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2鄂教版《影子》。
教材簡析:
《影子》這篇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讀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
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宗旨在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讓學生自己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質疑討論交流,提高讀書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5個偏旁彡、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
教學流程:
一、謎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謎語:
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就像一條小黑狗,陽光下面跟你走。
謎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有關影子的知識嗎?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影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上面的問題,學生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把不會的字圈上。
(2)識記生字,運用學過的方法,并小組交流。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 wWW.yJS21.cOm]
2、認識筆畫和偏旁。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卡,開火車讀。
(2)朗讀課文。
三、質疑討論,把握重點。(鼓勵學生質疑)
(1)影子為什么會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呢?
(2)為什么說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討論,教師可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四、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
(3)同桌互讀。
(4)指名讀。
(5)全班分三組進行朗讀比賽,評出優(yōu)勝小組。
(6)熟讀成誦。
五、布置作業(yè):
課下仔細觀察,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精選閱讀
鄂教版一上《畫》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鄂教版一上《畫》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目標:
1.會認“遠、看、近、聽、春、還”6個生字。
2.借助拼音朗讀謎語詩,熟讀成誦。
3.通過看圖讀詩,感受畫中“山、水、花、鳥”的特點,從而猜出謎底。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又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準備:
古典音樂、掛圖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1.出示圖畫,并配上古典音樂。師:同學們,請你們看看,圖上畫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師生交流。
3.畫上的這位詩人就是唐代地著名詩人李白,他看到了月亮,寫下了《靜夜思》。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釋題,了解學情。
1.小朋友們,聽過這首古詩嗎?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了解呢?
2.師生交流。
三、根據(jù)學情,因材施教。
1.認讀生字。
(1)已經(jīng)會讀會背地學生找學習伙伴開展競賽,看誰讀得準、背得好。
(2)不會的同學找值得信賴的學習伙伴(包括老師)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學習。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大聲讀出來。
2.朗讀古詩。
(1)指名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低層次的學生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讓高層次的學生與伙伴開展競賽,學生自己評議。)
(2)看圖再讀古詩,說說古詩的意思。
(3)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全班交流解決。
3.品讀感悟。
(1)師:你們想念過親人嗎?能說說當時的感受嗎?
(2)師生交流。
(3)師:大詩人李白正是懷著和你們一樣的心情寫了這首古詩。
(4)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自讀古詩。
(5)指名朗讀。(6)配樂朗讀。(7)全班交流。
板書:
古詩誦讀——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鄂教版《空城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利用工具書把課文讀通、讀懂。能復述課文。
3學習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查找《三國演義》相關音像資料;準備推薦給學生的名著名篇。
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有關諸葛亮的故事,制作卡片,準備交流。
教學設計參考
一、激趣導入
1通過搜集資料,你了解《三國演義》了嗎?諸葛亮呢?簡要地說說。
2學生交流課前了解到的《三國演義》相關資料和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簡單介紹諸葛亮生活的年代背景,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空城計的故事背景。(見《三國演義》第95回)
3了解了諸葛亮,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故事《空城計》。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不理解的詞作上記號。
2檢查識字、釋詞和讀書情況。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共同解決。
4用簡潔的話說說故事大意。(重點引導:起因、經(jīng)過、結果。也可概括為兵臨西城,臨危施計,司馬中計,孔明釋計四個階段。)
三、細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一)看圖,了解抓特點描寫人物的方法。
1故事的主人公是諸葛亮。(出示諸葛亮撫琴圖)看看這幅圖,你一定猜得到他是諸葛亮。
2他在衣著、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有很明顯的特征,你從文中的哪些詞句判斷出他就是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等。)
目的:引導學生學會抓特點來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出示描寫諸葛亮動作、神態(tài)的相關語句。
目的:引導學生掌握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
1笑這個神態(tài),文中描寫了幾次,你能根據(jù)他不同的笑推想一下他的內(nèi)心嗎?
A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理解笑容可掬的意思并展開聯(lián)想。提示:大兵壓境,故作鎮(zhèn)定、輕松)
B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結合情況談感受,并聯(lián)想。提示:計謀成功后如釋重負的慶幸。)
C從笑這個神態(tài),我們看到了諸葛亮處亂不驚、臨危不懼等。
2除了神態(tài),文中還寫到了他的語言、動作,找到相關語句,看看你能從他的言行中體會到什么?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進行點撥:如兵臨城下,鎮(zhèn)定安排時的足智多謀;于城上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時的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向眾官解釋自己的計謀時,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盡在眼前。)
引導學生去讀文中的重點詞句,與文本對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自己學習諸葛亮的語言、動作,掌握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理解次要人物性格,引導學生學習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來刻畫人物。
1了解眾官的反應和見識,體會襯托的作用。
兵臨城下,諸葛亮鎮(zhèn)定自若,巧施妙計,其他人的表現(xiàn)呢?找到相關語句讀讀,看看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目的:通過眾官盡皆失色襯托諸葛亮臨危不驚;通過眾官無不駭然襯托諸葛亮撫掌而笑;通過眾官必棄城而走與諸葛亮妙計退敵的對比,突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2了解司馬懿的性格,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A我們了解到根據(jù)《三國演義》中的描寫,他不與蜀軍正面交鋒,卻去斷蜀軍的糧道,奪取街亭、柳城,后又率十五萬大軍來奪西城,可見司馬懿是一個深謀遠慮的大將,并非平庸之人??墒敲總€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結合文中對他的描寫,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點撥:疑心病重(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驕傲自負,剛愎自用(不聽司馬昭的勸告,還罵兒子汝輩豈知)。
B這樣寫有何作用?(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謀,計高一籌。)
小結:刻畫人物的方法: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來刻畫人物。
四、總結拓展,激發(fā)閱讀興趣
1空城計為什么能施展成功?
(相機點撥:神機妙算;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等。)
2若有時間訓練小練筆,運用掌握到的寫作方法。
3僅靠一篇課文,要了解一個歷史名人是不全面的,可推薦學生搜集有關智慧的名言,去讀更多有關諸葛亮的故事,如三顧茅廬、七擒孟獲、草船借箭等。
4欣賞《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同時幻燈出示三國中人物圖片,如:關羽、張飛、劉備、曹操等。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鄂教版《吃水不忘挖井人》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鄂教版《吃水不忘挖井人》”,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理解每句話、每段話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樣關心人民疾苦,為人民解決困難,造福人民的。教育學生,要熱愛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不要忘記那些教育、幫助、關懷過自己,對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學習第三自然段,認識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的高貴品質。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和積極舉手發(fā)言的習慣。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巧設導語,揭示課題。
1.同學們,當你得到親人的關懷,朋友的幫助時,你該怎樣?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也應該怎樣?
簡介毛主席。
2.今天我們就學習32課《吃水不忘挖井人》,學習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一定會受到啟發(fā)的。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檢查朗讀情況。出示詞語(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壩等)
3.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自由讀課文,畫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讀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三、解題引入,整體把握。
1.自己讀課題,講講題目的意思。
2.細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寫誰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個挖井人是誰?
(2)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為什么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挖井,鄉(xiāng)親們又是怎樣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帶著這個問題,深入學習課文。
四、讀聽結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有幾句話?
(1)讀講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學聽辨他說得對不對。把表示地點的詞(瑞金沙洲壩)畫下來。
(2)讀講第二句,其他同學聽辨。畫出表示地點的詞(江西)。
(3)練習說話:說說瑞金、沙洲壩、江西三個地點有什么關系。
2.老師講背景,學生細聽。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發(fā)動和依靠群眾,建立紅色根據(jù)地,領導人民鬧翻身,求解放,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在這期間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講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候發(fā)生的事。
五、讀想結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動筆畫幾句話。
2.毛主席在那兒住的時候看到什么?哪句寫著呢?再細讀這兩句話思考這個問題。
(1)從很遠這個詞看出什么?(畫出這個詞)
(2)想象,沒有水吃,會有哪些困難?結合這兩句話來想象。
指導讀好很遠的。
(3)毛主席會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讀第三句講一講。
(1)帶領是怎么做?畫上這個詞。
(2)想象挖井時會受哪些累?從這里,你能看出毛主席是個怎樣的人?
4.為什么毛主席要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井?(處處為人民著想,為人民群眾解除疾苦)
小結:這一自然段有三句話,前兩句寫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壩沒有井,吃水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寫毛主席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挖了一口井。朗讀這句時,要讀好剛才畫出的詞,體會這兩句的順序。
5.看圖,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們終于能喝著清涼甘甜的水后,那興奮激動的場面:
(1)毛主席和鄉(xiāng)親們在干什么?
(2)想象他們之間會說什么?(練習說話)
過渡:毛主席這樣關心人民,那么沙洲壩的鄉(xiāng)親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課時
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圖,講講圖上畫的是什么?
2.書上是怎么寫的?讀第三自然段,用幾句來寫的?
(1)立是怎么回事?時刻怎么講?
(2)講講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著毛主席這句話的意思。
帶著你的思念,帶著你的敬佩讀讀石碑上的字。
(3)把這句話畫下來,想鄉(xiāng)親們?yōu)槭裁匆⑦@塊碑?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師講解:因為鄉(xiāng)親們聽見的不僅僅是解決人民多年未解決的吃水問題,而是毛主席為普天下的勞苦大眾謀幸福,解放全中國讓人民當家做主人,面對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記這位新中國的諦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著毛主席就有一語雙關的意思。也就更生動表達了人民翻身不忘共產(chǎn)黨,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共和國的創(chuàng)始人和他從事的偉大事業(yè),樹立為人民謀幸福的遠大志向。
收集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小故事,從多方面認識這位偉人,領略他的風采。
4.除了毛主席以外,還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輩也是這樣處處為人民服務,誰來講一例?
5.今天也有許多叔叔、阿姨為我們能過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怎樣做?
小結:永遠記住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也不要忘記對自己關心、幫助過的人。所以說課題的這句話,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為不要忘記對自己關懷、幫助過的人。
6.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1.讓我們帶著對毛主席無限崇敬的心情讀全文,并注意三個自然段的順序。
2.練習背誦。
(1)填空:
①()城外有個村子叫(),毛主席在()領導革命的時候在()。
②()后,鄉(xiāng)親們在()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
(2)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齊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讀,齊讀,做到有感情地讀,然后思考,沙洲壩的鄉(xiāng)親們?yōu)槭裁匆诰吜K石碑?碑上寫著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誦課文。
二、分析、記憶字形。
1.出示生字,讓學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金士
比較每組生字有什么不同講給大家聽。(讓學生從字的音、形、義的不同講給大家聽,字義的區(qū)別讓學生組詞即可)
2.還剩幾個字沒記?你用什么方法記憶它呢?
強調(diào)忘不要多加一點。
三、觀察位置,指導書寫。
1.要求觀察字形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講一講,其他同學動筆描一描。
2.教師示范書寫,指導一個讓學生寫一個,要求一氣寫成。
四、鞏固練習。
1.給生字組詞:(落筆)
井()士()金()
開()土()全()
2.聽寫詞語。
板書:
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鄉(xiāng)親們飲水思源
不忘
教學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成為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并非專指吃水這件事情,它有了更廣泛的意義,比喻不忘記當初創(chuàng)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根據(jù)本文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談談我們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時候,又應該不忘哪些人。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目的在于讓孩子由文本走入生活,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愛意,從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啟發(fā)學生感受到別人愛的同時,學會感恩,懂得回報,教學效果較好。本課生字忘出錯較多,最好讓學生自己想一些記住這個字的辦法。
鄂教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進一步明確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
2、能通過抓重點詞句、發(fā)揮想象,走進課文情境,深入體會文章內(nèi)容。
3、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進一步明確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
難點: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題并質疑
他,就是把畢生獻給祖國和人民的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出示周恩來的照片)周總理從小志氣高,今天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他少年時代的一個故事,看老師寫課題。
1、寫課題,強調(diào)崛的寫法。
2、解釋之、崛起的意思。
3、齊讀課題
12歲的周恩來,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出示課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他一生信守的諾言,這也是他終生奮斗的目標,請大家再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語
1、自由讀課文。(同學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周恩來為什么要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帶著這個問題大家趕快打開課本讀一讀吧,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
2、指名讀詞。(課文讀完了,這些詞語你一定會讀了。)
帝國主義列強
租界:(解釋)可能有些同學對租界還是有些陌生,沒關系,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會繼續(xù)了解租界。
衣衫襤褸:當你讀到這個詞的時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她身上的衣服怎么樣?反復讀詞
鏗鏘有力:你讀的很有節(jié)奏,再讀一遍,這就是鏗鏘,請你鏗鏘有力地在讀這個詞語,全班一起讀。
懲處:把這個詞放到句子中還會讀嗎?強調(diào)后鼻音。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
三、感受中華不振的含義
1、讀了這句話,你能說說是什么讓周恩來立下了這個偉大的志向了嗎?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中華不振。
2、課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中華不振呢?我還想請同學再來讀讀課文,其他同學這時候該怎么做呢?凡是在文中出現(xiàn)讓你感受到中華不振的地方都留下你思考的筆跡。
出示要求:
1、認真聽同學讀課文。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華不振?(用筆畫出來)
3、指名讀。適時指導。
①不解地問,應該是怎樣的問,朗讀指導。
②對的指導,同學們的回答是不是只有這些,從哪里看出來。
③很多人舉手爭著回答問題,這就叫踴躍發(fā)言,你們的發(fā)言真踴躍啊!
4、課文又讀了一遍,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指名)
①租界里的那一幕
②伯父的告誡
5、課文處處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不振,特別是租界里發(fā)生的那一幕讓我們感受最深刻,讓我們一起走進租界去看看。(出示幻燈)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①自由讀
②指名讀:引導學生抓住闖字談感受,感受中華不振。
③租界是什么樣子。
過渡:這就是租界,這就是燈紅酒綠的租借,這就是不允許中國人隨便進入的租界,相信同同學們學習了第八自然段后,會對租界有更深刻的認識。現(xiàn)在讓我們到租界里去看看那揪心的一幕吧!讀。(自由讀)
6學習第八段
過渡:同學們,透過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那一幕讀給大家聽。
畫面一:
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
1、你看到了什么?
2、抓住衣衫襤褸,得意洋洋指導朗讀。
3、這樣鮮明的對比一定刺痛了你的心,請你再讀讀這句話。
4、領讀:一個大個子洋人則
5、洋人作為肇事者,為什么可以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
板書:中華不振!
畫面二:
一問才知道那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肇事的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
1、同學們,你們看到了那個可惡的巡警了嗎?你把你看到的讀給大家聽。
2、親人的死,巡警的訓斥,你能體會到這位婦女此時的心情嗎?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這句話。
3、師范讀(我聽得出來,你對婦女的同情,我也要為婦女抱不平。)
4、指名讀(現(xiàn)在請你再來讀讀這句話)你也在為婦女控訴著這不公的事實。
引讀是啊!這個婦女的親人原指望中國誰知反而把她
5、中國巡警不但不履行自己的職責反而與洋人狼狽為奸,這又是為什么呢?
板書:中華不振!!
畫面三:
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的租界里,誰又敢怎么樣呢?但是,在外國租界里,誰有感怎么樣呢?
1、過渡:除了可憐的婦女和可恨的巡警你還看到什么?
2、是什么讓中國人緊握著拳頭?你再讀一讀這句話。
3、齊讀,緊握拳頭再讀。
4、同學們,在中國的領土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此時你緊握著拳頭最想干什么?
5、該不該懲處,想不想懲處?但是,敢不敢懲處?
6、引讀:在外國的租界里_________
是呀,正像周恩來伯父所說的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7、為什么圍觀的中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婦女被欺負而怒不敢言呢?
板書:中華不振!!!
引讀:因為中華不振,所以因為中華不振,所以因為中華不振,所以
四、課外延伸
讓我們回到百年前的中國,看看那時的租借吧!(插圖)
一百年前的中國東北,帝國主義列強橫行霸道,隨處可見洋人耀武揚威的嘴臉,他們住著最奢侈最豪華的洋房,盡情享受著特等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然而他們的大門上卻立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牌子。在同一片土地上,燈紅酒綠的外面卻是中國人痛苦的生活,他們靠草根為生,更多的人流離失所,徘徊在生命的死亡線上。
五、總結:
從租界回來后的周恩來,忘不了那個可憐的中國婦女,忘不了淪為走狗的中國巡警,更忘不了那一群中國人敢怒不敢言的樣子于是,一個念頭在他的心頭滋生了,讓我們鏗鏘有力地、堅定有力地說出來吧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鄂教版三上13課《守信》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守信》一文講述的是宋慶齡答應了教小珍折紙花籃,而第二天全家準備到伯伯家去,雖然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宋慶齡還是留在了家里等待小珍,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贊美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通過閱讀樸實的文字,使學生深切感受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學做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10個字。學習運用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守信”的含義,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體會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設計理念】
《守信》是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是“誠實守信”?!妒匦拧芬晃闹v述的是宋慶齡答應了教小珍折紙花籃,而第二天全家準備到伯伯家去,雖然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宋慶齡還是留在了家里等待小珍,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贊美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本設計緊扣第二學段目標要求,力求體現(xiàn)文本特點。
1、品詞析句,堅守語文教學本色。
針對文本特點,突出語言文字的教學。整體把握各板塊間的聯(lián)系,通過朗讀賞析、比較品味、入境體味、文本補白等方法引導學生品詞酌句,習得語言,釀出原汁原味的本色語文課堂。
2、緊扣主線,恪守誠信文化之根。
從破題入手,緊扣“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一句,緊緊圍繞“小慶齡是怎樣遵守承諾的”這條主線,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在“充分地準備、倔強地留下、耐心地等待”的層層遞進中,逐漸被小慶齡“守信”的執(zhí)著所感染,誠信的種子融入學生的心中。
【教學過程】
一、釋義入手,破“守信”之題。
1、從“信”字入手,結合查字典釋題。
⑴(ppt出示:信字在字典中的解釋A書信b信息c信用)
學生選擇“信”在“守信”一詞中的意思。
⑵學生結合“信”的意思,談談對守信的理解。
⑶小結:守信就是守信用、講誠信。
2、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曉“守信”之事。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出示多音字詞和難讀的詞,提醒學生在讀時特別注意。
2、反饋檢查初讀情況:指名讀詞,重點指導“倔強勁兒、哼歌兒、拗不過”的讀音。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4、反饋交流,初步概括課文內(nèi)容。
①指導概括方法:課文中提到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②學生交流概括課文內(nèi)容,教師指導。相機滲透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學生學習表達。
③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梳理主要內(nèi)容。
三、品詞酌句,悟“守信”之義。
(一)直入重點句,聯(lián)系課文釋題。
1、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文中直接解釋“守信”的句子。
2、學生反饋,師相機板書:“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二)學習第2自然段——角色體驗,感受美好的相約
1、小慶齡答應了誰的什么事?(板書:高興地答應)
2、角色體驗,再現(xiàn)相約情境。
師生合作體驗,在體驗表達中體會小慶齡和小珍高興地相約。
3、齊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3~11自然段——層層推進,三步體會堅定地守約。
1、默讀3~11段,思考:宋慶齡是怎樣遵守這個約定的呢?畫出相關的詞句。
2、學習第3自然段,體會“守信”第一層次——“充分地準備”。
⑴自讀第3自然段,思考:宋慶齡是怎樣遵守這個約定的呢?(學生反饋。)
根據(jù)學生反饋,抓住重點詞(一……就、收拾、準備、等著)體會讀,引導學生感受“準備的充分”。
⑵小結:小慶齡做了充分的準備,快樂地遵守著約定(板書:守),她答應了小珍的事,正在做到呢!咱們來讀讀這一段吧!學生齊讀第3自然段。
⑶這種準備就是在遵守約定,回扣“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饼R讀該句。(板書:充分地準備)
3、學習4~9自然段,體會“守信”的第二個層次——倔強地留下
⑴情境過渡,引讀4、5段:
⑵出示補充資料,情境補白文本。
①教師描述:此時媽媽還不知道她和小珍有約定呢!正準備帶小慶齡去伯伯家,老師找到了相關資料,大家來看看——(ppt出示:鴿子畫面和摘自《我不能失信》的片段文字)小慶齡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②引導體會小慶齡的選擇:今天可是難得的機會啊,小慶齡想去伯伯家嗎?可是她又和小珍約好了,后來她是去還是留下了呢?
學生反饋。(教師相機板書:留下)
③小結:看來她遵守了和小珍的約定,大家自由讀讀6-9段。體會一下吧!
⑶學習小慶齡和媽媽的對話,體會小慶齡的內(nèi)心活動。
①師生對讀母女對話。
②啟發(fā)思考:8歲的小慶齡何嘗不想去看最喜歡的鴿子啊,是啊,美麗的鴿子似乎出現(xiàn)在她腦海里了,但她還是“搖搖頭”(ppt:“搖搖頭”加點),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學生反饋交流。
③小結:答應朋友的事就要做到啊!小慶齡雖然惦記著鴿子,但她仍然遵守著約定!
⑷學習爸爸和小慶齡的對話,品讀重點詞“改天再教”,體會小慶齡的內(nèi)心活動。
①引發(fā)討論:“改天再教”,爸爸也這樣說,改天再教又不是不教,只是換個時間,有什么不可以呢,你們認為可以嗎?學生交流討論。
②小結:說到做到,信守承諾才能贏得朋友的信任!去伯伯家,能得到美麗的鴿子,但這樣會失去小珍對她的信任。遵守約定就是絲毫不動搖。
③教師引讀,體會宋慶齡的堅決。
⑸對比宋慶齡兩次拒絕,感受小慶齡守約的堅定。
①找出兩次拒絕有什么不同?(ppt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變紅:“搖搖頭”和“堅決地”;“不行,”和“不!”)
②從兩次的拒絕不同體會到什么?
生反饋交流。
梳理:如果說搖搖頭時,小慶齡還有點猶豫,那么第二次就是堅決地選擇留下了。
③小結:這里,兩次拒絕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小慶齡堅定遵守自己諾言,一個不字、一個感嘆號更讓我們感受到小慶齡的決不動搖。
④師生分角色朗讀6——9自然段。
4、自讀第10自然段,體會小慶齡留下時的倔強勁兒。
師述:就是這樣,小慶齡在堅守著自己的諾言(板書:較大的一個“守”字),沒有因為父母的再三勸說而改變。這是股什么勁兒?——倔強。(板書:倔強)
5、學習第11自然段,體會“守信”的第三個層次——耐心地等待。
⑴情境體驗,教師描述:小慶齡一個人留下來了,空蕩蕩的房子,只聽見嘀嗒嘀嗒的鐘聲(ppt播放:時鐘的嘀嗒聲),小慶齡等待著小珍,在等待的過程中小慶齡又是怎樣遵守約定的?生自由讀讀11段。(師巡視指導)
⑵根據(jù)反饋引導:這段文字中還有許多次等,畫出這些詞,體會一下。
⑶學生反饋。(ppt相機將下列詞語變紅:等了好長時間,再等等,左等右等,一直等)
⑷師生合作讀感受等待的過程,體會等待時的耐心。(ppt播放:時鐘敲響的聲音)
啟發(fā)體會:時間在等待中慢慢過去了!小慶齡又是怎么在等啊!
指名讀第5句。(ppt出示該句)
教師引讀,學生體會小慶齡苦苦守候,卻依然等待。男、女生讀。
⑸小結:小珍沒來,小慶齡等,還不來,繼續(xù)等,依然沒來,堅持等,從早上一直等到下午這樣漫長的等待,需要的是什么啊?——耐心(板書:耐心等待)這個等可不是簡單的等候,而是一諾千金、言而有信,(回扣句子: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在漫長的等待中,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承諾。(板書:更大的一個“守”字)
四、梳理小結,扣“守信”之旨。
小結:無論是充分地準備,倔強地留下,還是耐心的等待,(板書箭頭)小慶齡都做到了(生讀)“答應了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守信啊!小珍到底還是沒有來,小慶齡該如何遵守自己的諾言呢?(板書箭頭和“?”)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板書設計】
守信
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充分地準備
倔強地留下
耐心地準備
守平靜地對待
高興地答應
鄂教版三下《8、海底世界》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海底世界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竊竊私語”“景色奇異”造句。
3.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能分別找出兩段的中心句,并能學會圍繞中心句寫作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感情朗讀,邊讀文邊想象,圖片補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學習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探知的欲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
圖片、相關海洋的資料、詞卡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每當看到電視上放映著優(yōu)美風景的時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你能說說你最想去什么地方?你為什么想去那個地方?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老師也想說說我的想法。愿意給老師一個機會嗎?我最想去海邊,看看海邊的美麗風光,漫步在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真是舒服極了!不過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們地面上一樣,有花、有草、有動物,你們想知道嗎?
2.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師板書,生書空。
(2)齊讀課題。(注意“世”的發(fā)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生字表、字典、問老師同學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采用多種形式的讀。
(2)出示詞語,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并理解重點詞語。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設疑。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嗎?
2.自由讀課文。請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用課文的第六自然段回答)
3.那景色奇異在什么地方?物產(chǎn)又有怎樣的豐富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海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進入情境。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呀?那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異在哪兒,物產(chǎn)又有多豐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嗎?那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和老師一起去海底游覽一翻。準備好了嗎?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二自然段。
你在海底世界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把你感興趣的地方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好嗎?
過渡:想認識海底世界的動物嗎?
2.精讀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這段寫了什么?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中心句。介紹了哪些動物的特點?
(2)指導朗讀。注意讀出動物的特點。如:梭子魚行動的快,烏賊和章魚的慢,等等。
(3)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這么多的小動物中,一定有你喜歡的吧!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介紹給大家。既然喜歡就要介紹好,讓大家一起來喜歡它!
生自由練習。指名介紹。注意介紹出動物的活動特點。
(4)表演讀。
3.精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認識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海底世界還有形態(tài)各異的植物呢,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寫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點?
(3)指導朗讀。
4.精讀第五自然段。
(1)師朗讀課文。
(2)學生回答。
(3)資料交流:除此之外,你還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嗎?它們對人類生活有什么幫助嗎?
(4)指名說。
(5)小結:海底的資源不可計數(shù),人類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開發(fā)海底的資源了。這些資源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5.精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話想說嗎?
看看作者是怎么說的呢?
三、小結。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2.小結: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海底世界的幾種小動物、幾種植物和礦產(chǎn)資源。其實海底世界生物的種類還有很多很多,有的資源被發(fā)現(xiàn)了,卻因為技術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應用,更可惜的是還有更多的資源沒被發(fā)現(xiàn)呢。
你們想探索海底世界嗎?希望將來的海底世界能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
四、課外延伸。
1.畫一副《海底世界》圖,并配以適當?shù)奈淖终f明。
2.課后收集海洋的資料,在班級開一個《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主題隊會。
3.習作:《未來的海底世界》。
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
聲音:各種各樣
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植物:形態(tài)各異
礦物:豐富
鄂教版小語第三冊《雨后》教案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描寫孩子們雨后戲水玩耍的兒童詩歌,意境優(yōu)美、基調(diào)歡快。詩歌先總寫廣場上赤腳的孩子戲水時“快樂得好象神仙一樣”,然后集中寫兄妹倆在雨后玩耍時的快樂情景,場面熱烈,充滿童趣,比較適合少年兒童朗讀和說話訓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能讀、會讀和讀好的過程。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體會孩子們雨后游玩戲水時的歡快心情。
3、鼓勵學生由熟練朗讀到試著背誦,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重點。
2、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課文,讀出愉悅的心情是難點。
設計理念:
以教材文本為依托,以讀為本貫穿全課,引導學生采用個性化的閱讀方式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從中獲取有益的信息。激發(fā)學生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和理解文本,強化情景體驗,誘發(fā)情感,產(chǎn)生共鳴。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兒歌《大雨和小雨》與《捉泥鰍》歌帶等。
教學流程:
一、感受生活,揭示課題。(啟發(fā)思維,喚起學生生活體驗)
1、上課開始,聽兒歌《大雨和小雨》。
2、大雨嘩嘩下,大家聽到了什么?夏天一場雷雨過后,你最喜歡干什么?(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大家都曾有過戲水的快樂,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們雨后戲水時的歡樂情景寫成了一首詩歌,說不定詩歌當中還有我們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讀一讀呢?(板書:13雨后)
二、自讀文本,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讀詩歌。
2、聽課件錄音讀,感知詩歌內(nèi)容。
3、課件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雨后、廣場、水花、糟糕、赤腳、神仙、水淋淋、發(fā)射、唇兒)
4、再讀課文,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喚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親切感,會更有利于教學的深入開展。)
三、展開想象,感受童趣。
1、出示掛圖,聽配樂詩朗誦。
2、放聲朗讀第一節(jié),說說自己仿佛看見了什么?
3、“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4、指名朗讀第一節(jié)第二句,領會、品味詩歌情感。
5、雨后的廣場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請大家?guī)е鴼g樂的心情讀讀第一節(jié)。(要求讀出歡快、愉悅的心情)
四、指導表演,體驗快樂。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詩歌二、三節(jié),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同桌之間把二、三節(jié)中所描寫的情景演一演,看誰演得好。
3、指名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在位置上自由表演。然后,讓學生評議臺上同學那里表演最精彩!
4、引導學生把詩歌中的童真、童趣讀出來。(可以自讀,找朋友比賽讀,教師相機課件展示孩子們戲水時的畫面,進一步指導讀出感情。)
五、精品細讀,理解感悟。
1、學生自由讀第四節(jié),具體看看小妹妹在聽了哥哥的提醒,看到小哥哥滑了一跤后,她自己是怎么跑的。
2、課件出示句子:小妹妹撅著兩條粗短的小辮、緊緊地跟在這泥褲子的后面,她咬著唇兒、提著裙兒,輕輕地小心地跑,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指導學生朗讀,重點體會動詞,領會描寫的細節(jié)。)
3、體會“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所包含的情感。
4、指導用多種形式誦讀。
六、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讀詩歌。
2、背一背,把你喜歡的詩句背給同學聽。
3、畫一畫,把小朋友們雨后戲水時的情景畫成一幅畫與同學交流。(課件播放兒歌《捉泥鰍》營造氛圍)
4、課后查一查描寫其它雨后景色的詩歌或文章讀一讀。
附 板書設計:
水的海洋
13 雨 后 快樂似神仙
歡樂的海洋
16《“我喜歡昆蟲”》教案(鄂教版三上)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16《“我喜歡昆蟲”》教案(鄂教版三上)》,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3個字,理解“受難、收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
3、通過學習,了解安妮是怎樣喜歡昆蟲的,滲透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段中的重點詞體會、理解安妮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你們喜歡昆蟲嗎?喜歡哪些昆蟲?看到它們你會怎么做?
3、我們一起看看文中的小安妮有多喜愛這些昆蟲。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順句子。
2、分自然段指名學生讀課文。
3、學生互相評議、正音。
4、齊讀文中的生字。
5、再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說說生字書寫的難點。
2、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讀書,我們發(fā)現(xiàn)了小安妮很喜歡昆蟲,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仔細看看對這些小動物,她究竟有多喜愛?
二、品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愿意被關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嗎?
2)指名說。
3)那你會怎么愛護它們呢?
2、學習2——5自然段。
過渡:是呀,安妮也和你們一樣,因為她非常的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1)仔細讀讀第2——5自然段,安妮喜歡昆蟲,你可以從哪里看出來。
2)小組學習、交流。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每自然段中的重點詞句體會。
4)指導朗讀,在讀中進一步體會出安妮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3、你認為安妮是個怎樣的孩子?
4、那么,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去愛護我們周圍的動植物呢?
5、齊讀課文。你們和安妮一樣都是很有愛心的好孩子。我們把這篇課文再很有感情地讀一讀好嗎?讀出你們的感情。
三、作業(yè)布置
任選其一,有興趣的可以多做。
1收集有關昆蟲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辦一份報紙,如《昆蟲世界》。
2制作昆蟲標本。
3故事比賽《小小昆蟲發(fā)布會》,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昆蟲。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鄂教版)
湖北出版社三年級語文上冊經(jīng)典教案
1、信
教學目標:
1、會認“替”、“雛”、“姹”、“嫣”,會寫“筆”、“紙”、“昏”、“紫”、“航”、“貼”、“緊”這七個字,了解“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兩個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中蘊含的互親互愛、互幫互助的人情美。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中蘊含的互親互愛、互幫互助的人情美。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接到過別人寫給你們的信嗎?你們給遠方的親人和朋友寫過信嗎?能給大家說說你接到信或寫信時的感受嗎?
2、當大家寫出或接到表達內(nèi)心真誠情感的來信后,總會感到格外欣喜,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爺爺專門寫了一首有關信的詩,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它,來領悟寫信的真諦吧!
二、初讀課文
1、讀課文,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順。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種方式檢查生字讀音,進行擴詞練習。
3、同桌再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4、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對同學提出誠懇的建議。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節(jié)。其他同學找一找:在這段詩里,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話。
2、理解第1句。
“用筆和紙”、“用手和心”,對這兩部分如何理解呢?
(重點理解“心”,無論是寫什么信,將信寫給誰,都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3、理解第2句?!拔叶嗝聪雽懓 ?,體會“多么”、“啊”,表現(xiàn)出內(nèi)心對寫信的渴望。
4、指導朗讀。讀出真誠和渴盼的情感。(指名讀——評價朗讀——自由讀——齊讀。)
四、小結
“我多么想寫啊,寫許多許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寫些什么呢?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筆和紙,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寫許許多多的信。他想幫誰寫信?寫些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2——5節(jié)。
二、學習課文2——5節(jié)。
1、自由讀2——5節(jié),你最喜歡哪封信,就將寫這封信的小節(jié)多讀幾遍。
2、全班交流。
A、第二節(jié)。理解“雛鳥”,體會出雛鳥對媽媽的期盼之情,并通過朗讀把這種期盼表現(xiàn)出來。(猜一猜:雛鳥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B、第三節(jié)。理解“姹紫嫣紅”,體會出花朵對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指導朗讀。
C、第四節(jié)。理解“風平浪靜”,體會出風平浪靜時航海的快樂。(如果你是大海,你會對小船說些什么呢?)指導朗讀。
D、第五節(jié)。理解“綿綿細雨”、“無邊”,用手勢進行表演讀。
3、你還想幫誰寫信?學習學習金波爺爺,把你的心聲表達出來。
4、在信中表達真實的想法,表達真誠的情感,這封信就成為了心和情的使者。用你們的朗讀將這份心和情表達出來吧!
5、你喜歡哪一段,就將這一段試著背一背吧!
三、學習第6節(jié)。
1、指名讀第6節(jié)。
2、這一段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是什么,你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四、小結
信可以讓相隔千里的人連得更緊,這就是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寫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表白自己,幫助別人。
五、拓展
你想幫誰寫信呢?說一說,再仿照課文寫一寫。
六、作業(yè)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信
雛鳥天近黃昏媽媽
花朵姹紫嫣紅蜜蜂
大海風平浪靜小船
云綿綿春雨云
樹連成森林樹
教學反思:
2、泉水
教學目標:
1、體會泉水形態(tài)、聲響的優(yōu)美及勃勃生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描寫的形象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學寫12個字,學認9個字。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泉水形態(tài)、聲響的優(yōu)美及勃勃生機。
教學難點: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描寫的形象及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掛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我們武漢有小河,有長江。小河的水輕輕地流著,長江的水滔滔奔騰著,大海的浪更是波濤翻滾是它們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奔去。還有一種水是從很高很高的山上流下來,成天“丁冬!丁冬!”的唱著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
2、問:有誰看見過泉水?
3、講:泉水從高山上流下來,那情景一定是奇妙極了,這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泉水它會遇到什么事吧?(板書課題,并出示掛圖)
二、自主識字
1、師:趕快來讀讀學生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待會兒問問小組的同學。
2、自讀課文,把帶有這些生字的詞或句子勾畫出來,自己再讀一讀。
3、小組互讀互聽互糾正。
4、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5、全班交流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三、初讀,整體感知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讀文。
2、交流學情,你還有什么不懂嗎?學生提問。
3、提出用畫畫的方式來讀課文,弄懂提出的問題。
四、精讀,體悟情感
第一段畫水
1、泉水流過的地方的美景就像一幅畫,我們該先畫什么呢?
2、要想畫好泉水,必須知道泉水是什么樣的,自由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交流,泉水是什么樣的?
4、指導朗讀,師引讀、齊讀
5、指導作畫
五、指導寫字,分享交流
1、有6個生字朋友是我們今天要學會寫的。(出示“彈、股、勝、跳、流、杜、約”,指名認讀)
2、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寫“彈”,生練寫。
4、作業(yè)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生字,開火車認讀
2、小老師帶讀
3、齊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第二段畫水池及其它
(一)指導讀文
1、要把這幅畫畫好,我們要弄清一個問題,是什么呢?在奔向大海的路上,泉水都遇到了誰?說了什么?自由讀第二段(第四——第十自然段)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把剛才說的畫下來,指導作畫。
(二)畫水池
1、請一位小朋友畫一個水池,指導:用什么顏色粉筆?水池應該畫在什么位置?還要畫什么?你想起書上哪句話?指導朗讀
2、泉水鄉(xiāng)那么多,生活在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導有感情朗讀。
(三)畫杜鵑花及其它
方法同上
三.精讀欣賞
著重欣賞文中比喻的作用。
1、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作者為了讓我們沒看見過泉水的讀者,能具體感受到泉水的聲音和形狀,在文中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方法。你們再讀讀,作者描寫泉水用了哪些比喻和擬人?(學生自讀,畫出比喻句和擬人句。)
2、在老師帶你們一起讀讀這些句子。(通過導讀,理解比喻句和擬人句包含的意思。)老師說上半句,你們講下半句。
3、如果把這些句子省掉,你們體會體會怎么樣。(通過對比,進一步體會比喻句和擬人句在文中的作用。)
四、擴展升華
1、小朋友想一想,再對照書上的插圖。看看還可以畫什么?(樓房、鳥、樹……)
2、學到這里,你們想對泉水說些什么嗎?
3、你覺得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你能獻給它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5、指名試讀、試背,評議指點,再指名。
五、指導寫字,分享交流
1、有五個生字朋友是我們今天要學會寫的。(分組出示“頂、影”、“熱”、“候”,指名認讀)
2、你們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寫“熱”,生練寫。
4、作業(yè)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2泉水
山腰姐姐多
平地杜鵑花清
果園果樹甜
山谷畫眉鳥美
教學反思:
3、這條小魚在乎
教學目標:
1、會認“洼”、“咫”、“拯”,會寫12個生字。能理解“淺水洼”、“近在咫尺”、“注視”、“拯救”、“在乎”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3——7自然段。
3、在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教學重點: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魚很多,救不過來,為什么還要一條一條地救呢”這個問題。
教學難點:在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關于與“非典”搏斗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上學期,我們曾經(jīng)學過《聽魚說話》這篇課文,大家還記得那個有趣的故事嗎?(瓊兒為了救小魚,假裝聽懂魚兒說話。)
2、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一篇“救魚”的故事,大家一起來學習第3課《這條小魚在乎》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將生字新詞字音讀準,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同桌一起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的學習情況。
5、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對同學提出誠懇的建議。
6、通過讀課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問呢?(疏通歸納:小男孩知道小魚很多,救不過來,為什么還要一條一條地救呢?)
師:大家所提出的問題正是這篇課文的關鍵所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讀幾遍。
2、交流:
A、“被困的小魚有幾百條,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盡,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死去?!?br>
為什么在幾百條,幾千條后面打上省略號呢?(說明小魚不止幾千條,還有更多。)讀了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嗎?(小魚可憐,但救這些小魚給人的感覺是不可能的事。)練習朗讀,讀出這種知道小魚可憐卻又無可奈何的感覺來。
B、“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雖然大海近在咫尺,但是他們回不去了。”
理解“近在咫尺”,設身處地地為小魚著想,體會其可憐。指導朗讀。
四、小結
這成千上萬條小魚在淺水洼里苦苦掙扎,由于人們看慣了這種狀況,沒有任何人對這件事給予關注。難道小魚就這樣白白死掉了嗎?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繼續(xù)關注小魚的命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小魚在游人的漠視中,在淺水洼里苦苦掙扎,他們能得救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2——7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A、“這條小魚在乎!”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
“這條在乎,這條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在這兩段后面,同樣也出現(xiàn)了一個省略號。這省略號表示了什么?(表示了小男孩除了救文中語句中數(shù)得出來的這幾條魚之外,還救了許許多多的魚。)
小男孩面對不能將魚全部救走的情況,依然與其他游客不同,盡自己所能地搶救魚。在小男孩與游者的選擇中,你更贊同誰?(召開小小辯論會,各抒己見之后,自然對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有所了解。)
B、了解了小男孩的心中所想,再來看看他的行動吧!
自由讀第2自然段,你體會到了什么?(理解“不停”“用力”)
能用你的朗讀將小男孩的盡心盡力,毫不放棄表現(xiàn)出來嗎?指導朗讀。
四、小結
小男孩的這種行為不可能挽救所有小魚的生命,但是他卻毫不退縮,盡力而為,這種對弱小生命的珍視閃爍著動人的光輝。正是因為這種精神,人類面對可怕的sars病毒才能獲得勝利;正是因為這種精神,人類可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相信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又將獲得新的領悟。
五、作業(yè):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3這條小魚在乎
男孩救小魚
撿扔被困
熱愛動物關愛生命
教學反思:
古詩誦讀:所見
教學目標:
1、認識“牧”、“騎”、“振”、“樾”等字。
2、理解古詩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生詞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節(jié)。天空那么藍;遠處是青青樹林,池塘邊,柳樹上的嫩葉,象剛洗刷過似的。一幅動人的畫面印入了我們的眼簾。
2、看圖了解詩意:
A、誰能把你所看到的說說給大家聽聽?(指名說圖意)
B、師概括詩意:夏季的一天,一個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唱著山歌在山間小路上行進。那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忽然他聽到了知了的叫聲,就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3、介紹作者:
A、這動人的畫面不僅咱們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詩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當他看到這動人的情景,就提筆將自己所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小詩《所見》。
C、師范讀全詩。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詩歌,讀準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讀,全班通讀等多種方式檢查讀的情況。
3、指名學生朗讀全詩。
4、學生自讀詩文,質疑問難:
欲:在詩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樹陰”的意思?!傲珠小笔侵该艿臉淞帧?br>
鳴:“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讀古詩
1、讀第一、二句。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他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中振蕩。)
(2)指導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讀全句,邊讀邊想牧童騎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2、讀第三、四句。
(1)讀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觀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樹上有知了?(學生找到“鳴”字。)
(3)讀到這里,你覺得牧童是個什么樣的小孩?(活潑,頑皮,機敏,愉快,可愛……)
(4)牧童捉到蟬了嗎?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3、自由讀,邊讀邊體會詩的意思.
4、大聲朗讀,想象詩人當時所見到的情景.
5、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所見
騎黃牛
牧童歌振林聰明可愛
欲捕蟬
閉口立
教學反思:
鄂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總復習
鄂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總復習
第一單元童年是一首歌,旋律中跳動著快樂的音符;童年是一幅畫,畫卷中描繪著多彩的歲月;童年是一首詩,字里行間充滿了夢想和堅持。
第一課我的寫作夢
踮(diǎn踮腳踮起)甸(diàn沉甸甸)篇(piān一篇篇章)鴿(gē鴿子信鴿)
矯(jiǎo矯健矯正)載(zǎi登載記載;zài裝載)鉛(qiān鉛印鉛筆)
稿(gǎo退稿草稿)儲(chǔ儲蓄儲存)蓄(xù儲蓄蓄積)
第二課太陽路
猜(cāi猜測猜想)懸(xuán懸掛懸崖)纏(chán糾纏纏繞)柿(shì西紅柿柿子)
葵(kuí葵花)核(hé桃核核心)隔(gé隔開間隔)截(jié一大截截?。?/p>
傻(shǎ傻瓜)順(shùn順利順便)誰(shuí是誰)攀(pān攀登攀比)
第三課我的房間
窗(chuāng門窗窗戶)鏡(jìng眼鏡鏡子)脫(tuō脫下逃脫)潛(qián潛水艇潛伏)
艇(tǐng快艇)毯(tǎn毯子地毯)煎(jiān煎餅煎熬)繭(jiǎn蠶繭老繭)
砌(qì砌墻堆砌)熊(xióng熊貓)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語文樂園(一)
1.堅定,但不固執(zhí);勇敢,但不魯莽;忍讓,但不軟弱;自信,但不自負;自謙,但不
自卑;自強,但不自傲。
2.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
例:通向太陽的路又陡又長,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
那么一個圓盤,又紅又亮,懸在空中,是什么繩兒系著它呢?
要是我的房間是宇宙飛船,那該多好??!
讓我們愛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3.光景不待人,須臾發(fā)成絲。(唐李白《相逢行》)
須臾(yú):片刻,一會兒。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唐杜秋娘《金縷衣》)
金縷衣:金線織成的華麗衣服,代指各種華貴物品。
4.習作《一個快樂的人》
生活中有許多快樂的人,請你把身邊的一個快樂的人介紹給大家。
想一想,有哪些事例能表現(xiàn)出這是一個快樂的人?這個人對周圍的人有哪些影響,大家怎么評價他?
試一試,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快樂”的事例。你可以從人物外貌、語言、表情等方面來寫,讓大家從你的描繪中感受到這是一個快樂的人。你也是一個快樂的人,不妨寫寫自己。
第二單元戰(zhàn)爭年代,革命先烈浴血奮斗,舍生取義。和平時期,建設者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他們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贊歌。學習本單元課文,反復朗讀每篇文章,從而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
第四課《長征組歌》兩首
渴(kě解渴口渴)煙(yān煙槍煙花)襲(xí襲擊抄襲)
錘(chuí錘煉鐵錘)氈(zhān氈帽)侵(qīn侵略侵害)
第五課話說長江(節(jié)選)
府(fǔ首府政府)趙(zhào趙國姓趙)像(xiàng相像好像)最(zuì最高最好)
拔(bá海拔拔河)延(yán延伸延遲)氛(fèn氣氛氛圍)
促(cù促使促進)輸(shū運輸認輸)倒(dào倒映倒退)爍(shuò閃爍)盞(zhǎn一盞燈盞)
第六課雷鋒之歌
鋒(fēng雷鋒鋒利)勛(xūn功勛勛章)滲(shèn滲透滲水)億(yì億萬)
輝(huī光輝輝煌)黨(dǎng黨派入黨)梳(shū梳理梳子)符(fú音符符號)
纖(xiān纖維纖細qiàn拉纖)瓣(bàn花瓣豆瓣)
第七課向五星紅旗敬禮
帽(mào草帽)您(nín您好)幟(zhì旗幟)族(zú民族家族)史(shǐ歷史)
?。▂ù浴血浴室)血(xuè鮮血血壓xiě用于口語)舍(shě舍得shè宿舍)
譜(pǔ譜曲歌譜)圣(shèng神圣圣旨)尊(zūn尊嚴尊敬)奴(nú奴隸)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語文樂園(二)
1.詞語搭配
積累(資料)培育(花朵)放飛(風箏拓寬(路面)分享(食物)創(chuàng)造(財富)
(知識)(智慧)(理想)(視野)(快樂)(奇跡)
2.讀一讀下列各句。
重慶的臺階特別多,它們好像說不盡的鋼琴琴鍵。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輕,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卻滲透——億萬人的心!
他是一滴水,卻能夠反映整個太陽的光輝!
3.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堯、舜:傳說中的遠古圣君。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zhàn)國.屈原《涉江》)
齊光:一起放光。
4.習作《那一次,我流淚了》
成長的過程中,不僅有歡笑,有時也伴隨著淚水。流淚的原因有很多,悲傷、委屈、感動或喜極而泣……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請你把它寫下來。
想一想,讓你流淚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你為什么會禁不住流淚?現(xiàn)在,當你回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又有什么感想?
試一試,寫出自己流淚的原因,生動地描寫自己當時的心理活動,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感受。
第三單元溫馨的畫面,動人的故事,難忘的回憶,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學習本單元課文,認真品味有關詞句,體會文章中豐富的情感。
第八課遲到
罰(fá罰站受罰)羞(xiū害羞羞愧)懼(jù恐懼懼怕)催(cuī催促)
挪(nuó挪動挪用)掄(lūn掄拳)避(bì躲避避開)默(mò靜默沉默)
搭(dā抽搭搭配)襖(ǎo夾襖棉襖)烤(kǎo燒烤)韓(hán韓國)
第九課秋天的懷念
腿(tuǐ雞腿)雁(yàn大雁)恢(huī恢復)錘(chuí捶打鐵錘)肝(gān肝臟)
菊(jú菊花)仿(fǎng仿佛)訣(jué訣別口訣)艱(jiān艱難艱巨)紫(zǐ紫色紫菜)
第十課被袋里裝的是什么
需(xū軍需需求)趟(tàng一趟)啥(shá啥事)誘(yòu誘人誘惑)
熟(shú熟人熟悉shóu用于口語)委(wěi委屈委托)捆(kǔn捆好捆綁)
悉(xī熟悉悉心)泣(qì抽泣哭泣)控(kòng控制控告)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意萬重:形容思緒萬千。行人:指送信的人。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
語文樂園(三)
1.注意讀音。
出身人民功臣親近搜集造就資源祖父
出生人名工程清靜收集照舊支援囑咐
2.讀一讀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啊,升旗!升起火辣辣的希望之旗,升起昭示中華強盛之旗,升起炎黃兒女靈魂之旗,升起共和國興旺發(fā)達之旗。
3.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jīng).天子章》)
親:指父母。惡:厭惡。慢:輕視,傲慢。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直:公平正直。
4.成語故事——邯鄲(hándān)學步
5.習作《家庭趣事》
家是幸福的港灣。爸爸幽默,媽媽風趣,你呢,機靈。淘氣……寫出你的家中趣事,與大家一起分享。
想一想,你家里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最令你難忘的是那一件事?怎樣寫才能突出“趣”?如果想寫幾件趣事,準備按什么順序寫,用什么方法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
試一試,將你回憶的趣事列出來,然后選擇最有趣的事寫。有詳有略地敘述,突出“趣”。通過家庭成員的神態(tài)、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趣”。
第四單元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連綿不斷的群山,奔騰不息的江河,大江南北,處處都有迷人的景色。學習本單元課文,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
第十一課黃河源
峻(jùn險峻峻嶺)緩(huǎn緩緩緩慢)辨(biàn分辨辨別)渠(qú溝渠水到渠成)
?。è?à,ǎ,ā,a)繚(liáo繚繞繚亂)綴(zhuì點綴)喝(hē喝水;hè喝彩)
澈(chè清澈透澈)戀(liàn迷戀留戀)
第十二課藏北草原
藏(zàng西藏cáng躲藏)整(zhěng平整整齊)遮(zhē遮住遮掩)蝴(hú蝴蝶)蝶(dié蝴蝶)舞(wǔ飛舞舞蹈)酥(sū酥油茶酥軟)增(zēng增添增加)?。╨óng隆重興?。?/p>
稼(jià莊稼)
第十三課索溪峪的“野”
峰(fēng山峰)拘(jū不拘一格拘束)淑(shū淑女)賭(dǔ賭氣賭博)尤yóu尤其)
鏟(chǎn鏟除鐵鏟)跨(kuà跨過跨越)猴(hóu猴子)尿(niào撒尿)
棒(bàng玉米棒棍棒)襪(wà絲襪)爽(shuǎng清爽爽快)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鑒:鏡子。徘徊(páihuái):此處指來回閃動。渠:指方塘。清如許:這樣清澈。
語文樂園(四)
1.句子中的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
星星點點的帳篷,在這綠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緩緩升起的絲絲輕煙遮住自己。
索溪像是一個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會當:一定要,必須。凌:登上。?。鹤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復:返回。
3.成語故事——一鼓作氣
4.習作《美麗的校園》
校園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方。因為熟悉,我們可能忽略了校園的美景?,F(xiàn)在,就讓我們?nèi)ふ?、觀賞、感受那些美麗的風景吧!
想一想,校園了有哪些景物吸引了你?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試一試,仔細觀察校園的風景,按一定的順序把它們寫下來。運用本單元課文中的一些寫法。
第五單元美麗的傳說,傳奇的故事,總是撥動著人們的心弦,表達著人們心中的期盼,為入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學習本單元課文,學會生動地講述故事,在交流討論中作出自己的判斷。
第十四課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夷(yí武夷山夷平)妖(yāo妖怪妖嬈)溪(xī小溪溪水)珊(shān珊瑚)
蹦(bèng蹦跳)陷(xiàn下陷陷阱)瀑(pù瀑布)良(liáng良田良好)
第十五課刷子李
屁(pì屁股)桶(tǒng木桶)配(pèi配料配合)臂(bì手臂)銜(xián銜接)
搜(sōu搜索搜集)餡(xiàn露陷肉餡)詐(zhà詐騙欺詐)湊(còu湊齊)
輩(bèi一輩子長輩)
第十六課格列佛游記(節(jié)選)
游(yóu游記游戲)掀(xiān掀開)翻(fān翻身翻面)肢(zhī四肢肢體)
妄(wàng輕舉妄動妄想)輛(liàng車輛)毅(yì堅毅毅然)歐(ōu歐洲)盔(kuī頭盔)劍(jiàn寶劍劍客)厘(lí厘米)禍(huò罪魁禍首車禍)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語文樂園(五)
1.觀察詞語
健壯(身強力壯)機智(隨機應變)痛哭(號啕大哭)
大度(寬宏大量)鎮(zhèn)定(不慌不忙)來歷(來龍去脈)
2.句子中的夸張修辭手法。
他的心地狹小,連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一線天”、“百丈峽”,一聽名字就使人膽戰(zhàn)心驚。
3.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蘇軾《時鐘山記》)
眼見方為是,傳言未必真。(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4.習作《荒島生存記》
格列佛游歷了四個國家之后,乘船返回。途中,又遇風暴,他死里逃生,來到了一個荒島上。他不得不在那里生活一段時間,假如你就是格列佛,請你將這段荒島生活經(jīng)歷寫下來。
想一想,在荒島上,你見到了怎樣的景象?發(fā)生了哪些讓你難忘的事?你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然后克服的?在島上和走出荒島后,你都有哪些想法?
試一試,先列出荒島上可能會發(fā)生的事,然后把你認為最難忘的幾件事寫下來。注意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第六單元播撒種子,收獲鮮花與果實;播撒希望,收獲成功與輝煌;播撒愛心,收獲幸福與快樂!學習本單元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人物的心靈美。
第十七課用目光傾聽
傾(qīng傾聽傾訴)與(yǔ生死與共;yù參與)
第十八課雪地賀卡
卡(kǎ賀卡卡主;qiǎ發(fā)卡)沈(shěn沈陽)膝(xī膝蓋)嘴(zuǐ嘴唇嘴巴)劉(liú劉海)玲(líng玲瓏)誕(dàn圣誕誕生)腫(zhǒng臃腫紅腫)癡(chī癡心癡呆)
妨(fáng不妨妨礙)
第十九課快樂王子
嵌(qiàn鑲嵌嵌入)柄(bǐng劍柄手柄)燕(yàn燕子、yān燕國)耽(dān耽誤耽擱)裙(qún裙子)啄(zhuó啄木鳥啄米)替(tì替代接替)柴(chái火柴木柴)瞎(xiā瞎子瞎扯)純(chún純真純潔)埃(āi埃及塵埃)跌(diē跌倒)
客中作
(唐)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蘭陵:地名,今山東棗莊。郁金香:一種香草。古人用它泡酒。但:只要。
語文樂園(六)
1.對偶的修辭手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恒:永久,持久。
3.成語故事——鄭人買履
4.習作《變廢為寶》
看了下面的這一組圖畫,你會有怎樣的思考呢?
想一想,圖中的兩個孩子做了些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你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了什么?
試一試,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說一說,再把它寫下來。
第七單元科技發(fā)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科技的推動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精彩。學習本單元課文,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培養(yǎng)自己的想象能力。
第二十課奇異的激光
距(jù距離)暫(zàn暫時短暫)眩(xuàn目眩眩暈)灼(zhuó灼傷灼熱)凸(tū凸透鏡凹凸)割(gē切割收割)毫(háo毫米絲毫)濺(jiàn飛濺濺水)染(rǎn感染染布)儀(yí儀器禮儀)梁(liáng橋梁棟梁)膜(mó視網(wǎng)膜角膜)
第二十一課太空醫(yī)院
舔(tiǎn舔食)揀(jiǎn撿起挑肥揀瘦)瓶(píng瓶子)慢(màn緩慢)
詫(chà詫異驚詫)謎(mí謎語謎團)綁(bǎng松綁捆綁)紐(niǔ紐扣紐約)
扣(kòu紐扣扣子)敞(chǎng敞開寬敞)救(jiù搶救救命)菌(jūn細菌)
第二十二課最后一只白鷺鷥
坪(píng草坪)豬(zhū肥豬)潭(tán泥潭水潭)搬(bān搬家搬動)域(yù水域區(qū)域)售(shòu售貨)遺(yí遺失遺憾)啟(qǐ啟事啟發(fā))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悠悠:無窮無盡的樣子。愴(chuàng)然:悲痛的樣子。涕:眼淚。
語文樂園(七)
1.區(qū)別下列字。
灑水拔河競賽干擾王侯如火如荼
酒店撥動竟然聚攏時候粗茶淡飯
2.句子中的排比修辭手法——分行排列,形式整齊,可以產(chǎn)生視覺美感。
3.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淮南子.主術訓》)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4.習作《變化真大呀》
陰晴圓缺,自然在變化;科技發(fā)展,生活在變化;和著時代的節(jié)奏,我們每個人都在變化,請你寫寫這些變化。
想一想,你的身邊,哪些人或事有較大的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怎樣寫才能突出“變化真大”?
試一試,描述變化前后的情況,寫出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寫寫你看到變化后的感受。
第八單元世界是個大家庭。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成員生活在一起。大家真誠溝通,相互關愛,期盼和平,共同發(fā)展……學習本單元課文,讀懂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十三課心愿
寓(yù公寓寓言)椅(yǐ長椅靠椅)惑(huò迷惑)貿(mào)(mào貿(mào)易)覽(lǎn展覽瀏覽)館(guǎn餐館)繡(xiù刺繡繡花)蕾(lěi花蕾)述(shù描述講述)洛(luò洛陽紙貴)
第二十四課健忘的教授
?。╦iàn健忘健康)伊(yī伊人)權(quán權威權利)崇(chóng崇拜崇高)兜(dōu褲兜)涉(shè涉及交涉)某(mǒu某天)版(bǎn版本出版)嬰(yīng嬰兒)妻(qī妻子)
第二十五課友誼的航程
艦(jiàn艦艇軍艦)抵(dǐ抵達抵押)迭(dié迭起忙不迭)戈(gē戈壁)
纜(lǎn纜繩纜車)拋(pāo拋開拋棄)睹(dǔ目睹)溢(yì洋溢四溢)
卓(zhuó卓越卓見)烹(pēng烹調(diào)烹飪)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陰:山的北面。表:外表。霽:雨雪后初晴。
語文樂園(八)
1.赫赫有名(默默無聞)不由自主(情不自禁)滔滔不絕(一言不發(fā))
左右為難(無所適從)目不轉睛(左顧右盼)如影隨形(形影不離)
2.句子中的頂針修辭手法。
人民的感情是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
苗兒五天長高一截,一截就是一個臺階。
滴水匯成小河,小河匯成大江,大江的水滾滾流入大海。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非禮.曲禮上》)
4.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5.習作《寒假活動計劃》
想一想,今年寒假你有哪些安排?計劃的格式是怎樣的?寫作時應注意寫什么?
試一試,簡潔明了地寫明制訂計劃的目的。分條寫出自己的各項安排。
鄂教版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
語文學不好不能成就大業(yè)。學好語文可能成為作家、歌唱家、自然科學家、帝王將相。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練習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
鄂教版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
1.給加點字注音:
題詞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實了我對它們的記憶。
2.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⑴其時,瞻仰者絡繹不絕(),如半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
⑵它使我怦然()心動。
⑶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對它們的體會彌深()。
3.下列句子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體會這些句子的妙處。
⑴瞻仰者絡繹不絕,如閉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我比他們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塊石頭。
⑵整個碑上,是字的堆積,字的重疊,字的密密麻麻。
4.下列句子的表達方式不同的一項是()
A、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復活為血肉之軀,那么,天安門廣場是站不下的,加上東西長安街也是站不下的。
B、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C、南泥灣有一個泉,叫做九龍泉。
D、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
5.文章結尾寫到“起碼不會因為人生道路的漫長,口袋里的什么東西丟了,也發(fā)現(xiàn)不了”。你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丟”的會是什么?
6.文中開始說“我并沒有讀懂”,后來說“現(xiàn)在完全讀懂了么?不敢說”,作者到底讀懂了沒有?他讀懂了些什么?
讀選文,回答問題:
⑴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灣,我竟發(fā)覺,我并沒有讀懂!
⑵南泥灣有個泉,叫做九龍泉,泉上小亭如開花的濃陰,掩映著一座烈士紀念碑。那是當年王震同志率領的三五九旅,在這里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時立下的。多年的風雨剝蝕,那碑身已經(jīng)有些殘破。周圍一片寂靜,只看見幾個默默耕作的農(nóng)民;碑前也只站著我和陪同我的一個同志。碑如蒼茫天邊的古老星體,我倆是衛(wèi)星一和衛(wèi)星二,繞著它運行。
⑶它的正面,像個儲得滿滿當當?shù)你U字架;它的背面,也像個儲得滿滿當當?shù)你U字架;整個碑上,是字的堆積,字的重疊,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樣的烈士的名字!
⑷我的呼吸急促起來。啊,一個旅歷年就犧牲了這么多的戰(zhàn)士!泉水如泣如訴。
⑸陪同者告訴我,年前,一位烈士的親屬從南方來,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小時,都沒有找見。他說,假若讓他到一個團的營房
⑹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沒有數(shù),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將目光投向前邊開闊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個名字都復活為一個血肉之軀,那么,他們足足可以把多半條川道站滿!要是他們又像開誓師會那樣高呼,那么,這條川道將震響著一片多么恢宏的聲音!
⑺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我以前實在沒有讀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從字面上讀讀就行了嗎?它的背面還有什么呢?難道不是銘刻著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觸目驚心比森林還要遼闊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數(shù)目,不是幾十萬,不是幾百萬,而是幾千萬!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復活為血肉之軀,那么,天安門廣場是站不下的,加上東西長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擠得房倒屋塌,也擺不下他們的巨大陣容!他們的人數(shù),是要比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公民數(shù)還要多的!然而為了締造我們的幸福生活,這么多,這么多的英雄兒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⑻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的確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
⑼讀書往往要讀注釋,才能讀懂。讀碑文也需要注釋。南泥灣的九龍泉紀念碑,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一條極好的注釋。
7.“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灣,我竟發(fā)覺,我并沒有讀懂”,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8.“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確實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最基本的東西”是指什么?請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9.作者說,“每天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心中便升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如何理解“悲壯感和使命感”的內(nèi)涵?
10.認真讀第⑺段,將文中記敘、議論、抒情的句子各找一句。
記敘:
議論:
抒情: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二語文上冊讀碑家庭作業(yè),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四年級上冊《觀潮》學案鄂教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觀潮》學案鄂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四年級上冊《觀潮》學案鄂教版
一、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在設計教學時,激勵學生大膽質疑,然后提出,解決不懂的問題“要靠你們自己反復讀,用心想”。使學生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是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人,應該按照老師指出的方法主動去探索知識。,牢牢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xiàn)出來。比如朗讀課文“潮來時”這一段,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要讀得讓其他同學也能喜歡這些句子。這樣處理朗讀,學生就會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改變了以往那種不管學生有無興趣,都必須按照教師所提的要求進行朗讀的被動局面。還比如學習新詞,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天經(jīng)地義??墒窃O計中我們讓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學生既然都會讀,而且都愿意領讀,那為何不能讓他們當老師,教師來作學生呢?這種角色的轉換,所得到的效果可能遠遠勝過學生被動跟讀的常規(guī)做法。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還應該體現(xiàn)在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上。語文課上訓練不能只面向個別尖子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必須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朗讀背誦課文的練習,包括最后的說一段話練習,都是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體現(xiàn)出面向全體的思想。
二、注重積累和運用,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果學生上完《觀潮》只了解了錢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這堂課就成了地理課。語文課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應該只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應該借助課文內(nèi)容,設計各種語言訓練的情境,千方百計地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課文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比如課文語言的積累,通過各種形式的大量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在讀懂理解的基礎上,比較輕松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
對課文中的新詞,改變了以往一開始先集中教新詞語的做法,而是滲透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有機地讓學生進行理解。在讀完課文后再讓學生根據(jù)意思說出詞語,然后通過朗讀讓學生加深記憶。這樣教學詞語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十分有利于學生對詞語的積累。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因此教師教學詞義時就要有這種意識,盡可能考慮如何讓學生學會運用。教師先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出具體情境,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情境運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概括。這樣教學詞語,無疑為學生以后運用這些詞語搭了一級臺階。不僅解決了意思理解的問題,更為學生以后的獨立運用作好了準備。
從學習語言的心理過程看,積累和運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學習水平級。如果能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將學過的詞語、句子用一用,給學生有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對學生內(nèi)化課文的語言,對學生語言的發(fā)展極有意義。這堂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結合課文內(nèi)容,設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由于不是課文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這個練習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最有興趣的是在第一課時??墒前凑諅鹘y(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是第一課時掃除生字新詞,讀懂讀通課文,教學的重頭戲是在第二課時上。從教學的實際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課時“逛西湖”,第二課時“打老虎”;從學生的興趣看,實際上是錯過了學習課文的最佳時機。因此如何優(yōu)化第一課時的教學,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很值得研究。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教學中將這一段作為教學的重點,并且安排在第一課時教學,以期先聲奪人,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是這樣安排課時的:
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先用一小部分時間來讀懂理解潮來前和潮來后幾節(jié)課文,然后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積累和運用課文的語言文字等訓練上。
一.教案內(nèi)容:《觀潮》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學會按序背誦課文。(文字序領與畫面結合法)
四.教學難點: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五.教學方法:目標教學法感悟發(fā)現(xiàn)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六.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讀書發(fā)現(xiàn)--質疑問難--組內(nèi)合作--組外協(xié)作)、感悟發(fā)現(xiàn)法
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錢塘大潮錄象
八.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4.出示學習目標。(目標教學法)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fā)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么?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nèi)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么?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nèi)合作學習(感悟發(fā)現(xiàn)法)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fā)現(xiàn)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四、聽聽讀讀,發(fā)現(xiàn)作者觀潮順序
1.范讀課文,聽后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fā)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yōu)橹院溃瑸橹湴粒?/p>
六、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匯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匯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沙眮頃r,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盡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后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結束語
八、板書
觀潮
悶雷滾動出白線
潮頭怒吼貫江面
山崩地裂城墻現(xiàn)
錢塘奇觀天下傳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信任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信任”,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
1、讀準“跳躍歡吠、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等一些詞語的讀音;通過查字典了解“沁人心脾、根深葉茂、饞涎欲滴”這些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動線索,并在熟讀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以此為線索簡要復述課文講述的一件事。
3、能結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重點和難點】
能結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并能在領悟中心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讀文后感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借助字典,讀通課文。
2、理解詞語:沁人心脾、饞涎欲滴、根深葉茂
3、思考:“信任”什么意思?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理清脈絡
1、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
2)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3、小結:桃園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雙方互相信任。
板書:信任
桃園主人客人
4.雙方是怎樣信任?信任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一起學習課文。
二、學習2——6節(jié),理解“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1、讀讀2——6節(jié),找出最能體現(xiàn)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第2節(jié)第3句句子)
(1)學生讀句子。
(2)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幾只竹籃,籃下()一張紙條,上面():“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自己采,然后把錢()箱子里,祝您愉快!”
(3)給“盡管”換詞,理解詞意。(盡管——只管)
(4)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A.把“我們”當作朋友;B讓“我們”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C信任“我們”
板書:讓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
2.抓住小狗熱情好客的句子,體會“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1)過渡:“我們”一到桃園就感受到了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偌大一個果園不見主人蹤影,是熱情好客的小狗代替主人招呼客人。板書:小狗熱情好客
(2)快速默讀讀2——7節(jié),劃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3)師生合作讀好這些句子。(讀準“吠”的讀音,理解“吠”的適用范圍)
(4)用詞組概括小狗是怎樣招呼客人的。
板書:等待到來
撒腿領路
帶回原地
熱情道別
(5)借助詞組連起來說說小狗是怎樣代主人招呼客人的。
3.通過復述,進一步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1)桃園里只有小動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而忙碌,這是為什么?
(體現(xiàn)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位客人,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舉動讓人感到充滿溫暖和人情味。)
(2)將“紙條上的內(nèi)容”與“小狗的熱情好客”連起來復述,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三.以讀代講進一步學習2——6節(jié),理解“我們信任主人”,體驗“被信任的喜悅”
1.當我們來到屋前看到主人的紙條,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愉悅,在被信任的同時,我們也給予了對方信任,我們跟著小狗——(鉆進果林,只見根深葉茂的果樹上結滿了豐實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饞涎欲滴。)隨機理解“根深葉茂”、“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2.正因為有彼此的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親手摘桃的愉悅——(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樹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們沉浸在親手摘果實的歡愉中。)
3.當我們摘完桃子,不忘紙條上的托付,盡管一旁沒人,錢箱旁只躺著——一只大花貓,我們卻守信地如數(shù)付錢??粗蠡ㄘ?,我對丈夫開玩笑說——“你認為它會數(shù)錢嗎?”丈夫也淘氣地回答——“也許會學會的?!边@種無人在一旁看管的摘桃、付錢方式,讓人感到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心情輕松愉悅,連話語中也多了幾分幽默。板書:“我們”如數(shù)付錢
4.小結:信任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它是相互的。信任更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只有大家都真誠相待,都信守誠信原則,才能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板書: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信任的愉悅
四.創(chuàng)設情境,復述事情
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jīng)歷?借助板書復述事情。
五.學習第8節(jié),
1.齊讀
2.“我”為什么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這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請你根據(jù)提示,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
出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