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識字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9?1.3《讓我們一起奔騰吧》重點段落賞析。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我們要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贊的教案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1.3《讓我們一起奔騰吧》重點段落賞析》,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1.3《讓我們一起奔騰吧》課文精講之重點段落賞析
1.我和春天一起寫這首詩
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這支歌
海洋和冰塊猛烈相撞。船沖向浪頭
我們這樣站著,雄壯而多情
溫柔地呼喚風像呼喚姑娘們
使大地上所有的樹木都漲滿綠帆
賞析:這里“春天”是指人生的春天、社會的春天。春天讓人充滿希望,讓人熱血沸騰備受鼓舞?!昂Q笈c冰塊相撞”意味著冬天剛剛消逝,春天與寒冬的搏斗?!昂魡撅L像呼喚姑娘們”正表明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之熱切。在描摹情態(tài)、表情達意,特別是傳遞細膩、細微的情感方面,比喻、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樹木都漲滿綠色的帆”就運用了比喻,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樹木蔥蘢挺拔的姿態(tài),告訴我們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現(xiàn)。用一系列意象描繪了大地回春的歡欣氣息和蓬勃生機,寫出了變革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
2、為了歌唱,玉蘭花
潔白的心向藍天打開
為了不再孤獨,繁星似的迎春到處閃爍
金色的聲音刺激著我們
陽光追逐著,鳥兒牽動著
讓我們一塊兒走吧
在花瓣匆匆鋪就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
紫丁香象影子一樣在身后晃動
春天正迎著我們走來,獻上更多的花朵
賞析:正因詩人強調(diào)自己置身于“春天”,他告訴我們,萬物都對生活充滿希望:玉蘭花把潔白的心向藍天打開,迎春花到處閃爍,陽光追逐,鳥兒牽動,紫丁香晃動,而“我們”則在花瓣匆匆鋪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作者用“金色”修飾“聲音”,寫出了生機,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是用視覺來寫聽覺。作者因為春天的來臨帶給萬物驚喜,就仿佛是一次甜美而突然的遭遇一樣匆匆的在道路上芬芳地走著。整節(jié)選取了“玉蘭”“迎春”“鳥兒”“紫丁香”這些意象,這些春天的景物,展現(xiàn)了一派生機盎然的風景。
3、你熱情,開朗,象四月的陽光
想象的云朵在疾風中飄揚尋找美好的聲音
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
走向遼遠的地方,放出喉嚨里的力量
賞析
這一節(jié)寫出了變革者熱情、開朗的精神風貌。用了多種修辭格。“四月的陽光”這個比喻形象生動,四月是一年的“青壯年”時期,和熱情開朗的青年有相似之處?!跋胂蟮脑贫湓诩诧L中飄揚”作者又用了借喻的修辭,寫出了思緒的激昂和歡暢?!皭矍榈恼痤潱f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更是從觸覺、視覺、聽覺上寫出了春天的特點,也寫出了青年時光的豐富多彩,愛情的甜蜜,事業(yè)的激情,都化成了一幅青春的油畫。
這一節(jié)也體現(xiàn)了語言的音樂美。整節(jié)詩的語句長短參差變化,有一種參差美,其中“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又表現(xiàn)出一種整齊美,句尾“光”、“揚”、“響”、“量”又都押韻,再加上句中語調(diào)抑揚頓挫,使整節(jié)詩富有音樂的韻律感。
4、我們結識了,巖石
用大海翡翠的語言交談
用坦白得象沙灘一樣的語言
雪花似的水鳥棲息在我們的肩頭
飛去又回來,我們就這樣和天空對話
我們結識了。江河
蔚藍地在黑土地上流過
太陽和星星睡在我們的懷里
閃閃發(fā)光,顫動著金碧輝煌的夢
點點白帆象純潔的姑娘們伴隨著我們
賞析
詩人在這一節(jié)詩中寫到“巖石的語言如大海翡翠”,語言“坦白得像沙灘”,“翡翠”和“沙灘”分別比喻了海浪和青年坦蕩的心胸,其中把巖石與海浪的拍打寫成交談,抓住了海浪綠色的特點。水鳥如“雪花”,雪花的比喻寫出了水鳥的特點是純潔的,而飛來飛去又寫出了水鳥的活潑。這正是青年之間友誼的象征。白帆像“純潔的姑娘”,比喻非常形象而生動。一連串的比喻、擬人修辭,勾勒出一幅宇宙萬物和諧共存的景象,強調(diào)了“清澈”的生活意義。另外詩人把詩行排列成巖石狀,用以象征這種坦誠、和諧、信任、純潔的關系。
5、土地說: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脈聳起
人說: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優(yōu)美地流著
賞析
這幾句用了擬人的手法,告訴我們,應樹立生活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目標明確,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也形象地寫出了創(chuàng)造奮斗的美好前景。
擴展閱讀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教案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教案[教學目標]
1、感受變革者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朦朧詩的能力。
2、通過朗讀,體會詩人對變革者的贊美之情和澎湃的激情。
[教學重點]
朗讀詩歌的能力;感受變革者的形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朦朧詩的鑒賞能力。
[教學設想]
以朗讀為切入點,在朗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以討論的形式來分析變革的形象;以師生互動的形式來鑒賞朦朧詩。
[課時安排]
1課時
[多媒體運用]
欣賞《春天的故事》歌曲;顯示作者相關資料及朦朧詩的相關資料;展示變革者的形象及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欣賞《春天的故事》歌曲,介紹80年代的相關歷史背景。
二、展示課題: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江河
三、解題:
1、比較“讓我們一塊兒走吧”與“讓我們一起奔騰吧”在表達情感上的區(qū)別,由此可以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作者簡介:江河,原名于友澤,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國現(xiàn)代詩人。作品有《紀念碑》、《星星變奏曲》等。
四、朗讀詩歌,感受激情。
1、自由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熟悉文本。
2、指名朗讀:提出要求,要讀出深情與贊美的味道,語調(diào)快慢有致。教師在此之后作適當?shù)狞c評和朗讀指導。
3、集體朗讀:要讀出情感。
五、感受變革者的形象,培養(yǎng)朦朧詩的鑒賞能力。
1、這是一首獻給變革者的贊歌,在詩人的筆下,變革者的形象非常飽滿,請從詩歌中找出變革者的具體的形象內(nèi)涵。
2、展示朦朧詩的特點,特別是對隱喻性意象的解讀。老師應該示范解讀兩到三個隱喻意象,讓學生透過隱喻性意象來感受變革者的形象。
如:春天的指改革帶來的生機勃勃的大好形勢。
3、理解詩歌的的大意:
第一節(jié),交待時代大背景;
第二節(jié),熱情贊美變革者;
第三節(jié),歌頌偉大的友誼;
第四節(jié),呼吁人們投身改革大潮。
4、欣賞詩歌精彩的語言。
如:通感——為了不再孤獨,繁星似的迎春花到處閃爍/金色的聲音刺激著我們
明喻——用大海翡翠的語言交談/用坦白得像沙灘一樣的語言
溫柔地呼喚風,像呼喚姑娘們你熱情、開朗,像四月的陽光
詩人對意象的選擇(朦朧詩的意象密集,本詩就選用的眾多的意象來表達詩人對變革者的贊美之情)
對色彩的選擇——潔白的玉蘭花藍天金色迎春花陽光花瓣匆匆鋪成的道路紫丁香(可以和《相信未來》作比較。從來感悟詩人的情感。)
對聲音的選擇——尋找著美好的聲音/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
語言的創(chuàng)新:大地上所有的小樹木都漲滿綠色的帆(動詞的形象與表現(xiàn)張力)
為了歌唱玉蘭花/潔白的心向藍天打開(詩人筆下的花開)
黎明時分藍色的鋒芒(詩人筆下的黎明時的光線形象)
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進巖石縫中(動詞的形象與表現(xiàn)張力)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 [蘇教版必修1]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讓我們一起奔騰吧 [蘇教版必修1]》,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簡歷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訓練提高誦讀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咀嚼詩歌語言,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體味詩歌的意境,掌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了解詩人的情感脈絡,體味其瞬間感受,把握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點】
詩歌的獨特意象,詩歌的意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nèi)容】
一.基礎知識
1.多音字
漲zhang暴漲zhang頭昏腦漲顫chan顫抖chan顫栗
鮮xian鮮花xian鮮有似si相似shi似的
藏cang珍藏zang寶藏倔jue倔強jue倔頭倔腦
2.形近字
倔jue倔強崛jue崛起撒sa播撒撤che撤退
漸jian逐漸慚chan慚愧溢yi洋溢縊yi自縊
瓣ban花瓣辨bian分辨漿jiang漿果槳jiang船槳
縫feng縫隙逢feng逢迎栗li戰(zhàn)栗粟su粟米
誕dan誕生蜒yan蜿蜒
3.近義詞辨析
猛烈激烈
猛烈①氣勢大,力量大。例句:這里氣候寒冷,風勢猛烈。②急劇。例句:心臟猛烈地跳動著。
激烈①(動作、言論等)劇烈。例句:百米賽跑是一項很激烈的運動。②(性情、情懷)激奮剛烈。例句:壯懷激烈。
溫柔溫和
溫柔溫和柔順(多形容女性〉。例句:這個少女性格溫柔。
溫和(性情、態(tài)度、言語等)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例句:眼前的人露出溫和的目光。
清澈清純清靜清脆
清澈清而透明。例句:湖水清澈見底。
清純①清秀純潔。例句:她清純得像一朵玉蘭。②清新純凈。例句:雨后的空氣非常清純。
清靜(環(huán)境)安靜;不嘈雜。例句:我們找個清靜的地方談談。
清脆①(聲音)清楚悅耳。例句:清脆的鳥語聲回蕩在早晨的森林中。②(食物)脆而清香。例句:鮮黃瓜清脆可口。
4.詞語釋義
噴吐:噴出(光、火、氣等)。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刺激:推動事物,使起積極的變化。崛起:①(山峰等)突起。②興起。
激蕩:①因受沖擊而動蕩。②沖擊使動蕩。青蔥:形容植物濃綠。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蔚藍:像晴朗的天空的顏色。
二.作者簡介
江河(1949一),原名于友渾,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yè)。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fā)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有詩集《從這里開始》《江河詩選》等。他在詩作當中灌注了厚重的歷史感,以《紀念碑》等政治抒情詩和古代神話組詩《太陽和他的反光》贏得社會矚目。
江河是朦朧詩代表詩人之一,他與舒婷、北島、顧城、楊煉一起被稱為朦朧詩的五位主將。
三.文題背景
江河的詩以意象的優(yōu)美,語言的純凈勝出。他所營造的意象群被賦予了一種理想化的色彩,是從生命及人生的體驗中提煉而出的,也是被深度內(nèi)化了的意象群,因此,他的詩歌向著純詩的方向邁進。江河詩歌的語言有著不可言說的美質,他在面對存在和語詞強烈的光芒時,沒有閉起眼睛,而是直目而視,讓它把詩人自己攫入口中而吞食,正是在這時候,他的詩歌才為苦難融入了甜蜜的滋味?!蹲屛覀円黄鸨简v吧》正體現(xiàn)了江河詩的特點,它借助一系列理想化的意象,通過完美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出作者的人生體驗和深刻的情感內(nèi)涵。
四.整體感知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是一首朦朧詩,是江河的代表作之一。江河是一位平易的人道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具有健全理性、良知和常識的高尚的普通人。他的含而不露的溫情是中國古典理想人格的最佳現(xiàn)代折射,具有安然處變但決不無動于衷的古道熱腸和道德熱忱。因此他的詩歌內(nèi)容包含現(xiàn)代生活各個層次的各個角落,并且從高超的藝術技巧上,賦予思想主題和情感色彩各異的作品以適當?shù)母骶唢L姿的結構形式,突破了風格單一的思維定式,如“我們結識了。巖石/用大海翡翠的語言交談/用坦白得……”“我們相識了。江河/蔚藍地在黑土地上流過/太陽和星星……”從這種達到無技巧境界的詩句中,你只會受到感動,這正是當代詩歌最缺乏的東西,做到如此舉重若輕、淡而有味,并非如我們想像中那么簡單。當其他詩人還熱衷于炫技,還在學藝的道路上時,江河的詩歌已經(jīng)抵達了屬于他的要塞。
第一節(jié)“這支歌”指春天的奮斗之歌。
寫“果子”被“擊落”是寫果子變成種子,是為了寫“春天”。
詩人用“風”“樹木”“果子”“陽光”“鳥兒”等意巢,寫出春天的可愛。
段析:通過各種意象,表現(xiàn)出春天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春的渴望、向往之情。
第二節(jié)“熱情”“開朗”寫出春天的特點。
“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從觸覺、視覺、聽覺等方面寫春的特點。
“你憎恨黑暗,甚至陰影”,進一步寫春的特點。
段析: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春的特色。
第三節(jié)“翡翠的語言”“坦白”寫出心靈坦蕩。
“巖石”“江河”“針葉樹”是英雄、戰(zhàn)士的象征。
段析:寫我們與英雄對話,運用了象征手法。
第四節(jié)寫“土地說”是為引出“人說”,運用了比興手法。
“我們又將給大地留下什么呢”用設問寫出人生的意義,揭示出人的奮斗需有一定的目的。
段析:運用比興手法,寫出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
課文結構
對春天的渴望、向往之情
春天的特點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我們”與英雄對話
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
五.疑難探究
如何理解詩歌第三部分的詩行排列和詩歌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這部分寫“我們”與英雄對話,抒寫朋友間的友誼,為了暗示朋友間的友誼如巖石般堅固,詩人把詩行排列成疊加的巖石狀。這樣在形式上直觀地表現(xiàn)了友誼的淳厚、實在。另外作者也注重用語言來表達這種深厚的朋友情,如“用大海翡翠的語言交談/用坦白得像沙灘一樣的語言”,選取了大海中珍貴的“翡翠”來寫友誼的可貴,用“坦白得像沙灘一樣的語言”來寫朋友之間的坦誠,朋友之間的友誼純潔得如人與自然的融合,如“雪花似的水鳥棲息在我們的肩頭”。詩句中還有許多這種樸素的語言,作者正是以這些語言表述朋友間堅固的友誼的。
六.寫作技巧
(l)構思奇妙。本詩分四部分,共15節(jié),每節(jié)句數(shù)不同,字數(shù)不等,結構和情感內(nèi)
涵高度地融合在一起。
(2)塔式結構。本詩體現(xiàn)了詩歌的建筑美,尤其第三部分猶如兩座金字塔,形象
直觀,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
(3)巧用修辭。本詩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語言、內(nèi)涵、結構
達到完美統(tǒng)一。
七.課文鑒賞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是當代詩人江汩的一首朦朧詩。朦朧詩是新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青年,利用詩歌的形式對現(xiàn)實進行反思和追求詩歌獨立的審美價值的產(chǎn)物。朦朧詩在藝術手法上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體化,《讓我們一起奔騰吧》這首詩歌在創(chuàng)作手法和詩歌技藝等方面體現(xiàn)了朦朧詩的特征。
(l)語言樸素自然,能調(diào)動眾多意象來表達思想。詩歌在寫春天的可愛時,用了“風”“樹木”“果子”“陽光”“鳥兒”等意象。
(2)“金字塔”式結構排列,使詩歌具有建筑美。詩的第三部分宛如兩座埃及金字塔,詩味十足,語言和意象充滿跳動的活力,其形體結構與詩的情感內(nèi)涵達到了較高程度的融合。這種造型美對于詩歌的賞析具有一定意義:它刺激感官,引起注意;妙趣橫生,有利于記憶;形象直觀,使人產(chǎn)生豐富聯(lián)想和回憶。這種結構達到了集游戲性和審美價值于一體的程度,使作品在傳播中不斷增值。
補充資料
1.朦朧詩
朦朧詩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精神花朵,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特殊語言。三千年古典詩詞一脈承傳的使命意識與新詩救亡圖存的悲憤吶喊,以朦朧詩的形式獲得了精彩的成果。作為一種文學范式,朦朧詩成功地開創(chuàng)了一個文學的時代,將意象藝術的長處推向極致。但是,高密度的意象也損傷了詩歌原本擁有的活力和流動感,也使朦脆詩無力繼續(xù)。后朦朧詩人徹底地顛覆了抒情和意象藝術,極大限度地開發(fā)了敘事性語言的再生能力,同時,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的平民化、口語化、情節(jié)化的詩歌。
后朦脆詩的出現(xiàn),是特殊背景下的產(chǎn)物。作為一種文學現(xiàn)象,詩風的變化最根本的原因無外乎內(nèi)心要求的巨大改變。朦朧詩人群體和后朦朧詩人群體歷史命運、生存遭際的巨大差別難免會流露于詩歌—“心靈的歌唱”。
朦朧詩的特點:
第一,從審美角度看,朦朧詩由寫實轉向寫意,由具體轉向抽象,由明確轉向模糊,由現(xiàn)實性追求轉向永恒性追求,這是詩歌美學角度上的重大變化,改變了過去詩歌說明某一事實和現(xiàn)象的狀態(tài)。朦朧詩與過去現(xiàn)實主義詩歌不同,它不是以反映客觀真實為目的,在意象的創(chuàng)造上,也不對客觀真實作忠實的描摹,它更注意表現(xiàn)的是主體的真實。這表現(xiàn)了朦朧詩在藝術視角上的重大轉變,也是對過去詩歌現(xiàn)實主義審美的突破。即便是反映客觀事物,它也側重于主體對事物的感受,而不對客觀事物本身作詳細的描繪。
第二,打破了過去詩歌線性因果關系和單向直接抒情的方式,主題的多義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過去的平面模態(tài),意象也由清晰轉向模糊。
2.舒婷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賞析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70年代末,她的詩作便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作為朦朧詩潮的代表人物而聞名文壇。結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執(zhí)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fā)自內(nèi)心而優(yōu)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與以往同類的詩作相比,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個性特色——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全詩立意新穎,感情真摯,一反過去某些詩的浮泛與“神話”式的歌頌,從一個別致的角度來吟唱祖國母親的歌。正如詩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詩人以赤子的目光,掃瞄著祖國的貧窮與落后,以拳拳的女兒之心,表達著哀怨的深情:“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達出希望的歡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為實現(xiàn)這美好的希望,詩人表達了一種獻身的愿望:“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p>
為表達這種赤子的深情,詩人采用了由低沉緩慢走向高亢迅疾的節(jié)奏。低沉緩慢方能如泣如訴、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熱烈奔放、一往無前。為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交融感與獻身感,全詩運用了主體與客體交錯換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體是詩人的“我”,客體是“祖國”,而在全詩的進展中,讓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國,祖國也就是我。祖國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國的悲哀;祖國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國的希望;我是祖國的眼淚和笑渦,而祖國正在我的血肉之軀與心靈上起飛和奔跑。
習慣上,人們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這也是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后》這類作品稱為舒婷詩歌的“高音區(qū)”。由于它們直接表達詩人的政治情緒與時代理想,因而獲得較多的稱譽與贊許。
作者選擇一個獨特的視角,從顯示祖國貧窮落后、貧瘠破敗的現(xiàn)實出發(fā),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由最初的低沉緩慢漸漸變得高亢急速,由抑到揚,從而表達對祖國的理解和熱愛之情。
第一節(jié),作者運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過意象的疊加,向讀者呈現(xiàn)出詩人心目中的祖國的形象,這是詩人真實的感受,也是詩歌人本主義特色的表現(xiàn)?!捌婆f的老水車”與“疲憊的歌”顯示出祖國的落后與疲憊;“熏黑的礦燈”與“蝸行摸索”顯示出祖國前進步伐的艱辛與緩慢;“干癟的稻穗”與“失修的路基”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破??;“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則顯示出祖國在痛苦中奮力抗爭、頑強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語意轉折,由前面對祖國形象的描繪,轉而直接表達對祖國現(xiàn)實狀況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摯的熱愛之情,知之深,則愛之切?!白鎳?!”一語顯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節(jié),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我”與祖國開始交融,祖國貧窮,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這種希望正如“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卻如此渺茫,那就是對祖國富饒、榮光與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國啊!”表達了詩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節(jié),同樣運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意象疊加,充分表達出詩人在新時代來臨之際的希望與歡欣。但是,細細品味,這些意象無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時代烙印,表現(xiàn)出這一代青年人內(nèi)心獨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古蓮的胚芽”也是經(jīng)歷風霜雪雨的寒凍,就連笑渦都是“掛著眼淚”的。這樣就使得這首詩在體現(xiàn)舒婷個人特色的基礎上又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最末的“祖國??!”表達出詩人的歡欣與對未來的憧憬,至此,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由先前的低沉凝重進而變得高亢激越起來。
第四節(jié),在前三節(jié)的基礎上,“我”與“我”的祖國再次融合,“我”和祖國已經(jīng)是唇齒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是你喂養(yǎng)了“我”。這個曾經(jīng)迷惘的“我”,經(jīng)過深思,經(jīng)過感情的洗禮,已經(jīng)沸騰起來,“我”愿為我的祖國奉獻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軀去換取祖國的富饒、榮光與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與“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這幾個簡短句式構成排比,增加了語言氣勢,加快了詩歌的節(jié)奏,它們與最末一句“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使感情激流達到極點,成為全詩的最強音。正是對祖國的這種執(zhí)著的愛和奉獻精神,使得這首詩與《致橡樹》《一代人的呼聲》等成為舒婷朦朧詩作的“高音區(qū)”。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課前預習學案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減輕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讓我們一起奔騰吧》課前預習學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通讀詩歌,掌握詩歌節(jié)奏,理解詩歌大意。
二、預習內(nèi)容
1.走近作者
江河(1949-),原名于友澤,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以《》等政治抒情詩和組詩《太陽和它的反光》贏得社會矚目。出版的詩集有《》、《太陽和他的反光》等。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召喚()憎恨()棲息()倔強()聳起()
歡躍()誕生()血液()漲滿()顫動()
3.下列句子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為了歌唱,玉蘭花潔白的心向籃天打開。
B.讓我們一塊兒走吧,在花瓣匆匆鋪就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
C.我知道你善良的愿望,你所原諒的姑娘,你原諒的生活中漸漸迷芒的目光。
D.太陽和星星睡在我們的懷里,閃閃發(fā)光,顫動著金壁輝煌的夢。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海ǎ?br>
A.在企業(yè)的激烈競爭中,他屢出新招,頗多權術,真稱得上是改革大潮中的“智多星”。
B.我國加入WTO后,與世界貿(mào)易組織規(guī)則不一致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需要修改或廢止,同時還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規(guī)。
C.不管是工作中的事情,或是朋友托付的事情,甚至街坊鄰里找他辦的事情,他總是千方百計盡心盡力地辦好。
D.這次我區(qū)高三“一模”語文成績雖然不夠理想,但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這難免不是一件好事。
5.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海ǎ?br>
A.他為了達到自己競選廠長的目的,對競爭對手造謠中傷,其丑行被揭露后,職工們都對他嗤之以鼻。
B.訴訟當事人在法庭上所陳述的每一句話,每一個事實,都必須有根有據(jù),絕不能言而無信。
C.在這次打擊賭博的行動中,該市幾百名公安干警傾巢而出,一舉端掉了十幾個窩點,收繳了大批的賭具賭資。
D.“五一”期間,許多報紙都對勞動模范的事跡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極大地鼓舞、教育了廣大讀者。
6.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我們順利地按照老高同志畫的那張簡圖經(jīng)過長途跋涉找到了位于深山中的生態(tài)調(diào)查站。
B.一些銀行案件頻繁發(fā)生是自身管理體制不完善、基本制度執(zhí)行不力以及對機構負責人管控不到位造成的。
C.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的官員警告說,中國需要采取緊急行動制止艾滋病的傳播,否則不采取緊急行動,在今后10年里還會有1000萬人成為感染者。
D.我們每個人的知識和經(jīng)歷不可能非常全面地看待客觀事物,因此我們更應該虛心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
課內(nèi)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學習這首詩歌,讓學生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簡歷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讓學生能夠感受并理解詩人在面對祖國春天來臨時的那份喜悅之情以及對理想和美好未來的渴望與追求。
2.:學習這首詩,學生能夠把握意象,體會意境,深刻領悟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能夠用恰當?shù)穆曇粜问匠浞直磉_詩人的情感。
3.:了解詩人的情感脈絡,體味其瞬間感受,把握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重點:能夠準確讀出詩人的激情與喜悅,渴望與追求。
難點:對詩歌中一些意象的認識與理解,朗讀過程中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呈現(xiàn)形式。
二、學習過程
探究一探究全詩四個詩章的基本內(nèi)容。(學生誦讀、討論)
探究二請同學們試著自己理解以下幾句話。
A.當噴吐在和鮮紅火焰的果子……為了在今天唱歌。
B.讓我們一起走吧……獻上更多的花朵。
探究三每位同學任選一章,談談對該段意思的理解。
課后練習與提高
一.閱讀江河的詩歌《星星變奏曲》中的部分文字,思考后面的問題。
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得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
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4分)
2.“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6分)
二.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一段話,用一個精練而深刻的語句加以評論。(不超過20個字)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怨,說路面簡直像麻子,討厭死了!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諸位先生,我們現(xiàn)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br>
導學案的答案
1.朦朧紀念碑古代神話從這里開始
2.zhàozēngqījuèsǒngyuèdànxuèzhǎngchàn
3.B(A藍—籃C芒—茫D壁—碧)
4.B(A項應為“權數(shù)”C項應為“還是”D項應為“未免”)
5.A(B這里強調(diào)的是“據(jù)”而非“信”C“傾巢而出”是貶義詞,應用“全體出動”D“連篇累牘”形容文字冗長羅嗦,是貶義詞,不合語境。)
6.B(A句語序錯誤,“順利地”放在“找到”前面C句“不采取緊急行動”與“否則”語意重復,應刪去D句成分殘缺,應在“知識和經(jīng)歷”后加上“決定了我們”)
探究一
【明確】全詩四個詩章的基本內(nèi)容是:
第一章寫春天召喚——變革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繪了大地回春的歡欣氣息和蓬勃生機,這是被束縛力量的釋放,是久蟄生命活力的勃發(fā)。
第二章激情奉獻——寫出了變革者的精神風貌,詩人激情贊美了熱情、開朗、純潔的奔騰者。
第三章友誼長存——寫出了變革者的生命準則。詩人用獨特的詩歌形式和豐富的詩歌語言歌頌了坦誠、純潔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為新時代到來后,詩人對人與人之間構建坦誠交流關系的渴望,又可理解為人與自然之間達到和諧相處境界的期盼,表達了對新時代生命準則的理解。
第四章共同奮斗——點明變革者創(chuàng)造的意義。變革者所有變革的目的和意義在于為了人的“生活”,要讓“美麗的風光”“在人們的臉上內(nèi)動”,要讓“笑聲”“溢滿普通的家庭”。
探究二
A.當生命遭受了挫折,當希望一個個破滅,我們不應該放棄,而應將希望的種子埋在心底,鼓足勇氣為了希望而努力,終有一天希望的幼苗會開花結果。
B.面對充滿著朝氣和希望的前景,號召和鼓動我們勇敢地投身未來。
探究三
第二章:以第二人稱的手法寫出了變革者的精神風貌,贊美了熱情、開朗、純潔的奔騰者。
這一部分敘述主體由第一部分的“我”變?yōu)椤澳恪保诙朔Q的運用拉近了敘述主體與詩中“你”的距離。由第一部分我們知道作者極力贊美春天,渴盼春天的到來。所以這一部分的“你”應該指春天。
從文中找出體現(xiàn)春天特點的詞語、句子。
熱情、開朗;像四月的陽光;善良;憎恨黑暗,甚至陰影;清澈地對待別人(即真誠的對待別人)。
“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從觸覺視覺聽覺表明你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你將一年又一年把這鮮紅的果子掛滿枝頭
讓善良的人們摘去”這里的“你”緊承上文,應該指“一顆鮮紅的漿果”般的“清澈地對待別人”的心,“讓善良的人們摘去”表達出“你”期待更多的人像你一樣真誠的對待別人。
第三章:展示了變革者的生命準則。
這一部分在結構形式上與前兩部分相比發(fā)生了變化,他的結構特點是?
金字塔式結構或巖石狀結構,把立體派繪畫技法引入詩歌創(chuàng)作,使詩歌從視覺上有建筑美,形成一種獨特的結構。
“我們結識了”“我們相識了”點明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友情或愛情。
詩中的意象特點,如:語言如大海翡翠、“坦白得像沙灘”,水鳥如“雪花”,江河“蔚藍”,太陽和星星“睡在我們的懷里”,白帆像“純潔的姑娘”,一連串的比喻、擬人修辭,勾畫出美好的景象,表達出友情或愛情的和諧美好。此部分之所以用這樣的結構是為了暗示友情或愛情堅如磐石。
第四章:展示了變革者創(chuàng)造的意義。
土地說: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脈聳起
人說: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優(yōu)美地流著
無論是土地還是人都說“我要”表明“我”有既定的目標和理想,這也告訴我們應對生活樹立理想或目標,只要有理想,一切困難都會被克服。
讓我們和更多的人一塊走吧
祖先在風中訴說著青蔥的愿望
號召我們?yōu)槔硐電^斗,我們的祖先期待著我們這樣。
緊接著作者提出了三個疑問:
我們又將給大地留下什么呢
我們的手臂又將收獲什么
歲月的皺紋又將閃出什么樣的光輝呢
前文中:太陽把七色的花朵投在枝條上,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進巖石縫中,形成壯麗的景觀。暗示我們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奉獻自己的力量。所以下文說到:
我不能設想,美麗的風光
不在人們臉上閃動
我們死去和誕生的地方還有什么意義
我不能設想,崛起的建筑里
不溢滿普通家庭的笑聲
我們的勞動、創(chuàng)造還有什么意義
作者連用兩個“不能設想”點出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理想:創(chuàng)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擁有生活的美麗。
最后,作者發(fā)出號召:“拿起工具”“春天伴隨我們一同奔騰”既點明題目又發(fā)出真切的希望。“奔騰”的含義也一目了然,即奮斗,為理想奮斗,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
全詩中作者對國家的振興滿懷希望。一個冷酷的時期已經(jīng)過去,溫暖人心的生活在人們的期待中,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現(xiàn)?!按禾臁敝腥f物對生活都充滿希望
一、1.“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2.“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朧迷離的美好意境。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xiàn)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xù)、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二、語言表達
面對不如意的境遇,關鍵在于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情懷、心境)。(此題言之有理即可)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北師必修1語文教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我們一起奔騰吧》北師必修1語文教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
教學目標
1.學習這首詩歌,讓學生能夠感受并理解詩人在面對祖國春天來臨時的那份喜悅之情以及對理想和美好未來的渴望與追求。
2.學習這首詩,學生能夠把握意象,體會意境,深刻領悟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能夠用恰當?shù)穆曇粜问匠浞直磉_詩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能夠準確讀出詩人的激情與喜悅,渴望與追求。
2.難點:對詩歌中一些意象的認識與理解,朗讀過程中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呈現(xiàn)形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陰云密布,無人能夠看到國家、民族以及個人未來的時期,20歲的詩人食指用樸實平易的文字,用冷靜而熾熱的語言告訴人們:相信未來,相信我們能夠看到冰塊消亡的那一天!若干年后,所有有幸還活著的人真地看到了詩人當年的預言,“文革”結束了,我們的國家從瘋狂回歸了理性,從寒冬走回了春天。內(nèi)亂結束了,建設開始了;封閉結束了,改革開放開始了。每一個中國人都由衷地發(fā)出了笑聲,這時候又有一位詩人站了出來,他放聲為所有的變革者唱出了一首歌,這首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詩——《讓我們一起奔騰吧》!
(如此導入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先有一個簡單的社會背景了解,讓學生對《讓我們一起奔騰吧》與《相信未來》兩首詩所產(chǎn)生的年代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二是想喚起學生讀詩的激情,最初讀《相信未來》時,我們更多擁有的是壓抑與沉重,現(xiàn)在讀《讓我們一起奔騰吧》,當初的壓抑之情會一掃而空。這樣能讓學生有一種讀詩的沖動。)
二、詩人江河及社會背景
1.江河:原名于友澤,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與北島、顧城、舒婷、楊煉、梁小斌等人構成了中國現(xiàn)代詩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朧詩群,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有《紀念碑》、《星星變奏曲》等。其大部分詩作與其他朦朧詩人的作品一樣充滿了對歷史的反思與批判,但他的有些詩作更體現(xiàn)了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意識,表達了一種對未來美好的無限向往與追求,《讓我們一起奔騰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2.社會背景:1976年,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終于結束,國家初步從內(nèi)亂中走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注定成為中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這次會議確定了國家對外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中國開始由內(nèi)亂走向建設,社會逐步走回正確的軌道。國家的這一變化讓所有的中國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奮,人們普遍感到國家發(fā)展的春天回來了。八十年代初,中國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而作為詩人的江河更是敏感地意識到國家這一變化的意義和重要性,面對一個嶄新的時代和社會,詩人滿懷激情地進行了歌唱,并且把這首歌明確地表示要獻給所有的變革者。
(詩人和背景知識簡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大時代背景,讓學生初步理解詩人為什么會在詩歌中有那么濃烈的激情,為什么會如此地喜悅和興奮,這是為準確朗讀詩歌并準確理解詩歌打基礎。)
三、檢查預習,讓學生回答全詩四個詩章的基本內(nèi)容。
【明確】全詩四個詩章的基本內(nèi)容是:
第一章寫變革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繪了大地回春的歡欣氣息和蓬勃生機,這是被束縛力量的釋放,是久蟄生命活力的勃發(fā)。
第二章寫出了變革者的精神風貌,詩人激情贊美了熱情、開朗、純潔的奔騰者。
第三章寫出了變革者的生命準則。詩人用獨特的詩歌形式和豐富的詩歌語言歌頌了坦誠、純潔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為新時代到來后,詩人對人與人之間構建坦誠交流關系的渴望,又可理解為人與自然之間達到和諧相處境界的期盼,表達了對新時代生命準則的理解。
第四章點明變革者創(chuàng)造的意義。變革者所有變革的目的和意義在于為了人的“生活”,要讓“美麗的風光”“在人們的臉上內(nèi)動”,要讓“笑聲”“溢滿普通的家庭”。
(此環(huán)節(jié)一是檢查學生理解詩歌的能力,二是為下面的朗讀打下基礎。)
四、教師讀詩,讓學生感知詩歌情感基調(diào)(可就某一詩章進行朗讀,不必讀全詩)
(教師的讀之所以不稱為“范讀”是為了讓所有的教師都能在學生面前擁有讀詩的勇氣和權力。一旦稱為“范讀”勢必意味著教師讀出來的詩歌就是范例,這會讓所有在朗讀功力上有所欠缺的教師知難而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只要盡力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與把握就可。如果覺得時間緊張,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略去。)
五、自由誦讀,把握節(jié)奏,體會詩人情感。
把學生分為四組自由誦讀,每組分別讀詩中一個詩章。注意把握朗讀的節(jié)奏,讀出詩人的情感。
【誦讀提示】:
第一詩章是寫變革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繪了大地回春的歡欣氣息和蓬勃生機。全詩章共3節(jié),第1節(jié)和第3節(jié)要著重讀出大地回春的歡欣氣息和蓬勃的生機。其中第1節(jié)“船沖向浪頭/我們這樣站著/溫柔地呼喚風,像呼喚姑娘們”這幾句詩在朗讀時要注意語氣、語調(diào)由重到輕柔的轉換;第3節(jié)中的兩個“走吧”所帶有的那種歡快與興奮要在語氣上有所體現(xiàn)。第2節(jié)在朗讀節(jié)奏上的處理要舒緩而略顯沉重,要有一種敘事感?!盀榱嗽诮裉旄璩币x得余味悠長。
第二詩章是寫變革者的精神風貌。第1、2節(jié),詩人言說“熱情、開朗”的奔騰者有著美好的愿望,他在尋找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如美麗的愛情、大地的豐收、機器的轟鳴等。在朗讀時節(jié)奏要明快,要突出奔騰者的興奮、激動和喜悅之情。第3、4節(jié)詩人寫奔騰者在現(xiàn)實中看到了一些因被過往歷史傷害而感到迷茫的目光,那些迷茫的目光又尖銳地刺痛了奔騰者的神經(jīng),讓奔騰者想到了歷史中“不能原諒的一切”。奔騰者決心以自己一顆純凈的心靈“清澈地對待別人”,那顆心就像“一顆鮮紅的漿果”“一年又一年地掛滿枝頭”,去“讓善良的人們摘去”,從而重建生活的信心。一想起奔騰者的這種舉動,詩人的“詩中就揚起好聽的聲音”。要把這種情感讀出來就要注意節(jié)奏的變化與語氣的緩急。比如讀“我知道你那善良的愿望,你們原諒的姑娘/原諒的,生活中漸漸迷茫的目光”時節(jié)奏要慢,語氣要輕,體現(xiàn)的情感要凝重。讀“但是那不能原諒的一切/又尖銳地刺痛你/你憎恨黑暗,甚至陰影”時“但是”要重讀,語氣要加強,情感要強烈;讀到“你憎恨黑暗,甚至陰影”時語氣要由強轉弱,節(jié)奏要由快到慢。讀到“想起你,我的詩中就揚起好聽的聲音”時語氣應該是抒情的,要體現(xiàn)一種溫暖和希望,要能體現(xiàn)詩人對奔騰者的由衷贊美。
第三章寫變革者的生命準則。詩人用獨特的詩歌形式和豐富的詩歌語言歌頌了坦誠、純潔和信任的美好。在朗讀這個詩章時節(jié)奏要輕快,語氣要抒情,要讓聽者感覺朗讀者就是在描繪一張美麗的圖畫,在敘述一個動人的童話。只有在讀到最后一節(jié)時節(jié)奏才要表現(xiàn)得鏗鏘有力,以示我們對生命準則的堅守。
第四章點明變革者創(chuàng)造的意義。變革者所有變革的目的和意義在于為了人的“生活”,要讓“美麗的風光”“在人們的臉上內(nèi)動”,要讓“笑聲”“溢滿普通的家庭”。因此,第1、2節(jié)要讀得節(jié)奏干脆而鮮明。第3節(jié)節(jié)奏要舒緩,要讀出一種期盼和呼告的效果。第4節(jié)應該是輕快的節(jié)奏。第5節(jié)語氣應讀出嚴肅,節(jié)奏讀的要有力,要有一種斬釘截鐵的意味在里面,以此來表達詩人面對未來和理想的堅定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最后一節(jié)要把詩人的自信、追求、一往無前的氣勢讀出來,全詩最后一句話“春天伴隨我們一起奔騰”要處理得干凈利落而氣勢不凡,節(jié)奏和語氣都要仔細揣摩。
(之所以把學生分為四組出于以下考慮:一、全詩很長,不分組一節(jié)課無法完成教學任務;二、所有學生都應在課前充分預習了全詩,課堂上只是讓他們在相應的詩歌部分把自己的閱讀體驗朗讀出來,從常理上說不應存在有學生無法體驗全詩情感及思想內(nèi)容的情況。)
(所有的朗讀提示都應是教師在課前下發(fā)的預習指導材料,以便學生在預習中有所借鑒。)
六、每組進行組內(nèi)朗讀交流,要讀出個人對詩歌的真實理解,在此基礎上評選出最能表達詩人情感的同學在全班朗讀以展示自己的理解,并接受老師及全班同學的評價。
【明確】詩人的情感:當時,中國剛剛從“文革”動亂的歲月中走出來,進入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整個社會充滿了寒冬過后春天復蘇所帶來的歡欣氣息。詩歌用紛繁的比喻和意象描繪了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表達了對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呼告人們一起奔騰,像自己一樣和春天一起走向美好的未來。因此作者的情感應是喜悅、興奮、激動、昂揚的,詩人要和所有善良的人一道奔騰,去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具體到每個詩章,詩人的情感并不完全相同,在每個詩章的內(nèi)部,詩人的情感也有不同的變化,學生在朗誦時應準確體會詩人的具體情感,用恰當?shù)穆曇粜问桨言娙说木唧w情感表達出來。不同詩章的具體情況可參看上述材料。
學生的朗誦及師生的評價圍繞以下兩點進行:
1.學生的朗讀要緊緊圍繞聲音能否準確表達詩人的情感。
2.教師與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主要是聲音形式是否恰當和情感理解是否正確。
當學生對朗讀及評價出現(xiàn)分歧時,教師及時加以點撥和指導。
(這個環(huán)節(jié)既是解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為了最終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小組內(nèi)學生朗誦交流的過程既是理解把握意象的過程,也是理解詩歌內(nèi)容與體驗詩人情感的過程。因此,組內(nèi)的朗誦交流既是活動也是體驗。這種活動體驗是整個活動體驗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內(nèi)朗誦交流的初步成果會帶到全班范圍內(nèi)進一步接受檢閱,而全班范圍內(nèi)的朗誦更會促使每一位學生最終形成對詩歌的全面理解與正確認知。而這種在活動的形式背后形成的詩歌價值確認正是活動體驗式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如江河的這首詩歌,我們在誦讀的背后完成的是對詩人激情與喜悅、渴望與追求的深刻理解與細致體會。)
七、找一位學生分詩章把全詩朗誦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