
課題:三個兒子
教學目標:1.會認6個二類字,會寫9個一類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人物語氣。
3.理解老爺爺?shù)脑?,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p>
教學重點:掌握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課件。
教學難點:把握不同人物的語氣,從課文中學到“孝敬父母”。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準備:PPT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情景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疑問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打開課本。板書三個兒子,看到題目,你能提出什么疑問?(把三用其它顏色的粉筆寫出來)
2.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做?(學生回答)
3.同學們都各有各的設想,請同學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4.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卻說只有一個兒子?那就讓我們帶著心中的疑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文吧。
二.新授
(一)朗讀完,以闖關形式學習新知。
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認真默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A第一關我會認,同學兩個人互相認讀,全班一起讀,再請請小老師帶領全班讀。(實時表揚同學)B強調(diào)“嗓”和“拎”的讀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區(qū)分,拎的動作和寫法要點。
B我能讀,詞語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對相似詞組的積累。在此環(huán)節(jié)講解膊,聰和蕩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說出寫字要點,并以有趣的方法講解聰,師板演后,學生在下面寫師實時指導)全班再讀,開火車讀。
C我會填,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三.小結(jié)(練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二.1.找出三位媽媽夸自己兒子的話(老師指導)
2.聯(lián)系自己的媽媽夸獎自己的事實,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
3.分角色朗讀
4.用關聯(lián)詞既···又···造句。
三.探究課文明確中心
1.提出疑問,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只看見一個?看看到底發(fā)生什么事?
2.A.文中是如何說明水桶重的?怎樣讀?并且表演出來。
B.媽媽此時會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媽媽的兒子該怎樣做?
3.文中三個兒子是怎樣做的?你想對第三個兒子說些什么?對第一第二個兒子說什么?
4.所以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因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兒子?
四.總結(jié)
五.拓展
六.布置作業(yè)
七.板書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
二年級下冊23課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其反思···實習生宮喜迎關心
體貼真正的兒子
孝順
八.教學反思
優(yōu)點:因為是給低段孩子上課所以以游戲闖關的模式進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氣氛活躍。提前預設了學生的回答,所以不會顯得很無措。在學生寫字和朗讀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個別針對性指導,成效不錯。
不足:課堂上表現(xiàn)的自我感覺略有拘束,還需要鍛煉自己而的勇氣。由于緊張語言有時不太精煉,尤其是要加強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引導。最后,課堂容量一定要把控好。這些都需要自己的繼續(xù)努力。
小學語文下冊《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下冊《三個兒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三個兒子》是一篇令人思索的文章,文字雖淺顯,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泵鎸θ齻€兒子,老爺爺卻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的課就從這里開始。
(一)品讀三個媽媽的話
我在學生的發(fā)現(xiàn)下出示了三位媽媽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句一)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句二)
“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句三)
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我問:你聽了這位媽媽的話,有什么想法嗎?學生讀了(句二)說:“我聽出來他的兒子唱起歌來非常好聽,她媽媽說他的歌好聽極了。”又有學生補充說:“我還聽出了這個媽媽很驕傲,因為誰都沒有他的兒子那樣的好嗓子,他兒子的嗓子是最好聽的?!薄笆前。@位媽媽覺得擁有這樣的兒子很令人驕傲,誰也來讀一讀?”學生們都拿腔拿調(diào)地讀了起來,一個個都顯得那么投入,都想把媽媽的那份驕傲表現(xiàn)出來。
接下來在(句一)的解讀中,學生能從“既聰明又有力氣”想到了這個媽媽也是很自豪的,因為沒有人能比得過她的兒子。
而對(句三)的解讀中,學生想到了“謙虛”,說這位媽媽非常謙虛,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那么,第三個兒子真的沒有什么可說的地方嗎?我把疑問拋給學生。學生馬上說:“不是的,可能這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雖然也會唱歌,但嗓子也就一般,不是特別特別的好聽,所以覺得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庇钟袑W生說:“可能她的媽媽覺得自己的兒子也不是特別的聰明,和別的孩子也差不多,所以沒有什么值得稱贊的?!边€有學生說:“因為她媽媽覺得他兒子的力氣也不是很大,所以覺得不必要說什么。”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已經(jīng)明白“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并不是真的沒有,而是他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可能很普通,他有的東西別人也有,所以覺得不值得一說而已。
最后請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位媽媽的話,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前兩位媽媽的驕傲和自豪,第三位媽媽的謙虛。
(二)體會一桶水的重
媽媽們拎著水桶回家的路上,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呢?哦,原來是水太重啦!
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讀句子,我問學生: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水很重呢?學生紛紛發(fā)表著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我從‘一桶水可重啦’看出水真的很重?!庇械恼f:“我從直晃蕩知道水很重。”有的說:“我從媽媽走走停停也知道水很重,她們拎得很累。”還有的說:“我從媽媽的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知道這桶水很重?!庇谑?,我把“晃蕩、走走停停、痛、酸”用紅色標出,讓學生讀讀句子,把如此的不堪重負讀出來,而在齊讀的時候,學生們讀著讀著,一個個趴向桌子,似乎真的沒有力氣似的,我笑著說:“你們讓我知道這桶水真的好重啊,我們讀著都快沒力氣了,真累啊。那這三個兒子看見這么重的水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感悟三個兒子的做法
學生很容易地從課文中找到三個兒子的做法,他們分別是:(出示句子)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逐句出示下,我讓學生感悟兒子的做法。學生說到了第一個兒子翻跟頭時像車輪在轉(zhuǎn),說明速度很快,也看出了他的力氣也很大。第二個兒子的歌聲很優(yōu)美,非常的好聽,就像前面他媽媽說的那樣,好聽極了。對第三個兒子大家都認為他非常有孝心,因為他幫媽媽提水桶。這時婭婭說:“我覺得第三個兒子就是前面第一個媽媽說的那個兒子,因為他的力氣很大,他媽媽才會說他既聰明又有力氣?!睂W生們馬上發(fā)出“啊”聲,表示著異議。我笑著說:“你們認為是這樣的嗎?這個兒子是第一個媽媽所說的嗎?”“不是的!”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那么誰來說說這個幫媽媽提水桶的兒子到底是媽媽們嘴里的哪個兒子呢?”
“我覺得應該是第三個媽媽說的那個兒子。因為第一個媽媽說的兒子是翻著跟頭來的,第二個媽媽說的兒子是唱著歌來的,第三個媽媽說的兒子就是這個幫媽媽提水桶的兒子。這是對應起來的?!毙〗苷f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生中馬上有人附和著說:“是的,是的,我也覺得是這樣的?!庇谑牵矣终f:“那么,你現(xiàn)在還覺得第三個兒子沒有什么可說的嗎?他的媽媽為什么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也許是他媽媽覺得幫助媽媽是他應該做的事,所以覺得沒有必要說?!薄耙苍S是他媽媽覺得沒有什么可以夸耀的?!薄澳敲?,是不是也有可能像這樣的事,他經(jīng)常在做呢?所以他媽媽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
那現(xiàn)在假如這三個兒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其中的誰說些什么呢?
學生大都肯定了前兩個兒子的優(yōu)點,但有對他們提出了建議,希望他們能幫媽媽做點事。
通過品讀三個媽媽的話到感悟三個兒子不同的做法,學生們都已經(jīng)領會到第三個兒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媽媽的愛,其他兩個兒子雖然表演地非常出色,但卻沒有幫媽媽做事,令人有點遺憾。
(四)回歸并升華主題
在感悟了三個兒子的不同做法后,學生已經(jīng)被第三個兒子所感動,這時再拿出老爺爺?shù)脑?,“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讓學生說說老爺爺眼里看到是哪個兒子呢?當然了,學生毫不遲疑地說,老爺爺看到的是那個幫媽媽拎水桶的兒子,因為只有他才是最孝順的兒子。
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yǎng)育了我們,多么辛苦??!只有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孩子們,我們現(xiàn)在可以做些什么事來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呢?
生1:我以后要聽媽媽的話,不要一味地想著自己的想法而讓媽媽不開心。
生2:媽媽每天給我們洗碗很辛苦,我以后要多幫媽媽洗洗碗,可以讓媽媽多一點休息的時間。
生3:我以后媽媽讓我買東西的話,會馬上去,這樣也可以幫媽媽做事了。
生4:我可以在家里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拖地、洗碗、倒垃圾、整理房間……
師:學到這兒,讓我想到了《三字經(jīng)》里的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p>
讀讀這句話,理解其中的意思。學生的猜測雖然讓人發(fā)笑,但也看出了孩子純真的心靈,當我把意思說與學生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睜大了眼睛。(意思大致是這樣的:作為爸爸媽媽的孩子,雖然現(xiàn)在還小,還是少年,但要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最后,讓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吧,讓我們在充分享受愛的同時也付出自己的愛,好嗎?
課就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結(jié)束,我想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學生們知道了我們從小就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就像那第三個兒子一樣,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孝順父母的真正的好孩子。也正是在解讀中,孩子們一個個學得津津有味,讀得神采飛揚,讀出了人物的心情,讀出了人物的感受。
當然,由于時間的限制,我覺得在課堂是我還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沒有讓他們把對文本的解讀讀得淋漓盡致,比如前兩個媽媽在夸贊時的自豪表現(xiàn)得還不是很充分,假如再讓學生加上動作的話,我想這份驕傲和自豪會凸顯得更好。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的內(nèi)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出示課件:游戲:小貓走迷宮;
(夸獎小朋友)哎喲!小朋友你們真能干!你們真厲害!你們真棒!
(二)、生活情景導入:
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夸獎你的,你的媽媽是怎么樣夸獎你的呀?(指名說)
你還能加上你媽媽的表情、動作,來說說嗎?
(三)、朗讀指導:
這里,還有幾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呢,
1、三個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請你找出夸獎孩子的話,去讀讀,讀出媽媽的語氣來。
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說一說。
2、分組練習: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么夸獎你的兒子?會是怎么樣的語氣呀?
在小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練一練。
3、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指名幾生讀)
生讀后訪問:這位媽媽,您說這句話的時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說得再自豪(驕傲)一點?
4、課件出示(另一個媽媽的話):另一個媽媽是怎么樣說自己的兒子的?(指名生讀)
大家聽聽,他這個媽媽讀得怎么樣?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
交流讀,評價,提高。
5、兩個媽媽都夸獎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個媽媽什么也沒有說,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媽媽的話,你想這個媽媽在說這樣的話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嗎?
6、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友去讀7、8小節(jié),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朗讀)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從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xiàn)嗎?
7、這時候,三個兒子看到自己的媽媽在提水,他們是怎么做的?
請小朋友再去讀課文,用筆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自由朗讀)
l交流展示:
看了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體會到了什么/想說什么?
8、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fā)生了對話。請小朋友和你的同桌準備一下,來扮演最后一個媽媽和老爺爺,讀讀這兩句話,該讀出怎么樣的語氣來?
9、師生共同探究:奇怪了,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呀?(學生討論)
10、這個媽媽和老爺爺還會說什么呀?你能繼續(xù)把故事編下去嗎?(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結(jié)果:請兩組小朋友來表演對話,隨機點撥升華主題。
(五)、小結(jié):讀讀、議議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能在課文情境中理解“開懷不已、笑聲止歇、訕笑、誹謗、瀟灑、優(yōu)越、卑微、尷尬、羞辱”等詞語的意思。
2.能抓住參議員情感態(tài)度變化的線索,了解變化的原因。
3.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逐步體會林肯尊重、平等、寬容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的自信、瀟灑、自由。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林肯的有關資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包括林肯和參議員的照片以及課文重點的句子
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平時一定有崇拜的人。誰來說說你最崇拜的人是誰?(學生自由說)
你們崇拜的人有明星,有自己的親人,也有偉人。說到偉人,不得不提一提美國的領袖人物——林肯。(課件出示林肯畫像)
你知道林肯嗎?能介紹一下他的身世嗎?(學生自由介紹林肯)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么偉大的領袖他卻是一位鞋匠的兒子。這個出生卑微的領袖究竟遇到了什么樣的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
(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遇到覺得難的詞語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思考一下。(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提示:遇到難讀的句子或詞語可以多讀幾遍。)
(三)剛才大家都讀得很認真,現(xiàn)在老師想分享你們的自學成果。
1.第5自然段
(1)第5自然段誰來讀?(教師指名一生讀,作相關評價)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開懷不已”和“笑聲止歇”)兩個詞讀得特別好,你能再讀一讀嗎?(課件出示詞語)
(2)誰也能把它們讀好?(請學生個別讀之后齊讀)
(3)這兩個詞語中有幾個字的意思是一樣的,你找到了嗎?(已、止和歇,都是停止的意思。“開懷”和“笑聲”都是指很開心。學生找到了評價:真善于發(fā)現(xiàn),看來你的語文功底不錯。)
2.第8自然段
(1)第8自然段,誰有這個自信來讀。(師請一生讀)這句話中有沒有你覺得難讀的詞語?(該生回答后,其他學生可補充)老師和大家的想法差不多,也覺得這幾個詞語較難讀。(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訕笑、誹謗、瀟灑”)
(2)你能把它們讀好嗎?(個別讀后齊讀)
(3)你能給訕笑找個近義詞嗎?(嘲笑、譏笑、諷刺……)你知道什么是誹謗嗎?(無中生有地攻擊別人,說別人壞話……)
3.第2自然段
(1)第2自然段誰愿意來讀?(請一生讀)這一句中有一對反義詞,你能找到嗎?(課件出示“優(yōu)越、卑微”)
(2)再讀讀這句話,看看課文中誰的出身優(yōu)越,誰又出身卑微呢?(參議員的出身是優(yōu)越的,林肯的出身是卑微的。)
(3)(課件出示圖片感知參議員)參議員是討論國家大事的官員,大多來自上流社會,他們的出身是優(yōu)越的,林肯是鞋匠的兒子,他的出身是卑微的,你能讀好這兩個詞嗎?(個別讀后齊讀)
二、默讀課文,探究線索
(一)同學們,在這個故事里,優(yōu)越的參議員對待出身卑微的林肯態(tài)度發(fā)生著什么樣的變化呢?請你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詞語,說說這種變化。(學生默讀課文)
(二)交流:從原先的尷尬到后來的贊嘆;一開始想要羞辱林肯,后來卻為他贊嘆……(教師整理小結(jié)并板書:尷尬,羞辱,靜默,贊嘆)
三、研讀課文,理解文本
過渡:究竟是什么能改變參議員對林肯這個鞋匠的兒子的態(tài)度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把目光拉到當時林肯面對議員譏諷的場面中,還原那精彩的一幕。
(一)尷尬——事情的起因
1.參議員們一開始,對這個出生卑微的鞋匠的兒子是那么不認同,甚至覺得尷尬,誰能找到相關的句子。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句子:在林肯當選美國總統(tǒng)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參議員們都感到尷尬,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
2.(學生讀)什么是尷尬?(因為事情不好處理而感到難為情和窘迫)
3.參議員們?yōu)槭裁磿X得尷尬呢?(因為林肯是鞋匠的兒子)參議員聽候總統(tǒng)的差遣,服從總統(tǒng)的命令,可是如今鞋匠的兒子卻做了這些上流社會的人的總統(tǒng),這是多么尷尬啊。請你再讀,讀出這種尷尬。(生個別讀后齊讀)
4.為了解除這種尷尬,議員們決定羞辱林肯。
(二)羞辱——矛盾的激化
1.他們是怎樣羞辱林肯的?(課件出示句子: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2.這位傲慢的參議員會怎么說這句話?(二三位學生讀句子,教師啟發(fā)指導朗讀:你的態(tài)度是多么傲慢,你的語氣是多么鄙夷?。荒闶嵌嗝辞撇黄鹚 ?/p>
3.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參議員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你不配當我們的總統(tǒng)?!銓λ青椭员?/p>
你來當我們的總統(tǒng),真是太丟臉了?!胂胱约焊哔F的身份簡直是要被玷污了。)
4.心里這樣想,嘴上會怎么說,請你再讀讀。(生個別讀后齊讀)
(三)靜默——無聲的震撼
過渡:是啊,這樣的羞辱猶如風刀霜劍直刺人心啊,然而鞋匠的兒子——林肯卻讓這種羞辱在靜默中消釋,并漸漸地化成了贊嘆的掌聲。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讀林肯說的話,細細地體會這個鞋匠的兒子身上散發(fā)的人格魅力。(學生自由讀課文的5-7自然段,并思考,教師巡視并作適當?shù)牧私?,做到心中有?shù))
預設1.尊重
(1)對父親的尊重(學生的表述可以是:愛父親,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自豪,敬佩、崇拜父親。教師引導并板書:尊重)
①你從哪里感受到了他對父親的尊重?
(課件出示句子一: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句子二: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他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②你能讀出這種尊重嗎?(請一生讀)
③你從哪些詞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對父親的尊重?(“永遠”——體會林肯作為鞋匠的兒子而感到驕傲;無人能比——突出對父親的愛和崇拜。)
④多么強烈的情感、堅定的語氣,請你再讀,感受林肯對父親的尊重。(評價語:你強而有力的語言是多么震撼人心;你是多么鎮(zhèn)定自若,依然保持著瀟灑的大將之風;聽得出你對父親的愛是深厚的是廣闊的。)
⑤讓我們一起讀,感受林肯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生齊讀)
(2)對參議員的尊重(以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教師不要過于強求。相關的句子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預設2.平等
(1)他是怎樣平等待人的,課文中他是怎么說的?
(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并說自己的理解與體會,教師歸納課件出示。句子一: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是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了做鞋的技術。
句子二:參議院里的任何人,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我一定盡可能幫忙。)
(2)林肯不因為自己是總統(tǒng)而高高在上,他反而能做最平凡的事。既然他是如此地待人平等,那他會怎么對參議員說這番話?(練讀-個別讀,評價語:你一定會這樣做的,你在自信地說;你放下了自己的身份,你是自由的;你不但沒有記仇,反而愿意服務,你多瀟灑啊。)
(3)對待參議員林肯能平等相待,對待當時社會地位低下的黑人他同樣如此。(課件出示故事,請一位學生讀:林肯在做律師時無視別人的不滿連接了幾宗黑人的案子。一個黑人小伙子由于他人錯誤的原因非法地充作了奴隸,他向林肯求救。為此,林肯去拜見了四個州的州長,卻沒人愿意過問此事,因為誰都不愿意為一個地位低下的黑人而拿自己的烏紗帽冒險。于是林肯組織了一次募捐,用籌到的錢贖回了那個小伙子,就這樣,黑人小伙子終于重獲自由回到了母親身邊。)
讀著這段話,你是不是更加敬佩這位偉人了呢?能談談你此時的感受嗎?
(林肯非常有同情心——是啊,在他心中他并沒有因為對方是黑人而歧視他們。
林肯是多么善良啊——因為他懂得要平等地對待他人。
林肯是多么堅強,他為了小伙子拜見了四個州的州長,還為他籌錢,真了不起。——正是那種待人平等的想法支撐著他,引領著他。)
(4)這就是林肯,他平等地看待所有的人,這是多么自信的語言,多么瀟灑的風范,多么自由的心,讓我們一起讀,感受林肯的平等待人。(生齊讀句子一和句子二)
預設3.寬容
(1)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他的寬容?(由于待人寬容在很多句子中都有所體現(xiàn),因此學生能說出句子并體會到寬容即可。)
(2)你能讀出這份寬容嗎?(生有感情朗讀)
(3)林肯待人很寬容,對待嘲笑的參議員是如此,對待他政治生涯中的競爭者也是如此。一次有人勸林肯,你為什么不對你的敵人態(tài)度再強硬一點,讓他們在你面前消失呢?林肯坦然一笑說: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當他們成為我的朋友時,敵人就不存在了。
(4)你還從哪些話中感受到林肯的寬容呢?(學生自由讀,教師評價)
4.一個平凡的鞋匠的兒子,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他懂得待人平等寬容就是對他人尊重,懂得尊重才會去平等相待。尊重、平等、寬容的人格魅力使林肯走上了自信、瀟灑、自由的臺階。此時此刻,整個參議院都靜默了,但是參議員的內(nèi)心卻難以平靜,同學們,他們會在想些什么呢?
(學生交流:林肯真是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阃瑯颖凰镊攘λ鄯?。
我之前實在是錯怪他了?!阍诎没谂c自責了。
我應該向他一樣懂得平等與尊重。——你被他感染了,精神上獲得了重生。)
5.之前這些參議員還在羞辱林肯,嘲笑林肯,但是轉(zhuǎn)眼間他們懊悔、自責、慚愧甚至是感動了,他們思緒萬千,他們心潮起伏,是因為一個鞋匠的兒子給他們上了人生中最動人的一課。看吧,當所有參議員都在開懷不已的時候,林肯等到大家笑聲止歇,自信地說:(課件出示林肯第一段話,學生讀。)對待那位羞辱他的參議員,林肯瀟灑地說:(課件出示林肯第二段話,學生讀。)是啊,不管怎樣的身份與地位,林肯都會真誠相待,他敞開了心靈說:(課件出示林肯第三段話,學生讀。)
(四)贊嘆——思想的重生
1.在林肯的一生中遇到的難道僅僅是這一次嘲笑嗎?在不斷的批評、訕笑、誹謗中,林肯沒有低頭,他以他那尊重、平等與寬容走向了自信、瀟灑與自由的境界。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課件出示句子: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臺階。)
你能讀出這種雖受他人訕笑但仍堅定的自信嗎?(生齊讀)你能讀出這種被人唾棄卻坦然面對的瀟灑嗎?(生齊讀)你能讀出這種拋開個人身份與地位,敞開心靈的自由嗎?(生齊讀)
2.參議院里傳來的是經(jīng)久不息的贊嘆的掌聲,同學們這中間有參議員的掌聲,有新聞記者的掌聲,也有普通勞動者的掌聲,他們會在贊嘆什么呢?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一寫。(學生寫話,教師巡視)
(學生交流:我們?yōu)橛羞@樣的林肯而感到自豪?!@是我們國家的總統(tǒng),請你說得再自豪一點。
他雖然是鞋匠的兒子,但是他身上有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這種品質(zhì)一定會感染你。
在他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一定更加繁榮富強?!谒砩夏憧吹降氖浅錆M光明的未來。)
四、總結(jié)課文,提升認識
(一)同學們,正如你們所說的,林肯用他的自信、瀟灑與自由帶領美國人民建立起了一個更加堅強,更為自由的國度。(課件出示課外資料:林肯領導了南北戰(zhàn)爭并頒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使受盡磨難的黑奴們有了人身自由,一百年來受到美國人民的敬仰)
(二)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兒子,永遠記住這位內(nèi)心高尚優(yōu)越的總統(tǒng)。(齊讀最后一句話。)
五年級下冊《音樂之都維也納》三個課時學案
《音樂之都維也納》三個課時學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主要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趣。
教學準備
錄音機、掛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國民族樂團已連續(xù)兩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樂廳之一的:“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引起轟動。你知道這“金色大廳”在哪里嗎?
2、揭示課題:《音樂之都維也納》
質(zhì)疑: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讀順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相機點撥。
3、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各段講的是什么。
5、理清脈絡。
討論:課文分為幾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一段(1):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位置。
第二段(2-4):從三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6):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第四段(7)總結(jié)。
6、小結(jié)。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讀詞語。
2、這篇課文分為幾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二、精讀訓練
1、默讀課文,畫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的音樂之都。
(2)談談你對“音樂之都”這個詞語的理解。
(3)指導朗讀,突出“世界著名”、“音樂之都”。
2、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體現(xiàn)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交流。
湘教版《三個太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其中的陽、女、衣、加、老、師6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做有同情心的孩子。重點難點1、掌握6個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2、根據(jù)提供的圖畫和文字,想像故事情節(jié),充實課文內(nèi)容。教學過程:
課前導語:
一、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上有三個太陽,那該多好呀!今天我們學習第14課《三個太陽》。二、聽錄音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小女孩的饑餓與寒冷。三、指導看圖,大致了故事內(nèi)容。投影出示文中八幅圖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幅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說什么?四、學生借助圖畫和拼音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教師補上教材的空白語言,完整地范讀課文,生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2、學生借助掛圖和拼音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做上記號,多讀幾次。五、出示認讀字,讀準字音。1、卡片出示帶有認讀字的生詞,指名認讀。教室畫畫女孩衣服放學亮晶晶2、出示單個認讀字,開火車認讀。重點提示:服單獨讀的時候讀第二聲,在衣服這個詞語中讀輕聲。晶是后鼻音。3、齊讀生字、生詞。六、學習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識記字形,指導書寫。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領讀。2、觀察生字,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⑴教師邊范寫邊指導。⑵學生書空。⑶學生描紅。⑷在作業(yè)本上練習書寫,教師輔導評價。七、課堂總結(jié)。
新課標五年級上冊《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新課標五年級上冊《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體會林肯博大襟懷、聰明智慧、謙遜樸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以課文內(nèi)容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體會林肯博大襟懷、聰明智慧、謙遜樸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難點:
1、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體會林肯博大襟懷、聰明智慧、謙遜樸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以課文內(nèi)容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林肯的小事。老師收集林肯說過的話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21課——《鞋匠的兒子》。(學生齊讀課題)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去了解美國歷史上偉大的總統(tǒng)-----林肯。
二、初讀感知,總覽全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20頁,自己小聲地把課文讀一遍,邊讀邊思考:一個鞋匠的兒子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總統(tǒng),他靠的是什么呢?
2、課文中有許多詞語和句子都寫得十分好,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用筆畫出自己感受較深的語句,并要求在句子的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3、交流反饋,適量補充。
三、直奔重點,精讀課文。
1、學生找出參議員心態(tài)變化的詞語。
林肯,一位鞋匠的兒子,出身貧寒,卻當選了美國的總統(tǒng)??烧麄€參議院的議員們,他們自持所謂上流社會優(yōu)越的人,對林肯進行了嘲諷,可最后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課文中有幾個詞語在描寫這些議員們的心態(tài),這些詞語構(gòu)成了一條心態(tài)變化的隱線,你能準確的找出這幾個詞語嗎?
尷尬-----羞辱-----大笑-----靜默-----贊嘆
2、小組討論:議員們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獨立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偉大的人格魅力
3、重點品讀林肯飽滿深情說的三句話:
課文中有幾句話,充分體現(xiàn)出了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教師出示一段話。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那樣做得那么好?!?/p>
(1)、學生練讀。
(2)、抓住三個“永遠”再讀。重點朗讀三個“永遠”。
(3)、這段話中的三個“永遠”分別飽含著林肯不同的情感。請同學們自己再讀一讀這段話,看能不能從朗讀中體會出來。
(4)、交流三個“永遠”分別飽含著的情感。(板書:博大襟懷)
(5)、再讀,在讀中體會林肯的博大的襟懷。
“就我所知,…………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對參議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樣,…………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p>
是的,作為國家的總統(tǒng),當被別人羞辱時,還能表現(xiàn)出如此博大的襟懷,不能不令人佩服和感動呀!這時,整個參議院陷入了一片靜默。林肯接著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和所有的參議員分別說了一段話,請同學們找出來自己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
(1)學生朗讀這兩段話。作批注。
(2)師生合讀。
(3)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導并板書:聰明智慧謙遜樸實
(4)師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正是因為林肯這種博大的襟懷,聰明的智慧,謙遜和樸實,正是因為林肯這種偉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所有的參議員,徹徹底底地征服了每一個人,讓議員們的心態(tài)徹底發(fā)生了改變,讓自己成為了偉大的總統(tǒng)。
4、同學們,老師在想呀,如果給我們一個想象的機會:你覺得當時在場的參議員聽著林肯的演講,心里在想什么?
學生靜心想象,然后交流。
5、回讀課文第三----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學生介紹小故事。
林肯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他一生功勛累累,深受人民的愛戴。同學們,在你們收集的資料中,有體現(xiàn)林肯獨特的精神力量和偉大的人格魅力的故事嗎?給我們介紹一下。
2、學生以“我眼中的林肯”為題目,寫一段話。
同學們,林肯作為一個鞋匠的兒子,出身卑微,但他卻以偉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所有的人,其中也包括林老師。我想,同學們也一定被深深地感動了吧。下面,就請同學們以“我眼中的林肯”為題目,寫一段話。
五、朗讀名言,結(jié)束新課。
最后,讓我們以林肯說過的話來結(jié)束我們今天的學習吧!
師生一起朗讀林肯說的一句話。
(我不一定會勝利,但定會真誠行事。我不一定成功,但會抱持一貫的信念。我會與任何正直持平的人并肩而立。他對的時候,我會給予支持;他錯的時候,我肯定會離他而去。)
板書:21、鞋匠的兒子
博大襟懷
偉大的人格魅力聰明智慧
謙遜樸實
副板書:尷尬-----羞辱-----大笑-----靜默-----贊嘆
人教新課標五年級《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新課標五年級《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有一顆感恩之心,有一種敬仰之情。無論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尊敬父母、感謝父母是永恒的。
2、能力目標:能感情朗讀對話,理解三番話及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感受林肯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和從容、自信的應對能力。
3、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會文中生字“尷尬、訕、誹謗、瀟灑”,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并能說出部分詞語的近義詞。
二、課前準備
課件(名言、生平等)
三、重點難點:
能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林肯三番話的含義,感悟最后一句話的哲理,體會林肯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及從容自信的應對能力。
四、過程與策略
(開場白)
(一)名言導入,簡介林肯。
1、出示名人名言
開始——今天的新課前,請同學們先看兩句名人名言,誰來自告奮勇地大聲讀讀?
(人,走上追求之路,就會快樂終生!成功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這是美國著名的前總統(tǒng)林肯的名言。你知道林肯總統(tǒng)的出生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林肯的生平!
課件出示:林肯生平簡介。
請同學們幫老師推薦一位朗讀好的同學來念念林肯生平。
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兒子,林肯在就任總統(tǒng)后仍遭到許多人的嘲諷和訕笑,但他都從容自信地應對,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的掌聲。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請看課文《鞋匠的兒子》。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自學要求:(1)大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讀準拼音多讀幾遍,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讀通課文。
(1)指名匯報: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時,有參議員嘲笑他是鞋匠的兒子。林肯從容自信應對,以仁愛和寬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的掌聲。)
(2)學生分段朗讀課文(1-4,5-8),并思考:文中誰的態(tài)度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轉(zhuǎn)變?(教師結(jié)合朗讀情況及時正音糾錯)
(三)細讀課文,品味句子含義。
1、學生結(jié)合課文討論:文中誰的態(tài)度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轉(zhuǎn)變?
參議員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嘲笑—靜默—贊嘆(板書)
2、議員們?yōu)槭裁匆靶α挚希恐笇Ю首x嘲笑的語句。
(議員們大部分出身名門望族,他們瞧不起鞋匠家庭出身的林肯,想乘機羞辱他,以泄不能打敗他的怨恨。隨機點撥“名門望族”“羞辱”“開懷不已”的意思。)
引導感情朗讀議員的話,能讀出傲慢的語氣,(你在讀這句話時特別注意了哪些詞?)
過渡:面對議員們的嘲笑,你認為林肯總統(tǒng)其實從來都有沒有忘記過自己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學生各抒已見,直到焦點集中到林肯的三番話上。)
設疑:林肯的三番話除了表明他從來都沒有忘記過自己是鞋匠的兒子,還表明了什么?接下來我們來細細品味這三番話。
4、深入理解三番話,品味句子含義,體會林肯的人格魅力。
(1)逐番感情朗讀林肯的話,品味含義,體會魅力。
△課件出示:(第一番話)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jīng)過世了,我一定會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A、感情朗讀:指名朗讀,學生評議(好在哪里?你覺得該怎么讀?你在朗讀時特別注意哪些方面?)
B、品味含義:我為有這樣的好父親而感到自豪。
C、小結(jié)學法。(感情朗讀→品味含義)
△運用學法自學體會林肯的其余兩番話,然后同桌討論。
△借助課件學生匯報自學,師生討論并板書:
第二番話含義:父親是個偉大的鞋匠,我愿向父親學習。
第三番話含義:我樂意像父親那樣為大家服務。
(2)從林肯的三番話中你感受到了他具有哪些人格魅力?(隨機板書)
(3)指名對話朗讀,班級對話朗讀。
(4)小結(jié):現(xiàn)在你認為議員們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敬愛父親,敬重低層勞動者,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
(隨機)情感深挖:林肯以真摯的感情、雄辯的口才,樸素的語言、非凡的人格魅力不僅感化了議員們,也感動了自己,你發(fā)現(xiàn)了嗎?想想他為什么會流下眼淚?(這是感恩之淚,這是激動之淚)
(四)聯(lián)系全文,感悟啟示。
1、學了課文,你獲得了哪些人生啟示?
2、齊讀最后一句話,聯(lián)系課文,理解含義。
課件出示: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臺階。
點撥:有時別人的批評、訕笑和誹謗,反而會使你贏得自信、瀟灑和自由。林肯在面對議員們的嘲笑時,從容自信地面對,以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為做一名好總統(tǒng)奠定了基礎。
3、拓展訓練,你有這方面的經(jīng)歷嗎?
(五)名言總結(jié),結(jié)束本課。
最后讓我們在斯賓諾的一句名言中結(jié)束今天難忘的一課吧?。ㄈw齊讀名言)
課件出示名言: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
五年級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各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泊船瓜洲》和《秋思》。
3.通過學習,體會詩人借景物抒發(fā)情懷的方法。感受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語言,積累并內(nèi)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xiāng)思鄉(xiāng)的思想感情。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談話導入單元主題
這里有一首杜甫寫的詩,題目是《月夜憶舍弟》。其中有一句是千古名句,流傳至今,那就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边@首詩表達了詩人在中秋明月之夜對弟弟的懷念之情。同學們,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自己的親人,這是人間美好的感情。讓我們走進本組課文,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懷著一顆怎樣的赤子之心,懷念和贊美故鄉(xiāng)的吧!(出示課件2)
2.本組課文的主題是什么?學習本組課文有哪兩點要求?
3.今天,我們來讀三首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詩詞,體會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鄉(xiāng)愁呢?自由讀,說說那首是詩,哪首是詞?
二、學習《泊船瓜洲》
1.這節(jié)課我們就先學習《泊船瓜洲》。
2.齊讀指名回答并朗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shù)重山、照我還”。
3.理解詩句
(1)出示: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詩中的瓜洲、京口、鐘山、分別是指現(xiàn)在的什么地方?
作者這兩句詩提到了三個地方之間的距離,從哪幾個詞語看出它們之間的距離是近還是遠?
交流理解:一水間、只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
“京口和鐘山離得很近,這與作者有什么關系呢?”
(2)介紹寫作背景。
介紹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所以王安石是在南京長大的,對鐘山即現(xiàn)在的南京感情很深,可以說南京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從江西出發(fā),乘船經(jīng)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jīng)瓜洲時所寫。詩題中的“泊”就是“停泊”的意思。
(3)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xiāng)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詩人雖然離家鄉(xiāng)這樣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xiāng)呢?從哪里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
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讀著這一句,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色?用學過的四字詞語說一說。
江南的春天除了我們剛剛所說的草長鶯飛、滿目新綠以外,更多的還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再看幾幅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jié):明月之夜,詩人鉆出船艙,立在船頭,向南眺望。只見對岸就是京口,由這詩人想……現(xiàn)在已是春天,詩人的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青山……綠水……田野……江岸……多么美麗的江南啊!最后,詩人望著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
(5)推敲詩句用詞的準確(結(jié)合課堂作業(yè)本第9頁第(2)小題學習)
“綠”字可以換成“到、過、入、滿”,詩中用“綠”字好在哪里?(用上“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而來。)討論后閱讀課后資料袋,學習詩人嚴謹?shù)膽B(tài)度。
4.像“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樣借月亮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還有很多。(完成作業(yè)本第9頁第(3)小題。連一連,讀一讀,背一背。
三、學習《秋思》
1.由上首詩引入: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還,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滿大地,離家已久,思緒萬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千里寄相思,故鄉(xiāng),不管身處何時何地,你,都是我們心中永恒的家園。那么,在《秋思》這首詩里,又是什么承載了詩人的鄉(xiāng)愁呢?
2.自由朗讀故事,交流大意,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結(jié)合重點詞隨機點撥。
Δ見:
看到“秋風”一詞,你的腦海里想到的是什么?而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xiāng)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jīng)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nèi)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指導。)
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學生背誦全詩)
3.寫話:引導學生把詩的內(nèi)容概括成四個畫面:詩人獨居洛陽城,秋葉飄零,思念家鄉(xiāng);俯首案前,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寫起;送信人即將出發(fā),卻又拿回信件,拆封重讀;送信人已離開,詩人呆呆目送。內(nèi)容參考課件。
四、課堂作業(yè)1-2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泊船瓜洲》與《秋思》導入《長相思》。
二、簡介作者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一等侍衛(wèi)。生平避談世事,故詞也主要寫離別相思及怨夏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詞的風格直抒胸懷,婉約清新;但過多哀思,情調(diào)消沉。
三、朗讀詩詞
四、思考:
1.作者在詞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你能確定是哪里的景物嗎?
2.你知道作者身在何處?心又在何處?
3.這詞中蘊含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賞析字詞
1.“一”字賞析:上下片的前兩句均用“一”字,不但對仗工整,使文字呈連續(xù)不絕之勢,詞風更加纏綿。
抓意象,山水風雪行。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詞語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嗎?(千山萬水、風雪交加、跋山涉水
◇指導朗讀,通過回返復沓的朗讀讀出邊塞軍旅的千辛萬苦。
2.“身”字賞析:點明身處之地及方向,“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而心卻在關內(nèi),表明作者心系故園。
品意蘊,故園無此聲。
◇“此”是什么意思?“此聲”是指什么聲音?在什么情況下發(fā)出這樣的聲音?(隨機點撥“千帳燈”、“聒”)這樣的聲音這樣的情景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頂頂帳篷,點點燈火,本該是多么豪邁多么壯觀!然長途跋涉之后,在這樣一個野外宿營的寒夜里,卻要聽著寒風朔雪的嘈雜聲,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讀這首詞。
◇“故園”指什么?“故園無此聲”,故園沒有什么聲音?故園有什么?想像說話。
◇故園沒有這樣的風雪交加,故園不會這樣的臥不成眠,故園不會這樣的寒冷孤寂;故園,有的是寧靜詳和,有的是親人關愛,有的是溫暖舒適……這一切的一切交織在一起,融成了一個字,一個包容作者此時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學生齊“碎”。)帶著心碎的感覺讀下闋。
◇從這一個“碎”字,你讀出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再讀下闋。
3.讓我們進入詩人那個身和心分離的世界,讓我們真切地感受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那一顆破碎的心。有感情的朗讀全詞。
六、比較閱讀
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白居易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diào)與納蘭詞有何不同?
小結(jié):鄉(xiāng)愁,是游子心中難解的結(jié);故鄉(xiāng),是游子心頭永恒的家。多年以后,當我們離開家鄉(xiāng),遠離故土,我們的心中,會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誦讀《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
八、課堂作業(yè)3、4題。課后收集表達思鄉(xiāng)情緒的詩詞,交流。
板書設計: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身心
在征途系家園
五年級上《軍犬黑子》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軍犬黑子》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教科版小學語文教科書5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迷惑、沮喪、尊嚴、無動于衷”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動物也有尊嚴。
2 能力目標: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2)引導學生與生命對話,在對話中獲得精神生命的提升。
教學重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生命展開對話。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軍犬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查閱有關軍犬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發(fā)生命關注
播放有關軍犬的多媒體課件:同學們,在狗這種動物中,有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它們嗅覺靈敏,動作敏捷,可以在軍事等活動中擔任偵察、搜索、警衛(wèi)等工作,人們把它們稱為軍犬。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條軍犬,它的名字叫黑子。
二、初讀課文,感知生命故事
1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熟練。
2 標注生字詞,讀一讀,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弄懂它們的意思。
3 再讀全文,思考課文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
三、精讀探究,展開生命對話
1 馴導員幾次否定了黑子的判斷?每一次黑子的反應如何?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A 第一次否定。
重點理解:兩個“很快”說明了什么?
(黑子訓練有素、業(yè)務純熟、充滿自信。)
黒子反應,迷惑。
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讀出那種迷惑,表情怎樣?
B 第二次否定。
重點理解:謹慎辨認,說明了什么?
(黑子恪盡職守,不想再次被否定。)
黑子的反應:“只好”又回去找。
黑子又會想些什么?(極不情愿。)
C 第三次否定。
重點理解:“回頭望”的表情。
(指導朗讀,體會黑子的別無選擇和無可奈何。)
D 第四次否定。
重點理解:“沮喪”。
黑子的反應是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出這份感受。
2 黑子一次比一次更加認真地辨認,但是在馴導員的一再逼迫下它只好放棄了自己的正確選擇。當黑子終于明白這是一場騙局時,黑子的表現(xiàn)是什么?它為什么會這樣?
3 面對黑子痛苦的離去,馴導員的反應如何?找到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從“無動于衷”一詞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導朗讀,體會黑子被重重地傷害了。
4 黑子的出走讓人們認識到:哪怕是條狗也是有尊嚴的……這里的“尊嚴”是什么意思?聽了這個故事,作者陷入了沉思,想想這省略號背后會是哪些紛飛的思緒。
5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不想對馴導員或者軍犬黑子說點什么嗎?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升華生命意義
1 教師小結(jié):軍犬黑子讓我們懂得了動物和人一樣,它們也有思想,有感情,有尊嚴,它們和人類一樣都需要尊重,我們應該愛護動物,善待生命。
2 同學們,你還收集到哪些關于軍犬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分享。
反思:這篇課文講述了軍犬黑子和馴導員之間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內(nèi)容易于把握,但思想內(nèi)涵不易體會。因此我設計了讀、講、悟、談的教學過程。圍繞黑子心理變化的主線:迷惑——沮喪——痛苦一絕望,引導孩子去讀書,讀出味,讀出情;文尾,當黑子毅然離去時我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這次測試對黑子的傷害有多么嚴重,真正達到了震撼學生心靈的作用。教學中,我抓住“迷惑、沮喪、尊嚴、無動于衷”等詞語挖掘教材的人文內(nèi)涵,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軍犬黑子通曉人性,有思想,有感情,有尊嚴,和我們?nèi)祟愂瞧降鹊纳瑯有枰鹬?。在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在“你想不想對馴導員或者軍犬黑子說點什么”環(huán)節(jié)中,有的孩子不同情黑子的做法,認為它過于脆弱,經(jīng)不起挫折,我尊重了學生的多元理解,不知道是否有背于文本的價值取向,還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9 三個小伙伴 教學設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9 三個小伙伴 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課題19三個小伙伴課型新授課時2
教學
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學會9個生字,兩根綠線內(nèi)的5個字只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在遇到困難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重點
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體會小豬、小象和小袋鼠在遇到困難時,主動承擔任務的主人翁態(tài)度和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質(zhì)疑。
四、指導記憶生字,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朗讀感悟課文。
三、演一演。
四、作業(yè)。1、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1、自由讀課文,找出藏在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同座檢查讀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自由讀課文,看看有幾個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小組內(nèi)討論。
2、匯報交流。
1、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
2、指名學生交流。
3、范寫。
4、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最好?好在哪里?
1、生字詞抽讀競賽:
伙伴挖坑施肥
2、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三個小伙伴在栽樹的時候各做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小野豬做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a、指名讀地二自然段。
b、指名說。
c、指導朗讀。
(2)小袋鼠做了什么?(第三自然段)
(3)小象做了什么?(第五自然段)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指名讀。
(2)為什么又跳又笑?
1、小組合作。
2、全班表演。
3、評價。
1、朗讀課文。
2、回家把故事演給家長看。1、學生齊讀。
2、提出問題。
1、自由讀課文。
2、認讀生字。
3、學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4、指名分段讀課文。
1、小組合作學習。
2、每小組的代表發(fā)言。
1、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2、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學生臨寫。
1、學生比賽讀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
3、指名說。
(1)小野豬用什么挖樹坑?他為什么能做到?
(2)小袋鼠、小象分別是怎樣運肥料、澆水的?
4、體會小伙伴的心情。
小組試著表演,改進。
板書設計
19三個小伙伴
小野豬硬嘴巴拱樹坑
小袋鼠皮口袋運肥料
小象長鼻子澆水
2025關于: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兒子》教案三篇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關于: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兒子》教案三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導語】《只有一個兒子》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一邊打水一邊夸自己的兒子。當母親們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時候,三個兒子都來了,但只有一個兒子接過媽媽手中的水桶。教案網(wǎng)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1、識記“歇 伶 俐 賽 鶯 嗓 拎 桶 腰 甸”10個生字;認識“包字頭”;積累“伶俐、 嗓子”等7個詞語。書寫“甸 歇 伶 俐 拎”5個漢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3、理解只有一個兒子的真正含義,懂得作為子女要關心、孝敬長輩。教學目標確立依據(jù):
目標一:經(jīng)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會用一些識字方法來自主識字,二年級可以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識字的興趣和效率。
目標二: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了解課文內(nèi)容,有自己的感悟。
目標三:本單元目標“讀課文,理解詞句”在課堂中進行落實。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揭示課題:14只有一個兒子。
2、聽課文錄音,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3、聽后反饋: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板書:三個兒子
4、引導學生質(zhì)疑:聽了故事,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文中出現(xiàn)了三個兒子,為什么課題上說只有一個兒子?)
(二)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逐節(jié)試讀課文,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教師隨機出示相關的生字。
3、學習課文中的五個生字。
(1) 個人自學。
(2) 小組交流。
歇:右邊的部首是“欠”。
“沉甸甸”的“甸”讀第一聲。
(三)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 學習課文1—6節(jié)。
過渡:三個兒子在媽媽的眼中是怎樣的?我們來看看三個媽媽對兒子的評價。
(1)輕聲讀,三個媽媽評價兒子的話,用“——”劃出。
(2)學生交流。
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又伶俐,又有力氣
唱起歌來賽過黃鶯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3) 指導讀好媽媽們的話。
(4)媽媽覺得她們的兒子怎么樣?
過渡:她們的兒子到底怎么樣呢?我們來看下面的課文。
2、 學習課文7—11節(jié)。
(1)師生合作讀。
(2)體會句子:三個媽媽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蕩,腰也快要折斷了。
A. 讀句子。
B. 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3)找出寫三位兒子來到井邊不同行為的句子,用“~~~~”劃出。
A. 出示句子:
第一個孩子只顧自己翻跟頭,像車輪子在轉(zhuǎn)。他看也不看媽媽一眼。
第二個孩子只顧自己唱歌,像只小黃鶯。他也不看媽媽一眼。
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B. 抓住“只顧、看也不看一眼、也不看一眼”體會第一、第二個孩子的表現(xiàn)。
C. 抓住“跑到、接過、提走”這些動詞,體會第三個孩子懂得關心、孝敬長輩。
D. 指導讀句。
E. 你喜歡哪個兒子?為什么?
3、 學習課文最后一部分。
(1) 分角色讀媽媽們和老爺爺?shù)脑挕?/p>
(2) 指導朗讀“哦”的語氣。
(3) 想想:老爺爺為什么說“我只看見了一個兒子啊”?
(4) 小結(jié):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4、分角色讀全文。
(四)發(fā)揮想像,創(chuàng)作表演。
1、展開想像,說說:三位媽媽聽了老爺爺?shù)脑?,回到家會對自已的兒子怎么說,怎么做?兒子聽了媽媽的話,會有什么反應?
提供語言材料:媽媽指著兒子,生氣地說:“ ”
媽媽撫摸著兒子的頭,語重心長地說:“ ”
……
2、與同學合作,演一演。
(1) 準備活動。
(2) 交流匯報。
(3) 評議。
(五)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歇”。
3、寫字練習。
4、選詞填空,區(qū)分“什么、怎么”。
板書設計:
14 只有一個兒子
第一個兒子 伶俐 有力氣 只顧翻跟頭
第二個兒子 嗓子好 會唱歌 只顧唱歌
第三個兒子 沒什么特別 跑 接 提 ——真正的兒子
篇二
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5個,理解“沉甸甸、拎”等詞語的意思,會寫“歇、拎”等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重點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3、發(fā)揮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編成或續(xù)演故事。
4、懂得關心、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5個,理解“沉甸甸、拎”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教學難點:
懂得關心、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地傳統(tǒng)美德。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激發(fā)情感。
1、朗誦《小烏鴉愛媽媽》。
2、交流:你喜歡小烏鴉嗎?為什么?
二、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是啊,知道回報父母關愛的孩子一定會受到大家喜愛的。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第14課——只有一個兒子(板書課題,齊讀)
2、聽老師讀課文,思考:“只有一個兒子”這句話是誰說的?找到相關的句子。
3、交流出示:“哦?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在哪里呀?”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p>
(1)讀句
(2)學生質(zhì)疑:到底有幾個兒子?文章中明明提到了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
4、小組學習;
(1)自由讀通全文,組內(nèi)正音。
(2)小組學習生字。
(3)討論問題: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
5、出示詞語:伶俐 嗓子 特別 迎面 彎腰 拎水桶 比賽
(1)比較“伶”和“拎”(讀音、部首)
(2)桶—找姐妹字
(3)賽——書空上半部分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研讀課文。
1、課文中提到了三個兒子,那么三位媽媽是怎么評價自己的兒子呢?
(1)自讀1——6小節(jié),劃出相關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第一個媽媽說:“?伶俐、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板書:伶俐、 有力氣 ) ?
第二個媽媽說:“?唱起歌來賽過黃鶯,誰都沒有他那樣好的嗓子。(板 書:嗓子好、會唱歌 ) ?
第三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講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保ò鍟簺]有 什么特別)讀出第一、二位媽媽得意的語氣,第三位媽媽平和謙虛的語氣。
(3)引讀:媽媽們可喜歡他們的孩子啦第一個媽媽稱贊兒子??。第二個媽媽夸獎兒子??。只有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
2、三個媽媽一邊談論著三個兒子,一邊打完水,拎著水桶往家走。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三個媽媽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蕩,腰也快要折斷了。
(1)指名讀句,適時指導學生在語境中讀好語氣詞“啦”。
(2)“一桶水可重啦”說明什么,課文中哪個詞語寫出了水桶之重。學習:“沉甸甸”一詞,要求:讀準字音,照樣子說說相同構(gòu)詞形式的詞語。 甸:注意“從外到里”的筆順規(guī)則。
(3)朗讀理解,體會媽媽們的辛苦。男女生分讀。
3、在這種情況下,三個兒子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快速默讀9——12小節(jié),用直線劃出。
(1)交流,出示句子;
第一個孩子只顧自己翻跟頭??媽媽一眼。 ?
第二個孩子??也不看媽媽一眼。 ?
第三個孩子??提走了。
(2)指名回答
(3)分角色讀好句子。 以讀感悟。
4、出示填空,理解課文: 媽媽拎水好辛苦。第一個兒子伶俐、有力氣可以 ,可是他卻 。第二個兒子嗓子好,可以 ,可是他 。第三個兒子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卻跑到 ,接過 ,提走了。
(1)請你再讀讀課文的2—11小節(jié),和同桌一塊來試著完成這個練習。
(2)指名回答,交流后配合讀好填空。
(3)是啊,難怪在一旁親眼目睹這一幕的老爺爺會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
5、加深理解,指導朗讀: 再次出示:“哦?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在哪里呀?”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p>
(1)看見這一幕的老爺爺真的不明白有幾個兒子嗎?想一想該怎么讀。(明知故問)
(2)多形式練讀。
二、拓展說話
1 、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了吧,媽媽們回到家會對自己的兒子說什么呢?
(1)同桌練習說話。
(2) 交流評議
三、布置作業(yè)
1、讀好詞語,句子。
2、抄默生詞。
3、完成課后練習的表格和選詞填空。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兒子
第一個兒子 伶俐、有力氣 只顧翻跟頭
第二個兒子 嗓子好、會唱歌 只顧唱歌
第三個兒子 沒有什么特別 接過媽媽的水桶
篇三
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本課“歇、伶、俐、賽、鶯、嗓、拎、桶、腰、甸”等10個生字;認識“包字頭”;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書寫“甸、歇、伶、俐、拎”五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劃出媽媽說兒子的話及描寫兒子表現(xiàn)的句子,體會重點詞句“一桶水可重啦!”“沉甸甸”的意思。
3、展開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續(xù)編故事,演一演。
4、了解老爺爺說的“只有一個兒子”的含義,體會作為子女要關心、孝敬長輩。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歇、伶、俐、賽、鶯、嗓、拎、桶、腰、甸”等10個生字;認識“包字頭”;描寫“甸、歇、伶、俐、拎”五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語氣。
教學難點:
能體會重點詞句“一桶水可重啦!”“沉甸甸”。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PPT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只有一個兒子
指名讀。注意:“兒子”的“子”讀輕聲。
2、讀好課題。
課題告訴我們有幾個兒子?如果要突出“一個”兒子,該怎么讀?(評價:讀出了、僅有、獨一無二的意思)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完以后,思考一下:這篇課文一共寫了幾個人物?
2、反饋:這篇課文一共寫了幾個人物?
板書:三個兒子 三個媽媽 老爺爺
要求:說完整。(這篇課文一共寫了7個人物,他們是……,……和……?;蛘撸哼@篇課文一共寫了……、……和……這7個人物。)
3、看這兒,再看題目,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嗎?(預設: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個兒子,為什么課題說“只有一個兒子?”呢?)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1-6節(jié)。
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課題說“只有一個兒子?”,接下來我們要帶著問題學習課文,解決問題。
1、出示第1節(jié),指名讀
歇:書空。解釋:休息
2、三個媽媽一邊打水,一邊談論著自己的兒子。輕聲讀第2~6小節(jié),用橫線把三個媽媽說兒子的話劃下來。
3、交流:隨機出示三位媽媽的話
(1)讀第一、二個媽媽說的話。
(2)體會并讀好“又……又……”、“賽”、“誰也比不過” 、“我那個兒子”
伶俐:注意“伶”讀后鼻音,形聲字。“伶俐”的意思就是“聰明,靈活”。
賽:平舌音,組詞。
鶯:后鼻音。
嗓:平舌音。
(3)聽到了嗎,這兩位媽媽在夸獎自己的兒子呢!想象一下:兩位媽媽說話時的神態(tài)和語氣。
(4)第三個媽媽和前兩個媽媽的態(tài)度一樣嗎?(不一樣)第三個媽媽的話怎么讀?指名讀。同學們注意聽,哪里不一樣?(語氣平靜、態(tài)度謙虛)
(5)誰能把三位媽媽說話時不同的語氣讀出來。
(二)學習7-11小節(jié)。
明明就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我們繼續(xù)讀課文。
1、 出示:第7節(jié)。
拎:注意是前鼻音。 “伶”是后鼻音?!傲睢焙秃芏嗖渴捉M成字,都讀后鼻音,唯有這個字讀前鼻音,用心記,把它牢牢記在腦子里。換部首。書空。
(1)誰做“拎”的動作。拎,就是用手提。
(2)理解并讀好“一桶水可重啦!”。你們讀的句子就是告訴我們——一桶水(可重啦?。娬{(diào)讀 “啦、重、!”
桶:好辦法記:涌、通,痛。
(3)如果是很重的一桶水,怎么拎呢?(生演)
(4)文中哪句話說明這是一桶很重的水?
(5)(出示句子)指名讀,理由生配合讀??梢赃呑x邊做做動作。
“走走停停”的第二個“走”和“?!蹦钶p聲?!盎问帯钡摹笆帯蹦钶p聲。)
腰:身體有關。形聲字。
2、媽媽這樣子拎水真——辛苦、累、疲勞、腰酸背痛……
3、出示: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做了什么?讀7-11小節(jié)。用曲線劃出寫三個孩子表現(xiàn)的句子。
(1)指名讀第一、二個兒子的句子,讀出了什么?(這兩個兒子想到其他了嗎?想到媽媽了嗎?看到媽媽了嗎?)
隨機板書:只顧 看也不看
只顧 也不看
4、第三個孩子和第一、二個孩子不一樣在哪里?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把第三個兒子的動作圈出來。(跑 接 提)
(1)指名讀,注意這三個動作。想想他為什么“跑“?(怕媽媽累壞了)
(2)男孩子一起讀。第三個兒子二話不說,動作很快。能讀出這個兒子平時——(一定經(jīng)常幫媽媽拎水。)
(3)這句話里有一個詞也告訴我們“一桶水可重啦!”。
出示“沉甸甸”ABB:包字頭。積累包字頭的字:句、匆、包、勺、勾
(4)引讀:一桶水可重啦,就是一桶水——(沉甸甸)的。這個孩子拎著沉甸甸的一桶水,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蕩,可他還堅持著幫媽媽把這桶水拎回家。
(5)從中,你看出這個兒子怎么樣?——(孝順、關心媽媽) 板書:孝順 關心
(6)讓我們一起向第三個兒子學習。齊讀寫第三個兒子的句子。
(三)學習12-13節(jié)。
1、(出示對話)同桌讀。
2、老爺爺說了幾句話,提示語在中間數(shù)句子方法。第一句——(一起讀),第二句——
3、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 用上“雖然……但是……”說說老爺爺?shù)男乃肌?(第一個兒子雖然又伶俐,又有力氣,但是他只顧自己翻跟頭,看也不看媽媽一眼?!獛煟哼@樣看來,他不是真正的好兒子。
第二個兒子……
第三個兒子雖然沒什么特別的,但是他關心、孝順?gòu)寢尅!诶蠣敔斞劾?,他才是真正的好兒子呀?。?/p>
4、老爺爺?shù)脑捵屇愣昧耸裁??(當子女的應該孝敬長輩,關心長輩。)
5、明白了老爺爺?shù)男乃?,誰來讀好這兩句話?讀出“哦”的語氣。
引讀,讀好老爺爺說的三個問句。
6、 選擇課題,加深理解。
(1) 故事學到現(xiàn)在,我們還不知道它的題目是什么?老師這里有三個題目,你覺得哪個題目,并說說道理。
(2) 出示三個題目:《一個兒子》、《只有一個兒子》、《三個兒子》
7、回到課題,齊讀。
(四)演一演。
第二天,三位媽媽又去打水了,還是三位媽媽,三個兒子,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們演一對母子,你想演哪一對?為什么?(告訴媽媽站的位置)提示:演的時候,把動作交代清楚。還可以加上一些語言。
四、總結(jié)。
孝順父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五、鞏固字詞。
詞語連線。
翻 水桶 伶俐的 水桶
拎 力氣 美妙的 孩子
提 跟頭 沉甸甸的 歌聲
板書設計:
媽媽 兒子
第一個 很伶俐 翻跟頭
只有一 第二個 嗓子好 只唱歌
關愛長輩是美德
個兒子 第三個 沒特長 拎水桶
五年級上《有個孩子叫咪咪喬》教學設計(冀教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級上《有個孩子叫咪咪喬》教學設計(冀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五年級上《有個孩子叫咪咪喬》教學設計(冀教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故事中與布娃娃咪咪喬相關的故事,弄清事情得來龍去脈。
4、留意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對布娃娃的態(tài)度,了解媽媽的情感變化。
5、能就課文中的相關內(nèi)容,并結(jié)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經(jīng)歷,談自己的感受和認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對布娃娃的態(tài)度以及媽媽的情感變化。
知道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你小時侯曾玩過哪兒些玩具,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在你和你的玩具之間曾發(fā)生過怎樣難忘的事呢?請你回憶一下,并簡要講述自己與心愛的玩具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進行必要的互動交流。
2、以“布娃娃玩具”導入本課學習:這篇課文講述的故事就和一個叫“咪咪喬”的布娃娃有關。既然“咪咪喬”是個布娃娃,為什么文章中題目中卻說她是個“孩子”呢?課文中為我們講述了哪些故事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47頁,趕快去看看吧。
二、走進文本,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不隨意斷句。
2、學生思考并在小組及全班交流:文章講了哪幾件事兒?
?。ㄒ龑W生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中記敘的幾個相關聯(lián)的主要事件:帶女兒及女兒的“寶寶”咪咪喬出門;爸爸媽媽嚴重傷害了咪咪喬事件;十字路口交警搶救咪咪喬的感人瞬間;媽媽被交警感動滿懷愧疚。)
3、再讀課文,想想哪件事是現(xiàn)在發(fā)生的,哪件事是過去發(fā)生的?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第二課時
三、關注文章細節(jié),品味文章語言,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
1、速讀課文,找一找文中講了哪幾個人物,說說他們和“咪咪喬”有什么關系?
2、讀課文,聯(lián)系具體內(nèi)容說一說:女兒、爸爸、媽媽和交警各是怎樣對待咪咪喬的?用你喜歡的符號把它畫出來,并體會著讀一讀,讀出相應的情感。
課文中值得品味的細節(jié)很多,只要學生能夠有理有據(jù)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就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如:
女兒對咪咪喬的態(tài)度是:把咪咪喬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不允許人傷害她,危險的時候要保護她。(相關的細節(jié)有:女兒立即奔向小床……;女兒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小膝蓋上……;女兒太任性的哭鬧……;女兒尖歷地叫起來……;女兒大哭著翻身下車……)
媽媽對咪咪喬的態(tài)度是:對女兒把咪咪喬當成有生命的孩子是應付的;不經(jīng)意間傷害過咪咪喬;被交警所感動真正認可了咪咪喬的孩子身份。(相關的細節(jié)有:我們是哼哼哈哈地將就著附和女兒……;我們不耐煩了……;我趕忙拉住女兒的手……;我覺得十分慚愧……;)
交警對咪咪喬的態(tài)度:尊重女孩,把咪咪喬也當成“孩子”看待。
?。ㄏ嚓P的細節(jié)有:他立正,舉手敬禮……;且又是一個立正,舉手敬禮……;請照顧好你的孩子……)
3、品味有關“細節(jié)”,感悟人物的情感世界。出示兩處細節(jié)描寫:(1)我把女兒放在自行車后……(2)他立正,舉手敬禮……[這兩處細節(jié)中,(1)可以看出女兒確實把“咪咪喬”當“寶寶”年,當有生命的人看。(2)中可以看出交警對女兒給予了像成人一樣的尊重和理解。]
在學生品悟研讀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指導感情朗讀。
四、整體回顧,感受人物,升華情感
1、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你會對文中的“女兒”說些什么?
?。?)你覺得課文中的這位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文中的這位警察叔叔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2、進行續(xù)寫練習。我看到這節(jié)斷了的手指頭,更加感動慚愧。我能為女兒做些什么呢?我點亮燈光,把那節(jié)手指頭小心翼翼地貼好,把“咪咪喬”放回女兒的枕邊。從這以后,我們一家和“咪咪喬”之間又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下續(xù)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