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及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06體悟人生像學案及答案。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讓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體悟人生像學案及答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體悟人生
《十八歲和其他》
教學目標:
1、懂得珍惜青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能夠說出本文對兩代人的矛盾、讀書、青春等問題的基本看法,并能結合自我體驗,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4、通過活動體驗,學會用對話的方式與父母、師長及同輩人進行心靈溝通。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
教學時數(shù):半課時
一、積累整合
迷惘炫耀晨曦沉湎溺愛怪癖摭拾憎厭祈禱引吭甫健翱翔枝椏
瑣碎廢寢忘食
二、討論交流
(一)十八歲
1、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父親有哪些人生難忘的體驗?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是什么?
(2)“在東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蹦闳绾卫斫??
(3)第四節(jié)中“這樣的心情”是怎樣的心情?
(二)兩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兩代人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2、探討:你同意文中父親歸納的原因嗎?你是如何看待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的?
(三)讀書的苦樂
1、面對考試與升學的逼迫,我的態(tài)度是什么?
2、探討:讀書生活中的苦與樂一定是對立的嗎?
(四)青春
1、作者對孩子的希望是什么?
2、延展:
《金縷曲》(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三、品題
作者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歲”為題?為什么要寫到“其他”?
《我的四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課時安排:半課時
學習方式: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
一、積累整合
銹鈍磕絆汗流浹背給予焦灼干癟入不敷出敷演
二、溫故知新:
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三、自讀研討: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
2.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tài)度?
3.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說說這些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
4.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啟發(fā)?
5.哪位同學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點?
四、自由朗讀
【模擬試題】
一、基礎積累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迷惘(wǎng)摭拾(zhé)自艾自憐(ài)怪癖(pǐ)
B.磕絆(kē)顫抖(chàn)廢寢忘食(qǐn)翱翔(áo)
C.焦灼(zhuó)夭折(shé)厄運(è)淘汰(tài)
D.懊悔(ào)抹煞(shà)憎厭(zēng)蠻橫(hè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沉湎眷戀急燥翅膀甫健B.開墾時辰端樣其樂融融
C.輕率橫幅清晰引吭高歌D.灌漿企望注銷入不付出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你正為準備大專聯(lián)考而深感讀書之苦,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樣,雖然極端同情你卻不能不鼓勵你,甚至鞭策你盡全力去爭取這一場殘酷競爭的勝利。
B.孩子,現(xiàn)在你是十八歲了,你告訴我把自己比作什么?
C.想起一手托著你的身體,一手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鬧不睡,我抱著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
D.我讀過一個父親因對孩子無端發(fā)脾氣,傷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4、仿照下面的句子,續(xù)寫一個句子。要求:①續(xù)寫的句子要從正反兩面談。②要運用恰當?shù)谋扔鳌?br>
老年人固然有不少“蒲柳之姿,望秋先殞”,但也有不少是“松柏之姿,隆冬轉茂”的;青年人_________,。關鍵在于怎樣以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對待年齡,對待生活。
二、拓展閱讀
家教
胡冬梅
兒子生日,她打算讓兒子高興一回,帶他到公園玩一天,再給他買一個玩具火箭,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
公園里添了很多設施,她現(xiàn)在才知道。碰碰車、飛車、電子船……很多孩子都在上面玩。
“媽媽,我要坐碰碰車?!泵髅鞒吨?。
“明明!等等!”她看見車子碰得很厲害,有點擔心,要是很勁一碰,人會被摔出來呢!而且震動那么大,孩子能受得住么?于是想到報紙上一則消息:英國有個男孩聽音樂得了腦震蕩。
她就把這些跟兒子說。明明很乖,[甲]。
到了湖邊,見許多電子艇在湖面極快地飛掠,她很驚嘆,卻又為船上的人擔心。
明明說:“我要坐飛船,媽媽。”
她嚇了一跳,說:“不行!”接著便扳著指頭數(shù)出幾種發(fā)生事故的可能來,說的時候繪聲繪色,聲音越來越嚴厲。
明明聽得很認真,聽到后來,[乙]。
她牽著孩子遠遠地指著籠中的動物,要孩子萬不可走近去看,并講些蛇呀狼呀惡毒的故事,又告訴兒子小心提防。
……
出公園的時候,她問:“明明今天玩得高興嗎?”
孩子沒有回答,臉上有些癡氣??粗稚系娜肆鬈嚵鳎郾?。
她很生氣,這孩子怎么這樣一副傻樣,早上來時可不是這樣的。她說:“走!明明!媽媽帶你買玩具火箭。你不是長大了要當宇航員嗎?”
“媽媽!我……我不要……”明明說,“我不要上天,上天會摔下來的。”她看著孩子,呆呆地在門口站了很久。
后來她走了,嘴里說著:“兒子……唉!”
1、下面三句話分別是從[甲]、[乙]、[丙]三處摘出來的,將它們回歸原位置。
①就禁不住點頭。②目光里透著疑懼和驚恐。③雖然目光留戀,但還是跟著媽媽離開了。
答:甲處填:乙處填:丙處填:
2、本文的第2段“公園里添了很多設施,她現(xiàn)在才知道”一句換成“公園里很熱鬧”行不行?為什么?
3、對文章結尾“她”自言自語的那句話(“兒子……唉!”),你怎樣理解?
4、談談你閱讀《家教》這篇文章的感想。
5、探究題:比較閱讀楊子的《十八歲和其他》與胡冬梅的《家教》。
反饋答案
一1、B(A、摭(zhí)艾(yì)C、折(zhé)D、煞(shā))
2、C(A急躁B端詳D入不敷出)
3、B
4、(青年人)固然大多“旭日出海,朝氣蓬勃”,但也有些“秋霜早降,未老先衰”……
二1、甲乙丙處分別填③①②
2、不行。原文的寫法還暗示出“她”好久沒帶孩子來公園了,對變化了的外部世界感覺遲鈍,至少“慢半拍”,總之,為人比較保守;同時與后文羅列的游戲“設施”相照應。
3、說明“她”直到最后也沒真正明白兒子不再想要火箭,不再想當宇航員的原因,也說明她對兒子的表現(xiàn)感到失望和無奈;同時也說明她并沒有認識到自己教育的失當。
4、廣大家長應該更新觀念,要從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競爭的形勢出發(fā),激發(fā)孩子的探索、競爭、向上的意識,使孩子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的需要,真正增長孩子的能力。(本題不強求千篇一律,只要是從本文的思想出發(fā),意思與文章有所聯(lián)系即可。)
5、略(工作匯報網(wǎng) gsI8.cOM)
延伸閱讀
前方學案及答案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前方學案及答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前方》
一、教學目標:
1.在與文本對話、評點的基礎上,體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較與前兩篇文章立意上的區(qū)別;
2.了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找出自己認為內涵深刻的句子進行解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立意上的反彈琵琶;2.虛實結合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反復閱讀,加強文本與自己的對話體驗,增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
四、教學過程:
預習字詞,注音:
遷徙襲擊按捺不住憔悴顛簸惶惑溫馨
一、導入
二、補充作者簡介:曹文軒,
1954年1月,曹文軒生于江蘇鹽城農村,并在農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yè)留校任教。后來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現(xiàn)在是北京大學教授、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他的主要作品是:《憂郁的田園》、《暮色籠罩下的祠堂》、《紅葫蘆》、《薔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隨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長篇小說)、《紅瓦》(長篇小說);還有一些學術性的著作,像《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xiàn)象研究》、《思維論》、《曹文軒兒童文學論文集》等。
三、文本研讀
A.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話,作者又是如何圍繞它展開敘述的?
明確:
②哪幾節(jié)開始,作者轉入對人生的思考?
明確:
③文章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的關系如何?
明確
B.詞語的語境含義
隨著作者從攝影作品、日常生活場景到對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復轉換,文中的關鍵詞語時常具有特殊含義。這些詞語有“路”“家”“旅途”“前方”等。說說你對此的思考。
四、比較閱讀《鄉(xiāng)土情結》與《前方》中有關離家的部分,談談你的感受。
同步練習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迂徙(2)戈壁(3)按捺(4)吶喊(5)憔悴(6)顛簸(7)拋錨(8)崔顥
2.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即“文眼”)。
3.本文是一篇“攝影散文”。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和構成的。這種新的文體具有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和。本文第1段就充分體現(xiàn)了“攝影散文’’的特點,請就此稍作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題目。
流浪與回歸
錢鐘書先生的長篇小說《圍城》要告訴人們的,恐怕是說愛情像“城堡”,外面的想進去,進去的想出來。這是一個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實,推而廣之,我們對于許多事物的態(tài)度,大抵破口止匕。
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對于困守一隅的人來說,這句歌詞的魅力太大了,①人們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憑著想象繪出許多精彩的色塊,常常羨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總有一個“出去”的念頭。②面對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厭倦的情緒。
他們在心底自語: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時光。于是,有從婚姻的城堡紛紛走出去的,有從熟悉的故土紛紛走出去的,有從乏味的工作中紛紛走出去的,甚至有從生命這頭走向了死亡……人們態(tài)度堅定,義無反顧,大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英雄氣概。我想,這是人類的一個大悲劇,一種深刻的厭倦情緒無從排遣的必然結果一一人類的大遷徙,大流浪。
一個人,當他對身邊的一切深感厭倦無聊時,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義和價值蕩然無存。改變生活困頓的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冒險”。而“流浪”正是“冒險”的具體行動。我們知道的許多大冒險家,往往是流浪者。分析他們的行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對社會有意義的因素,但根本點都是為了擺脫生命的厭倦情緒。③
我們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靈的流浪者。
那么,流派者的情形如何呢?
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個家?!?br>
這個“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字,它的涵蓋面很大,是所有流浪者想回來的一個托詞,一個沉甸甸的戀舊“回歸”,④但是,在經(jīng)歷了許多陌生和新奇之后,興奮消失了,深感腳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靈勞累了,厭倦情緒再度油然而生。于是,久存于心底總不敢窺顧的一個銘心刻骨的詞冒出來了一一“家”。心頭一驚。原來,無論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戀的歸宿,只是隨便走了走,看了看;原來,我們只是世間的一個匆匆過客!“我想有個家”,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喚從遙遠的地方傳來,震撼著流浪者的心魂?;厝グ桑覐哪睦飦?,便回哪里去。對從前嫌棄厭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種巨大的親切感,土也可親,城也可戀,人也可愛,夢里總是從前的人和物。“回去”又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想頭,并構思著一步步具體化的行動。最后,終于“回來”了。
出去又回來,回來又出去。
人生就是這樣反反復復?!巴饷娴氖澜绾芫省焙汀拔蚁胗袀€家”。這兩首歌為什么使我們百聽不厭?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心底和骨頭里與生俱來地存著一個信念一一流浪與回歸。
4.第1段說“我們對于許多事物的態(tài)度,大抵如此”。
(1)“此”指代什么?(不超過14個字)
(2)為什么說“錢鐘書先生的長篇小說《圍城》”“是一個很有意味的‘寓言”’?(不超過30個字)
5.分別寫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個家”這兩首歌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答:(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2)“我想有個家”
6.“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靈的流浪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答:(1)相同點:
(2)不同點:“行色匆匆的流浪者”,而“面色憔悴的心靈的流浪者”。(前者不超過8個字,后者不超過20個字)
7.“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充滿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無窮?!边@句話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它應復原于哪個位置?正確的一項是()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8.下列各項內容中,與原文意思不符合的兩項是()
A.“心靈流浪者”指常想著“流浪”,但未能實現(xiàn)的人。
B.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世間的匆匆過客,因為人是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家”的。
C.在人們的心目中,“流浪”與“回歸”是一對矛盾的存在。
D.產生“回憶”的心情,是因為對從前的一切又生出了一種親切感。
E.“出去又回來,回來又出去”含有不安于現(xiàn)狀的消極因素,是不值得肯定的
答案
1.(1)xǐ(2)gē(3)nà(4)nà(5)qiá0cuì(6)bǒ(7)má0(8)hà02.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3、攝影文字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xiàn)能力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的自由第1段從攝影畫面起筆,但并沒有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摹,而是馬上展開了聯(lián)想——“他們正在路上”,圖中的人們正在離家或曾經(jīng)離家,從而引出下文。
4.(1)外面的想進去,進去的想出來。(2)通過一個愛情故事,揭示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故事’’或‘‘借助……故事…‘用……故事”不可缺;“普遍意義”不可缺)5.(1)人們面對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生出厭倦的思緒。(2)在經(jīng)歷了許多陌生和新奇之后,興奮消失了,厭倦情緒再度油然而生。6.(1)對身邊的一切深感厭倦無聊,感覺生命失去了光彩,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蕩然無存。(2)已走出原有的環(huán)境對外面的環(huán)境還只停留在心向往之的階段7.D8.BE
《邊城(第1章)》學案及答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邊城(第1章)》學案及答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邊城(第1章)》學案及答案【學習目標】:
1、感受理解小說中體現(xiàn)的“人性美”
2、品味學習小說中詩一般的語言
【學習重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和細致含蓄的心理刻畫
【學習方法】:誦讀法(泛讀和精讀相結合)
【課文預習】:
一、音形義:
茶峒[dòng]崆峒(tong):山名,在甘肅。曖昧àimèi∶態(tài)度不明朗或行為不可告人。山岨:[jū]篁竹huángzhú黃麂:[jǐ]嗾:[sǒu]
二、詞語積累:
⑵形近字:
蒿hāo(蒿草)篁huáng(篁竹)俑yǒng(兵馬俑)
嵩sōng(嵩山)徨huáng(彷徨)甬yǒng(甬路)
縞gǎo(縞素)惶huáng(惶恐)涌yǒng(涌現(xiàn))
槁gǎo(枯槁)蝗huáng(蝗蟲)踴yǒng(踴躍)
三、文學常識
沈從文,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苗族。主要文學貢獻在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xiāng)土文學。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對故鄉(xiāng)人民懷有不可言狀的同情與溫愛。作品著力描繪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樸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節(jié)奏與情調中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
1926年出版第一本創(chuàng)作集《鴨子》,有7O余本作品集,如《石子船》、《八駿圖》、《湘西散記》等,被人稱為多產作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
《邊城》是沈從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說取材于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邊城茶峒,寫了老船夫的孫女翠翠與當?shù)卮偟膬鹤印毂?、儺送兄弟倆純凈的愛情糾葛,凄美的愛情悲劇,展現(xiàn)了一幅古樸又絢麗的湘西風俗畫卷。
本文節(jié)選自《邊城》第1章。
四、初讀印象
1.找出小說中寫景的句子,體會意境美。
2.找出文中的人物描寫的語句并簡要分析,體會人物形象的美。(外貌、行動、語言)
3.找出文中體現(xiàn)當?shù)孛耧L的人和事,體會淳樸的人情美。
4.找出文中翠翠和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的描寫,體會濃濃的祖孫情。
5、你是怎樣認識作者對翠翠的出生和其父母的描寫的?或者說翠翠父母的戀愛觀念和戀愛行為對翠翠對爺爺產生了哪些影響?
6.細細品讀全文,談談小說中的老人和翠翠各有怎樣的品質。
五、課后練習一
【課堂導學】:
1.小說中表現(xiàn)了哪些人物?
翠翠、外公和鄉(xiāng)民
2.我們先一起來感受翠翠的形象。
①學生誦讀第5自然段,思考:
談談你是怎樣認識作者對翠翠的出生和其父母的描寫的?或者說翠翠父母的戀愛觀念和戀愛行為對翠翠對爺爺產生了哪些影響?現(xiàn)代的青年人應樹立怎樣的婚戀觀?
翠翠的出生和成長是人性美的產物,作者對其父母的描寫與其爺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多少帶有幾分無奈和哀婉的情調,也給小說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反映了作者教育青年人要像爺爺那樣理智,不逃避,振奮精神、承擔責任。這也是作者所要極力表達的愛和美。翠翠父母的戀愛觀念和戀愛行為使翠翠失去父愛和母愛,也使爺爺失去女兒和女婿,給翠翠和爺爺?shù)纳蠲缮狭艘粚悠鄾觥o奈的色調。當我們看到黃狗與翠翠與爺爺在一起時,這種感受更明顯。
②請學生找出課文描寫翠翠的語句并用幾個詞概括翠翠的形象特點或精神品質。
第6自然段:“翠翠在風日里成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著她,教育著她?!?br> 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
第7自然段:翠翠不讓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過溪,一切皆溜刷在行,從不誤事?!?br> 清純美麗、天真活潑、乖巧伶俐、善良、敏感
3、學生看課后練習四:欣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離不開人物的語言。請學生閱讀課文第8自然段“風日清和的天氣……吹著迎親送女的曲子?!?br> 賞析:通過祖父、翠翠、黃狗的動作描寫,以一幅祖孫相依為命的親情圖景透露著凄婉、孤寂卻又帶有濃厚的人情、人性味道。
請學生閱讀課文第10自然段:“有時過渡的是……牛羊花轎上岸后,翠翠必跟著走,站到小山頭,目送這些東西走去很遠了,方回轉船上,把船牽靠近家的岸邊。且獨自低低的學小羊叫著,學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縛在頭上,獨自裝扮新娘子?!?br> 賞析:通過翠翠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把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內心的渴望、孤寂表現(xiàn)出來,構成一幅清純少女圖。
情竇初開(qíngdòuchūkāi竇:孔穴;情竇:情意的發(fā)生或男女愛情萌動。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③翠翠的生活是怎樣的?請學生閱讀相關文字后,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父母早逝,和外公相依為命——她的處境雖然悲涼、無奈,但她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美;質樸的民情民風凈化了的心靈美。
④作者塑造翠翠這個美好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
——引導人們去表現(xiàn)美去創(chuàng)造美,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可愛。
4、閱讀描寫外公的文字,歸納外公的人物形象或精神品質。
①從擺渡老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去體會他的質樸、善良、不沾染一絲的銅臭。
第2自然段:“渡頭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第3自然段……;第8自然段……;第9自然段……
②學生歸納外公性格:勤勞、忠于職守、善良、關愛外孫女、堅強面對苦難人生、熱愛生活、樂觀的長者形象。
5、翠翠和外公之間又有著怎樣的祖孫情呢?
①翠翠在外公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于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br> ②請概括翠翠和外公相依為命的生活。
幫外公擺渡、和外公一起曬太陽、聽外公講故事、和外公“我吹你唱”、幫外公備辦物品。
濃濃的祖孫情,彌漫在茶峒的山山水水間,也彌漫在我們的心頭。
6.找出能體現(xiàn)邊城民風的人和事,體會淳厚的民風、淳美的人情。
①學生在文中找相關內容:
渡頭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但不成,凡事求個心安理得……茶葉則在六月里放進大缸里去,用開水泡好,給過路人解渴。
②歸納:熱情、友善、淳樸,這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們保持著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與純樸勤儉的古老民風。
7、我們現(xiàn)在讀這篇小說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審視現(xiàn)實,我們也不由得感到,在今天這個物質化的時代,商品經(jīng)濟的大潮越來越把人商品化、庸俗化,冷漠、自私、惟利漸漸充滿了我們生活的空間,人們互相猜疑、提防、抱怨,“四合院”文明逐漸離我們遠去。讀了沈從文的《邊城》,激起了我們心底對“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美好人性和寧靜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的呼喚;讓我們思考:怎樣才能構建和諧的,一如邊城的美好社會。
8、結合沈從文小說題材、創(chuàng)作意圖。
《邊城》用人性描繪了一個瑰麗而溫馨的“邊城”世界,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個人身上所煥生的人性美、人情美營造了這個世界,這里看不到邪惡、奸詐和貪欲;這里的人們都互相親善著、扶持著;這里也有孤寂,但即使是孤寂,也是充滿詩意的。
《邊城》的人物、故事和環(huán)境都是美化了的。小說通過生動迷人的愛情故事描繪了作者長期不懈探求的美和善的人性,和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同時,這也是作者對黑暗社會和丑惡勢力的一種批判,反映了城鄉(xiāng)兩個世界的不同,教育青年人振奮精神,重新燃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20xx-11-5
陳情表導學案及答案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使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陳情表導學案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陳情表導學案及答案
【學習目標】
1.理解“夙、兇、薄、息、尋、除、聽、卒”等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注意文言詞義積累。
2.結合作者的身世及時代背景,理解課文的主題和表現(xiàn)出來的深厚感情。
3.體會作者復雜深摯的感情及巧妙的語言表達方式。
【學習障礙】
1.課文相關資料及重點字詞積累。
2.通過誦讀把握課文,領會作者的真摯感情。
【學習策略】
一、障礙突破之策略一:積累法
1.課文相關資料
(1)背景
晉武帝征詔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愿應詔,就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的表文。李密是一個亡國賤俘,四次征詔,四次拒絕,這就很容易使武帝產生疑慮,以為李密是懷念舊朝、不滿新朝,才會采取這樣堅決的態(tài)度。在封建社會里,違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更何況一個“至微至陋”的蜀漢降臣。而相傳晉武帝看了表后很受感動,特賞賜李密奴婢兩人,并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yǎng)。
(2)作者簡介
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為人正直,頗有才干,曾仕蜀漢侍郎。蜀之后,晉武帝曾幾次征詔,均辭命不從。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
(3)解題
陳——陳述;情——真實情況,實際事宜;表——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陳請謝賀。它的開頭,要求先寫明上奏人的姓名,同當時的書信一樣,開頭格式相同。它與一般上書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陳情、訴說心曲的意思。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2.重點字詞積累:分類比較記憶法
文言中,實詞數(shù)量最多,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和量詞。至于代詞,在古漢語中因為它的語法作用有些特殊,就把它歸入了虛詞。文言文中好多虛詞是從實詞轉化而來,所以往往既有虛詞義,又有實詞義。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積累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和虛詞,了解它的豐富含義以及發(fā)展變化的情況,同時了解一些有關知識,掌握規(guī)律,舉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①詞義的古今變化;②一詞多義;③通假現(xiàn)象。學習文言虛詞,也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辨明用法;②注意特殊;③明了古今變化。
鑒于實虛詞情況比較復雜,建議采用分類比較記憶法,也就是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點字詞,按照詞性、詞義或其他標準進行分類、集中、比較,以便于識記該詞的意義及變化(一般需結合例句)。具體到本文,可進行如下分類比較以便記憶:
(1)重點詞的讀音
夙遭閔(mǐn)兇門衰祚(zuò)薄煢煢(qiónɡqiónɡ)孑(jié)立外無期(jī)功強近之親除臣洗(xiǎn)馬猥(wěi)以微賤非臣隕(yǔn)首所能上報過蒙拔擢(zhuó)寵命優(yōu)渥(wò)
(2)通假字
①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薄閔:通“憫”,憂患的事
②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褥子
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
(2)古今異義
①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今,不可以。
②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
③洗馬:古,太子的侍從官,如“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今,給馬洗身。
④上報:古,報答皇恩,如“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今,向上級報告。
⑤狼狽:古,進退兩難的情狀,如“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今:受窘,困苦。
⑥告訴:古,申訴苦衷,如“則告訴不許”;今,說給人聽,使人知道。
⑦區(qū)區(qū):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今,數(shù)量少,不重要。
⑧辛苦: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今,身心勞苦。
⑨僥幸:古,幸運,如“庶劉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獲得成功。
(4)多義詞
(5)活用詞
①夙遭閔兇(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②察臣孝廉(名詞活用作動詞)
③舉臣秀才(名詞活用作動詞)
④猥以微賤(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⑤謹拜表以聞(動詞作使動用法)
⑥則劉病日篤(名詞作狀語)
⑦臣之進退(動詞活用作名詞)
⑧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⑨凡在故老(形容詞作名詞)
⑩沐浴清化(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名詞作狀語)
12但以劉日薄西山(名詞作狀語)
(6)虛詞
二、障礙突破之策略二:誦讀感悟法
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夠背誦。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獲得比較牢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本文多四字句,讀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但同時又雜以三、五、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錯綜變化,使文章脈絡清晰,音韻和諧,誦讀時要注意讀出抑揚頓挫、節(jié)奏疾緩,還要邊讀邊想象,讓自己的神思在自己參與創(chuàng)造的藝術天地里翱翔,這樣,一遍一遍的誦讀,就成了一遍一遍的欣賞,一次次的藝術享受。本文要求背誦全文,可見誦讀在本文中的地位。下面是節(jié)錄的關于本文的誦讀指導,以供參考。
1.第一段指導要點
(1)前一層從縱的方面寫本人從出生到“成立”的歷史,兼用總提分承的方式?!百碓忾h兇”一句是總提,以下依次寫父、母、祖母,最后說到本人。寫父死母嫁,是為了說明祖母“躬親撫養(yǎng)”的原因,寫本人“多疾病”是為了說明“撫養(yǎng)”之不易,都是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這句話張本。
“零丁孤苦”是關鍵語,下面有多處與之相照應。
(2)后一層從橫的方面敘述家庭人丁衰微的狀況。文中反復強調的是一個“無(鮮)”字;至于“兒息”,則雖“有”而“晚”,又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極寫其孤單凄苦的心情,使人讀而生悲。在這種狀況下,身邊有一個疾病纏身的老祖母,怎能離家遠行呢?不言而喻,如此層層敘述的目的,就在“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這八個字上。這一層正是為下文“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一句張本。
“未曾廢離”也是關鍵語,下文“供養(yǎng)無主”“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愿乞終養(yǎng)”等都是跟它相照應的。
2.第二段指導要點
(1)前一層敘朝廷征召之殷,是按時間順序記敘的,故有“前”“后”“尋”等字眼。征召的級別也越來越高:先郡,次州,最后是朝廷。這一層的敘述十分得體:①開頭稱頌朝廷的清明教化。②“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不是官職,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用“辭不就職”。③表達了感恩心情。
本層是為下層作鋪墊的,又為第三段中“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一句張本。
(2)后一層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先寫朝廷、地方的催逼,后寫自己的苦衷。情詞悲惻,動人心扉。
“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又為下文“但以劉日薄西山……朝不慮夕”一句張本。
3.第三段指導要點
(1)本段須作一氣讀,但文勢有三轉:首先轉入“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說自己應當?shù)玫酵?;其次轉到自陳宦歷、稱頌君恩上來,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以求得皇帝的諒解;最后轉入正意,暗寫“孝”字,說明這是辭職的惟一理由。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伏惟”“且”“但”。
(2)自陳宦歷一節(jié)寫得委婉動人,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作結,表達了至為懇切的感情。說劉病一節(jié),語語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3)“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張本?!安荒軓U遠”承首段,又為下段“愿乞終養(yǎng)”一句張本。
4.第四段指導要點
(1)本段亦須作一氣讀:先以“愿乞終養(yǎng)”點明這篇表文的主旨,后以“聽臣微志”請求皇帝恩準,語意直貫而下。
(2)貫穿全段的是“盡節(jié)”“報養(yǎng)”二語。開頭說“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結尾說劉“保卒余年”之后,當“隕首”“結草”以報,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說得入情入理。
(3)末句“臣不勝……以聞”是當時表文結束時使用的套語。
5.文章思路
全文始終圍繞“愿乞終養(yǎng),辭不赴命”八個字展開。共分四段。
第一段:敘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家庭的困境。
第二段:敘述朝廷多次征詔的經(jīng)過及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
第三段:進一步闡明祖孫相依為命的關系,委婉表達自己并非欲全名節(jié)才辭不赴命。
第四段:懇請武帝批準終養(yǎng)祖母的要求。
6.文章主旨
李密借《陳情表》主要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言辭極其懇切,情深感人,言之成理,才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7.感悟本文寫作特點
(1)以情動人
常言道,君命不可違,更何況李密是蜀漢降臣,拒絕帝王的征詔,本身是非常危險的,因而為了避免殺身之禍,就必須用言辭打動君王。文中反復出現(xiàn)祖孫相依為命的內容,祖母對他的照顧,祖母病篤,祖母時日無多,讓人看到作者對祖母深切而真摯的情感。盡管作者沒有著意抒發(fā)感情,但在簡潔的筆墨之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2)布局巧妙
本意是辭官,奉養(yǎng)祖母,但文章直到第三段才道出真意,試想如果一開始便點明主題,勢必引起武帝不滿。作者思及此,從回顧自己悲慘的童年開始,婉轉敘述,極盡鋪陳,為后文主題思想的提出作了情感鋪墊,也成了辭不赴命的強而有力的依據(jù)。
附:參考譯文
臣李密上言:我因為命運坎坷,幼年便遭不幸。剛生下來六個月,慈父就去世了,到了四歲,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jié)的心愿。祖母劉氏憐恤我孤單病弱,親自撫養(yǎng)我。我小時候經(jīng)常生病,九歲還不能行走,孤苦零丁,直到成人。既沒有叔伯,又沒有兄弟。門庭衰敗,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外面沒有勉強的近親,家里沒有照應門戶的童仆。孤孤單單地獨自生活,只有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劉氏早被疾病纏身,時常臥床不起,我侍奉湯藥,不曾間斷和離開過。
到了晉朝建立,我又承受著清明政治的教化。從前太守逵察舉我為孝廉,后來刺史榮又舉薦我為秀才。我因供養(yǎng)祖母之事無人來做,都表示辭謝,沒有應命前往。陛下特地下達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國家的恩典,授職為太子洗馬。憑我這樣微賤的人,擔當侍奉太子的官職,我即使肝腦涂地,也無法報答皇上的恩遇。當時我把自己的想法上表奏聞,表示辭謝,不能就職。現(xiàn)在詔書又下,言辭急切而嚴峻,指責我有意回避和怠慢??たh官府,層層逼迫,催我上路;州司官登門催促,像流星的火光一樣急速。我想奉命急速就道,但劉氏的病一天一天加重;想暫時遷就自己的私情,向長官申訴,又得不到允許:我的處境實在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想圣朝以孝道治理天下,凡屬老年人,尚且都受到憐憫和撫養(yǎng),何況我孤單貧苦,更是不同尋常。況且我年輕時在偽朝任職,一直做到郎官,本來就希圖宦途顯達,并不夸耀名節(jié)?,F(xiàn)在我是卑賤的俘虜,極其渺小和淺陋,卻受到過分的提拔,恩寵優(yōu)厚,我怎敢徘徊觀望,而有非分的要求呢。只因為劉氏已經(jīng)到了風燭殘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已經(jīng)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我沒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沒有我,不能度剩下的歲月。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此,我的一點心意是不愿放棄對祖母的侍奉而遠遠地離開她的。
我今年四十四歲了,祖母劉氏九十六歲,這樣看來,我盡忠于陛下的日子還長,而報答劉氏的日子卻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心情,乞求陛下允許我為祖母養(yǎng)老送終。我的苦衷,不單是蜀中人氏以及二州長官看到并且了解,天地神明實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憐憫我的誠心,準許我實現(xiàn)這個微小的心愿,或許劉氏可以僥幸地平安壽終。我活著應當為陛下獻出生命,死后也當像結草老人那樣在暗中報答陛下之恩。我懷著如同犬馬在主人面前那種恐懼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報陛下。
【同步達綱練習】
一、課內方法實踐
1.下列加粗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險釁(xìn)夙愿(sù)閔兇(mǐn)
B.祚薄(zuò)期功(jī)強近(qiǎnɡ)
C.煢煢孑立(qiónɡ)(jié)床蓐(rù)洗馬(xī)
D.逋慢(bū)拔濯(zhuó)優(yōu)渥(wò)
2.對下面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少:小時候
B.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鮮:少,不多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
D.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浩冉?br>
3.對下面句子中加粗詞的用法,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4.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詞義一致的一項是()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C.臣之辛苦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5.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夙遭閔兇
B.常在床蓐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6.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給皇帝的書信,如《陳情表》、《出師表》。
B.“孝廉”“秀才”都是科舉制選拔人才的科目名,縣級考試入選者為“秀才”。
C.古代喪禮中親屬們根據(jù)與死者親疏關系要穿一定的喪服,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等名目,通稱“五服”。
D.古代官職升降有一定的說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舊職,任新職之意。
7.下列句中加粗虛詞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凡在故老故老:老朋友
B.猶蒙矜育矜育:撫育
C.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區(qū)區(qū):微薄
D.有所希冀希冀:非分企圖
9.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用法與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項是()
A.歷職郎署
B.臣具表以聞
C.函梁君臣之首
D.且臣少仕偽朝
10.翻譯下列句子。
(1)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3)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4)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5)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二、課外方法實踐
11.將下面一段文字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初,曹操微時,(李)瓚異其才,將沒,謂其子宣等曰:“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張孟卓與吾善,袁本初汝外親,雖爾勿依,必歸曹氏?!敝T子從之,并免于亂世。
(《后漢書李膺傳》)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C2.B3.A4.D5.D6.B7.B8.D9.B
10.(1)我因為命運不濟,很早就遭到不幸。
(2)到了晉朝建立,受到了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3)因此我不能離開祖母而遠行。
(4)希望陛下能憐惜我愚拙的誠信,準許我微小的愿望,或許能使劉氏(我的祖母)僥幸的壽終。
(5)我活著將要不惜生命為國效力,死后也要結草報恩。
11.當初,曹操地位低微時,李瓚就認為他才能不同尋常,李瓚臨死時,對他的兒子李宣等人說:“社會就要大亂了,天下英雄沒有能超過曹操的,張孟卓和我關系不錯,袁本初是你們的外親,盡管這樣,你們也不要依附他們,你們一定要歸附曹操?!彼膬鹤觽兟爮牧怂脑?,都在那個亂世中免于遭難。
鋁金屬材料導學案及答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钴S,幫助高中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關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鋁金屬材料導學案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第4章第2節(jié)鋁金屬材料(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熟練掌握鋁的性質,能夠根據(jù)物質性質對比分析實際問題。
2.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會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實驗探究鋁的化學性質。
3.激情投入,體會鋁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115-119頁,了解鋁的有哪些物理性質,鋁合金具有哪些特點?
鋁合金的用途有哪些?結合【觀察。思考】的學習在實驗中注意規(guī)范操作,及時記錄實驗現(xiàn)象。所有同學規(guī)范完成導學案預習自學部分,并記熟基礎知識。
2.結合課本獨立思考,限時30分鐘B、C層同學規(guī)范完成導學案合作探究兩個課題除針對訓練外所有內容,A層同學規(guī)范完成導學案所有內容,用紅色筆做好疑難標記,準備課堂討論。
預習案
一、鋁與鋁合金
1.回顧金屬單質有哪些化學通性,分別總結學過的鈉、鎂、鐵三種金屬的化學性質,并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jù)上述金屬通性,預測鋁的化學性質有哪些?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預習自測】
1.下列關于鋁的幾種性質說法正確的是()
A.鋁的化學性質活潑,但常溫下不能被氧氣氧化
B.鋁能跟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表現(xiàn)氧化性
C.鋁熱劑是鋁粉與氯酸鉀的混合物
D.鋁在常溫下能被濃硫酸氧化而鈍化
【我的疑問】
探究案
課題一鋁的還原性
(育人立意: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化學與生活】
鋁是目前國民經(jīng)濟生產中除鋼以外被使用最多的金屬,并有逐步代替鋼材的趨勢,因為鋁輕耗能少,這是節(jié)能減排的發(fā)展方向。
實驗實驗現(xiàn)象結論及解釋
鋁與氧氣反應
鋁與氧化鐵反應
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思考總結】
1.鋁熱反應實驗中鎂條、氯酸鉀分別起什么作用?
2.總結鋁的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