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3八年級物理寒假復習知識點:聲音的特性(魯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寒假復習知識點:聲音的特性(魯教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寒假復習知識點:聲音的特性(魯教版)
知識點
音調: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音調就低;頻率決定音調。
頻率: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1S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
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
超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蝙蝠、海豚可發(fā)出)
次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fā))
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音色:聲音的特色。音色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
三種樂器:打擊樂器、弦樂器、管樂器。
樂器(發(fā)聲體)的音調:長短(長的音調低)、粗細(粗的音調低)、松緊(松的音調低)決定了音調的高低。
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擴展閱讀
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特性》知識點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特性》知識點人教版
1、樂音: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
2、音調: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音調就低;頻率決定音調.
3、頻率: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Frequency).頻率單位是:次/秒,又記作Hz.
4、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其中20Hz是人類聽覺的下限,20000Hz是人類聽覺的上限.
5、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SupersonicWave).(蝙蝠、海豚等可發(fā)出)
6、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InfrasonicWave).(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fā)等可發(fā)出)
7、超聲波的兩個特點:一個是能量大,一個是沿直線傳播.
8、響度: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Loudness).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體距離的遠近有關.在相同距離下,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fā)散.
9、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Amplitude).
10、音色:物理學上,把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Quality).由物體本身決定,就是說:音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人們根據(jù)音色能夠辨別不同的樂器或區(qū)分不同的人.
11、樂音三要素(或三特征):音色、響度、音調.
12、三種樂器:打擊樂器、弦樂器、管樂器.
13、樂器(發(fā)聲體)的音調:長短(長的音調低)、粗細(粗的音調低)、松緊(松的音調低)決定了音調的高低.
14、三種樂器改變音調的方法:
(1)要使打擊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打擊樂器的材料、大小、形狀;
(2)要使弦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弦的材料、粗細、長短、松緊程度;
(3)要使管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管的材料、長度、粗細、形狀.
15、了解幾個數(shù)據(jù):
(1)人類發(fā)出的聲音頻率約為85-1100Hz之間;
(2)人類耳朵的聽覺范圍約在20-20000Hz之間;
(3)一般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頻率約為20-4000Hz之間;
(4)狗的聽覺范圍約在15-50000Hz之間.
八年級物理上冊《聲音的特性》知識點歸納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大家在細心籌備教案課件中。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物理上冊《聲音的特性》知識點歸納”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八年級物理上冊《聲音的特性》知識點歸納
1、樂音: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
2、音調: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音調就低;頻率決定音調.
3、頻率: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Frequency).頻率單位是:次/秒,又記作Hz.
4、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其中20Hz是人類聽覺的下限,20000Hz是人類聽覺的上限.
5、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SupersonicWave).(蝙蝠、海豚等可發(fā)出)
6、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InfrasonicWave).(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fā)等可發(fā)出)
7、超聲波的兩個特點:一個是能量大,一個是沿直線傳播.
8、響度: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Loudness).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體距離的遠近有關.在相同距離下,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fā)散.
9、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Amplitude).
10、音色:物理學上,把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Quality).由物體本身決定,就是說:音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人們根據(jù)音色能夠辨別不同的樂器或區(qū)分不同的人.
11、樂音三要素(或三特征):音色、響度、音調.
12、三種樂器:打擊樂器、弦樂器、管樂器.
13、樂器(發(fā)聲體)的音調:長短(長的音調低)、粗細(粗的音調低)、松緊(松的音調低)決定了音調的高低.
14、三種樂器改變音調的方法:
(1)要使打擊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打擊樂器的材料、大小、形狀;
(2)要使弦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弦的材料、粗細、長短、松緊程度;
(3)要使管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管的材料、長度、粗細、形狀.
15、了解幾個數(shù)據(jù):
(1)人類發(fā)出的聲音頻率約為85-1100Hz之間;
(2)人類耳朵的聽覺范圍約在20-20000Hz之間;
(3)一般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頻率約為20-4000Hz之間;
(4)狗的聽覺范圍約在15-50000Hz之間.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特性》知識點及復習題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特性》知識點及復習題”,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特性》知識點及復習題
八年級開設了物理這門新的學科,這一學科令很多學生頭疼,繁多瑣碎的物理知識點讓學生無從下手,為了幫助八年級學生學好物理知識,下面xx網(wǎng)為大家?guī)砣私贪姘四昙壣蟽晕锢砺曇舻奶匦灾R點及練習題,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掌握這些知識點。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幅、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小;
3、音色:聲音的品質特征;與發(fā)聲體的結構和材料有關,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發(fā)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中考真題練習
1.(12徐州)上課時,老師對同學們說“朗讀時,聲音請大一點”,這里的“大”指的是聲音的B
A.音調B.響度C.音色D.頻率
2.(12無錫)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是指次聲波傳播很遠
D.“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3.(12上海)調節(jié)收音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B
A.音調B.響度C.音色D.頻率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的特性知識點及練習題xx網(wǎng)為大家?guī)磉^了,希望大家能夠在平常學習物理的時候注重復習知識點,這樣才能輕松學好八年級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