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曲線運動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7原子核外電子運動。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作為高中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高中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原子核外電子運動》,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教學時間第十五周6月2日本模塊第3課時
教學
課題專題專題2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單元第一單元原子核外電子運動
節(jié)題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歷史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在必修化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盧瑟福和波爾的原子結構模型
5.知道核外電子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越遷,了解其簡單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豐富物質結構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從科學家探索物質構成奧秘的史實中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歷史
教學難點了解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歷史
教學方法探究講練結合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
一、原子結構的認識歷史
(講解)1、發(fā)展史
實心小球面包式核式結構量子模型
創(chuàng)立科學家道爾頓湯姆生盧瑟福(原子之父)玻爾
實驗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定組成定律陰極射線管實驗α粒子散射實驗氫原子光譜
理論內容原子是實心球體,不可再分。西瓜式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2、原子結構。
質子中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質量1個單位1個單位大非常小
電性正電荷中性正電荷負
電量1個單位01個單位
體積小小小
位置原子核原子核中心占體積大
【討論后口述】
教學過程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
[提問]什么叫電子云?
[典型例題]
1.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把一束變速運動的α粒子(質子數(shù)為4的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粒子),射向一片極薄的金箔。他發(fā)現(xiàn)過去一直認為原子是“實心球”,而由實心球”緊密排列的金箔,竟為大多數(shù)α粒子暢通無阻地通過。只有極少數(shù)的α粒子發(fā)生偏轉或被筆直地彈回。請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金箔中Au原子結構中原子核的一些性質,試寫出其中三點:
①②③
(分析)抓住關鍵詞認為原子是“實心球”大多數(shù)α粒子暢通無阻地通過。只有極少數(shù)的α粒子發(fā)生偏轉或被筆直地彈回,
(小結)
化學發(fā)展史是近年來高考的熱點,理解并學會科學家的研究方法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創(chuàng)新意識的起源。原子結構的認識,才使化學成為被承認的學科,直到今天原子結構的研究仍有重要意義。作出貢獻的科學家道爾頓、玻爾、盧瑟福、阿伏加德羅、愛因斯坦等。
微觀粒子的相關知識
信息轉化、審題能力
空間想象力
語言表述能力(準確)
口答
用小黑點的疏密來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出現(xiàn)的機會的大小所得到的圖形叫電子云
根據(jù)已有知識進行比較、聯(lián)想。
α粒子為帶正電粒子。
大多數(shù)能通過,說明原子內部有“廣闊”的空間。
原子核存在,且?guī)д姾伞?br>
原子核具有較大的質量(α粒子被彈回)
(電子占有較大空間,質量小)
教
學
過
程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
[課堂練習]
1.據(jù)報道,1996年科學家在宇宙中發(fā)現(xiàn)了H3分子,則H3和H2屬于()
A.氫的同位素B。氫的同素異形體
C.同分異構體D。同系物
2.電子云小黑點圖中的小黑點表示()
A.每個小黑點表示一個電子
B.電子繞核運動的軌跡
C.每個小黑點表示電子出現(xiàn)了一次
D.小黑點越稠密表示電子在該區(qū)域出現(xiàn)的機會越大
3.質量相等的石墨與足球烯(C60)所含有的質子數(shù)()
A.前者大B。后者大
C.相等D。無法確定
C
(小結)鞏固原子結構基礎知識,認識電子云
作業(yè):畫出1-18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板書計劃
反饋以自學為主,原子相關知識掌握好。
相關推薦
高二化學教案:《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教學設計
1.構成原子的微粒有哪些?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提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而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荷,核外電子帶負電荷,兩者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故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2.你能畫出核電荷數(shù)為15的磷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嗎?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多少?
提示: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5。
3.核電荷數(shù)1~20的元素是什么?寫出它們的名稱。
提示: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新知探究]
探究1 核電荷數(shù)為11的鈉原子,其質子數(shù)是多少?核外電子數(shù)是多少?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之間有何關系?
提示:鈉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1,核外電子數(shù)為11。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探究2 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3個電子,該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是多少?寫出該元素的名稱。
提示:該元素是鋁,質子數(shù)是13。
探究3 氯原子和氯離子(Cl-)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嗎?試分別畫出氯原子和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提示:不相同,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氯離子(Cl-)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
元素名稱
氮
鎂
氯
元素符號
原子結構
示意圖
2.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
3.判斷下列各說法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請說明理由。
(1)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個的原子都為金屬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層電子離核比L層電子近,但能量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原子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一半的原子有Li、S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錯誤。He最外層電子數(shù)也為2,但不是金屬元素。
(2)錯誤。違背了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的規(guī)律,應為。
(3)錯誤。K層上電子能量最低。
(4)正確。
4.下面是某原子的電子層及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其中一定錯誤的是()
A.K-8B.M-18
C.N-32 D.O-18
解析:選A K層最多只能排2個電子,O層作為次外層時,可排18個電子。
———————————————[關鍵語句小結]————————————————
1.質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關系的“3個等式”:
(1)原子: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2)陽離子(Xn+):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n;
(3)陰離子(Xn-):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n。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的“1個最低”和“3個最多”:
(1)“1個最低”——核外電子總是盡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
(2)“3個最多”——①各電子層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2n2;②最外層電子數(shù)最多8個;③次外層電子數(shù)最多18個。
3.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3、4”倍的元素分別為C、O、Ne。
4.常見10e-微粒:
(1)單核“3陰3陽1分子”——N3-、O2-、F-、Na+、Mg2+、Al3+、Ne;
(2)多核“1陰2陽4分子”——OH-、H3O+、NH
[例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核外每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2n2(n為電子層序數(shù))
B.同一原子M層上的電子數(shù)一定比L層上的電子數(shù)多
C.如果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層,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不超過2
D.核電荷數(shù)1~18的元素,每層電子數(shù)都滿足2n2個電子的元素只有2種
解析:選B 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可知,A正確;當M為最外層時,可能的電子數(shù)為1~8,而此時L層電子數(shù)為8,故B項錯誤;如果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層,即只有K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2個,C正確;核電荷數(shù)1~18的元素,每層電子數(shù)都滿足2n2個電子的元素只有He和Ne 2種元素,D正確。
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最外層、次外層分別不超過8個電子(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18個電子,這幾條規(guī)律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其中的某一條。如M層不是最外層時,最多可排18個電子,而當其是最外層時,則不超過8個。如K、C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別為, 而不是 和 。
1.下列說法中肯定錯誤的是()
A.某原子K層上只有1個電子
B.某原子M層上電子數(shù)為L層電子數(shù)的4倍
C.某離子M層上和L層上的電子數(shù)均為K層的4倍
D.某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
解析:選B K、L、M層上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2、8、18,K層上可以有1~2個電子,A正確;當M層上排有電子時,L層上一定排滿電子,即L層上的電子數(shù)為8,由于18
(1)10電子微粒及其推斷:
(2)18電子微粒及其推斷:
②多核:HCl、H2S、PH3、SiH4、F2、H2O2等
[例2] A、B、C、D都是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0的微粒。
(1)A為中性微粒,如果A能刻蝕玻璃,則A是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如果A的溶液顯堿性,則A是________。
(2)B是帶電微粒,如果B為陽離子且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B是________;如果B為陰離子且其水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則B是________。
(3)若C微粒中含有5個原子,帶正電荷,遇堿放出NH3,則C是________。
(4)若D微粒遇過量陰離子B,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則D是________。
(1)寫出①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D、E外,請再寫出兩種含10個電子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A+、B+外,請再寫出兩種10個電子的陽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外電子排布學案(魯科版必修2)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核外電子排布學案(魯科版必修2)”,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2課時核外電子排布
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1.電子能量與電子層的關系
各電子層由內到外電子層數(shù)1234567
字母代號KLMNOPQ
離核遠近由近到遠
能量高低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一般規(guī)律
特別提示
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機械地理解和套用。例如,當M層是最外層時,最多可排8個電子,當M層不是最外層時,最多可排18個電子。
3.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
(1)原子結構示意圖
(2)離子結構示意圖
如Cl-:、Na+:。
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核內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而離子結構示意圖中,二者則不相等。
陽離子:核外電子數(shù)小于核電荷數(shù)。
陰離子:核外電子數(shù)大于核電荷數(shù)。
例1下列說法中一定錯誤的是()
A.某原子K層上只有一個電子
B.某原子M層上電子數(shù)為L層上電子數(shù)的4倍
C.某離子M層上和L層上的電子數(shù)均為K層的4倍
D.某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
考點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題點核外電子排布的基本規(guī)律
答案B
解析K、L、M電子層上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2、8、18;K層上可排1個電子,也可排2個電子,所以A項有可能;當M層上排有電子時,L層上一定排滿了8個電子,而M層上最多只能排18個電子,又18<8×4,所以B項一定是錯誤的;K層上最多只能排2個電子,2×4=8,即存在M層和L層上都為8個電子的離子,K+、Ca2+等均有可能;H、He的核電荷數(shù)分別與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所以D項有可能。
例2根據(jù)下列敘述,寫出元素名稱并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
信息元素名稱原子結構示意圖
A元素原子核外M層電子數(shù)是L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
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1.5倍
C元素+1價離子C+的電子層排布與Ne相同
D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13
答案(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硅硼鈉氧
解析L層有8個電子,則M層有4個電子,故A為硅。當次外層為K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則為3,是硼;當次外層為L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5×8=12,違背了排布規(guī)律,故不可能。C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0+1=11,故為鈉。當次外層為K層時,D為氧;當次外層為L層時,最外層則有24個電子,故不可能。
思維啟迪——短周期元素原子結構的特殊性
(1)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的原子有H、Li、Na;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的原子有He、Be、Mg。
(2)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原子有Be、Ar;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2倍、3倍、4倍的原子分別是C、O、Ne。
(3)次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的原子有Li、Si。
(4)內層電子總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的原子有Li、P。
(5)電子層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原子有H、Be、Al;電子層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的原子是Li。
(6)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層數(shù)2倍的原子有He、C、S;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層數(shù)3倍的原子是O。
例3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中,不正確的是()
考點微粒結構示意圖
題點微粒結構示意圖的正誤判斷
答案B
解析A中核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都是8,這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正確;B中核電荷數(shù)為11,這是Na的原子核,鈉原子的核外有11個電子,鈉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1價,Na+的核外應有10個電子,而圖中核外只有9個電子,錯誤;C中核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都是17,這是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正確;D中核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分別是17和18,這是Cl-的結構示意圖,正確。
例4與OH-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的粒子是()
A.H2OB.F-
C.Na+D.NH3
答案B
思維啟迪——巧推“10電子微粒和18電子微?!?br>
(1)10電子微粒
(2)18電子微粒
二、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與元素化學性質的關系
1.元素的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的關系
元素種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最外層電子數(shù)一般小于4一般大于或等于48(He為2)
原子得失電子的能力一般易失電子一般易得電子既不易得電子,也不易失電子
單質具有的性質具有還原性具有氧化性一般不與其他物質反應
2.元素的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
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只顯正價且一般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如Na+1、Mg+2
既有正價又有負價,最高正價=最外層電子數(shù),最低負價=最外層電子數(shù)-8,如Cl+7、Cl-1
原子結構為穩(wěn)定結構,常見化合價為零
特別提示
(1)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不一定為金屬元素,如H、He等;最外層電子數(shù)大于4的不一定為非金屬元素,如Po等。
(2)氟沒有正價;氧沒有最高正價,只有在OF2中表現(xiàn)正價。
(3)活潑金屬易形成陽離子,活潑非金屬易形成陰離子,但是碳難以形成C4-、C4+;硅難以形成Si4+和Si4-;硼難以形成B3+;氫元素可以形成H+和H-。
(4)金屬元素只有正化合價不能說明金屬元素不能形成陰離子,如[Al(OH)4]-等,但在這些離子中,金屬元素仍為正價。
例5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或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
B.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兩種微粒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C.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屬元素
D.核電荷數(shù)為17的元素容易獲得1個電子
答案D
解析在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中,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H、Li、Na,其中H為非金屬元素,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有He、Be、Mg,其中He為稀有氣體元素,A項錯誤;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微粒S2-和K+化學性質不相同,S2-具有還原性,K+不具有還原性,B項錯誤;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只有Be,它是金屬元素,C項錯誤;核電荷數(shù)為17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其最外層有7個電子,很容易獲得1個電子而成為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D項正確。
易錯警示
微??梢允窃?、分子或離子。
例6X、Y、Z為短周期元素,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1、4、6,則由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A.XYZB.X3YZ
C.XYZ2D.X2YZ3
答案D
解析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X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則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1價;Y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4價;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則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2價;所以根據(jù)化合物中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的原則可知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學式可能是X2YZ3。如H2CO3、Na2SiO3等。
思維啟迪
在化合物中,一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少的呈現(xiàn)正化合價,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多的元素呈現(xiàn)負化合價。
備用題
例6下列元素的最高正價為+5價的是()
A.NaB.AlC.PD.Cl
答案C
解析P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根據(jù)元素最高化合價=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可知,選C。
方法規(guī)律
可根據(jù)元素最高化合價=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判斷元素的最高正價,根據(jù)最低化合價=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8(H除外)判斷元素的最低負價。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電子的能量越低,運動區(qū)域離核越遠()
(2)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原子必定是金屬元素的原子()
(3)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都排有8個電子()
(4)原子核外各電子層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2n2個()
(5)19號元素K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6)S2-、Cl-、K+、Ca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
考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題點核外電子排布與表示方法的綜合
答案(1)×(2)×(3)×(4)×(5)×(6)√
2.下列結構示意圖所代表的微粒中,最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是()
答案A
解析A、B、C、D分別為Ne、Al3+、Cl-、S2-,則較難發(fā)生反應的是Ne。
3.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4。該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是()
A.14B.15
C.16D.17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可知該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則x=14。
4.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那么該原子()
A.有3個電子層B.有2個電子層
C.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D.核電荷數(shù)是10
答案B
解析第一層排滿為2個電子,第二層排滿為8個電子,第三層為最外層時,最多排8個電子,若該原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第3層)有24個電子,違背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則該原子只有2個電子層,第一層為2個電子,第二層為6個電子。
5.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①和②兩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B.③和④均屬于離子結構示意圖
C.粒子②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D.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種元素的粒子
考點微粒結構示意圖
題點由微粒結構推測其性質
答案C
解析①是He原子結構示意圖,是稀有氣體元素,原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而②是Mg原子結構示意圖,最外層有2個電子,容易失去電子,化學性質活潑,故兩種粒子的化學性質不相似,A錯誤,C正確;③是Mg2+結構示意圖,④是Ne原子結構示意圖,不都屬于離子結構示意圖,B錯誤;①表示He元素的原子,②③表示Mg元素的粒子,④表示Ne元素的原子,共表示三種元素的粒子,D錯誤。
6.某同學在畫某種元素的一種單核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時,忘記在圓圈內標出其質子數(shù),請你根據(jù)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斷。
(1)該微粒是中性微粒,這種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
(2)該微粒的鹽溶液能使溴水退色,并出現(xiàn)渾濁,這種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
(3)該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個電子后變?yōu)樵?,原子的還原性很強,這種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
(4)該微粒的還原性很弱,失去1個電子后變?yōu)樵?,原子的氧化性很強,這種微粒的符號是________。
答案(1)Ar(2)S2-(3)K+(4)Cl-
解析由微粒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微粒共有3個電子層,18個電子。由組成原子各微粒之間的關系可判斷該微粒為中性時或分別帶正負電荷時,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
(1)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此微粒為核電荷數(shù)18的氬原子。(2)具有還原性能被溴水氧化的是硫離子。(3)氧化性很弱的+1價的是鉀離子。(4)還原性很弱的-1價的是氯離子。
[對點訓練]
題組一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及應用
1.下列關于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A.K層是能量最低的電子層
B.原子失電子時先失去能量低的電子
C.核外電子總是優(yōu)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上
D.N層為次外層時,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18
考點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
題點電子層及其電子能量
答案B
解析距原子核由近到遠,電子的能量由低到高,即離原子核近的電子能量低,離原子核遠的電子能量高,則K層是能量最低的電子層,A正確;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層電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電子時先失去能量高的電子,B錯誤;核外電子總是優(yōu)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上,C正確;電子層的次外層最多容納18個電子,所以N層為次外層時,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18,D正確。
2.(2017?邯鄲高一檢測)核電荷數(shù)為16的元素和核電荷數(shù)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較,前者下列數(shù)據(jù)是后者4倍的是()
①電子數(shù)②最外層電子數(shù)③電子層數(shù)④次外層電子數(shù)
A.①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考點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
題點核外電子排布基本規(guī)律
答案A
解析核電荷數(shù)為16的元素和核電荷數(shù)為4的元素的原子的電子數(shù)分別是16和4,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是6和2,電子層數(shù)分別是3和2,次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8和2,A項正確。
3.在第n電子層中,當它作為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與(n-1)層相同,當它作為原子的次外層時,其電子數(shù)比(n+1)層最多能多10個,則此電子層是()
A.K層B.L層C.M層D.N層
考點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
題點核外電子排布基本規(guī)律
答案C
解析n作為最外層時,最多只能容納8個電子,所以(n-1)層應為8個電子,為L層,則n應為M層;若n為次外層,則(n+1)為最外層,則次外層電子數(shù)最多為10+8=18,則進一步證明n為M層。
4.下列各微粒中,各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都達到2n2個的是()
A.Ne、ArB.Al3+、S2-
C.F-、Na+D.He、Cl-
答案C
解析A項,Ne核外只有2個電子層,都達到了2n2;Ar核外有三個電子層,第一層、第二層都達到了2n2,而第三電子層只有8個電子,未達到2n2;B項,Al3+核外有兩個電子層,K、L兩個電子層達到2n2;S2-核外有三個電子層,K、L兩個電子層達到2n2,而M層只有8個電子,未達到2n2;C項,F(xiàn)-和Na+核外有兩個電子層,都達到了2n2;D項,He核外只有1個電子層,達到2n2;而Cl-核外有三個電子層,K、L兩個電子層達到2n2,而M層只有8個電子,未達到2n2。
5.在1~18號元素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層數(shù)的元素有()
A.1種B.2種
C.3種D.4種
答案C
解析在1~18號元素中,電子層數(shù)可以為一層、二層、三層,所以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2、3,最外層電子數(shù)和電子層數(shù)相等的元素有H、Be、Al三種。
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則該元素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
A.3B.7C.8D.10
考點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及應用
題點由核外電子排布確定質子數(shù)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可知,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8。
題組二核外電子排布表示方法
7.下列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
A.Mg2+:B.Cl:
C.Ar:D.K:
考點微粒結構示意圖
題點微粒結構示意圖的正誤判斷
答案A
解析Mg2+是鎂原子失去最外層兩個電子后生成的,A選項正確;Cl原子的最外層應該只有7個電子,B選項錯誤;Ar原子的次外層與最外層應該有8個電子,C選項錯誤;K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應該是,故D選項錯誤。
8.根據(jù)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的共同特征,可把、、三種微粒歸為一類,下列微??梢詺w為此類的是()
A.B.C.D.
考點微粒結構示意圖
題點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的判斷
答案C
解析題干中的三種粒子均為陽離子。A項是Ne原子,B項是S2-,C項是Mg2+,D項是F-。
題組三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的性質
9.已知一般情況下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示意圖為。下列原子中,與氟元素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考點微粒結構示意圖
題點由微粒結構推測其性質
答案D
解析氟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個,D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也為7個,故二者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10.元素X的最高正價和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6,元素Y原子次外層與元素X原子次外層均為8個電子,X、Y的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排布,X、Y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F2B.MgCl2C.CaCl2D.CaBr2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意知X元素最高化合價與最低化合價的關系有最高化合價-|最低化合價|=6最高化合價+|最低化合價|=8,得最高化合價為+7,X是最外層為7個電子,次外層為8個電子的元素,即氯元素。題中與Cl-具有相同電子層排布的Y元素的離子可能為Ca2+、K+,結合選項可知X、Y形成的化合物是CaCl2。
11.元素A原子的L電子層比元素B原子的L電子層少3個電子,B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比A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多5個,則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為()
A.B2A3B.B3A2C.A2B3D.BA2
答案B
解析A原子L層比B原子L層少3個電子,所以A原子核外只有2層,L層未滿;B原子電子總數(shù)比A原子多5個,所以B原子核外有3層,且M層電子數(shù)為2,L層電子數(shù)為8,B為Mg元素,所以A原子L層電子數(shù)為8-3=5,A為N元素,N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其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為+5和-3,A、B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Mg3N2。
12.A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a,次外層電子數(shù)是b;B元素的原子M層電子數(shù)是(a-b),L層電子數(shù)是(a+b),則A、B兩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最可能表示為()
A.B3A2B.BA2C.A3B2D.AB2
考點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化合價的關系
題點由核外電子排布確定化合物的化學式
答案B
解析因為B的L層電子數(shù)為(a+b)且有M層,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b,且滿足a+b=8,所以A原子有兩個電子層,且K層為2個電子,L層為6個電子,所以a=6,b=2。進而推知B的各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2、8、4。即A為O,B為Si。
[綜合強化]
13.畫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質量數(shù)為23,中子數(shù)為12的原子:________。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次外層電子數(shù):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的原子L層電子數(shù)是M層電子數(shù)的2倍:__________________。
(4)某原子核內沒有中子的元素:________。
(5)電子總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3倍的原子________。
(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________。
(7)某元素原子L層上的電子數(shù)為K層的3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
(4)(5)、(6)
(7)
14.用A+、B-、C2-、D、E、F和G分別表示含有18個電子的七種微粒(離子或分子),請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2)D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雙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個電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強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將其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題點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
題點10e-、18e-微粒的相關綜合
答案(1)KClS(2)HCl(3)F2(4)H2SH2S+2OH-===S2-+2H2O(5)H2O2(或PH3)
解析常見的18e-微粒有:陽離子:K+、Ca2+;陰離子:P3-、S2-、HS-、Cl-;分子有Ar、HCl、H2S、PH3、SiH4、F2、H2O2等。結合題目所給條件,不難確定答案。
15.有V、W、X、Y、Z五種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只有X、Z是金屬元素;V元素的一種核素原子核內無中子,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層電子數(shù)是K層電子數(shù)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
回答下列問題:
(1)V的一種核素中質子數(shù)為中子數(shù)的12,則該核素的名稱為________,是制造________的原料。
(2)W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3)X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4)Y的單質在加熱條件下與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Z的元素符號為________。
答案(1)氚氫彈(2)(3)
(4)Fe+S=====△FeS(5)K
解析V元素原子核內無中子,是11H;質子數(shù)為中子數(shù)的12的核素是31H(氚),是制造氫彈的原料;W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shù)為2×3=6,則W是氧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也是6,故Y為硫元素。X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且核電荷數(shù)在8~16之間,故為鋁元素。核電荷數(shù)在16~20之間,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是鉀原子,則Z為鉀元素。
蘇教版高一化學《核外電子排布與周期律》教學反思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蘇教版高一化學《核外電子排布與周期律》教學反思》,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蘇教版高一化學《核外電子排布與周期律》教學反思
由于本單元的內容似乎把上學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相關性質進行系統(tǒng)歸納,找出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理論性較強,而且內容不宜拓寬太深。如何使學習不至于感到很枯燥,筆者認為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等的內容組織教材,具體措施如下:
1.在充分復習初中學習過的原子構成、《化學1》關于核素、質量數(shù)的基礎上過渡引入到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這樣既為新課的學習提供了基礎,又使以前學習過的知識系統(tǒng)化,使學生能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新的知識。
2.原子結構示意圖既是主題1的重要內容,也是主題2的引入知識,所以可以將書寫1至18號元素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并從中找出規(guī)律作為主題2的引入,然后讓學生畫出幾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原子半徑與核電荷數(shù)的關系曲線,體會原子結構的周期性變化。做好關于鈉、鎂、鋁金屬性遞變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所提供的關于14至17號元素有關性質的圖表,得出元素性質遞變的規(guī)律。至于關于“元素性質是指什么”的教學,可以從復習“什么是元素”入手,引導學生理解元素與單質、化合物的關系,進而給出判斷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遞變的幾個標準。
3.關于主題3(元素周期表及其應用)的教學,重點在于用好一個“交流與討論”、一個“活動與探究”和一個“問題解決”,三個活動項目將本主題的主要內容全部涵蓋了,在使用每一個活動項目后,教師要適時地小結活動中得出的結論,使學生能提升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受。
原子和原子核專題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教師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幫助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原子和原子核專題,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內容精講
本專題內容包括原子核式結構的模型;玻爾理論、原子的能級;天然放射現(xiàn)象、衰變;核反應、核能;重核的裂變、輕核的聚變。
一.重要的概念:能級、天然放射現(xiàn)象、質量虧損、核能
二.重要規(guī)律:核反應遵守遵守兩種守恒--質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是核反應配平的依據(jù))。
三.幾個知識要點疏理:
1.知道α粒子的散射實驗結果和原子核式結構的模型
2.熟記一些基本粒子(即中子、α粒子、電子、正電子、質子、氘核、氚核、光子)的符號。
3.光子的發(fā)射和吸收:原子可從一能級躍遷到另一能級。原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一個光子;原子由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則需吸收一個光子。但發(fā)射或吸收的光子不是任意的。
4.知道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三種射線的實質和特性,以及射線的應用。
5.四種核反應:衰變、原子核的人工轉變、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
6.核能的計算:
下載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