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4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章《平行四邊形》知識點歸納(北師大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做的提前準備,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章《平行四邊形》知識點歸納(北師大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章《平行四邊形》知識點歸納(北師大版)
一、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dG15.Com 工作總結(jié)之家)
1.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性質(zhì):
(1)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兩條對角線的交點是它的對稱中心。
(2)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
(3)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
(4)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二、平行四邊形判定
1、判定: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如果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則其中一條直線上的任意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都相等,這個距離稱為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三、三角形的中位線
1、定義: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2、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四、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與外角和
1、定理:n邊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n-2)*180°
2、定理:多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精選閱讀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第六章平行四邊形全章復習與鞏固(提高)知識講解
《平行四邊形》全章復習與鞏固(提高)
責編:杜少波
【學習目標】
1.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定理和判定定理.
2.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
3.了解多邊形的定義以及內(nèi)角、外角、對角線等概念.掌握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與外角和公式.
4.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推理能力.
【知識網(wǎng)絡(luò)】
【要點梳理】
要點一、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ABCD記作“口ABCD”,讀作“平行四邊形ABCD”.
要點詮釋: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兩條對角線的交點是它的對稱中心.
要點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定理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要點詮釋:(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定理中邊的性質(zhì)可以證明兩邊平行或兩邊相等;角的性質(zhì)可以證明兩角相等或兩角互補;對角線的性質(zhì)可以證明線段的相等關(guān)系或倍半關(guān)系.
(2)由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內(nèi)容較多,在使用時根據(jù)需要進行選擇.
(3)利用對角線互相平分可解決對角線或邊的取值范圍的問題,在解答時應(yīng)聯(lián)系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guān)系來解決.
要點三、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要點詮釋:
(1)這些判定方法是學習本章的基礎(chǔ),必須牢固掌握,當幾種方法都能判定同一個
行四邊形時,應(yīng)選擇較簡單的方法.
(2)這些判定方法既可作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依據(jù),也可作為“畫平行四邊形”的依據(jù).
要點四、平行線間的距離
1.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
(1)定義:兩條平行線中,一條直線上的任意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叫做這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注:距離是指垂線段的長度,是正值.
2.平行線性質(zhì)定理及其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平行線性質(zhì)定理的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垂線段相等.
要點五、三角形的中位線
三角形的中位線
1.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2.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要點詮釋:(1)三角形有三條中位線,每一條與第三邊都有相應(yīng)的位置關(guān)系與數(shù)量關(guān)系.
(2)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把原三角形分成可全等的4個小三角形.因而每個小三角形的周長為原三角形周長的,每個小三角形的面積為原三角形面積的.
(3)三角形的中位線不同于三角形的中線.
要點六、多邊形內(nèi)角和、外角和
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2)180°(≥3).
要點詮釋:(1)內(nèi)角和定理的應(yīng)用:①已知多邊形的邊數(shù),求其內(nèi)角和;②已知多邊形內(nèi)角和求其邊數(shù);
(2)正多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都相等,都等于;
多邊形的外角和為360°.邊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它與邊數(shù)的多少無關(guān).
【典型例題】
類型一、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1、(2015海淀區(qū)二模)如圖1,在△ABC中,AB=AC,∠ABC=α,D是BC邊上一點,以AD為邊作△ADE,使AE=AD,∠DAE+∠BAC=180°.
(1)直接寫出∠ADE的度數(shù)(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以AB,AE為邊作平行四邊形ABFE,
①如圖2,若點F恰好落在DE上,求證:BD=CD;
②如圖3,若點F恰好落在BC上,求證:BD=CF.
【思路點撥】(1)由在△ABC中,AB=AC,∠ABC=α,可求得∠BAC=180°﹣2α,又由AE=AD,∠DAE+∠BAC=180°,可求得∠DAE=2α,繼而求得∠ADE的度數(shù);
(2)①由四邊形ABFE是平行四邊形,易得∠EDC=∠ABC=α,則可得∠ADC=∠ADE+∠EDC=90°,證得AD⊥BC,又由AB=AC,根據(jù)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即可證得結(jié)論;②由在△ABC中,AB=AC,∠ABC=α,可得∠B=∠C=α,四邊形ABFE是平行四邊形,可得AE∥BF,AE=BF.即可證得:∠EAC=∠C=α,又由(1)可證得AD=CD,又由AD=AE=BF,證得結(jié)論.
【答案與解析】
解:(1)∵在△ABC中,AB=AC,∠ABC=α,
∴∠BAC=180°﹣2α,
∵∠DAE+∠BAC=180°,
∴∠DAE=2α,
∵AE=AD,
∴∠ADE=90°﹣α;
(2)①證明:∵四邊形ABFE是平行四邊形,
∴AB∥EF.
∴∠EDC=∠ABC=α,
由(1)知,∠ADE=90°﹣α,
∴∠ADC=∠ADE+∠EDC=90°,
∴AD⊥BC.
∵AB=AC,
∴BD=CD;
②證明:∵AB=AC,∠ABC=α,
∴∠C=∠B=α.
∵四邊形ABFE是平行四邊形,
∴AE∥BF,AE=BF.
∴∠EAC=∠C=α,
由(1)知,∠DAE=2α,
∴∠DAC=α,
∴∠DAC=∠C.
∴AD=CD.
∵AD=AE=BF,
∴BF=CD.
∴BD=CF.
【總結(jié)升華】此題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注意(2)①中證得AD⊥BC是關(guān)鍵,(2)②中證得AD=CD是關(guān)鍵.
舉一反三:
【變式】分別以口ABCD(∠CDA≠90°)的三邊AB,CD,DA為斜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CDG,△ADF.
(1)如圖1,當三個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在該平行四邊形外部時,連接GF,EF.請判斷GF與EF的關(guān)系并證明);
(2)如圖2,當三個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在該平行四邊形內(nèi)部時,連接GF,EF,(1)中結(jié)論還成立嗎?若成立,給出證明;若不成立,說明理由.
【答案】
解:(1)GF⊥EF,GF=EF成立;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CD,∠DAB+∠ADC=180°,
∵△ABE,△CDG,△AD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G=CG=AE=BE,DF=AF,∠CDG=∠ADF=∠BAE=45°,
∴∠GDF=∠GDC+∠CDA+∠ADF=90°+∠CDA,
∠EAF=360°﹣∠BAE﹣∠DAF﹣∠BAD=270°﹣(180°﹣∠CDA)=90°+∠CDA,
∴∠FDG=∠EAF,
∵在△EAF和△GDF中,
,
∴△EAF≌△GDF(SAS),
∴EF=FG,∠EFA=∠DFG,即∠GFD+∠GFA=∠EFA+∠GFA,
∴∠GFE=90°,∴GF⊥EF;
(2)GF⊥EF,GF=EF成立;
理由:∵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CD,∠DAB+∠ADC=180°,
∵△ABE,△CDG,△AD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G=CG=AE=BE,DF=AF,∠CDG=∠ADF=∠BAE=45°,
∴∠BAE+∠FAD+∠EAF+∠ADF+∠FDC=180°,
∴∠EAF+∠CDF=45°,
∵∠CDF+∠FDG=45°,
∴∠FDG=∠EAF,
∵在△EAF和△GDF中,
,
∴△EAF≌△GDF(SAS),
∴EF=FG,∠EFA=∠DFG,即∠GFD+∠GFA=∠EFA+∠GFA,
∴∠GFE=90°,
∴GF⊥EF.
2、如圖,點D是△ABC的邊AB的延長線上一點,點F是邊BC上的一個動點(不與點B重合).以BD、BF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BDEF,又APBE(點P、E在直線AB的同側(cè)),如果BD=AB,那么△PBC的面積與△ABC面積之比為()
A.B.C.D.
【答案與解析】
解:過點P作PH∥BC交AB于H,連接CH,PF,
∵APBE,
∴四邊形APEB是平行四邊形,
∴PE∥AB,PE=AB,
∵四邊形BDEF是平行四邊形,
∴EF∥BD,EF=BD,
即EF∥AB,
∴P,E,F(xiàn)共線,
設(shè)BD=,∵BD=AB,∴PE=AB=4,
則PF=PE-EF=3,
∵PH∥BC,
∴,
∵PF∥AB,
∴四邊形BFPH是平行四邊形,
∴BH=PF=3,
∵=BH:AB=3:4=3:4,
∴=3:4.
【總結(jié)升華】此題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與三角形面積比的求解方法.此題難度較大,注意準確作出輔助線,注意等高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其對應(yīng)底的比.
舉一反三:
【變式】已知△ABC中,AB=3,AC=4,BC=5,分別以AB、AC、BC為一邊在BC邊同側(cè)作正△ABD、正△ACE和正△BCF,求以A、E、F、D四點為頂點圍成的四邊形的面積.
【答案】
證明:∵AB=3,AC=4,BC=5,
∴∠BAC=90°
∵△ABD、△ACE和△BCF為正三角形,
∴AB=BD=AD,AC=AE=CE,BC=BF=FC,
∠1+∠FBA=∠2+∠FBA=60°
∴∠1=∠2
易證△BAC≌△BDF(SAS),
∴DF=AC=AE=4,∠BDF=90°
同理可證△BAC≌△FEC
∴AB=AD=EF=3
∴四邊形AEFD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DF∥AE,DF⊥BD
延長EA交BD于H點,AH⊥BD,則H為BD中點
∴平行四邊形AEFD的面積=DF×DH=4×=6.
3、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點A1,A2,A3,A4和C1,C2,C3,C4分別AB和CD的五等分點,點B1,B2和D1,D2分別是BC和DA的三等分點,已知四邊形A4B2C4D2的面積為1,則平行四邊形ABCD面積為()
A.2B.C.D.15
【思路點撥】可以設(shè)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S,根據(jù)等分點的定義利用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減去四個角上的三角形的面積,就可表示出四邊形A4B2C4D2的面積,從而得到兩個四邊形面積的關(guān)系,即可求解.
【答案】C;
【解析】
解:設(shè)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S,設(shè)AB=5,BC=3.
AB邊上的高是3,BC邊上的高是5.
則S=53=35.即==.
△AA4D2與△B2CC4全等,B2C=BC=,B2C邊上的高是5=4.
則△AA4D2和△B2CC4的面積是2=.
同理△D2C4D與△A4BB2的面積是.
則四邊形A4B2C4D2的面積是S----=,即=1,
解得S=.
【總結(jié)升華】考查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和三角形面積計算,正確利用等分點的定義,得到兩個四邊形的面積的關(guān)系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類型二、三角形的中位線
4、如圖,△ABC的周長為26,點D,E都在邊BC上,∠ABC的平分線垂直于AE,垂足為Q,∠ACB的平分線垂直于AD,垂足為P,若BC=10,則PQ的長為()
A.B.C.3D.4
【答案】C;
【解析】
解:易證△ABQ≌△EBQ,AB=BE,Q為AE中點,
△ACP≌△DCP,AC=CD,P為AD中點,
∴PQ∥DE,PQ=DE,
∵AB+AC+BC=26,BC=10,
∴AB+AC=BE+CD=16=BD+DE+DE+EC=BC+DE,
∴DE=6,PQ=DE=3.
【總結(jié)升華】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敏感性,一般出現(xiàn)高、角平分線重合的情況,都需要找到等腰三角形.
類型三、多邊形內(nèi)角和與外角和
5、若一個多邊形的每個外角都等于60°,則它的內(nèi)角和等于()
A.180°B.720°C.1080°D.540°
【思路點撥】由一個多邊形的每個外角都等于60°,根據(jù)邊形的外角和為360°計算出多邊形的邊數(shù),然后根據(jù)邊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計算即可.
【答案】B;
【解析】
解:設(shè)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
∵多邊形的每個外角都等于60°,
∴=360°÷60°=6,
∴這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6-2)×180°=720°.
【總結(jié)升華】本題考查了邊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邊形的內(nèi)角和=(-2)180°;也考查了邊形的外角和為360°.
舉一反三:
【變式】(2016秋小金縣校級期末)一個多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都相等,且一個外角比一個內(nèi)角大60°,求這個多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及邊數(shù).
【答案】解:設(shè)內(nèi)角是x°,外角是y°,
則得到一個方程組,
解得.
而任何多邊形的外角是360°,
則多邊形中外角的個數(shù)是360÷120=3,
故這個多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是60°,邊數(shù)是三邊形.
6、甲、乙兩人想在正五邊形ABCDE內(nèi)部找一點P,使得四邊形ABPE為平行四邊形,其作法如下:
(甲)連接BD、CE,兩線段相交于P點,則P即為所求
(乙)先取CD的中點M,再以A為圓心,AB長為半徑畫弧,交AM于P點,則P即為所求.
對于甲、乙兩人的作法,下列判斷何者正確?()
A.兩人皆正確B.兩人皆錯誤
C.甲正確,乙錯誤D.甲錯誤,乙正確
【思路點撥】求出五邊形的每個角的度數(shù),求出∠ABP、∠AEP、∠BPE的度數(shù),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判斷即可.
【答案】C;
【解析】
解:甲正確,乙錯誤,
理由是:如圖,∵正五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是=108°,
AB=BC=CD=DE=AE,
∴∠DEC=∠DCE=×(180°-108°)=36°,
同理∠CBD=∠CDB=36°,
∴∠ABP=∠AEP=108°-36°=72°,
∴∠BPE=360°-108°-72°-72°=108°=∠A,
∴四邊形ABPE是平行四邊形,即甲正確;
∵∠BAE=108°,
∴∠BAM=∠EAM=54°,
∵AB=AE=AP,
∴∠ABP=∠APB=×(180°-54°)=63°,∠AEP=∠APE=63°,
∴∠BPE=360°-108°-63°-63°≠108°,
即∠ABP=∠AEP,∠BAE≠∠BPE,
∴四邊形ABPE不是平行四邊形,即乙錯誤;
【總結(jié)升華】本題考查了正五邊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應(yīng)用,注意:有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北師大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特殊平行四邊形》知識點歸納
北師大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特殊平行四邊形》知識點歸納
一.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1.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2性質(zhì):(1)菱形是軸對稱圖形。(2)菱形的四條邊相等。(3)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4)
3.判定:(1)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2)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二、矩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1、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性質(zhì):(1)、矩形是軸對稱圖形。(2)、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3)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3、判定:(1)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2)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三.正方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1、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并且有地全直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2、性質(zhì):(1)正方形的四個角是直角,四條邊相等。(2)正方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3、判定:(1)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3)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4)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平行四邊形》教案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平行四邊形》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以邊玩邊學的方式,通過運用圖形的變換,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zhì)。能利用平行四邊形概念和性質(zhì)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
2.經(jīng)歷探索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提高學生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3.通過拼圖,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習慣。體
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zhì)
三、教學難點
探索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
(二)探索活動
活動一:探索平行四邊形的概念
(1)拼四邊形.
(2)給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3)①請你舉出生活中具有平行四邊形形象的例子.②欣賞圖片.
(4)練議:辨析平行四邊形.
活動二: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對稱性
(1)操作:旋轉(zhuǎn)平行四邊形中的一個三角形使其與另一個三角形重合.
(2)結(jié)論: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對角線的交點是它的對稱中心.
活動三: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1)運用平行四邊形的中心對稱性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2)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定義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3)練議:
①下列性質(zhì)中,平行四邊形不一定具備的是()
(A)對角相等(B)鄰角互補(C)對角互補(D)對角線互相平分
②在□ABCD中,若AB=8,周長等于36,則與DC=,BC=.
③如圖,在□ABCD中,若B=50,
則A=,D=.
活動四: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與性質(zhì)的應(yīng)用
⑴請同桌的兩個同學合作,用四張三角形紙片拼出一個大三角形.
⑵課件展示拼大三角形的過程.
⑶例題研究:
如圖,已知∥,∥,
∥圖中有幾個平行四邊形?將它們表示出來,并說明理由.
討論:①△ABC的三個角與△的三個角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為什么?
②點A、B、C分別為△各邊中點嗎?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如圖,□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點O,BC=7cm,
BD=10cmAC=6cm,求△AOD的周長.
(四)課堂小結(jié)
(五)作業(yè)布置
1、必做題:課本P90頁第1、2題.
2、選做題:如圖,在△ABC中,AB=AC,
點P、E、F分別在BC、AB、AC上,
且PE∥AC,PF∥AB,PE+PF與AB相等嗎?為什么?
【設(shè)計意圖】平行四邊形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基本圖形,它也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基礎(chǔ),同時它與梯形又有所區(qū)別.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了平移、翻折、旋轉(zhuǎn)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所以本節(jié)課采用邊玩邊學的方式,對圖形進行變換,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探索交流歸納有條理地表達等途徑,獲得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zhì).讓學生通過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與應(yīng)用過程,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chǔ)知識與基本技能,發(fā)展應(yīng)用數(shù)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本節(jié)課無論是課題的引入,還是定義的形成;無論是性質(zhì)的發(fā)現(xiàn),還是例題的講解,都是在玩中實現(xiàn),在玩中升華,自始至終都貫穿著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