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2七年級上冊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掌握相關字詞并能工整美觀地書寫;2、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文中寫景狀物的妙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人生哲理;
重點:品味優(yōu)美語句,體會思想感情;
難點: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課文序言導入課文講述,板書課題及作者姓名,并簡介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自幼生長于清華園,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yǎng)深厚,氣韻獨特。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外文系?!拔母铩鼻白髌分饕卸唐≌f《紅豆》《不沉的湖》《知音》等,《紅豆》曾受到不應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中篇小說《三生石》,獲全國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獎。她的小說,刻意求新,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余韻,頗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
二、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較難讀的字音和難懂的詞語:
1、加點字注音:
púpiānpù bèngjiàn rāngrangsuìbāo
宗璞 浮想聯(lián)翩 瀑布 迸濺嚷嚷 一穗 花苞
jīng zhùhuái língdīng qiú yùnniàng
忍俊不禁佇立枯槐伶仃盤虬醞釀
2、重要詞語解釋:
駐足浮想聯(lián)翩勃勃生機挑逗春紅已謝蜂圍蝶陣佇立伶仃盤虬忍俊不禁
三、自讀(有聲朗讀)課文三分鐘,思考:
1、課文題為“紫藤蘿瀑布”,是不是在描寫瀑布(作者為什么把紫藤蘿花比作瀑布)?
2、紫藤蘿花開放盛況如何?文中是怎樣描寫的?請在原文中劃出相應句子。
從整體到局部:花瀑——花穗——花朵
四、學生多人朗讀1-6節(jié)(文中具體描寫紫藤蘿開花盛狀的語段)
五、學生認真研讀課文1-6節(jié),提出最喜歡的語句并闡明原因:
預計會提出以下語句:
1、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將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比作瀑布,顯得氣勢非凡,燦爛輝煌。)
1、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用擬人手法)
3、紫色的大條幅下,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細膩地寫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淺)
4、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用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了紫藤蘿花盛開時的繁密)
5、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六、找出課文中其它段落寫紫藤蘿花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第8節(jié):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第9節(jié):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八、小結本堂課內容,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忍俊不禁迸濺佇立花苞伶仃盤虬臥龍枯槐遺憾仙露瓊漿蜂圍蝶陣
二、討論上節(jié)課遺留的思考題:
1、“我”面對紫藤蘿時感情有怎樣的變化?如何理解文中的這種變化(原因何在)?
變化:焦急、悲痛——寧靜和喜悅——精神振奮
原因:生死謎、手足情——沉浸于紫藤蘿繁密花朵的光輝中——花的光輝和芳香
2、面對紫藤蘿的變遷,作者在文中對人生了有怎樣的感悟?你是否認同作者的這種感悟?
三、學生齊讀課文,質疑、討論:
預計問題:
1、我為什么會感到悲痛和焦慮,文中的垂死謎、手足恨具體指什么?——《哭弟文》
2、為什么作者說紫藤蘿的香氣也是紫色的?——通感
3、如何理解“花與生活腐敗有什么必然關系”?
4、為什么作者要以“我不覺加快了腳步”作為結束語?
5、藤蘿花的變遷說明了什么問題?
四、明確本文主要寫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紫藤蘿:花朵稀落徹底毀掉繁花似錦生
人(生活):沒有樂趣悲痛、焦慮寧靜、喜悅命
五、小結本堂課內容:
原先,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我心上”,在繁花盛開的藤蘿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寧靜了,喜悅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紫藤蘿瀑布,是新時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寫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時候人們的心聲。
六、布置作業(yè)
1、思考完成課后練習三;2、完成語文作業(yè)本中的作業(yè);
擴展閱讀
七年級語文紫藤蘿瀑布教案
語文教學設計
課題
紫藤蘿瀑布
主備人
課型
新授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2).學會欣賞寫景抒情散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散文優(yōu)美的語言。
3.情感與價值目標:感受生命的頑強、美好和永恒。
重點
紫藤蘿花的象征意義及其主旨的顯現(xiàn)
難點
生動而細致的景物描寫。
教學
準備
教師準備
書、教參
學生準備
書
教學過程
自備
補充
集備
補充
一.導入
19世紀,有一位英國將軍在戰(zhàn)場上打了敗仗,落荒而逃,躲進農(nóng)舍的草堆里避風雨,又痛苦,又懊喪。茫然中,他忽然發(fā)現(xiàn)墻角處有一只蜘蛛在風中拼力結網(wǎng)。蛛絲一次一次被風吹斷,蜘蛛一次一次地拉絲重結,毫不氣餒,終于把網(wǎng)結成。將軍深受激勵,后來重整旗鼓,終于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打敗了拿破侖。這位將軍就是赫赫有名的威靈頓。
威靈頓將軍受到蜘蛛的啟發(fā),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女作家宗璞寫的散文《紫藤蘿瀑布》,看看作者曾有過怎樣的際遇?面對紫藤蘿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們又會從中得到怎樣的人生啟迪?
整體感知:
二.范讀課文
三.默讀思考
a.試著給課文劃分層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c.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中心意思?試著找出最能表現(xiàn)課文中心的句子。
課堂交流
提示學生注重分析理解過程,淡化結論(結論可以是多樣的)。
a.文章圍繞紫藤蘿花來抒發(fā)感情。由看花(1—6)、憶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組成。
b.因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絕癥等原因,多年來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面對生機勃勃的紫藤蘿花,作者深受啟發(fā)和鼓舞,產(chǎn)生了精神上寧靜和生的喜悅,進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見到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確即可)“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研讀與賞析(上)
默讀課文,調動語文學習的經(jīng)驗,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提出最有價值、最深刻、最喜歡的問題。
小組討論、課堂發(fā)言,確定思考題
a.紫藤蘿有過怎樣的變遷?作者為什么會對紫藤蘿產(chǎn)生這樣濃厚的感情?
b.聯(lián)系背景材料,試說說紫藤蘿的命運有什么象征意義。
c.作者是怎樣由紫藤蘿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義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議一議。
d.怎樣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e.“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包含了怎樣的哲理?
四.小結
必做:日記
本文涉及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遭遇要有所介紹
板書設計
學生對于本文所涉及的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了解不多,所以課文理解不好。
課后反思
圍繞本課達成目標、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進行反思
七年級上冊《紫藤蘿瀑布》導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紫藤蘿瀑布》導學設計
教材分析:
《紫藤蘿瀑布》是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性散文。當時作者積個人悲痛和歷史陰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動地描寫了紫藤蘿,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機,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抒發(fā)了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本文語言流暢、優(yōu)美、意境深遠,在如畫的紫藤蘿畫面前,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諦: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花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因此,對人生、生命的感悟還不夠深刻,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能體悟出作者對生命引發(fā)的思考,并能獲得對人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美。
2、揣摩句子,理解作者感情的變化。
3、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會文章哲理美。
重難點
根據(jù)學情及本課的教學內容,我把重點放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生動細致的描寫。
難點:理解作者感情的變化。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由紫藤蘿花直接入題,(提問學生有沒有見過紫藤蘿花,為什么和瀑布聯(lián)系在一起?)多媒體出示不同形態(tài)的紫藤蘿花(局部形態(tài)的、花朵形態(tài)的、整體形態(tài)的),再和瀑布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圖片的觀賞明白作者為什么把花和瀑布聯(lián)系在一起。并分析題目的修辭手法,為后文的語言賞析奠定基礎。
二、聆聽花語。
教師范讀,感知課文。
三、賞花之美
自由朗讀描寫盛開的紫藤蘿花的句子,說說喜歡的理由。
四、悟花之神
1、眼前的藤蘿盛開猶如一條瀑布,而10年前是什么樣的?請從課文中快速搜索一下,十年前的滕蘿。
2、出示背景。
3、看花之后作者情感有什么變化?
五、寫花之語
請以“我聽到紫藤蘿說:——”的句式說話。
六、作業(yè)
1、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2、選自己熟悉的花木寫一個小片段。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學習細致的觀察和細膩的描寫。
2、品味一些語句,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引導學生思考生命,領悟人生。
3、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品味一些語句。
2、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引導學生思考生命,領悟人生。
【教學方法】
導讀討論。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生命是一道永恒的謎題,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這些問題之所以難以回答,原因不在于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而在于任何人都只能用自己的生活體會去印證答案的準確性。搖滾歌手何勇在歌中唱道:“是誰出的題這么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金庸武俠名著《射雕英雄傳》里,武功蓋世的西毒歐陽鋒被“我是誰”這一問題逼得發(fā)了瘋。前兩年網(wǎng)上有一本書被炒得火熱,叫作《死亡日記》,作者陸幼青在身患絕癥,面臨死亡之際仍苦苦追問生命的意義所在,執(zhí)意寫下生命的留言……今天,我們來讀讀宗璞對人生的感受,或許這將會激發(fā)我們思考生命,領悟生命,從而更懂得該怎樣去把握自己的人生。
2、解題:
閱讀“預習提示”,了解寫作背景。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
⑴教師范讀。要求在聽讀過程中把握作者基本思路,劃分結構層次。
明確:思路──緣景生情
結構──看花、憶花、思花
⑵討論:紫藤蘿花有什么特點?它對作者有什么影響?
(撫慰心靈、引起回憶、帶來感悟……)
學生自由發(fā)言,不要求答案一致。
2、體會寫景的精妙:
⑴朗讀第一部分,圈點批注運用修辭手法的語句并分析其表達效果。(結合課后練習四)依次描寫了花瀑、花穗、花朵。從描繪的形象看,作者先從所見的整體著筆,“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吧钌顪\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白仙拇髼l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將花瀑擬人化,使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贊美花繁花盛,如盛裝少女歡歌笑語,生趣盎然。再按照視線所及,從局部著筆,細寫每一朵花,像“帆”。如“艙”,“船艙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進而提出花中“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的問題,這便寫出花不僅生機勃勃.而且還具有神話般的美麗。從描繪的顏色看,仍是先寫整體,“一片輝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條幅”.再寫局部“上深下淺,好像紫色的沉淀”,作者著力描寫紫色是因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著生命的永恒。再從描繪的神態(tài)看,寫花兒一串串“挨著”、“擠著”,花兒彼此“推著、擠著”,“叫著”“嚷嚷”“我在開花!”“我在開花!”,以擬人手法寫出花的童稚般的歡樂,讓人覺得花在驕傲而坦蕩地為自己美麗的存在而歡笑嘻鬧。再從這幾個小節(jié)運用的修辭手法看,大量運用了比喻和擬人。以“瀑”為比喻,贊美花之茂與繁.以“歡笑”、“挑逗”等擬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靈氣,這樣將比喻、擬人交替使用的還有用“帆”、“艙”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擬花朵的情態(tài),生動而形象地傳達出花朵美麗嬌媚的特征。這是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的表現(xiàn),我們要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繪的這種能力。
⑵朗讀第8自然段,體會融于景物描寫之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⑴理解特定歷史時期有關紫藤蘿的故事,
飽經(jīng)摧殘仍然孕育著生之希望,
含蓄批判肅殺的政治氣候對人們的禁錮,
一枯一榮昭示了生命的永恒希望的可貴。
⑵找出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⑶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談體會:
①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挫折嗎?是怎么面對的?
②如果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遭遇不幸,你會對自己說什么?
4、遷移聯(lián)系:
聯(lián)系生活中的形象事物,寫一個比喻句,談自己對于人生的認識。
生命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結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經(jīng)在文章中寫到:“生命的遭遇猶如水中的浮草、木葉、花瓣,終究會在時間的河流中流到遠方?!睙釔凵?,擁抱生活,讓我們都來學這紫藤蘿瀑布,在困頓中愈是耐得住寂寞,盛開的時候就愈是恣肆風流,輝煌燦爛!
四、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摘錄:
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名人、作家有過許多精彩的論述。請摘錄有關話語5~10則。
1、印發(fā)補充閱讀資料:
《爬山虎》(河南?。保梗梗鼓曛锌荚囶})
2、《不與時花競》(臺灣作家林清玄《拈花菩提》之《拈花四品》節(jié)選)