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花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2花的結構和類型教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花的結構和類型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課型:新授課
課標要求:
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fā)、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課標具體內(nèi)容為,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根據(jù)心理學規(guī)律,每堂課的開始階段學生的有意注意是最集中的,對學到的知識記憶也最牢固,我決定采用先進行雌蕊相關知識的教學。我把桃花結構模型中的雌蕊拿出來,讓學生一起來猜一猜的方式,學生猜完以后,直接進行講解。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還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印象深刻記憶牢固。接下來,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初步認識花的各個部分的名稱和功能;然后分組實驗,合作探究,展示匯報;最后歸納總結,當堂反饋。
在學習方法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猜謎激趣—提出疑問—自主學習—回答問題—動手實驗—合作交流—展示匯報—練習檢測”等多種學習形式,穿插融合,及時反饋,提升學習效率。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我新接初二年級的第一堂生物課。面對完全陌生的學生,老師需要在第一節(jié)課中迅速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吸引學生并獲得學生的認可,所以我設計了一節(jié)輕松并且相對比較簡單有趣的教學流程。
我校初二年級每班不足40人,進行分組實驗所需材料不多,為進行分組實驗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我校在班級內(nèi)沒有多媒體,因此我就沒有制作課件,而是采用了在黑板上使用彩色粉筆“板畫”桃花結構圖的方式,給學生增加直觀印象,也讓這幅圖貫穿整堂課,也是本節(jié)課的板書。
課前準備:
桃花結構模型、供分組實驗解剖用的完全花鮮花12朵(每組2朵)、放大鏡解剖刀等實驗器材共6組。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時間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猜一猜”
(2分鐘)同學們,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生物課,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禮物,(出示桃花結構模型,只拿出雌蕊向全班展示)請你們猜一猜是什么?
(注意:要給學生留出充分的猜測時間,不要著急公布答案,盡量讓每位同學都喊出自己的答案,并對學生猜測的答案進行即時的點評,師生迅速互動,這樣課堂氣氛才能活躍起來。)
猜測,爭論,在教師的提示下說出答案。教師希望“猜一猜”活動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和新老師的距離,盡快接納老師。
同時,利于上課開始階段學生注意力集中的特點,先突破花的結構中雌蕊的結構這一難點。
設疑導學
自主學習
(8分鐘)在學生猜測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雌蕊結構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猜出答案后,教師點評。
有的同學平時注意觀察周圍的世界,猜出了老師手里拿的是花的雌蕊,請看黑板畫,雌蕊包括三部分:柱頭、花柱和子房。(教師分別標注1、2、3,組合成4雌蕊)?,F(xiàn)在老師把雌蕊安裝在桃花模型上,請大家看一看完整的花的結構。
有人說花的雌蕊是花最最重要的結構,因為雌蕊被害蟲吃掉以后,花就不能結出果實了,這是真的嗎?為什么呢?
一朵花除了雌蕊還有那些結構,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各是什么?
請同學們帶著這2個問題,閱讀教材P3~P4除了實驗的部分。
然后完成助學P1~P2“自主學習”部分的目標1和目標2還有“合作探究”的第2小題。學生帶著問題
閱讀教材,完成助學中的相關內(nèi)容。由“猜一猜”活動,激發(fā)起了學生的興奮點,在此時順勢講解雌蕊的結構名稱,學生印象深刻。因為花的結構名稱較多,學生易混淆,在此先講3個名詞,能有效降低學習和記憶難度。
教師講了雌蕊的結構,而留下雌蕊的功能以及花的其他結構和功能,作為引導學生看書的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
學生自主學習如果能夠解決教師提出的2個問題,那么也能夠同時解決助學中的相關自學題目了,安排學生把相關題目填好,是對自主學習效果的檢驗。
自學反饋
引導探究
(5分鐘)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補充(因為已經(jīng)畫完雌蕊了)畫出桃花結構模式圖,并給各個結構標注序號。
剛才看書之前給同學們留了2個問題,現(xiàn)在檢驗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怎么樣?
先回答第2個問題:除了雌蕊,桃花還有哪些結構,以及他們的的功能是什么?請同學參看老師黑板上的模式圖進行回答,說出各個序號的名稱以及功能。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答問題1,也是助學中“合作探究”部分的第2小題,為什么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蟲吃了,但是其他結構正常,也不能結果呢?
(教師預設:對于此問題學生可能只是從教材中找到答案,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在學生回答以后,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的講解。子房里面有一個或多個胚珠,經(jīng)過傳粉和受精以后,將來胚珠可以發(fā)育成1個或多個種子,我們可以把子房理解成“種子的房子”。因此如果沒有了雌蕊就沒有子房,將來是不能長出果實和種子的。另外,雄蕊的花藥可以提供花粉,沒有花粉就不能進行傳粉和受精了,它對于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提問助學中“自主學習”目標1和目標2要求學生盡量不看助學回答。
過渡并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熱情: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同學們閱讀教材,我們對花的各個結構和功能有了初步認識,現(xiàn)在大家想不想,親自解剖一朵花,看一看是不是和我們學到的知識一樣呢?還會不會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呢?
學生脫離教材,參看黑板畫回答桃花各個結構的名稱以及功能?;卮鸩煌暾?,別的同學可以補充。
學生回答預留問題1.回答不完整的,別的同學可以補充。
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
學生回答助學中目標1和目標2中的填空題。盡量做到不看助學就能回答出來。用彩色粉筆繪制桃花結構模式圖黑板畫,直觀并且能夠留存整節(jié)課,既能夠進行知識的學習還可以用于課堂結尾時的歸納總結與檢測。
先提問桃花各部分的結構再提問功能,最后提問雌蕊的結構和功能是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來設計的。
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廣度,桃花結構和功能可以提問至少3位同學來回答。
學生回答了桃花的結構和功能,然后教師順勢引出第2個問題,在學生回答完第2個問題以后,自然就能夠得出雌蕊和雄蕊是桃花的主要結構這一結論了。
學生如果通過自學能夠解決上述兩個問題,那么助學中的填空題也就同時解決了,這部分內(nèi)容在教材中可以找到,關鍵是教師提問時,學生應該做到不看課本能夠流利的回答出來才行。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檢驗學生對相關名詞的熟悉程度、掌握的準確度,也可以認為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第一次檢測。
在學生對花的結構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進行動手實驗觀察的熱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探究
展示匯報
(15分鐘)教師先安排每個小組的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
教師可以給出分工建議,然后各小組參考執(zhí)行。教師進行巡視指導。每組都要指定1—2位負責記錄的組員,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助學“合作探究”第1題的表格中。
在觀察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內(nèi)和小組間的討論交流,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最后留出3分鐘左右,各個小組匯報實驗成果。
通過交流可以發(fā)現(xiàn)大家觀察到的結論是一樣的,此時,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科學家把花作為植物分類的依據(jù)?另外,觀察到柱頭的粘性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狞c撥講解。讓大家猜一猜,鮮花的柱頭為什么要有黏性?
柱頭的作用是接受花粉,為了讓落到柱頭上的花粉不輕易脫離,所以柱頭是帶有一定的黏性的。進行分組實驗
操作實驗用具
觀察記錄
交流討論
匯報實驗成果因為本實驗提供的是同一種花,因此各組觀察到的結果應該是一樣的,這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把花的結構和類型作為植物分類的依據(jù)。
把助學中的“合作探究”第1題的表格,當做學生的實驗報告冊來使用,既能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成實驗,又培養(yǎng)了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的良好習慣。
梳理點撥
歸納總結
(5分鐘)同學們都親眼觀察并且親自動手解剖了花,現(xiàn)在請你們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對于花的結構你有哪些新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啟發(fā)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充分利用黑板上的板畫)
1.花的各個結構的名稱更專業(yè)規(guī)范。
2.花的各個結構的功能更加明確。
3.通過本節(jié)課又學了哪些新的知識,比如胚珠、花粉、柱頭的黏性等。
4.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想一想,植物開花的意義是什么?
1.學生按照從下到上,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說出各個結構的名稱。
2說出花各結構的功能。
3.說出胚珠、花粉、柱頭等結構的特點和功能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和功能,并且在教師的點撥和提示之下,對重點難點進行強化,對于零散的知識點(比如胚珠、柱頭黏性等)進行提醒點撥。
最后完成本節(jié)課的最終的目標,即讓學生理解綠色開花植物的開花過程是為下一步的傳粉受精做準備,最終完成結果形成種子,進行有性生殖,實現(xiàn)物種的延續(xù)。
在知識梳理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注意對于不同難度的題目,要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而達到每位都學都能通過本節(jié)生物課學有所獲。
當堂檢測
反饋評價
(5分鐘)課堂作業(yè):
完成助學中的“當堂達標”練習題和“自我感知”。教師對學生的做題情況進行巡視了解,重點題目可以進行提問或講解。
課下拓展活動: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繪制一朵花的結構模式圖或者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一個桃花模型。下節(jié)課我們可以用你的作品作為復習提問的素材。完成助學中的習題。有疑問的可以提出來。
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我把助學中的“當堂達標”作為當堂檢測的材料,把“自我感知”部分作為梳理本節(jié)知識體系的材料。
盡量做到每節(jié)課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這兩部分內(nèi)容,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抄襲答案的狀況發(fā)生。
新學期剛開始,為了鼓勵不同愛好和特長的學生都有發(fā)揮的空間,所以布置了課下拓展活動。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的設計結合我校的學情與實際條件,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結合開學第一節(jié)生物課的需要,力求新意,突破常規(guī),著力于用一節(jié)課就能吸引學生。通過課堂實際效果來看,學生對于新老師非常接受,高效圓滿地實現(xiàn)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在40分鐘的課堂時間內(nèi),幾乎所有同學都能夠熟練說出桃花各個結構的名稱以及相應的功能,并都獨立完成了助學中的“當堂達標”練習題,做全對的學生超過90%。
不足之處:實驗材料準備的不是特別充足,如果能夠兩位同學一組來做實驗,效果會更好。在進行實驗探究時,有極個別學生開小差,不能夠按照小組長的要求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說明個別同學的合作意思還不強,有待于通過以后的學習逐步提高。
特色之處:教學設計中的“猜一猜”環(huán)節(jié)很好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先講難點“雌蕊”的做法有效降低了學習和記憶的難度;動手操作、展示匯報以及交流討論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無論是在時間安排還是活動主體上都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充分并自由地參與課堂,最終實現(xiàn)了讓學生“喜愛生物老師”從而“喜愛上生物課”。整堂課的設計充分利用了學生有意注意的相關認知規(guī)律,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梳理,用一幅桃花結構模式圖作為本節(jié)課的板書簡潔明了,并且契合教學流程,自然合理,前后呼應,水到渠成。
延伸閱讀
芽的類型和結構
八年級生物導學案總第11課時
1.6芽的類型和結構(第一課時)
授課人:授課時間:
1、說出芽的種類,描述枝芽的基本結構和發(fā)育過程
2、初步學會用放大鏡觀察葉芽的結構
準備實驗內(nèi)容
一、芽的類型
1、按著生位置分
(1)頂芽:著生在芽。
(2)側芽:著生在芽。
2、按將來發(fā)育結果的不同分
(1)枝芽:發(fā)育成
(2)花芽:發(fā)育成
(3)混合芽:發(fā)育成。
二、芽的結構與發(fā)育
枝芽的結構
(1)芽軸:位于枝芽,能發(fā)育成。
(2)生長點:位于芽軸,細胞能、產(chǎn)生新的芽結構。
(3)葉原基:位于生長點,能發(fā)育成。
(4)幼葉:位于芽軸,能發(fā)育成新的。
(5)芽原基:位于和之間,能發(fā)育成。
1、實驗:觀察枝芽的結構并完成討論題
2、討論題:初春的果園里,到處生機勃勃,各種果樹上都長出了新芽,弟弟指著一枝條上葉腋處的芽說,這是一側芽,哥哥卻堅持說是一花芽,誰說得對呢?你幫忙來解釋一下吧
1、美麗的鮮花是由什么發(fā)育成的?()?A.花芽B.花蕊C.枝條D.葉芽
2、按照著生的位置來區(qū)分,芽可以分為()。?
?A.葉芽和花芽B.頂芽和側芽C.葉芽和混合芽D.側芽和花芽
3、既能發(fā)育成枝、葉,又能發(fā)育成花的芽叫做()。?
?A.頂芽B.花芽C.葉芽D.混合芽
4、枝芽的生長點的作用是()。?
?A.長出側芽B.長出幼葉C.使芽軸不斷伸長D.發(fā)育成莖
5、在芽的發(fā)育過程中,能再次形成新芽的一組結構是()
A、葉原基和芽原基B、生長點和芽原基C、生長點和葉原基D、幼葉和芽軸
6、下列對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芽將發(fā)育成枝條B、花的形成與芽無關C、有的芽發(fā)育成枝條,有的芽發(fā)育成花D、幼嫩的枝條上長有芽,老的枝條上不長芽
7、一株未經(jīng)修剪的柳樹苗共有11個完好的側枝,它有多少個頂芽()
A、1個B、10個C、11個D、12個
8、植物學上的“枝條”指的是()。?
?A.長有葉和芽的莖B.除去葉和芽的莖
?C.除去葉和帶有芽的莖D.除去芽和帶有葉的莖
9、只發(fā)育成枝和葉的芽是()。?
?A.幼芽B.葉芽C.花芽D.混合芽
10、“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痹谶@歌詠春風綠柳的詩句中,使柳枝不斷生長的結構是()
A.芽軸B.葉原基C.生長點D.芽原基
11、(1)填寫各部分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的作用是使________不斷伸長。A屬于________組織,有很強的分生能力。
(3)B將來會發(fā)育成________,在芽生長展開之后,會發(fā)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長成為________________。E發(fā)育成___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____。
花的結構和花序
詳細介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別花的模式結構;會解剖觀察和描述花的各個部分,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的理由;
2、了解花的種類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異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結構”是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前面幾章的教學講的是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植物生長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繁殖?;ā⒐麑?、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后才能結果,種子怎樣才能形成。
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講桃花的結構時,新鮮的桃花已經(jīng)過季,這就需要教師在春天的時候,準備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們浸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溶液里備用。也可以事先培養(yǎng)白菜花或油菜花進行教學。
解剖花也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對于學生來說,操作起來都顯得小了。學生進行解剖時,往往顯得“笨手笨腳”,容易弄丟一個部分或弄斷一個結構,所以要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nèi)地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結構。花若無花蕊就不能稱其為花。因此,根據(jù)花中花蕊的種類而定名的單性花和兩性花是最基本的兩類花。只有理解了這兩類花的區(qū)別,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把單生花和單性花弄混,所以在講解時要注意強調(diào)。
花序的概念是對單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總狀花序、頭狀花序等各種植物的花序。要讓學生明白頭狀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議
本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章節(jié),要充分利用實物,才容易把花的結構講清楚?!痘ǖ姆N類》一節(jié),課本里所舉的例子都是學生常見的,如果當?shù)貨]有哪一種植物,完全可以選用當?shù)刈钇毡榈闹参飦硖鎿Q??傊@一節(jié)內(nèi)容中聯(lián)系實際的材料很豐富,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和勞動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容易講好。
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時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學生把花被,特別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學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麗的花冠,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美麗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對于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在懂得了花的結構以后,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觀察雌蕊時,可以讓學生與鄰近的同學合作,一個將子房進行縱切,另一個將子房進行橫切,從而認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著生的情況。
兩性花的概念不難了解,只要引導學生回憶剛剛解剖和觀察過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白菜花等兩性花。關于單性花,如果沒有實物,則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觀察,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發(fā)動學生采集絲瓜、黃瓜等的雄花,及時壓制成或浸泡成標本,供講課時使用。冬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講述花序時還可以用來觀察花序)。
關于花序,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內(nèi)培養(yǎng)的白菜、蘿卜的花序。白菜、蘿卜的花序都是總狀花序。關于頭狀花序,冬天可以觀察室內(nèi)培養(yǎng)的菊科花卉植物。
學生往往把一個頭狀花序誤認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誤認為是一個個花瓣。對于這種誤解,應該用實例來糾正。說明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實物再配合使用直觀教具解剖分析,讓學生明確知道,頭狀花序的扁平花軸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從而很容易把問題說清楚。
學生容易把單性花和單生花相混,看了黃瓜花以后,誤以為單性花都是單生花,對此,教師要給予糾正。有關這一節(jié)所學到的幾個名詞之間的關系,可見下表:
--示例
重點:雄蕊和雌蕊的組成和作用。
難點:要準備足夠的鮮花,供學生觀察和解剖。
手段:實驗觀察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花的解剖,分析、總結出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結構。通過大量花的圖片介紹兩性花和單性花、花序等內(nèi)容,便于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提問:綠色開花植物體由哪些器官構成?
總結:根、莖、葉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植物靠著這些器官逐漸地生長起來,當植物體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開花、結果和產(chǎn)生種子。植物為什么要開花,為什么開花后才能結果和產(chǎn)生種子呢?這與花的結構聯(lián)系密切。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基本結構:
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桃花或白菜花,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1、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2、參照掛圖或課本的內(nèi)容,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提問:1、觀察的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哪個部分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總結: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fā)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fā)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組織個別同學進行指圖的活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出示投影或?qū)嵨铮故緝尚曰ê蛦涡曰ā?p>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兩種花的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組織學生分析、發(fā)言。
講解:
1、兩性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單性花是指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2、根據(jù)花蕊的種類的不同,單性花可分為雌花和雄花。
提出問題:1、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
2、如果一株植物上只開雌花或雄花,這種現(xiàn)象叫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
1、黃瓜等植物開了花卻不結果,是因為開的花是雄花。
2、長有單性花的植物,可分為兩類:
(1)雌雄同株植物:一個植物體上同時長有雌花和雄花。
(2)雌雄異株植物:雌花和雄花著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三)花的其他結構:
提出問題:“我們經(jīng)常看到顏色艷麗的花朵,靠花冠的顏色吸收昆蟲。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具有艷麗的顏色,那么,它們靠什么吸收昆蟲,完成傳粉呢?
引導學生思考:有些花靠香甜的花蜜或氣味吸收昆蟲。
總結:除了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花的基本結構以外,有些花還具有蜜腺可以產(chǎn)生花蜜,釋放香氣,都能招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這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四)花序:
出示黃瓜花和白菜花花序。
組織學生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花著生的不同特點。
講解:
1、黃瓜花是一朵一朵地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朵較大;而白菜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花朵較小,即花序。
2、白菜花序稱為總狀花序,向日葵花序稱為頭狀花序。
板書設計:
第六章開花結果和營養(yǎng)繁殖
第一節(jié)花的結構和花序
一、花的基本結構:
二、兩性花和單性花: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三、花序:按照一定的順序著生在花軸上的一簇花。
探究活動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
植物主體干花標本是通過剪取帶花的植物枝條,放在容器內(nèi),經(jīng)干燥包埋、風干,然后倒出干燥劑,將其固定在透明的容器內(nèi)密封,制成的立體干花標本。植物主體干花標本,保持了植物莖、葉、花生活時的顏色與姿態(tài),不但生動自然,制作簡單,而且還可以作為教具永久存放、使用?,F(xiàn)以月季為例,介紹其主體干花標本的制作方法。
1、制作前的準備
1.1干燥劑的選擇可購買新出廠的、顆粒較小的珍珠巖作為干燥劑。珍珠巖為建筑保溫材料,不但輕,包埋植物時,葉、花不易變形,且吸水能力強,是較理想的干燥劑。若買不到珍珠巖,可用沙子代替。但沙子需反復沖洗,沖去土粒,曬干備用。
1.2包埋月季容器的準備包埋月季花的容器的體積應比標本大,并具較好的透氣性。如帶細孔的紙箱(一般紙箱用針扎些小孔)、帶有網(wǎng)眼的塑料容器(若網(wǎng)眼過大,可在周圍襯一層白紙)等均可。
1.3盛放標本的容器準備可選擇帶蓋的透明玻璃容器或有機玻璃容器。
2、制作方法
2.1剪取月季花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在上午10:00~下午5:00時,剪取花朵較好、顏色艷麗、未徹底開放、葉片、花瓣上沒有露水、帶2~3片復葉的月季花。
2.2包埋月季花先在包埋容器的底部,放一層珍珠巖或沙子,將花柄插入。然后向容器內(nèi)緩緩注入珍珠巖或沙子,包埋月季花。在包埋過程中,注意保持花的本來姿態(tài)。完全包埋后,將其放在通風干燥處,自然風干兩周。
2.3整形、密封干燥兩周后,倒出珍珠巖或沙子,若有個別花瓣脫落,可用解剖針醮少量乳膠粘合。在盛放月季花容器的底部,放一塊2厘米左右厚的泡沫塑料板(為了好看,上面可粘一層吹塑紙),貼上標簽,選擇干燥后葉片、花朵顏色較好,形態(tài)自然的月季花,插入容器的泡沫塑料板內(nèi),將其固定好,放入干燥劑(如硅膠、無水氧化鈣),密封即成。
觀察單性花的結構
實驗目的:認識單性花的結構特征。
材料用品:正在開花的柳枝、刀片、解剖針或縫衣針、放大鏡、白紙。
方法步驟:
1、春天,把從不同柳樹上采下的開花柳枝鋪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看看來源不同的柳枝上的毛蟲狀花序有沒有不同?
2、把不同的花序從柳枝上取下、分離,在放大鏡下耐心觀察,然后用刀片和解剖針,看看取自不同柳枝的花序結構是否一樣,為什么?
實驗結果:
柳樹的花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雄花序,一種是雌花序,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植株。分離雄花序,可見只長兩枚雄蕊的雄花。分離雌花序,可見只有一枚雌蕊的雌花。柳樹花是單性花,象柳樹這樣的單性花植物,其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兩個植株上,就叫雌雄異株植物。
花的結構和花序
第一節(jié)花的結構與類型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一節(jié)花的結構與類型”,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第一節(jié)花的結構與類型
教材簡析
開花是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而第一節(jié)“花的結構和花序”中的實驗教學“花的結構”的知識內(nèi)容是學習“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的前提,對于學生全面認識綠色開花植物其著關鍵性的作用。本節(jié)內(nèi)容包括:(一)花的結構(二)花的類型兩部分。教材首先通過解剖實驗,認識花的基本結構以及各個部分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接著利用圖片介紹了花的類型和花序的種類。解剖花和認識花的基本結構是本節(jié)的重難點。只有把花的結構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開花、結果以及種子怎樣才能形成,為以后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打好基礎。
教學設想
通過課前搜集與整理的資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學生自主觀察花的結構使學生認同花的主要部分。通過對比花的主要結構的不同認識單性花和兩性花,從而理解雌雄同株植物與雌雄異株植物。通過學生的多種探究方式主動獲得知識,再以小組交流的方式相互交融與完善,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立體的、形象的知識生成過程,從而達到對重點的突破。教學中注重過程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進步和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生物學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①識別花的各個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②描述花的種類和花的著生方式;
③說出兩性花、單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單生花和花序的概念;
④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認識花的主要部分;
②通過識別不同種植物花,知道自然界生物的豐富多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生活熱愛的情感;
②通過學習“花的結構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種類”等知識,使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解剖和識別花的基本結構;
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認同花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適應性
教學突破
對于解剖和識別花的基本結構,采用教師合理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中預設不同層次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積極自動地思考和解決。對于認同花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適應性,在探究中時刻要注意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觀察,對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推測,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桃花的模型;分組解剖器材;相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預習;盡可能搜集各種各樣的花,按小組收集整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新的學期開始了,首先請大家欣賞一段美麗的視頻,感受美好生活,放松心情。播放視頻《花的世界》。用時大約2分鐘。
視頻中的花都很漂亮!但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花,它們的顏色、大小、形態(tài)是否相同呢?那么它們有沒有共同之處?大家有沒有興趣探究一下?
點評: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滲透熱愛美好生活的教育。
二、講授新課
(一)花的結構
1.教師介紹實驗用具:放大鏡、鑷子、解剖刀和白紙等。
明確實驗的目的:⑴學會解剖和過程花的方法。⑵認識花的結構。
提出實驗要求:在解剖的過程中,要求大家對照課本第3頁的圖,先整體觀察花的結構,再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解剖。注意小組內(nèi)的合作與分工。依據(jù)花的各個部分的結構與形態(tài),初步分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學生閱讀課本觀察花的結構實驗中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驟。分析并討論下列問題:
(1)觀察時應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為什么?
(2)你觀察到了花的哪些結構?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請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點?
(4)你認為花的主要結構是什么?為什么?
(5)與同學交流實驗記錄,比較所觀察的不同花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3.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組實驗探究花的結構,教師巡視指導,解剖不規(guī)范的情況要更正。實驗后及時總結問題的答案。
學生:⑴觀察時應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進行觀察。這樣做符合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有助于同學們了解花的各個部分的位置與作用。
學生:⑵花的基本結構及主要功能:花柄具有支持、輸導的作用?;ㄍ芯哂兄С?、連接的作用。花萼和花冠在花還沒有開放時具有保護作用。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其可以產(chǎn)生精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其作用是產(chǎn)生卵細胞。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數(shù)枚胚珠。卵細胞就位于胚珠內(nèi)。
學生:⑶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由外及內(nèi)排列在花托上。
學生:⑷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fā)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fā)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學生:⑸不同的花在結構上存在不同,可能有的花還有其他結構存在,但是其基本結構是相同。
4.解剖完花后,教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向大家講明花的結構。把花的結構圖制作成剪貼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所觀察到的結構貼在黑板上,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如果這名學生沒有說全,可請其他學生補充。
5.參照課件圖示或課本的內(nèi)容,再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
(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藥、花絲)、雌蕊(柱頭、花柱、子房)
(2)、花柄具有支持、輸導的作用?;ㄍ芯哂兄С?、連接的作用?;ㄝ嗪突ü谠诨ㄟ€沒有開放時具有保護作用。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其可以產(chǎn)生精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其作用是產(chǎn)生卵細胞。
(3)、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藥中有花粉,當花開后,花粉落在柱頭上后,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發(fā)育成種子,而整個子房就發(fā)育成果實。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結構。
6.思維拓展:花的特征在植物分類中的重要作用及原因
對于每一種綠色開花植物來說,花的形態(tài)和結構都是相對固定的。因此,人們總是把花的特征作為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jù)。
點評:考慮到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交流展示,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既讓學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個思維碰撞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應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積極評價學生的反映,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意見,發(fā)掘?qū)W生的閃光點,并給予適時的表揚。
(二)花的類型
1.提出問題:
⑴.為什么黃瓜開的花有些結不了果實?為什么稱為“謊花”?
⑵.桃、黃瓜的等植物的花與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花有什么不同?
2.課件顯示幾種植物的開花情況(如黃瓜、絲瓜、桃花、百合花)
3.組織學生對幾種植物的花進行比較(注意比較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有無),找出花的不同。生1:桃花、百合花內(nèi)既有雌蕊又有雄蕊。
生2:黃瓜的花有的后面有小黃瓜,有的花的后面沒有小黃瓜。
生3:黃瓜、絲瓜等植物的花有兩種:一種花中只有雌蕊;另一種花中只有雄蕊,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謊花”
4.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花可以分為兩性花。兩性花是指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例如,桃花、百合花等。單性花是指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例如,黃瓜花、南瓜花等。
5.課件顯示幾種植物的開花情況(如桃花、玉米、揚、向日葵)組織學生對幾種植物的花進行比較(注意比較花的著生位置),找出花的不同。
生1:桃花比較大,一朵花長在一個位置。
生2:玉米的花不好看,許多花長在一起。
生3:向日葵的花像一面鏡子,仔細看看它是由許多小花組成的。
6.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桃、百合等植物的花都是單獨著生在莖上,花比較大。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著生在變形的花托上,形成了花序?;ㄐ蛑械拿恳欢浠ㄒ话惚容^小,形成花序后有助于傳粉。
7.提出問題:向日葵的花序與玉米的花序一樣嗎?
8.課件顯示向日葵的花序與玉米的花序。學生比較區(qū)別。
生1:向日葵的花長在一個平面上。
生2:玉米的花生長在軸上。
9.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向日葵的花序著生在圓盤上,稱為頭狀花序;楊的花序是柔荑花序
10.學以致用:說出剛才你們小組解剖的花屬于哪類花?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件上這些花屬于哪類花的理由。那些植物的花是花序?
點評:讓學生在問題的驅(qū)動下,根據(jù)原有的知識積極主動思考,通過教師的引導分析,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主動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好題快遞
1.(2008福州學業(yè)考試)對植物繁殖后代來說,花最重要的結構是()
A.雄蕊、雌蕊B.花托、花柄C.花萼、花瓣D.柱頭、花柱
精析: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它們是花的主要部分。
答案:A
2.右圖是桃花的基本結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②③合稱為雌蕊,⑤⑥合稱為雄蕊
B.此花一定是兩性花
C.結構④是胚珠
D.圖中⑤所示的結構上有大量的卵細胞
精析:花藥(內(nèi)含花粉粒)和花絲組成雄蕊;柱頭、花柱和子房(內(nèi)含胚珠)組成雌蕊。同一朵花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兩性花。卵細胞是雌蕊的一部分,不會位于⑤花藥內(nèi)。
答案:D
3.探究花的結構時,不需要的實驗儀器是()。
A.解剖刀B.鑷子 C.放大鏡 D.顯微鏡
答案:D
精析:花的結構相對比較大,用肉眼或放大鏡能夠看清,不需要用顯微鏡觀察。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朵菊花就是一朵花B.雌雄同株植物的花是兩性花
C.雌蕊的子房內(nèi)不可能只有一個胚珠D.雌雄異株植物的花是單性花
精析:雌雄同株植物和雌雄異株植物的花都是單性花。人們常說的一朵菊花,實際上是一個花序,這是因為所謂的一朵菊花實際上是由許多朵花密集地生長在一起組成的。雌蕊的子房中含有一枚或數(shù)枚胚珠。
答案:D
四、教師總結及思考題參考答案
教師總結:本節(jié)我們通過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認識花的各部分名稱和作用,明確了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了解了花的主要類型和花序。根據(jù)雌蕊和雄蕊的有無,將花分為單性花和兩性花。重點要學會解剖花的方法,知道花的基本結構。為以后學習傳粉、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打下基礎。
思考題參考答案:
(一)實驗P4
1.最外層綠色的是萼片組成的花萼;向內(nèi)鮮艷的是花瓣組成的花冠;花冠內(nèi)包著的是花蕊,雌蕊在中間,雄蕊在雌蕊的周圍?;ǖ母鱾€部分都按一定方式排列在花托上。
2.有的花沒有花萼和花冠,有的花只有雄蕊,有的花只有雌蕊,有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但是每種植物的花的基本結構是固定的,除了個別種類如葵花的舌狀花外,一般都有花蕊。
(二)課后思考與練習P6
1.黃瓜花和南瓜花都是單性花,“謊花”是雄花,只有雄蕊,沒有雌蕊,所以不能結出果實。其他如絲瓜、石榴、冬瓜等也有“謊花”。
2.⑴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⑵兩性花。因為百合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花的結構和類型
一.花的結構
二.花的類型
1、兩性花:一朵花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2、單性花:一朵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
3、花序:向日葵、玉米等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著生在變形的花托上,形成了花序
練習設計
1.一朵桃花的四種結構中,由外向內(nèi)依次是()。
A.花冠、花萼、雌蕊、雄蕊B.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C.雄蕊、雌蕊、花萼、花冠D.花萼、花冠、雌蕊、雄蕊
2.下列植物的花屬于單性花的是()
A.梨花B.黃瓜花C.百合花D.白菜花
3.一根桃樹枝上開了四朵桃花,它們分別被害蟲吃掉了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這一枝條上最多可結()桃子
A、2個B、3個C、4個D、0
4.“花紅柳綠”中“紅”一般是指花中的的顏色。
5.識圖作答:
(1)雌蕊是由[]、[]
和[]組成的。
(2)是由含花粉的結構[]和
細長的[]。
(3)對花蕊有保護作用的是[]
和[]。
答案:1.B2.B3.B4.花冠5.⑴①柱頭、③花柱、⑧子房⑵雄蕊②花藥、④花絲⑶⑤花冠、⑥花萼
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節(jié)課以實驗探究和自主觀察為主開展教學的。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放手讓學生操作,嘗試觀察的順序,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做他們想做的。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運用小組合作、討論,增強了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預設和生成各個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個別問題設計的不夠合理,學生無從下手思考。教學中要注意問題的生成。及時修改所設計的問題,以便教學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