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西師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初一數(shù)學下冊《實踐與探索》知識點華東師大版。
初一數(shù)學下冊《實踐與探索》知識點華東師大版
知識點
首先是明確任務型教學的特征。
1、任務型教學重在溝通信息,不強調語言形式。
2、任務型教學重在解決某些問題。
3、任務型教學是老師設置的活動。
4、任務型教學重在如何完成任務。
5、任務型教學評價的標準看任務完成的情況。
其二是任務型教學的構成。
任務具有結構性,任務型教學常有五個部分組成:
1、教學目標:任務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2、輸入:設計任務的資料。
3、活動:完成任務。
4、師生角色:學生是交際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學生有學習的自主性,并經常相互交流。教師是助學者、任務的組織者和完成任務的指導者,也是交流的伙伴。
5、環(huán)境: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包括完成任務的方式以及完成任務的時間分配,可以是課內教學,也可以是課外活動。
其三是任務的設計。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的角度設計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
1、設計任務的原則:
(1)任務應從學生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和興趣出發(fā),任務的內容和方式盡可能真實。
(2)任務活動要有益于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提高。
(3)任務活動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它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促進學生想象力、審美情感、藝術感受力、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4)任務活動的設計應盡可能涉及跨文化交際因素。
(5)任務應盡可能具有結果評價的標準。對完成任務的學生給予適當、中肯的評價,使其產生成就感。
延伸閱讀
九年級數(shù)學上22.3實踐與探索教案(華東師大版)
實踐與探索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模型來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由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領悟數(shù)學建模思想,體會如何尋找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情感態(tài)度】
通過合作交流進一步感知方程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交流互動,逐步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及嚴謹?shù)闹螌W精神.
【教學重點】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尋找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問題1學校生物小組有一塊長32m,寬20m的矩形試驗田,為了管理方便,準備沿平行于兩邊的方向縱、橫各開辟一條等寬的小道,要使種植面積為540m2,小道的寬應是多少?
問題2某藥品經過兩次降價,每瓶零售價由56元降為31.5元,已知兩次降價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價的百分率.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問題1【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很明顯,即抓住種植面積為540m2來列方程,設小道的寬為xm,如何來表示種植面積?
方法一:如圖,由題意得,32×20-32x-20x+x2=540
方法二:如圖,采用平移的方法更簡便.
由題意可得:(20-x)(32-x)=540
解得x1=50,x2=2
由題意可得x<20,∴x=2
【教學說明】引導學生學會一題多解,同時要注意檢驗所解得的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意義.
問題2【分析】這是增長率問題,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很明了,即原價56元經過兩次降價降為31.5元,設每次降價的百分率為x,由題意得
56(1-x)2=31.5
解得x1=0.25,x2=1.75(舍去)
三、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1.青山村種的水稻2011年平均每公頃產量為7200kg,2013年平均每公頃產量為8450kg,求水稻每公頃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
2.用一根長40cm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要求長方形的面積為75cm2.
(1)求此長方形的寬.
(2)能圍成一個面積為101cm2的長方形嗎?如能,說明圍法.
(3)若設圍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積為S(cm2),長方形的寬為x(cm),求S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當x為何值時,S的值最大,最大面積為多少.
【答案】1.解:設年平均增長率為x,
則有7200(1+x)2=8450,
解得x1=≈0.08,
x2=-≈-2.08(舍去).
即年平均增長率為8%.
答:水稻每公頃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
2.解:(1)設此長方形的寬為xcm,則長為(20-x)cm.
根據題意,得x(20-x)=75
解得:x1=5,x2=15(舍去).
答:此長方形的寬是5cm.
(2)不能.由x(20-x)=101,即x2-20x+101=0,,知Δ=202-4×101=-4<0,方程無解,故不能圍成一個面積為101cm2的長方形.
(3)S=x(20-x)=-x2+20x.
由S=-x2+20x=-(x-10)2+100可知,當x=10時,S的值最大,最大面積為100cm2.
【教學說明】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和配方法在第2題第(2)、(3)問中的應用.
四、師生互動,課堂小結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審、設、找、列、解、答.最后要檢驗根是否符合實際意義.
2.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特殊圖形問題時,通常要先畫出圖形,利用圖形的面積找相等關系列方程.
3.若平均增長(降低)率為x,增長(或降低)前的基數(shù)是a,增長(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則有:a(1±x)n=b(常見n=2).
1.布置作業(yè):從教材相應練習和“習題22.3”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的“課時作業(yè)”部分.
本課時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建模思想,學會分析問題并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
北師大版初一數(shù)學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北師大版初一數(shù)學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北師大版初一數(shù)學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一、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
(m,n都是整數(shù))是冪的運算中最基本的法則,在應用法則運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a)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冪的底數(shù)相同而且是相乘時,底數(shù)a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個單項或多項式;
b)指數(shù)是1時,不要誤以為沒有指數(shù);
c)不要將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與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對乘法,只要底數(shù)相同指數(shù)就可以相加;而對于加法,不僅底數(shù)相同,還要求指數(shù)相同才能相加;
二、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三、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
(1)運用法則的前提是底數(shù)相同,只有底數(shù)相同,才能用此法則
(2)底數(shù)可以是具體的數(shù),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3)指數(shù)相減指的是被除式的指數(shù)減去除式的指數(shù),要求差不為負
四、整式的乘法
1、單項式的概念:由數(shù)與字母的乘積構成的代數(shù)式叫做單項式。單獨的一個數(shù)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單項式的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單項式的系數(shù),所有字母指數(shù)和叫單項式的次數(shù)。
如:bca22-的系數(shù)為2-,次數(shù)為4,單獨的一個非零數(shù)的次數(shù)是0。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次數(shù)最高項的次數(shù)叫多項式的次數(shù)。
五、平方差公式
表達式:(a+b)(a-b)=a^2-b^2,兩個數(shù)的和與這兩個數(shù)差的積,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平方差,這個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公式運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號的分式:
1/(3-4倍根號2)化簡:
六、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中常見錯誤有:
①漏下了一次項
②混淆公式
③運算結果中符號錯誤
④變式應用難于掌握。
七、整式的除法
1、單項式的除法法則
單項式相除,把系數(shù)、同底數(shù)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shù)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注意:首先確定結果的系數(shù)(即系數(shù)相除),然后同底數(shù)冪相除,如果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shù)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七年級歷史下冊《文成公主與xz》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文成公主與xz》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七年級歷史下冊《文成公主與西藏》知識點復習華東師大版
知識點
文成公主帶來的漢族樂師們開始履行職責,他們十分賣力地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宮最流行的音樂,音樂舒緩優(yōu)美,使松贊干布大有如聞仙音的感覺,他對樂師和音樂大加贊嘆,并選撥了一批資質聰慧的少男少女,跟隨漢族樂師學習,使?jié)h族的音樂漸漸傳遍了吐蕃的領地,流進了吐蕃人的心田。
隨來的文士們也開始工作,他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贊公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guī)化。松贊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與貴族子弟誠心誠意地拜文士們?yōu)閹煟瑢W習漢族文化,研讀他們帶來的詩書;接著他還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貴族子弟,千里跋涉,遠赴長安,進入唐朝國家,研讀詩書,把漢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1、文成公主簡介
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漢族。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習文化,知書達禮,并信仰佛教。
2、松贊干布簡介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qū)。他統(tǒng)一藏區(qū),成為藏族的贊普(“君長”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貞觀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5000兩,珍玩數(shù)百,向唐朝請婚。太宗許嫁宗女文成公主。
3、文成公主進藏史簡介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出長安前往吐蕃。松贊干布在柏海(今青?,敹嗫h)親自迎接,謁見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后,攜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備受尊崇。
4、史書記載簡介
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豐厚。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又給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y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y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谷物和蕪菁種子等。
5、松贊干布去世
永徽元年(650),松贊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她曾設計和協(xié)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xù)傳到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yī)典、歷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系。她帶來的金質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
6、文成公主逝世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青海省玉樹縣也建有文成公主廟。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動,雕刻精細。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群眾絡繹不絕。相傳文成公主前往拉薩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長時間,受到當?shù)夭刈迨最I和群眾的隆重歡迎,她深受感動,便決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給當?shù)厝罕姼?、紡織技術。現(xiàn)文成公主廟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課后練習
1.“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痹诙鸥Α稇浳簟愤@首詩中“開元全省日”指的是
A.唐高宗統(tǒng)治初期B.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
C.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D.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
2.唐代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該詩稱頌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B.開皇之治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
3.益陽市中小學已普遍開設經典誦讀課,經典誦讀已成為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方式。“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贝笤娙硕鸥Φ倪@首經典詩稱頌的是
A.開元盛世B.光武中興
C.康乾盛世D.貞觀之治
答案: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