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shù)課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3-08第5課大堰河——我的保姆。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第5課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第5課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義。了解排比、反復、對比的修辭方法在詩的運用和作用。
2.能力目標:學習用詩歌的形式描寫并抒發(fā)感情。學習、把握詩的節(jié)奏和旋律,體驗詩人對勞動人民真摯、熱烈的感情以及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提高審美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貫穿全詩的思緒和激情,理解詩人對大堰河的贊美懷念之情,實質(zhì)是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贊頌。
【教學要點】
重點:1.學習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在詩中的運用和作用。2.了解并學習詩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難點:使學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詩歌中的真情實感,體會作者用情作詩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設想】
先通過反復朗讀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變化與節(jié)奏和旋律的關系。接著對本詩的修辭手法及重點段落進行詳盡地分析,最后引導學生品析另一首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欣賞水平。
【教學步驟】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步感受文意,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特色反復朗讀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導入新課】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歌唱母親,歌頌母愛是詩歌永恒的主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賞析現(xiàn)代著名詩人艾青獻給他的養(yǎng)母——大葉荷(大堰河)的贊美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新課探究】
一、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
1.作者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縣皈田蔣村。他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192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專修繪畫。1932年回國,參加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因從事愛國運動被捕,在獄中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35年10月出獄,次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受到文壇重視。
艾青的主要作品有《向太陽》、《火把》、《在浪尖上》、《光的贊歌》等。他的詩運用散文化的語言,抒發(fā)思想感情,刻畫藝術(shù)形象,語言樸素清新,韻律和諧,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
2.寫作背景
1933年,艾青因參加進步愛國活動被捕入獄。在陰冷的牢房中,詩人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在監(jiān)獄里寫了許多詩。正像他自己所說:“從那以后,我過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繪畫幾乎完全斷了聯(lián)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詩。只要有紙和筆就隨時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憶得更多,議論得更多?!薄洞笱吆萤ぉの业谋D贰芳磳懹谠娙嗽诒O(jiān)獄的日子里。當他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聯(lián)想到保姆落滿白雪的墳頭,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贊美勞動人民,詛咒黑暗世界的詩篇。!
3.解題
這是一首帶有自傳性的抒情詩。在這首詩里,詩人以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經(jīng)歷,抒發(fā)了他對保姆大堰河真摯懷念的情懷和熱情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艾青的保姆沒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華縣大葉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葉荷,浙江方言“大葉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樣。作者在詩里寫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yǎng)媳。”艾青因為生他時母親難產(chǎn),后來又因為一個算命先生說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撫養(yǎng)了5年。那么,詩人在這個不屬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
二、字詞練習
借助工具書或查閱相關資料,完成隨堂
練習,掌握文中生字詞。
詞語補釋:
*典押:典當,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侵犯,欺壓。侮:欺負,輕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樣子。
三、朗讀詩歌,初步感受文意
1.范讀詩歌。注意朗讀時要講究節(jié)奏,強調(diào)按意義單位劃分這首詩的句子節(jié)奏,并有感情的朗讀。
2.抽取同學就所讀講講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印象,并進行歸納。
詩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詩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的勞動婦女,她勤勞、純樸、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貧困、艱難。
詩人通過對自己乳母的回憶,抒發(fā)了詩人對乳母真摯的懷念和深切贊美的感情,進而表達了對廣大勞動婦女乃至勞動人民的摯愛,表達了對“不公道世界”的詛咒、控訴之情。
3.點撥研討作者的思路
明確:這首詩以追憶往事為線索展開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壓著的墳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運——贊美詩呈給大堰河及所有勞動人民。
4.研討詩的詩體特征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
四、劃分層次。歸納層意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歸納詩歌層次,概括每個層次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全詩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緒的發(fā)展脈胳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節(jié)),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與我的關系,表現(xiàn)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和痛悼?!緫涯钆c痛掉】
第二部分(4─8節(jié)),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了詩人對她深切的眷戀、尊敬與感激。【眷念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節(jié)),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節(jié)),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局幐枧c贊美】
五、分析詩歌內(nèi)容
1.第一部分(1─3詩節(jié)):懷念與痛悼
學生朗讀概括主要內(nèi)容:突出我與大堰河之間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表現(xiàn)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與痛悼。
第一節(jié):大堰河是卑微得連自己姓名都沒有的窮苦勞動婦女。
沒有姓名
沒有人生自由并列悲苦低微
靠出賣乳汁和汗水謀生
第二節(jié):點明大堰河和“我”的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
回環(huán)往復強調(diào)“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傾注了對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節(jié):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涼的墳墓
冷落的故居
典押的田地
長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對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憶。
聯(lián)想、想象──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思念哀悼之情
A,景物描寫的意境特征:凄涼,衰敗,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這一詩句反復的作用: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懷念之情.
C,揣摩這一小節(jié)朗讀的聲調(diào)(低沉,緩慢)重音及停頓的節(jié)奏
詩人是怎樣想起大堰河的?為什么艾青說“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聽到秋風蕭瑟的聲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nèi)心世界如同雪一樣的潔白無暇,而白雪覆蓋大地的莊嚴肅穆的景象正好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悼念。正因為這許多原因,艾青想起了這個給過他無限溫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會地位(她是童養(yǎng)媳,以養(yǎng)育我而養(yǎng)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長了青苔的石椅,這一切在我們的心中構(gòu)成了怎樣的一種意境呢?(凄涼、衰敗、荒寂)這樣的景象,寄托了詩人深深的哀悼和懷念之情。因此,我們在讀這幾節(jié)時,該用怎樣的語氣去朗讀呢?(低沉、舒緩)好,大家一起把第三節(jié)讀一下。注意把握詩人的感情。
2.第二部分(4─8詩節(jié)):眷戀與感激。
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眷戀與感激。
第四節(jié):
學生概述第4節(jié)主要內(nèi)容:抒寫大堰河的勤勞與善良。
搭好灶火之后拾起雞蛋之后抱拍去炭灰之后掐死虱子之后撫摸嘗過熟飯之后包扎傷口之后放好醬碗之后補好破衣之后
用八個排比句即八個細節(jié),以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為中心描畫了8個生活鏡頭,鋪敘大堰河極度貧窮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增強了語氣,豐富了內(nèi)容,突出了重點,突出了大堰河慈愛,勤勞的形象,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勤勞和善良,表現(xiàn)出大堰河對乳兒深切的母愛。
第五節(jié):“我”離開大堰河。
用問句,間接表現(xiàn)她對乳兒離開的依依不舍和對乳兒內(nèi)心的疼愛。
第六節(jié):“我”回到自己生活優(yōu)裕的家中時,像陌生的新客一樣忸怩不安。
回到生母家中的我的生活是富足豪華;但我的心情是忸怩不安,請談談個中緣由
明確:僅有物質(zhì)生活但沒有愛.
極力鋪寫地主家庭富裕豪華生活,對比反襯大堰河家庭的貧窮。鮮明的對比更能顯示大堰河家是貧窮的,但充滿了愛;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愛.想起這些,詩人心里充滿了眷戀與感激。
“看著、摸著、坐著、吃著”表明“我”對這富麗豪華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襯大堰河家庭雖貧窮而充滿歡樂。進一步抒發(fā)對大堰河一家深摯的愛、深沉的留戀。
第七節(jié):大堰河到“我”家來幫傭。
討論:大堰河在忙碌,貧困的生活中為什么總是含著笑?
洗衣洗菜切菜喂豬燉肉曬麥
明確:大堰河純樸,寬厚,如同祥林嫂命運悲慘但很容易滿足,靠雙手吃飯,并無過多的祈求,詩人對大堰河既贊美又同情。笑表現(xiàn)了大堰河的勤勞與善良,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六個排比:不論冬夏,不分寒暑,年復一年承擔著繁重的勞動。含著笑,不停地勞動表現(xiàn)了大堰河勤勞、純樸、寬厚、善良。首尾反復,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雙手,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犧牲,表現(xiàn)她的偉大。
第八節(jié):進一步描寫大堰河對乳兒真摯的愛。用一個詞概括本節(jié)內(nèi)容:深愛
討論:詩中哪些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
明確:切糖,貼畫,贊美乳兒,做夢.
討論:為什么說大堰河的夢表現(xiàn)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
明確:這是大堰河對乳兒的祝愿,期盼乳兒長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滿.由此可見大堰河內(nèi)心世界豐富美好
我”離開大堰河家時,她居然“哭”了,那么后面反復寫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請問是什么含義?
表明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深的愛,為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這是真正的母愛!是超越了一切功利關系的愛。
典型細節(jié):1.年節(jié)切冬米的糖;2.貼乳兒的畫;3.逢人夸乳兒;4.夢里盼乳兒幸福。真切表現(xiàn)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感情,反映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xù)分析詩歌內(nèi)容與寫法。
齊讀全詩導入。
【新課探究】
一、繼續(xù)分析詩歌內(nèi)容
1.第三部分(9─11詩節(jié)):同情與控訴。
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
揣摩朗讀的聲調(diào)與節(jié)奏
明確:抑郁,哀傷,沉重,緩慢。
第九節(jié):大堰河死時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為她流淚,兒子為她哭得很悲傷,表現(xiàn)她勤勞無私。
死時呼乳兒名字,表現(xiàn)她廣闊的胸襟。
乳兒不在她旁側(cè),表現(xiàn)作者的哀悼與歉疚。
大堰河的夢是什么?“她的夢沒做醒的時候已死了”一句中的“夢”指的又是什么?
夢到乳兒結(jié)婚,媳婦管它叫婆婆。后一個夢是指在現(xiàn)實的具體條件下不能實現(xiàn)的想法,是“夢”的比喻義。
第十節(jié):大堰河的殯葬。
五個排比,是對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實寫照,也是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公正的控訴。
大堰河的墓是多么渺小不起眼,這表明大堰河死后得到的很少很少,而大堰河一生付出卻是那樣的多,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社會的不公道。
第十一節(jié):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慘遭遇。
寫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舊中國農(nóng)民的悲劇命運,詛咒和控訴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最后一句反復強調(diào)“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詩悲劇氣氛,激發(fā)讀者對大堰河命運的深深同情。
大堰河出身貧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勞,善良,淳樸,仁厚,像一座令人肅然起敬的雕像,永遠矗立在詩人的心中同時也將會矗立在我們每一位讀者的心中,讓詩人及每一位讀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贊美的詩呈獻給這位神圣的母親。
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禮)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這里,詩人的心一陣陣發(fā)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她悲苦命運的深切同情。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詩人對這個社會懷著怎樣的感情?齊讀11節(jié),讀出詩人的憎恨之情。
2.第四部分(12─13詩節(jié)):謳歌與贊美。
第十二節(jié):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
抒發(fā)詩人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用八個排比句直抒胸臆。結(jié)尾三個詩句,使“大堰河”含義更廣泛,她是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化身,是人類的保姆,擴大意境,深化主題,表現(xiàn)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節(jié):呈給大堰河的贊美詩。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發(fā)對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愛戴之情。
討論大堰河的靈魂為什么是紫色的?
明確:紫色象征高貴,紫色的靈魂,熱切地贊頌了大堰河高貴美好的心靈
討論:這首熱烈,深沉的贊美詩僅僅呈給大堰河一個人嗎?
明確:不僅僅獻給大堰河,也呈她的兒子們,呈給千千萬萬大堰河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獻給所有勤勞的中國人民
這一部分,是全詩感情發(fā)展的高潮,由回憶、敘述轉(zhuǎn)為直接謳歌、贊美后,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艾青的回憶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在他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卻有著金子般美好心靈的大堰河。她勤勞,善良,寬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詩人的心中。詩人從回憶的大門走了出來,外面依然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依然是陰冷潮濕的牢房,但詩人卻有著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給大堰河由心靈而寫成的贊歌.
二、分析探討寫作手法
1.排比和反復的使用。
詩歌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其形式不僅具有特殊性,更會采用多種寫作手法來表現(xiàn)內(nèi)容,抒發(fā)情感。本文除了多處運用聯(lián)想、想像和對比以外,還多次運用排比,使內(nèi)容凝煉,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氣勢酣暢。另外,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jié)的旋律,詩中大量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方法。這種手法有何作用?
本詩通過反復吟詠表現(xiàn)對大堰河的深情,許多節(jié)用了首尾詩句的反復手法,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zhuǎn),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
反復、排比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排比:內(nèi)容凝煉,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氣氛酣暢。
反復:加強感情和音節(jié)的旋律,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zhuǎn),增強詩歌的抒情效果。
2.對比手法的運用。
3.準確而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詩歌的敘事不像記敘文的敘事那樣完整具體,而是概括和提示性的,往往只截取事件的關鍵情節(jié)或片段,簡潔、明快,留給讀者巨大的想象空間。(練習二2)
例如:開頭和結(jié)尾,用用反復手法,加強了抒情的效果,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刻更強烈;同時將敘事和抒情巧妙地融合為一體,使詩歌結(jié)構(gòu)連貫、渾然一體。(練習三)
三、賞析《給烏蘭諾娃》
通過對教材所選詩歌的學習,我們對艾青的詩歌有了初步印象,為了加深對其風格和思想的了解,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我選取了他的另一首詩讓大家欣賞。
給烏蘭諾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像云一樣軟。像風一樣輕,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人體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
【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
【小結(jié)】
詩人以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經(jīng)歷,抒發(fā)了自己對保姆大堰河的真摯懷念和熱情贊頌,表達了詩人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
學習這課,我們不僅要學會分析人物形象,誦讀時把握感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課讓我們更了解我們母親的情、母親的愛、母親的心,讓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珍視母愛,更好地愛我們的母親!
【結(jié)構(gòu)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1——3節(jié))懷念與痛掉
第二部分(4——8節(jié))眷念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節(jié))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節(jié))謳歌與贊美
大堰河:勤勞善良仁厚慈愛我:懷念感激憎恨贊美
感情線索: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
【教學總結(jié)與反思】
精選閱讀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設計依據(jù)與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閱讀與鑒賞”中也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洞笱吆印业谋D贰肥且皇讕в凶詡餍缘氖闱樵?,詩歌以詩人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慘經(jīng)歷,抒發(fā)了對大堰河真摯的懷念和熱切的贊美以及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之情。教學本課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等方法,感受大堰河可親、可敬、可愛的形象和母愛的偉大,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通過貫穿全詩的思緒和激情,理解詩人對大堰河的贊美與懷念之情,實質(zhì)是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贊頌。2、引導學生通過典型細節(jié)分析認識大堰河的形象:勤勞、純樸、善良。3、了解排比、反復的修辭方法以及對比的寫法在詩中的運用和作用。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這首詩是艾青在獄中寫的,在一個飛雪的早晨寫的,你覺得人在困境中,在饑寒中,總會想到誰?(想親人,想家人。)而此時艾青想到的是誰?(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普通農(nóng)婦——大堰河。)
大堰河連名字都沒有說明了什么?(貧窮,社會地位低下)詩人為什么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卻想念大堰河?(艾青誕生時母親難產(chǎn),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就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yǎng),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冷遇,大堰河卻用博大的胸懷接納了艾青,將偉大的母愛毫無保留地給予了艾青。艾青寫這首詩,既是對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對黑暗世界的詛咒。同時表現(xiàn)出作者背叛地主階級,向勞動人民靠攏的真誠愿望。)讓我們一起走近大堰河,看看這個平凡而卑微的勞動婦女為什么能讓作者終生敬仰。
(巧設懸念,利用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急于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讀思考題。
(1)聽配樂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體會詩中強烈的節(jié)奏和流暢跌宕的旋律。
(2)要求學生找出難懂的字、詞、句,引導學生查閱工具書,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3)本詩區(qū)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
(4)本詩從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大堰河對詩人有慈母般的愛?(主要表現(xiàn)在第4、5、8節(jié)里。如在第4節(jié),用八個排比句集中寫大堰河對乳兒的愛。這八句實在是八個出色的細節(jié),把她的愛心寫得非常具體、充分?!澳阌媚愫翊蟮氖终瓢盐冶г趹牙铮瑩崦摇眱删涫孜卜磸?,起了點化、強調(diào)感情的作用。
(5)本詩哪些地方運用了排比、反復和對比的手法?舉出例子后,請談談它們所起的作用。(如第4節(jié)中的八個排比句,第7節(jié)中六個排比句,都使內(nèi)容凝練,形式整齊,節(jié)奏明快,氣勢酣暢,有力地傳達了詩人對大堰河真摯的愛。第1節(jié)的首尾兩句,反復吟詠“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現(xiàn)了詩人對她特有的深情。第3節(jié),首尾句反復寫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節(jié),都采用開頭和結(jié)尾詩句反復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第4、6節(jié)中運用了對比,把兩個家庭的生活狀況進行對比描寫,雖然沒有發(fā)什么議論,但詩人的感情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麗的夢境和凄慘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勞和死后的凄苦悲涼,這些都加強了詩歌的抒情氣氛以及對主題的表達。)
2、課堂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3、教師小結(jié)。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從誦讀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既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蘊涵,又提高了學生整體把握詩歌意蘊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體悟情感1、合作交流,感悟形象
(1)大堰河給你的總體印象是怎樣的?她的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大堰河勤勞純樸、寬厚善良、只求奉獻)(在第4節(jié),描寫她在家整天做家務,帶孩子,忙得不可開交,在第7節(jié),用6個排比句集中寫她在乳兒家勞動,年復一年,始終“含著笑”,顯得那樣勤勞純樸,寬厚善良。為了乳兒,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豬、熬湯、收麥曬豆……什么都肯干,表現(xiàn)出無私的奉獻精神。)
這首詩感情真摯,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四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根據(jù)詩中的細節(jié)描繪,發(fā)揮想象,給大堰河填寫一份“檔案”,可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表格,也可以自己設計。表格留出空行,目的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屬相血型體型健康狀況人生信條(3)教師巡視,適當點撥,拓展學生思維。
(4)課堂討論,交流小組探究成果,并要求說明理由,相機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如屬相:牛--忍辱負重、默默奉獻、腳踏實地。豬--任人宰割、不知反抗。兔、羊--溫順善良……血型:O型--奉獻型,萬能獻血者。體型--體重可能因大堰河的生活狀況而偏輕。健康狀況—營養(yǎng)不良,肩椎勞損等。人生信條—“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
學生的答案肯定是豐富多彩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不必僵化一致。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去課文篩選有用的信息,并發(fā)揮想象,對大堰河加深認識,使這一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明晰起來,避免了就課文講課文的的單調(diào)枯燥乏味。)
2、品味鑒賞,體驗感情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深入體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豐富的情感?
(對大堰河真摯的懷念和熱切的贊美以及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之情。)
(2)哪些語段讓你聯(lián)想到自己的母親?為什么?(學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找出最讓你感動的語段,反復朗讀,體會感情。學生有感情朗讀后,教師要相機評價,也可適時提問,如:你讀的這段是否能讓你想起自己的媽媽?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媽媽嗎?
(4)在交流學生的親身體驗之后,再讓學生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要求將“大堰河”換成“媽媽”,再反復朗讀。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課文,與作品和作者進行情感交流,并引導學生將作者對大堰河的感情升華為學生對自己母親的感情,用“情”打動學生,用“情”將學生帶入詩的天地之中,既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涵,又能引導學生體驗高尚的情感生活。)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1、自主閱讀《母親》、《我的母親》或其他歌頌母愛的作品,比較與課文的相通性和相異性,隨時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2、母愛寫真
教師引導:“只有平凡的兒女,沒有平凡的母親。我們的母親都是可親、可敬、可愛的……母愛,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情感世界中的上品,偉大永遠是她的代名詞。母親一個關切的眼神,一聲輕輕的呼喚,還是那眼角的皺紋、滿手的老繭、微駝的背影,哪一個做兒女的不應該刻骨銘心?讓我們更好地珍視母愛,更好地回報母親的愛吧,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心來表達我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吧!”
請從你的生活中攝取一個最打動你心靈的真情片段來贊美你的母親。
3、選出優(yōu)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共賞。
(通過比較閱讀,使學生從更廣闊的視野中感受母愛,體驗母愛的偉大;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用真情贊美母愛、回報母親的激情,體驗高尚的情感生活。)
【評析】以上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兩個方面的特色:
第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zhuǎn)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要體現(xiàn)這一特征,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閱讀的能力,這種能力從何而來,只有從學生自主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起來,除此以外,別無它途。為此,本教學設計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讀課文的基礎上,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探究的問題本身具有開放性,沒有僵化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給學生留有發(fā)揮的空間。這樣既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課文人物形象,又使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第二,重視學生的情感參與?!洞笱吆印业谋D贰肥且皇滓郧閯尤说臄⑹略?,抒發(fā)了對以大堰河為代表的母愛的懷念和贊美之情。因此,本教學設計重視引導學生調(diào)動自身生活中的情感體驗,與作品、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教師、同學進行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生珍愛母愛,回報母愛的真情,既提高了學生感受詩歌情感美的能力,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又引導學生對母愛的感恩,能更好地善待自己的母親,用自己的筆、自己的心回報母親。
《大堰河——我的保姆》
課題:《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學目的:通過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詩人情感發(fā)展的脈絡,培養(yǎng)學生閱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學難點:詩人情感發(fā)展的脈絡
教學方法:誦讀——鑒賞——分析
一、導入:
1933年1月的一個早晨,一個年輕人站在陰冷、潮濕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普通農(nóng)婦,他的保姆——大堰河,揮筆寫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這一首蘊涵了濃濃深情的詩歌。這位詩人就是艾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
二、分析全詩詩人感情的變化:
詩歌是靠形象來表達感情的,所以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就是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提問:瀏覽全詩,思考,作者在這首詩表達了那樣的一些感情?
現(xiàn)在我們就來讀詩,看一看這些同學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詩人感情發(fā)展的脈絡。
(一)首先我們來看詩歌的第一層,請一位同學幫我們把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朗讀一下。
問:詩人是怎樣想起大堰河的?為什么艾青說“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聽到秋風蕭瑟的聲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nèi)心世界如同雪一樣的潔白無暇,而白雪覆蓋大地的莊嚴肅穆的景象正好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悼念。正因為這許多原因,艾青想起了這個給過他無限溫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會地位(她是童養(yǎng)媳,以養(yǎng)育我而養(yǎng)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長了青苔的石椅,這一切在我們的心中構(gòu)成了怎樣的一種意境呢?(凄涼、衰敗、荒寂)這樣的景象,寄托了詩人深深的哀悼和懷念之情。因此,我們在讀這幾節(jié)時,該用怎樣的語氣去朗讀呢?(低沉、舒緩)好,大家一起把第三節(jié)讀一下。注意把握詩人的感情。
(二)如果說第一層是作者站在現(xiàn)實的牢房里,那么,從第四節(jié)開始,作者就轉(zhuǎn)入了對大堰河深情的回憶了。
艾青因為生他時母親難產(chǎn),后來又因為一個算命先生說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撫養(yǎng)了5年。那么,詩人在這個不屬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四節(jié)。
問:詩人回憶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幾個分鏡頭?主畫面又是什么呢?
八個鏡頭,主畫面是“抱在懷里,撫摩我”
詩人運用這樣的手法,是為了突出她怎樣的品質(zhì)?
勤勞、慈愛。
現(xiàn)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一個勤勞、充滿母親般慈愛的大堰河
向我們走過來了,她的雙手輕輕的撫摩著她的乳兒,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啊。大家睜開眼睛,誰能給我描述一下這雙手?
是啊,正是這雙勤勞的,盡管粗糙卻溫暖的手,使一個貧困的家庭充滿了溫馨,使艾青——這個被地主家庭嫌棄的孩子得到了無微不至的母愛,而我和大堰河只不過是乳兒和乳母的關系。
詩人在五歲時終于被領回了自己的家,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啊。.,但詩人心中感覺到卻是——“忸怩不安”,
問:為什么會這樣?(補充背景介紹)
大堰河家窮,卻有愛,我家富有,但缺少愛,想到這些,詩人心中充滿了——眷戀與感激。
全班同學齊讀4、5、6三節(jié),讀出詩人的眷戀之情,感激之情。
(三)大堰河在流盡了她的乳汁之后,又開始勞動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讀第七節(jié),思考:大堰河從事著這樣又苦、又臟、又累的活兒,為什么始終含著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著多種原因的,有為和乳兒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悅,有在勞動中獲得的滿足。這讓我們想起了另一個和她有著相似命運的人——祥林嫂,當她在魯家作著比一個男人還多的事情時,“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是多么淳樸,寬厚的靈魂啊。
全班女同學齊讀六個含著笑的句子。
(四)但是,詩人寫到這里,認為還不足以表現(xiàn)大堰河對我的愛,于是,她又帶著我們走進了大堰河美麗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大家瀏覽第八節(jié),看一看,作者選取了幾個細節(jié)來表現(xiàn)大堰河對自己的深愛?
問:為什么說做夢能表現(xiàn)大堰河對我的愛呢?
大堰河的夢正是她對詩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長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滿。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夢實現(xiàn)了,有一個嬌媚的媳婦叫她一聲“婆婆”,她會有怎樣的表情呢?
(五)是啊,誰不期望美夢成真呢?如果這個夢能實現(xiàn),該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盡自己的血汗后,就過早的離開了人世,結(jié)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師朗讀9、10節(jié))
問: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禮)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這里,詩人的心一陣陣發(fā)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她悲苦命運的深切同情。
問: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吭娙藢@個社會懷著怎樣的感情?齊讀11節(jié),讀出詩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憶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在他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卻有著金子般美好心靈的大堰河。她勤勞,善良,寬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詩人的心中。詩人從回憶的大門走了出來,外面依然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依然是陰冷潮濕的牢房,但詩人卻有著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給大堰河由心靈而寫成的贊歌。(教師范讀12、13節(jié))
問:為什么是紫色的靈魂?這首贊歌,僅僅是呈給大堰河的
嗎?(紫色代表著高貴,這首詩歌是獻給所有勤勞的中國人民)
三、小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詩,理請了詩人由現(xiàn)實到回憶,再到現(xiàn)實的抒情結(jié)構(gòu),體會詩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詩人見到了艾青,曾激動的說,德國有萊茵河,法國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羅河,那么,我可以驕傲的說,中國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詩人半個世紀的創(chuàng)作看成是一條巨大的河流的話,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頭。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本詩的抒情結(jié)構(gòu)。
2.學習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刻畫贊美勞動婦女的崇高品質(zhì)。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義及體現(xiàn)勞動婦女的品質(zhì)。
2.難點:敘事的典型細節(jié)和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
三、教學時數(shù):
課內(nèi)自讀課文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詞語補釋:
*典押:典當,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侵犯,欺壓。侮:欺負,輕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樣子。
作者簡介:
艾青: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縣畈田蔣村。筆名諧音。
艾青出生時難產(chǎn),一位算命先生說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貧農(nóng)家里撫養(yǎng)。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到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
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并和同人組織“春地畫會”,用畫筆投入了戰(zhàn)斗。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術(shù)青年遭到逮捕,國民黨反動派以“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控告這些青年們“顛覆政府”,艾青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艾青在監(jiān)獄里寫了許多詩。正像他自己所說:“從那以后,我過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繪畫幾乎完全斷了聯(lián)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詩。只要有紙和筆就隨時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憶得更多,議論得更多?!薄洞笱吆萤ぉの业谋D贰芳磳懹谠娙嗽诒O(jiān)獄的日子里。當他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聯(lián)想到保姆落滿白雪的墳頭,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贊美勞動人民,詛咒黑暗世界的詩篇。
解題:
這是一首帶有自傳性的抒情詩。在這首詩里,詩人以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經(jīng)歷,抒發(fā)了他對保姆大堰河真摯懷念的情懷和熱情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艾青的保姆沒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華縣大葉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葉荷,浙江方言“大葉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樣。作者在詩里寫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yǎng)媳。”
全詩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緒的發(fā)展脈胳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詩節(jié)):懷念與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表現(xiàn)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與痛悼。
第一節(jié):大堰河是卑微得連自己姓名都沒有的窮苦勞動婦女。
沒有姓名
沒有人生自由并列悲苦低微
靠出賣乳汁和汗水謀生
第二節(jié):點明大堰河和“我”的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
回環(huán)往復強調(diào)“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傾注了對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節(jié):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涼的墳墓
冷落的故居
聯(lián)想、想象──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長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對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憶。
第二部分(4─8詩節(jié)):眷戀與感激。
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眷戀與感激。
第四節(jié):抒寫大堰河的勤勞與善良。
用八個排比句即八個細節(jié),鋪敘大堰河極度貧窮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寫出關心、照料、溫暖、愛撫乳兒,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勤勞和善良。
第五節(jié):“我”離開大堰河。
用問句,間接表現(xiàn)她對乳兒離開的依依不舍和對乳兒內(nèi)心的疼愛。
第六節(jié):“我”回到自己生活優(yōu)裕的家中時,像陌生的新客一樣忸怩不安。
極力鋪寫地主家庭富裕豪華生活
對比
反襯大堰河家庭的貧窮
“看著、摸著、坐著、吃著”表明“我”對這富麗豪華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襯大堰河家庭雖貧窮而充滿歡樂。進一步抒發(fā)對大堰河一家深摯的愛、深沉的留戀。
第七節(jié):大堰河到“我”家來幫傭。
六個排比:不論冬夏,不分寒暑,年復一年承擔著繁重的勞動。含著笑,不停地勞動表現(xiàn)了大堰河勤勞、純樸、寬厚、善良。首尾反復,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雙手,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犧牲,表現(xiàn)她的偉大。
第八節(jié):進一步描寫大堰河對乳兒真摯的愛。
典型細節(jié):1.年節(jié)切冬米的糖;2.貼乳兒的畫;3.逢人夸乳兒;4.夢里盼乳兒幸福。真切表現(xiàn)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感情,反映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第二課時
第三部分(9─11詩節(jié)):同情與控訴。
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
第九節(jié):大堰河死時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為她流淚,兒子為她哭得很悲傷,表現(xiàn)她勤勞無私。
死時呼乳兒名字,表現(xiàn)她廣闊的胸襟。
乳兒不在她旁側(cè),表現(xiàn)作者的哀悼與歉疚。
第十節(jié):大堰河的殯葬。
五個排比,是對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實寫照,也是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公正的控訴。
第十一節(jié):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慘遭遇。
寫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舊中國農(nóng)民的悲劇命運,詛咒和控訴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最后一句反復強調(diào)“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詩悲劇氣氛,激發(fā)讀者對大堰河命運的深深同情。
第四部分(12─13詩節(jié)):謳歌與贊美。
第十二節(jié):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
抒發(fā)詩人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用八個排比句直抒胸臆。結(jié)尾三個詩句,使“大堰河”含義更廣泛,她是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化身,是人類的保姆,擴大意境,深化主題,表現(xiàn)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節(jié):呈給大堰河的贊美詩。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發(fā)對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愛戴之情。
這一部分,是全詩感情發(fā)展的高潮,由回憶、敘述轉(zhuǎn)為直接謳歌、贊美后,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結(jié):
反復、排比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排比:內(nèi)容凝煉,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氣氛酣暢。
反復:加強感情和音節(jié)的旋律,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zhuǎn),增強詩歌的抒情效果。
作業(yè):
[思考和練習]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作文:
《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把握大堰河純樸、善良、勤勞的品格,通過大堰河形象的表達的主題,可改動人稱、順序,改成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