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4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課程目標:以宋詞為例了解中國古代文學成就。說出《資治通鑒》的作者和體例。
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能力: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宋詞、史學、繪畫、書法)通過對不同風格作品的了解與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和文學欣賞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資治通鑒》和《史記》體例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歸納整理歷史知識更新的能力。
②注重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對歷史的理解力。
③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
④舉行古代名詩、詞比賽。
⑶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宋元文學藝術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司馬光對工作的執(zhí)著和嚴謹?shù)木瘛?br>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司馬光與《資治通鑒》。宋詞和蘇軾、辛棄疾、李清照。
難點:本課頭緒多,應突出重點,繁簡適度
課前準備:收集歷史典故,著名詞人作品,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宋元時期我國科技達到了最高水平,同一時期我國古代文學也呈現(xiàn)空前繁榮局面。(或多媒體《清明上河圖》導入)
正文部分
一、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師:中國古代史學著作很多,請大家說說看你能說出幾部?(學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燈打出《資治通鑒》,接著提問:這部書的作者是誰?你知道書名的來歷嗎?
生:司馬光。因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政道”故名。
師:請兩名同學表演“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剛才兩位同學表演非常精彩,同學們,你知道《資治通鑒》這部書的體例嗎?它和《史記》有何不同呢?
生:先分組討論后回答(略)。
多媒體顯示表格(對紀傳體和編年體進行比較)
師:北宋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孱弱的王朝,為什么出現(xiàn)了《資治通鑒》這樣一部通史巨著?
生:可直抒已見,從多角度回答問題
師:從根本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歸納。根本原因是宋王朝與少數(shù)民族政權長期沖突中處于劣勢,加上階級矛盾尖銳,使北宋政治家們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于是他們把目標轉(zhuǎn)向歷史總結,以為當世統(tǒng)治者的借鑒??陀^原因是書院制度完備學習風氣活躍,北宋文化普及較高,為《資》的編寫提供大量人才,同時印刷術進步,使書籍得以大量印刷。加上司馬光等人嚴謹治學精神。
動腦筋:思考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活字印刷經(jīng)濟又省力?
二、宋詞的杰出詞人
師:詞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詞的產(chǎn)生是隨著音樂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唐中期以后,音樂發(fā)展較快,句式整齊的詩較難配樂,因為了便于歌唱,人們便按樂曲節(jié)拍來填寫歌詞,出現(xiàn)長短不一的句式,這就是詞。它在唐出現(xiàn),到宋時達到頂峰。(主要原因是在于城市經(jīng)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這一時期主要詞人有哪些?
生: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用幻燈打出三人頭像,介紹他們生平)
(用多媒體講述三人作品及特點)多媒體顯示蘇、李、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如夢令》及《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要求同學跟著大聲朗讀,并體會他們的風格特征。得出蘇、辛詞豪邁奔放(豪放派),李詞特點風格委婉(婉約派)。
要求學生制表歸納三人主要作品及風格
三、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師:我國繪畫有悠久的歷史。從東晉的顧愷之到唐代的吳道子,風格各異,到宋元時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了表現(xiàn)大眾生活的風俗畫,它的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圖》。指導學生看書。
幻燈:展示《清》圖,向同學介紹該圖的主要內(nèi)容(可參考本單元活動課)
教師作總結:畫卷表現(xiàn)了城鄉(xiāng)百姓的社會生活,展現(xiàn)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時代風貌,折射出北宋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該圖以濃厚的生活氣息,精湛的筆墨及淳樸的藝術風格代表了宋代風俗畫的突出成就。
師:宋元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畫家,你能列舉幾個嗎?
生:(略)
師:書法在宋元時期成為文人的一種愛好,涌現(xiàn)出很多的書法家,被稱為“宋四家”的是誰?
生: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師:元朝的趙孟頫也是著名的書法家。
幻燈:展示書法家的作品,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增強藝術鑒賞力。
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收集從東漢至宋元時期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字帖、拓片)
總結:宋元時期不僅科技領先,而且文化燦爛。我們祖先為我們奉獻了一份豐厚的文化大餐,面對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在自豪的同時,更應認識到我們的責任與重擔,為中華民族騰飛而努力。
評價策略
個人檔案法
相關知識
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學、宋詞及杰出的詞人、繪畫及書法成就。
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以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通過了解《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及《資治通鑒》的卓越成就,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本課的主題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燦爛的宋元文化,可見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chuàng)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
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八抉R光和《資治通鑒》”與“宋詞和杰出的詞人”是本課的重點子目。
本課的難點,是在介紹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成就時,如何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
導入:回憶隋唐時期雕版印刷的發(fā)展狀況以及現(xiàn)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關知識。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1、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1)隋唐時期,我國人民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
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處”?
教師適當舉例說明。如:宋太祖時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jīng)》,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另外,當時一個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一本六萬字的書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學生通過示例歸納出結論,并切實感到改革雕版印刷術的必要。
(2)北宋時,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
觀察教材中畢升的畫像,閱讀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簡要歸納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
對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引導學生思考“活字印刷術發(fā)明的作用”。體會畢升的創(chuàng)“新”在哪里?突出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既經(jīng)濟又省時。
結合地圖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進一步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以后的不斷改進和發(fā)展的狀況(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并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今天,印刷業(yè)已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進入到“光與電”的時代。
(3)15世紀,歐洲出現(xiàn)活字印刷術,比中國晚約四百年。
概括活字印刷術發(fā)明和推廣的情況。
2、指南針的應用
(1)戰(zhàn)國時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
(出示《司南》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司南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據(jù)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識圖的能力。
(2)北宋,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
(3)南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業(yè);
思考:羅盤針比司南有哪些進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這種導航儀器為什么會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應用?它的廣泛應用對中國和世界有何作用?
(4)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3、火藥的應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
(2)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3)宋元,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zhàn)爭,
(4)13、14世紀,火藥及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二、史學成就
《資治通鑒》取名的由來——“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p>
史學上的“兩司馬”
史學家
年代
著作
體例
敘事范圍
司馬遷
西漢
《史記》
紀傳體通史
黃帝到漢武帝時期
司馬光
北宋
《資治通鑒》
編年體通史
戰(zhàn)國到五代
三、宋詞
出示宋詞的三個代表人物的作品,鑒賞并概括其特點:
派別
詞人
代表作品
風格
婉約派
李清照
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于運用口語,顯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慷慨激昂,氣勢豪邁。
辛棄疾
四、元曲
(1)由雜劇和散曲組成。
(2)最優(yōu)秀的劇作家: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學生講述《竇娥冤》的故事情節(jié)。
五、繪畫
(1)宋代繪畫,突出表現(xiàn)在:山水畫、花鳥畫和風俗畫的創(chuàng)作中。
(2)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
(3)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
講述風俗畫與《清明上河圖》時,可指出風俗畫通過表現(xiàn)城鄉(xiāng)百姓的社會生活,展現(xiàn)具有鮮明民俗特色的時代風貌,折射出北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狀況?!肚迕魃虾訄D》以濃厚的生活氣息、精湛的筆墨及淳樸的藝術格調(diào)代表了宋代風俗畫的突出成就。
(4)趙孟頫的畫,人稱“神品”
六、書法
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學、宋詞及杰出的詞人、繪畫及書法成就。
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以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通過了解《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及《資治通鑒》的卓越成就,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本課的主題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燦爛的宋元文化,可見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chuàng)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
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八抉R光和《資治通鑒》”與“宋詞和杰出的詞人”是本課的重點子目。
本課的難點,是在介紹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成就時,如何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
課時:2課時
導入:回憶隋唐時期雕版印刷的發(fā)展狀況以及現(xiàn)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關知識。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1、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1)隋唐時期,我國人民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
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處”?
教師適當舉例說明。如:宋太祖時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jīng)》,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另外,當時一個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一本六萬字的書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學生通過示例歸納出結論,并切實感到改革雕版印刷術的必要。
(2)北宋時,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
觀察教材中畢升的畫像,閱讀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簡要歸納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
對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引導學生思考“活字印刷術發(fā)明的作用”。體會畢升的創(chuàng)“新”在哪里?突出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既經(jīng)濟又省時。
結合地圖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進一步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以后的不斷改進和發(fā)展的狀況(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并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今天,印刷業(yè)已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進入到“光與電”的時代。
(3)15世紀,歐洲出現(xiàn)活字印刷術,比中國晚約四百年。
概括活字印刷術發(fā)明和推廣的情況。
2、指南針的應用
(1)戰(zhàn)國時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
(出示《司南》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司南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據(jù)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識圖的能力。
(2)北宋,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
(3)南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業(yè);
思考:羅盤針比司南有哪些進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這種導航儀器為什么會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應用?它的廣泛應用對中國和世界有何作用?
(4)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3、火藥的應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
(2)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3)宋元,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zhàn)爭,
(4)13、14世紀,火藥及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二、史學成就
《資治通鑒》取名的由來——“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p>史學上的“兩司馬”
史學家年代著作體例敘事范圍
司馬遷西漢《史記》紀傳體通史黃帝到漢武帝時期
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戰(zhàn)國到五代
三、宋詞
出示宋詞的三個代表人物的作品,鑒賞并概括其特點:
派別詞人代表作品風格
婉約派李清照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于運用口語,顯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慷慨激昂,氣勢豪邁。
辛棄疾
四、元曲
(1)由雜劇和散曲組成。
(2)最優(yōu)秀的劇作家: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學生講述《竇娥冤》的故事情節(jié)。
五、繪畫
(1)宋代繪畫,突出表現(xiàn)在:山水畫、花鳥畫和風俗畫的創(chuàng)作中。
(2)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
(3)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
講述風俗畫與《清明上河圖》時,可指出風俗畫通過表現(xiàn)城鄉(xiāng)百姓的社會生活,展現(xiàn)具有鮮明民俗特色的時代風貌,折射出北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狀況?!肚迕魃虾訄D》以濃厚的生活氣息、精湛的筆墨及淳樸的藝術格調(diào)代表了宋代風俗畫的突出成就。
(4)趙孟頫的畫,人稱“神品”
六、書法
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七、小結(略)
八、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教案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一)
學習燦爛的宋元科技文化,感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偉大.
1、掌握宋元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了解科學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貢獻,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2、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合作探究三大科技(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fā)明、改進和應用
3、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過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養(yǎng)學生振興中華、趕超世界先進科技的歷史責任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重點: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發(fā)明,
難點: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一、
基礎識記:(小組合作交流,疑難問題做好標記)
1.()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是這一時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1)北宋時()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
(2)活字印刷術的優(yōu)點是:()、()。
(3)活字印刷術發(fā)明的意義:。
3.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1)戰(zhàn)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北宋時,制成(),開始用于航海事業(yè);()時期,廣泛用于航海事業(yè)。
(3)傳播:由()人傳入歐洲。
意義:。
(4)火藥是我國古代()發(fā)明的。
(5)火藥的應用:(),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時期,火藥廣泛用于戰(zhàn)爭。
(6)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
4、沈括可郭守敬:閱讀課本74頁小字,概括沈括和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貢獻。
三、
1、英國科學家培根說:“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shù)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的事業(yè)中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請根據(jù)自己對培根這段話的理解,試評價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文明進程的貢獻。
2、列表概括我國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
四、
1.我國古代煉丹家發(fā)明的火藥很早就用于軍事,下列戰(zhàn)爭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藥武器的是
A.隋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B.蒙古軍隊滅金的戰(zhàn)爭
C.南宋將領抗擊金軍的戰(zhàn)爭D.文天祥抗元的戰(zhàn)爭
五、
1、是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時期取得豐碩的科技成果?
A、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
B、隋唐文化的影響,外來文化
C、各族人民聰明
六、
(一)、選擇題
1.注重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zhì)。北宋時期,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是()
A.張仲景B.祖沖之C.賈思勰D.畢升
2.當時在海上航行時,“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個“當時”是指:()
A.戰(zhàn)國時期B.唐朝C.北宋D.元朝
3.四大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其中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的發(fā)明是()
A.造紙術B.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
4.生活在南宋的讀書人,要想印刷精美的書籍,他會采用的印刷方式是()
A.活字印刷B.雕版印刷C.刻竹簡D.手抄
5.有很多發(fā)明都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和實踐,那么火藥是怎樣發(fā)明的()
A.化學實驗中發(fā)明的B.煉丹家煉制丹藥時發(fā)明的
C.兩軍交戰(zhàn)中發(fā)明的D.過節(jié)時燃放爆竹發(fā)明的
6.與隋唐時期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點是()
A.處于世界領先地位B.使中國古代文化達到高度繁榮
C.影響且促進了歐亞世界聞名的進步D.傳統(tǒng)科學技術開始衰落
7.“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軍營”,這是史書對我國古代一次起義軍作戰(zhàn)情況的記載。起義軍使用火箭的現(xiàn)象最早發(fā)生于()
A.東漢末年B.隋朝末年C.唐朝末年D.元朝末年
(.二)、連線題
沈括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
畢昇著有《夢溪筆談》
郭守敬編輯《授時歷》
(三)、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br>
請回答:
(1)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以上材料最早應寫于什么時候?根據(jù)是什么?
(2)從以上材料中能獲得什么信息?材料說明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3)你知道指南針是在什么時候傳到歐洲的?試談談指南針的傳播對世界的影響。
七、
收獲
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