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運動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5八年級物理上冊《世界是運動的》學案。
八年級物理上冊《世界是運動的》學案
第四節(jié)世界是運動的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停運動的世界中,能舉例說明生活常見的運動現象。
2.會選擇參照物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理解運動的相對性,初步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研究運動。
[教學重點]
由于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運動的相對性就成了本節(jié)課乃至本章的難點。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學習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很多運動的物體,請你們舉例。好的,下面請同學們跟我一起看一些視頻,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出課題
-------世界是運動的。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視頻,請你判斷:自行車上的人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二、教授新課
1.運動與靜止
(1)參照物: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另一個物體叫參照物。
(2)機械運動: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的改變叫機械運動。
(3)靜止: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不變,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活動一:請你判斷小動物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接下來,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對教材中圖5-38進行研究,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正確結論,并填寫課本上的相關內容。
2.運動的相對性
活動二:判斷動物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P122:“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晉朝葛洪《抱樸子》
學生活動:齊聲朗誦,并對之作出分析和解釋。
教師引導:引導學生發(fā)現這類佳句與運動的相對性相關。再結合運動的概念,引導學生歸納出“運動的相對性”的含義。
由一段圖片說明:運動的相對性以及方向。
接下來,學生結合本節(jié)的STS觀看播放的課件等視頻資料,加深對運動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
三.課堂小結
1.運動和靜止的概念和判別。
2.運動的相對性。
四.課堂鞏固
《評價手冊》P54
擴展閱讀
八年級物理世界是運動的15
宜興市太華中學初二物理“教師指導下的嘗試學習法”學案
課題:世界時運動的主備:蔣科審核:錢卓云時間:
1.物理學中把叫做機械運動.
2.小船在河里順流而下,船上坐著一個人,河岸上有樹。相對于樹來說,人是的,小船是的,相對于船來說,人是的,樹是的.
3.“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鄭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識所致.
4.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一列火車中,放在車廂小桌上的蘋果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運動的()
A.這列火車的機車B.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
C.在旁邊走過的列車員D.關著的車門
5.坐在逆水行駛輪船中的乘客,相對于下列哪種物體是靜止的
A.流動的江水B.船艙
C.迎面駛來的游船D.岸邊的樹木
6.如圖所示,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以同樣的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飛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選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B.選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C.選加油機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運動的D.選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宜興市太華中學初二年級物理當堂訓練
課題:世界時運動的主備:蔣科審核:錢卓云時間:2009-12-11
1.詩句:“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和.
2.觀察如圖所示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一定都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都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3.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人騎自行車順風行駛,但甲的感覺順風,乙的感覺逆風,丙的感覺無風,由此可判定三人中騎車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三者一樣大
4.一個木箱漂浮在河中,隨平穩(wěn)流動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條小船,兩船到木箱距離相同.兩船同時劃向木箱,若兩船在水中劃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上游的小船先撈到木箱B。下游的小船先撈到木箱
C.兩船同時到達木箱處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流動的河水具有動能
B.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總是運動的
C.“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說明了運動具有相對性
D.高空中飛行的飛機即使碰上小鳥也會被撞出一個大洞,這說明運動的物體具有較大的能量
八年級物理上冊5.4世界是運動的學案新版蘇科版
世界是運動的
【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3.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4.會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會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
5.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難點】
1:機械運動,物體運動或靜止的判斷。
2:參照物的概念及參照物的判斷。
【學習內容】
一、運動與靜止
問題一:如何判定物體的運動和靜止
1、發(fā)現問題(學生自學)
辯題:火車到底動還是不動?
活動:正方:小明派觀點--相對于站臺火車不動
反方:小華派觀點--相對于已開行的列車火車動
(展示演練)火車是運動還是靜止
(教師精講):
分析得出辯論結果:要說明一個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首先要選定參照物,再根據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來做出判斷,
1.小明選取站牌,
2.小華選取已開行的列車為參照物,所以他們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問題二:什么機械運動與參照物
1、發(fā)現問題(學生自學)
機械運動:
參照物:
問題三:怎樣理解運動的相對性
1、發(fā)現問題(學生自學)
1.“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晉朝葛洪《抱樸子》
2.“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唐無名氏《浪淘沙》
3.“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唐李白《秋浦歌》
學生活動:齊聲朗誦,并對之作出分析和解釋。
(展示演練)
1、云西行是以參照物,月東馳是以參照物。
2、山云動是以參照物船行是以參照物。
3、水流是以參照物舟行是以參照物。
(教師精講):首先確定參照物,再判定物體運動情況。發(fā)現這類佳句與運動的相對性相關。再結合運動的概念,引導學生歸納出“運動的相對性”的含義。
請思考:當你站在商場中上升的自動扶梯上時,你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參照物:墻壁柜臺—運動;參照物:扶梯上的臺階--靜止)
(總結評價):
項目小組自學得分小組展示得分小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課后作業(yè)】
課外實踐活動
請課后收集有關描述物體運動的有關文學、詩歌、音樂、繪畫等等資料,并自編成一份“運動VS靜止”的小報告?;顒诱n時,我們分組交流研究。
八年級物理上冊《運動的相對性》學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物理上冊《運動的相對性》學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八年級物理上冊《運動的相對性》學案
【學習目標】
①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
②了解參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定參照物。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歸納能力.
③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能舉例說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課前導學】
1、物理學里把一個物體相對與另一個物體______________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另一個物體叫做。
3、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
4、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與所選擇的參照物有關,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學習過程】
世界是運動的,大到宇宙,小到分子,世界處于不停地運動之中
【要點1】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
【活動1】看課件圖片回答以下問題
圖片1中:您認為那救護車動了沒有呢?為什么?
圖片2中:那飛機動了沒有呢?請說出你的理由。
圖片3中:到底是飛機在動還是汽車在動呢?為什么?
圖片4中:飛機上的人為什么覺得自己沒動?地面上的人為什么覺得他在動?
物理學里把一個物體相對與另一個物體______________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另一個物體叫做
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
【總結】
【活動2】:把課本平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個筆盒,推動課本使它沿桌面緩緩移動,讓學生思考問題:
(1)選取課桌作參照物,筆盒和課本是
(2)選取課本作參照物,筆盒、課桌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筆盒是,課桌是
(3)選取筆盒作參照物,課桌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課桌是,課本是
【類型一】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情況
【例1】“去歲一大風,把我院中一口井吹到籬笆外”這句摘自鏡花緣中語句,蘊含著,運動相對性的道理,說明了井運動了,它是以作為參照物的。
【例2】如圖,是用攝像機記錄運動員賽跑的情景,以地板為參照物,
運動員是,墻是;以運動員為參照物,地板是,墻是。同時也說明了。
【要點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思考:飛機、火車、輪船里的乘客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這說明運動和靜止是。
在古代史書上就有記載,看課件圖片并回答:游云西行而為月之東馳,認為云朵向西運動,是以為參照物,認為月亮向東運動是以為參照物。
【活動3】看課件并思考:人乘電梯時,相對于電梯來說,人是,相對于那盆花來說,人是。
描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與所選擇的參照物有關,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總結〗
【例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竹排的游是以_________為參照物的;青山在走是以___________為參照物的。
【活動4】思考并討論:
1、在空中加油時能讓加油順利進行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4*100接力賽中除了要求選手跑的速度要快,還需要達到什么條件才能獲勝?
3、神八和天宮一號成功對接需要什么條件?
【類型二】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例4】跳傘表演時,甲、乙兩個跳傘員手拉手從飛機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時,如果以飛機為參照物,他們是的;以地面為參照物,甲運動員是的;以乙運動員為參照物,甲運動員是的。
【例5】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有旁白:“冰山迎面壓了過來”、“泰坦尼克號終于撞上了冰山”,前一句描寫是以參照物來研究的運動情況,后一句是以為參照物來研究的運動情況。
【類型三】物體的運動是相對的在生活中的應用
1.體育比賽中的例子接力賽中接棒運動
馬拉松賽跑,給運動員遞飲料,要邊跑邊遞。
2.科學技術上的例子同步衛(wèi)星
飛機空中加油
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對接
總結:
【例6】下列各類現象與相對靜止無關的是()
(1)跑著給長跑運動員遞飲料(2)彩云追月(3)太陽從西邊落下
(4)如影隨形(5)空中加油
A.(1)(2)(3)B.(2)(3)(4)C.(1)(4)(5)D.(2)(3)
思考:二戰(zhàn)期間,有一位法國飛行員駕駛飛機在高空飛行時,發(fā)現旁邊有一只“小昆蟲”,他順手抓來一看,竟然是一顆子彈,請你想一想發(fā)現這件怪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檢測】
1.物理學里把一個物體相對與另一個物體______________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相對于坐在向南行駛的汽車中的人來說,路邊的樹木向運動;以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3.人站在上升的電梯里,如果選擇_____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如果選擇_________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4.古代有人用詩詞來描寫運動的相對性:“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是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钡谝痪涫沁x為參照物的,第二句是選為參照物的。
5.小船在河里順流而下,船上坐著一個人,河岸上有樹,相對樹來說,人是________的,小船是_____的。相對船來說,人是______的,
6.乘客坐在南北向的火車里,他從左邊窗口看到車站的建筑物在向南運動,從右邊窗口看到另一列火車卻沒有運動。如果以為參照物,乘客的火車是靜止的,以為參照物,乘客的火車是運動的,且運動的方向是向。(填東、南、西、北)
7.有關參照物的說法正確的()
A、運動的物不能做參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做參照物
C、任何物體都可以作參照物D、研究某一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定參照物
8.我國已成功實現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在飛船發(fā)射升空階段航天員被固定在座艙內。選取下面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時,航天員在此階段是靜止的()
A.飛船的座艙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發(fā)射架D.太平洋上跟蹤監(jiān)測的測量船
9.甲乙兩人各乘一臺升降機,甲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乙也在勻速上升,乙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下降,則他們相當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10.一人騎自行車由東向西行駛,這里有輛汽車從他后面向西疾駛而過,若以這輛車為參照物,此人()
A.向東運動B.向西運動C.不運動D.運動方向無法判斷
【課后練習】
圖5.4-4
1.坐在汽車里的乘客、司機和路旁的孩子們有如圖5.4-4所示的對話,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孩子們認為汽車前進得快,是以汽車為參照物的
B.不論選什么作參照物,乘客都是不動的
C.司機說乘客沒動,是以汽車為參照物的
D.圖畫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來判斷運動與否的
2.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以做參照物的.
3.坐在長途汽車上的乘客,看見前面的卡車與他的距離保持不變,后面的摩托車離他越來越遠,若以卡車為參照物,長途汽車是__________的,摩托車是_________的。
4.有位詩人做船遠眺,寫下了著名詩詞“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詩人在詩詞中前后兩次對山運動的描述,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A風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風和地面
5.李白在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詩中描寫“青山”和“孤帆”運動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A.帆船和河岸B.河岸和帆船C.青山和太陽D.青山和劃船的人
6.小明同學坐在公園的過山車上,過山車高速運動時,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轉。他選取的參照物是()
A.地面上的人B.建筑物C.過山車D.過山車軌道
7.平常我們說月亮躲進云里是以______為參照物。說烏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___為參照物。
8.宋代詩人陳與義有詩“楓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詩中所涉及的“臥看滿天云不動”是因為()
A.詩人以自己為參照物看云B.詩人的浪漫情懷所致
C.云本來就不動D.云向西運動
9.“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鄭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識所致.
10.在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里,常常有孫悟空“騰云駕霧”的鏡頭,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攝法”:讓“孫悟空”站在平臺上,做著飛行的動作,在他的背后展現出藍天和急速飄動的白云,同時加上煙霧效果;攝影師把人物動作和飄動的白云及下面的煙霧等一齊攝人鏡頭,放映時,觀眾就感覺到孫悟空在騰云駕霧。這里,觀眾所選的參照物是()
A.“孫悟空”B.平臺C.飄動的白云D.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