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傳統(tǒng)文化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5燦爛的宋元文化。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燦爛的宋元文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的掌握宋元時期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情況,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進行歷史感知,歷史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學生全面系統(tǒng)的思考問題的初步能力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了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向學生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的重大科技發(fā)明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杰出貢獻。本課重點是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難點是充分認識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三、教學準備
教著準備雕印好的“燦爛的宋元文化”幾個大字。學生準備橡皮泥橡皮檫小刀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雕印的“燦爛的宋元文化”提問:這是怎么制出來的?(雕印)師:中國古代印刷術起源于印章和石刻,發(fā)展到隋唐時出現(xiàn)了什么技術?(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術經過五代,到了兩宋時期興旺發(fā)達。雕版印刷術出現(xiàn)以后,我國刊印了大量精美的書籍。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與不便之處呢?教師舉例說明如: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另外,當時一個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個字,一本六萬字的書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學生通過示例歸納出結論:費時費工浪費性大。師由此可見雕版印刷術需要改革創(chuàng)新了,于是到北宋時,有人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這個人是誰?(北宋平民畢升)
(二)授新課
1.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師:觀察畢升畫像,閱讀小字部分,簡要歸納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學生動手體驗,完成活動探究(1)師:同學們想一想,活字印刷與雕版印刷相比較有哪些優(yōu)點?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活字印刷突出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既經濟又省時。由此可見,活字印刷把印刷術推進了一個新的階段,。元朝時王貞發(fā)明了木活字,才廣泛推廣和應用。但是,畢升的這一創(chuàng)舉比歐洲早400年。師:今天的印刷業(yè)又有什么新的發(fā)展呢?(激光照排電腦排版高速印刷機等)
2.指南針的應用師:同學們見過大海嗎?假如你是一名海員,駕駛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駛,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備什么?(指南針)師:說道指南針,這里有一個小故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在咸陽修建一座阿旁宮,大門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宮行刺,就會被磁石吸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學知識,早在戰(zhàn)國時,人們就制成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觀察漢朝的司南模型思考:司南由哪兩部分組成,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師:到了北宋,人們制成指南針。觀察宋朝的羅盤針模型思考:羅盤針比司南有哪些進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出示材料分析: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隱晦則觀指南針
——北宋朱《萍州可談》
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纤乌w汝適《諸蕃志》思考:從以上材料中分別獲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變化是什么?師: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講解,“沉石尋孤嶼,浮針辨四維”,南宋詩人朱繼芳的詩句更道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由于小小的浮針而打開嶄新視野的豪情。指南針的應用使人類可以全天候航行,將“原始航海時代推至終年?!庇纱酥改厢樢脖皇廊俗u為“水上之友?!蹦纤螘r,經阿拉伯人傳人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環(huán)球航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
3.火藥的應用和傳播古代中國,不但有紛呈異彩的冷兵器,而且也最先跨入火器國家行列。師:火藥是怎樣發(fā)明的?它有哪些作用?師:中國是火藥的故鄉(xiāng),火藥在唐朝末年用于軍事,宋元時期廣泛用于戰(zhàn)爭。指導學生觀察“突火槍”圖片,并說明其原理?;顒犹骄浚罕容^一下金元時期的火箭發(fā)射與今天的火箭發(fā)射原理是否相同?師:宋元時與科技成果相伴隨的還出現(xiàn)了許多科學家,書中提出的主要是哪兩位?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三)總結
元朝的統(tǒng)一經濟的發(fā)展以及隋唐文化的基礎,使宋元科技水平發(fā)展到一個高峰階段,四大發(fā)明的應用及傳播,促進了人類文明史的發(fā)展,與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共同構建了宋元文化的繁榮。學完本課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擴展閱讀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導學案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
一、明確目標
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成就概況: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傳播。
學習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
學習難點:充分認識中國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二、前置自學
1、活字印刷術是的發(fā)明的,比歐洲早約年。
2、時期,我國人民制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應用于航海。時,廣泛應用,并由傳入歐洲,為以后歐洲航海家的航?;顒?,創(chuàng)造了條件。(即歐洲人開辟新航路)
3、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明的。在的書籍里,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軍事,主要武器有、、,13、14世紀,中國的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和。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列舉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并說明各意義。
2.指南針和火藥的發(fā)明、應用和傳播的過程。
指南針:北宋:
南宋:
火藥(火藥武器):唐朝中期:
唐朝末年:
宋元時期:
13、14世紀:
五、達標拓展
(一)單項選擇
1.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時,其活字版用的是()
A.鉛活字B.木活字C.陶活字D.銅活字
2.我國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比歐洲早了()
A.100年B.200年C.300年D.400年
3.下列關于活字印刷術錯誤的是()
A.活字印刷術最早出現(xiàn)于中國B.活字印刷術是由畢升發(fā)明的
C.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的發(fā)明早D.活字印刷術發(fā)明于北宋
4.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出現(xiàn)于北宋的有()①活字印刷術②造紙術③指南針④火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A.羅盤針B.司南C.指南針D.磁針
6.指南針發(fā)明于()A.戰(zhàn)國B.漢朝C.北宋D.南宋
7.把我國發(fā)明指南針傳播到歐洲的是()
A.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的傳教士C.阿拉伯人D.歐洲航海家
8.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zhàn)爭是在()A.三國B.隋唐C.唐朝末年D.宋元時期
9.在我國歷史上火藥在軍事上開始廣泛使用是在()
A.唐朝B.五代C.北宋D.元朝
10.指南針廣泛應用航海并向外傳播是在()A.戰(zhàn)國B.北宋C.南宋D.元朝
(二)讀圖題:(1)右圖物品的名稱是什么?
(2)出現(xiàn)于什么時期?
(3)當時的火藥武器還有那些?
(三)材料題:1.“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闭埢卮穑?br>
(1)材料中的“指南針”是什么時候由誰發(fā)明的?
(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什么?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3)指南針傳播到歐洲后,產生了什么影響?
2.“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級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
(1)中國的四大發(fā)明除了材料中提及的以外,還有什么?
(2)四大發(fā)明發(fā)明于北宋的有哪幾項?
(3)聯(lián)系材料,說說火藥、印刷術傳導歐洲后,對歐洲產生的影響。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導學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燦爛的宋元文化二導學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基礎知識:記住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學、宋詞及杰出的詞人、元曲和關漢卿、繪畫及書法成就。
過程和方法:通過對宋詞、元曲、繪畫、書法藝術作品的鑒賞,培養(yǎng)審美感,提高鑒賞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了解《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及《資治通鑒》的卓越成就,養(yǎng)成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
學習重點: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宋詞和元曲
學習難點:如何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
一、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1.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
一部的通史巨著。敘述了的歷史。
二、宋詞和元曲
1.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唐朝時已出現(xiàn),經過發(fā)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宋代的詞人層出不窮,杰出的有、、等。
2.文學家蘇軾,對詞的發(fā)展有突出貢獻。他的詞,。代表作《》等。
3.女詞人生活在兩宋之交。她的詞,,,善于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
4.的辛棄疾,把詞的豪放風格發(fā)揚光大。他的詞里,經常傾訴對的悲痛。
5.元曲由和組成。元朝劇作家最優(yōu)秀的是元代表作有悲劇《》。
三、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1.大畫家張擇端的《》,描繪了北宋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
2.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當時人稱他的畫屬于“”。
3.宋元時期,盛行。宋代著名的書法家有、、、。
人稱“”。元朝的書法,勁秀雄健,功力深厚。
⑴司馬光一生完成的最重要的史書是什么?這部史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你如何評價它?
⑵關漢卿寫的一部著名的悲劇作品是什么?
⑶宋元時期文化名人除了以上兩位外,你還能寫出幾位嗎?請嘗試寫出他們的一些著名詞句或代表作品?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⑴這是哪位文學家哪部作品中的名句?
⑵他的詞有什么特點?
⑶“三國周郎赤壁”指什么事件?
⑷南宋哪位詞人和他的詞風類似?
當堂訓練
1“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司馬光后來說“臣之精力,盡于此書”?!按藭睉牵ǎ?br>
A.《史記》B.《宋書》C.《二十四史》D.《資治通鑒》
2.在《資治通鑒》中,肯定沒有記載哪一歷史人物()
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
3.宋朝主要的文學形式是()
A.詩歌B.散文C.詩D.戲曲
4.在詞中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情,一直胸懷恢復中原壯志的宋代詞人是()
A.李清照B.關漢卿C.馬致遠D.辛棄疾
5“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描繪閨中女子的惜春情懷,這首詞的作者是()
A.蘇軾B.李清照C.辛棄疾D.關漢卿
6.元代最優(yōu)秀的劇作家是()
A.李清照B.馬致遠C.關漢卿D.湯顯祖
7有一幅著名的風俗畫反映了宋代城市繁榮、商品經濟發(fā)達、社會生活豐富等現(xiàn)象,這幅畫的作者是()
A.顧愷之B.吳道子C.張擇端D.趙孟頫
8.作品被當時人譽為“神品”的元朝最著名書畫家是()
A.黃庭堅B.蔡襄C.趙孟頫D.米芾
9.下列人物不屬于“宋四家”的是()
A.蘇軾B.黃庭堅C.蔡襄D.歐陽詢
10.小林看到一本人物傳記中寫到“他是北宋杰出的詞人,擴展了詞的內容,表達豪放的思想感情,對后世影響很大,同時他還是著名的散文家和書法家……”文中的“他”是()
A.蘇軾B.辛棄疾C.李清照D.陸游
一、知識落實
二、課后拓展
1.《資治通鑒》和《史記》這兩部史學名著具有哪些不同點?
名稱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體例成書時間編寫內容
《史記》司馬遷忍受巨大身心痛苦,發(fā)奮寫成紀傳體通史西漢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資治通鑒》司馬光在皇帝的支持下潛心編撰的編年體通史北宋記載了戰(zhàn)國至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宋詞繁榮的原因。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導學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燦爛的宋元文化一導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1.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科學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貢獻的有關史實,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2.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
難點:充分認識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但初一學生對世界歷史的內容知之甚少,結合馬克思、培根的話,讓學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變,建立其歷史的縱橫聯(lián)系,會有助于對難點的理解。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1、發(fā)明:時,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
2、方法:將黏土做成活字,用來排版。特點:。
3、意義:大大促進了的傳播,比歐洲早了約。
4、傳播:活字印刷術后來陸續(xù)傳到世界各地。
思考:比較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
二、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⑴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早在時期,人們已發(fā)現(xiàn)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
⑵指南針的發(fā)明: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事業(yè)。
應用:南宋發(fā)達,指南針廣泛用于。
傳播:由傳入歐洲。意義:為的航海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
發(fā)明:是我國古代家發(fā)明的,朝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
應用: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zhàn)爭,主要有、、等。
傳播:13、14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和。
意義:使整個作戰(zhàn)方法發(fā)生重大變革,對歐洲社會產生了巨大震動。
四大發(fā)明是、、、。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領先地位,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大貢獻。
提示:宋元時期文化燦爛的原因:宋元時期政治的發(fā)展、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qū)經濟文化的交流、承繼隋唐時期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
1、宋元時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那些?
2、材料一: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
材料二: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趙汝適
從以上材料中分別獲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變化是什么?
1、下列內容屬于宋元時期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
A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yè)B造紙術的發(fā)明C火藥開始用于軍事D發(fā)明雕版印刷
2.元朝能成為我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除了蒙古兵英勇善戰(zhàn)外,還得益于下列哪一重要發(fā)明()
A造紙術B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
3.北宋時,畢升發(fā)明了()
A活字印刷品B活字印刷術C雕版印刷術
4、我國古代的指南針是在何時經由什么人傳到歐洲的()
A北宋阿拉伯人B南宋日本人C南宋阿拉伯人D元朝日本人
5、材料一: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的事業(yè)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英國科學家培根
材料二: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則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則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魯迅《電的利弊》
材料三: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學分制手段,變馬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
材料四: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是實現(xiàn)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是指四大發(fā)明中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