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歐姆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3-23九年級物理下冊《歐姆定律的應用》知識點整理。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九年級物理下冊《歐姆定律的應用》知識點整理”,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物理下冊《歐姆定律的應用》知識點整理
1.歐姆定律:
(1)內(nèi)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
(3)符號的意義及單位:U—電壓—伏特(V),R—電阻—歐姆(Ω),I—電流—安培(A)
2.電阻的測量—伏安法測電阻:
(1)實驗原理:根據(jù)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測出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求出它的電阻,這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實驗器材: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小燈泡和導線等。
(3)實驗電路圖:
(4)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流過電路的電流或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及保護電路。
3.串聯(lián)電路:
(1)電流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公式:I=I1=I2=………=In
(2)電壓特點: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公式:U=U1+U2+………+Un
(3)電阻的特點: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lián)電阻之和。
公式:R=R1+R2+……+Rn
注意:導體串聯(lián)相當于增加了導體的長度,由影響導體的電阻的因素可知,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大于任何一個分電阻。
4.并聯(lián)電路:
(1)電流的特點: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公式:I=I1+I2+……+In【zW5000.cOm 作文5000網(wǎng)】
(2)電壓特點:并聯(lián)電路中,各并聯(lián)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且等于并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
公式:U=U1=U2=………Un
(3)電阻的特點: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公式:
(4)若并聯(lián)電路的某一支路電阻變大,則R總會隨之增大。
擴展閱讀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1.歐姆定律:
(1)內(nèi)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
(3)符號的意義及單位:U—電壓—伏特(V),R—電阻—歐姆(Ω),I—電流—安培(A)
2.電阻的測量—伏安法測電阻:
(1)實驗原理:根據(jù)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測出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求出它的電阻,這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實驗器材: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小燈泡和導線等。
(3)實驗電路圖:
(4)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流過電路的電流或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及保護電路。
3.串聯(lián)電路:
(1)電流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公式:I=I1=I2=………=In
(2)電壓特點: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公式:U=U1+U2+………+Un
(3)電阻的特點: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lián)電阻之和。
公式:R=R1+R2+……+Rn
注意:導體串聯(lián)相當于增加了導體的長度,由影響導體的電阻的因素可知,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大于任何一個分電阻。
4.并聯(lián)電路:
(1)電流的特點: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公式:I=I1+I2+……+In
(2)電壓特點:并聯(lián)電路中,各并聯(lián)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且等于并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
公式:U=U1=U2=………Un
(3)電阻的特點: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公式:
(4)若并聯(lián)電路的某一支路電阻變大,則R總會隨之增大。
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的應用》教學設計
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的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非常規(guī)”下電阻測量問題,體會靈活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
2.常識性了解電流和電壓表的電阻。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用特殊方法測量電阻,體會轉換研究問題角度的研究方法。
2.通過對電流表、電壓表的電阻的了解,認識在測量中用到了理想化的方法。
3.通過對測量中電表理想化處理的了解,感受在解決問題中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應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物理規(guī)律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2.通過靈活使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的嘗試,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利用實驗探究出歐姆定律。
教學難點:能利用歐姆定律進行計算和解釋有關現(xiàn)象。
課前準備:小燈泡、開關、電源、導線、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電阻變化,電流變化;電壓改變,電流改變。電流、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新課學習
(一)電阻上的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1.探究:
①猜想或假設:……學生完成
②設計實驗:要測量的物理量
③需要器材
④設計電路,畫出電路圖
⑤實驗步驟:需要多組數(shù)據(jù),如何改變電壓?
⑥進行實驗:連接電路,測量并記錄
⑦換一個電阻,再進行實驗
⑧結果分析和論證:I、U、R的關系→結論
2.利用一只電壓表和一個已知電阻測未知導體的電阻
①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②實驗步驟:
a.先將電壓表接在a、b兩點間,測得R0兩端的電壓為U0,則電流為Ix=I0=。
b.再將電壓表改接在a′和b′兩端時,測得Rx兩端的電壓為Ux,則待測電阻為,Rx=R0
3.利用一只電流表和一個已知電阻測未知導體的電阻
①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②實驗步驟:
a.先將電流表與R0串聯(lián),測得通過R0的電流為I0,則電壓為Ux=U0=I0R0
b.再將電流表與Rx串聯(lián),測得通過Rx的電流為Ix,則待測電阻為Rx=R0
(二)歐姆定律: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①公式I=U/R
②單位:U-電壓-伏特(V),I-電流-安培(A),R-電阻-歐姆(Ω)
③公式變換:U=IR或R=U/I
④額定電壓:
⑤額定電流:
⑥短路:R=0,I很大
⑦斷路:R很大,I=0
(三)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電阻
電流表的電阻非常小,將它串聯(lián)到電路中去就相當于串聯(lián)一根電阻可忽略不計的導線,因此,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不會影響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又由于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因此通過電流表上的示數(shù)就可以知道電路中與電流表相串聯(lián)的其他部分中的電流。如果將電流表直接與電源的兩極相接,由于電流表的電阻非常小,根據(jù)歐姆定律I=,電路中的電流會很大,就會把電路中的電流表及電源燒壞,嚴禁將電流表直接與電源兩極相接。
電壓表的電阻很大,當將它并聯(lián)到電路中去時,通過電壓表的電流很小,連接電壓表的導線可視為斷路。因此,電壓表并聯(lián)在導體兩端時對電路的總電阻影響很小不會引起電路中的電流變化。因為并聯(lián)導體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通過電壓表上的示數(shù)就可以知道被測導體兩端的電壓。由于電壓表有很大的電阻,它可以直接與電源的兩極相連而測量電源的電壓,不會造成電壓表的燒壞。
(四)解決問題
1.例題
例題1現(xiàn)有一支試電筆,其中的電阻為880kΩ,氖管的電阻和人體的電阻都比這個數(shù)值小得多,可以不計,使用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多少?
解:R=880kΩ=8.8×105Ω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流過人體的電流2.5×104A
例題2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為9V,R1的阻值是12Ω,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6V,試問:
(1)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多少?
(2)R2的阻值和電路中的總電阻各是多少?
解析:電路中電阻R1、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題中已知電源的電壓U為9V,當開關S閉合后,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即R2兩端的電壓U2為6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U=U1+U2,可得電阻R1兩端電壓U1=U-U2,已知電阻R1=12Ω,將U1、R1代入歐姆定律公式,便可求得電阻R1中的電流I1,又由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I=I1=I2可知,通過電阻R2的電流I2=I1,再將U2、U1代入電阻公式R=可求得電阻R2,同理,可求得總電阻R。
解:
(1)U1=U總-U2=9V-6V=3VI1==0.25A
(2)又∵I1=I2=I=0.25A
∴R2===24Ω
R===36Ω。
答案:(1)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5A(2)R2的阻值為24Ω,總電阻是36Ω
2.練習
①R1和R2串聯(lián)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為4.5V,測得R1的電流為0.2A,電壓為2V;求R2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②R1和R2串聯(lián)電路中,已知R1=6Ω,R2=10Ω,當開關閉合時,連接在R1兩端的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3V,求電源電壓和電路中的電流大小。
③R1和R2并聯(lián)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為10V,R1=5Ω,R2=8Ω,求電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電流分別為多少?
④電路中電阻R和燈L2并聯(lián),已知干路上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8A,R=5Ω,流過L2的電流為0.3A,求燈L2的電阻有多大?
三、小結
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物理《歐姆定律》知識點總結
知識梳理:
1.歐姆定律
(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歐姆定律的內(nèi)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數(shù)學表達式:I=U/R。
說明:①適用條件:純電阻電路(即用電器工作時,消耗的電能完全轉化為內(nèi)能)。
②I、U、R對應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不同時刻、不同導體或不同段電路三者不能混用,應加角碼區(qū)別。三者單位依次是A、V、Q。
③同一導體(即R不變),則I與U成正比;同一電源(即U不變),則I與R成反比。R=U/I。是電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可由U/I給出,即R與U、I的比值有關,但R與外加電壓U和通過電流I等因素有關。
2.伏安法測電阻
(1)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根據(jù)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測電阻。
(2)原理:R=U/I。
(3)電路圖:如圖7-1。
3.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
I=I1=I2=I3=…InU=U1+U2+U3+…UnR=R1+R2+R3…Rn
4.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
I=I1+I2+I3…InU=U1=U2=U3=…Un1/R=1/R1+1/R2+1/R3…1/Rn
5.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
電壓越高越危險;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