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7七年級語文上冊《安塞腰鼓》復習學案2魯教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安塞腰鼓》復習學案2魯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七年級語文上冊《安塞腰鼓》復習學案2魯教版
安塞腰鼓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整體感悟,發(fā)表見解。品味排比句式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習本文由寫實到寫意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發(fā)表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xiàn)形象領(lǐng)略意境注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比較直觀地感受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和火烈的氣勢。同時,要通過朗讀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和想象力,幫助學生進入角色,從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熟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2.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1、提問: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示:從背景、從性格、從人物、從神情、從腰鼓等方面去考慮。
好處: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2、提問:閱讀第7段,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A、先用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B、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
C、再用排比、連續(xù)比喻: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斗虎。
好處: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3⑻找出文中的反義詞及其作用。
明確:空氣(冰冷一燥熱),陽光(恬靜一飛濺),世界(困倦一亢奮)
好處: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4、提問:如果說上面是實寫,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虛寫,用虛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好處:用虛寫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nèi)涵
四、品讀課文,展示交流。9分鐘
1、提問:作者聯(lián)想到什么?
明確:聯(lián)想到落日古戰(zhàn)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2、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回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fā)出回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里,觀眾的心里發(fā)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陣痛的發(fā)生和排解。
好處: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3、提問:“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么?
明確:寫只有黃土高原這么深厚的土層,才生養(yǎng)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才能有這么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4、提問:為什么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明確:這里用比喻說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diào),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
5、提問:倒數(shù)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diào)?為什么?
明確: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五、活讀課文,探究延伸。8分鐘
1、提問:為什么說“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明確: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里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
2、提問;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明確:雞聲是天亮的標志,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征。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fā)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升華,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3、提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nèi)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說明這樣的寫法,對表現(xiàn)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l)句內(nèi)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2)句與句之間的排比:
(3)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六、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1分鐘
討論并歸納:本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七、課堂檢測(見附錄)5分鐘
八、布置作業(yè)(見附錄)1分鐘小結(jié):學科知識構(gòu)建與板書設計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3分)
(1)一群茂騰騰的后生。(2)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
(3)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
(二).體會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1)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2)好一個安塞腰鼓!
(3)耳畔是—聲渺遠的雞啼。
(三).下列句子不是排比的一項是()。(2分)
A.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B.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C.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
D.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二、課堂檢測題:
1.本文以什么作為線索?(2分)
2.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么?(2分)
三、布置作業(yè)
必做:同步訓練;選做: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相關(guān)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社戲》復習學案2魯教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是時候?qū)ψ约航贪刚n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社戲》復習學案2魯教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七年級語文上冊《社戲》復習學案2魯教版
社戲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積累“憚、踱、棹、歸省、行輩、攛掇、踴躍”等詞語。1.培養(yǎng)理清復雜結(jié)構(gòu)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寫對表達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學習作者根據(jù)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詳略的方法。
體會作者對美好童年生活的回憶和眷念之情。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融情入景的,鑒賞文章細致逼真的圖畫美。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guān)系。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錄音機及示范朗讀帶。、1.學生默讀,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
多媒體顯示:(1)注音。
篙(āo)?潺(chán)?蘊藻(yùnzǎo)?憚(dàn)
踱(duó)歸省(xǐn)?行輩(hán)?鳧水(fú)棹(zhào)?攛掇(cuānduo)?踴躍(yǒn)
(2)釋義。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踴躍:跳躍。形容情緒熱烈,爭先恐后。
彌散:彌漫消散。
自失:(聽得出神)忘了自己。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通常寫作“縹緲”或“飄渺”。
憚:怕,畏懼。
2.學生聽讀課文錄音。要求:聽清語氣,體會感情。
3.學生自由誦讀,把握主要情節(jié),多角度概括課文內(nèi)容。
教師在學生圈讀課文中,指導從“時間”角度,從“事情”角度,從懷念童年的“原因”角度概括全文內(nèi)容,并指名學生口述。
4.學生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平橋村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作者為什么說“在我是樂土”?
(2)作者寫夏夜行船是怎樣烘托急迫心情的?
(3)作者急切看到的戲好看嗎?為什么?
(4)寫月下歸航時,主要寫了什么趣事?這時“我”的心情和去看戲時有什么不同?
、賞析精段:積累美句,品味美詞1.學生集體朗讀“夏夜行船”和“歸航偷豆”有關(guān)段落,把表現(xiàn)“我”所見、所聞、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別摘出來并記誦。
2.請學生用“我認為________(美詞)用得好,好在它寫出了(或表現(xiàn)了)________”的形式,對以上摘錄的美句中的美詞進行品味、討論,準備精彩發(fā)言。
教師作示范品味:我覺得“朦朧”和“皎潔”用得好,好在它們寫出了月光的色彩美。指導學生從色彩、氣味、聲音、心情、動態(tài)方面品味美詞。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月夜行船、午夜歸航精彩片斷,品味文章細致逼真的圖畫美和作者深摯的思想感情。一、給加粗的字注音。
歸?。ǎ┬休叄ǎx掇()()鳧水()
家眷()皎潔()糾葛()()棹()
、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黑的起伏的連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還以為船慢。
七年級語文上冊《口技復習》復習學案魯教版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就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有多少經(jīng)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口技復習》復習學案魯教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七年級語文上冊《口技復習》復習學案魯教版
口技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積累文言詞語;準確翻譯課文
理清順序,概括三部分內(nèi)容,把握主題
2、技能目標:分析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方法。分析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方法。二、根據(jù)學習建議,學生自主學習。15分鐘
準確翻譯課文,積累掌握文言詞句的含義
2、理清順序,概括三部分內(nèi)容,把握主題
3、分析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方法、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滿坐寂然,無敢嘩者。2、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3、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4、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5、凡所應有,無所不6、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7、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8、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題。1、《口技》一文中“眾妙畢備”一語中的“畢”字和下列詞語中的“畢”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畢業(yè)典禮B.畢生精力C.丑態(tài)畢露2、“不能名其一處”中的“名”和下列詞語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無實3、第一段寫什么內(nèi)容?文章最關(guān)鍵字眼是什么?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幾個場景?5、課文中描寫了聽眾的哪幾處表現(xiàn)?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6、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一再強調(diào)道具的簡單,有什么作用?古今異義微聞有鼠作作索索聞古義_____今義_____、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遙聞深巷中犬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回答下列問題:文章第三節(jié)中“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這幾句話的作用是什么?由“遙聞”至“以為妙絕”,寫出聲音由遠而近、由外而內(nèi)、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過程,作者抓住哪些詞語的變化分層展現(xiàn)這一情景的?文章第四節(jié)運用了_____和______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寫出兩個與不能名其一處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與“幾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關(guān)鍵字眼是___________,作者是通過______________描寫和______________描寫來體現(xiàn)的。“滿坐寂然,無敢嘩者”體現(xiàn)了觀眾怎樣的心情?第2段描寫口技人表演的聲響,其順序是什么?選文中最能體現(xiàn)口技人摹擬效果的一句是眾賓客聽了表演后都“以為妙絕”,請問“妙”在何處?“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表現(xiàn)了聽眾聽表演的哪些內(nèi)心感受?用原文填空: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語活用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少頃() 齁聲()犬吠() 屏(zhàng)______(yì)______語 (yè)______屋許許聲《口技》一文選自______代人______編選的________,這是一部________小說集?!犊诩肌芬晃倪\用________和________相結(jié)合的方法,形象地表達了口技藝人精彩的表演。解釋加點的詞。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眾妙畢備4)會賓客大宴5)眾賓團坐6)夫叱大兒聲7)賓客意少舒8)雖人有百手9)婦撫兒乳10)奮袖出臂11)但聞屏障12)其夫囈語用原文填空:文中極寫聲響的多雜,盛贊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語句:
文中寫口技表演的以假亂真、驚慌欲逃的語句:
總寫失火的聲音之逼真的句子:
側(cè)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藝高的句子是什么(寫出兩句即可)
七年級語文上冊《推敲》復習學案魯教版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七年級語文上冊《推敲》復習學案魯教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魯教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故事的經(jīng)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做學問的認真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的經(jīng)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推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推敲”一詞還有一段來歷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好好讀讀、演演這個故事。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細讀第2-7自然段
1、快速閱讀課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討論以下填空題。
(1)賈島去( ),不巧(?。?,結(jié)果留下()。
(2)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這個字猶豫不決,不知不覺(?。?br>
(3)結(jié)果他沖撞了(),和()商量了起來。
(4)韓愈認為還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
()
2、回答題(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圖,說說圖意。文中哪句話描寫了圖上的內(nèi)容。(用“——”畫出來)指名讀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全詩,讀一讀。
(4)小結(jié):深夜訪友不曾遇,以詩贈友情誼深。這是故事的發(fā)生。
3、回答題(2)
(1)指名回答。猶豫什么?
(2)出示插圖,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賈島。
(3)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指名讀句子。
(4)演一演。
指導:賈島會說些什么話?做些什么動作?
指名當導演,當賈島,當群眾。
演后評議。
(5)小結(jié)板書: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4、回答題(3)
(1)指名回答。
(2)介紹韓愈:唐朝著名的大詩人。
(3)出示課文,小組分角色朗讀。
(4)小結(jié):韓愈“迎面而來”,路上行人紛紛避讓,而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完全沉浸在創(chuàng)作之中,對韓愈的到來渾然不知,不知不覺間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導:韓愈說什么?怎么說?
賈島說什么?怎么說?
演后評議。
(6)同學們,韓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們來討論一下,到底用哪個字好?
5、回答題(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禮貌;襯托出寧靜;響亮)
(2)出示課文,齊讀。
(3)小結(jié):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jié)局。
三、學習第八小節(jié)
1、說說對賈島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總結(jié)推敲的含義。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風又綠江南岸
2、練一練
(1)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懊睋Q成“找”行嗎?為什么?
(2)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依仗隊中?!瓣J”換成“走”行嗎?為什么?
五、課外探究
1、將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師提供劇本。
2、探究一下《題李凝幽居》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