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角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1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等邊三角形。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英文:equilateraltriangle,“等邊三角形”也被稱為“正三角形”。
如果一個三角形滿足下列任意一條,則它必滿足另一條,三邊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
1.三邊長度相等。
2.三個內(nèi)角度數(shù)均為60度。
3.一個內(nèi)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尺規(guī)作法
其作法相當簡單:先用尺畫出一條任意長度的線段(這條線段的長度決定等邊三角形的邊長),
等邊三角形的尺規(guī)作圖
再分別以線段二端點為圓心、線段為半徑畫圓,二圓匯交于二點,任選一點,和原來線段的兩個端點畫線段,則這二條線段和原來線段即構(gòu)成一正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
⑴等邊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內(nèi)角都相等,且均為60°。
⑵等邊三角形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和所對角的平分線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⑶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對稱軸是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或?qū)堑钠椒志€所在的直線。
⑷等邊三角形的重要數(shù)據(jù)
空間對稱群
二面體群(D3)
角和邊的數(shù)量3
施萊夫利符號{3}
內(nèi)角的大小60°
⑸等邊三角形重心、內(nèi)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點,稱為等邊三角形的中心。(四心合一)
⑹等邊三角形內(nèi)任意一點到三邊的距離之和為定值(等于其高)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⑴三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定義)
⑵三個內(nèi)角都相等(為60度)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⑶有一個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4)兩個內(nèi)角為60度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說明:可首先考慮判斷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理解:
首先,明確等邊三角形定義。三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也稱正三角形。
其次,明確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的關(guān)系。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定義: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也被稱為“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個三角形滿足下列任意一條,則它必滿足另一條,三邊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1.三邊長度相等;
2.三個內(nèi)角度數(shù)均為60度;
3.一個內(nèi)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性質(zhì):
①等邊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內(nèi)角都相等,且均為60°。
②等邊三角形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和所對角的平分線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③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對稱軸是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或?qū)堑钠椒志€所在的直線。
④等邊三角形重心、內(nèi)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點,稱為等邊三角形的中心。(四心合一)
⑤等邊三角形內(nèi)任意一點到三邊的距離之和為定值(等于其高)
判定方法:
①三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定義)
②三個內(nèi)角都相等(為60度)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③有一個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④兩個內(nèi)角為60度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說明:可首先考慮判斷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理解:
首先,明確等邊三角形定義。三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也稱正三角形。
其次,明確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的關(guān)系。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等比三角形的尺規(guī)做法:
可以利用尺規(guī)作圖的方式畫出正三角形,其作法相當簡單:先用尺畫出一條任意長度的線段(這條線段的長度決定等邊三角形的邊長),再分別以線段二端點為圓心、線段為半徑畫圓,二圓匯交于二點,任選一點,和原來線段的兩個端點畫線段,則這二條線段和原來線段即構(gòu)成一正三角形。(wWw.dg15.com 工作總結(jié)之家)
擴展閱讀
八年級數(shù)學上等邊三角形教案(人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有多少經(jīng)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八年級數(shù)學上等邊三角形教案(人教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3.3.2等邊三角形
第1課時等邊三角形(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等腰三角形成為等邊三角形的條件及其推理證明過程.
2.經(jīng)歷運用幾何符號和圖形描述命題的條件和結(jié)論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符號感,發(fā)展抽象思維.
3.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4.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等邊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發(fā)現(xiàn)與證明.
難點:等邊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發(fā)現(xiàn)與證明.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教學過程設(shè)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活動1:觀察與思考
(1)觀看上海世博會的一組圖片,引出“等邊三角形”.
(2)觀看一組圖片:跳棋、警示牌、國旗、金字塔等,進一步感受“等邊三角形”.
學生能從圖片中抽象出等邊三角形的形象,進而產(chǎn)生求知欲,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出課題:等邊三角形.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豐富的現(xiàn)實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等邊三角形”無處不在.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活動2: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
回顧:什么是等邊三角形?它與以前學過的等腰三角形有何關(guān)系?
學生回答: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它是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名稱圖形邊角重要線段對稱性
等腰
三角形
兩腰相等兩個底角相等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軸對稱圖形
等邊
三角形
三條邊相等三個角相等,且都為60°每條邊上的中線、高和它所對角的平分線都互相重合軸對稱圖形,有三條對稱軸
活動3:復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探究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
學生完成表格,得出性質(zhì).
活動4:探究等邊三角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回答下面的問題.(演示課件)
1.一個三角形滿足什么條件就是等邊三角形?
2.你認為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嗎?你能證明你的結(jié)論嗎?把你的證明思路與同伴交流.(教師應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時間)
學生小組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師]給三個角都是60°,這個條件確實有點浪費,那么給什么條件不浪費呢?下面同學們可以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
老師指定學生回答討論結(jié)果.
[師]從同學們自主探索和討論的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在等腰三角形中,不論底角是60°,還是頂角是60°,那么這個等腰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你能用更簡潔的語言描述這個結(jié)論嗎?
[生]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你在與同伴的交流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受到了何種啟示?
學生主動發(fā)言.
[師]今天,我們探索、發(fā)現(xiàn)并證明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我們在證明這個定理的過程中,還得出了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的條件,是什么呢?
[生]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證明這個結(jié)論.
(投影儀演示學生證明過程)
[師]這樣,我們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方法就可以得到.
(演示課件)
承上啟下,揭示二者的關(guān)系,為下一步探究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方法打下基礎(chǔ).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
讓學生自主討論探究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印象與理解.
讓學生經(jīng)歷運用幾何符號和圖形描述命題的條件和結(jié)論的過程,體會分類討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下列三角形:(1)有兩個角等于60度;(2)有一個角等于60度的等腰三角形;(3)三個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4)一腰上的中線也是這條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邊三角形的有________.進一步鞏固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
四、課堂小結(jié),提煉觀點
1.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你覺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3.你是對比什么研究等邊三角形的,這對你接下來繼續(xù)學習其他圖形的內(nèi)容有什么啟發(fā)嗎?通過學生自我反思、小組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對本節(jié)重要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小結(jié),讓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好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述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提升
教材第80頁練習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
等邊三角形(1)
圖形性質(zhì)判定的條件
等腰三角形(含等邊三角形)
等邊對等角等角對等邊
“三線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高互相重合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且每個角都是60°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
角形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讓學生在認識等腰三角形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認識等邊三角形.學習等邊三角形的定義、性質(zhì)和判定,在折一折的過程中體會等邊三角形的特征,三條邊相等,三個角也相等,都是60度.讓學生在探索圖形特征以及相關(guān)結(jié)論的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鍛煉思維能力.
第2課時等邊三角形(2)
【教學目標】
1.理解等邊三角形的判別條件及其證明,理解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及其證明,并能利用這兩個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經(jīng)歷實際操作,探索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及其推理證明過程,發(fā)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3.在具體問題的證明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逆向思維的思想,提高學生的能力.
4.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定理的發(fā)現(xiàn)與證明.
難點: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定理的探索與證明.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教學過程設(shè)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活動1:教師直接提出問題:我們學習過直角三角形,今天我們研究一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拿出三角尺,做一做:
用含30°角的兩個三角尺,你能拼成一個怎樣的三角形?能拼出一個等邊三角形嗎?
在你所拼得的等邊三角形中,有哪些線段存在相等關(guān)系,有哪些線段存在倍數(shù)關(guān)系,你能得到什么結(jié)論?說說你的理由.
(1)(2)讓學生經(jīng)歷拼擺三角尺的活動,猜想并探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與斜邊有什么關(guān)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活動2:學生一般可以得出上面兩種圖形:其中第1個圖形是等邊三角形,對于該圖學生也可以得出BD=12AB,從而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所得到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學生探索方法.
如果學生不能很快得出30°角所對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教師可以在圖上標出各個字母,并要求學生思考其中哪些線段直接存在倍數(shù)關(guān)系,并再將三角尺分開,思考從中可以得到什么結(jié)論.
活動3:讓學生在得到該結(jié)論的基礎(chǔ)上,嘗試證明該定理,寫出已知、求證,并進行證明.
活動4:引導學生思考剛才命題的逆命題: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條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那么這條直角邊所對的銳角等于30°嗎?如果是,請你簡單說明理由.讓學生經(jīng)歷定理的探索和證明過程,體會輔助線的作法.
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從前面定理證明的輔助線的作法中能否得到啟示?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圖片是某屋架設(shè)計圖的一部分,點D是斜梁AB的中點,立柱BC,DE垂直于橫梁AC,當AB=7.4m,∠A=30°時,求立柱BC,DE的長.通過一個基礎(chǔ)練習題,進一步鞏固定理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jié),提煉觀點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對于課堂教學既要注重教學過程、方法,也要注重概括總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提升
教材第81頁練習,第82頁第4題.通過做題后的反思和總結(jié),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板書設(shè)計】
等邊三角形(2)
一、性質(zhì)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二、應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難點在于探究兩個定理:“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條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那么這條直角邊所對的銳角等于30°”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由于設(shè)計了三角尺操作的實踐活動,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因而,課堂上學生思維非常靈活,方法多樣,取得較好的效果.
等邊三角形2導學案
12.3.2等邊三角形(2)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含30o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并能靈活運用這一性質(zhì)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3.感受數(shù)學的嚴謹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重點難點:
重點: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的證明與運用.
難點: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的證明。
三、合作探究
(1)復習回顧: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2)問題:用兩個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個怎樣的三角形?能拼出一個等邊三角形嗎?說說你的理由.
(3)由2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與斜邊有怎樣的大小關(guān)系?你能用不同于課本上的方法證明你的結(jié)論嗎?
(4)由3,我們得到下面的性質(zhì)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5)填空:如右圖,在△ABC中,
∵∠C=90o,∠A=30o
∴BC=()
四精講精練
例1、如圖是屋架設(shè)計圖的一部分,點D是斜梁AB的中點,立柱BC、DE垂直于橫梁AC,AB=7.4m,∠A=30°,立柱BC、DE要多長?
例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為15°,腰長為2a,則腰上的高為。
精練:
1.已知:如圖,△ABC中,∠ACB=90°,CD是高,
∠A=30°.
求證:BD=AB.
2.如圖,△ABC為等邊三角形,D、E分別是AC、BC上的點,
3.且AD=CE,AE與BD相交于點P,BF⊥AE于點F
求證:BP=2PF
五、課堂小結(jié)
直角三角形中,30度叫所對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六、作業(yè)
1、如圖:等邊三角形ABC的邊長為4cm,點D從點C出發(fā)沿CA向A運動,點E從B出發(fā)沿AB的延長線BF向右運動,已知點D、E都以每秒0.5cm的速度同時開始運動,運動過程中DE與BC相交于點P
(1).運動幾秒后,△ADE為直角三角形?
(2).求證:在運動過程中,點P始終為線段DE的
中點。(提示:過點D作AF的平行線)
2、P5814
3、P566
教學反思:
§14.3.2.1等邊三角形(三)
§14.3.2.1等邊三角形(三)
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
二、新授:
1.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邊相等;三角都是60°;三邊上的中線、高、角平分線相等
2.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注意:推論1是判定一個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方法.推論2說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個角是600,不論這個角是頂角還是底角,就可以判定這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推論3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關(guān)系.
3.由學生解答課本148頁的例子;
4.補充:已知如圖所示,在△ABC中,BD是AC邊上的中線,DB⊥BC于B,
∠ABC=120o,求證:AB=2BC
分析由已知條件可得∠ABD=30o,如能構(gòu)造有一個銳角是30o的直角三角形,斜邊是AB,30o角所對的邊是與BC相等的線段,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B
證明:過A作AE∥BC交BD的延長線于E
∵DB⊥BC(已知)
∴∠AED=90o(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在△ADE和△CDB中
∴△ADE≌△CDB(AAS)
∴AE=CB(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ABC=120o,DB⊥BC(已知)
∴∠ABD=30o
在Rt△ABE中,∠ABD=30o
∴AE=AB(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o,
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BC=AB即AB=2BC
點評本題還可過C作CE∥AB
5、訓練:如圖所示,在等邊△ABC的邊的延長線上取一點E,以CE為邊作等邊△CDE,使它與△ABC位于直線AE的同一側(cè),點M為線段AD的中點,點N為線段BE的中點,求證:△CNM是等邊三角形.
分析由已知易證明△ADC≌△BEC,得BE=AD,∠EBC=∠DAE,而M、N分別為BE、AD的中點,于是有BN=AM,要證明△CNM是等邊三角形,只須證MC=CN,∠MCN=60o,所以要證△NBC≌△MAC,由上述已推出的結(jié)論,根據(jù)邊角邊公里,可證得△NBC≌△MAC
證明:∵等邊△ABC和等邊△DCE,
∴BC=AC,CD=CE,(等邊三角形的邊相等)
∠BCA=∠DCE=60o(等邊三角形的每個角都是60)
∴∠BCE=∠DCA
∴△BCE≌△ACD(SAS)
∴∠EBC=∠DA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BE=AD(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又∵BN=BE,AM=AD(中點定義)
∴BN=AM
∴△NBC≌△MAC(SAS)
∴CM=CN(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ACM=∠BCN(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MCN=∠ACB=60o
∴△MCN為等邊三角形(有一個角等于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解題小結(jié)
1.本題通過將分析法和綜合法并用進行分析,得到了本題的證題思路,較復雜的幾何問題經(jīng)常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
2.本題反復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證得了兩對三角形全等,從而證得△MCN是一個含60o角的等腰三角形,在較復雜的圖形中,如何準確地找到所需要的全等三角形是證題的關(guān)鍵.
三、小結(jié)本節(jié)知識
四、作業(yè):課本151頁第13,1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