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第三單元11、春
1.生字辨識
醞釀(yùnniàng)巢(cháo)喉(hóu)嚨宛(wǎn)轉(zhuǎn)應[yìng]和(hè)嘹(liáo)亮黃暈(yùn)撐(chēng)蓑笠(suōlì)抖擻(sǒu)胳膊(gēbo)靜默嘹亮烘托繁花嫩葉呼朋引伴
2.重點詞語注釋
[欣xīn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朗潤]明亮潤澤。嘹liáo亮:聲音圓潤而響亮。
[趕趟兒]原意是趕得上,這里有“趁時機、湊熱鬧”的意思。
[醞釀]原意是造酒的發(fā)酵過程,也比喻作準備工作。這里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fā)酵似的,越來越濃。
[賣弄]有意顯示、炫耀(自己的本領)。
[婉轉(zhuǎn)]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黃暈]昏黃不明亮。暈,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彩周圍模糊的部分。
[烘托]中國畫的一種方法,從旁邊或周圍涂抹淡墨或者淺的顏色,使畫的主要部分更鮮明,更突出。這里是“襯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動。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是一年的開始,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花枝招展]花枝迎風擺動,婀娜多姿。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艷。招展,迎風擺動。
3.多音多義字辨析
應:讀yīng時,可組“應當、應許、應有盡有”等詞。讀yìng時,可組“呼應、反應、有求必應、隨機應變、應接不暇”等詞。
4.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yè)于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
5.背誦南宋志南和尚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6.背誦全文。
第三單元12濟南的冬天
鑲xiāng嵌qiàn貯zhù蓄xù儲存,積聚。安適:安閑舒適。澄chéng清:清澈。
水藻zǎo水生藻類植物名。響晴:(天空)晴朗無云。秀氣:清秀。發(fā)髻[jì]
溫晴安適慈善肌膚空靈地毯水墨畫藍汪汪綠萍寬敞
老舍,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
背誦:“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氣!
第三單元13風雨
偌大(ruò)蜷曲(quán)賈平凹(āo)倏忽(shū)模樣(mú)撩起(liāo)剎那(chà)
錐形(zhuī)葡萄蔓(wàn)屋檐(yán)捶打蘆葦柵欄槐樹攀附弧形蹦跳
解釋詞語:
偌大:這樣大;那么大.倏忽:突然,很快。蜷曲:彎曲(多用于人或動物的肢體)。
剎那:機短的時間,瞬間。
背誦:樹林子像一塊面團了……墻頭。
第三單元14秋天
《秋天》這首詩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我國現(xiàn)代詩人、評論家。
丁?。▃hēng)肥碩(shuò)枯涸(hé)寥廓(liáokuò)夢寐(mèi)清洌(liè)烏桕(jiù)鳊魚(biān)幽谷鐮刀背簍竹籬蟋蟀夢寐:睡夢??莺裕焊珊裕瑳]有水了。清洌:水清澈。
寥闊:高遠空曠。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肥碩:文中指果實又大又飽滿。
背誦全詩。
第三單元15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
背誦全詩。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等。
臨:到達。以:來。何:多么。竦峙(sǒng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澹澹:(水波)蕩漾。東:向東。
表現(xiàn)詩人博大胸襟(也是虛寫)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欣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和百草郁郁蔥蔥的,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fā)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代詩人)
背誦:客路青山外②,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③,風正一帆懸④。海日生殘夜⑤,江春入舊年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⑦。
[注釋]①次:停留。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北臨長江。②客路:旅途。③兩岸闊:江水很大,看不到兩岸。④風正:順風。懸:懸掛。⑤海日:江面上升起紅日。殘夜:一夜將盡。⑥入舊年:春天來得早,趕上前一年的末尾。⑦洛陽:今屬河南。作者家鄉(xiāng)在洛陽附近。
翻譯:游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碧綠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漲,兩岸江面顯得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風拂面。家書要傳到哪里呢?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表明漲潮、風順的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富含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流露出淡淡鄉(xiāng)愁的詩句是: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云在天空的低處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寫春天的歌手和信使的句子: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寫花草的句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號東籬,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曲狀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孤獨的瘦馬。夕陽早已落下,漂泊未歸的游子還在天涯。
直抒胸臆,道出游子之思的悲痛和哀愁的句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三國演義》
1、《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曹操和劉備_
2、《三國演義》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國四大名著中還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謀的軍師形象,這個人物是吳用,這部作品是《水滸傳》。
3、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位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英雄形象,這個英雄是關羽。這部書中這個英雄的傳奇故事還有很多,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一個故事名字:溫酒斬華雄。
4、“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將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是__煮酒論英雄。
5、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說出小說中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例:舌戰(zhàn)群儒、_火燒華容道__、_七擒孟獲_。(失街亭、空城計等)
6、“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7、寫出兩個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或俗語。
三顧茅廬_,__量大失荊州__(周瑜打黃蓋、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8、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jù)《三國演義》__赤壁之戰(zhàn)_(戰(zhàn)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一切都都準備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營的東風?!钡墓适卵莼鴣淼?。
9、試舉《三國演義》中兩例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管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作戰(zhàn)雙方分別是:曹操戰(zhàn)袁紹、劉備聯(lián)合孫權戰(zhàn)曹操。
10、桃園結義后,劉、關、張即與黃巾作戰(zhàn),其中黃巾軍的首領分別為:“天公將軍”張角,“地公將軍”張寶。
11、《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是關云長,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華容道義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龐德、敗走麥城。
12、《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諸葛亮,書中記敘了有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跡,如火燒赤壁、空城計智退司馬懿、揮淚斬馬謖等。
1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14、《三國演義》中“三英戰(zhàn)呂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劉備、關羽、張飛。
15、“臥龍鳳雛”分別指:諸葛亮、龐統(tǒng),與他們有關的一個情節(jié)是: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龐統(tǒng)巧授連環(huán)計。
16、下面的一副對聯(lián)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中任意選出兩項,寫出集體所指。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六出:祁山東和:孫吳、收二川:益州、西川
七擒:孟獲北拒:曹魏、排八陣:八陣圖
《水滸傳》
17、“醉打?qū)㈤T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說的是《水滸傳》中的一位傳奇英雄的故事。這位英雄是武松?!端疂G傳》中“倒拔垂楊柳”的人物是魯智深。
18、《水滸傳》中108位好漢個個都有一段精彩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征鮮明的外號。
(1)請用一句話寫出《水滸傳》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武松打虎(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2)請寫出《水滸傳》中你喜歡的一位好漢的外號,并說出此外號表現(xiàn)出的人物特征:_魯達——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19、請寫出〈水滸傳〉中三名女將的名字和綽號: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
20、在〈水滸傳〉中刻畫具有驚世駭俗之美,心狠手辣的人物是:潘金蓮。
21、我們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滸傳》中的武松,他在該書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事事跡,如手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為兄報仇。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
22、《水滸傳》中人稱“黑旋風”李逵,是一個:豪爽仗義、疾惡如仇的人物形象。他所使的武器是兩把大板斧。該人力大如牛,但險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23、《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該書描寫了北宋徽宗時,以宋江為首的108名好漢在水泊梁山聚義,打家劫舍,殺富濟貧的豪舉。
24、魯智深綽號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在相國寺倒拔垂楊柳,在野豬林救了林沖。
《紅樓夢》
25、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下一塊石頭,被丟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帶入紅塵,歷盡了離合悲歡。以上情節(jié)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
26、“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是指《紅樓夢》中的兩個人物:林黛玉、薛寶釵。
27、《紅樓夢》中賈氏四姐妹分別是:賈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28、《紅樓夢》中最卑躬屈膝的丫頭是:襲人;性格最剛烈的丫頭是:鴛鴦;性格最潑辣的人是:王熙鳳。
29、“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說的是〈紅樓夢〉一書的:林黛玉,他的性格特點是:才貌雙全,高雅脫俗。
30、〈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一名是誰命名的:元春。
31、曾有兩句詩評論王熙鳳在賈府中的悲慘下場的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32、〈紅樓夢〉塑造了兩個叛逆者的形象是:賈寶玉、林黛玉。
33、“模樣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極深細”說的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其特點是:惟利是圖、貪得無厭。
34、有一位作家曾對他的作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他批閱、增刪的作品是《紅樓夢》。
35、《紅樓夢》原名石頭記,該書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愛情婚姻悲劇為核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為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時代內(nèi)容。
36、《紅樓夢》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是王熙鳳。
37、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在大觀園中的一個平凡勞苦農(nóng)家老婦,常被大家取笑戲弄的人是劉姥姥。
《西游記》
38、《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藝術形象。請根據(jù)你的閱讀體會,說出他令人贊賞的一種精神,并舉例證明,語言要簡潔。反抗精神——大鬧天宮。
39、孫悟空自號齊天大圣
40、〈西游記〉師徒四人共經(jīng)歷了:八十一難;最后一難是:歸途師徒落水。
41、〈西游記〉中你最喜歡、最厭惡的人分別是:孫悟空、白骨精;理由分別是:機智勇敢、陰險狠毒。
42、孫悟空獨自去學藝,他拜的師父是:菩提師祖,教了本領有: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又從龍宮索取如意金箍棒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觀世音菩薩規(guī)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悟空。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途中,機智靈活、嫉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tài)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和尚,法名是悟凈。
積累
43、〈巴黎圣母院〉作者是:雨果;文中塑造的外表丑陋,內(nèi)心卻純潔高尚的人是:客西莫多。
44、《皇帝的新裝》的作者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麥琪的禮物》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歐.亨利;《威尼斯商人》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的著名喜劇;夏洛克是這出喜劇塑造的一個貪得無厭、惟利是圖的形象,是世界四大吝嗇鬼之一。
45、下面對文學名著的點評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格列佛游記》是一部杰出的諷刺小說,作者用虛構的情節(jié)和幻想的手法,揭露和批判了當時英國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與罪惡。
B、《童年》是高爾基以身經(jīng)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生動地再現(xiàn)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C、《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魯濱遜熱衷于航海,性格堅毅。他在小人國、大人國歷險多年,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得到了可觀的財富。
D、《水滸傳》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義”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晁蓋劫取生辰綱是“義”,宋江私放晁蓋魯是“義”,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也是“義”。
46、《四世同堂》的作者是:老舍;我們學習過他的小說是:《駱駝祥子》。
47、冰心詩歌的代表作是:《繁星》和《春水》。
48、下面是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與情節(jié),其中搭配不當?shù)囊豁検牵╟)
A、魯智深——倒拔垂楊柳B、孫悟空——大鬧天宮
C、諸葛亮——三顧茅廬D、劉姥姥——進大觀圓
49、詩集《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圍城》的作者是:錢仲書。
50、建安時期文壇上的“三曹”分別指:曹操、曹丕、曹植。
51、下面對聯(lián)分別出自哪部章回體小說,請寫出來:
戰(zhàn)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三國演義》。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西游記》。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元春歸省慶元宵。《紅樓夢》。
52、宋江、高俅、柴進是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蔣干、張飛是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人物。
53、填人名,補充歇后語。
諸葛亮借東風——巧用天時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
林沖上梁山——官逼民反李逵打宋江——過后賠禮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54、他出身于英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從小就向往冒險,他在一座無人的島上過了長達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個土人為奴,取名“星期五”,后又因幫助了一個船長制服叛變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國家。他的名字叫魯濱遜,這部作品是《魯濱遜漂流記》。
55、他是一個小莊園主的兒子,從小就喜歡旅游。他旅游過“小人國”和“大人國”,經(jīng)歷一番歷險,最后終于回到了英國。他的名字是格列佛,這部作品是《格列佛游記》。
56、他是一個“堅決、沉默而又有生氣”的上等車夫,為了爭取起碼的生存權利,奮斗,掙扎,最終走上了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這部作品叫《駱駝祥子》,與人力車夫相關的女性的名字是虎妞。
57、他在生活底層長大,后來和戰(zhàn)友們一道躍馬揮刀,南征北戰(zhàn);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與自然環(huán)境頑強斗爭;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之后,克服困難從事創(chuàng)作,繼續(xù)為黨和人民工作。他的那段“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的名言,成為一代人的座右銘。他叫保爾,這部作品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58、作者從高爾基父親逝世開始,到母親逝世為止,恰是作者5歲到7歲的童年生活階段。書中充滿了殘酷恐怖的生活故事。這部作品叫《童年》,與《我的大學》和《在人間》合稱“自傳體三部曲”。
59、羅曼.羅蘭是法國著名作家和社交活動家。20世紀初,為名人作傳,三部英雄傳記是《貝多芬傳》、《甘地傳》、《托爾斯泰傳》。
60、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下一塊石頭,被丟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帶入紅塵,歷盡了悲歡離合。以上故事情節(jié)出自我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
61、《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62、古詩文中的“樂府雙璧”是指《陌上?!泛汀犊兹笘|南飛》。
63、我國新歌劇創(chuàng)作的一座里程碑是《白毛女》。
64、寫鬼寫人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作家蒲松齡著作《聊齋志異》。
65、唐代論詩人,李杜已遠,惟有幾篇新樂府;
蘇州懷刺史,湖山之邊,尚有三座舊祠堂。
詩人白居易著作《白氏長慶集》
66、聯(lián):歐陽修與民同樂
下聯(lián):范仲淹和民共憂
67、青冢有情猶識路,
平沙無處可招魂。
對聯(lián)中提到的人物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王昭君”
68、出師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淚滿襟。
對聯(lián)中提到的人物是諸葛亮
69、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聯(lián)中提到的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請將代表他風格的詩歌寫出兩句來白發(fā)三千丈、疑是銀河落九天。
70、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
人物杜甫草堂是指成都杜甫草堂。
71、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詞客是指蘇軾、蘇詢、蘇轍。
四大家是指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李攀龍。
72、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人物范仲淹出自他作品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73、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這幅對聯(lián)贊揚的李清照。
74、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此聯(lián)是寫宋朝文天祥,聯(lián)中化用了他的《過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75、譯書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可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此聯(lián)是寫魯迅,聯(lián)中提到了他的作品是《吶喊》、《彷徨》。jAb88.com
相關推薦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第一單元1、《散步》
分歧(qí)一shà(霎)間chāi(拆)散信服嫩[nèn]芽取決
各得qí(其)所委qū(屈)水波línlín(粼)(粼)你就背(bēi)著我
我背(bèi)上的嫩(nèn)芽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fā)急。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熬:忍受,艱苦支持。
背:1、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2、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3、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4、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第一單元2、秋天的懷念
癱瘓[tānhuàn]侍弄[shìnòng]憔悴[qiáocuì]:形容臉色不好看。
絮絮叨叨[xùdāo]暴怒沉寂捶打央求神色敏感訣[jué]別淡雅深沉爛漫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背:1、作者史迪生,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
背:2、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第一單元3、羚羊木雕
(1)犄角(jī):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本課指桌面的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
(2)仗義:講義氣,仗:拿著,引申為主持、講求。
(3)形影不離:成語。像物體跟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4)挽回:扭轉(zhuǎn)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為扭轉(zhuǎn)。
(5)寒顫(zhàn):本課指因受冷而身體顫動。[注意]也作“寒戰(zhàn)”。
(6)反悔:對以前允諾的事后悔而不承認。
(7)光彩:原指顏色和光澤,也用來比喻光榮。本課指后者。
(8)逮(dǎi)著玩:捉,捕。
(9)攥(zuàn)?。挥檬治兆?。
樹杈[chà]鋼杈[chā]1.抹[mā]2.抹[mǒ]眼淚3.抹[mò]臉頰[jiá]
怦怦[pēngpēng]
自作主張:指沒有經(jīng)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自處置。
不可抗拒:指不可以違抗某個人的話或指令,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指不能避免的自然災害等。指沒有可能,沒辦法拒絕。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背:記敘文的敘述順序有順序、倒敘、插敘等,本文運用了插敘。
背:“你現(xiàn)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背:爸爸的聲音一直很平靜,不過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背:他們不知道,萬芳是個多么仗義的好朋友。
背:媽媽一邊遞過糖盒一邊說:“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貴的木雕!”
第一單元4、散文詩兩首
金色花
嗅[xiù]羅摩[mó]衍[yǎn]那林陰[yīn]匿笑[nìxiào]:偷偷地笑。
禱告[dǎogào]: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蒙受;受潤澤。
背誦:《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學家泰戈爾,他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等。
荷葉母親
并蒂[bìngdì]:指兩朵花并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姊妹[zǐmèi]:姐姐和妹妹;對年輩相當?shù)呐缘耐ǚQ。
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徘徊[pái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
欹斜[qīxié]:傾斜,歪斜。
花瑞[huāruì]: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
花蕊[huāruǐ]: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統(tǒng)稱。含苞未放的花,花蕾。
亭亭[tíngtíng]: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蔭蔽陰影繁雜煩悶遮蔽覆蓋心緒搖擺慈憐
背誦: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荷葉母親》原題作《往事(一)》之七,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xiàn)代作家。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等。
第一單元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背誦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掌握注釋:
?。?)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xiàn)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史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
(2)撒鹽空中差可擬(差[chà]:大致,差不多)(擬[nǐ]:相比)
(3)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借)
(4)講論文義(講解詩文)(講:講解)(論:討論)
(5)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會兒)(驟[zhòu];急速,大)(欣然:高興的樣子)
(6)與兒女講論文義(兒女:指“子侄輩”,即年輕一輩)
(7)內(nèi)集:家庭聚會。
(8)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9)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10)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11)無奕[yì]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12)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nèi)史等。
(13)古今異義
兒女古義:子侄輩的年輕一代今義:自己親生的兒子與女兒
因古義:憑借今義:因為
背誦翻譯:
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謝太傅舉行家庭聚會,跟子侄輩講解詩文。不一會兒,雪下大了,謝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太傅的哥哥的兒子謝朗說:“(這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碧档拇蟾绲呐畠褐x道韞說:“不如(把這)比作柳絮憑借著風而滿天飛舞。”謝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謝太傅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也就是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你認為兩個比喻哪個更好?
(1)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花紛飛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因此說,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好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撒鹽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tǒng)一?!傲酢币挥骱镁秃迷谟幸庀?,“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陳太丘與友期
背誦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背誦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人!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進家門不回頭看。
掌握注釋:
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許(現(xiàn)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
期行:相約而行。期,約定。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日中:正午時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離開了。
舍:放棄。
去:離開。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尊君在不[fǒu]:你爸爸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可譯為“嗎”。
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委,丟下、舍棄。去,離開。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引:拉,這里指表示友好的動作。
顧:回頭看。
背:《世說新語》是南朝宋的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第五單元21《化石吟》
奇huàn幻guǒ裹藏cōnglóng蔥蘢zhuóyuè卓越蘇醒重現(xiàn)
骸骨hái潛行qián軀殼qiào檔案dàng思緒日轉(zhuǎn)星移
猛犸[měngmǎ]太古:遠古,上古。
造物主—— 基督教徒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因此稱上帝為“造物主”。
潛行——在水面以下行動。幽雅——幽靜而雅致。嘆服——稱贊而且佩服。
??菔癄€——形容經(jīng)歷很長的時間(多用于誓言,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
烏有——《書》虛幻;不存在。蔥蘢——(草木)青翠茂盛。
22《看云識天氣》
峰巒(luán)一霎(shà)間點綴(zhuì)綾紗(líng)
彌漫(mí)暈(yūn)頭轉(zhuǎn)向月暈(yùn)崩塌(bēngtā)
魚鱗陰森預兆輕盈朦朧凸起頃刻冰雹圓弧諺語嚴嚴實實絲絲縷縷
峰巒:山峰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崩塌:崩裂而倒塌。
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征兆:即將出現(xiàn)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動作、體態(tài)一樣輕巧優(yōu)美。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23《綠色蟈蟈》
《綠色蟈蟈》選自《昆蟲記》,作者法布爾(1823-1915):法國作家、昆蟲學家。
窸窣(xīsū)靜謐(mì)篡奪(cuàn)吮取(shǔn)蟬喙(huì)篝火(gōu)狩獵(shòu)劫掠(jiélüè)貪lán(婪)和mù(睦)喧囂(xuānxiāo)
擾(rǎo)亂毫不猶豫(yóuyù)更勝一籌(chóu)津津有味(jīnjīn)開堂破肚
蹦啄蹬中旬梧桐喑啞氣氛吱吱逃竄懸殊俘虜囚犯果醬盔甲撇開妒忌
更勝一籌:指技藝或技能比較起來,比別人更好一些。驚慌失措
津津有味:形容興味濃厚。篡奪:用非法手段奪取。
蟈蟈稱呼的變化:
夜間捕蟬的蟈蟈——狂熱的狩獵者入夜鳴唱的蟈蟈——夜晚的藝術家
入籠喂養(yǎng)的蟈蟈——我籠里的囚犯飽餐蟬肉的蟈蟈——蟬的屠夫
作用: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24《月亮上的足跡》
áng(昂)首挺立軌道(guǐ)橢圓形(tuǒ)小心yìyì(翼翼)征程
鐵鍬(qiāo)狹zhǎi(窄)可望不可即jí小心yìyì翼翼一yè葉孤舟
健步測定濺落暢談遙遙在望
昂首挺立——昂著頭直直得站著,形容斗志高,士氣旺。
里程碑——比喻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可以作為標志的大事。
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
阿姆斯特朗說:“這一小步,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br>
意義: “一小步”是指宇航員們從飛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講確實很容易,毫不費力。但是這一步是人類向太空領域邁出的第一步,它顯示了人類卓越的聰明才智,表明了人類高度發(fā)達的科技水平,開創(chuàng)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新紀元,這意義就非同小可,因此說這是巨大的飛躍。
25《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選自《閱微草堂筆記》,紀昀,字曉嵐,清代文學家。
《閱微草堂筆記》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
古今圖書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檔,總名為“四庫全書”。
背誦原文:滄州南一寺臨河干①,山門圮于河②,二石獸并沉焉。閱十歲③,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④,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⑥?”眾服為確論。
老河兵聞之⑦。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注釋】①干:岸邊。②圮(pǐ):倒塌。③閱:經(jīng)歷。④棹(zhào):船槳,這里作動詞用。⑤杮(fèi):木片。⑥顛:通“癲”,瘋狂。⑦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
【通假字】(1)不亦顛乎(通“癲”,瘋狂。)(2)曳鐵鈀(通“耙”,整地的農(nóng)具。)
【詞類活用】棹數(shù)小舟(名詞用為動詞,劃船)
【一詞多義】
(1)為:A.以為順流下矣(同“以”組成一個詞,認為。)
B.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介詞,表被動,被。)
C.眾服為確論(動詞,是,認為是。)D.嚙沙為坎穴(動詞,成為。)
(2)之:A.聞之笑曰(代詞,這件事。)B.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代詞,代石獸。)
C.其反激之力(助詞,的。)
(3)如:A.如是再嚙(介詞,像。)
B.如其言果得(動詞,按照。)
【古今異義】(1)一寺臨河干(古義:水邊,河岸;今義:與濕相對)
(2)閱十余歲(古義:經(jīng)歷;今義:看)(3)閱十余歲(古義:年;今義:年紀)
(4)是非木杮(古義:這;今義:表判斷)
(5)如其言(古義:按照;今義:如果,如同等)
(6)爾輩不能究物理(古義:事物的原理;今義:一種學科)
【重要句式】
(1)否定句是非木杮(使用“非”表否定)
(2)倒裝句求石獸于水中(介詞結構后置)
(3)省略句果得于數(shù)里外?!彩÷再e語,果得(之)數(shù)里外〕
【重要詞語】
(1)滄州南一寺臨河干(靠近)(岸邊)(2)閱十歲(經(jīng)歷)
(3)棹數(shù)小舟(劃船)(4)嚙沙為坎穴(侵蝕、沖刷)
(5)轉(zhuǎn)轉(zhuǎn)不已(停止)(6)如其言(按照)
【重要句子】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你們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這不是木片,怎么會被暴漲的流水帶走呢?〕
(2)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
〔按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幾里外的上游尋到了石獸。〕
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曳yè木杮fèi湮yān嚙niè溯sù歟yú
中心: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jù)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jù)常情主觀作出判斷。
譯文: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經(jīng)歷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搖著幾只小船,拉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沒有痕跡。
一個講學者在寺廟里教書,聽了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zhì)又硬又重,沙的性質(zhì)又松又輕,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著河邊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信服它是正確的言論。
一個老河兵聽了這話,又嘲笑說:“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的性質(zhì)又硬又重,沙的性質(zhì)又松又輕,水沖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jīng)_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倒在坑穴里。像這樣沖擊,石頭再轉(zhuǎn)移。不停地轉(zhuǎn)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
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難道可以根據(jù)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基礎知識積累(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基礎知識積累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西游記》,又名《西游釋厄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龍馬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故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作者以虛構的人物描述了那個年代的人心險惡、腥風血雨,與唐僧師徒四人所走過困難重重的取經(jīng)之路。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作者:吳承恩(1510——1582)明代小說家。字汝忠,別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人。
本文節(jié)選自《西游記》第六回,原標題為“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前五回故事梗概: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覓得水簾洞被群猴擁戴為王。數(shù)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為師,獲名孫悟空,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云,又向龍王討得金箍棒,后大鬧天宮。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將去捉拿悟空,悟空兩度打敗眾天神。于是,觀音推薦小圣二郎神擒拿孫悟空,本課故事即從這里開始。
掣(chè)鶿(cí)翎(líng)嗛(xián)淬(cuì)青鷂(yào)鷺鷥(lùsī)
鸛(guàn)鱖魚(guì)魴魚(fáng)攛(cuān)花鴇(bǎo)陛(bì)下
木木樗樗(chūchū)蓼汀(liǎotīng)躘踵(lóngzhǒng)窗欞(líng)豕(shǐ)
愕然(è)擎(qíng)哪吒(nézh?。┗希╤uǎng)提防(dī)楊戩(jiǎn)釘(dìng)住
“小圣”即二郎神楊戩;“大圣”即孫悟空。二郞神,天庭大將,玉帝外甥,玉鼎真人的大弟子,變化無窮,神通廣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視天界兵將如無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
喜歡大圣:神通廣大、敢于反抗、機敏、堅毅勇敢、無畏。
喜歡真君:本領高強、總能識破大圣的各種變化、神通廣大
課文中的哪些情節(ji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示例1:大圣被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變了個土地廟的情節(ji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大圣的尾巴變作一根旗桿,讓人忍俊不禁,我覺得這是文章中最精彩的情節(jié)。
示例2:大圣變作二郞神的情節(jié)寫出了猴性的戲謔,在緊張的斗法過程中使故事情節(jié)得以舒緩,讓人記憶深刻。
學了本文,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益的啟示?
示例一:遇到困難時,要有堅毅的品質(zhì)和無畏的精神。只要堅持過,奮斗過,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無怨無悔。
示例二: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學會變通,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樣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示例三: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可以讓我們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們要學習作者奇妙大膽的想象。
27皇帝的新裝
這篇童話的作者安徒生,全名是: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是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出身于貧困的家庭,14歲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去謀生,在那里得到幫助,獲得學習的機會。17歲開始發(fā)表作品。安徒生的創(chuàng)作十分豐富,最出色的是童話。他從小受民間文學的熏陶,愛唱歌,善講故事,很受人歡迎。這同他后來獻身于童話創(chuàng)作有很大關系。安徒生共寫了168篇優(yōu)美的童話。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愚蠢yú御聘yùpìn分外fèn滑稽jī貯蓄zhù
陛下bì賞賜cì顯露lù欽差ch?。榫羰縥ué勛章xūn
滑稽——(言語、動作)引人發(fā)笑。本文是荒唐的意思。
精致——精巧細致。呈報:報告(上級)。
無雙——沒有第二個(能夠相比)
華蓋——古代帝王出門,張在頭頂或車上的華麗的傘蓋。
本文主題:本篇童話,使用夸張的手法,充分發(fā)揮奇特的想象的作用,無情的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深刻鞭撻了反動統(tǒng)治者們的愚蠢、卑鄙、虛偽。同時告訴人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
皇帝的新裝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1.故事的主人公是誰?——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
2.故事中的皇帝是一個什么樣的皇帝?
——愚蠢、虛偽、自欺欺人、極端奢侈、不務正業(yè)。
3.你怎樣理解故事的內(nèi)涵?
——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愚蠢、虛偽、自欺欺人,批判了說假話的世風。
4.故事有什么教育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
——故事中由一個小孩戳穿了騙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們要保持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
28女媧造人
(1)讀音:女媧wā澄澈chénɡchè幽光yōu莽莽榛榛mǎnɡm(xù)ǎnɡzhēnzhēn
(2)解詞:澄澈:清澈透明。靈敏:反應快。綿延:延續(xù)不斷。
莽莽榛榛(mǎnɡzhēn):草木叢生的樣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別高明的本領。
寂寞蓬勃摻和揉團泥潭神通廣大眉開眼笑
女媧的形象神性:神通廣大人性:勤勞、聰明、有愛心、有創(chuàng)造力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①注音:哞mōu酥sū薔薇qiángwēi踉踉蹌蹌liàngqiàng孿生luán泥濘nìng
②解詞:踉踉蹌蹌——走路不穩(wěn)的樣子。孿生——(兩人)同一胎出生。
30寓言四則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多以比喻性的__故事___寄寓意味深長的__道理___,給人以啟示.主人公多為動物_,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短小__,情節(jié)具__虛構_性,主題充滿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__比喻__和__擬人_的表現(xiàn)手法。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臘的《伊索寓言》。
寓言特點:1.鮮明的教育性。2.強烈的諷刺性。3.故事情節(jié)的虛構性。4.一般篇幅短小,結構緊湊。5.常用手法為:比喻、擬人、夸張、象征等手法。6.語言精煉,極富表現(xiàn)力。
守株待兔——諷刺死守狹隘經(jīng)驗,想要不勞而獲的人。
狐假虎威——諷刺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的人。
農(nóng)夫和蛇——鞭撻了那些恩將仇報的的人,告誡我們要分清善惡。
狐貍和葡萄——諷刺找借口自我辯解的人。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原書名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經(jīng)后人加工,成為現(xiàn)在流傳的《伊索寓言》?!兑了髟⒀浴肥且徊渴澜缟献钤绲脑⒀怨适录?。同時,《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之一。
雕[diāo]像庇[bì]護:保護,袒護。
饒[ráo]頭:商人為吸引顧客,在顧客所買的貨品以外,所加送的一點不值錢的東西。
赫[hè]拉宙斯[zhòusī]
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成語來概括本文的寓意?
自命不凡/自以為是/狂妄自大/妄自尊大。
原文: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
蚊子和獅子
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驕兵必敗一物降一物
智子疑鄰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nèi)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東西和現(xiàn)象。
主題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寓言在創(chuàng)作上經(jīng)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jīng)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
寓言的特點:一、勸喻性;二、諷諫性
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啟示。寓言一般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yù](下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逼溧徣酥竅fǔ](老人)亦云(說)。暮(晚上)而(表修飾)果(果然)大亡(丟失)其財,其家甚智(認為……聰明)其子,而(卻)疑鄰人之父。
譯文:宋國有個富人,(因為)天下雨,墻毀壞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補它,一定有盜賊進來。”他隔壁的老人也這么說。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干的。
寓意:說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卻因身份不同(實即跟主人的親疏關系不同)遭到不同對待。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跛bǒ邊塞sài遽jù折[shé]其髀bì將[jiàng]胡駿馬
[zhé]斷,弄斷:~斷?!穑ㄓ骺婆e及第)?!辽常ㄐ稳輵K重的失?。?。...[shé]斷,繩子~了。;虧損:~本生意。;姓。
[zhē]翻轉(zhuǎn),倒騰:~騰?!^?!珎€兒。
之:助詞,的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之:代詞,他
人皆吊之。人皆賀之。
乎:句末語氣助詞
此何遽不為福乎?此何遽不為禍乎?
而:順接連詞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
其:代詞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代兒子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代父親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近:(形容詞用動詞)靠近
善:(形容詞用動詞)擅長、善于
馬無故亡而入胡亡:古、逃跑今、死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此:這何遽:怎么就,表示反問
居數(shù)月居:經(jīng)過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歸:回來
家富良馬富:(形容詞用動詞)富有,指很多
其子好騎好:喜歡
墮而折其髀墮:掉、落、摔
死者十九十九:古:十分之九今: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故:緣故、原因
這則寓言的寓意:在一定情況下,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在這則寓意中概括出一個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與?;ハ嘁来?,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